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马来西亚政党政治
在民主与权威之间――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特点剖析
在民主与权威之间――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特点剖析在东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马来西亚[1]的政治发展模式十分独特。
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起飞阶段都以某种方式实行着直接和变相的独裁或军人统治,马来西亚却在国民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即将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门槛时,依然还能保持住自己形式上的民主政体,这不仅在第三世界急速发展的国家中是个例外,也对自60年代以来以亨廷顿为代表的“新权威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
因此,研究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马来西亚发展本身的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第三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历程从历史的角度看,马来西亚形式上的民主体制不是创建,而是英国殖民者“遗留”下来的。
但这个英式政治体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比建立这个政治体制更为重要。
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尽管殖民者在离去时也留下了形式上的民主体制,这些体制却在很短的时期内土崩瓦解,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体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所以,马来西亚的民主体制能否生存下去,也取决于它能否解决马来西亚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
作为一个典型的多元化社会,马来亚种族之间的裂痕不仅在独立前和独立后没有消融,反而因为立法和法律、文化、宗教尤其是经济的区分进一步得到强化。
所有的政治考虑都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共同体的经济,政策,区域发展,语言,教育,移民,征召国家公务员等事务联系在一起,这就迫使马来亚的政治制度只能在自由权威主义与有限民主之间摇摆。
这种似乎矛盾的政治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也可以说是在本质上是由于种族的问题决定的,因为马来亚的政治几乎无法与种族的问题分开。
但由于民主选举制度的存在,马来亚的主导民族马来族在政治竞选方面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又不得不想方设法得到华人与印度人的支持。
这就使得任何压制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地实行。
换言之,马来亚社会的构成就决定了无论民主还是权威在这个国度里要想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都是十分困难的,其政治发展只能是在两者之间艰难地寻找某种契合点。
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特征
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特征摘要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由于其殖民统治史,复杂的社会种族结构以及特有的宗教信仰,使其具有三大特征,即:英国殖民统治的印记,强烈的种族性以及伊斯兰化的政党政治。
关键词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特征一、英国殖民统治遗产(一)政党政治活动围绕议会而展开英国在殖民统治初期在马来联邦建立了马来邦的第一个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立法。
在马来西亚同英国殖民当局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英国撤出马来西亚,但为了其在马来西亚的利益,强制要求其独立宪法必须是在其指导下起草,而这部宪法一直沿用至今。
独立宪法规定了现行的政治制度,规定马来西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以取得议会席位的多数来决定的,马来西亚各政党的活动围绕议会而展开。
(二)强调精英政治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培育了一小批受英国式教育的马来精英,独立后又成为马来西亚各政党的主要领导人。
马来西亚自独立后,一直由马来贵族和官僚、少数华人和印度人构成的精英集团所统治。
英国式的精英主义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强调马来精英的身份,承认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所拥有的特权和特殊地位,强调等级而不是平等。
在这一文化影响下,马来西亚政党在政治运作上经常体现为这样的方式,遵循“高层”、“秘密”、“妥协”的议事原则,强调精英政治,反对大众政治,尤其禁止公众对敏感问题进行公开讨论。
决策过程只限于政党联盟中各成员党领袖之间。
“对于各政党的关系,党的中层、基层领导无权处理,必须由各党领袖在执政党联盟中的最高决策机构中进行解决。
”二、种族性强烈(一)以种族分化为基础,成立代表单一种族利益的政党一般的来看,单一族群政党组织的产生需要存在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各种族之间有不可避免的冲突,同时没有任何族群的人口拥有绝对优势。
到2008年第一季度,马来人约1400.7万,占人口总数的54.64%;华人约634.3万,占总人口约23%;印度人约190.4万,占总人口约7%。
历史合力作用下的马来西亚政党制度
中受益。 与仍然保 留着传统社会结构 的马来人相 比, 华人和印度人社会 的阶级分化更 为现代 , 形成 了
买办 阶级 、 民族 资 产 阶 级 、 资产 阶 级 和 无 产 阶级 等 小 阶级 或 阶层 。尽 管几 个族 群共 处 于 同一政 治 单位 中 , 但彼 此并未 发 生混合 , 而是被分 割 成几 个 能够 独立 行 动 的社 群 。他们 被 整 合 在 同一 国家 体 制 控 制 下 的市 场 中; 在文 化 、 教 和 社 会 生 活 等层 面仍 然 保 留着 但 宗 极 大多样 性 。这 种 高 度 异 质性 的社 会 结 构 至 今仍 然
党, 政党 之间通 常是 和平 与合 法 的竞 争关 系 。而 马来 西 亚更接 近于次 生 型 , 即政 党 主要 是 在外 部政 治 因素 的强 烈刺激 下产 生 的 , 尤其 与殖 民统 治导 致 的深刻 社 会变化 有关 。 当然 , 在 很大 程 度上 也是 马 来亚 政 它们
移 植与 本 土政治 精英 的积极 承应 , 于 马来 西亚议 会 对 民主政 体 的建立 具有 关键 意 义 ,97年 的 《 15 马来亚 宪
政 党都是 以争 取 选 票 为 目的 的典 型 的议 会 民 主 型政
制度就滥觞于非殖 民化时期。马来亚政治精英在对
殖 民时期 的政治 遗产 进行 本土化 改 造后 , 民 主与权 使 威 因素 同时为 当代 马来西 亚 的政 治稳 定 提供 支持 , 从
而形成 介 于两 者 之 间 的政 治 体制 。 英 国的制 度
作者简介 : 宋效峰 ( 9 3 ) 男 , 17 一 , 安徽财 经大学政 治学院副教授 , 博士 。
① 正是基 于这一原 因, 马来西亚被视为准威权主义 国家, 其政治运行在许 多方 面表现 出民主性与威权性 因素的混合。
东南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东南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东南亚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它由十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东南亚各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泰国泰国是一个以君主制为基础的立宪民主国家。
国王是泰国的精神和象征领袖,拥有重要的文化角色。
政治方面,泰国经历了多次政变和军事政权的掌控。
在经历了2014年的政变之后,军事政府取代了民选政府。
然而,泰国的经济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和出口商之一,同时旅游业也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来源。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一个以君主立宪制为基础的联邦制国家,总理是该国的法定领袖。
马来西亚的经济以工业、制造业和出口为基础。
它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该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来西亚还是东南亚的信息技术中心之一。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议会制共和国,政治上不同于其他东南亚国家。
新加坡被视为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上的模范,其政府效率、依法治国和反腐败方面的成就让人瞩目。
虽然新加坡经济的主要支柱是服务和金融行业,但它也是制造和航运领域的重要玩家。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之一。
印度尼西亚政治制度采用总统制,总统是该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领袖。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以农业、矿业和制造业为基础。
作为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该国的棕榈油产业迅速发展。
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之一。
越南越南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拥有一个单一党制政权。
越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迅速的增长,这得益于政府对外国投资和国内制造业的鼓励。
越南的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已经成为该国经济的支柱之一。
越南还是东南亚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的主要出口国。
菲律宾菲律宾是一个总统制国家,总统是该国的最高领袖。
菲律宾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但该国也在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智能电话出口国之一。
缅甸缅甸是一个单一党制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元首是国务资政。
马来西亚政党制度
Page
7
(四)巫统一党独大
表现:国民阵线的最高领导职位及政府的政府首相均由巫 统的党员担任。
成因:
1,独立前的一揽子交易。
2,巫统利用其掌握的权力确保自身的优势地位 ①按地域选区划分。 ②国民阵线成立时,扩大了执政联盟的基础。
Page
8
三、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政党制度的比较
(一)新加坡的政党制度: 实行一党长期执政,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在新加坡, 除人民行动党之外,还有多个政党合法存在,但人民行动 党一直是国会中最大的和单独组阁的政党。
曼丹岛
Page
3
二、人文概况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 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社会, 有30多个民族,人口2900多万, 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伊斯兰 教的马来人占50.4%,华人占 23.7%,印度人占7.1%。
0.7% 7.3%
24.6% 67.4%
Page
4
二、马来西亚政党制度特点
(一)君主轮流做 马来西亚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称为“最高元 首”,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 帅,任期5年。 最高元首由统治者会议产生,只有具有“苏丹”称号 的统治者才有资格成为候选人,提名候选人的原则一般按 照上任的时间排序,若时间相同,则按年龄排序。
Page
5
(二)政党结盟运作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
执政联盟: 国民阵线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
两 线 制
反对党联盟:替代阵线
伊斯兰教党 民主行动党 人民公正党
Page
6
(三)政党族群色彩严重
马来西亚的政党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党不同,它 的政党是建立在族群的基础上的,三大族群都有自己的执 政党和反对党。政党之争往往反映了族群之争。
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特色浅析
的, 而州 的 苏丹 却是 世袭 的 。而 只围 家元首 不是 .
由议会 选 举产 生 , 不足 由人 民普 选产 生 , 也 而是 由统治 者会 议选 举 产生 , 治 者 会 从 西 马9 统 个
、
独具 特色 的 国家政 体形 式
学术界 中传统学派( 阿尔蒙德 、 阿普特等人 ) 所 共 和 制 、 c 共 和 制 、 员 会 制 等 等 ; 主 制 也 义会 委 君 认为 的发 展 中 国家 的政 治发 展 只 能是 以西 方 国 可 分 为无 宪 君 主制 和 立宪 君 主 制 ,其 中立 宪君 家 的民主 政治 理念 和 民 主政 体 为样 板 的单 向度 主制 又可分 为二 元君 主制 和 议会 君 主 制 ,马 来
i p l i s o i s l f p l ia s se i o n y u i u u lo u c s f 1 F o i S c e s w g t C n t o ic ,f r t t e o oi c s t s y t l y tm s n t o l n q e b t a s s c e su . r m t u c s , e mi h O . s cu e h t e mi h b ld sry i w ra h We tr p l ia e eo me t sy e e t e s g d r s r b ih l d ta w g t e e a t f e te t/ e a se n oi c l d v l p n tl i r a o o a u b s . t h T e e r , d v lp n o n r s s o l et e l dy b l t h ms le o l d y w r h p t e W e t i h o re h rf e o e eo ig c u ti h ud n i r b i l e i l t e e v s n r b i l o s i h e h n te n s n te cu s
从民主社会主义到“利民主义”——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的政党理念研究
言 中指 出 .社 会 党 的共 同 目标 是 “为 一 个 社 会公 民公正党 、伊斯 兰党 、马来 西亚人 民党组成 替代 阵
正 、生 活美好 、自由与世界 和平 的制度 而奋 斗 ”②。 线 。在 1999年 的 国会 选举 中 ,替 代 阵线 发布 《迈
1956年社 会党 国际执行 局伦敦会议发 表 的声 明也指 向一个 公正 的马来西 亚》宣 言 ,指 出 “对 中 央银 行
国 外政 党 研 究
从 民 主 社 会 主 义 到 “利 民 主 义 ”
—
—
马 来 西 亚 民 主 行 动 党 的 政 党 理 念 研 究
李 江
摘要 :马来 西亚民主行动 党为维 护和增加社会 民众 的利 益 ,根据其他 政 党的理念 变化 。适 当 地调 整党在不 同时期 的理念 。该 党 的政 党理 念主要经 历 了民主社会 主义 、 “第三条道 路”和 “利 民主义”三个发展 阶段 。马来 西亚 民主行 动党政党理念 的特点是 坚持发展各族群 的和谐 关 系.坚 持 民主 、公 正的价值原则 ,注 重加强社会 民生建设 ,重视保 障公 民的基本权利 。其 政 党理 念使 它 获 得 了较 多华人选 民的政 治支持 ,维护 了马 来西亚世俗 民主宪 法,也在较大程度 上遏制 了伊斯 兰 党和 国民阵线 的右派 激进 主义政治 ,树立 了良好 的政党形象。
亚 民主 行 动党 的政 党理 念 主 要 经历 了 民主 社会 主 分 歧 ,最终 马哈蒂 尔革除 了安瓦尔 的所有职 务 ,马
义 、 “第 三条道路 ”和 “利 民主义”三个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来 西亚 的司法机构 也 以渎职 罪 、私人 生活不 检点等
1.民主社 会主义
马来西亚的议会与选举制度
马来西亚的议会与选举制度外目议会马影响较大,议会拥有较大权力,实行两院制,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等.马来西亚议会包括联邦议会和州议会.联邦议会又称国会,是马来西亚的最高立法机构.州议会是州的最高立法机关.马来西亚最早的议会是1909年成立的马来联邦议会,以英国驻扎官(亦称辅政司或总参政司)为行政长官,由霹雷,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四个联邦州的苏丹和参政司组成."二战"结束后,英国人在策划建立统一的马来亚国家过程中,成立了一个由6名英国官员和6名马来人(苏丹与巫统代表)组成的工作委员会,负责修订新政文件的工作,此外还成立一个临时性的咨询委员会.马来亚独立后,议会从1959年起实行上,下两院制.下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议员,除每州立法议会摊派两名外,其余由最高元首任命.联邦议会的职权议会的主要职权为修改宪法,制定法律和法令,讨论财政部长提出的财政预算及其追加案, 以及对政府各部门工作的质询等.下议院有权弹劾政府及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修改宪法必须经下议院2/3以上的议员投票赞同,最高元首批准后才能生效.议会语言曾为马来语和英语.1975 年取消英语,马来语成为惟一的议会用语,但在议员表述专门问题(如法律,科技等)需用英语时, 在得到议长的允许后可以使用. 宪法还规定了两院议长的从政规范,规定,即:当选为两院议长的议员,如果在当选后三个月内继续担任或受聘担任任何机构或团体(不论是否法人),或任何商业,工业和其他事业的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职员或雇员,或参与上述机构或团体的事务,不论是否领受薪俸,报酬,利润或其他利益,均应取消其担任议长的资格.但如果上述机构或团体从事福利或志愿工作,其宗旨对社会有益,或系慈善,福利性质的机构团体,并且该议员未领受任何薪俸,报酬,利润或其他利益,则不在此限.联邦议会的组成马来西亚宪法规定:"议会由最高元首及两院,即上议院或下议院组成."上议院在1979年以前由58名议员组成.其中,每州立法议会选派2名(共26名),另外32名由最高元首根据总理推荐的在公共事务,商,工,农,自由职业,文化活动或社会服务各行业中取得卓越成绩者,或少数民族,土着居民的代表任命.上议院议员一般任期6年,部分任期少于6年.议员年龄须在30岁以上.1978年宪法修改后,上院议员增至68名,1984 年纳闽成为联邦直辖区后又增至69名.其中各州立法议会推派2名(共26名),最高元首任命43名(其中包括吉隆坡联邦直辖区2名,纳闽联邦直辖区1名),任期改为3年(1979年以前的议员任期不变,仍为6年).上院议员的任期不受下院解散的影响.下议院设正,副议长各1人,从上院议员中选举产生.一项议案在下议院通过后,须交上议院通过,然后呈交最高元首批准.如果上议院要对某项法案加以修改,须将法案交回下议院重新考虑.如果下议院不接纳上议院的修正案,可以不再经过上议院而直接呈交最高元首批准.上议院实际上只是个荣誉机构,对法案无否决权.此外,上议院也没有对内阁投不信任票的权力.下议院是马来西亚主要的立法机构,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采用选举区制,全国每个选区各选1名议员.下议院议员年龄需在2l岁以上.每届任期直到下届大选为止,任期最长为5年.议员如死亡,辞职或被外聘,须在该议员所在选区随时补选.下议院设议长1人,副议长2人,议长可以从议员中选举产生,也可以从非议员中选举产生,但副议长只能从山东人大工作2006年第5期议员中选举产生.若是非议员当选为议长,在其就职前,应依照宪法所规定的就职与效忠誓词向下院宣誓并签字,并成为下院的非直选产生的"新增议员",上述议长对提交下议院审议的任何事项无表决权.联邦议会的立法程序宪法规定,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凡经议会两院通过,并经最高元首同意的法案即成为法律;法案可在两院中的任何一院提出.但宪法又规定,凡涉及征税及支出等法案及修正案的,则只能由下议院提出,具体来说为:征收或增加任何税务及废除,减少或豁免任何现行税务;联邦的借款或提供的任何担保,或有关联邦财政义务的法律的修正;统一基金的管理,由统一基金支付任何款项等.上述仅由下议院提出并通过的法案,从法律程序而言,也应经上议院通过,但也可直接呈请最高元首批准.如果是非财政法案,下议院业已通过,并已在休会前至少一个月提交上议院,如果上议院未予通过,或虽经上议院通过但其所提出的修正案未获下议院同意,则该法案应连同上下议院一致同意的修正案(如果有的话)呈请最高元首批准.由此可见,马来西亚议会的立法权主要是由下议院行使,上议院对法案不拥有否决权.马来西亚宪法和各州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州立法议会的选举最迟必须5年举行一次.在国会解散后,各州应在6o天内举行议会选举,东马两州因交通不便,可在90天内举行选举.新产生的国会应在上届国会解散后120天内山东人大工作2006年第5期举行会议.总理可提前向最高元首要求解散国会进行大选,也可因议会对总理投不信任票而导致解散议会.各州首席部长(或州务大臣)也可向本州苏丹或州长要求提早解散州立法议会,举行州选举.议会及州立法议会的选举可以同时或分别进行.选举委员会宪法规定,马来西亚的选举指导机构是联邦选举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依照联邦法律的规定进行议会及各州立法议会的选举,并编制与修订选民名册".选举委员会应每隔几年(至多不超过8年)对联邦及各州的选区划分进行复查,并根据需要酌情变动. 选举委员会得制定选举法规,但其有效l生必须受联邦宪法的约束. 选举委员会的组成:选举委员会由最高元首任命,设有主席, 副主席各1人,委员3人.在任命选举委员会成员时,最高元首必须慎重考虑,使该委员会能获得公众的信任.选举委员会成员任职至年满65岁,但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最高元首可随时下令将其罢免:宣告破产尚未清偿债务;兼任任何有薪酬的公职或职业;担任议会任何一院或任何州立法议会的议员.议会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选举委员会成员的任职条件. 经最高元首批准,选举委员会得按自行规定的名额和应聘条件及限制聘用雇员.所有公共机关均应在其能力范围内协助选举委员会执行职务.选举委员会在审查,调整选区时,最高元首可以从联邦政府官员中选定2名具有地形和人口分布专门知识的人士供选举委员会咨询.选区划分宪法规定,联邦选区与州选外国议会区均按每一选区选举一名议员划分选区.选区的划分与复查应遵循下列原则:(1)为使全体选民都有合理方便的投票机会,选区不宜跨州划分;(2)在选区内设立必要的登记和投票设施方面,必须注意行政上的方便;(3)州内每一选区人数大致相等,考虑到乡区选民联系不易,应对选区的面积采取权衡的方式处理;(4)必须注意随时变更选区所造成的不便, 同时注意保持地方间的联系.选民的资格宪法规定的选民资格为:年满21岁的马来西亚公民,任何人不得在同一次选举中在一个以上的选区投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应取消其选民资格:(1)因心智不健全而被拘留,或正在服刑中; (2)选举日前曾在英联邦的任何地区犯罪,被判处死刑或12个月以上的监禁者.竞选议员的资格一个人可以同时进行联邦议会议员和州立法议会议员的竞选.宪法规定的竞选资格为年满21岁的马来西亚公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竞选;被认定或被宣布为精神不健全者;未清偿债务的破产者;因犯罪被任何法院判一年以上监禁或2000马元以上罚款而未获无条件赦免者;未在法定时间内或以规定的方式缴纳选举费用者;具有双重国籍(已取得马来西亚籍而未放弃外国国籍)者.竞选提名时,需用马来文填写提名表格,同时缴纳押金(竞选国会议员缴纳押金1000马元,州议员为500马元).竞选者所得选票不足本选区所投有效票的1/8,押金全部被没收;若在投票之日前死亡或退出竞选,押金可退还..■。
马来西亚的君主制度与多元文化
马来西亚的君主制度与多元文化马来西亚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多元文化国家,拥有独特的君主制度。
这种独特的制度与国家的多元文化密不可分,互相影响和促进。
本文将探讨马来西亚君主制度的特点以及它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一、马来西亚的君主制度马来西亚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这意味着国家元首是一个君主,而政府的运作则由议会和内阁负责。
马来西亚的君主制度源于英国殖民时期,受到英国君主制度的影响。
马来西亚的君主由各州的苏丹或太子任命,国家的最高元首则由各州的苏丹或太子中选出。
这种制度保持了君主的象征地位,而不会过多干涉政府的决策。
君主的职责主要包括代表国家参与重要仪式、颁布法律和提名首相等。
二、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马来西亚是一个由多个族群组成的多元文化国家。
主要族群包括马来族、华人、印度人和原住民,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传统和文化。
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马来西亚独特的文化景观。
马来西亚积极提倡和平共处和民主原则,鼓励各个族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例如通过教育系统推动种族融合,设立文化团体和机构以保护和传承不同文化的遗产。
三、君主制度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君主制度在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起到了一定的调和作用。
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代表着全体国民的象征,他们在宗教和文化上是中立的。
这种中立的地位使得君主能够与各个族群保持良好的关系。
此外,马来西亚的君主制度也保证了各个族群的权益和平等。
君主作为国家元首,无论族群背景如何,都能够代表全体国民,确保各个族群的利益得到公平对待。
君主制度还为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马来西亚的君主经常参加各种文化和宗教仪式,与不同族群的领导人会面,并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
这种交流有助于各个族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的君主制度与多元文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君主制度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多元文化则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解读马来西亚的政治
解读马来西亚的政治马来西亚政治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又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马来西亚属于议会君主制)。
因历史原因,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拥有较大自治权。
统治者会议由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登嘉楼、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州、砂拉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
其职能是在9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审议涉及马来族和沙巴、砂拉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
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任何法律。
内阁首相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协助会议召开。
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简称“国阵”)长期执政,马来人占政治主导地位,政局稳定。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安华事件曾对马政局造成冲击。
1999年第十届全国大选中,国阵虽继续保持国会三分之二以上议席,但在马来人中支持率有所下降;反对党回教党(现称伊斯兰党)势力上升,在吉兰丹和登嘉楼两州执政。
“9·11事件”后,伊斯兰党的极端宗教色彩受到质疑,处境被动。
国阵在三次地方补选中获胜,凝聚力增强,执政地位得到巩固。
2003年10月31日,马哈蒂尔辞去党政职务,副首相巴达维接任首相及国阵、巫统主席,政权平稳过渡。
巴达维延续既定马哈蒂尔的内外政策,同时加强政府机构整顿和廉政建设,强调全民分享政治权力和经济发展成果,受到民众普遍欢迎和支持。
2004年3月,马来西亚提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大选,国阵创下历届大选最好战绩,赢得219个国会议席中的199席和505个州议席中的452席。
阿都拉蝉联首相,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5、2006年,马来西亚政局继续保持稳定,国阵执政基础稳固。
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新任主席纳吉布2009年4月3日宣誓就任马来西亚首相。
2008年3月,马来西亚举行第12届大选,上演政治大海啸,反对党即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及伊斯兰党一举攻陷5个州属,同时也拿下82个国会议席,粉碎国阵多年来的2/3大多数议席优势。
马来西亚再次“变天”,政治生态将走向何方
马来西亚再次“变天”,政治生态将走向何方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却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自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曾经历了多次政权交替和政治变革,而最近一次的政权交替则是在2018年的大选中发生。
就在不久前,马来西亚再次“变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关注。
那么,这次“变天”会对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政治生态将走向何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马来西亚的政治历史。
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一直由国民阵线(BN)执政,而马来西亚国民阵线则是由巫统领导的一个多元联盟。
在2018年的大选中,反对派联盟希望联盟(PH)成功赢得了选举,结束了国民阵线长达61年的执政。
这次政权交替被认为是马来西亚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联盟的执政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最终,在2022年的大选中,国民阵线重新夺回了执政权,实现了“变天”。
这次的“变天”再次让人们对马来西亚的政治前景充满了疑虑和担忧。
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在此次政权交替中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是政治力量的再次重组。
随着国民阵线重新夺回执政权,原本处于反对派的希望联盟将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议程和策略。
与此国民阵线也需要面对来自希望联盟的挑战和反对,以及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诉求。
这将导致政治力量的再次重新分配和平衡,对整个政治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次的“变天”也将对马来西亚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族群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权交替往往伴随着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的复杂化。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马来西亚的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次的政权交替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和紧张。
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也将受到影响,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困难。
政治生态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政府内部的治理和管理,也会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四讲 马来西亚
政府开始致力“国民阵线”运动,以扩大执政 联盟的基础。1974年6月1日正式成立国民阵线, 由11个政党组成,曾经一度把所来马来人政党 都吸纳进来。 • 大选时各党采用统一的竞选标志和宣言,候选 人议席内部协商分配。强调发展经济,协调各 政党利益,建立和平、稳定、繁荣、公正的社 会。
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特点之二: 以政党联盟的方式运作
• 两线制
·执政联盟:国民阵线 ·反对党联盟:替代阵线 • 国民阵线:马华联盟—马华印联盟—马 华印联盟党—国民阵线 • 替代阵线:社会主义阵线—替代阵线
执政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一): 马华联合
• 1952年吉隆坡市选举中,巫统与马华公
会联合参选,赢得了选举,从此,开始 了联合执政的历史。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MCA)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MCA)
• 最大的华人政党。1949年2月27日成立,
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 改为现名。党员103万。
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 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简称印度人国大党,MIC) Congress,简称印度人国大党,MIC)
政党政治特点之一——族群藩 篱
• 马来西亚实行多党制的政党制度,但马
来西亚的政党与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 的政党不同,一般政党都以意识形态或 政纲区别于其他政党,而马来西亚的政 党却是建立在族群的基础之上的,马来 西亚三大族群都有自己的政党,包括执 政党和反对党。政党之争往往反映了族 群之争。
• 各族群的执政党:
马来西亚联邦体制的特点之一 倾向于中央集权
马来西亚的统治结构
司法机关的角色是在不受立法 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影响下履行 宪法权利。这个机关的成员包 括最高法院院长、法官、推事 官及其他司法官员,全部都是 由最高元首委任。
国家统治 结构
马来西亚是一个奉行民主议会制 度的国家。它有自己独特的行政 结构。我国的行政统治结构以联 合邦宪法为最高法典。它包含了 最高元首、各州统治者会议、以 及立法、行政与司法三大机关。
立法机关是制定联邦法律的最 高机关。马里西亚的立法权操 在国会。国会分成上议院与下 议院。上议院44位成员是由最 高元首委任。另26位成员从州 立法议会中选出,每州两位。 下议院成员则有219位成员,由 人民在选举中选出来。
宪政民主化道路上的马来西亚政党制度
度过渡 ,国阵一 线制 正在 向 国阵与人 民联盟 共存 的 两线 制转 变 ; 族 群性 显 著 , 意识 形 态不 彰 , 新 兴 政党 或联 盟 只是 国阵模 式 的翻版 ,没有解 决社会 的根 本
裂缝① 。 在政 党制度运作 模式 中 , 马来西亚式政党联盟 独具特色 , 从 马来西亚独立前 出现 , 并在几十年间不断 发展 , 中间虽经历波折 , 但 总体上对马来西亚本土有很
马来西亚 目前 是 由巫统 领导 的国 民阵线 ( 国阵 ) 掌握 政权 , 各反 对党作为在野 党在历届选举 中与 国民 阵线展开较量 。马来西亚政党 制度呈现 出 : 协 同式一 党 独大 , 巫统 主导执政党联盟 通过选举 掌控议会 的席 位; 动态 性 、 不 平衡性 政党 制度 正在 向平衡 性政 党制
a nd l a w,i n o r d e r t o I n t e r p r e t a t e t h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e e n Ma l a y s i a n po l i t i c a l p a ty r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c o ns t i t u t i o n a l s y s t e m ,a n d l o o k t h e p r o s p e c t o f i t s p o l i t i c a l pa ty r s ys t e m a he a d.
“ 马华印联盟” 。1 9 5 7年 , 马来 亚联合邦独立后 , 该联盟 成为执政 党 ; 1 9 6 5年 , 为 了壮大 力量 , 又与东 马两州 的 “ 联盟党” 结盟 , 组 成了“ 马来西亚联盟党” 。 建 国初期 的 主要 反对党是 泛马来西亚伊 斯兰教党 和人 民行 动党 , 前者是对巫统 的伊斯兰教政策不满 的马来人 ,从巫统 中分裂 出来另立一党 ,政治主张是建立政教合一 的伊 斯兰教 国; 后者是 以华人 、 城市工人为主 的少数 民族政 党, 主张马来亚各族权利平等 , 建立马来西亚人 的马来 西亚 。 人 民行动党的纲领威胁 了“ 马来人优先” 原则 , 双 方冲突一触 即发 ,拉赫曼 与李光耀谈判 的结果 是新加 坡脱离马来西亚 自立为国 ,人 民行 动党 在马来 西亚的
权力体系变迁视角下马来西亚政治转型困境研究
权力体系变迁视角下马来西亚政治转型困境研究政治•外交权力体系变迁视角下马来西亚政治转型困境研究刘 勇摘要:从独立之日起,马来西亚选举政治就塑造了从选民、议员、政党到政党联盟的四级权力体系,基于在权力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各层级具有不同特点,对政权稳定也起到不同的作用。
长期以来,权力各层级间密切且平衡的相互关系促使各层级在权力体系中保持相对和谐。
伴随着21世纪以来政治转型从威权向民主化的稳步推进,马来西亚政治也保持着相对稳定。
2018年希盟胜选上台执政,22个月后因为“喜来登事件”倒台,马来西亚政治转型陷入政局不稳的困境,其中,权力体系中的议员和政党两个层级是政局不稳的直接影响因素。
政治动荡引发了权力体系的重塑,由传统的四级升为五级。
由于新的权力体系层级增多,影响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增多,马来西亚政治进入无序震荡期,从2020年到2022年的3年时间内先后经历了马哈蒂尔的希盟政府,穆希丁的国盟政府、伊斯迈尔的国盟政府以及安瓦尔的团结政府。
实际上,希盟短暂执政时期所盛行的“青蛙政治”和精英斗争政治文化是推动新权力体系形成的直接原因。
随着安瓦尔领导的团结政府的上台,新的权力体系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政治无序震荡的概率,但也会导致政党竞合模式发生变化,政党权力更加集中。
同时,选民对政治走向的影响力逐渐减小,参政热情也会不断减弱。
在新的权力体系下,如何推进政治转型并确保政治稳定将极大地考验马来西亚执政者的智慧。
关键词:政治转型;权力体系;政治稳定;拼盘政治;政治文化收稿日期:2023-08-31作者简介:刘勇(1990—),国防科技大学马来语专业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马来西亚族群政治、国家文化和语言教育政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防科技大学2023年度青年自主创新科学基金项目“印太战略背景下南海周边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项目编号:SK23-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1世纪,马来西亚政治进入转型发展期。
随着反对党联盟的崛起,马来西亚有限开放的政治制度以及多元平衡的治理方式逐渐难以维持政权的稳定。
马来西亚国家概况
马来西亚国家概况政治、治安稳定,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1、马来西亚执政政府是世界上服务最长久的自由选举政府、政治稳定。
2、马来西亚实行英国的法律制度,拥有独立、可靠及可信赖的司法制度。
3、马来西亚犯罪率非常的低,族群融合、无排华问题。
经济稳定、快速成长:1、马来西亚25%华人占全国70%的GDP,主导经济发展方向。
2、东南亚第三大经济体,生活水平是高水平、较低消费的亚洲国家之一。
3、在东协新兴市场中,蕴含石油、粮食、贵金属等原物料天然资源最富饶的国家,因此在政府有效的监控经济,物价持平、币值稳定。
语言、文化与宗教:1、马来西亚的官方语文是马来文(Bahasa Melayu);英文是第二语文,华文在当地普遍使用。
2、文化以马来文化为主,官方宗教是回教,但不同种族文化的交流、信仰均被接受且自由。
教育:迈向亚洲区域的卓越教育中心。
1、马来西亚拥有高水平的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不论是公立或私人学院,是一个以合理价格获得国际教育文凭的理想国家。
2、世界著名的国际学校在马国各大城市设立,并以英文为教学媒介。
3、马国的大专及大学与世界各地的著名大专院校合作推出"双联课程",高素质教育且物超所值的主要强项。
医疗设施:1、马来西亚拥有最高效率的卫生系统,拥有国际水平的医疗服务,私人医生、诊所(中西医)及各大型医院中心到处皆是、医疗服务、药品价钱均合理。
居住环境、休闲娱乐:1、马来西亚有各种素质优越的住宅,如豪华大厦、排屋、半独立式、独立式洋房、公寓及共管公寓。
在旅游区,海边、森林或主题公园附近、休闲地区、渡假中心,也有高级住宅区。
2、马来西亚拥有各种老少咸宜的休闲活动及娱乐设施,从主题公园、森林探险运动,水上运动皆有。
3、以人口为比例,这里拥有最多的高尔夫球场。
地产投资,增值成长空间大:1、购买马来西亚房地产基本优势条件:实际坪数(零公设)、购屋含车位等优势;2、马来西亚房产为永久世袭房产,免征境外收入税和遗产税、房产持有五年后出售免征盈利税。
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制度
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制度
在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马来西亚以拥有复杂的种族混合体著称。
无论是从组织和程序存在的时间长短还是从领导人换代的次数来衡量,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在其建国60年来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的情况下都展示了显著的适应性。
学者张孝芳认为,尽管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总体上是君主立宪制,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君主立宪制相比,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仍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第一,国家元首是马来族特殊地位的保障者,马来西亚宪法规定,最高元首只能从西马9个州的世袭统治者中选出,而这些世袭统治者都是马来人,因此马来西亚的最高元首必定为马来人,以法定地位保护马来族的特殊地位,并确保马来人在公共服务和公民待遇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第二,来自9个州的世袭统治者,作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候选人,不仅是穆斯林,而且都具有伊斯兰教领袖身份;第三,马来西亚元首为“统而不治”的虚位元首,实际的行政权掌握在总理领导的内阁手中,最高元首只是名义上的行政权最高代表者;第四,马来西亚国家元首每隔五年选举一次且不得连任。
综合以上特点,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可概括为“选举轮任的马来伊斯兰君主立宪制”。
张孝芳:《?R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历史制度主义的分
析》,《东南亚研究》2018年第2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党政治是西方民主宪政和议会民主的产物和重要标志。一般来说,政党的分野要么以社会阶级为基础,要么以政治意识形态为基础,而马来西亚各政党的分野则以民族为基础,族群政治是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突出特点。马来西亚的政党都是建立在族群基础上,以族群利益而非以阶级或意识形态划线,各族群有自己的政党。族群利益向来是历届大选的重要议题。大选期间,各族群通过各自的政党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利益诉求,同一族群的不同政党的差别只在于各自代表了本族群激进或保守派的利益而已。例如,巫统与伊斯兰教党都是马来人族群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只是在对待伊斯兰教问题上产生了激进与保守的区别,在与其他政党的竞争中,本族群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民阵线实际上是各种族、主要政党实现协商一致的合作组织,国民阵线的组织形式和运作形式其实就是对政治权力进行争夺、妥协、分配的有效机制。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的政治实践表明,政党联盟的权力分配和运作机制是维持马来西亚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一环,对于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巫统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不仅使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而且有效地防止了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范综合症”的发生与蔓延。尽管巫统在执政党体制中拥有支配性地位,但它并不排斥其他民族或派别对政治权力的分配。相反,巫统却能使国民阵线保持一种开放性,国民阵线的大门一直敞开,使其能够随时充分吸纳各民族精英和各新兴政治力量的党派加入到国民阵线中来,其成员不断增多,有效地整合了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同时,开放式的政党联盟为最大限度地吸纳和消弭反对力量、扩大社会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亨廷顿的观点,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是始终有一个能够同化现代化过程产生出来的新兴社会势力的政党制度。执政党联盟的稳定性主要在于国民阵线包容性强,只要维护多元民族融合,都可以加入进来。通过内部协商机制,实现各种族的利益平衡和共同发展。
马来西亚的政党政治从产生之初就表现出明显的种族主义特征。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政党都以合法的手段、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展开政治上的角逐。由于英国对激进派政党如马来亚共产党的无情清洗,马来西亚的政党不再试图诉诸暴力追求政治上的目标,争取选民尽量多的选票成为唯一合法的保证政治上获胜的途径。在选举过程中,种族性的政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更能得到选民的支持。
其次,马来西亚政治文化中的妥协精神、协商精神较为突出,国民阵线的组织程序与制度较健全,使国民阵线各成员党在重大问题上较易达成一致并能相互妥协,大大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效率。执政联盟在议会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有效地避免了西方国家议会的低效率现象。国民阵线的运作方式遵循“高层”“秘密”“妥协”的议事原则,尽管有专断之嫌,但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社会里,自由放任的、公开的、竞争的政治运作方式只会使执政党内部矛盾重重,而发挥不了它对政治和经济的领导、控制、动员和组织等功能。
再次,马来西亚的政党政治兼有多党合作与多党竞争机制的双重优点。一方面,多党合作有效地提高了政治决策和执行的效率,这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保证;另一方面,允许反对党合法存在并参与竞选,保持多党竞争的形式,对执政党构成竞争压力。反对党的长期存在,以及2008年以来国民阵线与人民联盟“两线政治”的出现都给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带来了活力。
采取政党联盟式的权力分配和运作机制
当今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可以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类型。然而马来西亚采取政党联盟的运作方式,既不同于一党制、两党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多党制。从最初的华巫(统)联盟到华巫(统)印联盟,再到更具广泛性的国民阵线,马来西亚已经形成了巫统主导的政党联盟式的权力分配和运行机制。
马来西亚政党政治脱胎于反殖民统治的运动中,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并且是与英国斗争和妥协的产物。由马来西亚特殊的历史、文化与国情所决定,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突出特点是以单一族群政党为基础,以政党联盟的形式参与议会竞争和分享国家权力。这种政党政治包括两大特点:一是政党政治具有族群政治的特点,各族群都建立自己的政党以表达和实现本族群意志;二是代表不同族群利益的政党,以政党联盟的方式进行政治权力分配。
总之,一种政党制度的好坏,不能只看它是否具有完全的现代民主形式,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具有足够的社会整合能力来应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马来西亚政府的做法是在保持民主的形式的前提下,增加政治体制中的权威主义成分,使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演变为介于民主与权威之间的一种体制。建立在族群政治基础上的政党联盟式的权力分配与运作机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关键在于它通过精英合作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各族群的利益分配问题。因此,政党联盟的权力分配与运作机制,是实现马来西亚各族群利益最大化的正确选择。
在政治运作上,国民阵线遵循高层、秘密、妥协的议事原则。国民阵线的最高领导机关和决策机构是最高理事会,由各成员党领袖组成。决策过程只限于各成员党领袖之间。对于各政党的关系,党的中层、基层领导无权处理,必须由各党领袖在执政党联盟中的最高决策机构中进行解决。国民阵线内部实行协商机制,高层决策不采用西方代议制民主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采用投票方式,而是采取说服、协商、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妥协的方式,这一过程巫统起着主要协调作用。各成员党只能在此基础上去争取更多的权益,而不能采取其他粗暴的不合作的方式。如果国民阵线内部各成员党的意见无法统一,则由国阵兼巫统主席最后定夺。
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再加上殖民统治的历史传统,政党的种族基础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的根源。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马来西亚留下了一套西方式的民主政体,同时也留下了一个种族分裂的社会。显然在这种分裂的社会基础之上,民主政体无法稳固地存在。马来西亚民族间太深的隔阂,使民族观念超越了阶级和其他一切政治观念。再加上以前马来人和非马来人在人口比重上非常接近,在一个实际上分裂、种族之间互不信任的社会中,各种族社区的选民都希望得到本社区政党的庇护,而对宣称代表所有种族利益的政党则表示怀疑。因此,民族利益成了政治活动至高无上的原则,建立一个模糊种族界限,淡化种族偏见,代表各民族利益的的政党组成联盟,实现各族群利益的平衡,确保社会稳定和发展,是符合马来西亚社会发展需要的。
巫统作为最大的执政党,在国民阵线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巫统主席是国民阵线最高理事会常任主席,也是当然的政府总理,具有绝对权威,有权决定党内外一切重大事务。其他成员党处于从属地位,在巫统的主导和协调下参与“政治分红”。
国民阵线实行党政合一体制。政府各部部长均由各成员党领袖兼任。巫统掌管内政、国防、财政、新闻、外交等重要部门,军队和警察的最高领导权也由马来人掌握。其他职位在巫统协调下由各成员党分享,一般是大党得大头,小党得小头,各得其所,长期不变。
国民阵线各成员党在选举时采取协调一致、联合行动。各成员党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平时独立开展活动。但在大选时,国民阵线按各成员党传统势力范围协商分配选区,各成员党在所分配的选区中提名本党最有影响力的候选人参选。联盟中各成员党相对独立,其参加竞选的人数由内部协商分配,但在大选时联盟各成员采用统一的竞选标志和宣言。选举获胜后,内阁成员和州首席部长的名额分配均由国民阵线各成员党内部协商确定。
国民阵线不是一个合作基础有限的临时性政党,而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形式、严格纪律和严格议事程序的统一的政治实体。尽管目前参加国民阵线的党派多达13个,但各党派并不能各自为政,必须按照国民阵线的统一章程行动。除有中央一级的组织机构外,国民阵线在州一级以及各选区均有自己的基层组织,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组织网络。
独具特色的马来西亚政党政治
马来西亚位于亚洲大陆和东南亚群岛的衔接地带,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有30多个民族,人口2900多万,其中马来族占 54.6%、华人占 24.6%、印度人占7.3%、其他民族占 13.5%。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其中伊斯兰教为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