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常识的必备知识
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5afa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9.png)
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微小的生物结构和细胞。
因此,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对我们的生物学学习至关重要。
一、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光学显微镜是应用光学原理来放大物体的图像,而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的特性来放大物体的图像。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包括物镜、目镜、台面、光源等部分。
物镜是放大物体的主要部分,目镜用于放大物镜形成的像,台面则是放置待观察物体的平台。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镜放大物体的细节,然后通过目镜再次放大形成放大的像。
光线从光源照射到待观察物体上,透过物镜、目镜进入眼睛。
通过调节物镜与目镜的距离,在目镜中就能观察到物镜放大的物体。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前,应检查显微镜的镜片是否干净,若有油渍或杂质应用纯净酒精擦拭。
同时,待观察的物体也要清洁,避免有不必要的污渍和颗粒。
2. 调焦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通过调节镜筒和目镜的距离来获取清晰的视野。
首先,用目镜调节焦距,然后再用物镜来进一步调整焦点,以确保观察物体的清晰度。
3. 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通常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常见的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
在观察时,可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再逐渐切换到高倍物镜。
注意切换物镜时要谨慎,避免物镜与待观察物体发生碰撞。
4. 移动物镜当要移动物镜时,应先将目镜放置到便于操作的位置,然后再旋转物镜。
移动物镜时要轻拧轻松,避免施加过大的力量导致显微镜损坏。
三、常见的显微镜使用误区1. 用手触摸目镜:为了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有效使用,切忌用手直接触摸目镜,应通过调节器来调整视野。
2. 不同放大倍数下调焦:在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时,需要重新调节焦距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3. 强烈光源:使用显微镜时,不要直接对着强光源,应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目镜和眼睛上,以免损坏视力。
高一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820a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7.png)
高一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面将对此进行总结。
一、显微镜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使用可见光来观察物体的显微镜。
它由物镜、目镜、台、支架和光源等部件组成。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并通过调节粗调和细调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使用电子束来观察物体的显微镜。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高的分辨率,可以看到更详细的结构。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二、显微镜的原理1. 放大原理: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放大物体。
物镜放大物体的近距离图像,目镜再次放大物镜所得的图像,从而放大物体。
2. 分辨原理:分辨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两个接近物体的界限。
分辨度取决于波长和物镜的数值孔径。
波长越小,分辨度越高;数值孔径越大,分辨度越高。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样本: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样本。
样本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昆虫等。
2. 调节光源:在观察样本之前,需要确保光线充足且均匀。
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位置和强度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3. 调节物镜和目镜:根据所需要的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先用粗调将物镜与样本距离缩短至最近,然后用细调调节焦距直到得到清晰的图像。
4. 观察和记录:通过调节焦距和移动样本的位置,可以观察到不同角度和部位的图像。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眼镜或手机等设备进行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
四、显微镜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显微镜可以帮助生物学家观察生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和细菌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2. 化学分析:显微镜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
例如,在纳米材料研究中,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分布,从而对其性质和应用进行分析。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9a97a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9.png)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它的发明为我们观察微观生物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显微镜使用和相关的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高一生物显微镜的知识点,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显微镜,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调焦装置组成。
物镜是放置在物体上方的镜头,通过物镜能够放大样品并形成倒立的实像。
目镜则位于物镜下方,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所形成的图像。
光源提供灯光照射,使得样品被光线照亮。
调焦装置用于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对光线进行折射和放大,最终形成放大的图像。
在观察样品时,首先需要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并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对焦。
然后,通过目镜观察物镜所形成的实像,在目镜中观察到清晰的放大图像。
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镜和目镜的倍数的乘积。
通常,一个显微镜标注了两个数字,比如10X和40X。
其中,10X代表物镜的倍数为10倍,40X代表目镜的倍数为40倍。
因此,这种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10乘以40,即400倍。
在实际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低倍到高倍依次观察样品,以获取更全面的细节信息。
三、显微镜的操作技巧1. 进行调焦:通过旋转调焦装置,使得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适当,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在调焦过程中,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图像的清晰度,以便进行微调。
2. 移动样品:在观察样品时,可以通过旋转显微镜镜腿或移动载物台来调整样品的位置,以便观察不同的区域。
3. 调整光源:适当调整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使得样品能够被光线均匀照亮,并减少光线的干扰。
4. 维护显微镜:使用显微镜后,要及时清理镜片和镜腔,保持其清洁,并正确存放显微镜以防止损坏。
四、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微观对象。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d889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8.png)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为我们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也需要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显微镜通常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利用透射光通过样品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目镜、物镜等光学元件放大样品中的光线。
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代替光线,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结构。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主要学习的是光学显微镜。
2.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典型的光学显微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镜、目镜、机械部分、光源和聚光系统。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头,能够放大样品中的光线;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机械部分包括支撑和调节装置,使样品能够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光源提供照明,聚光系统通过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聚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将样品放置在玻璃载物板或载玻片上。
首先,将载玻片固定到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调节好位置。
然后,用净化过的滴管滴一滴水样液在载玻片上,再取一片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水样液上。
接下来,调节物镜和目镜,通过转动聚光系统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显微镜时要避免用手触摸光学镜片,以免留下污渍对观察造成影响。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决定。
常见的物镜倍数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目镜倍数一般为10倍。
这样,使用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时,总的放大倍数为400倍。
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细胞结构。
5. 显微镜调焦技巧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掌握一些显微镜调焦的技巧。
首先,用低倍物镜找到样品并大致聚焦。
然后,通过细微调节机械装置或镜筒附近的焦距微调装置,缓慢转动聚焦系统,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ced6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e.png)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一、生物显微镜的原理生物显微镜利用光学原理来放大微小物体,并使其变得可见。
其主要原理包括折射、放大和成像等。
1.折射原理生物显微镜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来放大被观察的物体。
当光线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
2.放大原理生物显微镜通过透镜系统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成可见大小,使其成像在目镜和物镜之间的焦点处,从而使得物体在目镜中得到进一步放大。
3.成像原理生物显微镜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得被观察的物体在目镜中得到清晰的成像,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观察和研究。
二、生物显微镜的构造生物显微镜通常由光源、物镜、目镜、载物台、焦距调节装置、鼓风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物镜和目镜是最关键的部分。
物镜和目镜分别用来放大被观察的物体,而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样品。
焦距调节装置用来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使样品能够得到清晰的成像。
光源用来照亮样品,而鼓风装置用来吹拂样品,以便观察不同角度的样品。
三、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生物显微镜的操作需要注意一定的步骤和技巧,以便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下面是生物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首先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样品,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夹具夹住样品,以防止在观察过程中样品移动。
2.选择物镜根据样品的大小和要观察的细胞结构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进行观察。
通常情况下,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再使用高倍物镜进行细致观察。
3.调节光源调节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使得样品能够获得适当的照明,以便得到清晰的成像。
4.调焦使用焦距调节装置,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使得样品能够得到清晰的成像。
5.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器等特征,以便获取需要的观察结果。
6.记录观察结果观察完毕后,可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样品的图片,以记录观察结果。
四、生物显微镜的应用生物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生物显微镜的一些主要应用:1. 生物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组织学、生理学等研究中,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细胞器、细胞分裂等现象。
高一关于显微镜重要知识点
![高一关于显微镜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f2a13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a.png)
高一关于显微镜重要知识点显微镜是一种科学仪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或细微结构。
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探索微观世界。
掌握显微镜的重要知识点对高一生物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高一学生在学习显微镜时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镜(置于被观察物体下方)、目镜(用于放大物镜中的像)、眼镜(用于观察目镜中的像)、台架(用于支撑和调节显微镜的各个部分)、聚光系统(用于照明被观察物体)等。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对于正确操作和使用显微镜至关重要。
2. 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在显微镜下被放大的倍数。
一般来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决定。
物镜通常具有几个不同的倍数选项(如4x、10x、40x等),而目镜的倍数通常为10x。
因此,计算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时,只需要将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相乘即可。
3. 调焦和清晰度调焦是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使被观察物体在显微镜中清晰可见。
调节显微镜的焦距通常通过旋转调焦轮来实现。
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还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和使用调焦杆来进一步优化图像清晰度。
4. 物镜和目镜物镜是显微镜中负责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镜头,通常具有不同的倍数选项。
目镜是用于放大物镜中的像的镜头。
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选择合适的物镜,然后再选择目镜的倍数,以获得所需的总放大倍数。
5. 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用准备好的载玻片放置待观察物体,并用盖玻片盖住。
-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台架上,用夹子夹住并调整至合适位置。
- 选择适当的物镜,并通过调焦轮和调焦杆将图像调至清晰。
- 使用眼镜观察图像,并通过调整目镜的位置和焦距来适应自己的视觉需求。
6. 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显微镜是一种精密仪器,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持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维护显微镜的一些常见措施包括: - 使用干净的柔软布轻轻擦拭显微镜镜片和其它部件,避免使用刷子或带有化学物质的清洁剂。
高中生物 第1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与注意事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1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与注意事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5c0510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3.png)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与须知一、显微镜的使用的八个步骤1.双手取出显微镜,对光源靠左侧安放2.对光〔选择低倍镜、调节反光镜与光圈〕3.将固定或临时装片放置载物台上4.转动粗准焦螺旋,侧视下使载物台上升〔目视物镜与装片之间〕5.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载物台下降,直至看到物像6.移动目标至视野中央7.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更換成高倍物镜8.转动细准焦螺旋至标本影像清晰为止二、显微镜的使用的九项须知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高科技光学仪器,所以平时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防显微镜使用不当引起重大损害。
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
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
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5、凡有腐蚀性和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如碘、乙醇溶液、酸类、碱类等都不可与显微镜接触,如不慎污染时,应立即擦干净。
6、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7、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左手调节焦距,右手移动标本或绘图。
8、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9、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
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
(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显微镜使用知识
![显微镜使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508d4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9.png)
显微镜使用知识显微镜使用知识显微镜的认识1、目镜盖:保护目镜,以免将灰尘、油污、尖锐物件进入目镜,操作镜片,影响观察。
2、目镜:观察物体之用。
如有油污、灰尘等,可用镜头纸沾上乙醇,做圆圈状清洗。
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镜片。
3、调焦手轮:用手轮来调整镜筒的上下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聚集来观察物体。
4、反光镜:有两种光源:a 可用反光镜借助自然光源或灯光的折射,将光束从载物台中心的通光孔中通过,并通过角度的变动来获得自己满意的光强度,使观察物更清晰。
B 装上电池,将灯泡向上,调节光源至满意的效果。
5、载物台:是用来置放所观察物体的。
载物台上的两个金属压片是用来固定载玻片的。
6、镜座:取下底垫就可以更换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转盘:轻轻的用手旋转转盘,听到清晰的“咔嗒”声,则表示定位准确。
转盘上有三个物镜,通过变换物镜的倍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物体。
建议:先用最小的倍数的物镜来观察,然后逐步放大倍率。
显微镜的附件:1、塑胶瓶:可放置做实验所需的物品。
如海盐、虾卵、染色剂、胶水等。
2、孵卵盒:用来孵化虾卵或当培养皿。
3、标签盒和盖片盒:存放空白标签和盖片。
是为你动手做标本的。
4、标本载片:先学会观察这些标本。
5、空白载片:你可以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做标本观察。
6、吸管:吸取染色剂之用。
7、蝴蝶标本: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可以看到蝴蝶的角须、足、鳞粉等。
8、滤色盘:将滤色盘安装在载物台的下面,转动滤色盘,可变换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分别观察物体的奇异变色现象。
1、取镜和安装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检查一下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盘,使低倍率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整光源,使光线通过通光孔,达到最好的效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或自制一个字母装片。
A、从报纸或书刊上剪下一个字母;B、将字母放在干净的空白载片上;C、用吸管吸水后挤上一滴水;D、将透明盖玻片取出,盖在滴水后的纸片上;E、置于压片下,将其移放到载台小孔中央。
高一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使用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9bbd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5.png)
高一使用显微镜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显微镜已成为生物学、化学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高一学生作为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显微镜知识,以提升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使用显微镜的重要知识点。
1. 显微镜的分类显微镜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包括简单放大镜、复合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等。
电子显微镜则利用电子束的反射和透射原理,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2.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光学显微镜由物镜、目镜、光源和支架等部分组成。
使用时,首先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玻片上,并加上一滴显微镜液。
然后调节物镜和目镜,使其与物品之间有适当的距离。
接下来打开光源,调节光源亮度和对焦,通过目镜观察物体。
3. 光学显微镜的倍率计算光学显微镜的倍率是指物镜倍率与目镜倍率的乘积。
例如,物镜的倍率为40倍,目镜的倍率为10倍,则总倍率为400倍。
倍率越大,观察的细节越清晰。
4. 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电子显微镜由电子源、透镜和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使用时,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切割成透明薄片,并在样品上蒸镀一层金属。
然后,将样品放在电子显微镜中,调节电子源的能量和透镜的聚焦,通过检测器观察样品。
5. 显微镜的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显示两个相邻物体的最小距离。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200纳米,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达到纳米或亚纳米级别。
分辨率越高,显微镜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6. 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被用于观察细胞结构和组织器官等微观结构。
在化学中,显微镜可用于分析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同时,显微镜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地质学和医学等领域。
7. 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保持显微镜平稳,避免颠簸;调节光源亮度,以防止过度或不足的光照;避免接近目镜,以免眼睛疲劳或受伤;及时清洁显微镜,保持镜头清晰。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55c3b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f.png)
高一显微镜知识点归纳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显微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深入了解生物的奥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知识,下面将对高一显微镜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显微镜的分类和组成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又可分为简单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
1. 简单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构成,只能放大物体一定倍数,并且不能调焦。
2. 复合显微镜: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物镜可以放大物体20倍至100倍不等,目镜放大10倍。
最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清洁显微镜镜头与物镜,调节光源亮度。
2. 调焦:先用粗调焦轮将物镜放置在离玻璃片约1厘米处,然后通过转动细调焦轮逐渐拉近物镜与玻璃片的距离,直到物镜与玻璃片接触并调整清晰。
3. 观察物体: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玻璃片上,将玻璃片放在物镜下方,用夹子夹紧。
通过调节细焦距轮,使目标物体清晰可见。
4. 视野调整:当视野不够明亮或物体偏离中心时,可通过调整光源亮度和物镜位置来进行调整。
三、显微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视野太暗:检查显微镜光源是否打开,并适当调节亮度。
也可能是目镜或物镜上有灰尘,需要及时清洁。
2. 物体模糊:先通过细焦距轮逐渐调整焦距,如果仍然模糊,可能是物镜或目镜不够清洁,需要擦拭。
3. 调焦困难:有时调焦轮过紧或过松会导致调焦困难,可以适当调整调焦轮松紧度。
四、显微镜的应用领域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显微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科学研究: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科学家可以观察微小颗粒和细胞结构,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属性。
2. 医学: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用于观察细菌、病毒和人体组织细胞,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生物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组织、细胞器和细胞分裂过程。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3a1d3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9.png)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总结(一)显微镜的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成像: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或直径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5.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①增强或减弱光源亮度;②增大或缩小光圈;③反光镜使用平面镜或凹面镜(二)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1.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1.操作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2)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3)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5)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约0.5cm)时或者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向下转动为止时停止下降(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归纳
![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5a6d994a26925c52dc5bf07.png)
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归纳一、 高中阶段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有:1、用花生子叶鉴定脂肪;2、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3、观察大肠杆菌和酵母菌;4、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5、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试验;6、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7、制作并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装片。
二、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 安放(前方稍偏左);2、 对光(在低倍镜下)→调节光圈和反光镜至视野明亮;3、 低倍镜观察:放装片→降镜筒(注意:降时应侧视,防止物镜与标本相撞,降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约0.5cm 为止)→左眼看,升镜筒(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4、 高倍镜观察:移动装片(使要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三、 高低倍镜的区别:五、 关于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指对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即线性放大。
而不是对面积的放大。
例题:1、 当用显微镜(目镜5×,物镜10×)观察细胞时,发现整个视野中有紧密排列的64个细胞,如果改用40×的物镜来观察,能看到多少个细胞?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对线性的放大,在原来基础上又放大了4倍,那么相当于面积放大16倍,原整个面上有64个细胞,现就会有64/16=4个。
2、 当用显微镜(目镜5×,物镜10×)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直径上有紧密排列的8个细胞,如果改用40×的物镜来观察,能看到多少个细胞?解析:直径就是线性的,所以再放大4倍后能看到8/4=2个细胞。
六、 视野中异物排除法:此异物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装片上,但不可能在反光镜上,反光镜只起到反光的作用,看到的异物必须是光线穿过时被他遮挡了部分光线造成的。
1、 移动装片,如果看到异物在动,说明此异物在装片上;如果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可物镜高倍低倍目镜 高倍 低倍 低倍 高倍能在目镜或物镜上。
2、 将目镜在镜筒上做圆周转动,如果异物动就说明在目镜上,不动就只能在物镜上了。
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归纳
![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42f93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8.png)
生物显微镜高一知识点归纳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通过放大微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使其能够清晰可见。
它在研究细菌、细胞结构和生物组织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种类和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生物显微镜主要依靠光线的折射原理来放大物体。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物质之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发生弯曲并改变传播方向。
这种折射现象可以被生物显微镜利用,使得细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放大成为我们肉眼可见的图像。
二、生物显微镜的种类目前常见的生物显微镜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等。
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的显微镜,它主要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来放大样本。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在100-2000倍之间,分为简单光学显微镜和复合光学显微镜两种。
- 简单光学显微镜主要由透镜、光源和眼镜组成。
透镜聚焦光线,使得观察物体的图像可以放大到眼睛所能分辨的范围内。
- 复合光学显微镜增加了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可以进一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并使用光源和调焦装置来调整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来实现对样品的放大。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大,可以达到上千万倍。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类型。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样品内部的细节结构。
它通过将电子束通过样品后,记录电子的散射情况来形成图像。
-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样品表面的形貌。
它通过扫描电子束并记录电子的反射情况来形成图像。
3.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主要利用荧光染料来观察生物样品中的特定结构和化合物。
荧光显微镜对于观察活细胞和分子动态非常有用,可以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三、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样本制备在观察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样本制备工作。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常识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1fba4131b765ce05081443.png)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常显微镜的使用专题(一)显微镜结构图: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放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6.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
7.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8.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包括平面镜和凹面镜。
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当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当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一般情况下,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光线强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弱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9.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10.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11.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二)显微镜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置于胸前,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把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五厘米左右。
2.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然后用拇指和中指转动转换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使视野亮度均匀合适(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将所要观察的部位置于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4.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双手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约2~3mm为止(注意不要让镜头与盖玻片接触,以免损坏镜头或标本片),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46e2da8762caaedc33d42e.png)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
1、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取送:
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
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
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
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a8e0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a.png)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简称“先低后高”;
高倍镜观察口诀:找、移、转、调:
①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④调: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注意事项:
①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然后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颜色深的标本时,光线应强;调节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观
察颜色浅的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调节方法:缩小光圈。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①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②物像移动规律:偏哪往哪移
3、放大倍数与观察效果的关系
4、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关系
①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②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
物镜放大倍数与装片距离的关系:离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③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④放大倍数的实质:指放大的长宽,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5、野范围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需要考虑长度和宽度,则:细胞数量=,N为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要考虑面积的变化,则:
细胞数量=,N为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6、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
高一生物显微镜相关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相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c868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6.png)
高一生物显微镜相关知识点在高一生物课程中,显微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能够让我们看到微小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学习生物学和进行科学研究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使用技巧。
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线聚焦到一个小的尺寸上,通过放大观察样本。
它利用了光线的折射、反射、透射等性质。
最常见的类型是光学显微镜,它使用透明样本和可见光进行观察。
光学显微镜包括物镜、目镜和光源。
物镜是靠近样本的镜头,它能够放大样本并使其显得清晰。
物镜通常有不同的放大倍数,例如4倍、10倍、40倍等。
选择适当的物镜倍数取决于要观察的细胞和组织的大小。
目镜是眼睛看到物镜放大的样本像的镜头。
通常,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我们可以得到总的放大倍数,如40倍物镜加10倍目镜的组合,获得400倍的放大效果。
光源是提供照明的部分,使样本能够被照亮。
显微镜通常使用白炽灯或者荧光灯作为光源。
光线通过凸透镜和镜筒被聚焦到样本上,使样本变得可见。
二、显微镜的分类除了光学显微镜,还有其他类型的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微观世界。
电子显微镜利用聚焦的电子束而不是光线来观察样本。
它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因此能够提供更高清晰度的图像。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样本中的透射电子来生成图像,适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则通过扫描样本表面的电子束来观察样本的表面形貌。
除了电子显微镜,还有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等高级显微镜技术。
这些显微镜利用特殊的标记物或激光束来观察特定的细胞或分子结构。
三、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结果。
首先,样本的制备非常重要。
样本应该足够薄,以确保光线能够穿透,同时避免在样本中形成过多的光散射。
样本的准备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如切片、染色等。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0d3e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4.png)
高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一、显微镜的构造1. 机械部分-镜座:稳定显微镜。
-镜柱:支持镜身。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 光学部分-目镜:无螺纹,放大物像。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放大物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反射光线强度较弱;另一面是凹面镜,反射光线强度较强。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放大倍数为10×40 = 400 倍。
2. 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例如,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3. 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低倍镜:视野亮、范围大、细胞数目多、物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常识的必备知识
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
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高一生物显微镜使用常识的必备知识就为大家提供这些,请关注!
高一生物第三章细胞核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必修一生物膜系统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