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群发性钩端螺旋体病9例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解析
9月30日 T39.6℃,下午突然咯血30ml,烦躁 不安,给予镇静剂
查 WBC 12.93×109/L,BPC93×109/L,Hb98g/L ALT 32U/L,AST 38U/L,ALB 28g/L BUN 9.4umol/L, PT 16.3秒
10月1日 T40℃,烦躁,呈昏迷状,紫绀 上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40%~75%
发病数 85 71 28 36 20 50 51
85(仅恩施)
死亡数 4 6 13 14 0 1 0 2
涉及地区:恩施州、十堰、宜昌、荆州、黄冈等
恩施州2008年钩体病疫情情况
恩施市: 自2008年9月12日截止10月15日,共报
告42例(包括23例临床诊断病例和19例疑 似病例)、无死亡病例
与2007年同期相比发病数上升242.85% 咸丰、来凤、宣恩:各1例
查 WBC 9.22×109/L,BPC60×109/L,Hb67g/L BUN 11.2umol/L ,Cr 194.1umol/L
10月2日 T40℃,昏迷,烦躁,面罩给氧 血氧饱和度 26~80% Hb78g/L,WBC10.58*109/L,BPC 58*109/L BUN 12.7 umol/L, Cr 169 umol/L
二)中期(器官损伤期) 3~10天
分型: 1. 流感伤寒型
起病急骤,发热,肌肉疼痛,结膜充血, 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与压痛
为最常见的病型(占90%) 轻者似感冒,内脏损害少
3~5天自愈
四个基本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腰痛 腓肠肌痛、衰竭表现
四个基本体征 :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腓肠肌压痛、出血倾向
入院后治疗和转归 给首剂小剂量青霉素40万u肌注,4小时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致的一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
此病遍及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流带流行较重。
我国尤以长江以南诸省较为常见。
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和显著的腓肠肌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皮疹等全身感染症状。
本病死亡率相当高(约5%),而以黄疸出血型最严重,可高达30%,患者多死于肾功能衰竭,或因大量肺出血而造成窒息。
病因及发病机制钩端螺旋体病由钩体引起。
钩体常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啮齿类动物体内,在这些动物体内一般不致病。
猪和鼠为主要传染源。
有多种传播途径,以人与污染水源(如雨水、稻田)接触为其主要传播方式。
本病发病全年可见,但主要集中在夏秋季水稻收割期间。
钩体经破损或正常皮肤与粘膜侵入人体,迅速从淋巴管或微血管进入血流达全身。
钩体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形成钩体败血病而致病。
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钩端螺旋体有多种类型,都具有特异的表面抗原和共同的内部抗原。
各型对人的致病力不同,主要累及的器官也有差异。
菌型与疾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比较复杂,同一菌型可以引起不同的临床类型,而同一临床类型可由不同的菌型所引起。
患者感染钩端螺旋体后潜伏期1-2周,随后因菌体繁殖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全身症状而发病。
病程可分为三期:①败血症期(发病1-3天),有明显的早期急性感染症状,而无明显的组织损伤;②败血症伴器官损伤期(发病4-10天),出现内脏器官的病变及轻重不等的出血、黄疸、脑膜炎和肾功能衰竭等,重症感染多于此期死亡。
③恢复期(发病2-3周),患者逐渐恢复健康,一般不留后遗症,有时因特异免疫反应可发生眼或神经系统后遗症。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变化属急性全身性中毒性损害,主要累及全身毛细血管,引起不同程度的循环障碍和出血,以及广泛的实质器官变性、坏死而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一般轻微。
主要器官改变如下:1、肺主要表现为肺出血。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防制
制2023-11-08contents •概述•诊断方法•预防和控制措施•治疗和支持措施•公共卫生和社会责任目录01概述定义猪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钩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猪中以急性黄疸、出血和流产为特征。
特点本病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对养猪业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定义与特点带菌猪和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水源、土壤或摄入污染的食物传播。
传播途径猪、人和其他动物均易感。
易感动物多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
流行季节流行病学导致猪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
直接危害间接危害经济影响作为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公共卫生带来潜在威胁。
03危害与影响020102诊断方法病猪突然死亡,或者出现高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等症状。
急性型病猪表现为消瘦、贫血、黄疸、水肿,以及各脏器出血和坏死等。
慢性型临床症状急性型内脏器官黄染、出血和坏死,以及全身性出血。
慢性型内脏器官萎缩、变形和坏死,以及皮下组织和浆膜出现黄染和出血。
病理变化取病猪的尿液、血液、脑脊液等样品进行镜检,观察有无钩端螺旋体。
直接镜检通过检测病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判断是否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血清学检测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猪组织样品中的钩端螺旋体DNA。
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诊断03预防和控制措施疫苗接种主要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
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方法接种效果多在感染前进行,不同疫苗接种时间有所差异。
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生物安全措施对疑似感染的猪进行隔离,以减少传染源。
隔离对猪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以消灭病原体。
消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猪舍,减少人员传播风险。
人员管理对猪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病原体传播。
粪便处理药物预防和治疗预防用药对于已感染的猪,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用药用药种类注意事项01020403要遵循兽医指导,按照规定用药,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
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一、钩端螺旋体病概况钩端螺旋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
此病几乎遍布于全世界,在中国也广泛存在。
受菌型不同以及对动物的感染力不一样,导致患病动物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急症多以体温升高、黄疽等症出现;慢性多是贫血、消瘦或者皮肤坏死。
潜伏期2~20天。
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
二、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2020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量为297例,相比2019年增长了83例;死亡人数为8例,相比2019年增长了6例。
2020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为0.0212/10万,死亡率为0.0006/10万;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率为0.0153/10万,死亡率为0.0001/10万。
三、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措施当兽群发生本病时,立即隔离病兽及带菌兽,并及时进行治疗。
彻底消毒被污染的水源、场地、栏舍及用具等,清除污水、淤泥、积粪及污染的垫草,消灭老鼠及吸血昆虫。
家畜可紧急接种五联苗或三联苗,野生动物群中发病,也可试用上述疫苗,也可制作自家菌苗接种。
对病兽及带菌兽要有专人护理,健康兽群要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护与增强兽群的抵抗力。
平时应做好以下工作:1、消除带菌、排菌的各类动物(传染源),特别要注意灭鼠工作的开展。
注意防止在动物的引进和外调时,通过病兽或带菌兽传播本病;2、消毒和清理被污染的水源、淤泥、牧地、饲料、场舍及用具等,以防止本病的传染和散播。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所喂给的动物饲料是否已被该菌污染,或本来就是患病动物的组织或脏器,如发现有黄染,出血或坏死等肉类或其副产品,要煮熟后饲喂;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预防接种,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以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抵抗力。
四、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方法钩端螺旋体是全身性疾患,多个脏器都受侵犯,因此采取抗菌特效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的综合治疗,是治疗工作的重要原则。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威胁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和动物健康。
本文将介绍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
通过详细讲解,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和相关防控的重视程度。
钩端螺旋体是一类微型螺旋形细菌,属于螺旋菌纲,属于真菌亚门。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钩端螺旋体,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是人体特异型和鼠型。
人体特异型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而鼠型则主要通过受感染的哺乳动物传播。
钩端螺旋体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严重感染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炎、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在某些情况下,感染还可能引发心脏、神经系统和眼睛等器官的炎症。
钩端螺旋体病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
人体特异型通过直接接触钩端螺旋体污染的水或土壤以及感染动物等途径进行传播。
鼠型主要通过受感染的啮齿类动物(如老鼠)传播给人类。
诊断钩端螺旋体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测和抗体检测。
病原学检测可通过血液、骨髓或尿液等样本进行培养或进行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可以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的抗体水平。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
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是钩端螺旋体对一些抗生素存在耐药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强个人和公共卫生措施。
个人方面,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污染水源,消毒蔬菜水果等。
公共卫生方面,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啮齿类动物的繁殖和扩散,定期清除垃圾,加强污水处理等。
总之,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传染病。
只有通过提高公众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和加强相关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
大家应该保持卫生,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减少与钩端螺旋体的直接接触,预防病菌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钩端螺旋体病
传播途径
人主要通过皮肤(尤其是破损的皮肤 )和黏膜接触含有钩体的疫水而感染 。
流行特征
本病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 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 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以农村为多, 青壮年农民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及分期
01
早期(钩体败血症期)
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等
显微镜凝集试验(MAT)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间接血凝试验
检测血清中钩端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操作简便快速。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钩端螺旋体DNA,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 。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灭菌 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废弃物处理
实验废弃物应严格按照生物医 疗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04
临床治疗与护理要点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01
02
03
首选药物
青霉素G,对钩体病有特 效,且副作用小,治疗早 期使用可缩短热程,减少 并发症。
替代药物
对青霉素过敏或治疗无效 者,可选用庆大霉素、四 环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或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切断传播途径方法
环境卫生整治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清理垃圾、 污水等,减少病原体滋生地。
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疫水,不在疫区游泳、 洗衣等,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消毒处理
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等进 行消毒处理,杀灭病原体。
易感人群保护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了解预防措施和早 期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别名:钩体病,七日热,外耳病,外耳氏病,细螺旋体病,稻瘟病)
钩端螺旋体病(别名:钩体病,七日热,外耳病,外耳氏病,细螺旋体病,稻瘟病)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1.传染源钩体的宿主非常广泛。
家畜如猪、犬、牛、羊、马等。
野生动物如鼠、狼、兔、蛇、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
但主要传染源为鼠类、猪和犬。
钩体在动物的肾脏内生长繁殖,菌随尿排出,污染水及土壤。
带菌期猪排菌可达1年;鼠、犬排菌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最重要传染源,而猪主要携带波摩那群,为洪水型钩体并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钩体患者尿中虽有钩体排出,但人尿为酸性,不适宜钩体生存,迄今尚未证实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故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很小。
2.传播途径钩体病传播方式为间接接触传播。
人类感染除极个别来自实验室感染外,均来自接触受染动物排出到环境中的钩体所致。
人们在下田割稻、接触生活用水、抗洪、泅渡、开荒生产、饲养家畜、宰割病畜及坑道井下作业接触被污染的疫水或土壤均可受到感染;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体内而受染;患钩体病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进食被钩体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感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钩体普遍易感。
非疫区居民进入疫区,尤易受梁。
感染后可获较持久的同型免疫力,但不同型别间无交叉免疫。
新人疫区的人易感性高,且易于发展为重型。
4.流行特征由于钩体在外界存活需适当温度及湿度,其感染的方式需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发生。
使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一定的职业性。
(1)发病季节我国多数地区钩体并发生和流行在稻田型主要集中于夏季之交水稻收割期间,以7~9月份为高峰。
在双季稻区有两个高峰。
在南方产稻区,常在收割季节短期内突发大量病例,成为局部流行或大流行。
洪水型发病高峰与洪水高峰一致,常在6~9月。
洪水型的发生亦集中在暴雨发生洪水后,短期出现成批病例流行。
在非流行时期,则多为散发病例。
此时,除临床较易漏诊和误诊外,亦常低估流行的实际情况。
国外自70年代后,钩体病明显的从职业性接触转向野外活动偶然接触,年龄亦以儿童为主的倾向。
钩端螺旋体病(全科医学教材)
2.反应性脑膜炎 少数患者在后发热时或 稍后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与体征,但脑脊液 钩体培养阴性,预后良好。
3.眼的后发症
4.闭塞性脑动脉炎 脑血管造影表现为脑 基底部多发性动脉炎,血清钩体补体结合 试验及显凝试验阳性。可能为变态反应所 致,多数病人于治疗l一2个月后可恢复。
实验室检查
• 血清学试验常用显凝试验(显微镜凝集溶 解试验)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特异性和 敏感性均较高。采用免疫荧光抗体、 ELISA法,以及PCR法检测,已取得初步成 果。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形式:稻田型:南方各省 洪水型:北方各省 季节:夏秋季(6-10月),8-9月高峰; 年龄:青壮年,农村儿童,20-40岁40%; 性别:男>女; 职业:以农民、渔民、屠宰工人为主;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本病分布甚广(几 乎遍及世界各大洲,以热带、亚热带为最多。 我国仅西北地区未发现本病流行。)
临床表现
潜伏期
7-14天
钩体病因感染的钩体型别不同及机体的反性
差异,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
临床根据其表现的主要特点,分为:
流感伤寒型(轻),
肺出血型、
黄疽出血型、
肾功能衰竭型及脑膜脑炎型(重者)。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流感伤寒型/单纯败血症: 最常见,“三症
三征”。
• 1.发热:急起发热,多呈稽留热,体温 高达39°C左右,部分病人呈弛张热,少 数有寒战。全身乏力显著,头痛明显。
注意赫氏反应及处理
治疗
赫氏反应:部分钩体病病人在接受青霉素G 治疗后发生病情加重反应。一般在首剂青 霉素G注射后2—4小时发生。
表现为:突起发冷、寒战、高热,甚至超高 热,持续0.5-2小时,然后大汗,发热骤 退,重者可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反应之后 病情恢复较快。但一部分病人在此反应之 后病情加重,促发肺弥漫性出血,应予高 度重视。
钩端螺旋体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
1.早期(钩体血症期)
多在起病后3天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 肿大。本期还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 桃体肿大。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患者有中毒精神症状。
病因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 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 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 强的穿后有很大的差别。轻型病例或亚临床型病例预后良好,而重型病例或住 院病例病死率则较高。
预防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和管理需采取综合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动物宿主的消灭和管理,疫水的管理、消毒 和个人防护等方面。
相关资讯
斐济卫生部当地时间2022年2月22日表示,过去7天该国有5人死于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累计钩体病死 亡病例已达19例。
2.特异性检测
有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均是用已知钩体抗原检测血中出现的相应抗体,不能做到早期诊断。 近年来开展了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与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等可以测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钩体, 已取得了早期诊断的初步成果。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加以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强调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体液与电解质的平衡,如体温过高,应反复进行物理降温至38℃ 左右。在患者家中、门诊或入院24小时内特别在6~24小时内密切观察病情,警惕青霉素治疗后的雅-赫反应与肺 弥漫性出血的出现。患者尿应采用石灰、含氯石灰等消毒处理。 2.早期及钩体血症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钩端螺旋体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钩端螺旋体病>>>
别名: 钩体病,七日热,外耳病,外耳氏病,细螺旋 体病,稻瘟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钩端螺旋体病>>>
身体部位: 全身。
内科学疾病部分:钩端螺旋体病>>>
科室: 传染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钩端螺旋体病>>>
简介: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 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 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 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 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临床特 点为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 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 淋
内科学疾病部分:钩端螺旋体病>>>
病因:
多未出血的肺组织 (图2)。
除肺出血外,心 脏浆膜有少数出血点, 其他部位无出血改变。
(2)光学显微镜 检查:支气管腔有大 量红细胞,肺泡腔亦 普遍充满红细胞。有
内科学疾病部分:钩端螺旋体病>>>
病因:
但无一般肺水肿改变;有的出血区则红细 胞大部或全部崩解,亦可见巨噬细胞,肺 泡壁毛细血管模糊不清,仅个别小动脉或 小静脉残存,但充血显著,管腔极度扩张, 内皮细胞肿胀,管壁肿胀疏松,Foot银浸 法可见肺泡壁嗜银纤维稀松,轮廓模糊, 甚至崩解。出血灶与出血区肺泡腔内血性 浆液很少见到,未见大
内科学疾病部分:钩端螺旋体病>>>
病因:
基本病理变化。 1.肺弥漫出血型的主要病变 (1)尸检肉眼观察:国内外虽有不少
黄疸出血型尸体解剖病例报告,个别病例 也有广泛性肺出血、肺水肿,但对于无黄 疸型肺出血的病例,文献上尚少见记载。
钩端螺旋体病简介
钩端螺旋体病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疾病名称•5英文名称•6钩端螺旋体病的别名•7分类•8ICD号•9流行病学o9.1传染源o9.2传播途径▪9.2.1接触传播▪9.2.2经鼻腔粘膜或消化道粘膜传播▪9.2.3其他o9.3易感人群o9.4流行特征▪9.4.1发病年龄▪9.4.2好发季节▪9.4.3流行形式▪9.4.4易感人群•10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因•11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机制o11.1肺弥漫出血型的主要病变▪11.1.1尸检肉眼观察▪11.1.2光学显微镜检查▪11.1.3电子显微镜观察o11.2黄疸出血型的主要病变▪11.2.1肝脏▪11.2.2肾脏▪11.2.3毛细血管出血▪11.2.4横纹肌病变▪11.2.5心脏▪11.2.6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o11.3晚期后发病▪11.3.1眼后发症▪11.3.2神经系统后发症•12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o12.1早期(钩体血症期)o12.2中期(器官损伤期)▪12.2.1流感伤寒型▪12.2.2肺出血型▪12.2.3黄疸出血型▪12.2.4肾功能衰竭型▪12.2.5脑膜脑炎型o12.3恢复期或后发症期▪12.3.1后发热▪12.3.2眼后发症▪12.3.3神经系统后发症▪12.3.4胫前热•13钩端螺旋体病的并发症•14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o14.1流行病学史o14.2典型临床表现o14.3检验方面o14.4早期诊断▪14.4.1钩端螺旋体DNA探针技术▪14.4.2DNA基因扩增技术•15实验室检查o15.1常规检查o15.2病原体检查o15.3血清学试验•16辅助检查•17需与钩端螺旋体病鉴别的疾病o17.1发热o17.2黄疸o17.3肾炎o17.4肌痛o17.5出血或咯血o17.6脑膜脑炎•18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o18.1一般治疗o18.2早期及钩体血症型的治疗▪18.2.1镇静药物▪18.2.2抗菌药物▪18.2.3肾上腺皮质激素o18.3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18.3.1镇静药物▪18.3.2抗菌药物▪18.3.3肾上腺皮质激素▪18.3.4强心药物▪18.3.5输液o18.4黄疸出血型的治疗▪18.4.1精心护理▪18.4.2出血处理▪18.4.3保护肝脏▪18.4.4保护肾脏o18.5肾衰竭型的治疗o18.6脑膜脑炎型的治疗o18.7后发症治疗▪18.7.1葡萄膜炎▪18.7.2脑内闭塞性动脉炎•19钩端螺旋体病的预后•20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o20.1消灭和管理传染源o20.2切断传播途径,消除传染因素o20.3药物预防o20.4增强人体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21相关药品•22相关检查•23参考资料•附:o1钩端螺旋体病相关药物o2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中成药1拼音gōu duān luó xuán tǐ bìng2英文参考leptospirosis[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概述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简称钩体病[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9 L , N 0. 457 ~ 0. 707, L 0. 102 ~ 0. 443, 单核细胞 0. 033 ~ 0. 085, 嗜酸性细胞 0. 002 ~ 0. 049, PL T ( 135 ~ 418 ) ×109 L , 生 化检查一般项目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较严重的几个患者, 他们 的体温在 38. 2 ~ 40 ℃,W BC 高达 ( 11. 85 ~ 13. 59 ) × 109 L , 粒 9 细胞 ( 7. 27 ~ 10. 39) ×10 L , 丙氨酸转氨酶 137 U L , 尿酸 112 ~ 122 Λ m o l L 。 检查钩端螺旋体抗体为阳性。
2 结果
生出版社, 2005: 4872490.
[ 2 ] 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 [M ].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4802487. [ 3 ] Farrell I D , Robertson L R. T he treatm en t of b rucello sis[J ]. J A n 2 tim icrob Chem o ther, 1980, 6 (6) : 695. [ 4 ] 崔恩博, 曲芬, 郭桐生, 等. 6 例布氏杆菌病的诊治 [J ]. 中国抗生素
[ 1 ] 苏全喜, 申本昌. 散发性成人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 33 例分析 [J ].
临床荟萃, 2006, 21 (16) : 117221173.
[ 2 ] 唐雨德, 陈永红. 钩端螺旋体在不同水体中的存活及其消毒 [J ]. 解
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5, 23 (1) : 8210. 收稿日期: 2008209218; 修回日期: 2009201217 责任编辑: 郭怀勇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果
本组入院后检查: B P 110 70 ~ 110 80 mm H g, T 36. 5 ~ 37 ℃, P 70 ~ 80 次 m in。 发育正常, 一般状况良好, 全身皮肤黏膜 无黄染, 未见皮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血常规检查: RBC 经省疾控中心复查后确诊, 经抗炎、 保肝及对症治疗后, 相 继痊愈出院。
伴有头痛、 腰背痛, 左侧肢体肌肉针刺样疼痛, 前胸部散在玫瑰 疹。 1 例 ( 11. 1% ) 伴 有腔 隙 性 脑 梗 死, 双 侧 上 肢 颤 动。 5 例
(62. 5% ) 肝功能轻度异常。 1. 3 实 验 室 检 查 本 组 入 院 后 检 查 虎 红 平 板 凝 集 试 验 (RB PT ) 阳性及试管凝集试验 ( SA T ) 阳性。 其他相关检查见表 1。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年 3 月第 9 卷第 9 期 Ch in J M isd iagn,M ar 2009 V o l 9 N o. 9
2233
关节痛、 肌肉酸痛; 1 例 ( 11. 1% ) 无发热, 因睾丸鞘膜积液行外 科手术, 2 d 后发热转入感染科治疗, 1 例以反复发热、 乏力近 1 脾大、 少量腹水, 血小板低于正常值。 1 例 a, B 超提示肝硬化、
表 1 9 例辅助检查结果
项目 白细胞 (×10 3 L )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红蛋白 (g L ) 血小板 (×10 3 L ) 血沉 (mm h ) 谷丙转氨酶 ( I U L) 谷草转氨酶 ( I U L) 病例 1
5 . 8 0. 63 0. 27 128 135 36 18 18
病例 2
[1 ]
钩体、 搞好环境卫生、 尽量避免接触被污染的水源等; ( 3 ) 接种 钩端螺旋体抗体疫苗, 加强自身免疫力; ( 4 ) 做好个人防护, 若 从事耕地、 田间劳作等相关工作的, 必须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如 穿上雨靴等。 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使每个人都知道钩体病 的危害及其感染途径, 都具有预防钩体体病的知识, 减少传染 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病例 6
9 . 6 0. 70 0. 30 122 158 21 26 24
病例 7
8. 8 0 . 68 0 . 32 130 188 23 25 26
病例 8
4. 6 0. 67 0. 23 125 224 32 46 59
病例 9
4 . 0 0. 35 0. 65 105 78 11 75 103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8 例分析
张晓霞, 刘丽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参考日本厚生省 1998 年第 二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 对8 例D PB 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 例患者中, 病理组织学确诊5 例, 临床诊 断 3 例。 最初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例 ( 6 8) , 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例占 ( 5 8 ) ; 使用大环类脂类抗生素治疗 效果显著。结论: D PB 在中国并非少见, 误诊率极高。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迫切需要我们提高对该病 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主题词】 细支气管炎 诊断; 细支气管炎 治疗; 人类 【中图分类号】 R 562. 210.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6647 ( 2009) 092223420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 PB ) 是近10 a 余来被国际公认的一 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报道 发病例数以日本最多 [1 ]。我国大陆文献报道总共不超过 100 例。 本文将我科 2002207201 2008210231 诊治的 8 例D PB 患者进行 了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现报道如 下。
( 2) 切断传播途径, 消除传染因素。 改造疫源地、 杀灭水和土中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
(L ep to sp ia 简称钩体) 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属
自然疫源性疾病。猪和鼠是两大主要传染源。其临床特点为起 病急, 早期有高热、 全身酸痛、 软弱无力、 结膜充血, 腓肠肌压 痛、 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 中期可伴有肺出血、 肺弥 漫性出血、 心肌炎、 溶血性靶器官损害表现, 晚期多数病例恢 复。 钩体病无论在急性期或恢复后期, 均可引起神经系统多种 多样的损害和病变, 有的甚至无明显的急性钩体感染的症状, 而以神经系统后发病为惟一的临床表现 。 人与外界环境中污染的水源接触, 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方 式。通过破损的皮肤与黏膜是钩体最易入侵的途径。由于钩体 在外界存活需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因而钩体的感染常在特定的 环境下发生, 发病情况常取决于人与感染源及疫水等接触程 度。 有研究显示, 水温对钩体的存活时间有明显影响, 4 ℃的存 活时间最长, 35 ℃最短, 其原因可能是高温促进了其他微生物 的生长 [2 ]。 此病多发于青壮年 20 ~ 40 岁且占病例总数 40% 左 右。 从事开荒生产、 野营训练、 施工, 如与污染环境接触常易发 生集体感染, 钩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使胎儿受感染并可导 致流产。经传染源调查发现, 此次部队的群发性钩体病, 是因战 士们未穿戴任何防护衣物在废弃多年的泥塘中作业, 全队有少 数战士出现寒战、 发热伴头痛、 头晕、 乏力等症状, 服用抗流感
状, 但不是必备的表现, 近年不典型病例明显增多。 本组中 4 例
( 44. 4% ) 分别以鞘膜积液、 间质性肺炎、 斑疹伤寒、 帕金森病这
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就医, 临床难于鉴别。初诊误诊率达 44. 4% 。 布氏杆菌病确诊日期 3 ~ 8 d, 如果医生对这些复杂的临床表现 认识不足, 极易造成误诊, 因此, 对长期发热伴有全身表现的患 者, 要拓宽思路, 进行详细的问诊、 查体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 尤其是对农牧过渡区的医生, 要加强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 以 尽早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本组出院后继续治疗, 防止该病的慢性化。
杂志, 2006, 31 (9) : 5732575. 收稿日期: 2008207221; 修回日期: 2008210217 责任编辑: 魏建
群发性钩端螺旋体病 9 例分析
张宝华, 杨新
【主题词】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 人类 【中图分类号】 R 514.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26647 ( 2009) 0922233202 最近我院收治了 9 例钩端螺旋体病的患者, 均来自宁德某 部队, 经询问, 不久前他们部队 41 人在废弃多年的池塘中作业, 之后 29 人出现寒战、 发热, 伴头痛、 头晕、 乏力, 眼睛胀痛不适, 下关节肌肉疼痛, 其中 9 人因自觉症状较重而送到我院进行救 治。 分析如下。
( 11. 1% ) 咳嗽, 咳痰 1 周, 肺CR 提示间质性肺炎。1 例 ( 11. 1% )
3 讨论
张北县属农牧过渡区, 也是皮毛加工、 交易集散的, 为病畜 接羔、 接触未经处理的皮毛是该地区主要传播途径。 四环素族 抗生素已应用多年, 而且是治疗布病的有效药物 [3 ]。 布氏杆菌 经血液、 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 待繁殖到量后, 突破淋巴结屏障 而进入血流, 反复出现菌血。 由于内毒素的作用, 患者出现发 热、 无力等中毒症, 之后本菌随血液侵入脾、 肝、 骨髓等在细胞 内寄生, 血流中细菌逐步消失, 体温也逐渐消退。细菌在细胞内 增殖至一定程度时, 再次进入血流又出现菌血症, 体温次上升, 反复呈波浪热型, 同时细菌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个脏器, 而产 生各种并发症 [4 ]。 在临床上以发热、 多汗、 关节痛等为主要症
8. 9 0 . 73 0 . 27 148 221 42 47 49
病例 3
11. 5 0. 79 0. 21 138 221 50 43 56
病例 4
7 . 3 0. 83 0. 17 119 159 48 65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