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29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29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6.清朝统治者为了控制思想,加强专制,还制造了上百起___________。
三、盛世与危机
1.在清朝的康熙与乾隆年间,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人口激增,史称“__________”。
2.清朝初年,农业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在全国普遍种植。
3.乾隆时松江地区的_________,能把棉花弹得“散如雪,轻如烟”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的建立与军机处的设置---康乾盛世与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1.(2007年 威海)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①废除丞相 ②迁都北京 ③执行削藩政策 ④设立东厂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2.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
A.朱温,1368年B.朱元璋,1368年C.朱棣,1421年D.朱熹,1421年
3.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的共同职责是( )
A.协助皇帝处理政务B.制定法律C.监视、侦查臣民D.督查百官
4.北京明十三陵没有明太祖的墓,明太祖的墓应该在()
A.杭州B.西安C.南京D.洛阳
5.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包括()
A.废除丞相、权六部B.设厂卫制度C.八股取士D.设军机处
6.改女真族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课题
第29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知识目标
掌握明朝建立、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及清朝的建立情况,认识君主专制独断统治已经达到极端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课本所给历史材料,找出证据说明自己对清朝统治的认识,培养自己处理材料、获取信息、说明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探寻明朝奉行君主专制、独断统治的原因;培养自己依据材料进行历史反思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教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教导学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过程:①明太祖设 作为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③大学士有了 ,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④张居正任首辅时, 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

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近代“内阁”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责任制内阁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知识点一:宰相制度的废除主干梳理背景 元朝 权势过重,皇权不稳。

明初设 ,由左右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知识点二:内阁的出现 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过程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 被废除。

皇帝集决策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影响易错提醒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个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 度是主体,选官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四个阶段——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

史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史料二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知识点三:军机处的设立 轻巧识记主题一:明代内阁与宰相制度的区别?深化探究 背景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定夺。

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 。

时间: 帝时。

原因:办理 。

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诏令。

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LS─11─01─004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2.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3.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学习方法】注意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分析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的发展演变,形成一个知识的线索,善于抓联系、抓比较,同时养成“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知识链接】在我国。

提起“宰相”,可谓无人不知。

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宰相”。

请同学们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用意是什么?这会造成什么后果?【知识导学】知识点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含答案)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含答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编写人:张书林杨华审核人:领导签字:指导思想:以一本必修为主,联系其它两本必修和本必修涉及的选修内容,以人教版为主综合岳麓版、人民版,在联系中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考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知识与能力:明清制度。

2.过程与方法:记忆基本要点;交流基本看法;史料研读、问题探究;广泛联系,注意发展的变化的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制主义高度强化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

【重难点】明清专制加强。

【预习案】记忆理解基本史实,岳麓版、人民版、选修可记可不记。

1.朝代架构。

1】明朝。

1368-1644年,明太祖-明成祖,南京-北京。

2】清朝。

1636-1912年,康熙-雍正,北京。

2.朱元璋加强皇权。

废除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地方三司分权,互相监督,分别对中央负责。

3.明成祖加强皇权。

以太监牵制朝臣。

形成内阁,大学士票拟,皇帝批红。

4.议政王大臣会议。

定夺军国机要,威胁皇权。

5.南书房。

康熙帝制约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6.军机处。

雍正帝设立,夺取决策权;大臣跪受笔录下达执行,提高效率,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7.地图阅读。

在地图册找出明朝京师、边境都司、蒙古各部、女真各部,清朝京师、行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中俄划定东段边界。

8.岳麓版、人民版。

都察院,监督地方官员;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官员。

大臣跪议朝政。

9.选修四康熙帝一课要点。

统一国家,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三次亲征噶尔丹、学习儒家文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册封西藏活佛运用宗教加强统治。

维护国家主权,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击沙俄侵略者,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东段边界。

加强君主专制。

【知识链接】联系必修二、三。

10.完成明清经济和文化知识表格(附带复习必修二三)的背离状况。

1】经济趋势。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2】文化趋势。

市民文化发展;反封建思想产生。

3】政治制度变化的背离状况。

皇权专制高度强化,表现为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阻碍了市民文化发展和思想解放。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 副本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 副本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导学案【使用说明】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课文,不明白的知识用红笔勾画出来。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1、知道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并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的过程。

2、理解明朝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衔接】明朝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然而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皇帝虽然离不开内阁,但仍然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因此,明内阁只是皇帝为加强皇权的一种手段(其他手段如厂卫制度:东厂、西厂、锦衣卫;八股取士等),所以,阁员与以前的宰相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有明朝第一首辅之称的张居正在自己死后就落得个籍没(抄家等)的下场。

一、自主学习(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的出现 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 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诛杀胡惟庸;废 ,权分 ,直接对 负责;并下令,废丞相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影响: 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2(3)性质:明朝内阁始终不是 ,只是 。

思考1:你如何看待明朝内阁? 它与近代西方内阁有无区别? (二)军机处的设立 1、康熙帝加强皇权(1)原因: 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康熙帝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 ,参与 。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 ,最后集权于 。

2、雍正帝设军机处(1)设立:雍正年间,为 而设置军机处。

(2)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军机大臣 ,但都由 ;办事简、速、密。

(3)职能: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4)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 ;君主专制 ; 进一步得到巩固。

思考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主备:孙小伟审核:张刚建组员:陈现松温红利 2013-09-25一、学习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问题导学(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_不稳、内乱屡生。

(2)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_________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同时,裁撤_______和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③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

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2)“内阁”出现:________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

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初,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________,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①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②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模块】(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学什么?请同学们归纳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措施及其影响。

原因:⑴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 ⑵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么学?请同学们整理第一、二自然段,并结合导言及“历史纵横”归纳出宰相制度度废除的最直接因素以及最主要因素(从明太祖的角度考虑)、具体措施.并一分为二的思考其影响3、学会了吗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A.实行三省六部B.设三司C.设中书省D.废丞相(二)内阁的出现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阁的出现”,完成下面的表格时期职权影响明太祖____得到加强明成祖___ 出现皇权得到加强明宣宗___地位提高皇权得到加强⑵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比较项内阁制宰相制任免职权制约皇权2、怎么学?请同学们阅读内阁的出现这一子目第一段,结合图片,整理内阁出现及发展的几个阶段。

(三)军机处的设立1、学什么?请同学归纳清朝不同时期机构的设置情况、掌握机构的设置变迁对皇权的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发展的总体趋势。

时期 设置的机构对皇权的影响君主专制演进的总趋势2、怎么学?请同学们整理“军机处的设立”这一标题下的三段内容,每一段对应 一个时期,归纳各段的要点, 完成上面的表格。

3、学会了吗?下列职务或机构不属于君主专制的产物的是: ( )A 、宰相的设立与废除B 、明朝内阁C 、议政王大臣会议D 、军机处【当堂检测】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来,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往往并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高中历史《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设计

高中历史《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设计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知识网络构建】一、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背景:背景:社会发展二、明清政治体制的变革明朝 原因:措施 废除: 设立:原因:清朝 中枢措施: 废除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创设三、评价: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积极:消极:四、东西方世界的差距:确立:完成:强化:主导经济:【重难点导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色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它内部存在着哪两对主要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如何评价中国古代这一政治制度?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处于建立、巩固阶段;隋唐,处于完善阶段;宋元,处于健全阶段;明清,处于强化阶段。

(1)形成原因:A.经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要求有一个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西方国家 君主专制强化 东方国家 不断进步东西方差距拉大 不断落后B.政治原因:地主阶级需要中央集权维护其利益。

C.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尤其是韩非子的理论。

(2)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3)趋势:君权不断加强,明清空前强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4)积极作用:适应封建生产方式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防止分裂割据;能有效地组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发展社会经济;能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解决民族纠纷,安定边疆和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流。

消极作用:专制产生暴政.腐政,是王朝由盛转衰的政治根源;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危害作用尤甚。

该制度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积极作用为主,在后期消极作用尤甚。

2.什么是内阁?内阁的职能在明朝有过哪些变化?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①明朝皇帝从官僚中选拔官吏入值殿阁,在皇帝指挥下处理政事,由于殿阁处于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

第四课 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导学案 教师版

第四课  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导学案 教师版

2013级(学科、必选修)导学案 编制时间2013年9月16日 使用班级:2013级 主备人:李东 复备人:杨春华 审核人签字: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页 共4页问题1:以下两图分别是古代哪两个朝代的中央机构?请说明理由。

图二图一 唐朝和明朝 图一是三省六部制;图二是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后,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导学案装订 线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页 共4页问题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据图二,说明明太祖对中央行政部门采取的措施。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主要矛盾:君权和相权。

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趋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相权逐渐被削弱。

探究二 明朝内阁的设置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

武英殿。

文渊阁。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明史》卷72《职官志》问题l :根据材料指出,殿阁大学士的职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开始仅备顾问:成祖时开始参与机务,但不能专制诸司;世宗后,批答奏章(票拟),官品虽低,而实握宰相之权,权高于六部。

探究三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

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

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

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

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

乾隆壬子(1792年),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问题l :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有何区别?问题2:据材料分析清代中枢权力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趋势?变化:军机处进入权力核心,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趋势: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_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教学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学法指导:如何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

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阻碍作用。

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如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3)思想上,专制统治制度使读书人只知埋头皓首穷经,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科学发展,文化专制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知识链接:军机处是清代在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和执行机构。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用兵西北,设军机房。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始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在军机处任职者,称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无定员,最多时达6—7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在皇帝指定下兼任。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地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地影响.【重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地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地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地影响.【自主学习】知识结构、宰相制度地废除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原因:()根本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与之间地矛盾由来已久.()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这种制度妨碍了地高度集中,导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职权扩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导火线:成为废除宰相制度地导火线.、措施: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以分理全国,直接对负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影响积极:秦以来地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进一步加强.消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内阁地出现、直接目地:帮助皇帝.、内阁形成过程:明太祖:设作为. ——奠定基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明: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 ——正式确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明宣宗:授予内阁权. ——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明神宗:任首辅时,内阁首辅权力膨胀. ——全盛、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地中央一级地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地内侍机构.阁臣地升降、职权地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军机处地设立背景: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目地:()根本目地:加强. ()直接目地:办理军务..时间:年间..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审批后,传达给执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影响:()军机处地设置,提高了.()军机处地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重难点释疑、相权宰相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即对皇帝地最高决策进行参与谋议.一般地说,皇朝地最高决策是宰相谋议,皇帝决断地结果.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即总领皇朝最高决策贯彻执行地权力.宰相运用他所统辖地中央行政机构及其隶属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对皇朝最高决策组织实施.历史上宰相是皇帝地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阁臣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是属于议政地部门,带有皇帝私人秘书、顾问地性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地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明朝地内阁制与西方地内阁制度地差异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地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地.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地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地,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地政党或政党联盟地领袖担任.内阁接受议会地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专制皇权地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限制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地象征,总揽国家地行政权力,(与国王仅是形式隶属关系,国王统而不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明清加强时期封建专制制度强化地措施、特点及其根本决定因素().措施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②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特点①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明朝建立后不久,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由皇帝控制.为了加强对官吏和人民地监督和镇压,明朝还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明代除将中央之权集中于皇帝手中之外,又将地方之权集中于中央,废行省,设三司,使三司之间互不统辖,直接归中央管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决定了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地基本特点是尽力保证满洲贵族在政权中地核心地位.雍正时期增设军机处,作为全国最高地军政决策机构.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再次加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在思想文化上也有明显地表现.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地思想.此外,明清两朝采取地八股取士制度,扼杀了知识分子地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窒息了整个社会,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地发展,是造成我国近代科技落后地重要原因之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决定因素:封建经济地分散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封建社会地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封建社会地影响具有双重性: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地控制、政治统治地腐败、兵役徭役地无度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地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地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其危害尤为严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材料一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以统领众职.置属官,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都事、检校,正七品,照磨、管勾,从七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材料二(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问题:、根据材料一回答明初最开始在中央设立哪些官职?、根据材料回答明初废除宰相制度地原因.问题探究二:内阁首辅等于宰相?结论:问题探究三: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问题:()清朝设立军机处地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地职能是什么?结合三个材料,概括军机处地特点.【课堂检测】、《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洪武十二年(公元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表明皇权专制地继续强化.规范内阁机构地运作程序.协调了君权与相权地关系.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地矛盾、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地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地有()《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政《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受笔录.②③④.①③④ .①②③①②③④、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读表,据此不能得出地认识是()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地一级政区.州地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地演进趋势.政区层级地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地主体、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地相同之处是().均能独立处理政务.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都拥有官吏任免权.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第4课_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_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高一历史LS-12-01-004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编写人:朱小敏审核人:高一历史组时间:2012-9-18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能理解废丞相升六部,内阁制,军机处。

2.能说出皇权专制高度发展既是封建社会末日辉煌又是衰落表现,理解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课前预习】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因素是什么?2.内阁何时出现?职能是什么?3.军机处设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础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职能是什么?【课内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材料三我朝罢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洪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事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识记:明设三司,废丞相,设内阁;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2、理解明清在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及影响;3、从总体上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学习难点】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部分:基础巩固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1)明初在中央设,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明太祖认为权势过重,妨碍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

3.影响(1)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皇帝集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3)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2.过程(1)奠基:明太祖设置,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很少能参决政事。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此出现。

(3)发展:后来,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

(4)全盛: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1)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原因: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设内阁、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

(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州贵族组成,权力凌驾于、之上。

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3)设南书房: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难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特点和影响课前自主学习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朝时丞相权势过大,威胁皇权(历史原因)(2)明初丞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3)加强-------专制的需要(根本原因)2.结果:------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决断,政务繁多,身心疲惫2.过程:奠基:明太祖,设---------作为(侍从顾问)确立:明成祖,设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发展:明宣宗,内阁大学士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权)全盛:明神宗,大权尽归内阁首辅,(六部成其下属机构)二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承明制,设内阁六部,负责---------(2)----------------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3)康熙为扩大皇权,设-------和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2.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防止军机泄露3.职能:(1)每日接受皇帝召见,----------,皇帝一人裁决(2)按皇帝意旨拟定成文,经皇帝-------后传给中央和地方执行4.影响:(1)提高了政府的--------(2)加强了-----------,巩固了中央集权课堂探究一阅读史料:材料一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明史纪事本末》思考: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2.怎样评价宰相制度,废除丞相又带来了什么结果和影响?探究二阅读史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导学案邻水县九龙中学编写:陈仁军高一班姓名第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废丞相和设内阁、解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知道明清“改土归流”的措施及其在西南地区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点】明朝废丞相和设内阁、解清朝设置军机处【学习难点】明朝内阁与近代英国内阁的区别;“改土归流”【自主预学与互动探究】一、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废丞相制,权分,直属皇帝。

1、原因:过重,威胁皇权。

2、结果:皇权强化;皇帝政务繁多。

二、明朝内阁的设立:时。

1、职权、地位:①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侍从咨询(顾问)中枢机构,可参与决策,但无独立、行政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②始终无法定地位,职权范围不明,不统率六部;③后受司礼监太监牵制。

2、影响:皇权加强;后宦官干政,政治黑暗;被清朝沿用。

三、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时。

1、职权、地位:→所有政务(助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可参与决策,但无独立、行政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2、特点:密、简、速。

3、影响:标志达到顶峰。

四、明清的“改土归流”1、措施: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逐步废除土司(土司即土知府、宣慰司等政府机关,长官为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允许世袭),改为朝廷派流官直接统治。

2、意义:加强中央对当地的统治;促进各族间的交流,推动当地开发;改变当地闭塞落后、割据纷争状态,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五、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家天下,皇权独尊至上、皇位世袭,皇权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随意性;(2)皇帝直接控制人事任免,形成以“人治”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人治高于法治;(2)皇权与神权相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4)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基本框架、格局,伴随着两种(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斗争,总趋势是不断加强。

【课堂训练】1、(2014·全国Ⅱ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2、(2014·广东)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3、(2014·广西)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4、(2014·上海)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5、(2014·海南)《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6.(2013·北京文综·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7.(2013·重庆文综·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8.(2013·山东文综·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9.(2013·江苏单科·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0.(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11.(2013·上海单科·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12.(2012·全国课标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13.(2012·天津文综·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14.(2012·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15.(2012·全国课标卷·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16.(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17.(2009·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8.(2009·辽宁、宁夏文综·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19、(2014·江苏)(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

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

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3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分)(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5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3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导学案》参考答案一、明太祖六部1、相权二、明成祖1、决策三、雍正1、军务决策君主专制1、B2、D3、B4、C5、D6、C7、B8、C9、B 10、B 11、A 12、B 13、C 14、D 15、C 16、B 17、B 18、B19.答案要点:(14分)(1)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2)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原则:皇权至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