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4新人教版28含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分)1.请在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和正确答案。
(1)青林翠竹,。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李白《行路难》中暗用姜太公得遇周文王、伊尹得遇商汤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白一红,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地表现天气寒冷的诗句是:,。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数说犀尊”是国博首次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策划的展览。
展览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
展览最为特殊的一点是,犀尊其实并没有出现在展厅中,它依旧安静地伫.立于“古代中国”展厅,却通过数字技术与“数说犀尊”展厅实时联动。
(1)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承载.zǎi 伫.立zhùB.承载.zài 伫.立zhùC.承载.zài 伫.立chùD.承载.zǎi 伫.立chù(2)请你依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数说犀尊”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写下的看展体验,其中修辞方法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独特形态之一,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B.“复活”的文物,让人们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C.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根深蒂固、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4新人教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文言文阅读优选试题四一.阅读下边文言文,达成题。
(14 分)【甲】治水之法,既不行执一,泥于掌故,亦不行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来往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何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尔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乙】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介绍景。
景陈其利害,帝善之。
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海口千余里。
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①,破砥绩②,直截沟涧,防遏冲要③,疏决壅积④,无复溃漏之患。
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修改)【注】①阜:土山。
②砥绩:水中沙石。
③防遏冲要:在要害处筑起堤坝。
④壅积:堵塞聚集。
1.写出以下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4 分)(1)非相度不得其情情:( 2)必得躬历山川躬:(3)景陈其利害陈:( 4)然犹以百亿计计:2.以下文言句子朗诵停留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非咨询/不穷其致B. 来往于/荒村野水之间C.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D.无复/溃漏之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 4 分)(1)亦不行妄意轻信人言。
(2)必如是尔后事可举也。
4. 依据甲乙两段文字内容,达成下表。
( 4 分)人物做法人物形象海瑞冒雨冲风,来往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B.王景 A.勤政、节省二.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以下各题。
初, 霍氏豪侈 , 茂陵徐生曰 :" 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 , 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 , 逆道也 , 在人之右 , 众必害①之。
霍氏秉权日久 , 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 , 而又行以逆道 , 不亡何待 !" 乃上疏言 :" 霍氏泰盛 , 陛下即爱厚之 , 宜以时克制 , 无使至亡。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3新人教版(new)
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予始四望惨淡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已:2.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3。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
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3) 惧其不已也已:(4)无陇断焉断: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2) 何苦而不平?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2)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3)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4)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4。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 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2 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二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用矛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2分)二、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6—10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蔽林间窥之 C 稍近益狎遮天蔽日受益匪浅B 驴不胜怒' D 计之曰喜不自胜不计其数【答】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止此耳”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2014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4分)(1-7题各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充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下联:。
9.在“毕业季·召开班会”过程中,许多同学想到分别在即不禁潸然泪下。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把劝慰同学们的话写出来。
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1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人名)和(朝代)的周敦颐。
(1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惟吾德馨. (2)可爱者甚蕃. 12.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2分)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4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问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
一个人在学问上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他会发现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澄.()明通达,时时有jì()托,时时在生展,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干枯,他也决不会做出卑污下贱的事。
《论语》记“颜子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赞他“贤”,并不仅因为他能安贫,尤其因为他能乐道,换句话说,他有极丰富的精神生活。
(节选自《朱光潜人生九论》)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澄.明()(2)jì()托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B.尽管C.如果D.虽然3.“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颜子”;也用以尊称对方。
下列词语同样可以用来尊称对方的一项是()A.君B.仆C.愚D.汝4.“学问是精神的食粮”,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________。
答案:1.①.chéng ①.寄2.C 3.A4.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解析:1.考查字音字形。
澄——chéng。
澄明:清澈明亮。
jì——寄。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托付在某人或某事物上面。
2.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根据语境“一个人在学问上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和“他会发现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可知,两个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要满足“有浓厚的兴趣”这个条件,才会达到“发现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这一效果,所以应填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A.“不仅”表示递进关系;B.“尽管”表示假设关系;C.“如果”表示条件关系;D.“虽然”表示转折关系;故选C。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2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二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2分)二、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6—10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蔽林间窥之 C 稍近益狎遮天蔽日受益匪浅B 驴不胜怒' D 计之曰喜不自胜不计其数【答】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止此耳”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2023-2024学年吉林松原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复习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吉林松原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复习1.综合读写第1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huì。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泥?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
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自惭形huì()积攒()宽宥()(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文中广袤一词中袤的意思是。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答案】'(1)秽', 'zǎn', 'yòu(2)云泥', '云霓(3)指南北的距离'(4)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解答】(1)自惭形huì应写作自惭形秽,积攒的攒应读作zǎn,宽宥的宥应读作yòu。
(2)云霓:虹或借指高空。
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
结合文章语境可知,此处应用云霓。
(3)广袤:有广阔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天空,也可形容辽阔的草原、湖泊等。
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
(4)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
由此可以改为: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第2题.综合性学习。
为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打造学习型社会,学校计划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主题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
)(2)为丰富本次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有关的活动形式。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 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2 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二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用矛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2分)二、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6—10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蔽林间窥之 C 稍近益狎遮天蔽日受益匪浅B 驴不胜怒' D 计之曰喜不自胜不计其数【答】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技止此耳”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请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吉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吉林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商鞅治秦》)(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②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③期年之后________④然刻深寡恩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3)商鞅治秦,道不拾遗,民不妄取,是否已经实现了大同的社会理想?为什么?【答案】(1)以……为亲;发生、发作;一年;少(2)①所以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单抚育自己的儿女。
②商君(商鞅)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无私。
(3)虽然商鞅治秦做到了道不拾遗、民不妄取,但是其原因是因为秦国兵力强盛,商鞅赏罚分明,但是他为人刻薄缺少仁慈,而大同社会是一个贤能执政、诚信和谐、人人无私、天下为公的社会。
所以,商鞅并没有实现大同的社会理想。
【解析】【分析】(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古今异义词,如,期年:一年。
词类活用词,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句中重点词有: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至行:一到就要执行。
(3)要联系文章的内容来考虑这个问题,原因从这些角度考虑:秦国的国力;商鞅执行制度的严明;商鞅本人的性格缺陷。
精品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0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
(12分)【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1..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仅标一处)(1分)今齐地方千里2..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翻译下列句子。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2道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亲爱的同学们,请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完成题目和任务中体悟文化的内涵,让文化的清泉润泽思想的田园,让文化的灯火指引人生的方向。
一、积累与运用(15分)念母校之恩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
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1)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或者说是一个tiào(2)望世界的平台。
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迷失自己。
1.根据语境,给语段(1)处填写拼音,(2)处填写汉字。
(1)出类拔萃.________(2)tiào________望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
B.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
C.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
D.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时形成的②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时起步的③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时奠定的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4.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版有答案
202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版有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坍圮(pǐ)神采奕奕(yì)鳞次栉比(zhì)B. 惬意(qiè)惟妙惟肖(xiào)纷至沓来(tà)C. 闲暇(xiá)瞠目结舌(chēnɡ)锲而不舍(qiè)D. 粗犷(ɡuǎnɡ)随声附和(hè)心无旁骛(wù)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7.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敬业与乐业”是本册书第二单元的论题,该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的。
()9.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这句话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10. 《变色龙》一文,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肖像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11.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中的“略”是稍微的意思。
()1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游”是游动的意思。
()13.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李贺的诗句。
()14.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1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16.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中“一何”的意思是“多么”。
()17.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18.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是指博学的人。
()19. 《三峡》一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写。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4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四一.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⑴固不可彻(▲)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⑶何苦而不平(▲)⑷河曲智叟亡以应(▲)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甚矣,汝之不惠!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3分)二、阅读选文,完成9~13题。
(17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
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
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志虑忠纯:____(2)悉以咨之:______(3)严闻亮卒:______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1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吉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星汉灿烂2.【答案】一览众山小3.【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4.【答案】勿施于人5.【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6.【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答案】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8.【答案】示例:古道边折柳送友人校园内留言赠同窗9.【答案】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别难过了。
虽然我们即将分别,但今后还会经常相聚。
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擦干眼泪,好吗?二、阅读10.【答案】刘禹锡北宋(宋代、宋朝或宋)11.【答案】(1)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多12.【答案】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
(意思对即可,用原文回答亦可)13.【答案】在污浊的环境中生长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而不显妖艳。
14.【答案】托物言志(托物寓意)。
刘禹锡的志趣: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周敦颐的志趣: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15.【答案】知道(懂得、了解或明白)16.【答案】画眉鸟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在万紫千红的花丛里起舞,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间穿行。
17.【答案】略。
(围绕“画眉鸟在树间自由飞翔、鸣叫”回答即可)18.【答案】(l)chàn g(2)mú(3)yì(4)yōu19.【答案】(1)这里指陕北人在困苦中寻找欢乐。
(2)这里指演奏者的技艺神奇、绝妙。
20.【答案】略。
(围绕“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即可)21.【答案】运用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母亲包粽子时的熟练。
22.【答案】用芦叶包粽子;用芦篾编炕席;用苇秆做乐器;用芦叶换钱;卖炕席换钱。
23.【答案】示例:从农闲时家乡人收割芦秆编炕席可以看出他们勤劳能干的特点。
(围绕“勤劳能干、心灵手巧、达观、有创造力、热爱生活、平凡质朴。
老实厚道”回答即可)24.【答案】对芦草的赞美、感念(怀念);对家乡人的赞美、感念(怀念);对家乡生活的热爱、怀念。
25.【答案】略。
26.【答案】略。
三、写作27.【答案】略【解析】作文(1)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审题、选材都有难度。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专题:课标文言文阅读学案(含答案)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吉林专版)目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一字音·字形·书写考点一字音·字形考点二汉字书写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三病句辨析与修改专题四标点符号的使用与书写专题五常用的修辞手法专题六语法知识(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专题七排序与衔接专题八拟写仿写对联专题九语段基础综合专题十古诗文默写(62篇段)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十一古诗文阅读考点一课标古诗词曲鉴赏(40首)考点二课标文言文阅读(22篇)考点三古诗文比较阅读(课标22篇段)考点四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考点一小说阅读考点二散文阅读考点三说明文阅读考点四议论文阅读考点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十三名著阅读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与写作专题十四综合性学习专题十五作文考点一全命题作文考点二材料作文第四部分仿真模拟卷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三)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五)考点二课标文言文阅读(22篇)【考点实例演练】七年级上册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15新人教版27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五一、(四)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4分)1.、解释画线加粗词的意思。
(6分)虽:___________ 指:___________ 名: ___________奋:__________ 股:走:_____________ 2.、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之”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A. 学而时习之 B蜀之鄙有二僧C.志士不饮盗泉之水D.于厅事之东北角3.、翻译文中画线句。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2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请找出第二段中属于侧面描写的一句。
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戴震难师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先生是年乃能言/ 乃不知有汉B.师应之曰/不应有恨C.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春冬之时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日数千言不肯休。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2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精选试题二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悉如外人:②便要还家:③选贤与能:④不独子其子: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男有分,女有归。
3.根据甲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1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4.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中人了。
”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回答。
(2分)5.甲、乙两文都给我们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社会,仔细阅读后试比较异同。
(可以从内容和写法上等方面思考)(4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题。
(共11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翻译下列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十四
一.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⑴固不可彻(▲)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苦而不平(▲)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甚矣,汝之不惠!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9~13题。
(17分)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
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
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志虑忠纯:____(2)悉以咨之:______
(3)严闻亮卒: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和原文回答)(3分)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11—14题。
(共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假借:(2)以是:2..翻译句子。
(2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衡乃穿壁引其光。
3..【甲】【乙】两段在选材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或成语分别概括两段内容。
(3分)
4..结合上面文段,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分)
四,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
(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
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
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③纨:白色的丝绢。
④拊(fǔ):抚摩。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五.(五)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11分)
1.、从本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
(1分)
通
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不治将益深()
(3)桓侯故使人问()(4)使人索扁鹊()
3.、用文中原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1)、桓侯不愿让扁鹊治病的原因是。
(2)、从文中“疾在腠理”、“”、“”、“病在骨髓”可知桓侯的病越来越严重。
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