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烧结-1

第五章 烧结-1

2. 中温阶段(300~950℃)
• 任务:脱水、分解、氧化、晶型转变
• 结构水排除(高岭土) Al2O3 . 2SiO2 . 2H2O
Al2O3 . 2SiO2+2H2O
• 碳酸盐分解
✓由原料中带入
✓分解反应
500~850℃
MgCO3
MgO+CO2
CaCO3 850~1050℃CaO+CO2
MgCO3 . CaCO3 730~950℃ CaO+MgO+2CO2
研究表明,较小的颗粒尺寸分布范围是获取高烧结密度的必要条件。
二、影响陶瓷材料烧结的工艺参数
(1)烧成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烧成温度是指陶瓷坯体烧成时获得最优性质时的相应温度,即操作 时的止火温度。
烧成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晶粒尺寸和数量。对固相扩散或液相重结 晶来说,提高烧成温度是有益的。然而过高的烧成温度对特瓷来说,会因总 体晶粒过大或少数晶粒猛增,破坏组织结构的均匀性,因而产品的机电性能 变差。
颗粒间由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孔隙缩小,连通孔 隙变得封闭,并孤立分布。 ③ 小颗粒间率先出现晶界,晶界移动,晶粒长大。
2)烧结后期阶段 ① 孔隙的消除:晶界上的物质不断扩散到孔隙处, 使孔隙逐渐消除。 ② 晶粒长大:晶界移动,晶粒长大。
➢ 烧结的分类:
烧结
固相烧结(只有固相传质) 液相烧结(出现液相) 气相烧结(蒸汽压较高)
颗粒形状和液相体积含量对颗粒之间作用力的影响 只有在大量液相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使这些具有一定棱角形状 的陶瓷粉体之间形成较高的结合强度。
(4)颗粒尺寸分布对烧结的影响
颗粒尺寸分布对最终烧结样品密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有关的动力学 过程来研究,即分析由不同尺寸分布的坯体内部,在烧结过程中“拉出气孔” (pore drag)和晶粒生长驱动力之间力的平衡作用。

烧结

烧结

晶粒长大的推动力是晶界过剩的自由能, 即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之差是使界面 向曲率中心移动的驱动力。小晶粒生长 为大晶粒.使界面面积减小,界面自由 能降低,晶粒尺寸由1μm变化到lcm,相 应的能量变化为0.1-5Cal/g。
自由焓
△G

△G 位置 (a) (b)
图7 晶界结构及原子位能图
晶粒长大过程的进行:
一、烧结的定义
压制成型后的粉状物料在低于熔点的 高温作用下、通过坯体间颗粒相互粘结和 物质传递,气孔排除,体积收缩,强度提 高、逐渐变成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坚固 整个的过程。 通常用烧结收缩、强度、容重、气孔 率等物理指标来衡量物料烧结质量的好坏。
二、烧结分类
按照烧结时是否出现液相,可将烧结分为两 类: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 固相烧结是指烧结温度下基本上无液相出现 的烧结,如高纯氧化物之间的烧结过程。液相烧 结是指有液相参与下的烧结,如多组分物系在烧 结温度下常有液相出现。 近年来,在研制特种结构材料和功材料的同 时,产生了一些新型烧结方法。如热压烧结,电 火花烧结,无包套热等静压烧结,微波烧结等。
3.气相传质 由于颗粒表面各处的曲率不同,按开尔文公式可 知,各处相应的蒸气压大小也不同。故质点容易从 高能阶的凸处(如表面)蒸发,然后通过气相传递 到低能阶的凹处(如颈部)凝结,使颗粒的接触面 增大,颗粒和空隙形状改变而使成型体变成具有一 定几何形状和性能的烧结体。这一过程也称蒸发冷凝。
4.溶解—沉淀
粘性流动传质 : 若存在着某种外力场,如表面张力作用时,则质 点(或空位)就会优先沿此表面张力作用的方向移动, 并呈现相应的定向物质流,其迁移量是与表面张 力大小成比例的,并服从如下粘性流动的关系:
F S v x
(3)

烧结工艺介绍

烧结工艺介绍

烧结工艺介绍烧结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冶金工艺,用于将粉末状物质加热至接触点熔融,形成固态结合体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烧结工艺的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工艺流程。

一、原理烧结是通过热量作用使粉末颗粒表面融合,而形成较强的固态接触的过程。

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相互接触,颗粒表面由于温度升高而软化或熔化,粒子间形成了弥散相和连续相,使颗粒间形成了较强的结合力。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时间以及加压力度等工艺参数,使颗粒状物质在相互接触的同时,形成致密且高强度的结构体。

二、应用范围烧结工艺在冶金、陶瓷、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冶金领域烧结工艺在冶金领域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制品的制备,如金属粉末冶金零件、冶金陶瓷、高合金材料等。

2. 陶瓷领域烧结是陶瓷领域中常用的制备工艺之一,通过烧结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强度和良好耐磨性的陶瓷制品,如瓷砖、陶瓷碗碟等。

3. 粉末冶金领域粉末冶金是一种以粉末为原料,通过烧结工艺制备制品的工艺。

烧结工艺可以将金属粉末制备成各种零件,如齿轮、凸轮等。

4. 高分子材料领域烧结工艺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用于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塑料制品,如高强度塑料零件、高耐磨塑料制品等。

三、工艺流程烧结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制备、粉末颗粒的装填、加热烧结和冷却等步骤。

1. 原料制备:首先需要根据所需制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

这一步骤可以包括粉末的混合、筛分以及添加特定添加剂等。

2. 粉末颗粒的装填:将经过处理的粉末颗粒通过特定的装填方式填入烧结模具中。

装填要求均匀且适量,以确保烧结过程中的热量传导均匀。

3. 加热烧结:将装有粉末颗粒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根据所需制品的要求来确定。

4. 冷却:烧结结束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可以通过自然冷却或者采用特殊的冷却方法来进行。

四、工艺优势烧结工艺相对于其他加工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和强度。

烧结的基本过程

烧结的基本过程

《烧结的基本过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烧结的基本过程。

你们可能会问,什么是烧结呀?其实,烧结就是把一些粉末状的东西变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简单说,就是先把粉末堆在一起,然后加热。

就好像我们做饼干,把面粉等材料混合好,再放进烤箱里烤。

比如说,制造砖头的时候,就会用到烧结。

把泥土弄成粉末,然后放进一个特别的炉子里加热,出来就是坚硬的砖头啦。

有个小工厂,专门生产零件,他们就用烧结的方法。

把一些金属粉末加热后,就变成了结实好用的零件。

同学们,现在是不是对烧结有点概念啦?《烧结的基本过程》同学们呀,咱们来聊聊烧结的基本过程。

烧结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很有趣。

想象一下,有一堆小小的粉末,它们分散着,没什么力气。

但是经过烧结,它们就能团结在一起,变得很强壮。

比如制作陶瓷,把陶土粉末弄好,经过高温烧结,就成了漂亮的陶瓷碗、陶瓷杯。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好奇地看着爸爸工作,爸爸就是在做烧结,把一些材料变成有用的东西。

小朋友觉得太神奇啦!同学们,烧结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烧结的基本过程》同学们,今天咱们说一说烧结的基本过程。

你们知道吗?烧结能让一些小小的粉末变得很厉害。

一开始,粉末们松松散散的。

然后给它们加热,它们就开始发生变化啦。

就像一群小伙伴,本来各自玩耍,后来一起努力,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

比如说,制造铁锅的时候,也是用烧结。

把铁的粉末加热,就有了我们家里用的铁锅。

有一次,我去工厂参观,看到了烧结的过程,那场面可壮观啦!同学们,烧结是不是很神奇呀?。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烧结原理1. 烧结是指将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其颗粒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块状产品。

烧结的基本原理是固相扩散,即热力学上的固相之间的扩散过程。

2. 烧结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力学过程,分别为颗粒间的原子扩散、颗粒间的表面扩散和颗粒间的体扩散。

这三种扩散方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颗粒间发生结合。

3. 烧结过程中温度、时间和压力是影响烧结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这些参数,可以使烧结过程更加均匀和有效。

二、烧结设备1. 烧结设备主要包括热处理炉、烧结炉、烧结机等。

不同的烧结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烧结材料和工艺要求。

2. 烧结设备的主要部件包括燃烧室、加热炉、炉膛、热风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等。

这些部件共同作用,实现对粉末材料的加热和烧结作用。

3. 热处理炉是常见的烧结设备之一,主要通过电阻加热、气体燃烧等方式对粉末材料进行加热处理,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烧结工艺。

三、烧结工艺控制1. 烧结工艺控制是烧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实现对烧结过程的精确控制。

2. 烧结工艺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通过对烧结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实现对烧结过程的精确控制。

3. 在实际生产中,烧结工艺控制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烧结材料选型1. 烧结工艺适用于各种粉末材料,包括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粉末冶金材料等。

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工艺和设备。

2. 烧结材料的选型考虑因素包括原料种类、粒度、成分、形状等。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材料,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在烧结材料选型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成本、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五、烧结工艺的应用1. 烧结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粉末冶金、电子材料等行业。

在金属制品生产中,烧结工艺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粉末冶金制品、焊接材料、钎焊材料等。

烧结与还原过程

烧结与还原过程

定义
还原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加入 还原剂或采用其他手段,将金属氧化 物或盐类中的氧去除,从而得到金属 或其化合物。
目的
还原过程主要用于制备金属、合金或 某些化合物,以及从金属氧化物中提 取金属。
还原的化学反应
01
金属氧化物与碳反应
在高温下,金属氧化物与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例如
:$2CuO + Crightarrow 2Cu + CO_{2}$。
精确控制烧结与还原过程 中的温度,确保温度波动 在允许范围内。
压力控制
合理调节压力,以实现烧 结与还原过程的稳定进行 。
时间控制
根据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烧结与还原过程的时间。
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
外观检测
对产品外观进行检测,确 保产品表面无明显缺陷。
尺寸检测
测量产品的各项尺寸参数 ,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还原工艺参数
温度
压力
还原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温度的 高低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的纯度。
在某些还原反应中,压力对反应速率和产 物有一定影响。
时间
还原剂与原料配比
反应时间也是影响还原过程的重要因素, 时间过短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时间过长 则可能导致副反应发生。
还原剂与原料的配比对反应速率和产物质 量有重要影响,需根据具体反应条件进行 选择和调整。
目的
烧结的目的是通过致密化过程,提高物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 以及改变物料的导电、导热等物理性能。
烧结的物理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在烧结过程中,物料会发生颗粒间的 接触、粘结、融合等现象,导致物料 的致密化。同时,物料的体积会收缩 ,密度会增加。
化学变化

烧结理论及工艺要求

烧结理论及工艺要求

烧结理论及工艺要求
一、烧结理论
烧结,它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加工方法,是将金属粉末或粒子因加热及
压实而聚结成固态或凝固态的工艺。

烧结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疏松期、烧结期和结晶期。

烧结期包括加热期、热压期和持热期。

1、疏松期:粉末在温度小于熔点时,它的聚结能力较低,它的表面
比较滑,一般称为粉末状态,它既可以形成颗粒和宏观结构。

2、烧结期:当温度上升到金属熔点以上时,粉末微粒之间的聚结能
力增强,它的表面光滑,此时粉末形成了小的颗粒,并可以粘合在一起,
形成较大的烧结体。

3、结晶期:当温度上升到金属晶体化温度时,粉末发生晶体结构,
进一步烧结,形成金属晶体。

二、烧结工艺要求
1、烧结温度:烧结温度是控制烧结成果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烧
结温度应高于金属的熔点,低于其晶体化温度。

2、压力:压力也是影响烧结成果的重要参数。

如果压力太低,烧结
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就需要使用较高的压力,以保证烧结质量。

3、时间:在烧结过程中,烧结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烧结
时间不足,就可能导致金属的结晶不匀,从而影响烧结的成果。

烧结过程的三个阶段

烧结过程的三个阶段

烧结过程的三个阶段烧结(sintering)是一种通过加热粉末来使其颗粒之间结合的过程,用于制造陶瓷、金属和复合材料等产品。

烧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阶段、稳定阶段和冷却阶段。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个阶段,以加深对烧结过程的理解。

第一个阶段是加热阶段。

在这个阶段,原始粉末会被加热到低于其熔点的温度。

加热的目的是使粉末颗粒与周围的颗粒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当粉末开始加热时,粉末的颗粒表面会因为固态扩散而发生变化。

固态扩散是指固体内原子、分子或离子的迁移,这种迁移会导致在加热过程中颗粒之间产生结合。

在加热过程中,粉末的体积会缩小,颗粒之间的间隙也会逐渐减小。

当粉末开始结合时,其形成的结构称为烧结体(sinter)。

烧结体的结构是由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之间通过颗粒表面的固态扩散结合在一起。

在加热过程中,颗粒之间的结合会因为扩散的发生而不断加强。

烧结体的尺寸和形状会随着加热的继续而变化,直至达到最终的形态。

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会影响烧结体的形成和结构。

第二个阶段是稳定阶段。

在加热阶段结束后,烧结体的结构会开始稳定下来。

在这个阶段,已经形成的烧结体会继续通过扩散结合在一起,但是结合的速度会降低。

稳定阶段的时间因材料的不同而异,通常会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在稳定阶段,烧结体的尺寸和形状会继续发生微小的变化,但是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

稳定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烧结体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稳定阶段的结束标志是燃料在烧结体中完全燃尽。

当燃料燃尽时,烧结体的温度会开始降低,以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冷却阶段。

在冷却阶段,加热源会被移除,并且烧结体会开始冷却。

烧结体的冷却速度会影响其最终的性能和结构。

如果冷却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烧结体的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开裂或变形。

因此,冷却过程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烧结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烧结过程的三个阶段是加热阶段、稳定阶段和冷却阶段。

加热阶段是使粉末颗粒结合的起始阶段,通过固态扩散来形成烧结体。

烧结基础知识

烧结基础知识

F
产生,Fx可以忽略不计。


状 况

2
实 颗粒尺寸、形状、堆积方式不同, 颈 际 状 部形状不规则接触点局部产生剪应力 况 晶界滑移,颗粒重排
密度,气孔率
2静压力
(但颗粒形状不变,气孔不可能完全消 除。)
26
2、应力分布不均匀必造成空位浓度梯度
⑴引起浓度差异的原因
有应力存在时空位形成所需的附加功
C1 C0
3
e KT
1
3
C0
KT

C1
C0

C03 KT
自颈部到接 触点浓度差
C1 C2 23 C0 KT

C1 C2

2C03 KT
自颈部到内 部浓度差
结论:
①由于应力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空位浓度梯度,空位
将主要从颈部表面扩散到颈部中心两颗粒接触处;
18
*推动力与颗粒细度的关系:
颗粒堆积后,有很多细小气孔弯曲表面由于表面 张力而产生压力差,
当为球形:P=2/r 当非球形:P= ( 1 1 )
r1 r2
结论:粉料愈细,由曲率而引起的烧结推动力愈大!!
19
四、烧结模型
1945年以前:粉体压块
1945年后,G.C.Kuczynski
球模型中
…… 缺点:只描述宏观变化,未揭示本质。
4
定义2: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的扩散蠕变。
优点:揭示了本质。 缺点:未描述宏观物理性质变化。
5
烧结的指标
烧结收缩率 强度 实际密度/理论密度 吸水率 气孔率等
6
二、烧结分类
按照烧结时是否出现液相,可将烧结分为两类:

烧结

烧结

第九章烧结一、名词解释1.烧结、烧成与熔融;2.熔融温度、烧结温度与泰曼温度;3.体积密度、理论密度与相对密度;4.液相烧结与固相烧结;5.晶粒生长、初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二、填空与选择1.烧结过程主要传质机理有、、和;烧结分别进行这四种传质时,烧结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各为、、和。

2.扩散传质初期,颗粒中心矩与时间的关系是。

3.在烧结的中后期,往往伴随着晶粒生长过程。

晶粒的长大对物料烧结速率起作用。

4.在溶解-沉淀传质中,根据液相量的多少分为模型和模型,其机理分别为和。

5.烧结过程的推动力为;晶粒生长的推动力为。

6.在烧结过程中,只改变气孔形状不引起坯体收缩的传质方式是。

( A 表面扩散;B 流动传质;C 蒸发-凝聚传质;D 晶界扩散)7.任何系统均具有向最低能量状态发展的趋势。

物料以它的表面能转变成晶界能而达到稳定存在,藉这种推动力而进行的反应过程,称为。

(晶粒成核-生长、斯宾那多分解、固相反应、烧结)8.在扩散传质为主的烧结过程中,进入到烧结的中后期时,若温度和晶粒尺寸不变,则气孔率随烧结时间(t)以关系而减少。

( A t1/2;B t;C t2 )三、下列过程之中,哪些能使烧结产物强度增加,而不产生致密化过程?试说明理由(1)蒸发-凝聚;(2)体积扩散;(3)粘性流动;(4)溶解-沉淀;(5)表面扩散。

四、烧结的模型有哪几种?各适用于哪些典型传质过程?五、烧结推动力是什么? 它可凭哪些方式推动物质的迁移,各适用于何种烧结机理?六、烧结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七、有人试图用延长烧结时间来提高产品致密度,你以为此法是否可行.为什么了?八、晶界遇到夹杂物时会出现几种情况,从实现致密化目的考虑,晶界应如何移动?怎样控制?九、在烧结时,晶粒生长能促进坯体致密化吗?晶粒生长会影响烧结速率吗?试说明之。

十、影响烧结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少量外加剂能促进烧结?十一、若固-气界面能为0.1J/m2,若用直径为1μm粒子组成压块体积1cm3,试计算由烧结推动力而产生的能量是多少?十二、设有粉料粒度5μm,若经2h烧结后x/r=0.1。

烧结 原理

烧结 原理

烧结原理
烧结是一种将金属或非金属粉末通过热处理使其结合变硬的工艺。

它广泛应用于制造陶瓷、金属件和复合材料等产品。

烧结的原理是将粉末在高温下加热,使其表面熔化并黏合在一起。

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热扩散,使得颗粒接触面积增大。

随着温度升高,金属或非金属颗粒之间的原子迁移速度增加,有利于形成更密实的结合。

同时,由于粉末之间存在表面张力,烧结过程中颗粒表面逐渐熔化并形成颗粒间的接触点。

烧结的过程分为初烧结和返炉烧结两个阶段。

初烧结阶段,通过升高温度使颗粒间的结合更紧密,但仍然存在空隙。

返炉烧结阶段是在初烧结的基础上继续加热并施加压力,以进一步减小颗粒间的空隙,达到更高的密度和硬度。

烧结工艺的优势包括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和良好的产品均匀性。

同时,烧结还可以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产品,如陶瓷模具和金属零件。

然而,烧结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颗粒间的烧结不均匀、气孔和缺陷的产生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工艺设计和优化中加以解决。

总之,烧结是一种通过高温加热将粉末熔结在一起的工艺。

通过烧结,可以制造出高密度、硬度和耐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烧结名词解释

烧结名词解释

烧结是指将粉状或颗粒状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并形成固体块状的过程。

在材料工程和冶金学中,烧结通常是用于制造陶瓷、金属和合金等材料的一种常见加工方法。

烧结过程中,原料颗粒表面的一小部分会熔化,形成一种称为熔液的液体相。

这些熔液在高温下具有表面张力,可以使颗粒之间产生结合力。

当温度升高时,熔液会在颗粒之间扩散,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固体相。

这种固体相由于颗粒之间的结合而形成坚固的结构。

烧结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材料的密实性和减少孔隙率。

通过烧结,原料颗粒之间的结合力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烧结还可以消除原料颗粒之间的间隙,减少材料的孔隙率,提高材料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烧结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陶瓷工业中,烧结用于制造陶瓷瓷砖、陶瓷器具和陶瓷零件。

在金属工业中,烧结常用于制造金属粉末冶金零件、硬质合金和磁性材料等。

此外,烧结还可以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矿石的烧结还原等多个领域。

烧结是一种通过加热原料颗粒使其结合形成块状固体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工程和冶金学中,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密实性和耐久性。

烧结工艺详解

烧结工艺详解

烧结工艺详解烧结是为粉末加热到高于大约肯定熔点一半的温度,粉末颗粒会粘结在一起的热处理过程。

各种烧结的共同点是在粉体压坯强度上升时,伴随表面积的缩小。

这是由于在烧结温度下发生原子运动,渐渐形成颗粒间的结合造成的。

液相烧结是混合粉末在烧结温度下,在固相颗粒间形成液相,液相的形成可以由一种低熔点粉末熔化,或者两种粉末形成共晶相,或者将低熔点预合金粉末加热到两相区,形成液相。

液相烧结是液相在固体颗粒间产生的毛细管力促使粉末体快速致密化,毛细管力是相当大的内力,无须施加外力。

固相烧结包括单相烧结,混合固相烧结,人们对此讨论很多,应用也很多,但尚缺乏定量的讨论。

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同属无压烧结。

无压烧结在烧结之前经冷压成坯,然后进行烧结,应使无压浸渍烧结在压坯烧结之前达到肯定的致密度。

固相烧结过程中包括第二固相,压坯均匀化,活化烧结,它仿佛于液相烧结,第二固相可以加快颗粒间的结合。

常用热压烧结的原理概述人造金刚石制品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热压烧结。

将混合粉加热到肯定温度后,施加压力使其致密化。

1.一般热压应用较一般的是将混合粉装入模具后首先给自身电阻加热,达到肯定温度后加压致密化,也有用中频感应加热,箱式炉加热等。

2.电火花热压烧结语电火花热压烧结,在加热初期施一轻压,通电后粉末颗粒放电,加热收缩,压头自动跟踪使其不发生长弧放电,放电过程结束后加重压,这时靠电阻加热均匀化成型。

电火花烧结的优点如下:因粉末颗粒间的放电,可击穿粉末表面的氧化皮和吸附气体,然后将它们排出,改善烧结质量非常明显,是先进的生产工艺;电火花烧结烧结时间短,约几秒到几分钟;节能,适用于烧结金刚石工具和超耐热材料。

3.热等静压烧结语热等静压烧结是指把压坯装入耐热柔性包装物中,放到容器中通高压高温氦气实现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各向压力相等,烧结体致密化程并高,也可以用于热压或无压烧结件的二次致密化处理,这种烧结方法应用不普遍,价格也高。

液相烧结中还有无压浸渍烧结,压坯的施压方式也有用冷等静压制成压坯的,冷等静压的传压介质可以用高压油,气,水等。

烧结

烧结
1 2
Ⅰ.烧结时间:
如NaF和Al2O3 试块的烧结收缩曲线
x 5 Ⅱ.原料的起始粒度: r 粒度与接触颈部增长关系图 r 在扩散传质的烧结过程中,起始粒度的控制相当重要 3
Ⅲ.温度对烧结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温度升高,自扩散系数 D* D0 exp( Q RT )
D*明显增大,故升高温度必然加快烧结的进行。

对球形曲率: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而造成的压差
1 1 P ( ) 对非球形曲面: r1 r2
烧结的推动力:
2 P r
G VP
结论: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与球形颗粒 ( 或曲面 ) 曲率
半径成反比,与粉料表面张力成正比,故粉料越细,由 曲率引起的烧结推动力越大
x 160D * 5 5 5 ( ) r t r kT
1 3 1
扩散传质初期动力学方程可以写成:
Y
P
1 Kt log Y log t K ' P
Y — 烧结收缩率 K — 烧结速率常数 t — 烧结时间
logY—t作图为一直线,截矩 =K’(随T升高而升高),斜率=1/P(不 随T变化)
颈表面 颗粒接触点 空位扩散方向: 颈表面 颗粒内部
扩散方式:表面扩散、晶界扩散、体积扩散
2. 扩散传质的动力学 (1) 烧结初期 烧结初期物质迁移路线图 坯体变化:以表面扩散为主,气孔率大,收缩约在 1%左右 动力学方程:
颈部增长速率:
x 160 D * 5 5 5 ( ) r t r kT
第九章 烧 结
主要内容:

烧结有关概念;推动力* 固态烧结* 液相烧结# 晶粒长大与二次再结晶* 影响烧结的因素*

第14章烧结

第14章烧结

这一浓度差导致内部质点向表面扩散,推动质点迁移,可以
加速烧结。
11
五、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描述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坯体收缩率或颈部变化:dv/dt,ΔV/V,颈部半
径x/原始粒径r;
b).气孔率和吸水率: dPc/dt; c).体积密度与理论密度之比θ:
θ=烧结体体积密度/真密度,dθ/dt。
12
六、烧结模型
愈容易烧结,为了促进烧结,必须使γSV > γGB 。一般Al2O3粉的 表面能约为1J/m2 ,而晶界能为0.4J/m2 ,两者之差较大,比较 易烧结;而Si3N4、SiC和AlN等, γGB / γSV比值高,烧结推动力 小,因而不易烧结。
9
粒度为 1μm的材料烧结时所发生的自由焓降低约为8.3J/g。
3.烧结的分类 固相烧结:烧结发生在单纯的固体之间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与的烧结
2
4、烧结过程
有固相反应发生 不产生固相反应
5.烧结的特点
a).远低于熔点温度下,质点发生迁移、扩散、开始
烧结(0.3-0.5Tm);
b).对于硅酸盐材料,完全烧结温度在(0.7-0.8Tm); c).烧结主要是物理过程,但也伴随有固相反应; d).烧结前后主晶相不变化。
蒸发-凝聚传质的特点: 1) 坯体不发生收缩。烧结时颈部区域扩大,球的形状变为椭 圆,气孔形状改变,但球与球之间的中心距不变。 2) 坯体密度不变。气孔形状的变化对坯体一些宏观性质有可 观的影响,但不影响坯体密度。
二、扩散传质
在大多数固体材料中,由于高温下蒸气压低, 则传质更易通过固态内质点扩散过程来进行。
2、传质机理:由于颗粒表面(凸面蒸
气压比颈部(凹面)蒸气压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定量分析应力,将颈部单独取出放大,颈部应力 模型见下图。
颈部应力
说明:颈部应力主要由 F 产生,Fx可以忽略不计。
理 想 状 况 实 际 状 况 颗粒尺寸、形状、堆积方式不同, 颈 部形状不规则接触点局部产生剪应力
x , -
1 1 = ( - ) x
晶体受压时,形成一个空位需要的能量增加,即相同温 度条件下的空位浓度将减少。设受压应力时的空位浓度为C2:
3 3 E E n2 V 压 V exp C2 exp N KT KT KT
晶体受张应力时,形成一个空位需要的能量减少,即相 同温度条件下的空位浓度将增加。设受张应力时的空位浓度 为 C 1: EV n1 3
C1 exp N KT KT
δ表示一个原子的直径。
显然C1>C0>C2过剩空位浓度为:
C1 C 0 e C0
3 KT
3 C0 3 1 ; C1 C0 KT KT
C1 C2 23 C0 KT

2C0 3 C1 C 2 KT
液相烧结
图1 热压炉
图2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炉(SPS)
图3 气压烧结炉(GPS)
图4 微波烧结炉
化学组成、矿物组成
材料性质 结构 改变 烧结
应用 显微结构
目的:粉状物料变成致密体。
晶粒尺寸分布 气孔尺寸分布 晶界体积分数
陶瓷、耐火材料、粉沫冶金、超高温材料…… 现代无机材料
如:功能瓷:热、声、光、电、磁、生物特性。
气孔率降低为5%,收缩达80%~90%。
Coble 的多面体模型(十四面体)
Coble 的多面体模型(十四面体)
14个面: 24个顶点:四个晶粒交汇 36条边 :三个晶粒交界线 中期气孔率:
10D* PC (t f t ) 3 KTL
3)后期 特点:气孔完全孤立,位于四个晶粒包围的顶点; 晶粒已明显长大,坯体收缩率达90%~95%。 后期气孔率:
3、固相反应与烧结 相同点:都在低于Tm进行,都至少有一固相。 不同点:前者至少两成分,强调化学反应; 烧结可以单成分,强调物理过程。
第二节 烧结机理
对 象: 单一粉体的烧结。 气相传质(蒸发-凝聚)
主要传质方式: 扩散传质 流动传质 溶解和沉淀
(一)气相传质(蒸发-凝聚传质) 由于颗粒表面各处的曲率不同,按开尔文公式可知, 各处相应的蒸气压大小也不同。故质点容易从高能阶的
(二)扩散传质 扩散传质是指质点 ( 或空位 ) 借助于浓度梯度推动而迁移的 传质过程。 对象:多数固体材料,液相不易挥发,其蒸汽压低。 *表面张力是如何成为这种扩散的动力? 1、表面张力引起应力分布的不均匀 由于颈部有一个曲率为ρ的凹形曲面, 就使得颈部在张力的作用下并使在该曲面 之内有一个负的附加压强(σρ为张应力)。 这必然引起两颗粒接触处有一个压应力(σx)。 分别表示为 F 和 Fx 。
凸处(如表面)蒸发,然后通过气相传递到低能阶的凹
处(如颈部)凝结,使颗粒的接触面增大,颗粒和空隙形 状改变而使成型体变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性能的烧结 体。这一过程也称蒸发-冷凝。
表面张力能使凹、凸表面处的蒸气压P分别低于和高于平面表面处的 蒸气压Po,
P
根据开尔文公式:

x
r
P1 M 1 1 ln ( ) P0 dRT x
烧结现象示意图
烧结过程中性质的变化
三、烧结过程推动力 粉状物料的表面自由焓 > 多晶烧结体的晶界自由焓 粉体颗料尺寸很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表面 能,即使在加压成型体中,颗料间接面积也很小,总表 面积很大而处于较高能量状态。根据最低能量原理,它 将自发地向最低能量状态变化,使系统的表面能减少。 烧结是一个自发的不可逆过程,系统表面能降低 是推动烧结进行的基本动力。
空位形成能: (有压应力时)
无应力时: EV
压应力区(接触点) : E V EV . 张应力区(颈表面) : E V EV .
结论:张应力区空位形成能<无应力区<压应力区, 因而有浓度差异。
(2)应力造成的空位浓度变化
设C0为一个不受应力的晶体的空位浓度:
n0 Ev C0 exp N KT
x t r
1 5
对扩散传质,延长烧结时间并不能达到坯体致密化, 此类烧结宜采用较短的保温时间。
0.10 0.08 0.06
△L/L 0.04
NaF 726℃ Al2O3 1300℃
0.02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时 间 ( min)
(b) 原料粒度r:
x r 5 r
四、烧结模型
1945年以前:粉体压块
1945年后,G.C.Kuczynski (库津斯基)提出:双球模型
中 心 距 不 变
中 心 距 缩 短
x 2 / 2r
A 2 x3 / r V x 4 / 2 r
x / 4r
2
x 2 / 2r
A x3 / r V x 4 / 2 r
(张应力)

2
晶界滑移,颗粒重排
密度,气孔率 (但颗粒形状不变,气孔不可能完全消除。)
2静压力
2、应力分布不均匀必造成空位浓度梯度 ⑴引起浓度差异的原因 有应力存在时空位形成所需的附加功
2

E t / . - . (有张应力时)
E c / . .

传质原因:曲率差别产生P 条件:液相易挥发,颗粒足够小,r <10m 定量关系: P ~
表面凹凸不平的固体颗粒,其凸处呈正压,凹处呈负压,故存在 着使物质自凸处向凹处迁移。 存在范围:在高温下蒸汽压较大的系统。硅酸盐材料不多见。
烧结初期的动力学研究
(1)中心距不变的双球模型
2
2 颈部体积 v x 2 h (3r h ) 3 根据蒸发-凝聚机理(凝聚速率=颈部体积增加)
⑶扩散途径
( 结论: C1>C0>C2
1C> 2C )
空位扩散:优先由颈表面接触点; 其次由颈表面内部扩散 原子扩散:与空位扩散方向相反,扩散终点:颈部。 扩散途径: 表面扩散:沿着颗粒表面进行;
界面扩散:沿着两颗粒之间的界面进行;
体积扩散:在晶格内部进行。 不管扩散途径如何,扩散终点一致,即颈部是空位浓 度最多的部位。因此随着烧结的进行,颈部加粗,两颗 粒之间的中心距逐渐缩短,陶瓷坯体同时在收缩。
优点:揭示了本质。 缺点:未描述宏观物理性质变化。
烧结的指标
烧结收缩率 强度 实际密度/理论密度 吸水率 气孔率等
二、烧结分类 按照烧结时是否出现液相,可将烧结分为两类: 固相烧结 烧结温度下基本上无液相出 现的烧结,如高纯氧化物之 间的烧结过程。 有液相参与下的烧结,如多组 分物系在烧结温度下常有液相 出现。 近年来,在研制特种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同时,产 生了一些新型烧结方法。如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体 烧结,微波烧结等。
烧结
烧结钕铁硼
第一节 概述
烧结过程是一门古老的工艺。现在,烧结过程 在许多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如陶瓷、耐火材 料、粉末冶金、超高温材料等生产过程中都含有 烧结过程。烧结的目的是把粉状材料转变为致密 体。 研究物质在烧结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 对指导生产、控制产品质量,研制新型材料显得 特别重要。
球形颗粒接触面积颈部生长速率 (颈部增长率关系式)
3 M 3 / 2 P0 1/ 3 3 3 x ( ) .r .t 3/ 2 3/ 2 2 r 2R T d
2 1
x r
t
3 M P0 1/ 3 x ( ) .r .t 3/ 2 3/ 2 2 r 2R T d
3/ 2 2 3
自颈部到颗 粒内部浓度 差 自颈部到接 触点浓度差
结论: ①由于应力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空位浓度梯度,空位将主 要从颈部表面扩散到颈部中心两颗粒接触处; ②空位也从颈部表面扩散到颗粒内无应力区,但其量比 前一种扩散量少一半; ③空位扩散即原子或离子的反向扩散。 这就造成了物质的迁移。而随着这种物质迁移,空隙 被填充,致密度提高。与此同时,颗粒间的接触界面增加, 机械强度增加。
一、烧结的定义及指标
定义1:压制成型后的粉状物料在低于熔点的高 温作用下、通过坯体间颗粒相互粘结和物质 传递,气孔排除,体积收缩,强度提高、逐 渐变成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坚固整体的致 密化过程。 物理性质变化:V 、气孔率 、强度 、 致密度…… 缺点:只描述宏观变化,未揭示本质。
定义2: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的扩散蠕变。
L L
*

25
r 6 5 t 2 5
Al2O3 1300℃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因: t 颈部扩大 曲率r 推动力C 延长时间不妥。
措施:保温,但时间不宜过长。
2)中期: 晶界和晶格扩散显著 特点:颗粒开始粘结,颈部扩大,气孔相互联通。晶界
开始移动,晶粒生长。此阶段以晶界和晶格扩散为主,坯体
烧结初期动力学过程
1)初期(x/r﹤0.3):表面扩散为主
(因为表面扩散温度<<体积扩散温度)
例 Al2O3 T表面=330℃ T体积=900℃;
特点:气孔率大,收缩约1%。
x 160D 1 / 5 ( ) r r kT
*

3 1 5t 5
影响因素:t、r、T
影响因素
(a) 烧结时间t:
3
f(x)=x/r
(μm)
1600℃烧结Al2O3颗粒尺寸对x/r的影响
(c) 温度T:
x 160D 1 / 5 ( ) r r k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