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分析
诱发理智的酵母——《巴比特》中讽刺手法的运用
下 的 痕 迹 。 在 描 写 巴 比特 如 何 戒 烟 时 ,作 者 写 道 : 他 ” “ 戒烟 每月不 少于一次 ,这 一戒烟 的过程和他 身为殷实 的 市 民,真可 是相 映成趣 ,他承 认烟草 有害 ,发 了狠心 , 订出 了戒烟 计划 ,逐 日减 少吸烟次 数,逢人必 说修养德 行 的乐趣 。两个月前他 画 了一张 时间表 ,规定抽 每一支 的 具 体 时 间 , 欣 喜 若 狂 地 把 相 隔 的 时 间 拉 长 , 结 果 见 到 每 天 只 抽 三 只 雪 茄 。可 惜 后 来 他 的 这 张 时 间表 也 不 翼 而 飞了 。一星 期前 ,他发 明 了一个新 花样 ,那就 是把雪茄 盒 放 在 办 公 室 不 常 使用 的抽 屉 里 。 ”可 过 了不 到 三 天 ,他 又 动不动就 离开 自己的写字台 ,走 到柜 子前 ,取 出一支 雪 茄 ,就这样 ,他总是故 态萌发 ,还不停地 找借 口来安 慰 自己: 事 实上 ,他样样都做 到了,就是没有戒烟 。 “ ” 英 国作家沃尔坡而 曾经 说过: 刘易斯 的胜 利在于它 “ 成 功地刻画 了巴 比特 ,在 毫不袒护他 的愚行 、势 利、诳 骗等 卑鄙行径 的 同时 ,把 他塑造成 具体与我们 自己 同样 材料 的人物 。 ”正是 由于对主人公及其身边人物 的言行的 细致模仿 ,使得 巴比特 这一形象在读 者面 前颇 具立体感 , 他 的 性 格 棱 角 显 得 鲜 明而 突 出 ,仿 佛 从 置 放 在 他 周 围 的 许 多镜子 中映照出来 的一 样。 达到 出色程度 的文 学天才 “ 当然是模 仿 的天才 。 ”刘易 斯 的细 节模 仿使读 者身 临其 境 ,正如 门肯 所评价 的 “ 易斯 的最 大优点在于 他能够 刘 捕捉 住他那些 美国 同胞生 活中 的外表 , 同时拒绝通 过提 供处方而使 问题简单化 。 ”
彷徨的巴比特
作者: 徐英瑞
出版物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4-75页
主题词: 巴比特;美国中产阶级;刘易斯;辛克莱尔;20年代;典型意义;追求自由;历史背景;小城镇;社会传统
摘要: 本文主要对美国作家辛克莱尔·刘易斯的小说《巴比特》中的主人公巴比特这一典型形象的特征,典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典型意义作了较为概括的分析与评价。
小说中的巴比特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生活在渔利于一次世界大战的20年代的美国,在追求自由的冲动与社会传统观念的冲突中生活得空虚,苦闷和无奈。
巴比特遭遇的典型意义在于其代表了生活在20年代美国自欺欺人的无奈的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中产阶级所经历的困惑与彷徨。
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刘易斯作品解读
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刘易斯作品解读作者:黄艳红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12期内容摘要: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部分之一,从文学作品出现、传播、消费和被界都以来,文学批评就出现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及促进文学活动进行的动力因素,对于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和解读了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刘易斯作品。
关键词:美国文学批评语境刘易斯作品解读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的著名的作家,也是首位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非常善于使用敏锐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并将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面貌通过自己犀利的文笔展现给读者。
在学术领域中有着很多对于他的研究,直至今日依旧有大量的新观点和解读方法。
据研究发现,有关于刘易斯的博士和硕士论文达到了百部之多,从这些研究中能清晰的发现刘易斯研究发展的趋向。
一.社会背景对于刘易斯的影响辛克莱·刘易斯出现在美国文坛是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这也是当时美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海明威等迷惘派、福克纳等南方文学派以及左翼文化等诸多文学流派,使得当时的美国文学发展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而这一时期甚至称之为20世纪的文艺复兴。
在刘易斯出现之前,其实西奥多·德莱赛就曾经用批判的眼光描述了美国社会经济繁荣下的畸形发展,甚至直接将其称之为美国的悲剧,这一观点的打破了美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旧现实主义的束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可以说,如果刘易斯没有出现,他就会成为美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将获得者。
相比德莱赛更加专注对于都市生活阴暗和腐朽的描述,刘易斯的作品更加深入地描写的了美国乡村生活的阴暗,在此之前大多数的美国小说更多的描写了都市生活的病态,因此在在大多数的美国人心中,都认为乡村是梦游虚伪和骚乱的,是理想中的净土,是人们生活的乐土,因此当刘易斯的《大街》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颠覆了传统的思想观念。
反叛还是顺从——刘易斯《巴比特》主题剖析
反叛还是顺从——刘易斯《巴比特》主题剖析
熊净雅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巴比特>是美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束缚人的精神,扼杀人的本性,湮灭人的个性并阻碍个体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从而导致个人的反叛和抗争,但是最终叛逆者付出了代价.小说对个人与环境的矛盾与抗争主题的探讨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总页数】3页(P114-116)
【作者】熊净雅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凸现美国商业文化的哈哈镜--试论刘易斯《巴比特》的成就 [J], 蔡玉辉;宋志俊
2.蔡玉辉等重译辛克莱·刘易斯的《巴比特》 [J],
3.辛克来·刘易斯笔下的巴比特 [J], 魏国平
4.论刘易斯《巴比特》的肖像化叙事策略 [J], 杨海鸥;肖锦凤;丰涛;李小炜
5.刘易斯的“巴比特文学地图”与美国城市的空间生产 [J], 张海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比特》文化内涵解读与价值反思
《巴比特》的文化内涵解读与价值反思摘要:《巴比特》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反映了美国商业社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如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行为、虚伪势力的人际关系、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空虚肤浅的精神文化等,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批判。
关键词:《巴比特》美国商业文化价值观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不仅给美国文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声望,而且在其作品中讽刺了美国现代文化的种种黑幕,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
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巴比特》(1922)深刻揭示了美国商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以独特的手法塑造了典型的美国商人形象“巴比特”。
其后,“巴比特”在全美声名远播、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一个英语的日常语汇,意味着“守旧、庸俗、自满、短视的中产阶级实业家”。
因此,解读《巴比特》的文化与艺术内涵,揭示其对当时价值观念的反思,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行为巴比特表面是合法经营的美国中产阶级实业家,实则他的财富都是通过非法的欺骗手段获取的。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巴比特都忠实遵循着利益或利润的准则;因此,他追逐名利的行为不仅是一种主观追求,还是一种职业特征、一种生活准则、一种生存手段。
巴比特竭尽所能试图和政治联姻,因为他非常了解政治主宰权力,是权利的载体。
所以,巴比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市长的助选之中,费尽心思到各地演说,帮助他所支持的候选人拉选票。
最终,他支持的候选人获胜,并告诉他关于公路延伸铺筑的消息作为回报:在这个消息公布之前,巴比特在那片地区低价收购土地,赚得钵盂满盆。
此外,巴比特还成为了房地产协会年会的代表,花费精力准备演讲稿,在年会上发表言论,借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之后,他积极参加各种协会组织的活动,终于成为促进者学会的副会长。
巴比特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巴结权力者的机会:他先是去奉承作家兼记者的弗克林,指望他能写些东西来宣传自己;然后,又去巴结富豪麦凯尔维,希望借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之后,他通过主日学校活动的机会,去接近泽尼斯第一州立银行行长伊桑,希望以此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论刘易斯《巴比特》的肖像化叙事策略
论刘易斯《巴比特》的肖像化叙事策略杨海鸥;肖锦凤;丰涛;李小炜【摘要】美国第一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巴比特》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现实主义和讽刺文体的矛盾杂糅,而是具有多元性的现代现实主义特质的高超的艺术作品。
刘易斯运用了一种詹姆斯·费伦所说的“肖像化”的叙事艺术,把叙事成分与人物素描成分结合了起来,消解、化解或者说缓解了事件的发展过程。
肖像化叙事艺术的分析表明:巴比特不但是一个循规蹈矩、自满得意的美国人,而且还具有通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另一面:一个不满意和不快乐的美国人,一个消费文化的精神奴隶。
%Babbitt is the first American novel of winning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 Though a great number of western scholars have given high praise to Babbitt , they also suspect the novel's artistic technique . A close reading of Babbitt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reveals that the novel is not the paradoxical combination of realism and satire , but the great artistic work with multiple features of “modern realism” . Lewis applies what James Phelan calls a “portraiture narrative” strategy to connecting the elements of the narrative and character sketch , which dispel , resolve or alleviate the events'developments . It demonstrates that Babbitt is not only a conformist and complacent , but dissatisfied and joyless American and a spiritual slave in consumer culture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肖像化叙事策略【作者】杨海鸥;肖锦凤;丰涛;李小炜【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一、引言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 (Sinclair Lewis)以《巴比特》 (Babbitt,192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0),该作品发表以来获得了众多批评家的好评。
刘易斯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刘易斯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全文共3437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获获得者,他生于明尼苏达州的索克中心镇,童年被认为是古怪的孩子,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和孤立,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家乡的狭隘庸俗深恶痛绝,17岁进入预科学习,通过半年的学习考入耶鲁大学,然而悲剧依然继续,他在大学还是被孤立,这使得他离开学校游历于厄普顿·辛克莱创办的社会主义居民试验区和纽约、巴拿马等地,而后返回学校完成学业。
毕业后在几家出版公司工作并着手创作,1914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的雷恩先生》,并于1916年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刘易斯一生创作了20多部作品,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包括三个阶段:1920年之前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五部具有浪漫气息的长篇通俗小说;1920年到1929年是他创作最旺盛时期,这一时期他创造了属于美国的文学风格,并且在作品中开始萌生女权主义意识,他一生最具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获得了1926年普利策文学奖,但他拒绝受奖,以抗议保守派以前对《大街》的非难)都创作于这一时期,此外他还创作了《艾尔麦·甘特利》和《多兹沃思》等长篇小说;1929年之后他步入衰落期,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热情逐渐冷却,在写作技巧上也失去了之前的光彩,并加入了(妥协于)美国文学艺术科学院,这一机构曾被他批评为阉割和驯服文学的机构,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安·维克斯》、《无辜的人》、《艺术的工作》、《挥霍无度的父母》、《吉顿·帕兰涅斯》和《王孙梦》。
很多文学评论家批评刘易斯的作品结构松散、缺少冲突和深度,由此认为其作品艺术水平低下。
刘易斯常把看似与叙事中心无关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这并不是缺乏艺术性,更不是艺术性低劣,这种现代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及其异质化的多元叙事艺术技巧是一种相当超前的叙事策略。
试图走出“焦虑恐慌”的巴比特——《巴比特》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037[摘 要] 辛克莱·刘易斯的《巴比特》描绘了美国20世纪初经济繁荣、物欲纵流、风气浮躁的商业社会,刻画了一位“直入人心”的商人巴比特,讽刺了中产阶级的虚伪、势利、爱慕虚荣。
结合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中的观点,从全新的角度剖析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让读者重新认识一个试图走出“焦虑恐慌”困境、力寻精神富足的巴比特。
[关 键 词]《巴比特》;人物形象;焦虑恐慌试图走出“焦虑恐慌”的巴比特——《巴比特》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李文双一、引言《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力作之一,他凭借该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刘易斯为美国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时乃至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巴比特》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主人公巴比特的描绘,让人冷峻审视社会发展的弊端,从而减轻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
《巴比特》创作的社会背景为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繁荣、物欲纵流,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加,却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文中的巴比特便是典型的精神世界匮乏的代表人物。
本文试图结合凡勃伦的观点,更好地剖析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一个试图走出“焦虑恐慌”的巴比特。
二、尝试走出“焦虑恐慌”的巴比特巴比特作为一个46岁的中年人,他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经纪人,每年能赚得8000美金,这在20世纪20年代初已经是非常丰厚的收入。
他仇恨自己的工作,心烦家庭,也反感自己。
毋庸置疑,物质上他是满足的,但是他在婚姻、物质消费、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
同时他没有接受命运的 “馈赠”,物质的富足带给他精神世界的匮乏,所以他开始尝试改变人生的状态,找到真正有意义的自我。
(一)试图摆脱“婚姻生活”的桎梏巴比特太太在刘易斯的笔下出现是从早晨她叫巴比特起床开始,太太叫他起床的声音在旁边卧室响起,让他心生烦闷。
她早已不再青春,不再像少女对着老公娇羞撒娇,脸上布满了皱纹,脖子里都是垂肉,家里人除了她十岁的女儿,其他人都没有真正关心和在乎她。
《巴比特》:一本小说揭露一百年前美国商业社会缩影与现代人性的彷徨
《巴比特》:一本小说揭露一百年前美国商业社会缩影与现代人性的彷徨1.《巴比特》的主题和影响力辛克莱·刘易斯,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红极一时的小说家,他在1920年出版的《大街》和1922年出版的《巴比特》,都畅销全美,三四年间共卖出了超百万册。
当时,另一位已经成名的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也写信给刘易斯说,他心目中最优秀的美国小说,就是刘易斯的作品。
刘易斯的小说以真实地记录当时的商业社会及其人物著称。
他出身于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城市,他最熟悉、观察最深入的人物,就是中小城市的商业中产阶级。
在1920年发表的代表作《大街》中,他虚构了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给它取了一个有土里土气的名字:“Gopher Prairie”,字面意思是“金花鼠平地”。
而在《巴比特》里,他又虚构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中西部城市,名叫泽尼思——“Zenith”,字面上的意思是“天穹之顶”,这个名字暗示了刘易斯对美国城市的看法:人在这些由高大建筑物组成的高高的穹顶之下,成了一些自鸣得意的渺小生灵。
他给《巴比特》的主人公取名为“乔治·巴比特”,这是一个人到中年的房地产商人,“巴比特”——“Babbit”这个英文词,很像是“babble”和“habbit”,即夸夸其谈和习惯两个词语合在一起,所以,“巴比特”就暗示这是一个"巴拉巴拉夸夸其谈成了习惯"的人。
这本小说的故事性并不强,但是刘易斯对巴比特的描绘非常成功,巴比特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一个奋斗成功的美国中产,他的勤奋、富裕、安稳、体面,都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主流价值观,他和他的生意伙伴、俱乐部朋友们一样,都拜倒在商业、金钱和进步之神的面前。
当年美国的读者们从巴比特和他周围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人的形象,甚至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他们要么已经成为巴比特,要么正在努力成为巴比特,去追求一种完全世俗的、与主流价值观完全一致的成功。
1930年,刘易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解读《巴比特》中的快感与罪感
解读《巴比特》中的快感与罪感
陈颖
【期刊名称】《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7)001
【摘要】《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亦是他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小说中,以巴比特为代表的人物过着“表面风光、内心彷徨”的生活,他们寻求各种方式为自己空虚乏味的生活制造快感,然而在片刻愉悦之后,却又产生深深的
且无法摆脱的负罪感.本文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在商业文化背景
下大众快感与罪感的来源,由此揭示商业社会中人们在享受快感、经历罪感之后,最
终陷入一种无助感状态.
【总页数】4页(P92-95)
【作者】陈颖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7;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莫言作品中罪感与救赎论——对《蛙》的解读 [J], 李慧;
2.巴比特整体序列主义中的结构思维与哲理意蕴探析——以巴比特《三首钢琴作品》第一首为例 [J], 潘骅
3.论《巴比特》中的快感与罪感 [J], 陈颖
4.解读《巴比特》中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J], 关翠琼
5.《巴比特》中的美国大众文化解读 [J], 陈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美文化论文: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
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1、辛克莱•刘易斯创作“巴比特”的时代背景在辛克莱•刘易斯写的“巴比特”这本小说中,刘易斯用略带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男人巴比特的形象。
起先,巴比特完全被他所生活的标准化社会所控制,而他似乎也乐意去迎合所有这些其他社会成员为他订立的标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认识到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和庸俗的。
因此,他企图摆脱所谓的“尊严”而从其他渠道获得安慰。
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让他感觉到他的新生活是令人满意的。
巴比特最终被迫妥协,重新回到他的原有的婚姻当中,继续同那些爱吵闹,爱出风头的人们成为了朋友,对环境他是无法掌控的。
尽管在巴比特身上集合了美国二十年代中产阶级令人感到滑稽可笑同时又是一些最坏的品质,但是通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巴比特身上也有一些优良的品质。
这集中体现在他同他的朋友保罗•雷斯林真诚的友谊上。
小说中,巴比特和保罗之间真挚的友谊同巴比特和现实环境中一些戴着假面具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刘易斯要作这样强烈的对比本文作者尝试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方法来解剖刘易斯的创作意图。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概述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一个作者创作任何一个故事的主要动机是满足他的一些隐秘的欲望或者一些遭到禁锢的愿望,而这样一些愿望或欲望是在作者婴幼儿时期就形成并且被立刻压抑或者被扔弃在无意识的状态之中的。
这种被压抑的愿望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成为了文学作品本身。
弗洛伊德宣称文学作品因而就是作者的梦想或幻想。
3、辛克莱•刘易斯个人经历分析辛克莱•刘易斯1885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一个名叫叟克中心的小城镇。
他的父亲是镇上一名医生,性格严厉冷漠。
当刘易斯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刘易斯是一个丑陋并且害羞的小孩,从来没有完全适应周围的环境。
他不喜欢运动,没有朋友。
他的童年时代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他靠在公立图书馆中阅读图书打发日子。
剖析《巴比特》中主人公巴比特的一生
剖析《巴比特》中主人公巴比特的一生一、刘易斯《巴比特》中巴比特反复的一生辛克莱·刘易斯是20世纪美国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本土第一位凭借洋溢的文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辛克莱,刘易斯的众多作品当中,《巴比特》无疑是一部其创作生涯里的经典之作。
《巴比特》这部小说主要是对于美国商业繁华时期的商人生活的讽刺再现。
辛克莱·刘易斯在《巴比特》一书当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美国房地产商人巴比特,并以鲜明的笔触对美国20世纪商业大繁华时代的各种商业文化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对美国的商业价值观进行了深刻而冷静的思考。
小说《巴比特》的主人公就是巴比特,他是一个非常优秀且获得了商业成功的房地产商人,巴比特过着非常富裕但又非常刻板的中产者的枯燥生活。
因此,巴比特内心深处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空虚侵扰,所以他希望能够寻找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因此,巴比特到处旅行或者随意的流浪,为了更好地去尝试一种玩世不恭的生活,巴比特甚至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有着一种革命者的情绪。
但是巴比特又害怕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之间格格不入,这必会让自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冷落。
所以,巴比特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革命情绪,重新回归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重新开启自己的商人生涯。
在小说的最后,巴比特略带遗憾地将自己追求真正人生的希望放到了自己的儿子的身上。
巴比特一生试图做出一些超越庸俗、超越自己人生精神困境的尝试,但是巴比特显然没有摆脱这种庸俗世界观、人生观的束缚,因为归根到底,巴比特已经是生活在美国新社会当中的一员,他习惯了这种人际关系,也习惯了美国社会当中普遍存在的庸俗世界观,所以他无法走出自己内心的藩篱。
二、巴比特人生中的标准化空虚剖析(一)巴比特成为标准化的商品巴比特是一个来自美国泽尼斯市的房地产商人。
泽尼斯市是作者辛克莱·刘易斯杜撰出来的,这种杜撰出来的城市从字面的意思上看就是“繁荣的顶点”的意思。
处在繁荣的顶点的巴比特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商人。
最新-美国文学评论语境下刘易斯作品风格 精品
美国文学评论语境下刘易斯作品风格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凭借他文学创作中富有生活形象的叙事风格以及充满幽默智慧的文学创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文坛影响深远的作家。
刘易斯通过文学来反映美国的社会现象与人情风貌,并充分发挥他的坚毅与才智,使评委们叹服。
而他获得的这次诺贝尔文学奖项,代表美国的文学走向了欧美文学艺术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一、辛克莱•刘易斯及文学讽刺艺术手法刘易斯的童年沉浸在无限的孤单阴影之中,他缺少玩伴,许多同龄的伙伴们常常欺负他,嘲弄他,促使他对这片生活的土壤,特别是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十分的痛恨。
在刘易斯17岁的时候,他踏上了求学的道路,离开了这片生长的土地。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进入了耶鲁大学学习,但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仍然与周围的人及事物格格不入,这促使他离开学校,几经波折后又返回学校。
1908年,刘易斯结束了大学的学业,他靠着在出版公司的一点微薄的收入生活,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1910年,他来到纽约从事编辑工作,四年后,第一篇小说《我们的雷恩先生》成功发表。
他在1916年放弃了编辑工作,潜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刘易斯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早期文学作品中萦绕着浪漫的气息,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刘易斯的尝试阶段。
20世纪20年代,是刘易斯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
1920年,刘易斯因小说《大街》的发表,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学作家,接着在两年后,小说《巴比特》问世,并在1925年发表了《阿罗史密斯》。
他在五年内共创作了三部小说,这几部小说也可以认为是他的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品。
其中小说《巴比特》是备受人们推崇的一部代表作品,另外,在1926年,小说《阿罗史密斯》获得了可喜的奖项。
在美国的文学发展中,讽刺手法的运用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跨越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发展进程,在不断地进步和改善。
其中刘易斯对这一文学手法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刘易斯的获奖为重要的转折点,推进了美国的文学跃进世界的文坛领域中,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肯定和支持。
20世纪英国作家那个给你印象最深
20世纪英国作家那个给你印象最深J.R.R.托尔金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英国作家、诗人、语言学家及大学教授,以创作经典严肃奇幻作品《霍比特人》、《魔戒》与《精灵宝钻》而闻名于世。
尽管在他之前有很多其他作者的奇幻作品问世,但《霍比特人》和《魔戒》的巨大成功造成了该文学类型的流行与复兴。
因此托尔金被大众公认为“现代奇幻文学之父“——或更准确地说,是对于严肃奇幻。
作品主题怀念过去托尔金之所以不断的重复强调着归去,正是由于他比任何人都强烈的意识到难以“归去”的无可奈何。
他既在强调归去,又自我否定归去的可能性。
神话时代固然美好,却己经永远对人类关上了大门。
无论人们内心充满怎样的惋惜与感伤,美好事物的消逝总是无法避免的。
创造这些美好事物的维拉和维拉的时代同样也会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远去。
此外,托尔金对于生命的看法也体现了这一观点。
例如《精灵宝钻》所描写的是具有无限生命的精灵的时代,但是无限的生命并没有带给精灵们永恒的欢乐,只是让他们眼睁睁看着美好的消逝,自身也不断走向堕落。
永恒的生命意味着与世界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在漫长的时光中,“对地球及整个世界的爱恋,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孤单与痛苦,时间愈久悲伤愈深重。
”与此相比,死亡则成了独一之神对人类恩赐的礼物,生命的短暂反而使得人类能够不受衰落的世界的束缚,得以从变成负担的时间中解脱出来。
联系到托尔金强调语言和血缘的传承,可以看出,他虽然怀念过去,怀念古代,却并不赞成一直生活在古代。
古代的美好时光可以借助神话,史诗,歌谣,以记忆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提供慰藉,使他们的心灵恢复,但如果古代不是以这样的方式传承,而是亘古不变的延续,那反而意味着世界的衰落。
因此,他的小说重复着归去的场景,但其中也包含着对“归去”的消解:霍比特人归去的时候,是在寻求自己的心灵慰藉;但精灵们的归去,则是在回应心灵召唤的同时承认了衰落和属于自己的时代逝去的事实。
“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及其“美国梦”的幻灭
“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及其“美国梦”的幻灭美国着名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在1930年创作的《巴比特》是他文学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 他也凭借该作品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辛克莱·刘易斯创作的作品被人们称赞“有地地道道的美国韵味”, 他所创作的作品善于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巴比特》, 该部小说通过对20世纪美国商业文化社会的综合描绘, 刻画了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商人形象“巴比特”。
巴比特是非常成功的地产经纪人, 终日过着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 但在当时经济社会冰冷的人情关系影响下, 巴比特感到内心无比空虚, 妄图寻求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生活。
为此, 他决心外出漫游, 寻找属于他想象中的“真正的生活”。
一、“巴比特”的人物形象解析纵观《巴比特》小说全篇, 不难看出, 作者希望向世人呈现的“巴比特”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而是当时社会众多普通人当中的一员, 具有社会普遍性和代表性, 那就是置身于商业社会中看厌了人情虚伪, 空虚不能自已, 妄图获得新生活, 但注定沦为典型的经济社会标准商人, 无法成功获得新生活的社会普通人形象。
“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及其“美国梦”的幻灭(一) 幻梦小说一开篇, 巴比特就在睡梦中与“仙女”幽会, 而睡梦中的他是无比坚毅勇敢的男子汉, 这就极好地印证了巴比特内心对新生活的希冀, 希望自己变得勇敢坚毅, 充满阳刚之气, 希望不落入世俗社会, 甚至是希望不食人间烟火的女性为自己的魅力所倾倒。
睡梦中的他与现实中的他大相径庭, 睡梦中他不甘落入世俗的囹圄, 冲破桎梏与飘逸的仙女站在对等的位置上, 一醒来后, 他便立刻深陷商业社会的泥沼, 无法自拔, 成为一个循规蹈矩、唯利是图、伪装亲和的典型商人形象。
(二) 唤醒在小说中, 把巴比特从“另一种生活”美梦中唤醒的, 是一部装饰豪华、造价不菲的闹钟。
《巴比特》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
《巴比特》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张雨哥内容摘要:《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作品围绕商人巴比特展开,整体结构就是一个大型 对话。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理论,对作者刘易斯和主人公巴比特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当时 美国中产阶级商人的群体特征一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等危机。
关键词:对话巴比特作者与主人公凡学教育功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mmi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巴比 特》,发表于1922年,是一部反映美 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 的小说。
小说塑造了一个巴比特这 个“众多普通人中的一个”的形象。
小说围绕着巴比特的家庭生活、工 作展开。
巴比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 产商人,过着富足而又乏味的生活,他受到虚空的袭击,企图寻找真正 的生活。
过程中,频频与社会,家人,同事,朋友,甚至自我发生冲突。
本 文通过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 理论,从创作构思以及创作过程两 个方面分析作者刘易斯与主人公巴 比特的关系。
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创作构思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的 关系为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在刘 易斯出版《大街》获得一定成就之 后,刘易斯就开始构思他下一部作 品的主人公形象。
虽然《巴比特》并 不像《大街》一样依赖作者所经历过 的生活,但也包含着他的某些个性,刘易斯的一些朋友曾说及巴比特的 性格和他的创造者的性格很相似。
有一位写道从本质上说,刘易斯 是地道的有产者。
他爱房地产、抵押 契据和银行来往帐目。
说到底,是个 扶轮社成员。
”’另一位指出,刘易斯 不拘礼节、热诚、任性、率直、奔放,痛恨造作和附庸风雅的人以及其它 的个人品质都跟巴比特相似(1944: 95-123)另外,在巴比特的形象构思上,我们可以从刘易斯的小说中看出梭 斯坦■维布伦,伦道夫•布恩以及H.L门肯等对美国的文明有敏锐观察 的名家们所提出的有关美国生活的 某些观念〇 (1994:69)照维布伦看,在现代社会中财 富就代表荣誉与声望;再者,金钱带 来权势或者说权势感;成功为金钱,也以金钱衙量成功。
从巴比特的人性沉浮看辛克莱·刘易斯的艺术成就
、
“ 也表面: 浮” 自满 自负 的经纪 人。小 说伊
不及 的感情 。可 保 罗 为 了供 养 不 知餍 足 的妻 子 ,
只得改 行做 了油 毛毡 批发 商兼小 制 造 业主 当保
始 , 人公 巴 比特 很 接 近 理 想 中 的美 国 中产 阶级 主
深孚众 望 的典 型 。他经 营 房地 产 生 意 , 护 一切 维
上内心 矛盾 、 神 空 虚且 具 有 强 烈 反叛 精 神 的艺 精
术典型。
沾沾 自喜 和 自满 自负 应该 是 情理 之 中 的 , 我 们 但
却不 难 看 出 , 的 自满 自负 只 不过 是 表 面现 象。 他 在巴 比特 自鸣得 意 的外 衣 下 , 藏 着一 颗 对社 会 掩 现实不平 不恭 的心 灵 。 二 、沉 ” “ 也必 然 : 不平 不恭 的资 产 者。 巴比特
性的 内涵厦 其表现形式作 了深入的探 索和挖掘 。在 巴比特 身上 , 我们发现真真切切的人 性沉浮 。这 正是 刘易
斯对 2 纪美国文学最杰 出的贡献 。 0世
【 关键词】辛克幕・ 刘易斯; 巴比特; 人性
【 中国分类号】I1 04 【 72 7 文献标识谒】A 【 文章编号】10 —67 (020 03 8320 )2—05 —0 06 4
养尊处 优地 生活 , 只是 一 种虚假 的“ 繁荣 ”他 的四 , 探 究 巴 比特 形 象成 功 的奥 秘 , 我们 不难 发现 ,
刘 易 斯 的匠心更 重 要地 体现在 他对 人 性独 到的理
周潜伏 着 种 种 危 机 。虽 然 妻 子 麦 拉 是 位 贤妻 良
母 , 无情 的岁月 已使 她 变得 面容 憔悴 , 失 了女 但 丧
活是 那 么单 调乏 味 , 再 也 没 有 必 要为 了生 意 而 他 全身心 地付 出 , 他需 要更 多 的消遣 。 巴 比特 虽 然觉 得 自己是 社会 的 中坚 , 常 常 却 感 到并 没 有得 到应有 的社 会 地位 。他们 夫妇 始终
《巴比特》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
《巴比特》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作者:张雨婷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3期内容摘要:《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作品围绕商人巴比特展开,整体结构就是一个大型对话。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理论,对作者刘易斯和主人公巴比特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商人的群体特征一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等危机。
关键词:对话巴比特作者与主人公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作品《巴比特》,发表于1922年,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
小说塑造了一个巴比特这个“众多普通人中的一个”的形象。
小说围绕着巴比特的家庭生活、工作展开。
巴比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过着富足而又乏味的生活,他受到虚空的袭击,企图寻找真正的生活。
过程中,频频与社会,家人,同事,朋友,甚至自我发生冲突。
本文通过巴赫金的作者与主人公相关理论,从创作构思以及创作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作者刘易斯与主人公巴比特的关系。
一.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创作构思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为前者控制后者的关系,在刘易斯出版《大街》获得一定成就之后,刘易斯就开始构思他下一部作品的主人公形象。
虽然《巴比特》并不像《大街》一样依赖作者所经历过的生活,但也包含着他的某些个性,刘易斯的一些朋友曾说及巴比特的性格和他的创造者的性格很相似。
有一位写道:“从本质上说,刘易斯是地道的有产者。
他爱房地产、抵押契据和银行来往帐目。
说到底,是个扶轮社成员。
”’另一位指出,刘易斯不拘礼节、热诚、任性、率直、奔放,痛恨造作和附庸风雅的人以及其它的个人品质都跟巴比特相似(1944:95-123)另外,在巴比特的形象构思上,我们可以从刘易斯的小说中看出梭斯坦·维布伦,伦道夫·布恩以及H.L门肯等对美国的文明有敏锐观察的名家们所提出的有关美国生活的某些观念。
(1994:69)照维布伦看,在现代社会中财富就代表荣誉与声望;再者,金钱带来权势或者说权势感;成功为金钱,也以金钱衙量成功。
巴比特论文:巴比特 大众文化 人格 个性
巴比特论文:禁锢的灵魂【中文摘要】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也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巴比特》是刘易斯在192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
它不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巴比特”,还漫画式地表现出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观照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
源于小说中人物的词“巴比特”已经进入了英语词汇,成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代名词。
他们没有一点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内心空虚却又自欺欺人的摆出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本文试图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巴比特》中人物在文化商品性、标准化、意识形态化和控制大众心理的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着重阐述了大众文化在一方面丧失了艺术性,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另一方面作为肯定性、单向度的文化,宣扬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从心理上控制大众的情况下,通过宣扬商业文化控制和操纵着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压抑、抹杀了书中人物的个性和审美情趣,甚至用欺骗的手段宣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消除人物的反抗意识,并在心理上控制着他们,揭示了大众文化最终导致了人们个性的丧失。
【英文摘要】Sinclair Lewis (1885-1951) is the first American writer to be honor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one of the most greatest American authors in the 20thcentury. The novel Babbitt (1922) is a reflection of the life of city businessmen in the flowering of American business culture. It not only creates a typical image of the businessman Babbitt, but also manifests graphically every aspect of American commercial culture in thel920s.The word Babbitt originates from the novel’s character, has entered ...【关键词】巴比特大众文化人格个性【英文关键词】Babbitt mass culture personality individuality【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禁锢的灵魂Acknowledgements6-7Abstract7-8摘要9-10CONTENTS10-12CHAPTER ONEINTRODUCTION12-17CHAPTER TWO LITERATUREREVIEW17-20CHAPTER THREE COMMERCIALIZED ANDNON-ARTISTICPERSONALITY20-39 3.1 Commercialized personality20-29 3.1.1 Money-orientedindividuality21-23 3.1.2 Being advertisedindividuality23-27 3.1.3 Fetishcharacter27-29 3.2 Non-artisticindividuality29-39 3.2.1 Standardizedpersonality30-35 3.2.2Pseudo-individuality35-39CHAPTER FOUR IDEOLOG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BEINGCONTROLLED MEN39-58 4.1 Ideologically obedient men39-45 4.1.1 Being deceived men39-42 4.1.2 Being controlled and preachedmen42-43 4.1.3 Obedient men with defendingcharacter43-45 4.2 A being psychologically controlled individual45-58 4.2.1 An imposed individual by superego46-50 4.2.2 A weakened Eros50-53 4.2.3 An individual formed by repeating the stereotypes andformula53-56 4.2.4 A never-grown- upmentality56-58CHAPTER FIVECONCLUSION58-60Bibliography60-63。
从《巴比特》中解构美国商业文化的时代特征
作 品获得 了大众 的认可 ,刘易斯成为 了美圆首位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的作
家,其作 品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 ( 二 )《 巴比特》 内容介绍 《 巴比特》 在 内容 上讲述 了美 图二 十世纪 二十 年代早 期 的商 业文 化 ,巴比特是美 国商业文化下典型的商人代表 ,他贪婪 、自私 ,在欲望 和利益面前 自 甘 堕落 ,过着奢靡 、 虚空的生活 ,其精 神的匮乏和生活的 需要奢靡 形成 了鲜明的对 比。作为一个守 旧、目光短浅的中产阶级实业 家的代表,其追逐名利 的人物本性展漏无疑 ,巴 比特在经济和政治 中游 走 ,在利益和地位 中追逐 ,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的索取 自己想要得到 的东西。同时他又守 旧、懦弱 、意志薄弱 ,在忍耐和放纵交杂中矛盾 的 生活 ,其人物形象及其所作所为 正是美 国商业文化下的真实写照 ,甚至 现今这样的商业文化形象依然存在 。 二 、《 巴比特》 对美国商业文化的解构 ( 一 ) 商业 文 化 行 为 的 具体 体 现 在 《 巴比特》 中商业 文化表 现在具体 的叙事场 景 、日常 的生活行 为和商人的思维方式 。在物质文化的极度追求下 ,人们对于财富 的渴求 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这种欲望的追求是无法抗拒的。 巴比特作为 中产 阶级的人物代 表,在利润和权利的诱 惑下在商业 的竞争 中采取 了奸诈 的 行为 ,展示了虚伪的面孔 。巴比特 的财富获 取都是 通过 非法 的手段获 得 ,他极尽所能的想要 获取更多的利益和权利 ,他阿谀奉承想要 获得 更 好的社会地位 ,他威胁贿赂想要索取更多的商业利润。在特定 时代下 的 美 围商业文化衍生 出三类人 。在 小说 的刻画 下,商人经 历 了历 史 的转 变 ,巴比特是转型成 功的商人代表 ,从探索 、叛逆到成熟 。以诗 人弗 克 林 、牧师德鲁等为代 表的转 型中的商人 ,还在追名逐利 中不择 手段。以 保罗为代表的转型失败 的商人代表 ,他们因为无法承受商业竞 争下压抑 的生活方式 ,最终选择了毁灭 和堕落结束了 自己的商业生活。 ( 二 )商业文化 中人 际关 系的表现 在小说中所刻画的美国商业文化是虚伪势力 的表现 ,人们 之间的关 系是建立在利益和欲望的基础上 。巴比特趋炎附势 ,极力 的巴结上流社 会 的成功人士 ,名门望族 ,但是其追寻的过程并没有那 么的顺利 ,其 巴 结 的对象麦凯维尔并没有给他这样 的机会 。巴比特嫌贫爱富 ,对待上流 社会 的向往 以及在内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 。在其思想中结交对于 自己有 利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靠金钱 、地位和权利作为维系 ,这样扭 曲 的交友 观让 巴比特最终走向了堕落 和毁灭 ,人性的丧失 、道德的沦丧其 最终走 向了麻木卑微的人身个境地 ,成为 了丑陋 、卑微的人物 。 ( 三 ) 美 国商 业 文 化 下 生 活 方式 呈 现 巴比特将 自身看作是美国社会成 功人士 ,不屑于同身份卑微没有 利 用价值 的人来往 ,他 是实用 主义者 ,在 物欲 横流 的社会 风气下 追求 享 乐 、金钱和地位 ,这些从他的生活方式和生 活品味就可 以看 出来 ,他 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分析作者:施勇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5期摘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使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方法分析为什么辛克莱•刘易斯在他的伟大作品“巴比特”中,描述了一种和小说中其他人与人关系不同的两个人的关系。
小说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两个男主角乔治•巴比特和保罗•雷斯林之间,存在着一种真正的友谊。
通观刘易斯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孤独、内向和沉默的人,并且在他的一生中他未曾真正拥有过任何真正的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
而且,他的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一个从没有拥有真正友谊的作家刻意细致地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男性友谊的故事,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沿着这条线索,使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方法,谜底会被揭开。
关键词:辛克莱• 刘易斯乔治•巴比特保罗• 雷斯林心理分析批评【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5-0004-21、辛克莱•刘易斯创作“巴比特”的时代背景在辛克莱•刘易斯写的“巴比特”这本小说中,刘易斯用略带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男人巴比特的形象。
起先,巴比特完全被他所生活的标准化社会所控制,而他似乎也乐意去迎合所有这些其他社会成员为他订立的标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认识到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和庸俗的。
因此,他企图摆脱所谓的“尊严”而从其他渠道获得安慰。
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让他感觉到他的新生活是令人满意的。
巴比特最终被迫妥协,重新回到他的原有的婚姻当中,继续同那些爱吵闹,爱出风头的人们成为了朋友,对环境他是无法掌控的。
尽管在巴比特身上集合了美国二十年代中产阶级令人感到滑稽可笑同时又是一些最坏的品质,但是通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巴比特身上也有一些优良的品质。
这集中体现在他同他的朋友保罗•雷斯林真诚的友谊上。
小说中,巴比特和保罗之间真挚的友谊同巴比特和现实环境中一些戴着假面具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刘易斯要作这样强烈的对比本文作者尝试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方法来解剖刘易斯的创作意图。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概述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一个作者创作任何一个故事的主要动机是满足他的一些隐秘的欲望或者一些遭到禁锢的愿望,而这样一些愿望或欲望是在作者婴幼儿时期就形成并且被立刻压抑或者被扔弃在无意识的状态之中的。
这种被压抑的愿望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成为了文学作品本身。
弗洛伊德宣称文学作品因而就是作者的梦想或幻想。
3、辛克莱•刘易斯个人经历分析辛克莱• 刘易斯1885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一个名叫叟克中心的小城镇。
他的父亲是镇上一名医生,性格严厉冷漠。
当刘易斯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刘易斯是一个丑陋并且害羞的小孩,从来没有完全适应周围的环境。
他不喜欢运动,没有朋友。
他的童年时代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他靠在公立图书馆中阅读图书打发日子。
刘易斯一直梦想有一天能走出叟客中心,最后他成功了。
他被耶鲁大学录取了。
但是在大学里他仍然没有朋友,还是离群索居和郁闷。
但他的有些教授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刘易斯开始写诗歌,有些诗歌在耶鲁大学的文学杂志上发表。
1908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刘易斯写了很多作品,包括1914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任先生”。
1915年,他同他的第一位妻子格蕾丝结婚,不久就离婚了。
“大街”发表于1920年,瞬间就获得成功,刘易斯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出名,而那一年他仅35岁。
1922年,刘易斯出版了“巴比特”。
这本书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他最好的一本书。
他同多罗西•汤普森结婚,多罗西是一个有名的漂亮记者,和刘易斯一样出名和受到尊敬。
刘易斯挣了很多钱,并且在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那时起,刘易斯的生活开始恶化。
他写了许多书,但反响平平。
同时,他同多罗西的婚姻也最终以离婚收场。
随着他的名誉的消失,在他兴盛时的那些所谓“朋友”们也离他而去了。
他开始酗酒。
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欧洲旅行度过的。
1951年他在罗马附近孤独去世。
仔细观察刘易斯的个人经历,不难看到在他的年轻岁月中,他非常孤独,缺乏朋友,特别是缺乏男性的友谊。
而且他的两次婚姻也不成功。
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即和男性有一种纯洁和简单的友谊。
所以,这种未实现的愿望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一种外在的表达。
所以在“巴比特”中,这演化成了男主人公巴比特和他的朋友保罗•雷斯林之间真挚的友谊。
在小说中塑造描写巴比特和保罗的友谊对刘易斯来说是对他年轻岁月中这方面缺失的一种补偿。
这种缺失一直都是困扰刘易斯的一个问题。
这种缺失的想法是不可能传递给他的两位前妻的,因为从他的两次不成功的婚姻中我们不难推测出他和他的两位前妻是不可能有着很亲密的关系的。
幸运的是作为一名作家,他有他自己的方法去释放情感,即通过他创作的文学作品。
正如弗洛伊德所表述的那样,产生于任何精神方面的未解决的冲突就是文学作品的素材。
所以,刘易斯的一些暗藏的动机和压抑的愿望正好可以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来进行表达。
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分析描写巴比特和雷斯林的关系的段落得到充分的证实。
4、巴比特和保罗• 雷斯林的关系在“巴比特”这本书里,一直到书中第42页刘易斯才第一次把保罗介绍给读者。
他是这样描述保罗的: “ 他(巴比特), 除了他自己和他的女儿廷卡外,比起地球上的任何人,他更喜欢保罗•雷斯林。
他们在国立大学时曾经是同学和室友。
他总是想着保罗,想着他身着黑衣的苗条的身材、精确分叉的头发、鼻梁上的眼镜、犹豫不决的谈吐、他的忧郁、和他对音乐的热爱。
他总是把保罗当作一个小弟弟对待,需要他的保护和抚慰。
”的确,巴比特和保罗属于不同类型的人。
保罗和巴比特相比更多愁善感,不善于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许多场合,巴比特充当着大哥的角色,保护着保罗。
对于巴比特来说,保罗总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占据着一个固定的位置。
任何事情,无论大与小,高兴还是令人悲伤,无论是关于家庭事务还是关于商业交易,总之,巴比特都想向保罗倾诉。
书中第61页,巴比特毫无保留的向保罗说出了他心中想说的话:“今天早上我同康诺德• 赖特达成了一笔美妙的小交易…真是太妙了,太好了!然而,我却不知道我今天是怎么啦。
也许是因为春天感冒的侵扰,也许在菲戈•刚契那个地方睡得太晚,也许因为冬天的工作累积得太多了,总之整天我都感觉精神不济,没有胃口。
当然我是不会向俱乐部的那些家伙们抱怨的。
”同时,保罗也把巴比特看成是他可以倾吐内心情感的人。
保罗告诉巴比特最多的事情就是关于他的妻子齐拉的。
保罗和齐拉在一起生活得并不愉快,并且保罗还在不断忍受着齐拉。
在这方面,巴比特给了保罗很多的安慰。
书中61页,我们看到保罗是这样说的:“…我甚至不能谈论这件事情,除了和你,因为任何其他人都会认为我胆怯和靠不住。
也许我就是这样的。
你不要再关心我了…天啦,你已经忍受来自我的哀怨很久了,从一开始到最后,乔治兄!”他们相互之间容易达成一种信任和一致。
他们决定一起到缅因州度假,避开各自的家庭和所有复杂的社会关系。
一想到这个计划,巴比特就激动万分。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畅快地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即保罗是他最珍视的人。
“但是他想象着在缅因州一个湖边同保罗一起漫步。
这是让人充满想象力和冲击力的一种思绪,就跟想家的思绪是一样的”。
(127)保罗的妻子齐拉是一个尖酸刻薄,好挖苦人的女人。
她缺乏对周围的人和她的丈夫最基本的尊重。
她经常寻机激怒保罗从而能在这样的刺激中找到一些快感。
面对齐拉试图阻止保罗到缅因州的行为,巴比特支持保罗并帮助保罗教训了齐拉。
在139页,巴比特这样对齐拉说到:“我已经受够了所有这些荒唐的事情! 齐,我认识你都二十五年了,而我从来都没有看到你会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让保罗失望。
你并不恶毒。
你只是很糟糕。
你是一个愚蠢的人。
让我告诉你保罗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男子。
每一个正派的人都会对你倚仗你是一个女人从而随意的发出冷嘲热讽感到厌倦。
”他们最后一起去了缅因州。
“他们一起上了从纽约启程的特快列车,以飞快的速度前往缅因州,以飞快的速度远离他们的家庭。
他们自由了,在一个男人的世界里…。
”(142)的确,“男人的世界”在这里正是刘易斯想强调的,因为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境地。
很久以来刘易斯都有这样的梦想拥有一个男性朋友,在一个男性的世界里同他在一起。
他的这种无意识的想法反映在了他的作品当中。
他们在一起是和谐的。
他们的谈话很自然地进入到了天真无邪的大学年代。
直到那个时候,巴比特都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真的已经一起到了缅因州。
在小说最后关于保罗的部分,保罗失去了理智,射杀了齐拉,被投入了监狱。
巴比特开始冷静下来,想各种办法救他。
他安慰保罗,说到:“保罗,放弃吧!…我会关照你重新开始你的事业,在西部某个地方,比如西雅图—他们说那是一个漂亮的地方。
”(274)他甚至恳请保罗的律师马克斯维尔让他作伪证,以向法庭证明枪杀案发生时他在现场,以便保罗可以无罪释放。
小说中,最让人感动也是最让人感到哀伤的场景是巴比特在保罗被送到监狱后,他在头脑中思考的一些事情。
“——在火车站向保罗说了再见后。
巴比特返回办公室,意识到他面对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保罗,将会是毫无意义的。
”(227)5、刘易斯创作意图分析失去保罗成了巴比特最终下定决心摆脱现行标准世界的导火索,它直接导致了巴比特在随后的日子里对客观环境做出一系列的反抗行为。
对于巴比特来说,失去保罗就相当于失去了他的精神世界的一个支撑点。
这里如果我们重新回到刘易斯的写作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所描绘的所有复杂关系中,巴比特和保罗的关系是最为与众不同的一种关系,它看起来更加的单纯、真挚,在这个所谓的“标准”世界中更显得“正常”。
而且,刘易斯在描写巴比特和其他人的关系的段落中几乎都采用了近似讥讽和夸张的手法,而唯独在刻画巴比特和保罗之间的关系时,作者采用了更为平实、让人感觉信赖和令人感动的方法,他这样做的意图旨在突显巴比特性格中的另一面。
如果我们在这里把作者的个人经历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话,我们就会有趣的发现这一部分故事的展开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作者用来满足他自己的一种梦想,或者说自他童年以来未实现的一种愿望。
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从刘易斯的个人经历来看,他在拥有男性友谊方面是非常欠缺的。
他的曾经两次不成功的婚姻似乎也证实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即他实际上无法同女性比较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刘易斯的一生中留有一个巨大的空白,那就是他从没有真正拥有过同一个男性或者多个男性的友谊。
1951年刘易斯在罗马孤独去世之前,这无疑对他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但幸运的是作为一名作家,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隐藏的愿望是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来进行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