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合集下载

201827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七章)

201827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七章)

复习思考题
1、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2、疾病发生的原因。 3、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4、死亡的过程。 5、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期、脑死亡
的概念。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2021/7/1
15
A、康复:完全康复或不完全康复 B、死亡:现在为“脑死亡”:
疾病的转归
疾病经过一定阶段后,如何收场----疾病的转归。
一、康复 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
致病因素
消除、停止
控制
功能代谢障碍 完全消失 形态结构损伤 完全消失
未完全恢复, 通过代 偿维持相对正常生命活动
原发病引起的消除, 留下病理状态
劳动力、适应能力 完全恢复
2021/7/1
3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基础 医学 学科
桥梁作用
病理学
临床 医学 学科
❖实践意义:病理知识和病理诊断是临床疾 病诊断治疗的根本与依据
2021/7/1
4
第二十七章 疾病概论
2021/7/1
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 指人体在躯体、心理及社会 3 个层面上
均处于完好状态。 二、疾病: 是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损害下自我调节
功能紊乱而产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三、亚健康(第三状态): 是伪科学概念,不被主流医学界承认。
第二节 病因概论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1、理、化、生物因素:包括营养物缺乏 2、机体因素:
A、营养状况: B、遗传/先天缺陷:各种遗传病 C、免疫失调:3类 3、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1、病因:主因, 2、诱因:次因,但常常存在 3、危险因素:分不清主次的多种因素。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一、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理和生命过程的学科,其目标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保障人类健康。

基础医学概论会介绍医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医学的起源、中医和西医的发展以及现代医学的各个学科。

二、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和疾病机制至关重要。

基础医学概论将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功能以及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三、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学科。

基础医学概论将介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大分子合成和降解的代谢途径。

四、组织学和器官学:五、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科。

基础医学概论将介绍人体的生理学基本概念,包括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等内容。

六、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对生理过程的影响和破坏的学科。

基础医学概论将介绍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炎症、免疫、代谢紊乱等方面。

七、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病原性的学科,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机制的学科。

基础医学概论将介绍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结构和病原机制,以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和免疫疾病。

以上是基础医学概论的一些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培养科学思维和医学思维,学会在学习和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201502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章 运动系统)

201502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章  运动系统)

二、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况 (一)头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 (二)颈肌:分颈浅肌群(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 肌群。
(三)躯干肌 1.背肌: 浅群:斜方肌和背阔肌; 深群:骶棘肌等 2.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外肌 3.膈肌: 4.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四)四肢肌 1.上肢肌 (1)上肢带肌:三角肌 (2)上臂肌 前群:肱二头肌、肱肌; 后群:肱三头肌 (3)前臂肌:分前后两群 (4)手肌:位于手掌侧
美女——美到骨子里的女人
髂结节
髂后上棘
髂嵴
髂前上棘
弓状线
耻骨梳 髋臼 耻骨结节
坐骨大切迹 坐骨棘
坐骨结节
闭孔 耻骨联合面
坐骨小切迹
男女骨盆的区别
大转子
(二)自由
下肢骨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臀肌粗隆
1.股骨
为大腿骨, 是人体最长、 最结实的长 骨,约为 1/4 身 高 , 分一体两端。
粗线
跟骨
距骨
骰骨 足舟骨 楔骨 跖骨
趾骨
美丽的大脚
足弓
第二节 骨骼肌
一、概述 (一)肌的形状与构造 形状: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构造:包括肌腹(由骨骼肌纤维构成) 和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我俩最浪漫的事
骨 骼 肌 肌 腹
肌 腱
肌细胞 神经 结缔组织膜 血管
肌腱
(二)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骨路肌一般附着于邻近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 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使两骨彼此位置移动而产生关 节的运动。 肌在运动中比较固定的一端称起点,活动较大的一端称 止点。 全身骨胳肌大都跨过关节配布在骨骼周围,配布方式与 关节运动轴有关,即在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两组作用 相反的肌,这两组作用相反的肌互称为拮抗肌,如运动时关 节的肌有两组,一组在肘关节前方为屈肌组;另一组在肘关 节的后方为伸肌组。这两组肌的作用互相对抗又互相依存, 在神经系统支配调节下,彼此协调,相辅相成完这样准确的 动作。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考点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考点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考点第一章:人体组织细胞结构1.液体镶嵌模型: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的蛋白质2.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3.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4.肌纤维: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5.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6.神经元:有胞体和突起组成7.神经胶质组织: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形成网状支架8.9.神经末梢: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组织组成10.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运动或转运的过程11.易化扩散:有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12.通道:只允许具有特定离子半径和电荷的离子通过,具有离子选择性。

13.载体:是疏水性的小分子14.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在生物泵的帮助下需要细胞通过自身消耗、代谢供能的转运15.出胞:大分子或团块状物质、珠滴进细胞16.入胞:大分子或团块状物质、珠滴出细胞1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的电位差18.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19.局部兴奋:阈下刺激虽不能触发动作电位,但是它能导致少量的钠离子内流,从而产生较小的去极化变化,但幅度达不到阈电位,而且只限于受刺激的局部。

这种产生于膜局部,较小的激化反应称为局部兴奋第二章:人体调节20.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新陈代谢21.人体活动调节方式及对应特征主要--神经调节: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辅助--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调节22.什么是适应性?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23.什么是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24.什么是阈值?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强度25.什么是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细胞生存所处的细胞液体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使内环境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26.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1、细胞进行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2、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3、神经系统和体液等调节机制进行物质代谢的场所27.什么是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包括水和其中溶解的物质28.体液包括哪两部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第三章:人体疾病29.什么是疾病?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有规律的过程30.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1.什么是死亡?心跳和自主呼吸的永久性的停止32.什么是脑死亡?虽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脑功能已经永久性丧失,最终必致死亡33.死亡的判断标准1、呼吸心跳停止2、脑干神经反射消失3、不可逆性深昏迷4、瞳孔散大、固定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6、脑血液循环停止34.疾病发展发生的基本规律1、损伤与抗损伤2、因果交替3、局部与整体35.病因、条件之间的关系如何?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是指那些能引起疾病并导致该疾病特异性的各种因素条件是指除原因外,其它同时存在的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能促进疾病的发生,但与疾病的特异性无关3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有形成分发生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37.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于口径相应大小的血管管腔38.梗死机体局部组织由于动脉血流阻断以致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39.血栓形成、梗塞、梗死三者关系血栓可脱落成为栓子引起栓塞(血栓栓子),血栓形成和栓塞都可引起梗死。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基础实验技术篇).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基础实验技术篇).
一、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二、对流免疫电泳:
实验四 刺激强度与反应的 关系
实验五 生理因素及药物 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实验六 影响低氧耐受性 的因素
实验七 失血性休克
复习思考题
基础实验技术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一 动物实验的基本知 识和操作技术
一、实验毒物的编号、捉拿与固定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 三、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方法 四、剪毛 五、切口与止血 六、气管插管术 七、动脉插管术 八、神经和血管分离术
实验二 凝集试验
第一节 直接凝集试验: 第二节 间接凝集试验:
实验三 免疫沉淀类试验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1、细胞:是人体结构的最小单位。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合而成。

它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包括代谢、呼吸、消化、排泄,生殖等生理过程。

2、生命的三个基本生理过程: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3、各种膜性结构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一般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

糖类只占少量。

目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液态镶嵌模型学说来解释这些物质分子在膜中排列的形式;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球形蛋白质。

4、核蛋白体:又称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构造。

5、线粒体: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各种酶和辅酶,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

6、入胞和出胞:大分子或团块状物质、珠滴进出细胞则称为。

7、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与呼吸道的腔面。

9、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皮肤表皮、口腔、食道、阴道等器官的腔面。

10、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器官称为腺。

11、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

12、巨噬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清除异物与衰老伤亡的细胞、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13、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14、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或长树突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细胞组成。

15、骨包括骨质、骨膜和骨髓,此外还有血管和神经。

骨质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

16、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称为骨连结,有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17、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关节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间隙,活动性较大。

间接连接也称关节。

18、体液:人体内有大量液体,包括水和其中溶解的物质。

约占人体重的60%。

体液的2/3在细胞内,是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场所,称为细胞内液。

其余1/3的体液,为血管内的血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和细胞间隙与组织间隙的组织液,总称细胞外液。

19、血液由体液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201006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六章)

201006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六章)
壁胸膜分为4部: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 纵隔胸膜。
膈胸膜与肋胸膜之间有肋膈胸膜,立位时 位置最低,是胸腔积液之处。
壁胸膜依其所覆盖的部位分为肋胸膜、膈胸膜、 纵隔胸膜和胸膜顶4部分。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脏胸膜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二)纵隔:为2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 器官及结缔组织的统称。
喉腔 上通咽腔喉部,下通气管。在喉腔侧壁的粘膜 有上、下两对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上对称前庭襞 (其间隙为前庭裂),下对称声带,两侧声带之间 的裂隙即为声门,空气通过此处引起声带颤动,因 而发声。喉腔借前庭襞和声带分为喉前庭、喉中间 腔和喉下腔。
(四)气管、支气管:
1、气管由C6下至胸骨角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分别进入左、右肺。左主支气管细、长、平;右 主支气管粗、短、陡,异物多坠入右侧。
(2)肺泡管
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分支,它是 由许多肺泡围成的管道,管壁四 周都是肺泡囊和肺泡的开口,无 完整管壁,管壁自身结构很少, 只存在于相邻肺泡开口之间的部 分,此处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 和少量平滑肌,肌纤维环行围绕 在肺泡开口处。
肺泡显微照片
肺的血管 肺血管有两个 来源,一是肺动脉和肺静 脉,是肺的功能血管,具 有完成气体交换的作用, 二是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 静脉,是肺的营养血管。
吸气
側 面 觀
2、肺内压变化: ① 吸气:
② 呼气:
3、胸膜腔内压: 为负压,主要由肺回缩力形成,维持
肺处于扩张状态,并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 的回流。
胸膜腔内压随呼吸运动周期性变化, 吸气时负压加大一些,呼气时负压减少一 些。
呼吸运动包括: 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吸气肌收缩
胸廓扩大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药理学讲稿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药理学讲稿

药理学讲稿第一章绪论一、药理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掌握)1、概念(1)药物(drug, pharmakon):即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及某些特殊用途(如避孕、堕胎等)的化学物质。

药物制剂(药品):药物经加工制成符合应用要求、便于病人使用,且能安全贮运的成品。

古代药以天然产物为主:植物、动物、矿物质及其加工品。

特点:都不是单纯的化学物质现代药多为人工合成化学药物、天然药的有效成分及生物制品,近年来还发展了基因治疗及基因工程药物。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药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

2、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适应症)。

(2)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方面(结构、剂量、剂型、合并用药等)机体方面(年龄、性别、个体差异、机能状态、给药途径等)(4)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致畸作用、药物依赖性等等;3、任务(1)阐明理论: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包括生理、生化、病理过程。

(2)指导用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求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3)开发新药:为寻找新药或老药新用及发现不良反应提供线索,为比较同类药物的优势提供实验依据。

(4)发展中医药:为发展中医药理论、开展中医药现代化提供研究方法。

二、药物与药理学发展简史(了解)药理学是在药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I——解剖学总结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I——解剖学总结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I一、名次解释:1.椎间盘:相邻两椎体间借椎间盘牢固相连。

椎间盘由内部的髓核和外部的纤维环构成。

纤维环为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体,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抗冲击的作用。

)2.黄斑:在视神经盘的外侧约3.5mm处的一黄色小区,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3.动脉:是引导血液离开心的管道,动脉起自心室,在行程中逐渐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动脉管壁较厚,有弹性。

4.肝门:肝下面中部为肝门,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5.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6.胸骨角:胸骨柄、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可在体表摸到,平行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7.咽峡:是口腔通咽腔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舌根组成。

8.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

壁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可感受血压的变化。

9.前庭器:椭圆囊斑,球囊斑和三个壶腹嵴合称为前庭器,与前庭神经相连。

(感受位置器)10.反射弧: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称为反射。

完成发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二、简答题: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如何?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的形态:(1)长骨(2)短骨(3)扁骨(4)不规则骨骨的构造:(1)骨质(2)骨髓(3)骨膜(都有有神经和血管分布)2.人体上肢骨和下肢骨的名称及数量?上肢骨: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自由上肢骨借上肢带骨连于躯干骨。

共64块(1)上肢带骨:包括锁骨(2)和肩胛骨(2)。

(2)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2)、桡骨(2)、尺骨(2)和手骨54(腕骨8、掌骨5、指骨14)下肢骨: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1、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被动转运:物质顺着电化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转运方式称为被动转运。

3、主动转运:是指在细胞膜上一些蛋白质的协助下,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4、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即细胞接收信息的装置,能特异性识别生物活性分子(配体)并与之结合,进而诱发生物效应。

5、跨膜信号转导:由细胞膜受体蛋白介导的细胞外信息以信号形式传递到细胞内,并引发靶细胞相应的功能效应,这一过程称为跨膜信号传导。

6、抗原:是指与T细胞抗原受体及B细胞抗原受体结合,促使其增值,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7、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液体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介导体液免疫。

8、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9、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10、呼吸膜组成: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上皮基膜,间质层,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内皮细胞。

11、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12、受体:靶细胞膜或细胞内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结合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蛋白质被称为受体。

一、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7条)①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

②各类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的20~40倍。

③一部分K+ 顺着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

④细胞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能扩散到膜外。

⑤膜两侧出现一个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⑥电位差限制了K+继续外流。

⑦达到了K+的电化学平衡。

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①细胞收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对Na+有较大的通透性。

②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③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

医学基础概论重点

医学基础概论重点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重点第一章绪论1.内和外:是表示与空腔相互关系的描述。

如胸腔内外,腹腔内外。

2.深和浅:是对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描述。

即离皮肤表面近者为浅,远着为深。

3.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4.冠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5.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6.九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

7.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8.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9.同化作用: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后,把它们制造成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

(物质合成是吸收能量。

物质分解是释放能量。

)10.异化作用:指机体把自身物质惊醒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以供生命活动和合成物质的需要,并把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1.刺激三要素: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12.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

13.生殖: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产生于自己相似的子代。

1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5.反馈作用的意义:加速正常生理过程。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1.模性结构组成成分:蛋白质和脂质(磷脂+胆固醇)为主,糖类占少量。

2.目前解释膜排列形式: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球型蛋白质。

3.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包埋在基质中的各种细胞器。

4.核蛋白体:主要合成输送到细胞外的分泌蛋白,如酶原、抗体、激素。

5.内质网:附核糖体的粗面内质网。

6.高尔基体: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集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

7.线粒体:提供能量。

8.溶酶体:水解作用。

9.微丝、微管、中心体:与细胞器的位移、分泌颗粒的运输、微绒毛的收缩以及细胞的运动等功能密切相关。

10.染色质和染色体: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色质。

基本化学成分:DNA和组蛋白。

有丝分裂时,染色质反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体。

基础医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基础医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基础医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1.生理学篇第三章运动系统和皮肤◆人体骨骼数量及分类;骨的3大构造和主要成分。

◆关节的3大结构。

◆椎骨的数量及分类,胸廓的组成;肋骨的数量,胸骨角的定位。

◆四肢骨的名称;主要关节的名称。

◆颅骨的组成;翼点的意义。

◆肌肉的形态、分类及主要分群。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

第四章血液◆体液的组成,各部分的比例。

体液人体体液(体重的60%),包括:1、细胞内液(体重的40%);2、细胞外液(体重的20%),它又包括:A、血浆(体重的5%,约3000ml)B、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血液占体重的8%。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白细胞的分类。

血液的组成:比重1.050-1.061、血浆:含多种有机或无机的化学物质,占55%。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占45%。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噬酸粒,嗜碱粒,淋巴细胞,单核细胞◆3类主要的血浆蛋白成分及其作用。

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作用:白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球蛋白和补体参与免疫功能;纤维蛋白原等参与凝血与抗凝血;血浆蛋白还参与一些营养物质(血脂、激素、维生素、钙、铁等)、代谢产物、药物的转运。

还参与酸碱平衡调节和具有营养储备作用。

◆红细胞比积、血沉、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红细胞脆性试验、血型、纤溶等的概念。

血液PH7.35-7.45红细胞比积:血沉:红细胞沉降率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的大分子(主要是白蛋白其次是球蛋白)形成的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血浆中的小分子(主要是nacl其次是葡萄糖等)形成的渗透压红细胞脆性:指红细胞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

脆性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反之,抵抗能力大。

一般以0.45%NaCl液为指标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的抗原类型。

分为ABO血型和Rh血型。

凝血及纤溶的基本过程,体内外抗凝血。

红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功能。

红细胞:双凹圆盘状,成熟后无核及细胞器。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 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全-一校)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 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全-一校)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详情请查阅教材或课件,错漏颇多,仅供参考不宜外传)第一篇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1、解剖学规定的人体标准姿势是怎样的?(P1)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2、人体5个解剖位置关系的名称及概念。

(P1)上和下;前和后(腹侧和背侧);内侧和外侧;内和外;深和浅。

注意内、外与深、浅的区别。

3、人体3个解剖面的名称及概念。

(P1)失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冠(额)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水平面或横切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4、掌握人体基本结构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P1)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反之为由小到大。

5、人体有几大基本组织?各叫什么?(P1)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6、人体有几大系统?各叫什么?(P1-2)九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

7、生命有几大特征?各叫什么?(P2)三大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8、细胞有几大基本结构?各叫什么?(P2)三大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9、有关细胞膜结构模型的学说是什么。

(P2)液态镶嵌模型。

10、细胞膜的组成物质有哪些?(P2-3)膜脂质;蛋白质;糖类11、细胞膜蛋白的功能有哪些?(P3)载体、通道、受体、抗原、酶,等等。

12、细胞器主要有哪些?(P3)核蛋白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13、核蛋白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3)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线粒体:主要参与供能物质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生成ATP 供能,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

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参与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及其他一些复杂的功能。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05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 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学科,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 病性、免疫性、诊断和防治等 。
医学微生物学在临床医学、预 防医学、生物安全等领域具有 重要应用价值。
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 科,包括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功能和免疫 应答机制等。
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治疗疾病的方 法、策略和技术的科学。它涉及到药 物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药物治疗方 案的制定、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 药剂量等。
药物治疗学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治疗方 案的设计、药物疗效评价、药物经济 学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通 过对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可以为临床 医生提供科学的用药方案和决策依据 ,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互关联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相互关联和交叉,两 者共同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机制。
互补关系
病理学侧重于形态学变化的研究,而病理生理学则更注重功能代谢 变化的研究,两者相互补充,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的依据 。
学科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 不断融合和创新,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0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
病理学定义
0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医学学科,通过观
察和分析疾病的形态学变化,揭示疾病的本质。
病理学研究内容
02
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结局,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学诊断方法
03
主要采用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诊断。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

凡有生命特征的生物机体,都具有下列三个基本生理过程: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新陈代谢:指新的物质不断替代老的物质的过程。

兴奋性:是机体感受刺激发生的能力。

内环境:机体内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外环境:机体生存的客观世界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它在人体功能的调节中起主导作用。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作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参加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种类很多,如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不依靠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反馈: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机体能通过三种调节方式产生一定的反应。

如果这种调节能达到最恰当的程度,还需要由调节产生的反应作为信息,反过来影响调节的原因或调节的过程,使调节活动能恰到好处。

这种反过来的信息返回称为反馈。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包括细胞质基质和包埋在基质中的各种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大小不等的结构全部除去,剩下的胶态物质就是细胞质基质,简称基质或胞浆。

5.内质网:内质网是分布于细胞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

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6.高尔基体: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干小泡及大泡三部分组成的膜性结构。

功能: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有关。

溶酶体:是一种囊状小体,里面包含约50种水解酶,在酸性条件下,对蛋白质、肽、糖、中性脂质、糖脂、糖蛋白、核算等多种物质起水解作用。

上皮细胞: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上皮组织的细胞形状较规则,排列整齐,并具有极性。

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到神经冲动的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则是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1、体液的组成,各部分的比例。

人体体液(体重的60%),包括:
1、细胞内液(体重的40%);
2、细胞外液(体重的20%),它又包括:
A、血浆(体重的5%,约3000ml)
B、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
血液占体重的8%。

2、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白细胞的分类。

白细胞:1、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可分叶。

2、嗜酸性粒细胞:胞浆有粗大红色颗粒。

3、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少4、淋巴细胞:较小,胞浆少。

又分B细胞和T细胞等。

5、单核细胞:较大,不分叶
3、3类主要的血浆蛋白成分及其作用。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功能;运输功能;营养功能;缓冲功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作用。

4、红细胞比积、血沉、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红细胞脆性试验、血型、纤溶
等的概念。

血细胞比积(比容):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用抗凝血离心后测定。

RBC的悬浮稳定性与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在血浆中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征。

如将血液从体内取出与抗凝剂混匀。

垂直静置于血沉管中,由于重力作用,红细胞将缓慢下沉,以单位时间红细胞沉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率。

男性<3 mm/h;女性<10 mm/h。

结核病、风湿病、贫血等情况下血沉加速。

血浆晶渗压: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如Na+、Cl-,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胶渗压:血浆中蛋白质所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

红细胞脆性:指红细胞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

脆性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反之,抵抗能力大。

一般以0.45%NaCl液为指标。

人类的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的抗原类型。

分为ABO血型和Rh血型。

纤溶:当损伤处的创口逐渐愈合后,凝血时形成的纤维蛋白网被溶解,一部分不必要的血栓
被清除,血管变得畅通,此过程称为纤维蛋白的溶解。

5、红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功能。

红细胞主要功能:运输O2及CO2,参与酸碱平衡等。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浆细胞-抗体。

细胞免疫:T细胞-致敏T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笑话其所社区的病原体或其他异物。

血小板:促进止血及加速血液凝固,还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6、凝血及纤溶的基本过程,体内外抗凝血。

凝血:1.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途径不同,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

2.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重要作用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3.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钙离子和因子XIII
的催化下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纤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酶促使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使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溶解。

7、血液配型试验方法,输血的原则。

检测方法:根据有无凝集现象检测。

输血原则: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能否相互作用而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