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键词:物质、实践、联系、发展、规律、矛盾、方法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我们面对的世界,生机勃勃,奥妙无穷。
人类对世界的不懈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
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什么是世界观?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形成了其发展的多样性。
而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飞跃。
人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
显然,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人类也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世界观,观者,看也。
看什么,观什么呢?看的是“整个世界”,而不是“局部世界”。
用中国哲学的话说,看的是宇宙“大全”。
如果你看世界的时候,看的是“局部世界”,那就不叫世界观了,不叫哲学了,而叫科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唯心主义流派(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依赖人的意 识存在,自我意识、个人心灵是世界的本原。主观 唯心主义极端化成为唯我论、利己主义、主观主义。 Eg.英国贝克莱的主体的感觉“存在就是被感知”,黑 格尔主体的思维,叔本华主体的意志,视为本原性的 存在。中国明代王守仁“心外无物”。 •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 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 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把人的观念实体化、 精神绝对化、偶像化、神化,客观唯心主义极端化 则通向宿命论、蒙昧主义、精英论、神秘主义创世 论和宗教信仰主义。 Eg.中世纪神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 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理 论形态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世界观人人都有,往往是自发的、零散而 不系统的,世界观影响哲学。
• 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 论体系。 • 方法论最基本的原则:从根本上说,方法 就是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运用。按照认识的 规律来认识客观世界,按照客观世界固有 的规律来改造世界。按照这种最一般的规 律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方法 论。
• 世界两大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 人类两大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生存 生产活动 世界的本质 发展 人 世界 事物之间的联系 衣食住行 认识 人的地位作用 物质资料
3.哲学基本派别 3.1唯物主义及其发展 •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 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经历了三个基 本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人类自古以来都执着于认识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甚至宇宙的本原,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者就是凭借直观感觉的天才,在说明世界 本原上,他们执着于将世界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 物质形态。
【发展战略】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 和近代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又克服了它们的 严重缺陷,把唯物主义世界观建立在现代科学 成就的基础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 观性,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克服 了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并在社会实践 观点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认识 史上的革命变革。
现在:哲学讨论一些最基本的信念与原理 哲学最根本的态度是反省、反思。
• 反省、反思知识、观念或现象 • 从事物、行为中抽身。它产生于惊讶、困惑、
愤怒等 找到这基本的观念、原理就能理解(为什么)或 怀疑(怎么会) • 哲学本质上是批判性的。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世界的本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学重点]
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规律及其特点;唯物辩证 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教学难点]
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
2.意识的起源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哲学,这门学问中国过去叫 “道学”、“理 学”。是研究道、理的。
• 什么是道?道与器相对
贝克莱
黑格尔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
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的 创造者,而客观物质世界反倒是这个主观精 神的产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 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认 为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最后 归结于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
休谟
康德
物质本原:唯物主义
何谓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
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 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 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 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 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 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 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 此以外,都是鬼话。”
——《反杜林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 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 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 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 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 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相互依存
磁铁有南北两极,总 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即使将它切断、打碎, 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 存在。
相互贯通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世界的过程性 就是“现实的诸环
节的全部综合的 展开
原因和结果
•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 象
•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 现象
• 因果关系是包括时间先后 顺序在内的一种现象必然 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普遍联 系
现象与本质
•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
杨朱:“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 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安全1302 高泽彬 2013013063
安全1302 高泽彬 2013013063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共产
能动性 执政党规 人圈 其他 人性本善 社会实践 社会规律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人性本恶
人类规 共性
(唯物主义) 古代
物质 近代 规律(事物本身固有的稳定的必然的
现代
唯物主义 利用规律 反应特性
(一切
主观能动性 物质)
意识 (人脑)对(客观)物质的(主观)反映 (刺激)感应(从
低等生物)
意识(人类的)
客观性
联系(关系)事物之间,内部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多样性
总特征
发展 新生旧之 过程
源泉和动力 对立 (矛盾)
含义:质量,量度,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总规律 质变量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状态 联系
两者相互渗透
肯定
否之否
否定
否之否(辩证的否定)
必然和偶然
客观辩证法 现实和可能
辨证方法 现象和本质
主观辩证法 内容和形式
决定 反
作用。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性,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部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于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思维能否认识或反应存在的问题。
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有神论和无神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联系孤立、发展静止、内部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何意义?答: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_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
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 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 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本方法
主观唯心主义
慧能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黑格尔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
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 论。
凡以知,物之理也, 可以知,人之性也。
休谟
康德
荀 子
哲学基本问题小结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思维和存在 何者第一性
唯物主义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 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含义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 你的盾,如何?
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
我的矛无坚不摧!
!?
理解矛盾的含义,首先要把逻辑 矛盾和辩证矛盾严格区别开来。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相互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的联系)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1)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2)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3)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4)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 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案例1:牛顿与神学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
他在自发的唯物论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力学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是他在哲学上是个盲人。
他厌恶理论思维,曾自我警告:“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呵!”(当时的形而上学指哲学思维)这是他为了排斥理论思维发出的警告。
事实上他自己也不可能摆脱哲学的影响和支配。
为了解决太阳系最初是怎样开始运动以及行星又是如何绕太阳运转这类问题时,他认为除了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必须有一个“切线力”。
这个力从何而来呢?他陷入了困境。
于是,他提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力”来作为太阳及行星运动的起因,从而,从自发的唯物论坠入唯心论的泥坑。
晚年,他埋头注释《约翰启示录》,写了130万字的神学著作,妄图用科学的发现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这就完全作了宗教神学的俘虏,阻碍了他在科学上做出新的贡献。
这件事说明,即使是著名的科学家,如果忽视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就会偏离科学的道路。
企图离开哲学的指导是办不到的。
相关知识点:世界观的重要性;案例2:“心”与“气”(1)[宋]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仅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杂说》)[译文] 上下四方叫做“宇”,古往今来叫做“宙”。
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
千万世以前,有圣人出现,此心相同,此理相同;千万世以后,有圣人出现,此心也相同,此理也相同;东西南北四方有圣人出现,此心都相同,此理都相同。
(2)[宋]张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正蒙·太和篇》)[译文]太虚没有固定的形体,它就是气的本来状态。
气凝结聚合为有形的万物,分化解散为无形的太虚,它的聚散变化不定的形态是暂时的。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2010年真题)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答案】D坚持就是胜利,体现的是事物的因果联系,即两者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揭示了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和范畴,正确答案是选项D。
2、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
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
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2010年真题)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答案】ACD 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论部分的知识,在本题中,人的意识是对于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新华字典中内容的变迁,说明人的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需要借助人类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来表达。
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2010年真题)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答案】A 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只有一点,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二者之间的对立只有相对而言的意义。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2009年真题)A.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 以人为本C. 统筹兼顾D. 全面协调发展【答案】C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知识要点1、物质世界和实践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运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活动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及其客观性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学习要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发展及其本质3、对立统一规律及矛盾分析法4、掌握规律,应用规律课程讲义一、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的本原呢?这里有三种看法。
即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二元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物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三种历史形式,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认为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即心灵和物体。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二而不是一,但它不可能保持在唯物和唯心观念中的中立地位,最终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物质世界是否可知?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识”和“不可知论” 。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很多。
如这图片上的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认为“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认为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物之理,是事物的规律。
我们可以任籍认识的东西是我们的思维。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8
(二)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唯心主义运动观 有无物质的运动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旗动!
风动!
慧能
39
(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 固有属性
——物质运动的相对稳 定状态和特殊状态。
第一、相对一定参照物没有发 生空间位置移动; 第二、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 没有发生质变。
40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标志物
世
决定
方
界
法
观
体现
论
4
具体科学 部分世界 特殊规律
哲学 整个世界 一般规律
5
(3)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是
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进行辩护和宣传 的工具。哲学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提供一定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形态。
6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37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 有的。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人 人的大脑
32
一
唯物主义 一元论
元
世
论
唯心主义 一元论
界
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物质
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精神
的 统
二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笛
元 论
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和精神。
卡 尔
一
性
多 元 论
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 原: 物理世界 、 知 识世界和心理世界。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 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 性。 • • • • • • • • • • • ★运动观 1、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举例:芝诺:飞矢不动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意识观
1、意识的产生
• •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发展阶段:无机物的反应特征—低等生物的刺激 感应—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
举例:洛克:白板说
•
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
2、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错误观点:庸俗唯物主义意识观(意识是人脑分 泌的特殊物质)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 • • • • • • • • • • • • • • 1、原因和结果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因果关系: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2、必然和偶然 必然:事物发展过程一定会发生的、确定不一的一种趋势 偶然: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3、本质和现象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根本性质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表现特征 4、可能和现实 可能:事物发展的种种趋势 现实:具有合理性的现存的一切事物 5、内容和形式 内容: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 1、矛盾的普遍性 • •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矛盾的特殊性 每个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 同一矛盾的双方也不同。
发展战略-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精品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世界观 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哲学不仅是世界观,而且也是最一般的普遍 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 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 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 的对立)是哲 学的起点,这 个起点构成哲 学的全部意义。
到了近代,许多自然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 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 化出来是人类认识的必然和进步,既有利于具 体科学的成长,也有利于哲学自身的发展。但 有些哲学家看不到这一点,往往过分夸大思辨 的力量,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 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以为具体 科学只能提供不完全的、相对的真理,哲学则 可以提供完全的、绝对的真理。
著名中国现代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
认为:“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 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 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我所说的哲 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 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 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 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 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 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在绪论中,我们曾讲到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那么,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 论,什么是哲学,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能 够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 题又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 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
发展战略-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精品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物质观)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
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源自动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本节关键词——
世界观 方法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 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辩证法 形而 上学 物质 意识 运动 静止 时间 空间 实践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 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 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例如:宋代程(程颢、程颐)朱(熹) 理学的“理”,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 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 个,就是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恩 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 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方面问 题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 学派别。 ——“本体论”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认识论问 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 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 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 是可知的。如荀子说过:“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 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篇》) 。但也有极少 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 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 不可知论。——“认识论”问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质量互变规律上节讲到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其具体进程是矛盾对立两边中的非主要方面转化为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
此刻咱们要问矛盾非主要方面转化为主要方面是突然的仍是经历一个量的增加进程,咱们说要经历一个量的增加进程,这就是本节要讲的量变。
那么,量变必然会引发质变吗?咱们说必然会引发质变,那么,为何量变必然会引发质变,这就要研究量和质的统一关系即度的问题。
本节主要讲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问题。
(一)、质、量、度1.质(1)什么是质事物之间都是有区别的,如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等,多得数不胜数,它们各不相同;物质世界中的机械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更是截然不同,各不相同;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等现象也各有特点,彼此有别。
之所以有区别就是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质。
所谓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规定性就是特性。
●▲譬如制造和利用工具是把人这种动物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性。
●▲军队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就在于军队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共产党员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群众,就在于他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
(2)质的特征质的特征是,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意思是说,当一个事物的质存在着的时候,这个事物就存在,当一个事物的质消失了以后,这事物就不存在了。
譬如,人的质是人能劳动、有理性等。
当人丧失了劳动能力、思维能力医学上把这样的人称为“植物人”。
“植物”不是人,后面加了个“人”,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人或从伦理学法学上说他仍是人。
西方医学和法律上把思维停止看做人死亡的标志。
食物之所以是食物是由于它有作为食物的质如有营养、新鲜等,当它发霉变质了,它就不成其为食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 最高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 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及其本质:
意识的起源: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即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 意识; 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产生 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意识产生和发展提 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 进了意识的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 个,就是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恩 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 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方面问 题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 学派别。 ——“本体论”问题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 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 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 精神的显现。例如:宋明时期的陆(九渊)王(阳明)学派所谓 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 集合”,马赫的“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等观点。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物质观)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
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本节关键词——
世界观 方法论 唯物主义 唯 心主义 可知论 空间 实践
词源考证
“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古希腊文“philosophia”, 是由“爱/追求”(philein)和“智慧”(sophia)组合演化而来, 本意是“爱智慧”或“对智慧的追求”。从词源上看,哲学是智 慧之学,是人类对智慧的不断追求和深刻思索。 1874年,日本 学者西周(1829-1897,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在《百一 新论》中首次用汉语的“哲学”来表述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学 说。1896年前后,中国近代思想家黄遵宪(1848-1905)将这一 表述引入中国,并逐渐通行。中国清代以前的文化典籍中并无哲 学一词,只有单列的“哲”“学”二字。“哲”的基本含义是明 智、明理,指人们通过思想认识活动,使被遮蔽的智慧和道理显 明出来。“学”的基本含义是模仿、实习、再现,指个人通过模 仿、学习、再现事物的活动以获得知识和能力。合在一起组成的 “哲学”一词,其含义是指人们为了明智、明理、提高思维认识 能力所进行的学习认识活动。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 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即认识论问 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 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 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 是可知的。如荀子说过:“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 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篇》) 。但也有极少 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 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 不可知论。——“认识论”问题
辩证法 VS 形而上学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与其紧 密相连的就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 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不动的?世界万物为什么会 发展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 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对 子”——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 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 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人们通常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 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 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不仅要探求世界 的客观本性和普遍规律,还要探求人自身以及 人同世界的关系,探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可能性、途径和普遍方法。
唯物主义 VS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 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唯物主义发展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 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发展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 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 。 唯物主义发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以科学实践观为 基础,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 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 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 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 来”。(《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3页)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 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 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 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