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析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 能保 证学 生顺利 解决 对他们 来说是 新 的问题. 而 从 使学 习活动顺 利完 成. 同时它还具 有独 特性 、t J 等 4 ̄性 L
思 维 特 征 . 习 惯 性 思 维 相 比较 , 新 思 维 具 有 如 下 一 同 创
形成“ 思维定势 ” 严 重制 约 了同学们 的创 造性 思维. , 因 此 同学们在数学 学 习中要 逐步 养成用 发散 性思维 去思
创 新 思 维 主要 包 括 逻 辑 思 维 和 形 象 思 维 , 新 思 维 创 中 的 逻 辑 思 维 又 主 要 包 括 发 散 思 维 、 向 思 维 、 建 整 逆 构
还可以运用直 观 教具或 现代 化教 学手段 引 导学生对 研
究 对象 进行 仔 细 、 入 的 观察 , 养 其 浓 厚 的观 察 兴 趣 . 深 培
1 创 新 意 识 及 学 习兴趣 的 培 养 .
思维 、 创新 能力. 文结合 笔者 的教学 实践谈 谈 中学 数 本
学 教 学 中创 新 思 维 的 培 养 .
一
创新 意识 主要是 指好 奇心 、 探究 兴趣 和求 知 欲. 正
确 引 导 提 高 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 新 事 物 的敏 感 , 真 知 对 对 的执 着 追 求 , 发 明 、 现 、 新 、 拓 的 百 折 不 挠 的 精 对 发 革 开 神 , 是 进 行 创 新 的动 力 . 新 意 识 的 培 养 , 就 是 推 崇 这 创 也 创新 、 求创新 、 追 以创 新 为 荣 的 观 念 和 意 识 的培 养 . 同 不 层 次 和 类 型 的学 生 , 有 可 能 做 出优 异 的成 绩 , 有 自 都 都 我 实 现 的 创 造 力. 之 , 要 在 教 学 中 注 意 对 学 生 创 新 总 只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深入分析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影响因素、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案例,本研究旨在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案例的介绍和效果评估,进一步探讨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最终目的是为了探讨创造性思维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促进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旨在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提出新颖的见解或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种思维不仅仅是简单地套用公式或机械地运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有创新性地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数学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独立性,即学生能够不依赖他人独立地解决问题;其次是灵活性,即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再次是创新性,即学生能够提出新颖的见解或解决方案;最后是批判性,即学生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解决方案进行批判性思考,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创造性思维,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水平,促进他们在数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个 性 化 是 当今 时代 的 主要 特 征 ,人 们 对 创 新
性思 维和创新 能力的培 养也投 以越 来越 多关
注和 重视 , 而与 时代 发 展 进 程 息 息相 关 的教
育,更是 离不开创新 思维和创新 能力培 养这 个话题 。本 文将在 充分阐述在初 中数学教 学 中培养 学生创新 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和必要 性 的基础上 ,结合对 当前初 中数 学教 学中普 遍 存 在 的 问题 和 不足 的 分 析 ,客 观 、 系统 地 探 讨在初 中数 学教 学 中加强学生创 新思维能力 培 养 的 具体 措 施 和 战略 。 【 关键词 】 初 中数学;创新思维 ; 价值 ;
现 状 :策略
诚如我们所知,在大格局下 ,创新能力关 乎国家 、民族的进步 ;在个人层面上 ,创新能 力关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 ,尽管我们 深知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在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上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数学 是一门讲求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的学 科 ,更具体地说 ,学习数学需要有创新思维 , 才能够将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结合起 来 ,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突破。 在初 中数 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 维 能 力 的意 义 和 价 值 I . 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 , 激励学生与时俱进 如上面所分析 的 ,创新 思维能力是学生 必须具 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良好 的创新思维 能力 ,能够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遇 到难 以解决 的数学问题时 ,创新思维能够是 学生具备发散性的思维 ,从而进行多角度 的 思考和探索 ,尽可能地找到 问题 的答案 。一 方面 , 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显著 的提高, 学习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和增 强;另一方 面,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 随之提升 ,学生更能做 到 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2 . 提 高教学质量 ,减轻老师教 学压力 与小学相 比,初中的教学任务职显增加、 教学难度明显加大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体系的 构建更是需要老师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 是 ,增 强学 生 的学 习 主动 性 ,培养 学生 的创新 思维 能 力 ,能 够最 大程 度 上地 增 加学 生学 习 的 积极 f 生和 自主 性 ,学生 更 倾 向于 在老 师 的指 导 下进行数学学习, 而不是一味地依靠老师授课。 所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不仅有利于 减轻老师的教学师生关系。 二 、初 中数学教 学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对初中学生,只要有点新思想、新意图、新设计、新做法,就称得上创新。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课堂上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下面试结合本人这几年的实践加以阐述。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愉悦的心理是课堂创新的有机土壤。
教师用爱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不定框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质疑,鼓励“挑刺”和求异,从而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
在学习比较线段大小时,教师提出:今天请你们一起来和老师比比身高,你们愿意吗?这一问题使教师很快与学生拉近距离,为心灵的交流打下基础。
接着又提出:谁的身体要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时,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有的说通过目测,有的说用测量的方法……这种知心式的交流,学生没有压力,可以放开思维的闸门。
老师接着提出:你能总结一下方法吗?学生在这种愉快交流中总结出结论:一是通过目测;二是通过工具测量;三是利用参照物。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提示,激活学生的思维。
老师再提出:如果把你的身高用线段ab表示,教师的身高用线段cd表示,那么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吗?说给老师听听。
——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学生表现为思维灵活,为进行数学创新思维训练作好了准备。
二、诱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个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让学生去重复人类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创新动机,形成创新个性。
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教师让学生先画一个圆,在圆上任意确定两个点,标出该段弧,作出该弧所对的圆周角、圆心角,再量一量角的大小。
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好了准备。
这时教师提出:这两个角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从而得到圆周角定理。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汉 源职 业 高 中 四 川省 汉 源县 6 50 23 0
“ 实施 素质 教育 , 培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 已成 为 我
国教 育教 学改革 的 主旋律 。创新 思维 的培 养是 高 中
题, 解决 新 问题 创 造 了理想 的环境 。同时 , 让学 生从 活生 生 的具体 材 料 中 明 白要 有 新 的 发现 , 首先 要 积 极地 思考 问题 , 多角度 地解决 问题 ; 次应 具备 丰 富 其 的知识 , 掌握 科学 的研 究方 法 。 二 、 养直 觉思维 。 培 发展 创造 性思 维 能力 著 名数 学 家 吴 文俊 说 : 只会 推 理 , 乏 数 学 直 “ 缺 觉 是不会 有 创造性 的。 直觉 思维 在创 造 的关 键 阶段 ” 上 , 着重 要 作用 。爱 因斯 坦 根 据 自 己亲身 经 历 的 起 科 学创 造实 际得 出结 论 ,我 相信 直觉 和灵 感 。 他 一 “ ” 再 强调 , 在科 学创 造过 程 中 , 从经 验材 料 到提 出新 思
平。
定 的数 学情境 。所 以 , 精心 设计 数学 情境 , 培养 是
学生 创造 性思 维 的重 要 途 径 。通 过 “ 程 ” 学 , 过 教 学
生 的学 习过程 再也 不是 一个 被动 吸取 知识 、 记忆 、 反
复练 习 、 化储 存 的 过 程 , 是 一 种 主 动参 与 , 动 强 而 调 原有 知识 和经验 尝 试解决 问题 , 同化新 知识 , 建 自 构 己知 识体 系 的过 程 。学 生在 获得 数学 概念 、 定理 、 法 则 、 式 、 题方 法 等 数 学 知 识 的 同 时 , 展 了 抽象 公 解 发 概括 的思维 能力 和 归 纳 能 力 , 得 了参 与创 新 性 思 获 考 的机会 , 能力 就在 这一 过程 中得 到 了培养 。 如“ 数” 念 的 教 学 , 回顾 总 结从 自然 数 集 复 概 先 到实数 集所 经历 的 几 次 数集 的 扩充 历 程 及 规 律 : 自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育力的培养
的距 离 。显然 此题 , 是考察 对新 知识 “ 一 点到直 线距 离” 的理解 , 是对 已有 知 识 “ 段 的度 量 ” 二 线 的复 习 , 完成后 , 要求学 生 量 出 ( ) 、 再 3 A B两 点 间 的距 离 , 又 “ 两点 间 距 离 ” 以巩 固 , 正后 再 加 一个 问题 , 对 加 订 () 4 想想 图中三角形 的三边 长度 之 间存 在什 么关 系? 由于有两个 图形 再加 上 教 师适 当 的点 拨 , 学生 很 有 兴趣 地就能 得到 结论 : 长 一边 的平 方 等 于另 两边 较 的平方 和 , 时再 提 出一个 问题 : 不是 的有的三 角 这 是
来 , 在数学教 学 的实践 中认 真 地进 行 了培养 学 生 我
创新思 维能力 的探索 。
一
、
创设教 学环境 , 激发 思维 兴趣
知识 的课 堂气 氛 。在探 索 中, 学生 不 仅 巩 固 了已掌
握 的知识 , 而且 还能发 现规律 , 提高学 习能力 。
三、 培养 自信 。 励质疑 鼓
学 生对知识 的接受 , 应该是 一个 积极 、 主动 的创
造过程 , 创设 一个 适合 学 生 创 新思 维 发 展 的教 学环
境是 非 常重 要 的 。马 克 思 曾说 过 : 人 可 以创 造 环 “
爱 因斯 坦说 过 :提 出 问题 比解决 问题更 重要 。 “ ”
境 , 时环 境也可 以创造人 。适 合恰 当的情境 , 引 同 ” 能 起学 生极大 的学 习兴趣 , 发他 们 进 行 创新 思 维 的 激
良好 动机 和 强 烈 的 思 维 兴 趣 。思 维 是 从 问题 开 始
我 国古代 教育家 有 “ 疑则 小 进 , 小 大疑 则 大 进” 的说
浅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构建和谐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 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只 移 , 对探索和 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 而达到解 从 总之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 不
创新是一种 良好 的心理行为。在初 中数学 要有强烈 的求 知欲 , 学习才能有 动力 , 才能激 决问题 的突破 口。 教学 中, 要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 “ 创造” 的学习 发学生创新。古人云 :学起于思 , “ 思源于疑。” 氛围 , 并使所有 的学生都能体会 到成功带 来的 学 生有 了疑 问才会进 一步思考 , 才能有所发现 神秘。叶圣 陶先生说过 :人人 既是创造之才 , “ 愉悦 。因此 , 教师要用和谐、 认可 、 尊重的行为 , 和有所创 造 , 由此 , 在课 堂教 学中 , 师要 激 时时既是创造之机 , 教 处处既是创造之地。” 只要
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 ,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 生 , 正确引导有错误取 向的学生 。 力, 已成 为我们教育教学活 动所 面临的迫切任
务 。那么 , 中学数学教学 中应如何进行创新 在
教 育 呢?
一
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 导学生的数学直觉 和 爱因斯 坦曾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 数 度 、 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 、 枯燥 。 为此 , 在数学课堂 灵感 , 由此将概念 和法则进行延 伸 、 推广和迁
去赢得学生的爱戴 , 为学生创造 良好 的学 习氛 发 、 保护学 生的求知欲 , 真对待学生 提出 我们在数学教学 中, 要认 应用科学的方法对 学生加
一 ・
明代教育家 王守仁曾说过 :今教童子 , “ 必 使其心 中趋向鼓舞 , 中心喜悦 , 则其进不能已 , 譬之时雨春风 , 沾被卉木 , 莫不萌动副越 , 自然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5 . 创新 活动的载体 。在长期 的实践 巾 , 我们 形成 了 许 多行 之有效 的载体 , 如组织 生活制度 、 民主生 活会制
度、 民主 评 议 制 度 、 织 党 课 和 报 告 等 , 们 在 基 层 党 的 组 它 建 设 巾发 挥 了积 极 的 作 用 , 们 要 继 续 坚 持 和运 用 。 同 我
求 广大党员的意见 , 学校的重要T作和决策也通过一定
形式 在党内传达。 校党委每年至少 向党员报告一次学校
情况 。
意地 为基层 、 为师生员工 办实事 、 谋利 益 。学校 在先进 性 整改活动 中 , 切实解决 了一 批群众关 心 的问题 , 如食
堂整改 , 核发住房补贴 , 改善教学条件 , 加强校 园安 全防
【 教改创新 】
浅 谈 高 中数学 教 学 中学 生创 新 思 维 的培 养
邓 汉 家
( 西 南 宁市 武 鸣县 委 党 校 , 西 广 广
南宁
500 ) 3 10
摘 要 : 文 阐述 了 高 中数 学创 新 思 维培 养 的 重要 性 , 出 了开放 题 活 动 、 学 建模 活 动 等 创 新 教 学 策略 . 时 本 提 数 同 具体 指 出 了以 问题 作 为 教 学 出发 点 , 立 民主 教 学 平 台等 可 实践 的课 堂教 学 方 法 , 建 旨在 为 广 大教 育 工 作 者 拓 宽 思
逐步推进 党务公 开 ,拓宽党 员参 与党 内事务 的渠
道, 落实党员 的知情权 、 选择权 、 题决策通过一定形式和一定途径征
党组织 为党员服务 ,党组织 和党员为群众 服务” 。结合
专 业 特 点 和 优 势 , 极 开 展 服 务 师 生 、 务 社 会 的 主题 积 服 实 践 活 动 , 建 党 员 联 系 群 众 和 服 务 群 众 网络 , 心 实 构 真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学数学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如何在这一转型时代转变角色呢?新世纪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中重新审视自己,确定自己的角色,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创新。
下面笔者就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新型的教育观念实现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中小学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思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师大多热衷于通过课堂重点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固然对掌握知识,掌握基本运算和常规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一定效果,但大量重复、机械的模仿练习,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僵化,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要转变这种窒息的教学方式,必须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
1.要调整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的习惯教师应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有些例题可要求学生先不看解答,自己先做,后对照解答,检查自己的做法。
学生往往能得出一些不同的解法和发现一些不能理解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2.要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能力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都是注重挖掘数学内容的智力价值,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体验、领悟数学知识的真谛,培养多种数学能力。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0教 学 研 究 o
S I N E& T C O O F MA I N CE C E HN L GYI OR T O N
21 0 0年
第2 3期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潘 成 余
( 怀远 县 第 三 中学
【 摘
安徽
怀远
230) 3 4 0
要】 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和迫切任务是 : 基 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长期 以来, 国中学数 学教 学中, 我 存在着注重
知 识 的 传授 , 面 追 求 分 数 , 忽 视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培 养 。然 而 , 学是 基 础 教 育 中 的重 要 学科 , 应 注重 对 学生 的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因 片 而 数 更 此 , 者 认 为: 中学 进行 数 学创 新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是 十 分 必要 。在 具 体 的教 学 实践 中 , 从 激 发 学 生 的创 新 欲 望 、 散 思维 的 训 练 等 方 面 训 练 笔 在 应 发 来加 强 对 数 学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 【 关键 词 】 新欲 望 ; 散 思 雏 ; 练 创 发 训
1 激 发 学 生 的创 新 欲 望
11 营 造 创新 教 学 的课 堂 心理 环境 。 .
发 散 思 维 虽 然 不 是 人 类 思 维 的 基 本 形 式 , 它 是 创 新 思 维 的重 要 但 的 因素 , 切 创 新 思 维 都 是 起 源 于 发 散 思 维 。 以说 , 有 发 散 思 维 就 一 可 没 没 有创 新 思 维 ; 可 以 说 , 切 培 养 创 新 思 维 的 训 练 和 教 学 都 无 一 例 也 一
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摘要: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头。
创新思维无论在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前人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通过创设情景把握激励创新思维时机、创新兴趣、激发想象促进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除规定了具体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规定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创新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这里笔者谈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教学中,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索和发现,作出合理的猜想,把有关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理解系统。
因此,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时间以及思维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们在进行圆周角的概念教学时,可以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顶点在圆周上的角就是圆周角吗?”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这一概念教学采用了“探索—发现—归纳—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共同探索的教学思想,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题, 引导学生 自己寻找解决 问题 的多种方案。
1 用 “ 放 性 问题 ” 进 行创 新 思维 训 练 。在 讲 完 了 . 利 开 来 相 似 三角 形 的性 质 一 节 以后 , 我设 计 了这 样 一题 :同学 们 , “
四 、 住 机遇 , 抓 强化 学 生 的创 新思 维 训 练
它 是 人 类 的高 级 思 维 活 动 。 现 代 高 科 技 和 人 才 的激 烈 竞 争 , 根 结底 就是 创造 性 思 维 的竞 争 , 创造 性 思 维 的实 质 归 而 就 是求 新 、 异 、 变 。 求 求 数学 是研 究 现 实世 界 空 间形 式 和 数
现在你们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 出几种测量水池宽度的方
案 吗 ? 请先 画 出 图形 , 后 举手 发言 !” 音 刚 落 , 少 的 然 话 不 同学 就 举起 了手 , 的画 出 了 以水 池 宽 度 为边 的一对 全 等 有 三 角形 , 的 画 出 了以水 池 宽度 为边 的一对 相 似三 角 形 , 有 有 的 画 出 了 以水 池 宽 度 为斜 边 的一 个直 角三 角 形 , 这几 种 方 案 只 要 再 测 量 出所 需 几 条 线 段 的长 都 可 以求 出水 池 的宽 度 , 在 实 际操 作 中 , 度 不 同 , 是我 又 启 发 学 生 比较 , 但 难 于 “ 上面 几 种 方 案 , 一 种 更 理想 ?为 什 么 ?” 生通 过 比较 哪 学 发现 用 全 等 三 角形 的知 识 解 决 这个 问题 最 容 易 。 解 决 这 在 个 问题 的过 程 中 , 过 独 立 思 考 一动 手 操 作 一 相互 交 流 一 通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标观 ”创新教育追求发展 学生 的独特才能 , 要求教 师面 向全体学生 , 发展每—个体 的创 造个 性。一位哲人说过 : “ 头脑不是一个要 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个 被点燃 的火把”。
是 旧的教育模式 压制 了人 的创新欲望 和创 新 冲动扼杀 了开拓进取的创造个性 , 其次是 知识 创新 。 “ 微软 ” 的成功在 于创新 “ 微软”
际的需要 ……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一 门工具课 , 对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更 为需要 ,中学 《 数
例如 :在讲 到 “ 轴对称图形 ”时 , 可以 把事先准备的正方形 图片 , 折叠起来 。让同 学发现老师是怎样折叠 的, 然后引导学生得
同知识点的联系,年时可以使一题多解 ,多 体组合 ,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 只满足于例题的演示 , 而
的灵感便油然而生 。
学教学大纲 》中明文指 出:数学教学 中,发 展思维能力培养能力的核心 。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必须从教师 开始 。
一
、
课本上 的例题都是 比较有代表性的 , 但这些 图形并不能以一概全 。 若对 图形部分式整体 的变化 , 让 学生探索结论是否成立 ,或者改 变式训练 , 就能使
结C P
要求其员工必须学会学习 , 善于学习 ,知识 常新。 “ 微车”的这种管理思想同样适用 于 现代教育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跟随时代的步伐 “ 成长” 。 第三是教学创新 。 从简单灌输知识 型的教材 变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 培养创造思维 的教 材, 要将讨论式 、 研究式、 对话式 、 启 发式 、 探索式 、 演讲式 、 辩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入课 堂 ,要充分利用 电化教学 ,网络教 学等现代 教学手段 , 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想象 能力 逻辑能力创造能力 。第 四是教育思想创新 , 时代发展了,我们应赋予教育思想新 的时代 内涵 ,教师的责任 就是要促使学生在能力 、 性格 、 理想 和信念等方面和谐发展 ,形成开 拓进取 ,百折不挠 的人生态观。 创新 是—个 民族进步的 “ 灵魂” , 要培 养和造就千千万万 的创新人才 , 语辞在教 师 任重而道远 , 创新从教师开始。 二、 在 中学数学教学中 , 培养学生创新 思维的几点尝试 。 创新 从某种 意义上 是与 众不 同或标新 立异的表现 , 在中学数学教学 中如何培养学 生 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 提高学生的数 学 素质 , 是 当今数学教学期待和解决的重大课 题, 我根据 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 法 : 1 . 巧创情境 , 激发学生 的创造灵感 精心创造各种教学情境能够 ,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动机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宽 松 和谐 的教 育 环 境 。 只有 在 这 种 氛 同 中 , 生才 能 充 分 发 挥 自 学
己 的聪 明 才 智 和 创 造 想 象 的能 力 : 次 , 集 体 能 集 思 广 益 . 其 班 有 利 于 学 生之 间 的多 向交 流 , 在班 集 体 中 , 长 补 短 课 堂教 学 中 取 有 意 识地 搞 好 合作 教学 , 教 师 、 生 的角 色 处 于 随 时互 换 的动 使 学 态 变 化 中 , 计 集 体 讨 论 、 漏 互补 、 设 查 分组 操 作 等 内 容 , 炼 学 生 锻
妲莉糯 考
VO . No 2 4
S I NC CE E
F S AN
教育教学 4
浅析 中学数 学教 学如何培养 新思维
刘 乔 发
( l 江 口县 中学 贵卅 省 贵 州 江 口 5 4 0 ) 5 4 0 摘 要 : 实施 创 新教 育 、 养创 新 人 才 是 2 世 纪教 育 的 主题 和显 著 特 征 , 新 思 维是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必 备条 件 。 那 么作 为 一 名 中学 数 培 1 创
学教 师 , 如 何 在数 学教 学过 程 中培 养 学生 的 创新 思维 ? 本 文通 过 创 设 情 景 , 握 激励 创新 思维 时机 、 新 兴 趣 、 发 想 象促 进 创 新 应 把 创 激
思维 , 对如 何 让 引 导 学生 在 主 动质 疑 中发 展创 造 性 思维 等 方 面进 行 了探 讨 。
三 自我 创 新 意识 的提 高 是 培 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的 首要 条 件
教 育 本 身 就是 一 个 创 新 的 过 程 . 师 必须 具 有 创 新 意 识 . 教 改 变 以知 识 传授 为 中心 的 教 学 思 路 ,以培 养 学 生 的 创新 意识 和实 践 能 力 为 目标 , 教 学 思 想 到 教 学 方式 上 , 胆 突破 . 立 创 新 从 大 确
中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浅析
中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浅析【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实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成功激励;能力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要求数学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一代新人。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实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全面贯彻创新教育的精神实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中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通过对当前中学数学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对创新思维的内涵及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创新思维在数学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接着,通过对当前中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如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揭示这些问题对创新思维培养的制约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的理念,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
文章还将关注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关键作用,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目标之一。
特别是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国内外相关文献出发,对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进行综述。
在国外,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例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提出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国外的研究者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解决法、项目式学习等,以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在国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国内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提出了“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数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_1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发布时间:2022-01-20T08:19:29.149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7期作者:杨邦华[导读]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生命源泉。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杨邦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罗河初级中学 231562摘要:创新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生命源泉。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不仅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为学生提供非常广阔的创新舞台。
合理利用教材,创造优质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创新能力培养也成为了当前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而这也就要求了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解决学生当前存在的多种问题,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以至于他们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很难进行自主思考,大多数都是对数学教师教授的数学知识被动接受。
并且,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方面,大部分初中生都对数学教师过于依赖,很难在课堂、课余时间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的情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大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过于突出自身领导、约束,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改进建议,整体来看非常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二)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法随着新课标改革在初中教育阶段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难以摆脱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析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 学 创 新性 思 维是 指 能 主动 的 、独 创 地 提 出 新 的 观点 与方 法 ,解 决 新 问题 的一 种 思
维品质 ,它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 。而学生数 学 创 新 性思 维 是 个 体 在 强 烈 的创 新 意 识 指 导 下 ,把 头脑 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 ,产 生具 有 一定 意 义 的 新 发 现 、新 设 想 及 与众 不
一
一
新课 标倡 导这样 的学习方式 :亲身实践 、 中学 数 学 所 研 究 的 空 间 是 人 们 生 活 在 其 中的现实空间。 具体地讲 , 它包括一维 ( 直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勇于创新。强调从学生 已 线 )、 二 维 ( 平 面 )、 三 维 ( 立 体 )图 形 所 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 反 映的 空 间 形式 。 随着 学 生 年 龄 的增 长 ,他 际 问题抽 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 释与应用的过 们 能 够 不 断 地从 日常 生 活 经 验 中 获得 并 掌 握 程 ,从 而 获得 对 数 学 的独 特体 验 ,把 数 学 学 习活 各种空间知觉和空 间表象 ,同时也在不断地 动 变成 生 动 活泼 的 ,主 动 的和 富 有个 性 的过 程 。 教育家 叶圣 陶提 出: “ 教师之为教 ,不在 积累着各种表示空间关系的词语 ,这一切使 得他们的空 间要领不断的完善和丰富起来。 全盘 授 予 ,而 在相 机 诱 导 ” 。那 么 ,在 数学 教 学 对于学生空间观念 的培养 ,除 了丰富的图形 中如何构建生动活泼 的数学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 世界和视 图投影 内容之外 ,在旋转 、对称等 自主探索 ,在实践 中体会数学的奥秘 ,获得对数 的教学中也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 , 学 知 识 的 独 特 体 验 ,感 受 数 学 学 习 成 功 的乐 趣 要让学生根据文字的叙述 ,描绘出所有符合 呢 ?下 面 结 合 教 学 实 践 粗 浅 的谈 谈 我 的 尝 试 和 题 意 的图形 来 , 要 让 学 生从 各 种不 同的 角度 , 体会。 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具有 自主探索 的 观察识别 同一种几何图形 ,这些都是加强 画 图和识 图的训练方法。实践证明 :较好 的图 能 力 学习方法的掌握 如同知识 信息 的积累,需 形 及 作 图 艺 术 能激 发 学 生 对 空 间 图形 的热 爱 以及 对 逻 辑 推理 论 证 的追 求 ,从 而促 使 进 一 要 一 个 不 断 收 集 、积 累 步掌握几何 图形 的本质特征 ,达 到图形与推 和 融 会 贯 通 的过 程 。让 学 生 学 会 观 察 、操 作 、 理 相互 渗 透 、相 互 促进 的理 想效 果 。 归纳、 类 比、 猜测、 交流 、 三 、 加 强 学 生 的 探 索 能 力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索性 问题 ,有利于 反思等 ,在探索 的过程 培 养 学 生思 维 的广 阔性 ,灵 活性 ,有 利 于 培 中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和 创新 意识 。 因为 这 一 类 善于发现 、敢 于质疑 、 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探索不 明确的结论或由 勇于创新 的探索精神 , 给出结论探求满足该结论所需要 的条件 ;并 让 学 生 经 历 和体 验 探 究 且 在 同一 条 件 下 往 往 可 以得 出许 多 不 同 的 结 知 识 的过 程 ,不 断 摸 索 论 ,得 出 同一 结 论 的 条件 也 往 往 不 只 一 种 ; 和 完 善 探 究 的 方 法 。 在 证 明一 个 结 论 的 方 法 也往 往 不 只 一 种 。探 究 探 索 中运 用 ,在 运 用 中 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 ,对 于保护学 探 索 ,使 教 师 真 正 成 为 生 的好 奇 心 至 关重 要 ,也 是 学 生 获得 知 识 的 课 堂 的 组 织 者 、指 导 者 重要途径。探究过程本身可 以使儿童的思维 和和 合作 者 。 在 教 学 数 学 广 角 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 问题能力 找 次品 》时 ,如何让 的培养。由于在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 《 用 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 ,这对加深对 已有知识 学生能够体会 到解决问 的理解 ,并将其融会贯通 ,有着十分关键的 题的多样性及最优策略 , 作用。探究过程 中需要学生们合作 和尝试 , 教师设计 了几次操作探 这些合作交 流的实践和经验 ,可 以帮助儿童 索环节 。①初 步感 知找 学 习 按 照一 定 规 则 开 展讨 论 的艺 术 ,学 会 与 次 品 的 方 法 。 通 过 从 5 瓶 次 品 他 人 交 流 。在 探 究 过 程 中 ,学 生 经 历 了 挫折 瓶 物 品 中 找 出 1 南 昌 市 朝 阳小 学 江 西 南 昌 樊 丽秀 与失 败 、成 功 与 兴奋 ,这 其 中的 许 多 感受 和 的演示实验 ,明确教 给 学生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 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本质、理解他人基础。 四、注重主体 阅读过程 中培 养学生思 为后面 的学 习和探 索奠 定基 础。② 示范填 写记 维 能 力 阅 读 是 学 生 自主 学 习 获 取 知 识 的 一 种 录表 , 引 导 学 生 自 主探 学 习过 程 ,是 人 类 汲 取 知 识 的 主要 手 段 和 认 究 找 次 品 的 规 律 。 学 生 识世 界 的重 要 途径 。但 是 ,迄 今 为 止 ,对 于 小 组 合 作 ,通 过 从 9瓶 瓶 次 品 的 阅读 与 学 生 思 维能 力 的培 养 研 究 尚未 有 明确 物 品 中 找 出 1 的定 论 ,笔者 结 合 自 己的 教 学 实践 以及 通 过 实验操 作活动 ,将摆一 研 究 学 生 思维 发 展 模 式 清 楚 地 发现 ,数 学 教 摆、议一议及 填表与观 学 中 科 学 引导 学 生 阅 读 文本 对 于培 养 学 生 的 察、猜测、推理等 思维 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诚然, 数学是一种语言。 活动有机结合 ,通过分析 3种不同情况 ,最后得 份来找次品最为迅捷的 所以 ,数学 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 ,阅读能使 出把 9个零件平均分成 3 学 生 的 思维 发 展 严 密 ,显得 有 逻 辑 。 因此 , 结论。③猜测 ,这个方法是不是对于任何一个数 数 学教 学 中应 将 阅 读 引 入课 堂 ,并 纳 入 到数 的 零 件 都 适 用 呢? 引导 学 生 再 次 通 过 实 验 完 善 个 物 品摆 一 摆 、议 学课 堂教 学 的基 本 环 节 中去 ,引 导 学 生在 阅 规律 。学生 继 续小 组 合作 用 8 议 并 填写 性思维是指 有创 见性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浅探
生 的 自学 意 识 、 争 意 识 、 新 意识 . 竞 创
2 由 以传 授 知 识 为 主 转 化 为 以发 展 思 维 、 高 能 力 . 提
为 主
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 生去进行 这种再 创造 的工作 , 而
不 是 把 现 成 的知 识 灌 输 给学 生 , 生 只 有 通 过 自己 的 再 学
5 .由偏 爱 “ 生” 变 为 重视 “ 困 生” 优 转 学
素 质教育注重个性潜能 的发掘 , 新能力 的培养更 创 是如此. 基础知识 的掌握情况 与创新能 力 的培 养并不存 在本质 的必然 的联系 , 对于青少 年学生 的创新 能力决不 能低估 , 尤其不 可 忽 略“ 困生 ” 他 们 的创新 意识 一旦 学 , 得 到激发 , 就会 形成 巨大 的能量 , 最终使 其学 习成绩 并 得到稳步 的提 高.
习知 识 的 源 泉 , 读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首 要 环 节 . 阅 如, 面对 一元 二 次 方 程 a x f ( ≠ 0 , 中 a为 x +b + 一0 口 )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析教师的创造与学生的创造是密切关联的。
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习惯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一、让学生感到数学很有用爱因斯坦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
这就告诉我们,与智力相比,创新能力还受动机、意志、情感、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在智力因素同等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习信心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都将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问题要有方向性。
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
(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有“问”,才有所思、所想,才有发明创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百万,起点是一问”。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路,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中学数学教材重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
文字表达严谨、准确,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以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探求欲望与动机。
三、加强数学美育,用数学的美去感染学生美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和谐统一,数学作为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之一,其美是超乎寻常的。
大数学家克莱因曾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数学的美:“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对数学美的感受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数学家庞加莱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人,是具有感觉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审美感受体验的教育。
数学的美是数学的魅力之所在,数学概念的简洁、统一,结构系统的和谐、对称,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都是数学美的体现,“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以美增奇,以美启真,以美添趣。
要让学生被数学的美深深吸引,要让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在美的薰陶下,得到情感的陶冶,思维的启迪,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美的因素如精美的图形、有趣的关系、和谐的统一和简洁的式子、命题间关系的相似或对称等唤起美的意识,获得美的感受体验,逐步形成数学美的观念,并注意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以加深对数学美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审美观。
也可以利用数学史上的那些令人陶醉的世界名题,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的故事和一些经典问题,如百鸡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令人赏心悦目,精巧绝伦的美妙解法来丰富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增强学习数学的情趣。
教师的创造与学生的创造是密切关联的。
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习惯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一、让学生感到数学很有用爱因斯坦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
这就告诉我们,与智力相比,创新能力还受动机、意志、情感、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在智力因素同等的条件下,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习信心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都将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问题要有方向性。
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
(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有“问”,才有所思、所想,才有发明创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百万,起点是一问”。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路,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中学数学教材重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
文字表达严谨、准确,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以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探求欲望与动机。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数学美育,用数学的美去感染学生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美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和谐统一,数学作为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之一,其美是超乎寻常的。
大数学家克莱因曾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数学的美:“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对数学美的感受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数学家庞加莱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人,是具有感觉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审美感受体验的教育。
数学的美是数学的魅力之所在,数学概念的简洁、统一,结构系统的和谐、对称,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都是数学美的体现,“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以美增奇,以美启真,以美添趣。
要让学生被数学的美深深吸引,要让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在美的薰陶下,得到情感的陶冶,思维的启迪,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美的因素如精美的图形、有趣的关系、和谐的统一和简洁的式子、命题间关系的相似或对称等唤起美的意识,获得美的感受体验,逐步形成数学美的观念,并注意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以加深对数学美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审美观。
也可以利用数学史上的那些令人陶醉的世界名题,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的故事和一些经典问题,如百鸡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令人赏心悦目,精巧绝伦的美妙解法来丰富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增强学习数学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