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共24页文档
《新民 主主 义革命的崛起》 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而本节课则重点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等重要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脉络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过程和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和成果,认识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二大的内容;中共三大的内容、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国民革命兴起的表现、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共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3)能力:通过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学会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比较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学会比较历史事件一同的方法;通过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学会总结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本课概述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
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的机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919年,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之后不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也随之诞生。
但是刚刚诞生的共产党力量还不够强大,仅凭他们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为了能够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并且开始了北伐战争。
但是由于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尤其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的革命任重而道远。
思路设计首先给同学们介绍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状况。
从政治上来看,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从思想上来看,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这样就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背景展现了出来,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
在对具体知识的讲授上,运用一些图片资料给同学们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组织教学。
知识重点: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知识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设计成PPT课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经历,特别是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关于革命目标的转变,来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迎合时代的潮流,实事求是和正确判断的处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的“五四”精神;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史实。
新民主主义的崛起(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级?班的?。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地位本节课的内容上承辛亥革命,下启国共的十年对峙。
本课内容从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三个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因此,本节内容在本单元中甚至这本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史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意义;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及北伐战争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五四运动等史实的分析,以及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的历史结论,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苦苦追求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五四风雷爆发的背景及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及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所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巩固体验
2、国民大革命兴起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共合作实现 D、北伐战争开始 3、中共成立后,首先开展的中心工作是: A.制订革命纲领 B.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健全组织 D.领导农民运动
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国内背景
{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导 火 线:
(二) 五四运动的过程
穿越时空
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1919年5月4 日,请以参加运动的北大学生的身份给 大家介绍五四运动的情况。
(二) 五四运动程
一、教材简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定位 四、教法简介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课选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属于近代
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的一部分。本课主要讲述 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
争四个知识要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工人阶级和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告别屈辱的希望和曙 光,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即将结束。 本课在第四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福建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孙 传 芳
四、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
中学历史八年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说课稿
中学历史八年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及其影响。
o学生能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o学生能够识记关键历史人物和重要时间节点。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原因、过程、结果的能力。
o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进行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o提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题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现代史的重要意义。
o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o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标志事件(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讨论法:分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资料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挂图-多媒体资源:相关历史事件视频、PPT课件、历史文档复印件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设立小组长负责协调。
-维持纪律:制定课堂规则,明确奖惩机制,通过积极反馈激励学生遵守纪律。
-激励策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设置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随堂进行,检测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教学效果。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说课稿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有幸来到充满神奇力量的革命圣地——延安,心情十分激动!踏上革命老区这片热土,时刻都感受到这里厚重的革命气息。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游船辗转上井岗山,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延安。
一路走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望过去,我们追寻中国革命的遗迹,重温建党初期的历程。
通过本课来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源头,我本节课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析教材、明学情、定目标、讲策略、说过程。
一、析教材本课属于政治模块“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个单元下的一个学习要点,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
本课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它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的重要起点。
本课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明学情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具备强烈的探究欲,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较初中明显增强,且有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
本课内容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认识较肤浅,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定目标根据新课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时空观念:通过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过程中的大事件并形成时间轴,构建时空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精选史料、创设情境,通过丰富而详实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丰富学生认知,掌握三个子目基本史实,理解其发生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领会“五四精神”,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民族觉醒,万众一心,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课件
(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
• 1、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 的背景。 • 2、五四运动的概况:时间、口号、运动中 心及主力的变化、结果、意义。 •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时间、地点、 中共“一大”的内容。 • 5、归纳出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方式;北 伐的条件、过程。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 1
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灵宝二高
尹晓玲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五、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课标解读
理清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结 果、影响。中共成立的条件、标志、影响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及发展。
• 5.(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4题)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 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 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6.(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0题)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 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 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7.(10年全国卷2)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 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 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说课稿子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主要讲了四个大问题: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它上承辛亥革命,下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历史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教材的特点线索清晰,但概念性强、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老师也难以讲出新意.我做了以下准备:1、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2、大量史料的运用.3、老师做一节课的总策划师,把舞台交给学生.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
(3)运用:探究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中共三大通过的国共合作的决议,学会同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3)通过归纳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2)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应该珍惜现有的幸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二)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有以下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根据考纲和新课程标准设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1)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2)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
(3)通过学习在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祖国民族独立进步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
标
3
通过师生谈话、 创设问题情境、合 作探究等过程,运 用讲解法、谈话法、 史料分析法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 维,学会分析历史 问题。
22
1
情
感
态
度
与
教学
价
目标
值
观
33
通过对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学习,培养 学生“五四”精神, 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 命精神,建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说课内容
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说课内容
年龄特点和 认知特点
二教
学 教 教 板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具有强烈的 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
说材
情 法 学 书 维也明显增强,也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
学分
分
学
过
设
已具备的知
情析
析 法 识和技能
程
计
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
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浅,大多停留在表层,
教学目标
教
材
教学重、难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本课在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 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进程。
二、本课的三部分内容都突出了一个“新” 字:(一)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 有历史转折意义;(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三)国共第一次合作。
说课内容
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一
说
教学目标
教
材
教学重、难点
知 识 与 能 力 目 标
3
教学目标
1
教学 目标
(1)要求识记五 四运动、共产党诞 生、国共合作与北 伐战争的史实,评 价其对历史社会的 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 理解和通过多种途 径获取并处理历史 信息的能力。
说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14课
说课人:罗筱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CO N T E N T S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壹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收入教材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中,分“五四风雷”、“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三 目,上承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 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阶段。从整个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序幕。 同时本节课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 内容,所以重点放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将 形成本课的一个特色。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纲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新” 在何处?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名称 探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 相 回顾辛亥革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同 命,五四运 点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性质 动和中共成 立的意义, 无产阶级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分析新旧民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 指导思想 主主义革命 不 奋斗目标 走资本主义道路 实现社会主义 的区别? 同 不广泛 广泛 群众基础 点 所属世界革命范 属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的一部分 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运用表格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引出下一目 畴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中共代表
单位
上海 北京 长沙 武汉
代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逐字稿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展开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将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四课的内容,主要围绕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国民大革命运动进行讲述。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下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二、说学情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一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但对本课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五四运动的概况和历史意义,识记中共成立的意义,能分析出中共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及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学会总结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领会“五四精神”,了解五四运动中近代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制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课件
授课人:李 刚
说课环节
(1) (2) (3)
(4)
(5) (6)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后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下启无产 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从内容上看,本课涵盖了五四运动、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大革命近十年的历史,线索 清晰,但概念性强,跨度大,学生难以深入理解, 教师也难以讲出新意,所以,对于本课教学将是一 个较大的挑战。
一、说教材
2、教学目标
(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能力:通过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学会分析重大历 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比较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特 点,学会比较历史事件一同的方法;通过分析国民革命失 败的原因,学会总结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为国家民 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通过视频和图片宣扬一种气 氛)。
里?(这里可以与资产阶级政党进行比较) A、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领导 B、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C、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D、群众基础: ——工人、农民
错误选项: 革命任务、革命性质、 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问题: 对比一大和二大,你认为哪一个纲领更合理一些?为什么? (提示:考虑当时中国的国情)
反帝 指明方向
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说课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16 学年度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理论,曾经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说课稿,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二)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有以下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根据考纲和新课程标准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