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范一木

合集下载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PPT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PPT
通过置入支架来改善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但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问 题。
血管内药物涂层球囊
通过在球囊表面涂覆药物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防止动脉狭窄的复发 ,但药物释放量和球囊扩张压力的控制需要精确掌握。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
患者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 膜下腔出血,经过动脉瘤介入栓 塞术治疗后,动脉瘤完全闭塞, 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常见并发症
栓塞后综合征
手术后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发热等症状,一
般一周内自行缓解。
动脉瘤破裂
手术后动脉瘤可能发生 破裂,需及时处理。
血栓形成
手术后可能形成血栓, 导致血管阻塞,需及时
溶栓治疗。
感染
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 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预防与处理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 安全。
开颅手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患者 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药物治疗
适用范围有限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或控 制病情发展,无法根治动脉瘤。
副作用明显
药物治疗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
疗效不确切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且疗效 不够稳定。
其他介入治疗方式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成功案例二
患者患有颅内多发动脉瘤,经过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所有动 脉瘤均得到有效栓塞,患者恢复 良好,无严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就诊,经过动 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动脉瘤未能 完全闭塞,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等并 发症,患者预后不良。
失败案例二
患者患有颅内巨大动脉瘤,经过动脉 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动脉瘤仍继续 增大,并出现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预后较差。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PPT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PPT
栓塞材料
根据动脉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如弹簧圈、胶状物质等。
闭塞程度
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完全闭塞或部分闭塞,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中监测与处理
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神经功能以及造影剂的反应等情况。
处理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血管 痉挛等,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 手术安全。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长期随访研究
加强长期随访研究,评估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 情况。
多学科协作
加强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神经介入科等多学科协作,提高整体 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内动脉瘤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 括遗传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吸烟、酗酒等。
发病机制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多种生 物学过程,如内皮细胞损伤、血流动 力学改变、炎症反应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的典型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眼睑下垂、 视力障碍等。但不同部位的动脉瘤表现各异,需结合影像学 检查进行诊断。
人员配置
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进行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04
介入治疗的过程
手术入路与血管造影
手术入路
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 手术入路,如股动脉入路、颈动脉入路 等。
VS
血管造影
通过导管向动脉内注射造影剂,以清晰显 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 血管的关系。
动脉瘤栓塞与闭塞
心理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 程、风险和注意事项,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管理课件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管理课件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3时6分5秒下 午3时6分15:06:0520.8.8
谢谢大家
动脉瘤破裂致SAH病理生理
SAH
刺激痛觉敏感结构 颅内压增高
血细胞崩解
血液凝固,阻 塞CSF回流
头痛
CVS
CA、炎性介质释放
脑积水
下丘脑 功能紊乱
无菌性脑膜炎
脑梗
发热、Glu↑、 心肌损伤、心律失常
颅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
诊断:CT、MRA有参考价值。数字减影血管照影
(DSA)为金标准,对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数目 和确定手术方案等十分重要。
3.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b.脑缺血--脑梗死
血栓形成或原有血栓脱落、弹簧圈到位 不正确导致正常血管栓塞、CVS等。
预防:对所有动脉瘤患者,推荐使用尼莫地平缓解脑血 管痉挛。 处理:溶栓或取栓术;取出逃逸的弹簧圈;尼莫地平全 程足量使用。
总结
1. 熟悉动脉瘤相关病理生理 2. 维持循环稳定 3. 关注手术进度及严重并发症的识别
1.术前评估 2.麻醉管理 3. 严重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术前评估
a.心血管: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损伤 b.肺部:神经源性肺水肿、坠积性肺炎 c.电解质紊乱:利尿剂、呕吐、脑耗盐综合征 d.神经系统:Glasgow昏迷评分、Hunt和Hess分级
Hunt和Hess分级 I 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 II 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
颅内动脉瘤--概述
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 80%发生于 Willis环前半部。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 因。发病年龄以40-60y常见。动脉瘤破裂居脑血管意外第三 位,起病急,致残率、死亡率高,约1/3直接死亡,1/3死在 医院,仅1/3经治疗得以幸存。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ppt课件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ppt课件

脑缺血
资料显示脑缺血发生率在2.5-11.0%,而且无 症状脑缺血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脑缺血一般都在操作后立即发生,延迟性缺 血是很少的。 处理方法:术中及术后的抗凝及抗聚治疗、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应用和溶栓治疗。
弹簧圈断裂、移位
尽可能将弹簧圈从血管内取出,无法取出者, 尽可能将弹簧圈解旋,拉至降主动脉内 取出失败后可给予升压、抗凝、扩容治疗 用支架将弹簧圈游离部分贴附至动脉避上
过度栓塞
过度栓塞是指栓塞动脉瘤的弹簧圈团的部分 凸入载瘤动脉,造成后者的狭窄或闭塞,不是指 个别弹簧圈的部分或头尾端脱入载瘤动脉 有症状的过度栓塞常见于宽颈或相对宽颈动 脉瘤(指瘤颈> 4 mm 或瘤颈∶瘤体横径> 2∶3) 和载瘤动脉较细小且侧支代偿差的情况。
处理
栓塞前要注意观察动脉瘤、载瘤动脉和前后交通动 脉的代偿情况 栓塞中适时造影,观察动脉瘤的栓塞和载瘤动脉的循 环情况 选择好最后1 个弹簧圈,解脱前一定要造影,必要时应 观察一定的时间再造影,决定是否解脱 对于宽颈或相对宽颈动脉瘤,只要路径血管允许,使 用瘤颈重塑技术 发生过度栓塞时,可考虑试用球囊等小心地将弹簧圈 顶回动脉瘤内,以及抗凝、扩容和扩张血管等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与技巧
单导管技术 双导管技术 再塑形技术 载瘤动脉闭塞技术 TriSpan技术 支架置入术 Onyx栓塞技术
并发症及其处理
动脉瘤破裂出血
发生率:2-3% 原因: ⒈弹簧圈放置过程中对动脉瘤壁的顶刺或撑胀 的骚扰; ⒉动脉瘤因某种原因(如血压波动,动脉内造影) 而“自行”破裂。
处理
除动脉瘤破裂超急性期都应常规术中抗凝,处于超 急性期的,在成功填入第一个弹簧圈后立即抗凝, 然后继续栓塞; 术中保持导管内滴注通畅 选择弹簧圈合适,减少弹簧圈在动脉瘤内滚动,并 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避免过度栓塞,若出现该情况,可考虑术后抗凝 术中发现有血栓形成,可考虑在栓塞动脉瘤后超选 溶栓(需慎重)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ppt课件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ppt课件
21
22
23
24
25
女,65岁,“突发剧烈头痛,恶心,随即 意识不清,胡言乱语,躁动明显”,入院, 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当日行全脑血管 造影,第3日行动脉瘤栓塞术。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1
脑动脉瘤: 脑动脉血管壁的局部囊 性扩张,进而形成“瘤”样形状, 故称为脑动脉瘤(简称AN)。其临 床症状多由出血(SAH)引起。
2
动脉瘤形成机制: 1.先天性血管壁发育不
良; 2.脑动脉获得性退行性病
变导致血管壁破坏;
3
颅内动脉瘤的分类
4
• 1、按病史分类 未破裂动脉瘤: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增 高或神经受压症状、体征
14
介入治疗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AA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BB
填 填塞 塞的 的弹 弹簧 簧圈 圈
血管内治疗机理 微 微导 导管 管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CC
机械性填塞 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 继发血栓形成
15
注意:如果SAH急性期脑血管造影没有发 现明确的出血原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如怀疑脑动脉瘤者,应在出血后2个月(血 管痉挛消失)和6-8个月(血栓吸收)重复 脑血管造影。
12
手术夹闭
血管内(介入)治疗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AA
微 微导 导管 管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BB
填 填塞 塞的 的弹 弹簧 簧圈 圈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CC
13
SAH后进行急性脑血管造影的条件 生命体征平稳:深度昏迷、呼吸停止或出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Remodeling 技术栓塞3例; 双导管技术栓塞1例; 直接填塞3例。
整理ppt
讨论
▪ 宽颈动脉瘤的判定
➢ 一般认为:颈体比大于1:1 的动脉瘤是宽颈动脉瘤。
➢ 巨大动脉瘤?
整理ppt
讨论
▪ 诊断
➢ CTA对宽颈动脉 瘤颈的判断:
整理ppt
讨论
▪ 诊断
➢ CTA对宽颈动脉瘤颈 判断的局限性:
整理ppt
讨论
诊断
DSA对宽颈动脉瘤 颈的判断:
整理ppt
讨论
▪ 治疗方案
➢ Neroform辅助动脉瘤栓塞技术 ➢ Remodeling技术动脉瘤栓塞技术 ➢ 双导管技术动脉瘤栓塞技术
整理ppt
讨论
▪ 治疗方案
➢ 直接填塞动脉瘤栓塞技术 ➢ 球囊辅助Onyx动脉瘤栓塞技术
整理ppt
讨论
对载瘤动脉发出的穿支动脉的影响。 支架较硬,远端分支输送导管很难到达。
整理ppt
讨论
▪ Remodeling技术动脉瘤栓塞治疗
➢ 优点:
介入栓塞治疗后载瘤动脉内没有异物。 球囊导管较软,能够进入较远端分支动
脉。 治疗费用较低。
整理ppt
讨论
▪ Remodeling技术动脉瘤栓塞治疗
➢ 缺点:
载瘤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
整理ppt
典型病例
▪ Remodeling技术动脉瘤栓塞治疗影像:
整理ppt
典型病例
▪ 双导管技术动脉瘤栓塞治疗要点:
➢ 在微导管到位后,经同一根导引导管或者第 二根导引导管江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内。
➢ 经两根微导管交叉填入弹簧圈。
整理ppt
典型病例
▪ 双导管技术动脉瘤栓塞治疗影像: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PPT课件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PPT课件
(蛇形动脉瘤属于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特殊表现)
按性质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细菌性颅内动脉瘤
2021/5/18
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分类
囊状
梭形 夹层
假性
.
临床表现
•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查体可见 颈强直,Kernig征(+);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二次出 血多发生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部分病人出血可引起视 力障碍。广泛脑血管将乱,会导致脑梗死发生,病人意识 障碍、偏瘫,甚至死亡。
人脑子里有动脉瘤。
流行病学特点
•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是1%。
• 颅内动脉瘤多见于50-69岁年龄组,约占总发生率的2/3。
• 动脉瘤一旦破裂了,它造成的损害极其严重。有1/3的人当 时就死亡,来不了医院。还有1/3的人在医院里头度过了很 艰难的一段时间,还是不能活着走出医院,或者留下重度残 疾。只有1/3经过医生的努力,有可能使他能回到正常的生 活和工作中。
• 4/5位于Willis环前半部分,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 交通动脉者多见;脑底动脉环后半者约占1/5,发生于椎基 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
多发部位
国外3898例统计,依次分别为颈内动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椎基底动脉瘤等。
颅内动脉瘤的分类
按病史分类
✓血管内(介入)治疗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AA
微 微导 导管 管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BB
填 填塞 塞的 的弹 弹簧 簧圈 圈
模 模拟 拟栓 栓塞 塞过 过程 程CC
介入治疗血管内治疗机理 机械性填塞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继发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患者尚某,女性,44岁,主因“视物成双 二天”收入院。PE:神情,双瞳左:右 =2:4,右眼光反应(±),右眼动各方向均 不到位,右眼睑下垂,四肢肌力Ⅴ级。
CT显示左侧海绵窦区异常高信号影像,MRI T2WI示病变内信号 不均匀,考虑动脉瘤,伴机化血栓形成;MRA示动脉瘤,DSA 3D 显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范一木
流行病学特征
• 巨大动脉瘤(直径>2.5cm)—Morley and Barr(1969年) • 发病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 • 好发部位:颈内动脉床突段、颈内动脉海 绵窦段、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等处。 • 自然史:未治疗的巨大动脉瘤年出血率为 8-10%,两年死亡率为66%,而五年死亡 率可达80%。
• 辅以加强实验,交叉充盈实验,残端压力测定, 脑血流测定(XeCT,CTP,多普勒,SPECT)
闭塞载瘤动脉
• 方法: 球囊闭塞:
球囊闭塞血管内面积大,容易闭塞一些小分支动脉,解 离时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并且术后球囊在血流冲击下 弹簧圈闭塞: 可能发生移位。因此常放置两枚球囊:根据病变位置在 弹簧圈依靠微导管精确到达拟闭塞的位置,不依赖机械 颈内动脉岩骨段或动脉瘤下方 1-2cm处放置第一枚球囊 解离,血管损伤小,血管内闭塞面积小。但弹簧圈很难 ,在距离第 1个球囊2cm处再放一个保护性球囊; 完全闭塞载瘤动脉,血流进人弹簧圈之间的微缝隙,增 大了远端管腔血栓栓塞及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尤其对于梭形动脉瘤介入治 疗比较困难 动脉瘤腔内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硬血栓以及部分 钙化等


闭塞载瘤动脉
• Mata’s试验及球囊闭塞实验(BOT)
BOT的评价标准:① 球囊闭塞30min,无临床症状; ② 脑灌注时间和静脉期出现时间与对侧相比不超过1s; ③ 降血压后,无临床症状和脑灌注的变化。
• 动脉瘤复发率高

于栓子脱落表现出缺血性症状。栓塞过程也可导致血栓 • 占位效应无法消除
综合文献报道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颅内巨大动脉瘤,总 的闭塞率为43%,伤残率为24%,死亡率为9%,复发 脑缺血并发症 率高达 55%。 巨大动脉瘤腔内存在血栓的比例非常高,部分患者可由 脱落,出现脑梗塞 。 巨大动脉瘤是往往以占位效应而发病,完全彻底栓塞, 搏动性占位效应能够有所减轻,但是动脉瘤体积没有明 费用较高 显改变,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栓塞后可能出现占 位效应加重
Abstracted from Parkinson et al. Neurosurgery 59:S3-103-S3-112, 2006
典型病例
• 患者张某,女性,46岁,主因“视物成双1
年伴头痛1月余”收入院。
• 神经科查体:神清,语畅,双侧瞳孔等大
,眼球各向运动到位,无眼震,四肢肌力 Ⅴ级。 • MRI: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动脉瘤栓塞—球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 颅内巨大动脉瘤由于瘤颈较宽,瘤体巨大, 常常需要行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 • 虽然辅助栓塞可提高完全栓塞的概率,但长 期治疗效果与小动脉瘤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动脉瘤栓塞—ONYX
• ONYX栓塞颅内动脉瘤—Moret (1999 )
动脉瘤栓塞—ONYX
• 适用于动脉瘤本身不发出分支及载瘤动脉 无穿支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床突旁及以 下部位的巨大动脉瘤 • 疗效:ONYX栓塞动脉瘤欧洲多中心临床试 验(CAMEO,2004)结果表明:19例患者治 疗后,经过一年影像及临床的随访,动脉 瘤闭塞率为47%,神经伤残率为16%,未 见复发。
造影过程中,压迫患侧颈内动脉行对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 可见对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及椎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向 患侧供血。
第一个支架(4.5*16)到位,造影确定支架位置后成功释放,再次 造影可见动脉瘤血流缓慢,但仍可见动脉瘤显影,减影像可见支架 远近端均有内瘘发生。
第二个支架(3.5*7)到位,造影确定支架覆盖上端瘘口, 成功释放支架后造影显示支架下端仍有少量1973年, Serbinenko首次应用可脱球囊 栓塞动脉瘤。 • 1981年,Debrun利用可脱球囊治疗巨大动 脉瘤。其尝试利用可脱球囊栓塞动脉瘤腔 ,但三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 其认为使用可脱球囊栓塞动脉瘤的风险性 较闭塞载瘤动脉更高。
动脉瘤栓塞—单纯弹簧圈

治疗
动脉瘤颈夹闭及载瘤动脉重建术
• 手术治疗
载瘤动脉闭塞或动脉瘤孤立术 脑血管重建术
•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面临的问题

宽颈,甚至没有瘤颈,载瘤动脉常扩张为动脉 瘤体的一部分
无法做到致密栓塞,因为一旦追求致密栓塞, 极有可能造成载瘤动脉受压闭塞,且穿支及分 支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出


疏松填塞动脉瘤腔带来不可避免的术后复发,动 脉瘤往往继续增大
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基底动脉动脉瘤
临床特点
常以占位效应为首发症状,部分以缺血性 症状起病,而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仅为 30%; 颅内巨大动脉瘤常有血栓形成,血栓易脱 落而造成远隔部位缺血 瘤腔内因有血栓形成及钙化,脑血管造影 有可能显示不出动脉瘤的真实形态
覆膜支架
• 覆膜支架首次治疗巨大动脉瘤—Singer( 1997) • 2002年,Islak应用Jostent支架治疗颅内巨 大动脉瘤。
覆膜支架
• 覆膜支架适用范围:① 载瘤动脉有无重要 分支;② 载瘤动脉是否过度迂曲;因此主 要适用于颈内动脉虹吸段较直的脉络膜前 动脉以下段的巨大动脉瘤
病例
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术中压迫患侧颈内动脉 行对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可见对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及 椎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向患侧供血。
术中于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置入2号球囊,充盈后将收缩压降至 120mmHg,观察30分钟,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解脱球囊,于同 侧颈内动脉岩骨段再放置一保护球囊,于右侧颈总动脉造影显示颈 内动脉未显影,颈外动脉未向动脉瘤供血;分别于对侧颈内动脉及 椎动脉造影可见对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及椎动脉通过后交通 动脉向患侧供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