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郊西汉墓出土的青铜染器

合集下载

唐三彩辉煌的科学历程

唐三彩辉煌的科学历程

唐三彩辉煌的科学历程作者:周敬国来源:《科学24小时》2012年第10期陶器的发明,推进了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步伐。

唐代发明了三彩陶器,将色彩施釉装饰在成型的器物上,于是流光溢彩的釉陶出现在了碗、盆、罐、坛等日用器皿、琉璃瓦、瓦当以及人俑和玩具等器物上。

在古代“三”也表示多数,三彩实为多彩。

“唐三彩”一词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

20世纪早期,我国陇海铁路建设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黄土地,修筑期间人们在洛阳北邙一带的唐代墓葬中,发现了颇多具造型独特、色彩绚丽的陶制明器,引起了古代器物研究专家的重视,也受到了国内外古玩商的垂青。

出土器品成了收藏的宠物,鲜艳夺目的唐三彩从此名扬天下。

彩色低温釉陶华丽登场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的原始社会即能制陶,“以燧人氏范金合土为釜,为最早也。

世遂以燧人氏为中国陶器之鼻祖”。

陶器的烧制要经过选土、淘洗、制胎、成型、晾干、施釉、焙烧等工艺步骤,制造出碗、盆、坛、缸等日用器皿在民间使用。

工匠在制作成品时,还会利用剩余原材料捏塑人形、动物、器具形状的物件,作为哄孩童的玩具。

三彩器是指唐代生产的三彩陶器。

所谓“三彩”,即以褐、绿、白三釉为基本色,唐代工匠以坩土、石英等原料和不加呈色剂的铅料配制成白釉,或渗入氧化铁制成褐色釉。

工匠们在实践中摸索发现,还可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烧制就形成褐红、赭黄、天蓝、淡绿、墨黑、茄紫等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

它是一种彩色低温釉陶器,器物制品须经过两次煅烧,制品先是在1100℃左右高温下素烧,然后在素胎表面先上一层褐色陶衣,再进行施釉工艺,点缀绿釉、白釉或其他颜色釉之后再次进窑,进行约800℃的低温焙烧。

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铅釉的流动,各色均呈现出浓淡的层次或各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绚丽多彩的色釉。

唐代的三彩器制作技术工艺与一般日用陶器不同,由于使用的是含毒的铅釉,焙烧的制品主要是用作墓葬的明器。

三彩器的出现与发展和唐代厚葬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

古代柒器特征

古代柒器特征

古代柒器特征柒器是古代祭祀中常见的器物,它们有着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柒器及其特征。

大典柒器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器物之一。

大典柒器通常由青铜制成,形状庄重肃穆。

其特征之一是器物的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对称性,如器物的两侧对称摆放的柄,以及器物的上下两个部分的对称性。

大典柒器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盖、盖钮、腹、腹钮和底座等。

除了对称性,大典柒器还注重细节的精雕细琢,如器物表面的纹饰和图案,常常是由人物、动物和花卉等组成,寓意着丰收、吉祥和祈福。

古代柒器中的另一种常见类型是尊。

尊是一种高脚杯状的容器,通常用于盛放酒水。

古代尊的特征之一是其造型的独特性和精美性。

尊的造型多样,有的呈扁圆形,有的呈圆筒形,有的呈鱼形等。

古代尊的制作材料也多样,有青铜尊、玉尊、陶尊等。

尊的表面常常装饰着各种纹饰和图案,如龙纹、凤纹、云纹等,这些纹饰和图案不仅美观,也寓意着吉祥和祈福之意。

古代柒器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类型是瓶。

瓶是一种具有独特形状的容器,通常用于盛放液体,如酒、水等。

古代瓶的特征之一是其造型的优雅和典雅。

瓶的形状多样,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有的呈梭形等。

瓶的制作材料也多样,有陶瓷瓶、玉瓶等。

瓶的表面常常装饰着各种纹饰和图案,如花卉纹、鸟兽纹等,这些纹饰和图案不仅美观,也寓意着吉祥和祈福之意。

除了大典柒器、尊和瓶,古代柒器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器物,如爵、敦和壶等。

这些器物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例如,爵是一种浅口的杯状容器,常用于盛放酒水;敦是一种矮身的圆形容器,常用于盛放粮食;壶是一种长颈的容器,常用于盛放液体。

这些器物的特征和用途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古代祭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物。

古代柒器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无论是大典柒器、尊、瓶还是其他类型的器物,它们都以其精美的造型、细腻的纹饰和独特的寓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古代柒器不仅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仪器,也是古代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化的内涵,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西安博物馆的文物介绍

西安博物馆的文物介绍

西安博物馆的文物介绍西安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古都西安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西安博物馆的主要文物和展品。

在西安博物馆的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秦始皇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宏大,工艺精湛。

兵马俑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展示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手工艺术水平。

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古代壮丽的气势和精湛的艺术表现。

西安博物馆还收藏有大量的汉代文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西汉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反映了汉代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青铜器中的铜镜、铜器等展品,展现了汉代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们领略到古代中国的传统工艺和审美情趣。

除了青铜器,西安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唐代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的珍品,色彩斑斓,造型生动,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唐代的三彩瓷器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欢迎,也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青睐,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作。

西安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宋代文物,包括宋代的瓷器、字画等。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宋代的瓷器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字画也是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辉煌时期,宋代文人雅士的墨宝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总的来说,西安博物馆是一个集中展示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场所,这里不仅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还有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见证。

通过参观西安博物馆,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到古代中国的风采和传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西安博物馆参观,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安东郊出土的一批汉唐文物

西安东郊出土的一批汉唐文物

作者: 关双喜;师晓群
出版物刊名: 文博
页码: 86-88页
主题词: 墓葬形制;砖室墓;陶井;汉墓;唐墓;出土物;陶灶;耳杯;红彩;纺织城
摘要:<正> 1984年2月,西安东郊人民银行纺织城办事处,在施工中发现汉墓两座,唐墓一座。

墓形已破坏,墓葬形制不清。

知其中一座为东汉砖室墓,收集到汉唐文物共95件,其中汉代文物39件,唐代文物56件。

两座汉墓文物已混为一,出土物以陶器为主,兼有铜器、铁器。

这里仅就出土的铁器、铜镜加以介绍: 一、陶器33件,其中有陶罐15件,陶灶2件,釉陶钟4件,陶耳杯6件,陶盆2件,陶奁2件,陶井1件,龙柄陶勺1件。

西安出土唐三彩的牲与鉴别

西安出土唐三彩的牲与鉴别

西安出土唐三彩的牲与鉴别1999年《收藏》杂志披露文物爱好者张国柱、李力两位先生在西安市西郊(原西郊机场)发现唐代三彩窑址,并刊登了出土的唐三彩残器,这一重大发现,为了解西安地区出土的唐三彩器提供了实物证据。

近年西安地区东郊洪庆乡田王镇、南郊养鸡场唐墓出土的唐三彩器件头之大、数量之多都是极为罕见的,现介绍如下,并就相关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近年出土的三彩俑西安市东郊洪庆乡田王镇于1984年5月份在基建中发现两座唐墓。

一座为土圹竖斜刀把墓,穹窿顶斜坡墓道,顶部开3个天井,天井下东西两壁各有小龛,墓底距地表12米深;另一墓与该墓同型,仅多一天井与两个小龛。

此墓早年曾被盗掘扰乱,出土文物有三彩镇墓兽、男女陶俑、动物俑、瓷器、铜镜、墓志等。

从墓志记载可知此为韦仁约与妻(继室)王氏墓。

韦仁约,字思谦,京兆杜陵(今长安)人,永昌元年(689年)九月二十八日遘(g?u)疾,卒于承义里第。

证圣元年(695年)迁于铜人原旧茔,终年79岁。

王氏讳婉,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韦仁约继室。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八月十二日遘(g?u)疾,终崇政里,次年归附于铜人原之旧茔,享年71岁。

铜人原就是现在的田王镇之原,该墓出土三彩器之大器非常引人注目,分别为:(1)三彩武士俑2件,均高87厘米。

一件头戴虎头战盔,身穿长袍甲衣,肩披虎头铠,腰系双战带,内着长袍,脚蹬高靴。

方面阔额,粗眉瞪眼,满面杀气(图1)。

另一件,头戴护耳帽(图2)。

两件均一手握拳于胸前,一手插腰,站立在高台上。

体施褐、绿、黄、白等彩釉,有流釉晕散现象。

(2)三彩镇墓兽2件,高均为84厘米。

一件头生一对曲角,兽面长须竖立,粗眉大眼,张口龇牙,前腿直立,后腿曲卧於高台上,腹生双翼,通体施绿、褐、黄等釉彩(图3)。

另一件人面兽身,独角,大耳,龇牙。

通体施褐、黄、绿、白等釉色,有流釉与晕散现象(图4)。

(3)三彩文吏俑2件。

分别高87厘米和91厘米。

文吏俑眉目清秀,头戴冠,身着交领宽袖短袍。

西汉窖藏中发现了一个青铜羽人,它的双手中握有什么东西难住专家

西汉窖藏中发现了一个青铜羽人,它的双手中握有什么东西难住专家

1966年,在古城西安发现一处西汉时期的窖藏。

在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有一个羽人塑像,充满了难猜的谜团。

它的双手呈捧持状态,很明显,手里应该握着什么东西。

可是,考古人员把现场翻了一个遍,却始终没有找到它握持的东西是什么。

今天,小编通过推断,认为青铜羽人应该握着这样三种东西。

您想知道事情背后的真相,那就让小编来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个西汉时期的窑藏,具体位置在西安市西关南小巷子,当时的一户农民正打算在院子里挖一个菜窑。

令人想不到的是,菜窑没挖成,却挖出来了一个西汉时期的地窑。

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研究。

出土了一批西汉时期的铜器,有钫,铜薰炉,灯,铛等。

这批铜器制作精美,应该是当时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器。

其中,有一件特殊的文物,最让小编感兴趣,它是一尊青铜人像雕塑。

这件青铜人像高15厘米,作跪坐状,长脸,有两个长长的大耳朵,尖鼻子,高颧骨,长相有些可怕。

他的背部生有一双翅膀,因此,考古学家将他起名为青铜羽人。

有意思的是,青铜羽人的双手呈现一种捧持状态,仿佛用双手环抱着一件什么东西。

但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费劲力气,却没有找到任何被铜人捧持的东西。

考古学家也曾想过,可能捧持的东西,因为年代久远而腐化了。

可是,将铜人的双手化验了一个遍,可一丁点儿腐朽的痕迹都没有找到。

青铜羽人到底手里捧持着什么东西,让人想不到,在千年之后,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经过小编的推测,至少,它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捧持的东西是火把一类的灯具。

在春秋两汉时,用跪坐姿势的人俑作灯早有先例,而且十分普遍,最有名的当属长信宫灯。

这个青铜羽人虽然没有宽大的袖管做排烟道,但是根据其双手握持形成的圆环,还有它衣服底部一个被认定有固定作用的圆孔,这一切都让考古人员认为,它捧持的,很有可能就是灯烛火把。

即可以将火把、蜡烛直接插到羽人的双手中,当作固定灯座,也可以随手把火把抽出,就成了走到哪里,照到哪里的“手电筒”。

2019年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四.doc

2019年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四.doc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四三、纸、绢、绫传统的中国书画一般是写在纸绢上的,有很多人称中国画为纸绢画。

所以认识纸绢的时代特点,对于鉴定中国书画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

到目前为止,除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潘吉垦先生对纸作过一些研究外,还没有第二个人对古代纸绢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古代纸绢如何断代的问题,更未有过专门的著述。

如果有晋唐时代的纸绢流传下来,我们就是看见了,恐怕也未必能判断它的年代,相反,古代纸绢一经古人写过字或画过画之后,与书画本身连在一起却反而使我们能断定它的时代了。

(一)绢帛我国的丝织业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除了发现苎布,还出土了一段丝带和一小块绢片。

随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又创造了多种织法和品类繁多的丝织物,以适应社会上各种不同的需要。

这儿仅根据传世和出土的古代书画作品来探讨古代书画用绢帛的时代特点。

作为其它用途的绢帛及其时代特点,不在这里赘述。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画是绘在绢帛上的,出土的晚周帛画、战国楚墓帛画和稍晚些时候的马王堆汉墓帛画,都是画在较为细密的单丝绢上;南北朝时期的书画用绢,王以坤先生在《书画鉴定简述》中说,他“只见过绢地写经一块,也是单丝绢”;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用的绢也是单丝织成的;唐代周昉《挥扇仕女图》卷,所用的经线纬线均不一根,全部是由几根丝合并而织成的,这种织法在书画用绢上是比较少见的。

说明了晋唐以前的书画用绢是由单丝织成的。

直到现在为止,在晋唐以前的书画中,还从未见过有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的绢)。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引江磷几《嘉祐杂志》说,唐贞元以后,诰敕有用花绫的,传世的有咸通二年(861年)的“柱国范隋诰’”一件。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从表面上看来,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

这种双丝绢的经线的每两根线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纬线与经线交织时,每组经线中的一根丝沉在下面,另一根丝浮在上面。

颠覆历史的10大考古发现

颠覆历史的10大考古发现

颠覆历史的10大考古发现考古,是什么?很多人说是挖宝,但在考古学者眼中,考古是现代人通过科学研究对古代故事的情景复原活动,通过考古,还历史以真实。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10大颠覆历史的考古发现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10大颠覆历史的考古发现1.传说中的周王陵考古证实为秦王墓在咸阳市城北6公里处,有南北两座古墓,相距百米,均呈覆斗形,传说南为周文王之陵,北为周武王之陵。

陵前有清代乾隆年间毕沅立的石碑以及明清两朝所立石碑四十余座。

但是,它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周王陵呢?考古结果证明传说有误,周陵其实是战国晚期的秦王陵墓。

2007年,考古人员对陵园进行全面勘探,两座墓葬形制均为“亞”字形,在陵园内地表散落有大量的残砖块、瓦片,残瓦片外表有粗绳纹、细绳纹、篮纹以及素面。

素面圆瓦当在战国早期还有一些,战国中晚期已甚少。

其中葵纹瓦当同于秦咸阳遗址所发现的纹样。

考古专家说,之所以认定是秦王墓主要有三大依据:一、根据《集解》引《皇览》曰:“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

人以为周文王冢,非也。

周文王冢在杜中”。

《正义》引《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十五里也。

”《皇清经解》引孙星衍《毕陌毕原考》云:“毕陌在渭水北,秦文王、武王所葬,即今咸阳之陵,先诸书甚明,其误自宋人始。

”可见自宋代,就有周陵的误传。

二是陵园的布局为南北方向,而墓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的“亞”字形符合战国晚期秦王墓的特点。

三、最重要的是在考古中发现了一些青铜器,根据其纹路等特征应为战国晚秦时期。

考古专家推测周陵应该为“秦悼武王或者秦惠文王”的墓。

解开了周陵的谜团,那么西周王陵在哪?至今还是个谜团。

有说在西安郭杜附近,也有说在咸阳附近,也有说在周公庙附近,至今没有定论。

10大颠覆历史的考古发现2.火烧阿房宫项羽含冤2000多年“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给人们勾勒出了一幅金碧辉煌阿房宫的场景,最终因西楚霸王的一炬,而化为灰烬。

汉代古纸的断代之我见

汉代古纸的断代之我见

汉代古纸的断代之我见张明悟;王晓强【摘要】造纸术起源一直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重要议题之一.传统观点认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但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陆续出土了很多古纸,并引起巨大争议.一部分学者坚信这些纸属于西汉时期,因此他们认为纸并不是蔡伦发明的,也有学者坚称断代出现了错误,这些纸还是蔡伦以后的纸.本文致力于对每一处出土汉代古纸的墓葬、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进行分析,探讨这些古纸的真正年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期刊名称】《中国科技史杂志》【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8页(P355-362)【关键词】汉代古纸;断代;蔡伦【作者】张明悟;王晓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9;河北省隆化民族博物馆,隆化068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92从20世纪开始,中国西北地区出土了很多“西汉”古纸,由于这些古纸只占当时发掘文物的一小部分,发掘者并没对其出土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因此对其断代的质疑和争论一直持续了30年,仍没有定论。

笔者认为根据考古发掘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是解决这个争议的一个可行途径。

宣称蔡伦造纸的记载由来已久,《后汉书·蔡伦传》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1],2513页)《后汉书》的这段记载是从东汉官修史书《东观汉记》中抄过来的,而《东观汉记》历史流传下来两个版本,恰在蔡伦造纸这一段上出现了差别。

明清的辑佚本说蔡伦典尚方“造意”作纸,早期的隋唐版本独缺“造意”这两个字,“造意”有发明的意思,究竟哪个才是《东观汉记》的原意,已完全不可考——历史的疑窦早在东汉就已经埋下。

其实在《汉书》记载蔡伦造纸的公元105年之前,史书中就有不少关于纸的记载。

比如《三辅旧事》中提到:太子见汉武帝时候,“当以纸蔽其鼻”[2]。

古代女子发式

古代女子发式

中华民族繁衍千百万年以来,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享有“文明古国”的美誉。

极为丰富且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历代发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闪光的一页。

畅翔于我国浩瀚的史籍、文物之中,有关发式及其装饰品的记载,浩如烟海。

这一切为我们今天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式造型及演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

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还过着极为简陋的穴居生活,由于当时没有发明锐利的器具,所以当时的人类都是留着长发,任其自然生长,十分零乱,出于劳动和生活的方便,把长长的头发,用石头相对砸断、变短,保持自然垂落状态。

新石器时期,人类掌握了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

距今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出于劳动时较为方便的需要,将一贯的披发过渡到了挽髻。

以后又出于交际和审美的意识,开始懂得了梳理头发。

近年我们从山东墓葬中的象牙梳等文物中所见到的梳发工具,就是历史的佐证。

自夏、商起至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已经完善了一整套的冠服制度。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水平。

统治阶级愈益注重自身的仪容。

而发式及其装饰尤为显著。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兴起,百家争鸣,社会思潮趋于活跃,衣冠服饰亦呈百花齐放之态。

秦汉时期,各类发式及其装饰日趋讲究。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年代,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活充裕。

此时的妇女发式及装饰可谓达到了历史上的登峰造极之势。

自宋明始,社会发展步入低谷,人们的思想渐趋保守,发式及装饰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自低俗作品请删除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风渐进,延续二千余年的封建习俗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辛亥革命后,各种束缚人们的禁锢被逐步解开,民风民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发式妆饰也随之变化和开放。

民国初年,西洋文化艺术逐步渗透,民间的发式及装饰受其影响,朝着明快、简洁的方向发展。

年轻妇女除部分保留传统的髻式造型外,又在额前覆一绺短发,时称“前浏海”。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B.平衡常数:K M>K NC.生成乙烯的速率:v(N)一定大于v(M)D.当温度高于250 ℃,升高温度,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2、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可以将废水中的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一段时间后b极区电解液的pH减小C.H+由a极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b极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Cl-+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镧系金属的化合物A(如下图所示),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位于第三周期。

Z与Y2可以形成分子ZY6,该分子常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

下列关于X、Y、Z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Y >ZB.氢化物的稳定性:X >Y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ZD.化合物A中,X、Y、Z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Ba(OH)2·8H2O 与NH4Cl 的反应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3Zn + 2K2FeO4 + 8H2O ═ 3Zn (OH)2 + 2Fe(OH)3 + 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B.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C.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阳极有1mol Fe(OH)3被还原D.充电时,电池的锌电极接电源的正极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

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历史和艺术的宝库,位于千年古都——西安.这座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是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精美绝伦的镇馆之宝西周旟鼎西周旟yú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中叶文物,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周旟鼎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公斤.旟鼎铸于西周康王时期,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敦厚雄伟,厚重庄严,纹饰庄重神奇,华丽精美,是一件杰出的青铜器.五祀卫鼎,西周中期约公元前10世纪中叶-前9世纪中叶文物,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鼎造型虽纹饰简洁,造型简单,但腹内铭文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被誉为“青铜史书”.多友鼎多友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叶-前771年的文物,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友鼎身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体重35千克.虽然长相普通,表面光素无纹,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体型健壮,形制俊伟,是西周晚期圆鼎铸造的代表作.对于这件文物详细信息,中国历史密码一书中有详尽的介绍.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陪葬墓内,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这件熏炉为青铜质地,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通体鎏金,局部鎏银,精雕细镂,造型华美,是一件至为罕见的艺术精品.皇后玉玺皇后玉玺,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狼家沟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玉玺印面为正方形,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玉玺上雕一只匍匐状的螭chī虎做纽.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严谨流畅,笔画粗细均匀,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皇后之玺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皇后印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弥足珍贵.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壶体为白银质地,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简状小口,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粱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这种巧妙设计独具匠心,唐代工匠的设计艺术让我们现代人敬佩不已.阙楼仪仗图阙楼仪仗图,唐618年—907年文物,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阙楼仪仗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唐懿德太子墓墓道东壁和西壁.均高296—420cm,宽976—928cm,揭取时被对应分为多块.画面壮阔,人物众多,以山为背景,绘城墙、阙楼和即将出城的仪仗队.此图为唐代壁画中罕见的完整、大面幅、高等级的阙楼画面,是唐代建筑绘画之佳品,亦是唐代阙楼实物的形象资料,十分珍贵.宫女图宫女图,1960年在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出土,绘于墓前室东壁南侧,高177厘米,宽198厘米.图中描绘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展露了永泰公主生前宫廷生活的一个剪影.画中宫女风姿绰约,神态被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体现了大唐喜好秀丽丰满、华贵艳媚的女子的风尚,把唐代女性高雅、自信、不凡的气度表现的玲离尽致,真实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贵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间.充分展现了唐代画师深厚的绘画功底和造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打马球图打马球图,唐618年—907年文物,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打马球图绘于唐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因画面巨大,为方便揭取、运输和保存,揭取时将其分割为五块.整幅画面通过在崇山峻岭之间,一众骑士正在进行一场精彩激烈的马球比赛的瞬间场面,反映了唐代宫廷贵族的日常生活.狩猎出行图狩猎出行图1971年在陕西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绘制于墓道东壁,是一幅气象壮观的巨幅精品.,原图高近2米,长近9米,在揭取时被分成四幅,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皇亲贵戚的生活场景.构图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是罕见的佳作.礼宾图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的,高204厘米,全长275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是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部门官员,后面有三位使者,使者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鸳鸯莲瓣纹金碗鸳鸯莲瓣纹金碗,唐618年—907年文物,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鸳鸯莲瓣纹金碗出土时共两件,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金碗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鸳鸯莲瓣纹金碗是目前所知唐代金银器中最富丽堂皇、纹饰最精美的器物之一,是西方金银器工艺与东方审美结合的佳作.也是为数不多的非唯一的、而且两件都是国宝级文物的文物珍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镶金兽首玛瑙杯,唐618年—907年文物,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器物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选用世间罕见的俏色玉材—酱红地缠橙黄夹乳白色缟带的缠丝玛瑙制成,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仿佛是一件天生的艺术品,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镶金兽首玛瑙杯何家村出土的窖藏唐代文物中的最珍贵的一件,海内外孤品,国家首批被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1970年10月西安市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罐身皆以纯银制作,通高24.1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4.4厘米,壁厚0.15厘米,重1879克.该银罐为已经发现的唐代银罐中最大气、最精美的一件,是件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稀世珍品,国宝级文物.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唐公元前618年-公元907年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彩骆驼载乐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的形象.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驼高48.5厘米.骆驼上有8个乐舞俑,7男乐俑和1女舞俑.艺术家大胆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狭小的驼背作舞台,却承载阵容庞大的乐队来表现当时流行的新舞乐,充满想象,可谓匠心独具.整件作品造型新颖浪漫,制作工艺精湛,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形态逼真传神,使人仿佛耳闻悠扬的乐曲,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载乐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我们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青釉提梁倒灌壶青釉提梁倒灌壶,五代907年—960年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彬县,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釉提梁倒灌壶,高18.3厘米, 腹径14.3 厘米,腹深12cm ,足径7.5厘米,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酒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灌壶”,也叫倒流壶、倒装壶.青釉提梁倒灌壶为五代时期耀州窑所产的精品.黑釉油滴碗这件黝黑发亮的瓷器是黑釉油滴碗,是由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征集而来,碗高8.5 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0.6厘米,是北宋时期的国宝级文物.黑釉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釉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呈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故称“油滴釉”.这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黑釉碗,保存至今如此完好,实属不易,堪称瓷中珍品.看了这些信息,下次再去博物馆就不用再当历史文盲了.注:文物图片及内容摘自中国历史密码。

西安汉墓出土漆陶器的科学研究

西安汉墓出土漆陶器的科学研究

西安汉墓出土漆陶器的科学研究李强;李伟东;罗宏杰;赵凤燕【期刊名称】《自然杂志》【年(卷),期】2016(038)001【摘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陕西西安市汉墓出土的陶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器中有北方汉墓鲜有报道的红色彩绘漆陶器,其红色颜料为较常见的朱砂(HgS).显微结构研究显示至少存在三种类型的陶器:其一,陶胎上先通体涂绘含高锰和铁化合物的棕黑色陶衣,其中MnO和FeO的质量分数超过20%,后再施红色彩绘层;其二,陶胎上先涂一层薄漆层后再进行彩绘;其三,先在陶胎上做底灰层,再刷一层薄漆,然后进行彩绘.漆层中都存在添加骨灰和石英的现象,漆灰层中有添加高铁物质及黏土的现象,其中FeO的质量分数达22%.研究结果不但扩展了陶器的种类,也为漆陶器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总页数】8页(P15-22)【作者】李强;李伟东;罗宏杰;赵凤燕【作者单位】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 20005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20005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 200050;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 71006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汉代陶器滚筒滚压纹饰研究——基于汉阳陵陵邑区汉墓出土陶器的观察 [J], 李云河2.彩绘陶器保护修复规范化操作初步研究——以山东青州汉墓出土彩绘陶马为例[J], 周麟麟;兰德省;容波3.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西汉彩绘陶器腐蚀病害及其机理分析 [J], 党小娟;容波;段萍;李华;周麟麟4.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研究 [J], 夏寅;吴双成;崔圣宽;兰玉富;张治国;王伟锋;付倩丽5.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新乡地区汉墓出土陶器浅析 [J], 赵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

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

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

下面店铺整理了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据考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首次亮相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自从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于是积极参加了探寻文物的活动。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二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

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

吴希增和吴培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都显露出来。

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

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但快到天亮仍没有成功,为防止被人发现,他们又将洞口堵了起来,直到第三天夜里,才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被迫埋藏虽然方鼎的出土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

没过多久,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后北平的古董商萧寅卿也来秘密造访,并表示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要求村民将鼎砸成四至十块,以便分批装箱运走。

中国染整史

中国染整史

中国对进行和加工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已经知道染色。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赤铁矿(赭石)粉末和涂染成赤色的石珠、鱼骨等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的涂彩更多。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酒器和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有红、白、黑、褐、橙等多种色彩。

当时所用的颜料,大都是矿石研成的粉末。

除粉状赭石外,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发现朱砂。

山西夏县发现彩绘和研磨矿石等工具。

这些矿石的粉末,曾用于纺织品着色。

?夏代至战国期间,矿物颜料品种增多,植物染料也逐渐出现,染色和画绘已用于生产多彩色织物。

根据《周礼》记载,周代已设置掌染草、染人、画、绘、钟、筐、等专业机构,分工主管生产。

这一事实证明染色工艺体系已经形成。

?秦汉时期设有平准令,主管官营染色手工业中的练染生产。

所用的颜料除多种矿物颜料外,出现了用化学方法人工炼制的红色银朱,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化学颜料。

染料植物的种植面积和品种不断扩大,植物染料的炼制到南北朝时已经完备,可供常年存贮使用。

隋唐时期,在少府监下设有,所属的练染之作中已普遍使用植物染料,印花的类织物盛行,工艺也不断创新。

宋代由于用于军需,官营练染机构进一步扩充,在少府监下建立文思院,内侍省设置造作所。

明清除在南北两京设立织染局外,在江南还设有靛蓝所供应染料;同时还发展猪胰等物质布帛,这是中国利用生物酶的先驱。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的染坊仍然处于手工业状态。

20世纪初,随着国外印染机械和化学染料的发展,国内的练染业也逐渐使用进口的机械染整设备,并广泛应用化学染料和助剂。

30年代后,开始自造部分染整设备和染料。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内地染整业不能正常生产,上海地区的染整工业畸形发展。

抗日战争结束后,当时的政府接管了日本在华的印染厂,作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把原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所属各印染厂和许多私营印染厂改造成为国营企业,先后在全国各地新建和扩建了大批印染厂,并以科研、革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练漂、印染、整理工艺的技术水平。

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彩画发展现状

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彩画发展现状

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彩画发展现状[摘要]现代重彩画由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重彩画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借鉴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重彩画已经拉开了距离,在材料、技法上有所拓展和创新,并呈现出越来越浓厚的装饰风格。

[关键词]多元文化重彩画发展现状现代重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绘画结合的绘画形式。

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重彩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现状,除了画家的个人创作外,还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公共场合的壁画设计等等。

现代重彩画材料在传统重彩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技法的表现也不断创新和丰富,风格虽各不相同,但在构图、造型、色彩和肌理等方面却表现出浓厚的装饰化倾向。

一、材料不断拓展重彩画的材料包括了纸张、颜料和各种工具,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重彩画的材料不断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纸张。

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据考证,在西汉时期已开始了纸的制作。

如1957年在西安东郊灞桥附近西汉墓中出土的“灞桥纸”,其制作年代大约比东汉建初至元兴年间的宦官蔡伦所造的纸要早150年至200年。

之后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在纸张的制作工艺上不断改进,加上邻国进贡的各种纸张,丰富了纸的种类,为书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现代重彩画所用的纸张,已经大大超出传统纸张的种类,不再只是单纯的传统宣纸。

为了追求各种不同的画面效果,现代的纸张用上了各种材料,如金箔、银箔、树皮、毛发等等。

现代的重彩画家也在各种纸张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黄永玉使用高丽纸画重彩;刘德功采用牛皮纸进行创作;刘国松为了找到更适合表现个人风格的纸张,与纸厂合作,制作“国松纸”等等。

此外,现代重彩画在载体上突破了纸张的局限,除了绢、帛之外,有的画家还在各种布料和木板上创作,拓展了重彩画的载体。

西汉漆器彩绘漆桶鎏金铜构件及配饰赏析

西汉漆器彩绘漆桶鎏金铜构件及配饰赏析

西汉漆器彩绘漆桶鎏金铜构件及配饰赏析作者:党凤丽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21期现藏于咸阳市渭城区文物保护中心一套制作精美的大型储物圆形彩绘漆器樽桶用鎏金铜构件、配饰,是2016年10月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在渭城区杨家湾正阳宫处基本建筑中抢救性发掘的一座西汉古墓葬耳室出土。

漆器樽桶中放置大量陪葬物,但漆器有机部分已灰化,仅存遗迹显示出漆器型态,鎏金铜构件、配饰以及漆器内放置的器物。

其中有三件器物带铭文,即:青铜钟,肩有铭文“筑阳家铜钟……;错银铜壶,底有铭文“武安侯家铜……”;带盖三宫格青铜鼎,口沿有铭文“大田—大田氏”。

证实此墓为西汉时期,漆器樽桶应也为西汉时期。

经过清洗整理以及考古记录资料得知,漆器樽桶鎏金铜构件、配饰分为两部分,即桶盖,桶身两部分装配使用漆器樽桶盖部分:一、桶盖中心安装的提扣一套三件。

①柿蒂形四叶鎏金铜饰1.5毫米~2毫米厚、长宽105毫米~105毫米,形状四叶蒂形,中间开长方形孔4毫米×8毫米,一面鎏金阴刻勾连样云纹。

②鎏金铜环扣,长40毫米,宽8毫米,厚4毫米,U型。

③鎏金铜圆型提环,外径50毫米,环径6毫米。

二、鎏金铜圆雕朱雀铜戟三件。

通高116毫米。

鎏金铜朱雀圆雕形态逼真,头如雄鹰之首,喙宽长而下勾锐利,圆额头眼前视,目光犀锐站立状,尾羽高跷形扁平两层,尾下垂,下方有长方形空心插座,有锁孔。

三、漆器盖口沿鎏金铜扣,折沿“┌”状圆型,外径460毫米,高9毫米,折沿宽17毫米,铜鎏金,外面单线阴刻夔龙纹。

漆器樽桶桶身部分:上下桶沿鎏金铜扣各一件;桶身中部鎏金铜箍一件;桶身中上部位安装对称的鎏金活环铺首一对;桶身分上下两层装饰三角形鎏金铜饰30余件;漆器樽桶鎏金圆雕熊形铜足三件。

①桶身上口沿鎏金阴刻纹铜扣,圆型内折沿,外径460毫米,高17毫米,折沿面宽9毫米,铜扣厚2毫米,高面(向外面)阴刻单线纹夔龙纹饰。

②桶身下口沿鎏金阴刻纹铜扣,同上口沿,残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东郊西汉墓出土的青铜染器
88年冬,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东郊国棉五厂基建工地清理了一座汉墓,出土了20多件青铜器,其中有一套染器较为罕见。

整套器物是由炉体、耳杯、承托器3部分组成,配套使用。

炉体下部为长方形,上有椭圆口,一侧有曲形叶状手柄,可以端持。

炉身上部四周分别镂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下施长方座,四足为半蹲欲起的小侏儒,背负炉体,眼球外突,作用力扛抬状;耳杯素面,平底,有半月形双耳;承托器两端分别为一大一小两个椭圆形圈,中间以扁条柄连接,大圈正好与炉口相符,可以架在炉口上以承托耳杯。

承托器、耳杯与炉口正相吻合,俨然是一整套器具。

这种器物,以前西汉墓屡有出土,如:长沙识字
岭西汉墓、咸阳马泉西汉墓,山西浑源毕村西汉墓、太原尖草坪西汉墓、安徽天长县三角圩西汉墓等。

另外,陈梦家先生编的《海外中国铜器图录》中载有美国芝加哥博物馆展出的一对杯、炉并存者,亦属此类。

其中咸阳马泉、太原尖草坪、山西浑源毕村3处西汉墓所出的铜炉以及美国芝加哥博物馆展出的那件铜炉,炉体均有四神图案,造型也大致与西安东郊汉墓出土染炉相同。

太原尖草坪、咸阳马泉和安徽天长县三角圩这3处所出的染炉的炉口上都有支架或支钉,用以承托耳杯,在这3处所出的染炉下均有长方形浅托盘伴出。

而山西浑源毕村西汉墓与西安东郊两处汉墓所出铜炉均无托盘。

看起来,口沿自带支钉、支架,用来承托耳杯自然方便,西安东郊出土的染炉口沿光、平,虽无有支钉,却有一与之相符的长柄承托器用以承托耳杯,而且在耳杯加热之后,取起来也可预防烫
手,其用途则更为科学、合理。

以前,所出的同类器物,有的是杯炉两件一体,有的是杯、炉、盘三件一体,配套使用,但均未见有承托耳杯的器具,惟有西安东郊汉墓所出的染炉中配有长柄承托器,实属罕见。

那么,这种器具应该怎样定名?它又是干什么用的呢?一般来说,都认为它是温酒用的,所以在多数发掘简报中都称其为温酒炉。

据孙机先生考证,这种器具应定名为染器,在《秦汉金文录》卷四中,有这种带杯的铜炉,其炉自名为“染”,其杯自名为“染盏”(《陶斋吉金录》卷六),炉、杯、盘等配成一套,可称为染器。

20世纪60年代中,曾有人推测它是染色用具,但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染器上有“清河食官”铭文,器归典膳的食官掌管,其用途非染色器自明。

我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食肉须具染器,古人常以酱、盐等佐料为肉食品调味,这些佐料放在耳杯中,把肉
放在耳杯里的酱、盐等佐料中,将耳杯置于炉上煎烹,然后食用。

这种炉中通常是以木炭为燃料的,在长沙识字岭和咸阳马泉西汉墓中出土的铜染炉中均有残存的木炭屑即可证明。

把炉与杯同置案上供食,炉身灼热,恐伤案面,所以有的染炉下配一承盘,盘中盛水,既能去热,也兼受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