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课件
旅游地理学(全套课件145P)
二、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总的来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没有明显的 方向和兴趣,所做的研究工作仍然是零散的,这一时期 参与旅游研究的地理学者人数仍然有限,如英国人文地 理学家科波克(Coppock J T) ,美国克莱门特(Clement H G)。
三、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
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
第四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1、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运用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式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旅游决策行为的过 程,熟悉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掌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类型和特点 熟悉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以 及旅游者的特征 了解国外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了解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强度的地 域差异 了解旅游流的概念,熟悉我国旅游流的现状
别,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 事的所有活动。
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
有其他的研究领域。
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
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 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 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
理论和实用研究各不偏废。
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 包括旅游地理学者在内的各学科旅游学者在继续实 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 结。 五、21世纪之后 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 展是相当快的。 六、21世纪之后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理学 的发展趋势
各国学者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差
旅游者
到达、暂 旅游目的地 停、游览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概况
(一)、意大利的布鲁诺(1966年) 旅游的基本动力; 旅游的环境和空间; 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 旅游的运行; 旅游区规划。
(二)、英国罗宾逊
——《旅游地理学》
1、人类需求的演变, 2、旅游的动力 3、国际旅游者的流向 4、旅游的计量和范围 5、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 6、旅游规划, 7、旅游与环境
Y=ax+b
结构模型
• 依赖于旅游需求与一系列原因变量之间的 关系确定。
• 如:引力模型
I
P 1
P2
D
仿真模型
• 从历史数据观察的动态可以在未来持续一 段时间,由此可根据过去递推未来。
• 特点:对数据的时间序列和精度要求高
定性模型
• 特尔菲法:利用专家在信息较充分的情况 下的直观推断。
(四)、旅游通道
– 定义: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 及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设施 和服务的整体。
– 主要研究内容:可进入性,以及各种交通方式 之间的匹配研究。
(五)、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郭来喜、陈传康、保继刚、 杨振之等
2、旅游资源的分类:两分法、中国科学院地理 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 源调查、分类与评价》
研究客源地要解决的问题
• 1、什么样的条件和地理背景产生旅游? • 2、旅游者的行为? • 3、旅游模式? • 4、旅游流?
研究目的地要解决的问题
• 1、旅游吸引因素? • 2、旅游容量? • 3、旅游地演化规律? • 4、旅游影响? • 5、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
研究旅游通道要解决的问题
• 可进入性问题? • 交通方式?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课件 (共96张ppt)
人文旅游资 可创造 源中的人文 性(可 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景观(个性)
变异性)
自然景观 季节性 随季节变换呈现不同特色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性:永续性、非凡性、地域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特点:多样性、非凡性、地域性、 季节性、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 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 如临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人文景观——建筑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人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 低于山顶高度,当 人们在高山之颠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 于大海之滨,风起 云涌。如图2018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 客到夏威夷度假 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回答问题。
(1)将下列夏威夷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进行具体 分类。
旅游景观 火山国家 热带森林 草裙舞 公园
分类
风土民情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地理
广南县第一中学校:郑艳
旅游地理主要内容:
1.旅游的概念、意义 2.旅游资源的类型与价值 3.旅游的观赏方法 4.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5.旅游活动设计与旅游安全 6.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中 的问题与措施)
第1章 绪论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1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2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4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业务链接1-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 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 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 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 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 业国际化的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属性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5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6 旅游地理学者转入旅游地理学前的专业背景来自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旅游地理》全套精品课件
第1章 旅游资源概述
3、如何进行保护?
(1)国家和地方要抓紧环保法制的建立和环保检查,逐 步增加环保执法的强度和力度,杜绝盲目的开发建设。
(2)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控制环境容量。 (3)对游人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4)健全和建立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建立国家自然保护
区、国家公园系统、古迹保护区、修复或重建古建筑、 保护古遗址等。 (5)发展生态旅游。即人们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原始 的人文环境为前提的旅游活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景区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文化遗产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第2章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 掌握各种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 掌握地貌、水体、气象、生物等自然旅游
资源的代表性景观
(1)自然旅游资源: 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
(2)人文旅游资源: 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 映。
和功能 貌的反
自然旅游资源 桂林山水
连山大旭山瀑布
大旭山
大旭山
热带海滩
连山天鹅湖水库
天鹅湖水库
连山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金子山
第一节 地貌旅游资源
• 什么是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自然风光,被称 为旅游的第一环境,如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包括山地 幽谷、悬泉瀑布、海滨沙滩、河流湖泊、森林草原、飞禽走兽、 阳光空气等,具有明显的自然形成的性质。
一、概况
1、什么是地貌?
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即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按其自然形态可 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旅游地理学-课件
四、环境质量背景
环境质量背景,是由于现代人类的经济、文化活 动和分布特征,严重地改变着自然环境的原貌,而派 生出来的后天背景。环境质量的状态与人类的活动 密切相关,对人类的旅游活动更有决定其去向的重 要影响。 1.环境质量的衡量标准 2.环境质量的分布规律 3.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五、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 三方面: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1.互补性 2.替代性 3.可进入性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
旅游者潮流或旅游人流。根据旅游客流持续力的 变化,可以分为稳定性旅游客流和非稳定性旅游客 流两类。 二、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 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游行为的实现。激发影响包括着截 然相反的两个含义,即吸引激发与促动出游激发。各种地区 虽然都具有激发旅游的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因地而异, 可能只存在一种影响,也可能二者兼有。
一、自然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 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 大组成部分,在地理学中这两部分统称为地理环境。与旅游 者产生关系密切的有: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地理因素、经 济地理因素、环境质量因素等四个方面,称为旅游者产生的 四大地理背景。
包括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 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1)自然区位 (2)行政区位 (2)行政区位 4.环境质量因素组
三、现代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变化规律
第 一章 绪论《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旅游者、旅游交通管
理者、从业者、旅游 组织者等
旅游线路 旅游交通设施等
潜在旅游者 旅游组织者 旅游营销人员
客源地及其社 会经济条件
地 理 学 的 研 究
对
旅
旅
游
游
影
影
响
响
旅 游 影 响
象
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
物的要素
人的要素
图1-1 旅游地域综合体及其要素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1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考虑到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时,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H.Robinson)把旅游地理学当做一门应用地理 学; 法国有学者把它看做是建设地理学的一部分; 美国地理学家马特勒(I.M.Matley)指出,欧洲的一些地理学家甚至已把旅游地理学推崇到博学的地 步(韩杰,2005,1~2页)。 陈传康(1988)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这三者之 间的一门综合学科性部门地理学; 保继刚指出“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两 者都是这门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1)旅游地理学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学 的重要分支学科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3.3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
人文地理学
旅游学
行
经 济 地 理
《旅游地理》ppt课件
的
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交 旅游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
通 交通 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 规 工具 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 划 规划 源的作用
旅游 规划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 景区 目的 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察 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 旅游消费市场,位于或 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 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 的价值大;反之开发利 用价值小
基础 设施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 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 的配套服务设施
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 条件好;反之,开发条 件差
(二)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特性
含义
多样性
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旅 游
共
非凡性
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 或现象
资性
源
永续性
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 消耗的(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特性
含义
自
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
季节性
然
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旅景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
价值 济效益
人文景观
(四)分布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
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
征和规律。如下表所示:
因素
影响
举例
自 然 地 理 因 素
地 质 基 础
雅鲁藏布大峡谷、美国的科罗 依 托 于 构 造 拉多大峡谷都分布在断裂带上; 地 貌 形 成 的 分布在高原构造带上的断层湖, 旅游资源,其 如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坦噶尼 分 布 与 构 造 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洱 格局有关 海等;夏威夷、日本的火山景
旅游地理学 PPT课件
郭来喜认为:
1.旅游地起因 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 3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地域组合、评价、开发利用论证 4.旅游区划 5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6旅游与地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7.适合不同对象的旅游线路组织与方案设计
主体
媒介
资源
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 游资源)、旅游媒体(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宾馆、旅行社等组成。
60年代以来,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 属性和理论问题逐 渐为人们所重视。 1964年,加拿大地 理学家R.I.沃尔夫 指出:旅游地理学是 从经济地理学中分 离出来的,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研 究。
旅游地理学 - 研究内容
皮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下列6个方面:1.供给的空间模式; 2.需求的空间模式; 3.旅游地地理; 4.旅游流 ; 5.旅游影响; 6.旅游空间模型。
现代旅游地 理学研究始于20 世纪20年代。 K· 麦克默里发 G· 表的《娱乐活动 与土地利用关 系》,被认为是 现代旅游地理学 的第一篇论文。
二战之后至60 年代,以相邻国家为 目的地的国际旅游业 得到初步发展,地理 学研究工作比较分散, 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 休闲和旅游环境的改 善。 地中海、加勒比 海、西太平洋旅游地 大开发和规划研究。
二、与旅游学科的关系可以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旅游 学科的边缘学科。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等。都是旅游地 理学的平行姐妹学科,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旅游活动这个复杂多 面的社会经济现象。与这些平行学科比较,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是在空 间上进行综合。
三、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知 识如园林学、建筑学、经济学、环境学、交通运输学、社会学、民俗学、 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古典文学、美学、心理学等。旅游地理研究这 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旅游地理学》课件
谢谢
THANKS
旅游规划研究
研究如何根据旅游需求和供给特征, 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实现可持续发 展。
02 旅游资源
CHAPTER
自然旅游资源
定义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 观赏、休闲、科学考察价值的景 观和现象,如山峰、湖泊、海滩 、森林等。
分类
根据其特点,自然旅游资源可分 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 观等。
保持完整性
确保每个旅游区在地域上相对完整, 避免过度分割,以保持其整体性和连 贯性。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兼顾行政区划:在不影响旅游区划合理性 的前提下,适当兼顾行政区划,便于管理 和规划。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01
中国旅游区划的划分
02
旅游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03
有利于深入认识旅游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为 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开发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包括保护性开发、创新性开 发以及合作性开发等。
03 旅游环境
CHAPTER
旅游环境的概念
旅游环境
指围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社会和人为环境的总和,包括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
旅游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动态性、地域性、综合性。
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05 旅游区划
CHAPTER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概念:旅游区划是根据旅游地理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地域 划分为各级地域单位,以揭示其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 过程或结果。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突出地域差异性
强调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突出旅游资源的 特色和优势。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课件
(2)水利工程
坎儿井
灵渠
都 江 堰
(3)古代路桥
1、故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供帝
王出巡之用,始于秦朝。 驿道:供邮递之用。 栈道:多见于悬崖峭壁处,特点在于险。
2、著名古桥
广东湘子桥
北京卢沟桥
福建洛阳桥
5、帝王陵墓
明十三陵之祖陵—长陵
武则天墓,即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 墓地,位于陕西咸阳的乾县。
2、水体旅游资源
“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景因山而峻 ,因水而秀”。水是旅游资源构景的基本 要素。
(1)江河旅游资源 1、长江
黄金水道 6300多千米 三峡风光
2、黄河 中华民族“母亲河” 华夏文明“摇篮” 5464千米 壶口瀑布景观
(
2.湖泊旅游资源
2
) 湖 泊 旅 游 资 源
新石器时代: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浙江余杭梁祝文化遗址、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等。
(2)名人故居
国内外目前保存较好的多为近代的历史名 人故居,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以东部地区为多,尤其是北京市、广 州市。
(3)革命遗址及纪念地
6、古典园林
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3)泉水旅游资源 著名历史名泉:济南趵突泉、无锡惠山泉、
杭州 虎跑泉、苏州观音泉、 镇江中泠泉 “泉城”济南 “温泉城”福州
(4)瀑布旅游资源
中国三大名瀑
(1)黄果树瀑布 (2)壶口瀑布 (3)吊水楼瀑布
(5)海滨旅游资源
我国海岸线总长3.2万千米 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北—鸭绿江口,南—北仑河口 岛屿海岸线:1.4万千米 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一、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文化:人类的一切创造物;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流派(一)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1.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人文地理学者将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文化特质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
中国学者将三类特质称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所有文化要素组成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各个层次间的联系就是文化结构。
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既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一纵一横”的研究内容约翰斯顿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其二是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共同的研究方法(1)经验主义方法该方法强调结论是从经验中得出,而非演绎推理而来。
(2)实证主义方法该方法是从否定经验主义而来的。
实证主义方法的根本步骤是根据经验提出一个先验的命题或模型,然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证明该命题是否成立,如果该命题不成立,那么有两种途径重新论证,一种是调整命题,另一种是修改假设条件。
(3)结构主义方法将结构作为一个系统,该系统按照一定的模式由许多成分组成,其中一些成分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4)人文主义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相反,它不强调发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而是强调研究个人世界,强调个别性和主观性,而这些是不可重复的。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石第2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一、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学科分支,是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
近代地理学第一代大师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民族学》等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是后来文化地理学的最核心的主题。
发过人文地理学派对文化地理学发展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维达尔·白兰士的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中,论述了文明的类型和分布,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关系以及发明的传播等问题。
提出了“或然论”。
二、现代文化地理学的出现(一)索尔创建文化地理学他首次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概念引进到美国,并把景观看成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单元。
主张地理学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形态及其变化,从而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中的伯利克学派。
(二)二战之后西方文化地理学发展战后文化地理学研究有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区域的拓展。
第二,不再刻意寻找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三,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有一些学者将文化地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探讨领域。
三、20世纪后期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一)20世纪后半叶的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1.二战后西方文化研究及其背景2.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二)新文化地理学的特点除强调文化政治外,新文化地理学有以下两大特点:1.景观分析的新视角首先,新文化地理试图将景观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其次,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意义。
再次,传统文化地理学对景观的研究集中在乡村,而新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地研究城市的文化景观最后,景观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倾向2、强调文化的空间性第3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一、近现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一)西方文化地理学思想的引介(二)对文化地理学的尝试性研究二、中国当代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一)文化地理学的恢复(二)文化地理学的教学(三)文化地理学研究第一,人们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兴起意味着日常生活部分受到文化的本质、永久性和重要性的影响。
第二,国外文化地理学的主题和范式得到了中国内地学者的消化与吸收,而其中每个主题都与文化过程有密切联系。
1949年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些特征:1、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2、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断代走向区域3、专题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4、综合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四)中国文化地理学发展展望1.未来的发展空间扩大2.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国家建设的意义3.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学科发展的意义第2章物质文化地理第1节物质文化概述一、物质文化释义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即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二、物质文化分类(一)按发生年代,可将物质文化氛围古代物质文化、现代物质文化等等;(二)按特征的稳定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传统物质文化(也叫古典物质文化、或经典物质文化)、流行(或时尚)物质文化;(三)按用途属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生产性物质文化、生活性物质文化(四)按使用主体,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平民物质文化、士大夫物质文化、宫廷物质文化等(五)按内容要素,可以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器乐、建筑、武器等。
三、物质文化的地理学研究第2节生产文化地理一、生产文化分类生产文化可大致简约地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及第三产业文化。
二、农业文化(一)农业发源探究(二)农业文化例说1.采猎文化(1)采集文化(2)狩猎文化(3)捕鱼文化2.牧养文化(1)驯化文化(2)饲养文化(3)游牧文化3.耕作文化(1)按生产动机,可以分为粮食作物生产文化、经济作物生产文化两大类(2)按作业方式,可以分为旱田耕作文化、非灌溉文化等。
(3)按生产技术,可以分为刀耕火种文化、机械耕作文化。
4.园艺文化三、第二、第三产业文化(一)第二、第三产业发源探究(二)第二、第三产业文化例说1.采掘文化2.加工文化3.服务业文化四、生产和文化的地域性(一)农业文化的地域性1.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2.草原农业文化区3.干旱沙漠农业文化区4.季风农业文化区5.地中海农业文化区6.中纬度温带农业文化区7.苔原农业文化区9.山地农业文化区(二)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工业产业文化的区域性常常因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
第3节生活文化地理一、生活文化分类(一)按人的需求层次,生活文化可以分为基本生活文化和非基本生活文化。
(二)按活动主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文化又可以分为平民生活文化、宫廷生活文化等。
(三)按活动的主体范围,生活文化可以分为社会生活文化、群体生活文化、个人生活文化等。
(四)按特征稳定性和发生年代,生活文化可以分为民俗文化、当代流行文化等。
二、基本生活文化例说(一)饮食文化1.食物原料文化2.食物加工文化3.烹饪文化(二)服饰文化(三)居住文化三、非基本生活文化例说(一)婚嫁文化婚嫁是生活文化的重要内容。
从物质文化讲,婚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命繁衍的物质准备和仪式。
1.群婚2.夫妻家庭3.其他(二)丧葬文化1.土葬2.火葬3.地面葬、水面葬4.天葬5.木乃伊葬法6.其他葬法(三)岁时文化1.世界性岁时文化2.东方岁时文化3.西方岁时文化四、生活文化的地域性(一)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可以从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居住形式等三方面来分析。
这里主要通过我国居住形式的差别来讲述地域性。
1.口袋房2.帐幕3.四合院4.洞穴5.干阑6.其他民居(二)服装文化的地域性1.衣着方式的地域性2.制衣布料的地域性3.服装形态的地域性4.服装色彩的地域性第4节建筑文化地理一、建筑文化分类(一)宗教建筑(二)政府建筑(三)工商业建筑(四)公共建筑(五)纪念性建筑(六)装饰性建筑此外,还有住宅建筑。
二、国外建筑(一)古代埃及、巴比伦建筑(二)古希腊建筑(三)古罗马建筑(四)拜占庭式建筑(五)哥特式建筑(六)文艺复兴式建筑(七)巴洛克式建筑(八)现代风格三、中国建筑(一)古典园林(二)皇室建筑第5节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一、自然因素(一)气候因素(二)地形和水文因素(三)地质和生物因素二、社会、人文因素(一)经济条件(二)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三)文化交流第三章精神文化地理第1节语言地理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受到特定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语言所处的环境有会在语言的内容、形式上留下特定的印痕,形成与一定区域环境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不同语言(包括不同语种及方言)。
一、语言的地域分布(一)印欧语言区(二)闪-含语言区(三)汉-藏语言区(四)非洲语言区(五)马来-波利尼西亚语言区(六)乌拉尔-阿尔泰语言区二、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一)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二)环境对语法也产生一定影响(三)人文环境对语言影响三、语言景观——地名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
是代表一地方或地形的符号。
(一)地名的主要性能1.地名的社会性2.地名的历史性3.地名的文物性4.地名的指位性5.地名的地域性6.地名的稳定性7.地名的可变性8.地名的衍生性(二)地名景观的种类1.山水地名2.示位地名3.寄意地名4.特产地名5.民族地理地名6.历史政区地理地名7.反映历史开发事件8.移民地名(三)启示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不仅因为它往往能直接反映语言和民族起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可悟性的一面,而且当它出现在聚落、道路、田野、标牌和布告栏时,它又具有直观性的一面。
这种既可悟又可视的特殊属性,使它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因此,关于地名的研究仍然将会成为一个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第2节宗教地理一、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宗教景观的分布三、宗教文化区研究第3节艺术地理一、戏曲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背景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各自的地理背景自然影响到人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所致。
地理环境差异也直接影响到音乐风格及音域音量的表达。
二、文学的地域差异及地理环境的关系(一)中国文学的地域分异概说(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地域差异的影响1.地理环境对文学内容与创作灵感的影响2.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3.地理环境对流派和文学人才群体形成的影响(三)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机理三、绘画的区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常常会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即环境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不同的素材背景会直接影响到绘画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山水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更为密切四、书法的地域空间分布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章文化生态学第1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生态学研究的两方面内容,即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二、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一)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二)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三)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兴衰(四)自然环境与文化扩散三、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首先,应当全面理解文化生态学的思想精髓,避免过分扩大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