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知道的15项地理规律解读

合集下载

地理规律性常识

地理规律性常识

地理规律性常识一、地球运动部分1、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赤道最快(111*15千米/小时),向两极递减。

南北纬60°相当于赤道的一半(111/2*15千米/小时);两极点线速度为0。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全球相等。

(约15°/小时)2、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从近日点向远日点逐渐变慢;从远日点向近日点逐渐加快。

(角速度,同样规律)3、经纬度数值变化规律——东经度向东(即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向西(即逆自转方向)增大;北极上空看是东经度呈逆时针方向增大,西经度呈顺时针方向增大;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

4、经纬度距离变化规律——纬度差1°南北实际距离差约111千米;经度差1°东西实际距离从赤道向两极缩短(赤道上约111千米,向极地呈余弦函数递减(即111*COS纬度)5、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空间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

且越往高纬走,长者越长,短者越短。

②同纬度地区山上日出比山下早、日落时间比山下晚即山上昼长多于山下时间规律①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该半球就昼渐长夜渐短,反之昼渐短夜渐长极昼极夜分布规律——从春分到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夏半年),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逐渐缩小;从秋分到冬至再到次年春分(北半球冬半年),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逐渐缩小。

南极地区相反6、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无论南北半球,其夏半年始终昼长夜短,冬半年昼短夜长。

而且同一半球纬度越高,长者越长,短者越短。

夏至和冬至分别是最长和最短的时间点。

也是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到达最北界和最南界的时间7、晨昏线的相关规律性知识——①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始终自东向西移动。

每小时15度②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度上的地方时刻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上地方时刻为18点;只有春分和秋分两天全球日出时间都为6点,日落时间为18点③春秋分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且过极点,全球昼夜等分。

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规律口诀

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规律口诀

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规律口诀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规律口诀 1.一近快,七远慢。

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特别注意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远日点;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近日点。

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

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

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

冬至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3.点北北升落,点南南升落。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偏北的方向升起,从偏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偏南的方向升起,从偏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5.纬度差余角——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h=90°-|α±β|。

由公式可知α±β绝对值为某地到直射点的纬度差,它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

6.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24分之几。

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上和180°经线重合。

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00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之后,全球新的一天是从180°经线开始以每小时扩大15°的速度向西逐渐扩大,所以当180°经线为几点(地方时)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面积就占全球24分之几。

7.极昼区一天最小(地方时24∶00)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

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最小太阳高度为0°,最大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其他极昼区,纬度增高1°,最小太阳高度增大1°,最大太阳高度减小1°。

高考地理提分学习规律,十种地理思维方法

高考地理提分学习规律,十种地理思维方法

高考地理提分学习规律,十种地理思维方法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但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组成地理环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

小编整理了地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地理提分学习规律一、地理形成的因果规律。

在地理课中我们通过阅读观察就会发现,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因果依属关系普通存在。

我们要善于启迪学生通过由因导果、由果索因的方法,具体总结它们的因果规律。

例如自然资源,其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的规律性,它的形成受地矿规律的制约。

由于成矿是在地质时期中的岩浆活动或地表物质的分异过程中进行的,因而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岩浆活动或与地理环境的特点有关:有色金属总是分布在岩浆岩地区,煤和石油总是分布在沉积岩地区。

农业资源分布也具有地理的规律性,它的形成受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受自然界水平分异规律的支配,在不同的地带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善于分析地理成因、因果规律,就能巩固分布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掌握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

例如降水的形成,在大气中,饱和水汽、动力和凝结核是兴云致雨的必备条件。

因此,降水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上升气流或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于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或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少。

不难理解,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终年以上升气旋为主,形成赤道多雨带和温带多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少雨带,终年以下沉气流为主,则形成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少雨带;西风带来充沛降水,信风则往往使天气晴燥;暖温气流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稀少;气旋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等。

这些规律的形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必然的识记条件。

二、地理分布的规律。

地理教学的主要一条是研究地表一定空间位置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在地理教材中,分布的知识诸如段区和自然区的分布、人口和民族的人口的分布、地形和矿产的分布、气候和河湖的分布、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交通和城市的分布、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各自显示出地理的规律性或地质的规律性,是地理特征的具体内容和依据,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充分运用好地图,这是掌握地理分布规律和识记知识的最好方法。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_背下来最低75分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_背下来最低75分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八下地理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知识点

八下地理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知识点

八下地理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知识点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指中国境内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如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为各种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地理学界普遍认可的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分布规律的一些知识点:1.气候分布规律: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主要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冬季较暖,夏季较凉爽;西部和北部内陆地区气候寒冷,冬季严寒,夏季炎热。

另外,中国气候较为干湿分明,大部分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2.地貌分布规律:中国地貌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等地形类型。

高山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藏北高原;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贵州高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华夏丘陵;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和松花江平原。

3.水文分布规律: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经中西部地区,注入东海;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经西北和北部地区,注入渤海。

另外,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长白山天池、青海湖和洞庭湖等。

4.植被分布规律:中国植被多样,主要分为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

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台湾岛,以及丘陵山地;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如内蒙古草原;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大戈壁沙漠;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如长江三角洲湿地。

5.矿产资源分布规律: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西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铜矿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锌矿石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北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知识点只是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分布规律的一部分,中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十分复杂多样,还有很多其他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了解。

【高中地理】地理口诀

【高中地理】地理口诀

【高中地理】地理口诀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实用的口诀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更高效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

这些口诀往往简洁明了,能够将复杂的地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概括,让我们在考试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回答。

首先来说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口诀。

“自西向东转,时间东早西晚。

”这句口诀简单明了地指出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而且由于自转,东边的时间总是比西边早。

“公转一年一周期,近日快远日慢。

”这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并且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气候类型的判断也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这里有不少实用的口诀。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意思是先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确定温度带,再根据降水的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比如“热带雨林南北十,高温多雨皆夏日。

”描述的就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10 度之间,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十归线,干湿季节交替变。

”这句口诀形象地说出了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交替。

在学习洋流的时候,“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这个口诀帮助我们快速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逆时针流动;而在中低纬度,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

对于地图的方向判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永远指北方。

”这句口诀再基础不过,但却十分实用。

在记忆各大洲的地形特征时,“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形象地描绘了亚洲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

“欧洲多平原,地势起伏缓。

”则清晰地指出欧洲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起伏较小。

说到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靠季风,小农经营单产丰。

”很好地概括了季风水田农业依赖季风气候,以小农经营为主,但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

地理中的一些数据和规律也有对应的口诀,比如“二分二至日,直射点不同。

春分秋分赤道中,夏至北归冬至南。

”帮助我们记住太阳直射点在不同节气的位置。

在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时,“地壳地幔地核分,莫霍古登来区分。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规律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规律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规律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是地球和它上面生存的人类。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我们需要认识它的自然规律。

高中地理知识点中的自然规律主要包括地球的动力学、地貌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等方面。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来说明这些自然规律。

地球的动力学地球的动力学是指地球上的物质位置、形态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构造和板块运动。

地球的构造是指地球由哪些不同的岩石和层理组成。

而板块运动则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层会相对于其他地方的岩石层进行运动,这是地球深部物质运动的结果。

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影响着地球上的地质灾害,例如地震、火山喷发、地面塌陷等。

其次,它们还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地质资源分布和资源类型。

例如,矿产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等都与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地貌学地貌学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与成因的研究。

地球表面的地貌由地形、土地利用、水文地貌、冰川地貌、海洋地貌、风蚀地貌等组成。

其中最主要的成因是侵蚀和堆积。

而且侵蚀和堆积有着密切的联系。

堆积会造成侵蚀,而侵蚀又会造成堆积。

地貌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了解到地球表面的陡坡和平原的分布,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等信息。

此外,地质灾害的起因与成因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气候学气候学是指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研究。

气候是指长期变化的大气要素状态,包括温度、湿度、压力、风向、速度等。

气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非常显著,并且往往带来重大的影响。

例如,干旱、洪涝、风暴、台风等天气灾害,都与气候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气候的变化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冰盖逐渐消失,威胁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此外,气候的变化还会影响到全球的粮食生产、灾难救援、公共安全等方面。

高中地理知识规律总结及其详解

高中地理知识规律总结及其详解

高中地理知识规律总结及其详解高中地理知识规律总结及详解01.一近快,七远慢。

一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七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特别要注意的是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在远日点之上;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在近日点之上。

此可以得出结论,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比冬半年的时间要长一些,北极的极昼时间要比南极的极昼时间长一些。

0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示意图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点;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点。

冬至点的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好确定了。

03.点北北升落,点南南升落。

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太阳从偏北的方向升起,从偏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太阳从偏南的方向升起,从偏南的方向落下,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04.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

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而且越向北,昼越长;当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05.纬度差余角——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为: H=90°—|α±β|,公式可知α±β的绝对值为某地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它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为余角。

°经线为几点钟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的面积就占全球表面的总面积的二十四分之几。

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上和180°经线重合。

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之后,全球新的一天是从180°经线开始以每小时扩大15°的速度东向西逐渐扩大,所以,当180°经线为几点钟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地区的面积就占全球的二十四分之几。

07.极昼地区一天最小和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两倍。

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最小的太阳高度为0°,最大太阳高度为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二倍,其他极昼地区,纬度每增高1°。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是高中最重要的时期,为了备战高考,查字典地理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4、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近日点(1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大值,远日点(7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每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

地球运动口诀

地球运动口诀

自然地理口诀一、月相的变化:“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天,月面朝西。

“下下东东” 是指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日)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天,月面朝东。

二、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球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三、地球的公转速度:“近快远慢,近冬远夏”。

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越近,公转的速度越快;离太阳越远,公转的速度越慢。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此时属于我国的冬季;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此时属于我国的夏季。

四、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右南左,赤道不偏”。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五、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求出时差,东加西减”。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时刻要更早一些。

计算的方法分两步:(1)根据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4分钟,求出两地的时间差;(2)未知时间=已知时间±时差。

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面,则相加;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西面,则相减。

六、气压高低的比较:“上低下高,高高低低”。

垂直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符合“上低下高”原则,即越往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越往下,气压越高。

水平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看等压面的弯曲状况,符合“高高低低”原则,即等压面向高处弯曲为高压,向低处弯曲为低压。

七、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两个8字,上逆下顺”。

全球大洋环流分为两大环流:一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二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

考前必看专题:地理规律和原理

考前必看专题:地理规律和原理

专题复习: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针对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高考涉及的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等方面。

二、地球运动的规律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规律运动方式自转公转绕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均为15°/小时平均角速度约为1°/天在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上最大,极点为0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关系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黄赤交角)为23°26′2、地方时计算规律计算规律:东比西早(大),东加西减;相差1时区,相差1小时。

※日界线例一.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回答以下1—2题1.甲地时间为:A .9时B .12时C .21时D .15时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 .1月7日4时 B .1月8日11时 C .7月7日11时 D .7月8日4时3、地球自转与晨昏线的关系规律A .晨昏线的概念及判读方法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线)。

在晨昏线西侧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如果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必考的学问点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样子和长度: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样子和长度:全部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地图上东西经的推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精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6.南北纬的推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用0°,30°,60°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即东半球经度小于20°W,小于160°E;西半球经度大于20°W,大于160°E。

8.东西方向的推断:劣弧定律: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确实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15.等值线凸向规律:凸高则低。

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

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

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学科,主要涉及地球的物理特征、气候、地貌、水文、生态等内容。

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撑。

下面将从地球物理特征、气候、地貌和水文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

首先,地球物理特征是地理自然地理中的重要内容。

地球物理特征包括地球的大小、质量、密度、内部结构等。

地球的大小是地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地球的引力对物质的作用力,进而决定了地球的物质循环、大气环流以及地球的形状和地面起伏的形成。

质量和密度则影响地球的引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地球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决定了地球的地热、板块构造以及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其次,气候是地球自然地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大气状态的统计情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

气候的形成与地球的环境和地球运动有关。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了地球表面的不均匀辐射和季节变化,进而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温度变化引发了大气运动和水循环,而大气运动和水循环则决定了气候带的形成和气候区的划分。

气候也受到地形、海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地形的高度和坡度决定了风的流向和强度,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分布决定了海洋环流和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地貌是自然地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描述了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形和地势。

地貌的形成与地壳构造、风、水和冰等因素有关。

地震和火山活动会破坏地形,而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则会改变地形。

风和水的侵蚀作用会改变地形,而冰川的运动和冰融化会形成冰川地貌。

地貌的变化与时间尺度有关,从短期看,地貌具有动态性,从长期看,地貌则反映了地球的演化过程。

最后,水文是地理自然地理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和湿地等,地下水则存在于地下岩石中。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空间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理必背知识点盐度和洋流⑴盐度比较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很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比较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地质地形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高一地理规律总结知识点

高一地理规律总结知识点

高一地理规律总结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地理规律,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和变化。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高一地理规律的知识点。

一、地形地貌规律地形地貌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地球上的地形地貌是在长时间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它们是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地形地貌规律的核心在于相对层次,包括地形的阶地、山地、平原、盆地等层次分明的特征。

1. 高原和山地规律高原是指海拔较高并且地势相对平缓的地表,多位于大陆内陆和山脉之间。

山地则指海拔较高并且地势陡峭、多山峰的地表。

高原和山地形成的原因有地壳抬升、侵蚀作用等。

同时,高原和山地的气候、植被和水文等也会受到地形的影响。

2. 平原和盆地规律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坦荡的地表,多由沉积物构成。

它们广泛分布于大陆边缘、河流河谷、湖泊和海洋沉积盆地等地区。

而盆地则是指地势较低、周围夹在山脉或高地间的地表。

平原和盆地的地势和地貌特征主要由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抬升作用等因素决定。

二、气候规律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地理位置、降水、温度、风向、气压等元素密切相关。

气候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特征。

1. 季风规律季风是一种经常在一年中特定季节吹向一定方向,另一季节吹向相反方向的风。

它主要是由于大陆和海洋的不同热力性质造成的。

在亚洲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时期,季风会从海洋吹向大陆,带来雨水;而冬季时期,季风则会从大陆吹向海洋,带走水分。

季风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比如大陆的形状和高山的存在都会影响季风的强弱和走向。

2. 经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经纬度是决定某地气候和气候带分布的重要因素。

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气候类型。

赤道附近是热带气候,由于阳光直射力度大,故年均温高、日照时间长。

而中纬度地区则是温带气候,气温和降水较为适中。

十个重要地理口诀记忆规律

十个重要地理口诀记忆规律

十个重要地理口诀记忆规律地理是一门广阔而丰富的学科,涉及到地球的人文、自然和经济方面的众多特征和规律。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下面,我将介绍十个重要的地理口诀,希望能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个口诀:“长江三角洲,华南平原,黄河中游是大粮仓”。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中国的三个主要粮食产区,它们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华南平原和黄河中游。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粮食的生长,因此成为中国的主要粮仓。

第二个口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欧五国的家”。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五个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和冰岛。

这些国家位于北欧地区,经济实力强大,人口稠密,文化多样。

第三个口诀:“尼罗河源头在非,地中海以北到苏伊士”。

这个口诀指出了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在非洲的一些国家流淌,最终流入地中海。

苏伊士是经过埃及的一个运河,它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起来,成为连接亚、非两洲的重要水道。

第四个口诀:“五湖四海沿之地,三江五岳动中华”。

这个口诀指出了中国的一些主要地理特征。

五湖指的是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骆马湖和巢湖,四海指的是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

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珠江,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

这些湖海、江河、山脉等都是中国的主要自然特征,与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相伴而生。

第五个口诀:“四季之怒,风灾水害”。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自然灾害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它们经常随着季节的转变而出现。

例如,夏季容易发生风灾和洪水,秋季容易发生台风和飓风,冬季容易发生雪灾和冰灾等等。

第六个口诀:“东进西出北上南下,长期交通靠水路”。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交通流动的方向和使用的方式。

在中国的传统交通方式中,大家通常选择水路作为主要交通方式。

这是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阔,而且拥有许多大江大河和湖泊,所以水路交通又快又安全,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

地理必会知识点115条全梳理

地理必会知识点115条全梳理

地理必会知识点115条全梳理地理是一门涉及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着地球各个方面的现象与规律。

地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梳理115条地理必会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各个方面。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组成:地核、地幔、地壳。

2.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体。

3.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4. 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的规律。

5. 地球的倾斜度:23.5度。

6.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经度和纬度。

7. 地球的气候带: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8. 地球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

9.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等。

10. 陆地上的水资源分布: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11. 地球上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12. 地理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自然灾害。

13.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面积的比值。

14. 人口分布:城市、农村、沿海地区等。

15. 人口迁移:农民工、城市化等。

16. 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7. 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

18. 经济地理学: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19. 区域发展规划: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等。

20. 城市规划:城市增长与城市功能分区。

21. 农业地理:农业区域划分与农作物类型。

22. 工业地理:工业区域布局与产业集群。

23. 交通地理:陆路、水路、航空交通网络。

24. 旅游地理:景区分布与旅游资源开发。

25. 文化地理:文化区域差异与文化遗产保护。

26. 城市气候岛效应:城市与乡村气温差异。

27. 都市圈: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

28. 国土安全:国家疆域的安全保障。

29. 地球的内层结构:固态地核、软土地核、固态地幔、软土地幔、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30. 地球的外层结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31. 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高中地理学习:地理实用口诀汇总及应用

高中地理学习:地理实用口诀汇总及应用

中学地理学习:地理好用口诀汇总及应用1.晨昏线判定极其特点口诀。

晨昏线圈过地心,昼夜跨度断晨昏。

(断晨线还是昏线)地球自转西向东,晨昏反转要记清。

(推断晨昏线运动方向)冬夏两至极圈切,与经重合春秋分。

(断节气) 赤道交点很重要,6点18指示清。

(断时辰)经线平分昼夜球,晨昏转折纬最高,正午半夜在此经。

(晨昏线、经纬线与时辰关系)2.地方时计算方法:同侧相减异侧加,精确计算经度差。

相差一度四分钟,东早西晚算时空。

若遇值大或为负,加减24推天数。

3.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星星绕外边。

冥王降级只因小,未将轨道障碍扫。

4.记特殊经纬线:北回来线穿过地区:沙漠尼罗阿拉伯,印度河口恒三角。

孟湾北侧广台湾,古岛墨中回来穿。

北纬三十度线穿过地区:开罗运输河波斯湾,伊朗高原长青川,杭州加洲夏威夷,墨湾北侧佛罗里。

北纬45度穿过地区:阿尔卑斯黑里咸,北疆蒙古千岛寒。

西部海岸中平原,五湖渥太加美连。

赤道穿过地区:几内刚果维多湖,东非高原马代夫。

印尼基多哥伦比,亚马河注赤道里。

南回来线穿过地区:南非马达澳洲沙,拉普平原河两巴,巴西首城圣保罗,南回来线脚下过。

北纬六十度穿过:北海波罗东欧平,西伯利亚连白令。

阿拉斯加落基山,拉布拉多哈得湾。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地理解读:巴山地区受地形影响,夜间盆地气温比较高,形成低压而两侧的山脉尤其是青藏高原东侧的山脉气温低,形成高压,导致晚上形成山风,当冷的山风吹到盆地将使原来的暖气团台升,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凝成雨.故多夜雨。

“西窗”:特殊是在我国北方的地区,在以前流行四合院式的建筑分东南西北四厢,北厢向光性最好,而且多住老人长者,而东厢多住儿子,西厢住女儿,而儿子结婚后,其妻子也自然住在了东厢,而东厢房的窗户自然就朝向了西边。

故而说共剪西窗烛。

6.我国东部雨带时空特点:4.5登陆在东南,5.6移至江淮岸,7月8月去“三北”(华北、东北和西北),9月南撤10月退,北上缓慢南撤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知道的15项地理规律
1。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⑴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

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

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

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

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太阳高度小。

2。

地球公转速度分布规律
⑴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⑵公转速度变化图示:
(3)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是每天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
近为一年。

②由于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同,在远日点附近较慢、近日点附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
反之,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

(4)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

昼夜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6。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⑴分布规律(北半球):
[td][/td]
[td][/td]
⑵移动规律(正常年份):
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带”位于华南(南岭);
夏初(6月)—“副高”西伸至20°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
7-8月—“副高”北进到25°N~30°N—“雨带”位于华北、东北;
9月-“副高”南移-“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⑶影响: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推进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

8。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大气环流形势和降水的时空分布
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的分布。

降水按时间分配可分为年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冬雨型四种类型。

年雨型是
全年降水丰沛或降水分配均匀的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是夏季降水多的类型,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干燥型则是全年降水稀少的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冬雨型是冬季降水多的类型,只包括地中海气候。

它们的分布与大气环流形势的关系,可用下图形象说明。

[td][/td]
[td][/td]
[td][/td] [td][/td]
[td][/td]
[td][/td] [td][/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