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见户外的阳光了吗?提醒学生,不可以直视阳光,以免对眼睛产生伤害。

2、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呢?温暖、热、明亮。

3、同学们能够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描述太阳的高度。

4、你们还看过天空中其他位置的太阳吗?那是在什么时候?早晨、傍晚、中午、下午。

二、观察影子1、谈话:找一根竹竿立在操场上,说一说,竹竿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学生亲自“立竿”“见影”,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

3、用粉笔画出整条影子,并测出长度,记录当时的时间。

4、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人一组,在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也把它画下来,并记上时间。

三、讨论1、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猜一猜,过一段时间,操场上的那些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影子会动吗?怎么动呢?朝哪个方向动呢?2、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活动,制作日影仪1、什么是日影仪?日影仪有什么作用?2、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日影仪。

学具袋中有现成的材料,引导学生组装起来即可。

3日影仪如何使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何使用日影仪。

要特别强调的是,纸上的方位必须与实际方向保持一致,日影仪摆放好之后,用胶带固定,以免移位。

五、你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指导学生分组,用手电筒和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

六、组织讨论1、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标记的影子的变化。

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这个时候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影子已经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而且长度也发生了变化。

2、总结影子变化规律3、在组织学生讨论教材提出的问题时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然后描出影子顶端的连线,用箭头表示移动的方向。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第一章:unit1《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道地球的运动产生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运动方式。

2. 讲解: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明白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地球仪,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第二章:unit2《天气和气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 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讲解:讲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天气变化,了解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天气和气候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践活动,理解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unit3《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知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生物种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第一章:课题1 物质世界1.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分类,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物质性质,了解物质的分类;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3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分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和分类,实验操作。

1.5 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实验材料。

1.6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质,思考物质的特点和分类。

(2)新课: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分类,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物质世界的奥秘。

第二章:课题2 地球与宇宙2.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认识宇宙的组成和规律。

2.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认识宇宙的组成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3 教学重点: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宇宙的组成和规律。

2.4 教学难点: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宇宙的组成和规律。

2.5 教学准备:地球模型、宇宙图片等教学资源。

2.6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和宇宙,思考地球和宇宙的特点和组成。

(2)新课:讲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展示宇宙的组成和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第三章:课题3 生物与环境3.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第一章:第1课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1.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1.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2.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1.1 观察:用肉眼、仪器等进行观察,记录现象。

2.1.2 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

2.1.3 调查:制定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

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2 难点:如何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4. 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科学知识,引出本课主题。

4.2 讲解: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举例说明。

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教师指导。

5. 课后作业5.1 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包括观察、实验或调查等内容。

第二章:第2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2 培养学生认识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能力。

1.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内容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1.1 生物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的耐旱特性。

2.1.2 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难点:如何认识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现象。

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2 讲解:讲解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实例。

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教师指导。

5. 课后作业第三章:第3课物质的状态与变化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特点。

1.2 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状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及其原因。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全册教案(完美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全册教案(完美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第一单元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3.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4.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于太阳的运动有关。

5.知道完整的实验记录对结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手电筒、竹篾、米尺、竹竿、表格、作业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看见教室外面的阳光了吗?(提醒学生不可正视太阳)2.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3.同学们能够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描述高度)4.你们还看过天空中其他位置上的太阳吗?那是在什么时候?(早晨、傍晚、中午......)二、组织讨论,总结影子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总结出太阳运动的规律:由东向西,由低到高再到低。

影子变化的规律:由西向东,由长到短再到长。

三、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师生共同用手电筒和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

学生做好记录。

四、画出物体的影子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己完成练习,教师选出几个学生的作业全班展示,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画之前是怎样想的。

五、猜猜时间,体验生活教师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时间拍摄的,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课后阅读、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收集整理有关太阳和影子的其他知识。

2.太阳钟【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3.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根据当地的维度制作太阳钟。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制作太阳钟的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引起学生科学前概念1.播放“锄禾日当午”FLASH动画.2.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诗句中是什么时间?(学生说出中午时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根据诗句中的“日当午”知道是中午。

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题1: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植物的分类及特征。

2. 学会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3. 能够辨别常见植物。

*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搜集植物的相关信息。

*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分类及特征。

2. 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植物标本、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分类及特征,讲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3. 课堂实践:1. 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叶子、花朵、果实等。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4. 知识拓展:介绍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分类及特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植物形态结构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课题2:探索动物的世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2. 学会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

3. 能够辨别常见动物。

*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动物的生长过程。

2. 学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搜集动物的相关信息。

*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2. 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1. 动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动物标本、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动物的分类及特征,讲解不同类型的动物。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案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过程和方法:*能够通过观察记录影子的变化和移动.*能够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建立太阳的运动模式.*能够用仪器观察记录太阳的高度和当时的气温.*会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能够模拟月相变化.*能够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记月相日记.*能够观察一天中月亮的移动,建立月亮的运动模式.知识和技能:*知道物体的影子和物体之间的关系.*知道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知道太阳一天当中的运动模式.*能够发现太阳高度和当时气温之间的关系.*知道太阳的影子能够表示时间,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认识日晷等古代的计时工具,了解其他的古代计时工具.*认识月相变化,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知道月亮一天的运动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持久(为期一天的太阳观察和为期一个月的月相观察)地进行观察.*体会到长期收集的数据的价值,因为数据中会隐藏着一定的规律.*体会到看似平常的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和变化中包含着大自然神奇的规律和联系.*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本单元的内容:1、太阳和影子2、太阳钟3、昼夜交替4、看月亮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单元教案概念图本单元实验第一单元单元调查班级姓名日期1、你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请详细说明.2、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推算时间,你能说出一种方法吗?3、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4、是什么引起了昼夜交替?5、每天晚上看到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6、昼夜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请说两点.前概念调查统计1、你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请详细说明.所有学生都知道太阳和影子是有关系的,但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到太阳和影子方向之间的关系,对于长短的关系能够意识到的只有少数同学.2、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推算时间,你能说出一种方法吗?有的同学知道用日晷,大部分学生也知道根据太阳方向判断大概的时间,但不知道怎么样推算精确的时间.3、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只有个别学生不知道.4、是什么引起了昼夜交替?只有个别学生不知道.5、每天晚上看到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有20%左右的同学知道是因为地球的影子关系,其他说的都不正确.6、昼夜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请说两点.没问题.第一课太阳和影子过程和方法:*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知识和技能:*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和太阳的运动有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影子是怎么样的方向、长短受太阳的影响.知道气温和太阳的运动的关系.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和太阳位置的关系.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也不知道气温和太阳运动的关系.层次2:学生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但不能将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层次3:学生能够将影子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时间观察.层次1:学生不能进行自行观察.层次2:学生能够进行自行观察,但不能坚持长时间观察.层次3:并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气温和太阳的运动.教案材料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过程和方法:*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知识和技能:*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计时工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可以利用影子推断时间.会自己制作太阳钟.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了解古代计时工具,但不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层次2:学生能够大概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层次3: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探究能力:能够制作太阳钟.层次1:不能够制作太阳钟.层次2: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太阳钟.层次3: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太阳钟.教案材料:硬纸板、双面胶、铅笔过程和方法:*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知识和技能:*知道昼夜的成因.*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行的.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的历程.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层次2: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但不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层次3: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并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探究能力: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层次1:不能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层次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层次3: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教案材料:手电筒、地球仪过程和方法:*能够根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知识和技能:*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察.*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意识到如实观察的重要性.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月相变化的顺序和规律.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层次2: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但不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层次3: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层次1:不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层次2: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但不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3: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教案材料:月相变化盒、硬纸板过程和方法:*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知识和技能:*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知道动植物、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层次2: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但不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层次3: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并能举出实例.探究能力: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层次1:不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层次2: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层次3: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教案材料: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过程和方法:●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能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和想法.●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尝试制作望远镜.●制造彩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透过单色光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使用;●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光和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 愿意和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本单元的内容:1、光的行进2、照镜子3、研究透镜4、七色光单元教案概念图第二单元调查1、你知道哪里有光吗?这些光是什么颜色?2、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3、哈哈镜跟平面镜有什么不同?4、放大镜的外形有什么特点?1、光怎样行进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知道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案目标:过程和方法●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知识和技能●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教案重难点: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认识光源●光线沿着直线行进的.●小孔成像的原因教案准备:有关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图象资料.分组实验材料:小孔板,电筒、白纸屏学生准备:纸盒、剪刀、胶水、透明纸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知道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案目标:过程和方法●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能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和想法.知识和技能●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 愿意和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教案重难点:1.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2.愿意和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发现镜子的有趣现象●从平面镜成像和成像的物点了解镜子的用途●利用镜子的特点制作潜望镜.教案准备:镜子、汤匙、金属面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知道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案目标:过程和方法●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尝试制作望远镜.知识和技能●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使用;●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案重难点: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使用;●制作望远镜.教案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三种类型的凸透镜各一片,蜡烛一支,火柴一盒,纸屏一个,支架三个,凹透镜一片,布卷尺一把,记录纸一张.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知道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案目标过程和方法●制造彩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透过单色光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知识和技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光和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教案重难点1.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3.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描述光的颜色●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和颜色的关系教案准备教师准备:演示材料:有关彩虹的图象材料,牛顿和七色光的制作幻灯片.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一块,喷雾器一只,彩色玻璃纸.学生准备:白纸,自制陀螺,彩笔一盒,手电筒一只,纸筒.过程和方法:*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能够探究磁铁的有关性质.*能够描述磁铁的有关性质.*能够制作指南针及磁铁玩具.*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能够自己做一个电磁铁.*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能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科学知识方面:*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知道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乐于探究,善于发现.*尝试制作的乐趣.*感受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豪感.*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变化的.*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愿意和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尊重证据,实事求是.*养成周密的思考的习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能主动对电磁现象产生研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电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方便.本单元的内容:1、简单电路的连接2、导体和绝缘体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4、研究磁铁5、电磁铁单元教案概念图1、简单电路一、课程标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二、教案目的:●过程技能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科学知识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愿意和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四、学习成果评价:1、概念发展:层次一:不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不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层次二:不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层次三: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2、探究能力:层次一:不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层次二: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不会作实验记录.层次三: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五、教案材料: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一、课程标准:●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二、教案目的:●科学探究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2.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科学知识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2.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四、学习成果评价:1、概念发展:层次一:不能分辨导体和绝缘体.层次二:基本可以分辨导体和绝缘体.层次三:能准确的分辨导体和绝缘体.2、探究能力:层次一:不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层次二: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不能检验自己的预测.层次三: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能检验自己的预测.五、教案材料:若干金属和非金属制品、自来水、纯净水、盐水、小灯泡、导线、电池一、课程标准:●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二、教案目的:●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2.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3.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2.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2.养成周密的思考的习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四、学习成果评价:1、概念发展:层次一:不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层次二: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不知道现象反映了什么.层次三: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清楚现象产生的原因.2、探究能力:层次一:不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层次二: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不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层次三: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五、教案材料:暗盒、小灯泡、导线、电池一、课程标准:●知道磁铁有方向特性,磁铁有两极,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用指南针.●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一、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天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球上的重要自然现象。

让学生认识天空中的主要天体,如太阳、月亮、星星等。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天空中的主要天体。

1.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等。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主要天体,如太阳、月亮、星星等。

二、教案第二章:水和天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循环过程。

让学生认识天气的基本现象,如风雨、雷电等。

2.2 教学内容: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循环过程。

天气的基本现象。

2.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如透明、无色、无味等。

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流入河流等。

三、教案第三章:生物和生态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分类。

让学生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

3.2 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分类。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等。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四、教案第四章:人体和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让学生认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2 教学内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健康的重要性。

4.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如骨骼、肌肉、器官等。

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五、教案第五章:科学探究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

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如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

六、教案第六章:植物的生长和变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命周期。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记录影子的变化和移动。

 *能够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建立太阳的运动模式。

 *能够用仪器观察记录太阳的高度和当时的气温。

 *会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能够模拟月相变化。

 *能够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记月相日记。

 *能够观察一天中月亮的移动,建立月亮的运动模式。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影子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知道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

 *知道太阳一天当中的运动模式。

 *能够发现太阳高度和当时气温之间的关系。

 *知道太阳的影子能够表示时间,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日晷等古代的计时工具,了解其他的古代计时工具。

 *认识月相变化,知道月相。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年月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关系。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敢于大胆想象。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 、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科学知识: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2、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2、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

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板书:太阳和影子)二、学习新课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 )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 )分组活动;( 3 )教师巡视并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4 )游戏:踩影子①介绍规则: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另外一个人的影子,一分钟后交换,尽量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②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活动。

( 5 )回教室讨论心得并汇报;( 6 )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 2 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 7 )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 )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 )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 )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1 观察法学习观察的基本技巧,如顺序观察、比较观察等。

进行实际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1.2 实验法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如测量、称量等。

进行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物质的组成学习物质的分类,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

掌握物质的三个基本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2 分子与原子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学习分子模型的制作。

掌握原子的结构,学习原子模型的制作。

第三章:力学3.1 力与运动学习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学习运动与力的关系。

3.2 压强与浮力学习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学习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能量与能源4.1 能量的基本概念学习能量的定义,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学习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4.2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了解我国主要的能源类型,学习能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5.1 生物的基本特征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等。

5.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生物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

第六章:地球与宇宙6.1 地球的构造学习地球的地理位置、结构及地表特征。

进行地球仪的使用练习,了解各地理区域的特点。

6.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掌握气候变化的原因,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七章:人的身体与健康7.1 人体结构学习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作用,探讨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7.2 健康生活方式学习健康饮食、运动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八章:生活中的科学8.1 生活中的化学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食物的消化、清洁剂的作用等。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6课时。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本单元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

第三单元:电和磁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

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单元里还有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本单元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在观察中进行解释,在解释中积极思维,区分事实与解释的差异,认同并追求合理的解释展开。

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单元分析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本单元涉及的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科学探究1.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2,5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利‘学知识2.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2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

2.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敢于大胆想象。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本单元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这方面内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

本单元探究活动将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开始,这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

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的运动(视)造成的。

2.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到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的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一天影子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日出日落图、指南针、尺、钟表、温度计、手电筒、竹篾、三幅没完成的画。

学生材料:日影仪的制作材料(木棒、橡皮泥、白纸自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组日出视频,引导欣赏。

2.谈感受并用几句话简单描述日出及日落情景。

板书:太阳(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太阳东升西落的感知,为后续的观察太阳视运动的活动奠定基础。

)3.看看窗外的太阳,同学们能不能描述出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引导学生从方位和高度两方面来描述。

)4.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出此时太阳的高度,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种简单的计量方法。

(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

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

5.活动:现在就请同学们到教室外实地测量一下此时太阳的高度,注意记好自己此时站立的地点并做好记录。

6.回班汇报交流。

7.现在太阳是出现在(根据当时的方位),我们还会在天空什么方位看到太阳?那是在什么时候?8.请同学们早晨到校及下午放学时在刚才观察的地点观察测量一次太阳的方位及高度,完善记录表。

二、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刚才同学们站在阳光下时有没有发现身边多了什么?(板书:影子)2.你的影子是什么样子呀?阳光下你还发现了哪些影子?3.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藏着哪些秘密,好吗?为了方便,我们要先准备一个道具,(出示日影仪)这是一个方便同学们长期观测日影的简单仪器。

4.指导制作日影仪(木棒、橡皮泥、白纸自制)。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组活动。

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

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

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6.探究“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的小组活动。

(1)具体活动过程与上面的研究活动相似,这个研究活动更加突出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适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呼吸的过程,从而弄明白“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2)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般学生都认为空气是因为肺部像气球一样张开了空气就进入里面。

空气是如何进入身体内部的?空气进入身体内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通过操作呼吸模型,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到:胸部肌肉的运动使胸腔内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中空气就很自然地被压进肺部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太阳和影子过程与方法:*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影子是怎么样的方向、长短受太阳的影响。

知道气温和太阳的运动的关系。

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也不知道气温和太阳运动的关系。

层次2:学生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但不能将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层次3:学生能够将影子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1:学生不能进行自行观察。

层次2:学生能够进行自行观察,但不能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3:并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气温与太阳的运动。

教学材料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教学步骤第二课太阳钟过程与方法:*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可以利用影子推断时间。

会自己制作太阳钟。

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了解古代计时工具,但不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2:学生能够大概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3: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探究能力: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1:不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2: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太阳钟。

层次3: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太阳钟。

教学材料:硬纸板、双面胶、铅笔教学步骤第三课昼夜交替过程与方法:*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第一章:课题1 地球上的水1.1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1.2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水分布及水循环过程。

1.3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1.4 教学准备课件、地球仪、图片等。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水的分布。

1.5.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介绍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水域。

1.5.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流入地下水、流入海洋等。

1.5.4 案例分析分析水循环在农业生产、城市供水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1.5.5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循环的重要性。

1.6 课后作业查找有关水循环的资料,了解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课题2 天气与气候2.1 教学目标认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2 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3 教学难点天气与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4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气象器材等。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

2.5.2 新课导入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2.5.3 课堂讲解分析天气与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如农业、交通等。

2.5.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气象站,观察并记录天气变化。

2.5.5 课堂练习讨论天气与气候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穿衣、出行等。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天气与气候的重要性。

2.6 课后作业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差异。

第三章:课题3 生物的多样性3.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3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3.4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实物等。

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1. 单元一:生命科学基础1.1 课时一:观察裸露种子的发芽- 目标:通过观察裸露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发芽需要的条件。

-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发芽需要的条件。

- 教学准备:裸露种子(如豌豆或玉米种子)、水、、土壤。

- 教学过程:1.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裸露种子的外观特点。

2. 将裸露种子放入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3. 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发芽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4. 结合观察结果,讨论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发芽需要的条件。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2 课时二:植物的养分与吸收(一)- 目标:通过探究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养分。

- 教学重点:植物的养分需求及吸收方式。

- 教学准备:小麦或玉米种子、硬纸板、保鲜膜、、水、土壤。

- 教学过程:1. 提供小麦或玉米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特点。

2. 制作一个简易的水培装置,将种子置于水培装置中,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

3. 观察种子在水培装置中的生长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4. 结合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植物吸收水和养分的方式以及植物的养分需求。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3 课时三:植物的养分与吸收(二)- 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和养分的过程。

- 教学重点: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和养分的方式。

- 教学准备:小麦种子、密封袋、黑纸、棉花、水、高锰酸钾溶液。

- 教学过程:1. 将小麦种子分成两组,每组10颗。

2. 在两个密封袋中分别放入一片潮湿的棉花,放入5颗小麦种子,并封好袋子。

3. 在其中一个密封袋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

4. 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

5. 结合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和养分的方式。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单元二:物质的分离和组成2.1 课时一:物质的三态和混合物- 目标:通过实物实验,探究物质的三态和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五年级】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供参考

【五年级】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供参考

【关键字】五年级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苏教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1课、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教学重难点:1. 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教学准备:预习提纲和限时作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影子)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4、室外活动:1.在操场上观察哪些物体有影子,并把它们的影子画下来。

2.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这是谁的影子?(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2)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汇报。

(3)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三、观察探究:影子是怎样变化的?1.到室外观察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2.影子变化了,太阳变化了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完成观察记录。

四、课堂小结:1. 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影子是太阳照射在不透光的物体上而形成的,因为阳光是直射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 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变化和时间有什么关系?三、合作探究,指导点拨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1)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3)小组交流。

汇报。

(4)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和什么有关呢?(1)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例如,时间、太阳的位置等。

(2)解释:太阳的位置变化就是太阳的高度。

三、实践应用课本第二页,计算太阳的高度。

四、形成认识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五、课后拓展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位置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小作业:1、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太阳和影子过程及方法:*能够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知识及技能:*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及太阳的运动有关。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

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影子是怎么样的方向、长短受太阳的影响。

知道气温和太阳的运动的关系。

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和太阳位置的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也不知道气温和太阳运动的关系。

层次2:学生知道影子的变化和太阳运动的关系,但不能将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层次3:学生能够将影子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

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1:学生不能进行自行观察。

层次2:学生能够进行自行观察,但不能坚持长时间观察。

层次3:并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气温及太阳的运动。

教学材料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教学步骤第二课太阳钟过程及方法:*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知识及技能:*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可以利用影子推断时间。

会自己制作太阳钟。

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了解古代计时工具,但不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2:学生能够大概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层次3: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用影子推断时间的理由。

探究能力: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1:不能够制作太阳钟。

层次2: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太阳钟。

层次3: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太阳钟。

教学材料:硬纸板、双面胶、铅笔教学步骤第三课昼夜交替过程及方法:*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知识及技能:*知道昼夜的成因。

*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行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

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的历程。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

层次2: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但不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层次3:知道昼夜交替的原因,并能体会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探究能力: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1:不能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层次3: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教学材料:手电筒、地球仪教学步骤第四课昼夜交替过程及方法:*能够根据记忆,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知识及技能:*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能够坚持长期观察。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意识到如实观察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月相变化的顺序和规律。

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

层次2: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但不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层次3:知道月相在一个月中不同,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探究能力:能够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1:不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

层次2: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但不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层次3: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

教学材料:月相变化盒、硬纸板教学步骤第五课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过程及方法:*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及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知识及技能:*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知道动植物、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及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

层次2: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但不能举出实际的例子。

层次3: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并能举出实例。

探究能力: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及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层次1:不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及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

层次2: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及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层次3:能够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及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应地分析和判断。

教学材料: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教学步骤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及分享。

知道探究过程及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过程及方法●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尝试制作望远镜。

知识及技能●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及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难点: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制作望远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三种类型的凸透镜各一片,蜡烛一支,火柴一盒,纸屏一个,支架三个,凹透镜一片,布卷尺一把,记录纸一张。

4、七色光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方面: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及分享。

知道探究过程及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过程及方法●制造彩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透过单色光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

知识及技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光及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难点 1.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

3.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描述光的颜色●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和颜色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演示材料:有关彩虹的图象材料,牛顿及七色光的制作幻灯片。

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一块,喷雾器一只,彩色玻璃纸。

学生准备:白纸,自制陀螺,彩笔一盒,手电筒一只,纸筒。

教学过程1、简单电路一、课程标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二、教学目的:●过程技能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

●科学知识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愿意及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四、学习成果评价:1、概念发展:层次一:不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不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层次二:不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层次三: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2、探究能力:层次一:不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层次二: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不会作实验记录。

层次三: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五、教学材料: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六、教学过程:2、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程标准:●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二、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科学知识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四、学习成果评价:1、概念发展:层次一:不能分辨导体和绝缘体。

层次二:基本可以分辨导体和绝缘体。

层次三:能准确的分辨导体和绝缘体。

2、探究能力:层次一:不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层次二: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不能检验自己的预测。

层次三: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能检验自己的预测。

五、教学材料:若干金属和非金属制品、自来水、纯净水、盐水、小灯泡、导线、电池六、教学过程: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程标准:●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二、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2.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3.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养成周密的思考的习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