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合集下载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单位:静海县唐官屯镇大郝庄中学姓名:***《液体的压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液体的压强》一、说教材《液体的压强》编排在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它在固体压强和气体压强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和“连通器”组成。

通过对“液体压强特点”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用“模型法”推导出“液体压强的大小”,符合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连通器的应用跟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符合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二、说学情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浓厚,特别是对物理实验“情有独钟”,希望每节课都有实验,本节的探究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适合学生探究,但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因此要注意加强引导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大小3、学会利用液体压强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3、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四、说重难点重点:利用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难点:利用物理模型推导液体压强的大小五、说教法根据学生喜欢看实验、做实验的特点,采用演示实验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次设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六、说学法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记录、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七、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图片提出两个问题:1.“你在陆地上见过活带鱼吗?2.潜水艇为什么用厚钢板制成?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能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问题上(二)、进行新课1.回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演示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压强说课稿

液体压强说课稿

§9.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本节课既是压强知识的延伸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知识的基础和铺垫。

本节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节课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第二课时,连通器的原理,船闸。

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2)难点:公式P=ρgh的理论推导的理解。

难点的突破,通过演示实验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建立模型液柱,通过求解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推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让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9.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9.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嘉明中学的郑霞。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液体的压强》,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几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液体的压强》这一节是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习完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后提出的,是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也为后一节大气压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掌握液体压强公式.⑵.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初步掌握分析概括能力⑶.情感目标: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物理知识的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难点:如何建立物理模型,通过设想推导出液体的压强公式。

二、学情分折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已不再陌生,具体操作时,我适当引导即可。

三、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设疑诱导法、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等相结合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本节采用观察、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液体的压强特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我向学生展示这三张图片,并针对三张图片提出相应问题。

(1).潜水深度不同的潜水员为什么要穿不同的潜水服?(2).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过活的带鱼?(3).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通过这几个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设疑诱导法从而引出今天的内容——液体压强。

下面我将以我们学校课改的模式进行教学。

我校课堂教学分为学、展、点、练四个部分。

一、学:学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我们学校把它放在课外完成,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要求学生通过个人看书,然后把导学案上自主学习内容完成,。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说课稿第一篇: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液体的压强》说课稿芦溪初中:魏福学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说说这节课,请各位多指教。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及处理: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通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认真做好“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

因此,我认为《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

第一节课时,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节课时,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和三峡船闸的原理。

熟练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节课时的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教学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学习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最新液体压强--说课稿

最新液体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学科说课比赛题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单位:大兴区金海学校说课者:任影超说课流程:【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实验器材】&【板书设计】 _____________ 【评价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力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知识难度比较大,液体压强概念比较抽象,而且与前面的知识联系十分紧密,要运用到有关的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固体压强等知识。

本节课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难点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知道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2.知道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上各方向压强的关系。

3.知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

2.感受探究实验的过程和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验。

2.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建立了压强的概念,并研究了固体的压强之后,又进一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课本中只提供了一个学生实验,运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但是,由于初二学生对液体压强缺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会感到茫然。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可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再增加一组探究型的实验,这些实验取材方便、简单易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在研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先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突出了科学探究中分析与论证的环节,再进行理论推导,并对猜想和实验结论加以充实。

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师引导法、讨论法【实验器材】老师准备:压强计、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大头针、气球学生自备:灌好水的矿泉水瓶。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昌吉学院的王昊天。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物理第9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以及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

教材地位:液体的压强是压强后的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大气压强和浮力的知识基础。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力学及压强知识。

心理基础:对实验探究的积极性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思维障碍: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和理解,存在认知障碍。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U形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发展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经历用选取“液柱”法来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演示法、探究法、讲授法相结合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层层递进。

使学生们运用观察法、自主探究、讨论法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五.教具和媒体教师教具:包有橡皮膜的塑料软管、压强计、大容器、上下开口的小玻璃管、塑料薄皮。

学生用具(按小组准备):压强计、大容器桶、水、盐水。

六.教学流程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结合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播放新闻视频。

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液体压强的存在。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篇1[设计理念]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本节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关情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获得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同时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用具]演示用: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压强计、盛液筒两个、小烧杯两个、水、盐水。

学生用:盛液筒、压强计、玻璃管、橡皮膜、水、盐水。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内容,《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我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

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的观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2.演示器材: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一个、液体底部和侧壁压强演示仪一套、U型管压强计一套、烧杯、水、2个塑料瓶、水槽、红色盐水。

3.学生实验器材:大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U型管压强计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已不再陌生,具体操作时,教师适当引导即可。

三、教法学法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这堂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优质】液体压强实验说课-优秀word范文 (10页)

【优质】液体压强实验说课-优秀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体压强实验说课篇一:液体压强说课稿《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作者:潞田中学温和训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下面我从六个部分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把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的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大小,连通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安排在第二课时。

今天我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3、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对液体压强缺乏感性的认识;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会有各种各样的误解,所以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为本课难点。

二、说学情九的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教学安排上,从新课引入,到教学中间的设疑、亲身体会,处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从观察、实验着手,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因为学生从《压强》一课了解到“固体压强只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

这前置知识会使学生对“液体压强只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的理解产生困惑,有思维障碍。

所以本课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三)重点难点
1、 按照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应用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解 释现象。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 科学探究的素养,熟悉了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 节。所以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过程 中,只要在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 例入手,再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交流 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 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 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 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上课课件的精彩片段
模仿帕斯卡裂桶实验验证液体压 强与容器形状与液体质量无关
设计理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加深了 对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和质量无关的理解。
液体压强与生活
1、蛟龙一号下潜的深度与什么有关? 2、为什么深海中的鱼被捕到岸上后会死?
设计理念:从物理走向生活,用自己通过 实验探究获得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液体压强还和密度有关
采用改变深度 控制变量的方 法让学生实验 探究压强与密 度的关系并得 出结论
交流与归纳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教师根据刚才的课堂讨论、学生实验、对表现优 秀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享受获得知 识的喜悦感,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压强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当压强计上的橡皮膜不受压力 的时候,U形管中两边液面相 平 ;受到压力的时候,U形管两 边液面有高度差. 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力越大,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6.前后呼应拓展运用,当堂及时巩固小结(这样的设计使本节课前后呼应。 并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再 次体现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回顾三幅图片上的问题,你是否已经会用这节课知识解释了? 请大家讨论交流。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呢?(小结是一节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对知
过这些活动,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探究一:研究在水下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
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下一定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变橡皮膜的朝向,分别记录橡皮朝 上、下和侧面时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改变金属盒在水下的深度再做 两次。 探究二:研究在水下不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
把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时,分别记录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探究三: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2.说学法
本课利用讲学稿预习导学、自主合作、分组实验的方 法,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分析归纳、交 流合作、创新能力等等。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通过优美的图片立刻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归纳小结: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都有 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
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相等 。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
而 增大 。 (4)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 度越大,压强 越大 。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液体的压强》是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体验液 体压强的存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与 生活三个问题组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学习完压力和 压强的概念后提出的,由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引出液体的 压强。因此学习本节内容能巩固前内容,让学生懂得除 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气体也会产生压强。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是物理知识链中非常 重要的一环。本节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存在” 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 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 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2.设计一道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概念与定义、关系与公式、应用与实践。板书的风格将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突出重点和区分层次。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有水和小金鱼的水族箱,提问:“为什么小金鱼能在水底自由游动,而不会受到水的压力?”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液体压强实验,如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水的压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1.液体内部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
3.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重力无关,与密度和深度有关;
2.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液体压强的测量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3.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生生互动:分组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发表日期:2012年5月14日作者:顿坊店乡二中潘正彬【编辑录入:孙方圆】共有279位读者读过此文字体颜色:选择颜色【字体:放大正常缩小】【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变焦】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3、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对液体压强缺乏感性的认识;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会有各种各样的误解,所以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为本课难点。

)二、说学情八年级下期,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教学安排上,从新课引入,到教学中间的设疑、亲身体会,处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从观察、实验着手,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因为学生从《压强》一课了解到“固体压强只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

这前置知识会使学生对“液体压强只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的理解产生困惑,有思维障碍。

所以本课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使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说教法与学法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情,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将以往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并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9.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赵县石塔中学孟存霞液体的压强是压强的另一种形式,本节的内容既是对压强知识的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以及浮力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同时液体压强又是一节很好的探究课程。

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

本节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受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侧壁、底部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式。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

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

然后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本节教学设计安排了“探究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是否存在压强”以及“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等活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连通器是液体压强的典型应用,通过对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和船闸的认识强化课程标准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连通器是静止液体压强规律的具体应用,连通器是一个物理模型,抽象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个过程,使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科学素养。

这部分内容教材写得比较简略,但结合提供的图片等,让学生在观察好演示(连通器)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动画分析、推理,弄明白连通器中液体在静止的情况下,液面总保持相平的道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0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0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橡皮膜深 度/cm
U型管两侧液 面高度差
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盐 水
1 2 3 4 5 6 7 8
上 上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 实验并收集数据: A: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 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有关; C: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 分析评估: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结论A: 结论B: 同一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大小相等;
结论C: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课堂实践
用手边器材验证: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活动三)
生活· 物理· 社会
潜 水 服
我国研制的深海潜水器
三峡大坝
五、板书设计
10.2
液 体 的 压 强
液体的压强
产生原因: 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 及本身的流动性.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器都 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 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 而增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 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提出问题: 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猜想假设:
猜想A: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 猜想B: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C: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 设计实验:
1)方法: 控制变量法 2)器材: 压强计、水槽、水、盐水、刻度尺 3)表格设计:
液体 实验 种类 次数
橡皮膜 方向
如图可乐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 塞住,瓶内盛有酒精,把可乐瓶放入水中, 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拨出a、b两个小 孔上的塞子,则 A A.a、b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流出,水从b流入 D.水从a流入,酒精从b流出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3篇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3篇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液体的压强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液体的压强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获得学习的愉悦。

三、教学方法:教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分析推导公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归纳结论,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观察、思考、记录、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预案:[提出问题]1.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2.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3.深水炸弹为什么会在设定的深度爆炸?[实验演示]4.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分析论证]这一节课将帮助我们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知道只要物体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

那么让我们思考一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力?如图容器装有液体,我们可任意把液体分为上下两层,由于上层的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就会压下层的液体,所以压力是存在的,那么在受力面上就会存在压强。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压强会跟什么因素有关?有多大?引导学生分析论证,设想水中有一高度h截面为s的水柱,计算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强,就能得到水中深度为h处的压强。

F=mg=Vg=shgP=F/S=gh这结论与事实相符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组)[实验探究]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压强计、剪去顶部的大可乐瓶、小烧杯、大烧杯、刻度尺、一杯水、一杯浓食盐水。

引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把学生的实验报告投影,进行讲评。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通用11篇)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通用11篇)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通用11篇)液体的压强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及“连通器”三个问题组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学习完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后提出的,由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引出液体的压强。

因此学习本节内容能巩固前内容,让学生懂得除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气体也会产生压强。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是物理知识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我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接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三峡船闸”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3、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从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大小的公式,因为其中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物理模型法)尽管在前面已初步接触,但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理解,对学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我将主要用分解问题、由浅入深的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4、课时安排:本节安排1课时5、教具准备:在这节课中,我准备的器材如下:教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铁钉、薄膜手套、U形管压强计、盛水的大圆筒、刻度尺。

学具:薄膜手套、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盛水的大圆筒、水、盐水(或煤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内容,《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我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

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的观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2.演示器材: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一个、液体底部和侧壁压强演示仪一套、U型管压强计一套、烧杯、水、2个塑料瓶、水槽、红色盐水。

3.学生实验器材:大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U型管压强计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已不再陌生,具体操作时,教师适当引导即可。

三、教法学法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这堂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由于液体的压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

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因此我把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来讲,第一课时安排的内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第二课时安排的内容是液体压强的大小和连通器。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压强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课程标准》对本节课虽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但是液体压强的特点是学生认识自然,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请各位评委看投影。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培养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和分析研究归纳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因此教学中我采取以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归纳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勤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四、探究器材
薄塑料袋、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U型管压强计、盐水、酒精、盛水的大圆筒。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请看投影。

(5分钟)
1、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水下的压力大吗?
2、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活带鱼?
3、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所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4、潜水深度不同的潜水员为么要使用不同的潜小服?
第二步:学生预习(5分钟)
第三步: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归纳总结(15分钟)
1、向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形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的底有压强。

2、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了,用手指触及其表面,会感到有压力,说明了什么?和固体不同,水为什么对支撑它的容器壁也有压强呢?
结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支撑它的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3、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会有什么特点呢?
1)讲述压强计:
A、用手轻压探头上的薄膜,使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然后讲述压强计的原理。

B、原理:当压强计探头的薄膜上受到压强时,U型管的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液面高度辛勤工作左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A、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着压强。

现象: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

结论:液体内部有压强。

B、改变探头的方向,看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现象:无论薄膜朝向哪个方向,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都产生高度差。

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现象:在同一深度处,无论薄膜朝向哪个方向,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不变。

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现象分析其中的道理,符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特点。

经过初步的演示、分析,学生已经知道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有助于接着提出问题: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常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猜想。

学生猜想后,我让学生代表参与探究活动继续演示。

D、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有什么关系?
现象:随着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增大,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也随着增大。

结论: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吗?)
E、换用盐水和酒精,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密度有关?
现象:在盐水中时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比在酒精中时大。

结论: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第四步: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第五步:当堂巩固:内容由投影打出。

这几道题复习了课堂上的实验,及时测验,及时反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作业与板书设计
作业:课本第三季度8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1、2题。

这两道题都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学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请各位评委和同仁多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