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 怎么教

合集下载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江苏省南通市市直学校教育管理中心(226007) 耿 建[摘 要]教学过程中存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问题,“教什么”指向学科内容,“怎么教”指向教学策略。

只关注“教什么”容易导致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而关注“怎么教”不仅涵盖了“教什么”,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科知识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解。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怎么教”。

[关键词]物理;教什么;怎么教[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3-0053-03在常态教学中,以知识和结论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比较常见,体现了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内容,关注问题的结论,即“教什么”。

然而,在当下的素养导向背景下,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规律的教学组织方式,即“怎么教”,是一个更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教什么”和“怎么教”引发的教学行为差异在日常的交流中,同年级的任课教师之间常见的沟通内容是“今天我(你)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很少提到“这个教学内容我(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

看似寻常的交流背后隐藏着两种倾向:一是教师追求教学进度的一致性,教学内容多是基于教材和阶段性的教学进度而统一的;二是教师缺乏个性化教学方式的沟通,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师的个性、风格等有密切的关联。

教师“怎么教”也许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但肯定存在优化的可能性。

教师之间的交流内容,表明了教师更多地关注“教什么”,而对“怎么教”关注较少。

这也表明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方面缺乏思考。

因此,从教师日常关注的焦点来反思教学,有助于教师再次审视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知。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活动,即在教师与学生共存的时空区域内,以教学内容为载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科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非学科核心素养。

因此,教学过程既要符合学科知识发展的规律,又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摘要: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老师每天面对的问题。

教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作者认为教的应该是文本内部的矛盾。

怎样教,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课的整体框架,可以用活动课型和球形;课的细节处理,可以借助引读和细磨;课堂的教师姿态,教师要“贴”着学生教。

关键词:矛盾活动球形引读一、教什么?——分析,从矛盾开始教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当前的症结所在。

什么才是有效的文本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认为:我们对作品进行分析,如果满足于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这实际上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

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和差异,无矛盾无以分析。

比如《藤野先生》一课,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自己老师的评价不外乎“感激、难忘、关爱学生、教学水平高”等,可是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却是“伟大”。

这样,我们的生活经验就和文本发生了矛盾。

“伟大”这个词,词典里的解释是“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个大人物。

而文本中“伟大”指向的却是一位普通医学专门学校的普通医学教授。

这样,“伟大”的词典义和文本义就产生了矛盾。

从文本出发,揭示出这个文本里“伟大”的特殊性,就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语文老师,注定要成为一个揭示文本矛盾的自觉的专业的阅读者。

读懂了矛盾,才算读懂了文本的特殊语境,解开了文本的个性密码,感受到了作者生命的跃动。

语文课教什么?一句话:分析,从矛盾开始。

二、怎么教?——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语文课怎样教呢?笔者认为也是一句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一)从课的整体框架上说,笔者喜欢用以下课型:1.活动型:笔者曾执教作文课——《从悲痛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安排了四个循序渐进的活动:(1)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搜集汶川地震中让自己心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这是讲故事的活动。

(2)总有一种赞美,让我们心潮起伏:为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个人物写颁奖词。

作文面批:“教什么”与“怎么教”

作文面批:“教什么”与“怎么教”

2018.11本版编辑/·高中表达筱菀◉林汇波作文面批:“教什么”与“怎么教”摘要:作文面批有时效果很好,但什么是面批,为什么要面批,面批要注意哪些问题,有的教师并不清楚,故面批情况复杂,能完整实现教学意义的并不多。

必须重新审视与认识面批,清楚面批“教什么”“怎么教”,探索面批教学活动的步骤,以达成理想面批的境界。

面批活动应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多建议少限制,形式灵活,抓大放小,精准点拨,充分发挥面批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作文面批作文评改作文教学指导写作教学(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泉州362100)一、作文教学中的面批1.面批的定义。

所谓面批,即学生依要求完成作文之后,教师因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面对一个或几个存在同类问题的学生一起商讨作文如何提高的教学活动。

面批也可指“课堂上面向集体的互动式面批,即作文面批课”[1]。

本文所探索的面批,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的个性化作文指导的教学活动。

作文教学一般经历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学生修改四个阶段,评改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或步骤。

面批是作文评改方式之一。

成功的面批,师生间能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对话,学生在对话中会受到新启发,获得新启示,产生新感悟,赢得新信心。

2.面批的特点。

面批是师生面对面的个别化教学,具有下面几个特点:(1)还原个体真实的写作过程。

面批是个别化教学,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在教师全方位的关注下,学生的写作交流很难造假,学生表现出来的写作内容、过程具有真实性。

因真实性而使教师的写作指导更具针对性,教学更有效。

(2)有效地传递写作要求。

学生作文没有写好或有待提高,既可能是因为缺少写作知识,也可能是态度、习惯使然。

面批时,这些情况能更有效地得到反馈,教师能及时传递相关写作要求。

因是面对面交流,传递也更为有效。

(3)创造师生“一起言说”的交流情境。

写作是学生的书面言说。

当前学生作文,无论是课堂作文还是考场作文,读者均是教师,学生的言说被动,普遍缺少积极言说的欲望。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的如何观察报告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的如何观察报告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的如何观察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角色之一,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的如何方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教师应该教授什么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阶段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紧密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有选择地进行教学。

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是教师要如何教。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解、示范、引导、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接着是学生要如何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主动提问、积极讨论、参与实验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还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最后是学生学的如何观察。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反馈、检查学生的作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可以通过考试、测验、实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的如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希望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们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成长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智慧从交流开始-----“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 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吉春亚
博客: /bjxxjcy 39 邮箱:bjxxjcy39@
谢谢老师 们!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 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 才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 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 脚。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 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 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清澈的湖水》
(1)景美-----
……像……
(2)人美
“变幻”品读
朗读背诵
品味“企盼” 朗读课文 (3)书写美
7、随文披情,把握主线。
《詹天佑》
唤起储备,引入“感动”——未成曲调先有情 文本体验,感动爱国——风乍起吹皱春水 激活对话,感动“杰出”——天地阔远随飞扬 颁奖赞美,升华感动——便引诗情到碧宵 层次作业,延续感动——叹息人间万事非
《匆匆》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 者把看不见的时间用看得见的事物细致描写的方法,并 仿写几句话。 2、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第三自然段。 3、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线索清: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
1、学习方法入手,体现主线
2、单元话题入手,显现主线
★清晰。
围绕“闰土形象”学习。 第二课时的导入简介明了
★灵活
1、有详有略地处理教材 2、看瓜刺猹的课件使用
过程记录 一、复习认识的闰土 1、学生交流 2、学生读课文第一段 3、回忆四件事情 板书 二、重点学习看瓜刺猹 (一) 1、读后默读思考,那个词感受闰土是怎样的孩子。 2、交流和朗读 闰土善良 勇敢 穿插 猹这种动物 指导分角色朗读 (二) 1、捕鸟 (三)略讲其他部分

_教什么_与_怎么教_

_教什么_与_怎么教_

44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47卷第3期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学设计包含了两大内容,即“教什么”和“怎么教”。

在教学设计评比中,“怎么教”倍受关注,这恰恰是因为“怎么教”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对“教什么”的深入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在他的《课堂密码》一书中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笔者非常赞同。

1“教什么”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教什么”是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

教给学生什么,在《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上有规定,教材上有编排,教师好像对“教什么”处理的空间很小,其实不然。

虽然在同一个《课标》的指导下,“教什么”对于不同的教师,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脂类”的教学,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课标》要求的知识,教师会联系学生关心的减肥问题,强调脂类物质的生理作用,规劝女生不要因为盲目减肥而牺牲健康。

这也体现了《课标》中对情感态度的要求。

相反,如果只关注考试,教师的教学在内容的选择、课堂设问、时间安排上全部围绕考题。

可见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个人兴趣和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都强烈地影响着教师对“教什么”的选择。

有些教师确实在教学中关注了《课标》要求的概念,但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概念间的关系,以及思考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要概念,使得学生获得的只是一堆没有关联和条理的知识点。

也许由于反复的机械训练,学生暂时能取得好成绩,但时间久了很容易遗忘,很难形成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谈不上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观点了。

这些都会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要求产生影响。

“教什么”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要认真思考的一件事。

2生物学科到底应该“教什么”2.1“教什么”首先要从《课标》中找答案《课标》在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方面做了详尽的描述,这里笔者只谈自己的理解。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中发挥德育作用的重要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数学思考的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数学思考的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 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 行补充和强化,确保学生 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支撑。
教学策略:引导发现法和合作学习法的结合
引导发现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数学问 题的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 流、讨论和分享,促进知识的共 享和深化,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
案例二:问题解决,合作学习
01
总结词
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02 03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同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解决问 题的效率。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师需要经常反思所教授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教师还需要反思 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是否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师需要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同时,教师还需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提高 学生的数学成绩。
问题转化
引导学生学会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将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
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
数学模型建立
数据收集与整理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如 方程、不等式、函数等。
教授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 用图表表示数据。
数据分析方法
概率与统计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数据背后 的规律和趋势。

罗杰斯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卡尔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国外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与传统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征——指导性相反,罗杰斯根据“自我学说”理论,形成了一种比较激进、用于促成个体“自我实现”的教学策略——非指导性。

《美国教育家百科全书》中的非指导性的定义为:“时常用于咨询、小组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的一种方法,他借鉴于他或她的自我反省活动以及(或者)反应,使个体重组、改组或者改变态度与行为。

非指导性技术在性质上是情感的:以个体受她或他的情感约束这个假设为基础;此外,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形成自由表达情绪和情感所凭借的表现手段和替代物,形成接受的行为,并且减少内心冲突,通过这种活动,个体会更好的理解自己。

她或他将在器官适应上有所裨益。

”教学中的非指导性策略的原型,是罗杰斯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形成的“非指导性技术",后来,他几乎原封不动的把这一技术“嫁接”于课堂环境之中,形成了他的:“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方法是建立在罗杰斯对人的下述信念之下的:人具有非常优异得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

教育只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充分得形成。

第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

这样,教育就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学生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

罗杰斯认为,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无外乎两种类型。

一种是认知学习,它可以用行为主义的S--R 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来解释。

认知学习受到“外部强制力”的制约,重记忆,因而没有什么意义。

关于“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思考

关于“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思考

关于“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思考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在教育领域,教师们常常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应该教授学生什么知识和如何有效地传授这些知识。

这个问题涉及到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方向。

因此,对于教师们来说,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考虑教什么的重要性。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的知识点。

只有通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其次,怎么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和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教师们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个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教育目标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2. 正文2.1 如何确定教什么的重要性确定教什么的重要性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相匹配。

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因素。

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应该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之与时俱进,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和前瞻性。

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体系。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确定教什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

浅谈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

浅谈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打造有效课堂,需要教师有力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虽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究其本质,概而化之,无非是“教什么”与“怎么教”。

这确实是一个传统的命题,但不得不承认它又是一个恒久而永新的命题,因为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苦苦追寻的正是要尽力还原教育的本质,构建原生态的课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什么”、“怎么教”毋庸置疑的成为了衡量今天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教师教学行为是否有力的核心价值标准。

“教什么”、“怎么教”的确需要我们深度思考。

启示一:“教什么”与“怎么教”的本质属性。

正如周彬教授所言: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那么教学中哪些要素具有科学性,哪些要素又具有艺术性呢?科学的东西,一般都具有可重复和迁移的特点。

教学中的重复性,意味着一节成功的课相对教师本人而言可以在不同的班级再现;可以迁移,意味着一节好课可以为他人所学。

而艺术的东西,都具有个性化与即时性的特点。

名师的课堂有许多的精彩能为我们感知、察觉,但不能搬到我们的课堂为我们所用,因为他们的部分教学行为是镶嵌在个人的人生阅历、智力结构、教学背景之中的,这些个性化与即时性的东西是不能复制和传递的。

所以,从科学与艺术的特征这个角度分析,我们很容易把“教什么”归结为具有科学性的要素,“怎么教”归结为具有艺术性的要素。

课堂教学即是科学化的“教什么”与艺术化的“怎么教”的有机统一。

既然“教什么”具有科学性,“怎么教”具有艺术性的特征,那么,“教什么”就应该努力追求“真”,“怎么教”要立足创造“美”。

如果说“教什么”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怎么教”关注的则是方法与策略选择和实施。

显而易见,“教什么”是前提、基础、目的,而“怎么教”是形式、手段,理应为前者服务,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

启示二:就数学学科而言,应该“教什么”?“教什么”既然是求“真”,就要理性的对“根”进行追寻。

平心而论,在新课程改革的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我的内心始终处于一种困顿状态:不会教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否全部摒弃;我的专业成长路在何方…这种“心中没底”的感觉萦绕着我,在经历了茫然、盲从、“失我”这样一段心路历程之后,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受教育环境浮华尽褪使然,(曾经看过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一个讲座录像,其中一个片段对我触动很大,可以说是一种震撼,人教版一年级教材中有一幅情景图,知识教学是认识1、2、3、4、5: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让同学们观察后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们汇报后,教材将图与数对应着呈现。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第一轮课改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纠结于一堂课如何设计、如何展开,重视的是课堂教学样态的研究。

这样的研究固然重要,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这样的教学存在孤立、片段、零碎的弊端,对提升学生整体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在课程标准修订版公布后,我们感到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关注“怎么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返璞归真,需要重视“教什么”,甚至可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来得更重要。

近年来,我们从这样的思考出发,探讨研究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探究式教学,从关注“怎么教”转变到重视“教什么”,真正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单元主题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限制,需要教师处理好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

既要让“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又要保证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就不能停留在某一堂课上,而要从整体考虑,分析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从而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得到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着力探索“单元主题探究式教学”。

根据单元内容,从整体着眼,分析思考学生学习的原点在哪里;从原点出发,哪些知识利于学生探究,哪些知识利于学生自学,哪些需要老师讲授。

强调用“大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根据探究主题,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究水平;从“小概念”向“大概念”不断扩展,逐步建立大概念与小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把知识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机关联的整体。

就好比一个知识的小池塘,我们选中一个目标,在水中投入一颗石子,让水的波纹逐渐地扩散开来,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单元主题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据单元主题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我们要求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实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注意做到整体性、前瞻性、实效性。

“教什么”与“怎么教”一样重要

“教什么”与“怎么教”一样重要

少 年 王 冕 孝 敬 母 亲 、勤 奋 刻 苦 的 形 有 可 能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 因此 教 师 应 我 决 定 删 繁 就 简 ,按 文 章 顺 序 细 读
制造 学 生 已知 与 未 知 之 间 的 矛 盾 , 批 注 , 相关 处作 停 留辨析 , 出微 在 读
人 文 本 ,不 断 将 最 近 发 展 区 转 化 为 1第 2段 母 亲 无 奈 让 儿 子 辍 学 . 得 慌 , 如 帮 人 家 放 牛 , 里 倒 快 活 不 心
这 这 文 《 年 王 冕 》 例 , 释 基 于 儿 童 又 文 文 字 表 层 意 义 上 反 复 迂 回 。 我 只 环 境 来 揭 示 主 题 , 是 “ 一 类 ” 少 为 诠
适 合 语 文 课 程 需 要 的教 学 内 容 和 教 重视 带着 学生 理解 文章 内容 所 传递 本 的 文 体 特 征 ,因 此 小 说 的 教 学 内 学 策 略 的探 T- 程 。 q =历
基 于 课 文 : 面 热 闹 。 习 活 动 缺 少 对 表 学
根 据 “ 师 用 书 ” 示 , 教 时 子 们 保 持 着 参 与 热 情 ,如 果 每 一 堂 字 背 后 蕴 藏 着 丰 富 的 内 涵 ,只 有 走 教 提 初
读 我 将 教 学 目标 确 定 为 通 过 理 解 辍 学 课 都 这 样 , 只追 求 表 面 热 闹 , 然 导 入 文 本 深 处 , 出 文 字 的言 外 之 意 , 必 放 牛 和 自学 画荷 两 件 事 认 识 少 年 王 致 学 习 活 动 华 而 不 实 ,失 去 语 文 学 才 能 更 好 地 了 解 人 物 形 象 ,把 握 主 冕 孝 敬 母 亲 、 奋 刻 苦 的 形 象 , 到 习 的 兴 趣 。 勤 受 思想 熏 陶 , 体 分 三板块 实 施 : 具 1整 体 感 知 , 理 课 文 脉 络 。 . 梳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摘要“教什么”与“怎么教”是一堂课的核心问题。

真正要实现课堂的实效,一是要根据新“课标”、选文类型、学段、学情等因素确定教学内容;二是应适当地回归一些传统,诸如细读文本、恰当讲解、适讲背景、巧用板书等。

关键词文本细读;主角;背景;多媒体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它决定着课堂的灵魂;在考虑清楚“教什么”之后,教师要进一步考虑“怎么教”的问题,因为课堂要想获得高效率,取决于“怎么教”。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应以集中、精粹为目标,课堂教学方能集中火力攻破一点。

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例,该方案设计了六个环节:创设情景,课程导入;前置诊测,走近稼轩;探究文本,走进稼轩;升华拓展,走进自我;走出文本,走近高考;走向课外,再悟稼轩。

方案的内容可谓琳琅满目:第一环节以多媒体播放歌曲导入。

第二环节分三个步骤:作者简介、稼轩名句(4句)、名联欣赏(将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高飞”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调整)。

第三环节包括“诵读感悟”“自读梳理”“合作探究”,在“诵读感悟”部分安排了初读、听读、自由读、展示读,“自读梳理”和“合作探究”则是对整首词进行赏析。

第四环节则是让学生当堂完成一个写作任务:找一句最欣赏的诗句,进行评价性赏析或拓展为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写完展示成果,教师指导点评。

第五环节当堂完成一道高考诗歌鉴赏题。

第六环节是让学生和着多媒体播放的另一首歌曲背诵本词。

从表面上看,这个教学设计内容丰富,花样繁多。

然而,且不说一节课45分钟完不成如此多的任务,单是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合宜,就有待考量。

一篇文章要教什么,在我看来,需要考虑新“课标”、选文的类型、学段、学情、单元导读和练习等等。

王荣生教授把语文教材选文分为四种不同功能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篇目教师必须选择不同教法,如“定篇”,更应该侧重于“教教材”。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教什么”意味着教师在选择哪些事情是值得努力的,也就是所谓的“做正确的事情”;怎么教意味着教师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所谓的“正确地做事”。

如何平衡“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常常困扰着我们一线教师。

而《课堂密码》一书,则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了二者的关系,有效地指导教师据此对自己的课堂实践做出反思,从而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质量。

通过阅读《课堂密码》一书,我对“教什么”与“怎么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把教育理解成一个动词,比如教师究竟是如何教育学生的,那么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怎么教”;如果把教育理解成一个名词,比如这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那么教育就不仅仅包括“怎么教”,还包括“教什么”,因为只有教什么与怎么教融为一体,才能够最终判断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学习《课堂密码》一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的多。

之所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的多,原因在于:1、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首先要实现语文的本体功能,语文课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特别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改革应该关注识字和写字教学,在每一堂上课要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任务。

一个教师如果以“什么是语文并不重要,只要能教会学生就行。

”的心态走上讲台,如何能凭借语文课堂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及更高层次的情感和素质的培养?2、“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只有有了科学的教什么,艺术的怎么教才能够发挥实际的功效,才不至于沦为课堂做秀而已。

“教什么”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提取与重构上。

任何一篇文章的可教点都很多,为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我们就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筛选。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有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灵动高效,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什么与怎么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寻的问题,许多教育专家也各有己见,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感悟。

一、教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单能做到这些方面,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教什么,是每位教师要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教知识点背后的知识“老师讲知识都讲不过百度”,这是一位高三学生的观点,也是教育现实的写真。

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时,提到色盲的发现者道尔顿,立即有学生举手,把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过程,绘形绘色的描述给大家听,类似的案例有许多,这就说明,学生只要愿意学,即便是专业知识,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相关词条,各种解释便呈现在眼前,答案自现,“我知道得比你多”已是过时的话题,单纯的教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教知识点背后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听,学会想,学会说,学会做,要比教书面知识更重要。

学生头脑中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分类的堆积,作为教师,课的结束正是学生认知的开始,教会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而更多的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对信息加工、分类,生成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应大于知识内容本身。

教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新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在与小组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进步与提升。

教师要为学生的交流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明确交流的方法与目的,避免低效而形式化的交流。

通过交流,让每位同学都有“说话”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与碰撞中,让个体差异推动学生进取,对不同的观点作出比较和判断,学会类比和迁移,把知识整合,让自己的知识始终处于生长状态,生成学习智慧,形成自身对学科知识更深层面上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需要总结课堂经验,对学生交流的调控达到收放自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什么怎么教
作者:李勇《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8日 13版)
郑州大学校园

文学教育的萎缩在今天是个不争的事实,“萎缩”不是仅仅指教育规模,而是指包括教育规模、从教者和受教者水平与素质,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在内的文学教育的整体。

文学教育的萎缩当然与文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边缘化有关。

近年各界对“文学边缘化”有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共识”,即“边缘化”应该是一种常态——言外之意是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的文学繁荣时代是非常态甚至“变态”。

确实,任何一种狂热都不正常,80年代有它自己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反证今天文学的“边缘化”就是正常。

有人常拿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为例,说在人家那儿文学也是小众和精英的,这样的比较欠缺了很多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说社会和人的整体素质问题、物质发展水平问题,这些其实都潜在地影响和制约着文学发展。

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已经健康良好到不再需要刻意地去关注人的精神问题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必再纠结于文学(其实是整个人文学科)“边不边缘化”了——顺其自然好了。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我在国内211大学中文系任教,作为一线的文学教育工作者,我对这种“萎缩”深有感触,也颇为苦恼。

每年给新生上课,我都会面对他们提出的一个相同的问题:“学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因为很多学生——这个比例我没有确切统计过——他们考大学的第一志愿都不是报的中文系,而是被调剂过来的,到了可以重新选专业的学期末或学年末,总会有学生转到其他更有“光明前途”的专业去,转专业是需要成绩足够好才行的,很多人成绩不达标想转还转不成……所以我上课时便常有些恍惚:台下究竟坐着多少貌合神离、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呢?这样一想就觉得有点荒诞。

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无疑是更大了,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身处一线教学岗位的人来说,因为你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人家愿不愿意让你教”的问题。

有了这个问题,就有了另外一个更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你自己“愿不愿意教”的问题。

这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施教者自己对自己的工作都没有兴趣、信心,无法全情投入,那么前一个问题就更无法解决;而反之,如果我们愿意教、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甚至
精益求精,那么所有问题可能终有一日会迎刃而解。

在不少人眼里,大学文学教育前景堪忧,但我始终都没有太悲观,倒不是因为我对大学文学教育有信心,而是我对“文学”本身有信心。

文学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精神活动之一,传承至今都没有衰灭,这本身就是它魅力的证明——它对真善美的倡扬,对人性的探究,对人类好奇心、想象力的满足与开拓,对人类生活方式、存在可能的探讨等,都是它独有的魅力。

文学在现实的层面可能确实没有用,但就像一位诗人反诘过的:“星空也没有用,你取消它试试?!”而就我跟学生接触所了解到的,对文学感兴趣的(包括非文学专业的)其实大有人在,甚至因为感兴趣而读研、读博从事文学研究、写作的也不在少数,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文学是以弘扬真善美为旨归的(这点它和其他人文学一样,但它同时还有审美趣味性),而爱“美”(及“真”“善”)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对血气方刚又富有正义感、理想和激情的青年人来说。

正义感、理想、激情又恰是文学的“本性”!所以对于我们施教者来说,所要做的可能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在文学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但是当前的大学文学教育,受高校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都正偏离着文学教育的正途——这方面不再赘言。

不过,最令人担心的不是这些外部性的因素,而是我们自己正在失去信心。

对传统人文学科来说,目前大环境确实不好——有时甚至比较恶劣,而扭转这一现状又无法旦夕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牢骚、抱怨越来越多。

情绪是会传染的,我觉得如果情绪发泄无助于现实改变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多想想自己应该做、能够做什么。

是的,我们能够做什么?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保持信心、传递信心。

很多人常说,大学培养不了作家,要中文系何用?其实,这个问题的立论首先就是错的,大学培养不了作家吗?有些作家如莫言、王安忆等因某些原因确实没上过大学(不等于不愿意上),但贾平凹、马原、苏童、林白、陈染、叶兆言、韩东、毕飞宇哪一个不是大学毕业?没上过大学的王安忆就对大学教育推崇备至,她说系统的知识学习对写作其实非常重要,所
以她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主动到复旦大学任教,并创办了写作学专业,专门指导青年人。

其次,大学中文系的目标也并不是培养作家,王安忆就说过,作家是需要天分的,培养不了,但文学教育却可以教给你一种眼光——打量人生、世界和自我的眼光,让你在烟火世俗的世界之外保有一种理想。

其实,对我们这些从事文学教育的人来说,也应该像王安忆一样——保有理想。

从更具体的层面来讲,我觉得有两点也是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文学教育工作者能做到的:
第一是加强美育,即靠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去熏陶。

在高校目前普遍“重科研轻教学”
的管理体制和业绩评价体系下,教师的时间、精力长期倾向科研,势必会对其教学——包括方式、方法甚至教学习惯等——造成影响,“学术”色彩过重,势必会破坏文学教育原有的灵动、活泼和自由(能在艰涩与平易、严谨与活泼间求得平衡的毕竟是少数)。

在我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堂上,有学生便曾抱怨说怎么老是在背景、思潮等“外围”打转,涉及作品了反而一语带过?其实这里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我们没有另开设专门的作品鉴赏课。

因为“鉴赏”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是最基本也最清浅的,在很多人眼里,重作品品鉴的“文学批评”远不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更有学术含量(更潜在的一点是后者更容易申报项目成功)。

但其实对学生来说,鉴赏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深入细致地品读一部作品,探寻它的美(继而才是其历史价值等),不仅关乎他们的知识学习,更关乎他们的生活、处世和为人。

文学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的情绪投入非常重要,那种富有情绪感染力的课堂,往往更具吸引力。

第二是注重感化,即通过我们施教者本人对世界、自我的认识,尤其是这种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这一点尤为重要,当然难度也最大。

因为一方面复杂多元的社会现状,尤其是思想文化现状,使得学生受教育、受影响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身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之中,生存压力、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等,都对其形成困扰,这种
困扰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工作。

其实,教师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他的任务和目标是要影响人,所以这一职业可能从一开始就对我们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当然,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成为道德的高标,但却应守住它的底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对我们文学教育者而言,则是通过“文学”这项有关真善美的事业,在学生和他们的理想——其实也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理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对于从事文学教育的知识分子来说,文学不仅教人认识生活,更教人如何生活,大学教师如果具备一定的心性修养,则完全可以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不自觉地传达和展示个人对生活的艺术化理解和实践,从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此即所谓“润物细无声”吧),相对于疾言厉色的“批判”而言,这也许不能成为一种替代,但至少算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吧。

文学教育如此,其他亦然!
(作者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