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2016年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汽车增幅低、SUV持续高增长 41、轿车规模大幅萎缩、SUV持续高增长 42、受益于积极推SUV新品,自主车企表现佳 63、乘用车企超越行业依然得靠SUV新品 74、未来乘用车企SUV新品投放情况 95、卡车低谷已现、将进入缓慢复苏通道 10二、整车利润同比下降、配件业表现相对更稳定 111、2015年整车盈利增幅明显下降 132、零部件利润增幅相对更为稳定 13三、零部件行业全面升级 141、节能减排:乘用车节能,商用车减排 15(1)乘用车发动机启停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 15 (2)商用车排放升级带来新需求 162、新能源:电动空调需求旺盛 173、车联网:CID、TSP和HMI是核心环节 18(1)车联网是一个多方构建的生态系统 18(2)CID、TSP和HMI是核心环节 204、无人驾驶:更看好传感器供应商 215、O2O:汽配电商平台 23四、新能源汽车:跟着政策走 261、短期财政补贴仍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最大动力 262、中长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273、看好新能源公交的推广应用 27五、国企改革是2015 年下半年最重要的政策风口 271、宏观背景 272、行业背景 283、相关地区和企业的示范效应 284、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 285、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28一、汽车增幅低、SUV持续高增长2015 年4 月、5 月汽车销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2015 年1-5 月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21%,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64%,商用车已连续五个季度负增长。
2014 年刜以来汽车销量增幅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1、轿车规模大幅萎缩、SUV持续高增长2015 年1-5 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64%,销量增幅进一步回落。
SUV 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48%,MPV 销量增幅为18%,轿车及交叉型乘用车产销规模萎缩。
2015 年1-5 月乘用车比去年同期净增加销量513 万辆,其中SUV 贡献净增量715 万辆,从2011年以来SUV 净增量逐年上升,SUV 净增量于2014 年首次超过轿车;2015 年1-5 月轿车净减214万辆,2014 年轿车净增量就仅为367 万辆,呈现急剧下降态势;MPV 与交叉型车呈此消彼长态势,事者销量之和同比持平。
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5月目录一、整车概述:总体低速增长,内部结构分化 61、1-4月销量表现及全年预测62、下半年增速有所回升,全年前低后高 6二、乘用车:车型看SUV,品牌看自主71、SUV是确定的结构性机会72、自主品牌独领风骚9三、卡车市场:静待政策宽松后投资回升的拉动111、1-4月需求低迷:2015年1-4月份卡车销售99万辆,同比下降22% 112、下半年将恢复性增长:卡车下半年有望扭转同比下跌的趋势12四、客车市场:长期趋势暂时停止,新能源客车是焦点131、客车大型化的趋势将短暂中止132、从用途看,2015年长途客车将恢复性增长,公交客车需求暂时性的减少133、从燃油类型看,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占比将继续提升14五、汽车零部件领域主题机会多141、2015Q1营收增速放缓142、O2O模式进一步打开AM配套市场空间163、车联网+智能驾驶浪潮来袭OEM配套市场174、行业的技术变革将引发更多的兼并重组18六、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211、2015Q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212、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22 (1)乘用车领域补贴退坡幅度加大,不改行业趋势23 (2)商用车领域鼓励发展纯电动汽车24(3)插电式混动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主流24七、汽车后市场蓬勃发展251、汽车销售业务增长双轮驱动252、售后维修养护服务持续为未来盈利增长添亮点25传统汽车销量低增长常态化,但不乏结构性机会。
1-4月份汽车总体仅增长28%,乘用车增长77%,商用车增长-191%,预计2015年全年增长48%,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从车型来看,乘用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SUV 的拉动,1-4月份SUV 同比增长477%;从车系来看,自主品牌表现最好,同比大幅增长32%。
商用车尤其是重卡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但是随着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宽松,下半年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2016年汽车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3月2016年汽车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普遍良好 (4)乘用车板块:政策+消费升级促销量高增长,自主品牌市占率提高.. 6商用车板块:多方利好共同促进,重卡销量回暖持续性可期 (10)汽车零部件板块:下游回暖带动上游增长,深度国产替代趋势渐成13 汽车销售及服务板块:整车市场需求端发力,内生增长显著 (17)摩托车及其他板块:销量降幅缩小,逐步趋向平稳发展 (17)风险提示 (18)图表1:汽车行业公司业绩预告情况分布 (4)图表2:2016年汽车月度销量 (5)图表3:2016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 (5)图表4:子板块业绩预告情况总计 (6)图表5:我国2011-2016年乘用车及SUV销量及增速对比 (7)图表6:我国2012-2016年乘用车分车型占比 (7)图表7:2016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情况 (8)图表8:2011-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 (8)图表9:2016年主要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情况 (8)图表10:2016年SUV 销量前十排行 (9)图表11:乘用车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9)图表12:商用车板块2016年前三季度表现 (10)图表13:我国2014-2020重卡保有量及预测(万辆) (12)图表14:我国2011-2017E商用车及重卡销量和同比增速 (12)图表15:商用车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2)图表16:汽车零部件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5)图表17:汽车销售及服务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7)图表18:摩托车及其他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8)2016年汽车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普遍良好受益于行业高景气,超八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预告2016年度业绩将实现增长。
截止2017年2月20日,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已有106家发布2016年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或公告。
其中77家实现预增或略增,5家续盈,11家扭亏,3家续亏,4家首亏,6家略减或预减。
2016-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出版日期】2015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网址】/b/qiche/Q99165XKNT.html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发展背景分析1.1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发展综述1.1.1汽车产业园的概念1.1.2汽车产业园的特征1.1.3汽车产业园的分类1.2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研究意义1.2.1汽车产业园的发展意义1.2.2汽车产业园发展的共性问题1.2.3汽车产业园应以产业集群为导向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1.3.1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1.3.2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1)汽车整车制造行业规模分析(2)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生产情况(3)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情况(4)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区域结构(5)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区域集中度1.3.3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1)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规模分析(2)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生产情况(3)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需求情况(4)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区域结构(5)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区域集中度1.3.4汽车后市场行业运营状况分析(1)汽车后市场发展历程分析(2)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分析(3)汽车后市场行业利润分析(4)汽车后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3.5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2)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离(3)产业集群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第2章: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发展环境分析2.1汽车产业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1.1汽车产业政策分析2.1.2中国土地政策分析2.2汽车产业园行业经济环境分析2.2.1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国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欧洲宏观经济环境分析3)日韩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国内gdp增长情况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3)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4)制造业pmi指数2.2.2汽车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2.3汽车产业园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2.3汽车产业园行业产业环境分析2.3.1汽车消费市场持续攀升2.3.2汽车行业企业产能分析2.3.3产业园城区化趋势分析第3章:中国汽车产业园集群效应及产业升级分析3.1中国汽车产业集***展分析3.1.1汽车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1)技术因素(2)资本因素(3)人力资源(4)规模经济(5)物流体系(6)政府作用3.1.2中国汽车产业集***展情况(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区域结构1)汽车产量地区构成2)汽车产业区域分布(2)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3)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4)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5)东三省汽车产业集群(6)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7)西南地区汽车产业集群(8)中国汽车产业区域发展特点3.2基于产业集群的汽车产业园发展分析3.2.1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分析(1)产业园区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2)产业集群对产业园区的影响分析3.2.2基于产业集群的汽车产业园发展分析(1)以原有汽车相关企业为依托(2)以原有产业集群区域为依托(3)以产业链优势环节为依托(4)以市场需求趋势为依托3.2.3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汽车产业园分析3.3中国汽车产业园各主体的功能分析3.3.1汽车相关主导企业功能分析3.3.2大学或研究机构功能分析3.3.3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功能分析3.3.4政府公共组织机构功能分析3.4中国汽车产业园产业集群效应分析3.4.1汽车产业园集群经济性效应分析(1)产业园规模经济效应(2)产业园范围经济效应(3)产业园群低成本效应3.4.2汽车产业园集群竞合效应分析(1)产业园内企业竞争效应(2)产业园内企业合作效应(3)产业园内企业专业化分工效应3.4.3汽车产业园集群技术创新效应分析(1)学习与创新效应(2)环境与创新效应(3)结构与创新效应3.4.4汽车产业园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策略分析3.5中国汽车产业园产业升级策略分析3.5.1汽车产业园产品升级分析3.5.2汽车产业园过程升级分析3.5.3汽车产业园功能升级分析第4章: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发展模式分析4.1中国汽车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4.1.1中国汽车产业园发展历程分析4.1.2中国汽车产业园发展规模分析4.1.3中国汽车产业园发展面临的问题4.2中国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4.2.1国际汽车产业园主要发展模式(1)开创型模式(2)拓展型模式(3)升级型模式4.2.2中国汽车产业园主要发展模式(1)政府主导,“筑巢引凤”模式(2)车企为强势主导的扩张模式(3)车企与地方政府深入合作模式4.3不同品牌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4.3.1自主品牌型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4.3.2外资品牌型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4.3.3混合品牌型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4.4不同定位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4.4.1汽车主机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1)产业园特征(2)发展案例分析4.4.2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发展模式(1)产业园特征(2)发展案例分析4.4.3汽车后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1)产业园特征(2)发展案例分析第5章:中国汽车产业园功能区域布局分析5.1汽车产业园用地规划分析5.1.1工业地产行业运行分析(1)工业地产的界定(2)工业地产经营范围(3)工业地产开发模式1)工业园区开发模式2)工业地产商模式3)主体企业引导模式4)综合运作模式5)私人业主开发模式(4)工业地产运营模式(5)工业地产盈利模式(6)工业地产投资影响因素(7)工业地产运行价格分析(8)工业地产市场供需分析5.1.2汽车产业园用地规划原则分析5.1.3汽车产业园功能分区及各设施布局(1)汽车产业园土地利用分区(2)汽车产业园各类设施布局(3)汽车产业园用地主要指标5.1.4汽车产业园土地需求预测原则5.1.5汽车产业园路网密度规划分析5.2汽车产业园制造区布局分析5.2.1产业园制造区用地原则5.2.2产业园制造区用地规模5.2.3产业园制造区布局原则5.2.4产业园制造区环境要求5.3汽车产业园服务区布局分析5.3.1产业园汽车销售区布局5.3.2产业园汽配物流区布局5.3.3产业园装潢维修区布局5.3.4产业园综合展示区布局5.3.5产业园配套服务区布局5.4汽车产业园竞技运动区布局分析5.4.1产业园汽车运动区布局5.4.2产业园休闲娱乐区布局第6章:中国汽车产业园运营管理分析6.1汽车产业园运营战略分析6.1.1传统产业园运营存在的问题6.1.2汽车产业园运营模型分析6.1.3汽车产业园运营战略分析(1)经济对策1)税收对策2)用地政策3)基础设施4)物流环境(2)行政对策1)企业管理和审批2)园区机构的服务职能3)相关人才政策4)中介鼓励政策(3)法律对策(4)技术措施6.2汽车产业园内部生态化建设分析6.2.1汽车产业园生态化建设意义6.2.2废旧金属生态产业链建设6.2.3废旧塑料及橡胶生态产业链建设6.2.4废旧木材及纸板生态产业链建设6.3汽车产业园运营模式建议策略分析6.3.1实行园区管委会封闭运行机制6.3.2引进社会资金入股园区开发建设公司6.3.3组建或引进若干项目经营公司第7章:国外典型汽车产业园发展案例分析7.1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发展分析7.1.1底特律汽车发展基础7.1.2底特律汽车产业发展7.1.3底特律汽车城产业集群效应7.1.4底特律汽车城发展特点分析7.2日本-丰田汽车城7.2.1丰田市汽车发展基础7.2.2丰田市汽车产业发展7.2.3丰田汽车城产业集群效应7.2.4丰田汽车城发展特点分析7.3德国-斯图加特汽车城7.3.1斯图加特汽车发展基础7.3.2斯图加特汽车产业发展7.3.3斯图加特汽车城产业集群效应7.3.4斯图加特汽车城发展特点分析7.4德国-沃尔夫斯堡汽车城7.4.1沃尔夫斯堡汽车发展基础7.4.2沃尔夫斯堡汽车产业发展7.4.3沃尔夫斯堡汽车城产业集群效应7.4.4沃尔夫斯堡汽车城发展特点分析7.5意大利-都灵汽车城7.5.1都灵汽车发展基础7.5.2都灵汽车产业发展7.5.3都灵汽车城产业集群效应7.5.4都灵汽车城发展特点分析7.6国外典型汽车产业园区特征分析7.6.1以整车制造企业为依托7.6.2园区涵盖完整的产业链7.6.3园区产业辐射效应显著7.6.4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第8章: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重点区域发展分析8.1吉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1.1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吉林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吉林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1.2吉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吉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吉林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吉林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吉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1.3吉林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1.4吉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2上海市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2.1上海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上海市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上海市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上海市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2.2上海市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上海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上海市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上海市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上海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2.3上海市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3湖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3.1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湖北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湖北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3.2湖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湖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湖北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湖北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湖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3.3湖北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3.4湖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4重庆市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4.1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重庆市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重庆市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4.2重庆市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重庆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重庆市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重庆市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重庆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4.3重庆市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4.4重庆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5广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5.1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广东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广东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5.2广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广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广东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广东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广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5.3广东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5.4广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6北京市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6.1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北京市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北京市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北京市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6.2北京市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北京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北京市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北京市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北京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6.3北京市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6.4北京市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7河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7.1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河南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河南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7.2河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河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河南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河南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河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7.3河南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7.4河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8浙江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8.1浙江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浙江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浙江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浙江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8.2浙江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浙江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浙江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浙江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浙江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8.3浙江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8.4浙江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9江苏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9.1江苏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江苏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江苏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江苏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9.2江苏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江苏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江苏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江苏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江苏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9.3江苏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9.4江苏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10广西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10.1广西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广西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广西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广西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10.2广西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广西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广西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广西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广西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10.3广西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10.4广西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11安徽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11.1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安徽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安徽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11.2安徽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安徽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安徽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安徽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安徽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11.3安徽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11.4安徽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12湖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12.1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湖南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湖南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12.2湖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湖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湖南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湖南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湖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12.3湖南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12.4湖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13山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13.1山东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山东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山东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山东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13.2山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山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山东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山东省汽车产业园经营情况(4)山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13.3山东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13.4山东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8.14福建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14.1福建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福建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福建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福建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14.2福建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福建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福建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福建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14.3福建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15河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8.15.1河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河北省汽车产业发展历程(2)河北省汽车工业产值情况(3)河北省汽车产业对经济贡献率8.15.2河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1)河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基础(2)河北省汽车产业园布局分析(3)河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前景8.15.3河北省汽车产业园投资规模8.15.4河北省汽车产业园发展动向第9章:中国重点汽车产业园发展情况分析9.1长春汽车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9.1.1开发区发展简况分析9.1.2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9.1.3开发区汽车产业基础9.1.4开发区汽车产业布局9.1.5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9.1.6开发区相关优惠政策9.1.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8开发区投资规模情况9.1.9开发区发展前景分析9.1.10开发区最新发展动向9.2上海国际汽车城9.2.1汽车城发展简况分析9.2.2汽车城经营情况分析9.2.3汽车城汽车产业基础9.2.4汽车城汽车产业布局9.2.5汽车城基础配套设施9.2.6汽车城相关优惠政策9.2.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2.8汽车城投资规模情况9.2.9汽车城发展前景分析9.2.10汽车城最新发展动向9.3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9.3.1基地发展简介分析9.3.2基地经营情况分析9.3.3基地汽车产业布局9.3.4基地汽车产业基础9.3.5基地基础配套服务9.3.6基地相关优惠政策9.3.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3.8基地投资规模情况9.3.9基地发展前景分析9.3.10基地最新发展动向9.4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9.4.1工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4.2工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4.3工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4.4工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4.5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4.6工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4.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4.8工业园投资规模情况9.4.9工业园发展前景分析9.4.10工业园最新发展动向9.5北京汽车生产基地9.5.1基地发展简介分析9.5.2基地经营情况分析9.5.3基地汽车产业基础9.5.4基地汽车产业布局9.5.5基地基础配套设施9.5.6基地相关优惠政策9.5.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5.8基地投资规模情况9.5.9基地最新发展动向9.6重庆双桥工业园9.6.1工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6.2工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6.3工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6.4工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6.5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6.6工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6.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6.8工业园投资规模情况9.6.9工业园发展规划情况9.6.10工业园最新发展动向9.7柳州阳和工业新区9.7.1工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7.2工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7.3工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7.4工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7.5工业园机场配套设施9.7.6工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7.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7.8工业园投资规模及规划9.7.9工业园最新发展动向9.8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9.8.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8.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8.3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8.4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8.5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8.6产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8.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8.8产业园投资规模及前景9.8.9产业园最新发展动态9.9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产业园(盐城)9.9.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9.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9.3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9.4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9.5产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9.6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9.7产业园投资规模情况9.10沈阳国际汽车城9.10.1汽车城发展简况分析9.10.2汽车城经营情况分析9.10.3汽车城汽车产业基础9.10.4汽车城汽车产业布局9.10.5汽车城基础配套设施9.10.6入驻商家及产业集聚效应9.10.7汽车城投资规模情况9.11襄阳高新区汽车工业园9.11.1工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1.2工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11.3工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1.4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11.5工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1.6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1.7工业园投资规模及前景9.11.8工业园最新发展动向9.12天津专用汽车产业园9.12.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2.2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2.3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2.4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12.5产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12.6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2.7产业园投资规模及前景9.13华中汽车生态产业园9.13.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3.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13.3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3.4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13.5产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13.6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3.7产业园投资规模及前景9.13.8产业园最新发展动向9.14咸阳汽车产业园9.14.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4.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14.3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4.4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4.5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14.6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4.7产业园投资规模及前景9.14.8产业园最新发展动向9.15芜湖汽车电子产业园9.15.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5.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15.3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5.4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5.5产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15.6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5.7产业园投资发展前景9.16南骏汽车产业园9.16.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6.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16.3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6.4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6.5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6.6产业园投资发展前景9.16.7产业园最新发展动态9.17朗森汽车产业园9.17.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7.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17.3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7.4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7.5产业园投资规模情况9.18福建三明埔岭汽车工业园9.18.1工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8.2工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18.3工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8.4工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8.5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18.6工业园相关优惠政策9.18.7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8.8工业园投资规模及前景9.19常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9.19.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19.2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19.3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19.4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9.19.5入驻企业及产业集群效应9.19.6产业园投资规模情况9.20河北晨阳汽车文化园9.20.1产业园发展简介分析9.20.2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9.20.3产业园汽车产业基础9.20.4产业园汽车产业布局9.20.5产业园投资规模情况第10章:中国汽车产业园投融资及招商策略分析10.1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投资分析10.1.1汽车产业园投资风险分析(1)经济波动风险(2)行业政策风险(3)项目选择风险(4)项目建设风险(5)项目运营风险10.1.2汽车产业园投资潜力分析10.2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融资分析10.2.1企业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1)政府支持融资及案例分析(2)银行贷款融资及案例分析(3)社会资金融资及案例分析10.2.2项目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1)bot模式及案例分析(2)ppt模式及案例分析(3)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及案例分析10.3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招商分析10.3.1拟入园企业投资因素分析(1)汽车产业园区位因素(2)汽车产业园市场因素(3)汽车产业园客户服务因素(4)汽车产业园设施因素(5)与供应商的距离因素(6)价格和优惠政策因素(7)人力资源因素10.3.2汽车产业园招商环境分析10.3.3汽车产业园招商标准分析。
2016年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研究报告2015年12月目录一、汽车四化驶向未来 (5)1、回顾2015:股市跌宕起伏,汽车行业多点开花 (5)2、展望2016:行业变革大幕拉起,拥抱汽车四化 (5)(1)电动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均增长40%以上的行业 (6)(2)电商化,汽车后市场 (6)(3)智能化、共享化,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智能革命到来 (7)3、行业变革大幕开启,积极拥抱汽车四化 (7)二、电动化:新能源汽车:年均增长40%以上的行业 (8)1、2015年回顾: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超预期 (8)2、2016年展望:新能源汽车高增长仍将延续 (9)3、看好新能源专用车及运营租赁模式 (12)4、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轻量化 (15)二、电商化:汽车后市场量变到质变 (17)1、保有量达1.6亿辆汽车后市场市场空间巨大 (17)2、政策:政策催化让电商化成为可能 (19)3、互联网+将重构汽车后市场 (19)三、智能化、共享化:汽车智能革命到来 (23)1、政策:各项政策积极推动汽车步入智能化时代 (23)2、互联网企业积极切入智能汽车领域加速智能化进程 (26)3、传统车企积极应对加快智能化进程 (29)4、看好无人驾驶与车联网 (31)5、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快速切入智能网联汽车 (32)四、乘用车:政策引领行业好转 (34)1、销量:长期回归平稳增长短期受政策驱动 (34)(1)2015年回顾:销量回归平稳增长 (34)(2)2016年展望:政策驱动销量增速好转 (34)2、细分行业:换车需求+消费观念变化看好SUV、MPV (36)(1)2015年回顾:SUV仍为亮点 (36)(2)2016年展望:换车需求+消费观念变化看好SUV、MPV (37)3、关注小排量占比大及SUV、MPV受益公司 (38)回顾2015年:汽车行业整体平稳,但多点开花。
2015年,无论对于股市,还是对于汽车行业,都是特别的一年,股市跌宕起伏,汽车行业虽整体平稳,但多点开花。
2016年专用汽车市场形势分析
MARKETING RESEARCH2016年专用车市场形势分析◇徐超彦范卫民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专用汽车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紧密相关,下面笔者结合国际、国内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形势,对2016年国内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2016年专用车行业国际及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一)总体形势2015年国家宏观经济各项数据超预期回落,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攻坚期。
对专用车行业的影响也不言而喻。
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减少,对爆材车、工程类专用车的销量有较大影响。
基础建设投资放缓,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水泥搅拌车的需求直线下滑。
2016年,预测中国GDP 增速为7%左右,投资增速缓慢下行,供求结构持续优化,传统增长转向平稳,新兴增长模式尚在探索,外贸形势仍然趋紧。
多种迹象表明:2016年国内经济形势与2015年相比有所改观,但有关行业政策仍将影响着专用汽车的发展走势。
如2012年632号文件的持续影响将依然存在,爆材车的销售继续受到抑制。
从2015年1月1日起,国Ⅲ公告全部废止,一律为国Ⅳ排放标准,京、津、冀地区率先实行国Ⅴ排放标准,这个影响对公司来说将会持续存在。
从近年来国家政策与宏观经济走势可以看出,我国专用汽车已进入智能化快速发展机遇期。
智能化快速发展,是在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德国4.0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全面提升汽车产品制造水平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利好形势从国际机遇看,从2016年起,世界经济将趋于好转,增速提升,结构转优,这都将带来新的供给和需求。
尤其是科技革命加快,比如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技术革命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四大技术的融合可能会改变世界,也给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从国内看,深化改革的红利在不断释放、全球合作的动能在不断提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构建全球经济新版图,战略方位的变化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0(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行业景气度下滑,15 年销量增速或与14 年持平 41、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 42、微增长成为阶段性常态,15 年增速或接近零 4(1)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降价潮,微增长成为阶段性新常态 5 (2)2015年销量或与2014年持平,增速接近零 5二、继续触电触网,国企改革“有戏”8三、触电:政策持续驱动,15 年翻倍式增长确定101、新能源汽车政策持续驱动10(1)新能源汽车政策利好持续10(2)2014 年年初至今经历了三波上涨行情112、2015 年翻倍式增长确定11四、触网:智能化是趋势,后市场成汽车互联网化主战场131、智能驾驶趋势:无人驾驶尚远,辅助驾驶正当时142、后市场是汽车互联网化主战场17五、国企改革:“有戏”,或成下半年最强驱动191、国企改革政策密集出台,顶层设计呼之欲出192、汽车行业国企占比高,下半年国企改革或成最强驱动20六、重点公司简况211、长安汽车:自主渐入收获期+长安福特持续贡献高利润+国企改革212、国机汽车:积极布局后市场及车联网业务+国企改革213、金龙汽车:加码新能源+后续整合加速+国企改革214、均胜电子:深耕三大产品战略225、风神股份:触电掘金后市场+国企改革22七、风险因素22一、行业景气度下滑,15 年销量增速或与14 年持平1、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2015 年年初至今,汽车行业景气度呈现下滑趋势。
在终端需求疲软的情况下,2015 年1-4 月销量同比增速放缓至277%。
乘用车价格自2014 年底以来连续多月逐月走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降至455%,利润总额同比则出现负增长,结束此前“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收入增速大于销量增速”的良好势头。
2、微增长成为阶段性常态,15 年增速或接近零(1)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降价潮,微增长成为阶段性新常态4 月5 日,上海大众宣布降低旗下多款车型售价,打响2015 年汽车行业价格战第一枪。
2016汽车行业分析
2016汽车行业分析
2016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年。
在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
形势下,汽车行业也不得不经历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与此同时,二手车市场却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这一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对于购车的观念在发生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寻求省钱和实用性。
此外,电动汽车市场也开始走向成熟,电动车销量逐年增长。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其次,中国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
例如,取消了对商务用车限制的政策,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
此外,政府还对传统汽车的排放限制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以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再者,中国汽车行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竞争的压力。
国内车企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使得国外车企在中国市场上独占鳌头。
同时,外资车企也在中国市场上积极布局。
这种竞争使得中国车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向智能化和互联网化。
例如,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智能驾驶技术和互联网汽车,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更便捷、更安全的驾驶体验的需求。
这一趋势加快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总体来说,2016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面临挑战和变革的一年。
在市场增长放缓、政府政策调整、国内外竞争加剧和智能化互联网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汽车行业将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2016年国企改革分析报告
2016年国企改革分析报告目录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重磅落地,大风口大象起舞 (4)二、国企改革:2015年最重要的投资主题 (7)1、央企改革是2015年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72、混合所有制仍然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首要内容 (8)3、新一轮国企改革打开国资整合大幕 (9)4、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加速国企市值管理机制的形成..10三、2015年国企改革落地年,主题投资逻辑梳理 (11)1、混合所有制利好“好国企” (11)2、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带动“差国企” (12)3、央企改革:试点企业先行 (12)4、地方国企改革:广州深圳是阶段新看点13四、国企改革受益行业和相关企业131、军工行业 (13)2、煤炭行业 (14)3、商贸零售行业 (15)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重磅落地,大风口大象起舞中央层面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除个别部分外已接近达成共识。
各部委进行了数十次调研。
“四项改革”央企试点方案编制完成。
21个省地方政府发布改革指导政策或开始了改革试点,上海率先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地方实践,但江苏已走在前面,进入国企改革第二阶段。
15年国企改革将提速,将成为资本市场重大风口,在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提升A股国企上市平台估值水平。
地方财税体系重构,促使地方政府以更大热情投入到国企改革中。
新一轮轮国企改革六大亮点:(1)国企分类三类并二类。
可能由原来的公益保障类、特定功能类、商业竞争类三大类,并为公益类和商业类两大类,在三类并二类后,国企改革的空间更大,操作性更强;(2)准入放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
将打破一些行业垄断坚冰;(3)国企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深度嵌合。
各省均强调提高国企资产证券化率,改革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平台;(4)国资管理未来只管资本。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动国资管理的变革,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只管资本;(5)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有望在局部试点取得突破。
2016年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886175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2016-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886175←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Email:kf@网上阅读:/R_JiaoTongYunShu/75/QiCheWeiLaiFaZhanQuShiYuCe.ht ml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总体上说,“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及销售市场。
2010年以来,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市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认为,2014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汽车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产销量保持世界第一。
2016-2017年度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6-2017年度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汽车产业链是以汽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吸引为龙头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的服务业,管理机构等形成动态联盟,共同完成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其中,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涉及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维修、加油站、物流、餐饮、旅馆等行业。
汽车产业链的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技术。
二是零部件的采购。
三是汽车制造厂商。
四是销售和服务。
汽车产业链架构汽车产业链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构成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二是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角色重要性存在差异性,汽车制造商是产业链上的一个关键环,形成产业链的内核。
三是产业链上龙头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数据交换频繁,实时性要求高,特别适合应用网络化制造这种先进模式战略进行。
中国汽车产业链布局汽车生产涉及钢铁、冶金、塑料、陶瓷等原材料工业,以及电子、电器等其他十多个产业部门,这些行业和汽车产业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图4)。
目前全世界钢材产量的约15%,铝产量的约25%,橡胶产量的约50%,塑料产量的约10%,石油产量的1/3以上用于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与相关工业关系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对国家经济和地区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形成巨大的经济链条,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主要表现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三个方面。
一是车税费对国家财政贡献极大。
汽车作为耐久性消费品,无论在生产阶段,还是在销售和使用阶段,均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汽车税收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我国汽车产业链的缺失一是缺少市场化的汽车统计调查机构。
中国每年汽车市场预计销售量与实际状况相差很多,都是由于汽车销售企业没有准确地掌握市场情况,造成汽车工业产能过剩。
中国应建立专门的汽车销售统计调查机构,该机构应将市民按不同社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区分,再根据各类居民对颜色、外观、内饰、价格的偏好,写出适应时宜的市场需求调查报告,并对该报告负相关法律责任。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1(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汽车需求展望:短期平淡,中期积极因素积蓄 41、2014行业回顾42、经济增长与通胀73、油价94、贷款利率105、更新周期116、2015汽车销量及趋势预测13二、行业渐入成熟期,从龙头地位长期化到行业整合131、盈利波动性降低142、龙头地位长期化153、行业整合/份额集中趋势显现18三、产业崛起,国际化铸造长期成长空间201、国际化的必要性202、国际化的可行性203、国际化的空间214、国际化的方式、途径23四、国企改革,迎接体制红利释放241、2015国企改革可能实质性推进242、改革助推“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迈进243、龙头国企体制变革红利空间大25五、新能源、后市场、车联网:渐进的趋势,龙头稳健受益261、新能源汽车262、后市场273、车联网28六、迎接“龙头黄金时代”291、龙头公司是汽车行业成熟期的核心/稀缺资产292、经过2014的上涨,汽车龙头股仍然低估303、2015汽车龙头股有望进入“估值溢价”时代304、重点公司31(1)长安汽车31(2)华域汽车31(3)福耀玻璃31(4)潍柴动力32(5)上汽集团33(6)宇通客车34七、风险因素35一、汽车需求展望:短期平淡,中期积极因素积蓄1、2014行业回顾2014全年汽车销量约2330万辆、同比6%,较我们年初预期值低约70万辆或3个百分点;乘、商用车销量增速都低于预期(轻客达到预期),卡车低于预期幅度更大。
全年销售走势,Q1起步偏弱,Q2有所恢复,Q3、Q4因基数抬升和销售继续疲弱,增速明显走低。
虽然全年汽车销售低于我们预期,但跨行业比较,汽车尤其是乘用车仍然是国内目前大类行业中增长较快的行业,也好于市场年初的悲观预期。
前10月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主营收入54万亿、同比108%,较同期销量增速高42个百分点,表明汽车产品销售均价上升(结构上移);前10月累计利润总额4727亿、同比19%,高于收入增速;前10月销售利润率88%,较2013年稳中略升,但下半年呈现下滑态势,估计全年利润率与2013年的84%基本相当。
2016年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研究报告2016年1月目录一、迎接大变革: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4)1、大变革的时代:产业链分工、技术革命、用车方式 (4)(1)汽车产业链的分工面临巨变 (4)(2)汽车技术面临巨变 (4)(3)消费者的用车方式面临巨变 (5)2、变革的路径:革命vs.变革 (5)3、危机并存的发展趋势 (6)4、面对危机并存的汽车行业,面对全球的投资者都在追逐成长型公司 (7)5、变革的动力:信息化、互联网化、电气化、共享经济 (7)二、宏观经济背景下的汽车行业:通过供应侧改革实现稳增长 (9)1、2015年回顾:新常态、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 (9)2、2016年前瞻:供应侧改革、保增长、资产荒、利率低位、汇率承压 (9)3、2016年销量预测:政策刺激之下保持略高于GDP的增速 (10)三、乘用车:新能源+SUV仍是增长亮点 (11)1、需求偏好:新能源+SUV继续领跑,中低端需求弹性更大 (11)2、竞争格局:自主品牌与日系持续提高市场份额 (12)3、盈利能力: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回归常态 (14)四、新能源汽车:前低后高,4个方向明确方向 (15)1、销量走势回顾与预测:前低后高 (15)2、技术路线预判:4个主要方向,1个待确定 (16)(1)微型电动车 (16)(2)中大型PHEV (16)(3)电动客车 (16)(4)电动物流车 (17)3、纯电动乘用车:未来2年依然以自主品牌为主 (17)4、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比亚迪继续一枝独秀混动四驱成为趋势 (18)5、新能源客车:补贴退坡之后纯电动客车需求恢复正常 (19)6、电动物流车 (19)五、汽车服务业:经销商行业整合加速,后市场需求崛起 (21)1、年度回顾:基本面前三季度持续下滑,沪港通推动1季度行情 (21)2、核心驱动因素 (21)(1)基本面见底,行业整合开始,降息周期开始 (21)(2)平均车龄“老龄化”汽车金融渗透率提高 (23)3、整合大幕已拉开:行业亏损时,大量竞争者将退出 (23)4、行业出清加快,龙头并购的大好时机 (25)5、独立售后,汽车金融将成为经销商新的增长点 (25)6、行业风险:新能源汽车改变乘用车销售体系,过重的资产掉头困难 (27)六、零部件:主业恢复增长转型升级+兼并收购 (27)1、转型升级+兼并收购 (27)2、管理层激励:激励员工二次创业热情 (30)七、商用车:微增长下国企改革和产品升级是红利 (31)1、客车行业:新能源和国企改革是最大红利 (31)2、卡车行业:重卡持续低迷 (33)一、迎接大变革: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1、大变革的时代:产业链分工、技术革命、用车方式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巨变:随着行业内车企之间以及轨道交通及高铁的普及,车企高管普遍感受到面临着大变革,通用的全球CEO Mary Barra认为,汽车工业在未来5~10年内面临的变化将会比过去50年还大;而戴姆勒中国区董事唐仕凯认为奔驰是否还能再辉煌125年存在不确定性。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6月目录一、整车行业:需求回暖,上半年略超市场预期 (7)1、乘用车上演结构行情,MPV/SUV持续强势 (7)2、商用车回暖趋势确定,同比增速超3% (9)二、智能驾驶:执行层产业化在即 (10)1、智能汽车已经具备产业化经济性基础 (12)2、算法是感知层核心 (13)(1)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分析:算法的精度和速度 (13)3、AEB 推广对行业意义深远 (15)4、电控刹车系统:执行层具备高门槛、高议价 (18)(1)制动控制系统的变革:人力制动到电控制动 (19)(2)以博世iBooster为例解析电控助力系统 (19)(3)行业技术壁垒高企,保守估计市场空间超400亿 (21)三、新能源汽车:下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22)1、特斯拉的梦想与困惑 (24)(1)产品盈利与销量 (25)(2)融资问题与产品问题 (27)(3)国内的产品实际在Tesla 核心供应链里寥寥无几 (28)2、国内新能源汽车下半年将迎来高增长 (29)四、汽车后服务:强者恒强,4S模式逐渐变化 (31)1、汽车消费者理念趋于成熟,汽车售后消费变化明显 (32)2、汽车后服务空间巨大,创业浪潮风起云涌 (33)3、汽车后服务市场集中度有待提升,兼并重组需加速 (34)4、电商重度垂直 (35)5、行业变革,对弱者的挤出效应开始加剧 (36)(1)兼并重组浪潮,汽车4S经销商集中度加速提升 (36)(2)“新4S模式”应对挑战,利润结构变化 (38)6、汽车老龄化,二手车爆发渐行渐近 (40)(1)遵循行业发展规律,产业政策出台接近临界点 (40)(2)二手车产业发展,汽车经销商更有优势 (41)行业低速增长成为常态将继续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电动化将继续成为产业驱动两架马车。
智能汽车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发展迅速,ADAS 中AEB、ACC等功能在国内推进情况将继续成为板块催化剂;新能源汽车在骗补事件逐步落定、地补落地、17 年需求提前释放等利好刺激下下半年迎来爆发增长。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章中国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和高额利润第一节国内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一、我国“十五”汽车市场需求预测1、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预测(单位:万辆)项目载货汽车客车轿车总量保有量2005年905-956 450-490 843-869 2198-2315 2010年1137-1193 540-580 1423-1542 3100-3315 2015年1524-1576 620-660 2291-2483 4435-4719需求量2005年106-120 55-68 110-121 271-309 2010年141-153 60-72 193-220 394-445 2015年167-178 65-77 339-355 571-6102、我国轿车市场需求预测(单位:万辆)预测年份2005年2010年2015年预测内容保有量需求量保有量需求量保有量需求量中间值856 116 1495 207 2387 339范围值843-869 110-121 1423-1452 193-220 2291-2483329-355二、国内汽车总需求持续高增长预计全年将超额完成计划在7月26日举行的北京汽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最新汽车工业情况:继上月汽车产销小幅回落后,6月全国汽车产销重拾升势。
与上月相比,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增幅虽然不是很高,但仍强有力地保证了前6个月汽车产销调整增长的态势。
6月份,全国汽车生产完成33.95万辆,比上月增长4.82%,累计完成207.66万辆,同比增长34.13%;销售完成34.98万辆,比上月增长10.05%,累计完成202.72万辆,同比增长31.99%。
其中轿车生产完成17.04万辆,【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比上月增长5.41%,累计完成89.55万辆,同比增长103.53%;销售完成15.65万辆,比上月增长6.69%,累计完成84.28万辆,同比增长82.44%。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2016年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全球汽车行业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2016年汽车行业的分析。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在2016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800万辆,同比增长了13.7%。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和购车补贴计划,以及改善的道路基础设施,都为汽车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支持。
此外,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和人们对私人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加,中国汽车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也会保持增长势头。
然而,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量增长放缓。
东亚和北美市场的增长速度减缓,而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
此外,全球汽车市场也受到了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碳排放限制,这对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在技术方面,2016年是自动驾驶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
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加速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测试。
特斯拉公司发布了全自动驾驶功能,而谷歌的子公司Waymo开始在美国多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
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将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它将改变人们对于汽车的使用方式和交通的理解,并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2016年也是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一年。
电动汽车的出口数量增加了近100%,达到了50万辆。
中国政府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和补贴,推动了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此外,许多汽车制造商也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出。
特斯拉公司推出了Model 3,这是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在2016年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并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
综上所述,2016年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中国汽车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而全球汽车市场面临了挑战和机遇。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2月目录一、小周期下行提前结束、低增长为长期趋势 (6)1、乘用车自主回归,SUV/MPV强势 (7)2、商用车低迷,新能源化成为唯一亮点 (7)二、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与轻量化的基石 (9)1、混动之争:认清到底谁主谁宾 (11)(1)非插电HEV—电动辅助燃油 (11)(2)插电HEV—燃油辅助电动 (12)(3)1元/瓦时是纯电系统经济性临界值 (12)2、电池路线之争:不能忽视的真相,安全与资源 (14)(1)三元也没有那么完美 (14)(2)钴资源短缺可能会成为制约三元材料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制约 (16)3、预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万台 (18)(1)新能源汽车是2020 油耗达标唯一办法 (18)三、智能汽车,经济性门槛即将破冰 (20)1、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经济性门槛即将破冰 (20)2、千万亿市场空间,L2 级别市场已经准备充分 (21)3、L4层级最低要求:100m、1ms、0.5m2 (22)4、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点燃智能汽车市场 (23)四、后市场乱象纷呈,优势型企业才能取胜 (26)1、高频低附加值的后服务将率先形成连锁区域龙头 (27)2、汽配城上网,渠道互联化 (28)3、二手车、汽车租赁、汽车金融 (29)2015 年行业增速接近2%,16 年增速预期低于5%。
低碳化以及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发展重要方向,电动车为2015 年行业亮点,1-10 月份销售超过20 万台,预计2016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 万辆,增速100%。
电动化以及智慧交通将推动汽车电子以及车联网的快速发展。
行业增速放缓为常态。
2015 年1-10 月汽车行业增速1.5%,其中乘用车增长3.8%,商用车下降10%。
细分领域里面重卡为重灾区,SUV 仍然快速增长。
预计2016 年行业增速依然会低于5%。
零部件企业转型以及国企改革16 年需重点关注。
低碳化—发展趋势。
2016年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2016年5月目录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5二、小市值公司背后的大资产61、中国一汽:绝大部分整车业务未上市92、东风集团:整车和零部件基本已全部上市93、上汽集团:资产证券化最完备104、长安集团:零部件业务大部分未上市105、北汽集团: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未上市116、广汽集团:已整体上市127、奇瑞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均未上市138、众多大型国企涉足汽车行业13三、地方小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或资产重组151、管理层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或是最佳方案162、资产重组17四、重点企业简况181、一汽轿车182、中通客车18五、风险因素19“做大做强做优”是本轮国企改革目标。
中信汽车指数涵盖的119家汽车及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46家是国有企业,国企在汽车行业各个细分市场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国企改革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国企改革将是2015年汽车行业投资主线之一。
汽车行业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进入门槛较高,汽车企业需要做大规模,从而拥有更低成本和更强的竞争力。
“做大做强做优”现有的汽车国有企业有助于提升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由于汽车行业具有一定竞争性,参与的国企涉及中央及地方,较为分散,难以进行集团合并,即使合并也难以形成合力,提升竞争力,也无法降低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所以集团合并难以在汽车行业进行。
考虑到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力大,显然国资调整布局和退出也不大可能。
我们认为在汽车国企改革主要有三种形式:1)集团资产证券化;2)管理层激励;3)小型国企成为壳资源被重组。
资产证券化是汽车国企改革最大的投资主线。
我们认为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热点之一,是对尚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型国有企业资产的证券化,如资产置换、购买大股东资产、借壳上市和公开发行股票。
在各地已经发布的国企改革指导计划中,推进整体上市、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源整合优势、提高证券化水平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3二、小市值公司背后的大资产 61、中国一汽:绝大部分整车业务未上市 92、东风集团:整车和零部件基本已全部上市 93、上汽集团:资产证券化最完备 104、长安集团:零部件业务大部分未上市 105、北汽集团: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未上市 116、广汽集团:已整体上市 127、奇瑞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均未上市 138、众多大型国企涉足汽车行业 13三、地方小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或资产重组 151、管理层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或是最佳方案 162、资产重组 17四、重点企业简况 171、一汽轿车 182、中通客车 18五、风险因素 18“做大做强做优”是本轮国企改革目标。
中信汽车指数涵盖的119 家汽车及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46 家是国有企业,国企在汽车行业各个细分市场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国企改革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国企改革将是2015 年汽车行业投资主线之一。
汽车行业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进入门槛较高,汽车企业需要做大规模,从而拥有更低成本和更强的竞争力。
“做大做强做优”现有的汽车国有企业有助于提升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由于汽车行业具有一定竞争性,参与的国企涉及中央及地方,较为分散,难以进行集团合并,即使合并也难以形成合力,提升竞争力,也无法降低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所以集团合并难以在汽车行业进行。
考虑到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力大,显然国资调整布局和退出也不大可能。
我们认为在汽车国企改革主要有三种形式:1)集团资产证券化;2)管理层激励;3)小型国企成为壳资源被重组。
资产证券化是汽车国企改革最大的投资主线。
我们认为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热点之一,是对尚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型国有企业资产的证券化,如资产置换、购买大股东资产、借壳上市和公开发行股票。
在各地已经发布的国企改革指导计划中,推进整体上市、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源整合优势、提高证券化水平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通过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实现向现代制企业的转型,将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做大做强做优”。
汽车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大型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均更强,这些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资本市场吸引力更大。
目前国家支持的“四大四小”汽车集团中,仅有一汽集团的整车业务、长安汽车的零部件业务、北汽集团零部件业务以及奇瑞汽车的整车及零部件业务尚未上市,其它均已上市,相关国企改革投资机会也将来自于上述资产的上市。
其它涉足汽车行业的央企及国有大型企业经营范围广泛,业务差异性较大,汽车业务仅是其众多业务之一,且下属上市公司众多,难有集团整体上市的可能性。
地方小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或资产重组也将带来投资机会。
由于“四大四小”占据了国内汽车行业80%市场份额,其它相关国有企业大多从事客车整车、商用车零部件等,大部分企业收入规模多在100 亿元以下,盈利能力也不太理想。
地方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紧迫性更大,由于资产规模小,且由地方政府控制,地方小型国企改革有望先行先试,力度也会比较大,尤其是管理层激励,将给上市公司带来活力,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国资改革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特别是股权激励,在过去有管理层MBO 及股权激励等有国有资产流失等政治风险。
我们认为本轮国企改革会更多采用员工持股或参与定向增发等形式来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
小型的地方汽车国有企业也存在资产规模较小,有望被其它企业重组或者借壳的可能性,也将带来一些投资机会。
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汽车行业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进入门槛较高,汽车企业需要做大规模,从而拥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强的竞争力。
“做大做强做优”现有的汽车国有企业有助于提升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已有一部分先行者,上汽集团、华域汽车、江淮汽车、金龙汽车等进行了一定程度改革,大多采取的是管理层股权或期权激励,但力度还不大,只能算是国企改革的试点。
上汽集团、华域汽车通过养老金产品变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江淮汽车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及管理层持股,金龙汽车实际控制人从厦门市划转至福建省,并对大、小金龙进行整合。
从现有国企改革案例中可以归纳出如下模式:1)相似业务企业集团合并,如南北车合并;2)集团资产证券化,如物产中大;3)国资调整布局,传统行业转型;4)国资彻底退出,民营企业借壳;5)引入PE 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如江淮汽车;6)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如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
由于汽车行业具有一定竞争性,参与的国企涉及中央及地方,较为分散,难以进行集团合并,即使合并也难以带来竞争优势,也无法降低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所以集团合并难以在汽车行业进行。
考虑到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力大,显然国资调整布局和退出也不大可能。
我们认为在汽车国企改革主要有三种形式:1)集团资产证券化;2)管理层激励;3)壳资源被重组。
从现在进行的国企股权激励的案例来看,相关激励方案的推出一个条件是集团已经整体上市,因此,这必然对那些还未整体上市的企业带来强大的动力,大型汽车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将是最大的投资机会。
小型地方国企资源有限,规模小,盈利能力差,若能对管理层及骨干员工进行较好的激励,有望大幅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小市值公司背后的大资产2006-2007 年的国企改革是针对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包括利用资本市场理顺国企的股权、清晰主业、整合资产、做大做强,大多数具有较大规模的汽车国有企业均已登陆资本市场,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将是对尚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如资产置换、购买大股东资产、借壳上市和公开发行股票。
在各地已经发布的国企改革指导计划中,推进整体上市、发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源整合优势、提高证券化水平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通过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实现向现代制企业的转型,将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做大做强做优”。
汽车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大型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均更强,这些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资本市场吸引力更大。
国内汽车行业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四大四小”国有整车企业占据,相关零部件配套也基本由其下属的子公司或合资企业占据,也就是国内汽车行业优质资产基本被“四大四小”占据,其它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均只是市场“拾遗补缺”者。
“四大四小”是指国家重点支持的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长安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奇瑞汽车和中国重汽,相关企业产品涵盖所有品类汽车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80%。
央企所属上市公司并非都是巨无霸,在三级子公司甚至四级子公司中有一些规模非常小的公司,其中一些经营状况并不好甚至处于ST 状态,资产注入将使得公司规模和业绩发生较大的变化。
那些大型的、绩优蓝筹企业,或面临着重要的投资机会,包括作为集团资产整合平台的机会,以及利用集团资源扩张协同发展的机会。
“四大四小”中只有一汽集团和奇瑞汽车的整车业务尚未整体上市,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和奇瑞汽车的零部件业务尚未上市。
“四大四小”掌控了整车业务整体上市,以及集团下属的零部件业务单独上市,完成资产证券化,将给广大投资者带来机会。
1、中国一汽:绝大部分整车业务未上市一汽集团下属的零部件业务已通过一汽富维、富奥股份、启明信息和长春一东实现了上市,但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资产、一汽丰田大部分资产尚未上市。
一汽集团已将整车和核心零部件资产全部注入了一汽股份,一汽股份将是公司整车业务整体上市平台。
一汽集团拥有一汽轿车和*ST 夏利两个整车上市公司,而集团大部分整车业务未上市,尤其是利润贡献最大的一汽-大众。
2、东风集团:整车和零部件基本已全部上市东风集团的整车和零部件业务基本已通过东风汽车集团股份在港股上市,仅有东风悦达企业、东风南充、东风云南、东风小康、东风裕隆及一些辅助业务尚未进行资本证券化。
东风集团未来资本证券化方面可以操作的资产规模已不大,且相关公司的利润贡献在整个集团中占比也较低。
3、上汽集团:资产证券化最完备上汽集团是国企资产证券化最为完备的大型汽车国有企业,下属的整车业务均已在上汽集团中上市,零部件业务均在华域汽车中上市。
4、长安集团:零部件业务大部分未上市长安集团下属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整车业务已通过长安汽车股份实现上市,也拥有两家零部件上市公司*ST 东安和湖南天雁,但公司华川电装、重庆青山工业、南方天合、成都宁江昭和汽车等主要零部件公司资产尚未进行资产证券化。
如果长安集团下属的零部件资产证券化,可以选择的方式有:1)长安集团吸收合并长安汽车整体上市;2)注入*ST 东安或湖南天雁来实现上市;3)单独IPO 上市。
5、北汽集团: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未上市北汽集团整车业务基本已通过北京汽车和福田汽车实现了上市,但江西昌河、新能源汽车和海纳川零部件业务尚未纳入到两家上市公司。
北汽集团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等资产证券化路径有:1)可以通过注入北京汽车实现资产证券化;2)注入渤海活塞(第一大股东滨州市国资委申请将其股权无偿转让给北汽集团,已获得山东省国资委批准);3)单独IPO 上市。
6、广汽集团:已整体上市广汽集团旗下整车和零部件业务已在港交所和上海交易所实现整体上市,预计未来国企改革方向更多是管理层激励及引入战略投资者之类。
7、奇瑞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均未上市奇瑞汽车是“四大四小”中唯一的整车和零部件资产均未上市的公司,未来公司资产证券化可选方式有:1)集团IPO 整体上市;2)资产注入某上市公司借壳上市。
8、众多大型国企涉足汽车行业除了国家支持的“四大四小”国有汽车工业企业外,还有众多大型国企涉足汽车行业,尤其是一些大型央企,如国机集团、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国化工。
这些大型央企涉足行业众多,汽车仅是其众多业务中的一部分,且拥有众多上市公司平台,大部分资产已实现证券化,尚未上市资产的注入可选标的众多,其中仅兵器装备涉足汽车行业最深,汽车行业资产最大,旗下长安汽车即为国家支持的四大汽车工业集团。
除兵器装备外,中国化工在轮胎行业涉足较深,拥有众多轮胎相关资产,并拥有风神股份一家轮胎上市平台,未来旗下轮胎业务整合有望带来较大投资机会。
国机集团是一家多元化、国际化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三大主业,涉及机械、电力、冶金、农林、交通、建筑、汽车、船舶、轻工、电子、能源、环保、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市场遍布全球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机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有:常林股份、一拖股份、林海股份、国机汽车、国通管业、轴研科技、中工国际、二重重装、蓝科高新、中国机械工程,其中林海股份和国机汽车属于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