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协同创新外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协同创新外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1、协同教学是以协同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协同思想 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新三论, 即 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的观点之一。 2、协同学(Synergetics),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意 为共同工作。
基本观点: 1)系统联系是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和相互协同的结果, 2)其要素之间的( 竞争)+( 协同)及其转化是系统运 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正是协同导致有序,进而导致有组织现象的产生。 (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 哈肯在1977年首先提出)
模式六:学习过程协同
1、网络自主学习
1、课堂学习 2、自主学习 3、网络自主学习 4、第二课堂学习 5、外语专项比赛
模式七:国内外协同
1、留学生互换项目 2、学分互认 3、国内国际教师联合授课 4、引进国外先进课程。
模式八:评价体系协同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使考试全程化。
平时、期末成绩相结合
加大主观题比例
2、难度大,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对教师的挑战大,要求教师奉献的多。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山东省层面:
《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的意见》 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把需求导向作为协同创新 的根本动力,把效益和贡献作为协同创新的根本目标,充分 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 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3、学校层面上: 近几年,济南大学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成 功构建了在开放环境下全面协同教学模式(Total Synergetic Education in an Open Environment,简称“TSE-OE”模式) 。 全面协同教学是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以及学校与其周 围社会组织之间利用各种合作、交流方式进行互动的教学 形式的统称,具有系统性、接续性、涵容性和发展性等特 征。“TSE-OE”模式并不限于某个局部的协同,而是要创 建开放环境下的全面协同。
考研:什么是211、小211、2011计划
一、211工程“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中公考研小编告诉大家“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北京地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地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地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辽宁地区: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天津地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地区: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地区: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大学上海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地区:浙江大学安徽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工业大学福建地区:福州大学、厦门大学江西地区:南昌大学山东地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地区:郑州大学湖北地区:武汉地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地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地区: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地区:广西大学海南地区:海南大学重庆地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地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地区:贵州大学云南地区:云南大学西藏地区:西藏大学陕西地区: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甘肃地区:兰州大学青海地区:青海大学宁夏地区:宁夏大学新疆地区: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注意:①保研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大学的学生。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汇报人:2023-12-06目录CONTENTS •引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解析•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与体系的关联性研究•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联盟及体系介绍•结论与建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研究内容与方法1. 联盟及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与框架;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研究2. 联盟内部的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3. 体系中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4. 联盟及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探究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02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是一种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组成的联合体,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定义联盟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特点,注重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和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特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的联盟具有汇聚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深化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作用,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用国内概况国外概况发展趋势国内外联盟的概况及发展趋势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联盟,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等。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
2020/7/8
20
成都会议精神
三句话
➢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凝练、落实、组 织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是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 设的根本路径
➢ 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通 过不断创新机制汇聚队伍、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是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的根本方式
➢ 明确主要协同单位的资源贡献、政策支持和任务 担当,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方式
OUTLINE
“2011计划”简介 “2011计划”规划 “2011计划”教育部精神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2020/7/8
2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
《教育部划、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
见》-2012.3.23
➢ 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
➢ 总体要求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
制度先进、贡献突出
1. 能够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性成果,引领该领域前 沿的部分新方向和新兴学科。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的主体学科学术影响力进入国际前列,总 体实力达到该领域的世界一流水平,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
2. 能够吸引国际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培养出具备国际化视野、杰出创新能力的科研人 才,人才培养水平为国际一流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所认可,成为该领域国际优秀创新人才 的集聚中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战 略新兴产业发展中重大关键问题、核心技 术与装备、系统集成能力等
重点推进:节能环保 新兴信息产业 生物产业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教育信息化等
12
区域发展类
区域经济建设 围绕区 域支柱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与 关键技术问题,以支撑区域创新发 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University Education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体现了团队内部从事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典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概念模型。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4-0007-0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尹洁(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2016年4月April ,2016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15-08-27[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C-b/2013/01/03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证分析”(2012SJB630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3YJC880098)。
[作者简介]尹洁(1984-),女,江西赣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概念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共同的科学研究为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通常由技能互补、愿景一致、责任共担的教师与学生组成。
[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目标往往具备交叉性、多元性,其成员来自不同学科,具备不同学科特长,需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团队整体创新能力。
[2]“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3]随着“2011计划”不断推进,部级、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纷纷挂牌成立,运行已日趋规范。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一、2011计划出台背景和制定过程(出自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985工程”。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抓紧提出落实方案。
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经反复研讨,不断梳理思路,多次修改细化方案,并先后听取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21次咨询会议代表、地方教育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基金委、中国科协等11个部委和单位的意见。
教育部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专题办公会审议文稿。
2011年12月27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对“2011计划(送审稿)”进行了审议,原则通过,建议尽快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
2012年3月22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
5月4日,又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
5月7日,两部委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二、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一文读懂什么是双一流
一文读懂什么是双一流、C9、34所、985、211等重点大学!我们经常会把双一流、C9、34所、211和小211、2011计划、985、小985、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挂在嘴边,但是它们都有什么意义,究竟包括哪些学校,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就做一下相关科普,帮助大家了解各校最真实的实力以及学科优势。
双一流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2018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1.42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
2.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40所当然,42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严格上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有140所,以下是具体名单和建设学科。
C9联盟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立意创世界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发言2012-06-02 10:46:33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发言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2012年5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教育部、财政部认真贯彻讲话精神,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我们认为,实施“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将对高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要抓住契机大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在这里,谈三点认识:一、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胡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推动协同创新,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协同创新不同于过去主要关注技术创新,更注重组织制度创新,特别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同时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即通过协作和大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二、实施“2011计划”要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规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协同创新,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
清华建校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牢牢坚持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明确了“顶天、立地、树人”科研宗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了多种协同创新模式。
一是校企协同创新。
1995年我校建立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国内外成员单位近100个;累计与企业建立联合研究机构90多个。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2012年5月7日)同志们: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3月,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刘延东国务委员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组织实施好“2011计划”发表了重要讲话。
按照延东同志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加快了“2011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步伐,经多次修改完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今天与大家正式见面,这标志着“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1计划”实施方案和今年工作安排作点说明。
一、关于实施方案的形成过程实施方案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1年10月到质量工作会议前,在制定“2011计划”的同时,按照“边完善计划、边细化操作”的思路,教育部、财政部进行了大量调研,听取了40余所中央直属高校、30余所地方高校和20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教育部先后召开了5次部党组会和部长专题会进行研究。
第二个阶段是质量工作会议后,按照延东国务委员、贵仁部长指示和要求,两部集中精力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进行研讨,并听取了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对实施方案的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发布的实施方案。
“2011计划”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2011计划”的核心思路和根本要求,充分吸纳了近些年来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了高校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突出了改革要求与管理创新,提高了计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向财政部、向参与和支持此项工作的有关部门、专家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二、关于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实施“2011计划”应站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在贡献中同步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点任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协同创新中心类型。
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李家俊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李家俊: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访谈自《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话题在高等教育界日渐升温。
最近,《中国高校科技》杂志就此访问了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教授。
科教融合、体制创新、成果转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记者:非常感谢李校长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支持。
您在地方工作时就曾经给本刊撰写过文章。
请您对更名后的《中国高校科技》杂志提几点希望。
李家俊:更名后的《中国高校科技》更加突出了思想性和引领性,觉得杂志“顶天、立地、育人”的办刊理念和“科教融合,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转化应用,推动高校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这样3条办刊主线,确实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或者说是中国大学不能回避且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科学研究如何支撑高等教育”,首先要反映在“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上,为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我很赞同。
大学如果没有科学研究,至少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有高水准的科学研究,才有高水平的大学。
从“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出发,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科学研究怎样支撑高等教育。
这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大学传授的知识或者说大学课程体系反映的也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或者说是前人的科研成果和现在的科研成果的一种结合。
在大学发展中我们讲得最多的是学科,学科建设、学科体系、学科专业、学科特色等。
学科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学科就是科学技术、社会发展需求对大学提出的一种分类的方法,学科本身就是现在和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汇合。
高水平的大学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我们现在的教学体系,除了课程里面讲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外,还要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文化、科研氛围以及最前沿的科学话题,这都是育人的重要环节。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教技[2014]2号【发布部门】教育部财政部【发布日期】2014.04.05【实施日期】2014.04.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技[20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现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地方、高校及相关部门要依据上述文件,认真做好协同创新中心的规划、组织和培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部署,围绕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的重大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针对当前高校改革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的要求,发挥高校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落实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措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积极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广泛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深入推动机制体制改革,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教育部财政部2014年4月5日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更加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为了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明确教育部、财政部组织认定并给予支持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重点任务、发展目标和领域布局,更有针对性地引导高校和地方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与组建,经“2011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特制定本规划。
这些高校“暗号”是什么意思?
这些⾼校“暗号”是什么意思?“双⼀流/C9/“⼤⼩985/211/“34所⾼校“暗号”双⼀流、C9、34所、985、⼩985、211和⼩211、2011计划、中西部⾼校综合实⼒提升⼯程。
这些你都了解吗?⼀起来看!2020年⾼考的同学,记得收藏,⼤学报考的时候需要。
01双⼀流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提升⼈才培养⽔平和创新能⼒;⼀流学科建设⾼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发展。
2017年9⽉2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流⼤学和⼀流学科建设⾼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流⼤学和⼀流学科建设⾼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批双⼀流⼤学建设⾼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流⼤学建设⾼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流学科建设⾼校95所。
A类1北京⼤学:理科实⼒最雄厚,部分⽂科实⼒称雄,医学也处于领先地位;综合性⼤学第⼀位。
2中国⼈民⼤学:⽂科第⼀⾼校,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等学科处于第⼀位。
3清华⼤学:⼯科第⼀,⼯科实⼒远超其他⾼校;管理、⽣物学等也处于领先地位。
4北京航空航天⼤学:航空宇航科学第⼀,近年录取分数确实是⾼。
仪器科学、计算机和软件等学科也很强⼤。
5北京理⼯⼤学:⼯科实⼒很强,国防七⼦之⼀。
兵器学科排名第⼀。
6中国农业⼤学:农业类⾼校的霸主,优势巨⼤。
双⼀流赢家之⼀,9个学科⼊围⼀流学科。
7北京师范⼤学:师范类第⼀⾼校,传统名校,地位很⾼。
地理学、⼼理学、教育学、中国语⾔⽂学等学科排名第⼀。
8中央民族⼤学:民族类⾼校,民族学第⼀。
其他⽆太强势学科和专业。
9南开⼤学:传统⽼牌名校,数学、化学、统计学、世界史等都很厉害。
10天津⼤学:第⼀所近代⼤学,⼯科巨⽜,⼯科各专业⽐较均衡,化⼯第⼀,管理也很有实⼒。
11⼤连理⼯⼤学:东北地区第三;当初的四⼤⼯学院之⼀,⼯科总体实⼒不错。
化⼯、⼒学等有优势。
12吉林⼤学:院校合并后,办学规模⼤。
实⼒排在东北地区前三,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不错。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作者:吕剑红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8期摘要:文章分析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并从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瞄准目标与加强协作、建立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更加重视优秀年轻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贯彻实施“2011计划”参与协同创新对策。
关键词:“2011计划”;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08-02“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胡锦涛同志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并于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是: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即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创新模式,重点推进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
一、“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按照目前约定俗成的分类,我国高校被区分为“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高校等几类。
其中地方高校通常是指行政关系隶属于各省、市、自治区,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地方高校2500多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95%以上。
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管理办法
“201 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的管理工作,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中四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即“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A类)、“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B类)、“而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C类)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D类)的评审认定。
第二条评审认定坚持全面开放、择优认定的原则,须在高校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才能申报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认定。
第三条评审认定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宁缺毋滥。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和明显培育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四条评审认定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建立第三方评审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第六条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海外机构的战略科学家、行政管理专家和知名学术专家组成。
第七条专家咨询委员会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聘任.每届50人左右,一届任期四年。
原则.卜.每位咨询专家任期不得超过两届,高校现任领导不得参加咨询委员会。
第八条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对“2011计划”发展战略、计划口标、阶段任务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与建议;(二)对通过专家评审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咨询,提出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候选私单;(三)参与评估验收以及绩效评价T作,并对“20ll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承担“2011计划”领导小组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2011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1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2011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2011计划”专项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资金、行业部门和企业投入资金以及高校自筹资金等。
第三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经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主要包括中心的创新团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日常运行等方面。
地方财政资金、行业部门和企业投入资金以及高校自筹资金等,根据地方、行业部门、企业、高校的规定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规划统筹安排使用。
第四条“2011计划”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统筹规划,分年实施;分类支持,动态调整;专款专用,绩效考评。
第五条凡使用“2011计划”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均属国有资产,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合理使用,精心维护。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六条“2011计划”专项资金纳入牵头高校年度预算,专项用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第七条财政部、教育部根据“2011计划”总体规划,确定经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建设周期内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控制数。
同时预留一部分资金,根据中期检查和绩效评价情况,对建设成效显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好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适当奖励。
第八条经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在建设周期内,根据财政部下达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控制数,统筹考虑中心建设需求以及地方财政资金、行业部门和企业投入资金、高校自筹资金等,自主编制“2011协同创新中心”年度预算,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财政部。
经财政部审核后,按程序纳入下一年度部门预算。
第九条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牵头高校可根据“2011协同创新中心”相关协议、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将协同单位所需资金拨付协同单位。
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
“211工程”大学名单(红色为“985”)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湖北(7所)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4所)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985工程”简介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 程。 1998年5月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 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 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随后,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中,将此规划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 讲话时间命名为“985工程”。
中国大陆39所985大学的详细分类
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7所: 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 以行业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2所: 国防科技4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 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农林科技2所:中国农业大学(二)、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二);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 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11工程”于1995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 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 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 的国内、国际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高瞻远瞩的重 大决策。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和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2011计划”的支持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 持续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创新团队
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 能力。
推进高校科研创新
加强科研投入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鼓励自主创新
支持高校教师和学生开原创性、前瞻性研究,培养自主创新能 力。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
加强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改进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 养方案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个性化培 养等。
高校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01
部分高校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导致科研人员
的创新积极性不高。
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
02
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
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案例
总结词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描述
某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企业合作、技术转让、创办科技企业等方式,将多项科研成 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了经济效益。
某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案例
总结词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与产业界的互利共赢
未来展望
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应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 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深化产教融合
高校应进一步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 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及探究
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及探究作者:李一辰孙玲王雅楠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8期摘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针对科学研究、学科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改革。
本文针对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以机制体制、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纵深发展展开研究,建议协同创新中心突破机制体制壁垒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创新共同体以保证其能长期稳定的运行,推进高校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伙伴关系;创新共同体一、“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介绍“2011计划”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该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1]明确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原则及重要任务,并对通过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充分给予中心在机制体制改革、人事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优先权、自主权。
通过认定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38家,覆盖 14 个省份,且基本分布在中、东部地区。
京(9)、苏(5)、沪(4)、湘(3)、浙(3)5 省(直辖市)占据 24 席,川、鄂、闽、津、陕各占 2 席,辽、豫、黑、皖各占 1 席。
[2]根据重大需求划分,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涵盖量子物理、司法文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民共建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一个创新综合体,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功能部门整合,将支持政策、科研实力和生产工厂一体化。
在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创新实力上,都是高度匹配,是目前较为前沿的的协同创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财经大学:把握机遇、勇于实践,提升学校协同创新的
能力
2012-06-02 10:54:31
把握机遇、勇于实践,提升学校
协同创新的能力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
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既是积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大举措,也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高校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现实路径,必将推动高等教育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一、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形成多方推进“2011计划”的良好氛围
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创新力量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创新资源分散重复、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
然而,提升创新能力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意义早已超出单一主体、单一领域、单一行业的范畴,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
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共进,从而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因此,“2011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地方的密切配合,在多元协同的基础上保持整体协同,在开放协同的过程中推进持续协同。
高校也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积极为计划的实施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二、认真思考,深刻领会,全面把握“2011计划”的科学内涵
“2011计划”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根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目标,两类评价标准,三大战略重点,四项载体类型。
——一个核心目标即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进而带动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两类评价标准:一是“国家急需”,即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二是“世界一流”,即坚持学术标准,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
——三大战略重点:一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重点学科优势,聚合国内外有效资源,打破学科阻隔和行政壁垒,形成促进学科强强联合、交叉融合、集成共生、竞相发展的学科生态格局,带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同步提升,增强重点学科综合实力;二是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多方参与、深度融合、动态开放、相对独立、可持续发展的实体组织,通过这一载体,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三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必须突破长久以来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以及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外部体制壁垒,充分激发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构建良好的产学政研用互动链。
——四项载体类型。
“2011计划”初步界定了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开展协同创新的四种基本载体类型,同时鼓励高校勇于探索,创新模式,努力使各类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行业进步的发动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营。
三、科学谋划,大胆实践,切实保障“2011计划”取得实效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行动。
西南财经大学将紧抓这一重要发展契机,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的要求,紧密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将协同创新平台培育与建设同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凝炼协同创新方向,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组建协同创新组织载体,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培育建设力度,助推学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着力点,夯实协同创新的基础。
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
拥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提供一流的科研和社会服务。
西南财经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结构,一方面为有效进行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实力。
另一方面因为学科结构相对单一,优势重点学科集中在经、管、法等学科门类,学科分布面狭窄,又制约多学科协同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国家“2011
计划”的启动,为更大范围跨学科协同创新带来极佳机遇。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大力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注重创新团队的多学科背景,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单位的紧密合作,在围绕重大问题的多学科、多单位协同攻关中促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以与行业、区域深度合作为重点,搭建协同创新的平台。
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独特的金融学科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决定了学校协同创新的重点是服务金融行业发展。
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与金融机构和行业部门合作共建的研究机构的作用和优势,汇聚创新资源,搭建
创新平台,继续深化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及各大金融机构协同创新。
学校积极发挥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审计学)、政治经济学和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优势,同国家相关部委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如与国家审计署科研所共同组建“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部等部委协同研究“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等重大课题,上述与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奠定了协同创新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另一方面,学校是西部唯一“211工程”重点建设财经大学、中国西部财经智库,决定了学校协同创新的重点是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成渝经济区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反贫困和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等重大战略问题,学校将切实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充分集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及企业创新资源,联合筹建协同创新平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以健全、完善合作机制为保障,提升协同创新的水平。
为切实做好“2011计划”实施工作,学校在现有与政府、行业部门、科研机构、其他高校及大型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取得实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以金融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强协同创新方向的凝练,突出项目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避免短期性、盲目性和临时拼凑;建立学校协同创新申报程序和相关制度,以开放、务实、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鼓励组织校内
外创新力量协同攻关;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探索构建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搭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健全项目评价机制和办法,实施项目分类管理,择优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协同创新项目,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重点培育,积极创造条件、适时申报国家“2011计划”的评审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