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日本垃圾的管理制度

日本垃圾的管理制度

日本垃圾的管理制度垃圾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头痛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对垃圾管理制度十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日本的垃圾管理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垃圾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密集的国家,其城市的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由于资源的匮乏和土地的有限,日本政府和民众一直非常重视垃圾管理问题。

如果不加强垃圾管理,随意丢弃垃圾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引起社会安全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垃圾管理制度对于日本来说至关重要。

二、日本的垃圾管理制度1. 垃圾分类和回收日本的垃圾管理制度首先侧重于垃圾分类和回收。

日本实行了“分门别类”的垃圾分类制度,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四大类。

每个类别都有统一的包装袋和回收方式,让垃圾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处理。

此外,日本还建立了垃圾回收中心,对可回收物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处理,提高了资源的再利用率。

2.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日本政府大力投资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包括焚烧厂、填埋场、垃圾分类中心等。

这些设施都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不但提高了垃圾的处理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这些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垃圾收费制度为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日本实行了垃圾收费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对不同类别的垃圾收取不同的处理费用,激励了民众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

这种做法不但有效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还鼓励了环保意识的培养。

4. 计划性的垃圾管理在日本,垃圾管理不仅是废物处理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长期的垃圾管理规划,对垃圾处理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并注重对社会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民众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日本垃圾管理制度的成效由于日本政府和民众长期以来对垃圾管理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日本的垃圾管理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日本废弃物处理技术政策发展历程

日本废弃物处理技术政策发展历程

大力推行。 日 本 的 废 弃 物 处 理 在 20 世 纪 80 年代有了飞跃性的进展,为了解决废 弃物的排出量和垃圾填埋场用地不足 等问题,相对应的法制法规政策也发 生了改变,并逐渐形成了循环型社会 的法律体系(图 1) 。1991 年《废弃物 处理法》得到进一步修改,目的在于
抑制废弃物的排出量,促进垃圾分类 以及资源再利用。同年颁布了《再生 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 ,资源再利用的 概念首次出现在法律中,目的是确保 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控制废弃物 增长量及保护生态环境。法律规定经 营者在商品设计、制造等阶段以保护 环境为首要出发点,要做到自主回收、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自治体的 责任制度
2000 年,日本终于从“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体系中脱 离出来,这一年也被称为“循环型社 会元年” 。日本国会通过了《循环型社 会形成推进基本法》 ,确立了构建循环 型社会的基本目标,规定了国家、地 方公共团体、经营者及国民的责任和 义务(图 2) 。 中央政府 :负责收集整理废弃物 相关的情报资料,制定实施基本、综合
图 2. 中央政府、地方公共团体、经营者的关系
日本生活垃圾的回收由市镇村(地 方各级政府)负责统筹管理,所需费 用多数来自税收,产业废弃物多数是 由各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而产生,因 此需要企业者负担处理责任,政府则 通过补助金等手段帮助企业建立资源 回收再利用体系,因此无论政府负责 还是企业自行回收都确保了废弃物的 及 时 收 集 和 处 理, 保 护 了 生 态 环 境, 提高了资源再利用率。此外,政府还 会向市镇村提供国家财政支援即“循 环型社会形成推进补助金” (表 1) ,一 般用于废弃物处理设施的配备及维护。 具体费用的数额一般是由市镇村的地 域性和实际情况来决定,设置该补助 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设置处理设施, 保障废弃物能够安全及时地进行处理 及再利用,从而达到构筑循环型社会 的目的。 “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补助金” 的对象设施是 : 第一,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设施(不 可燃垃圾、塑料等资源化设施、废纸

日本东京23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启示

日本东京23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启示
详见 图 1 。
东京包含 2 3个 特别 行 政 区 、6个 市 、 2 5个 町 和
8个村 , 中 2 其 3区面 积 6 1k 人 口 88万 。 由于 2 m , 7
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 , 东京政府和 2 区政府 的工作 3 分 工不 够 明确 , 垃圾 收运 和处 置 方面 , 在 东京 政 府和
Ke r s d me t set a me t e l h e me t T k o y wo d : o si wa t e t n ; n i tn n ; o y c r g
中 图分 类 号 : 3 X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12 (0 0 0 — 0 5 0 17 — 0 1 2 1 ) 10 4 — 4
废弃物

般废弃物
粪便
L 特别管理的一般废弃 物( 废家电及有感染性 的 f 一般废弃物等 )

产业废弃物H
I 生产活动 产生的 2 种废弃物 ( 0 燃烧残渣、 污 l I 废 废酸、 属、 塑料等) 。泥、 油、 废金 废

===================

l1 特别管理产业废弃物 ( 法律规定的具有爆炸
2 3区政府长期以来都有较大的分歧 。为了解决这些
收稿 日期 :0 9 1 — 2 修订 日期 :0 9 1— 0 20—20 ; 20 — 2 3 。 项 目基金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 ̄ ( E 0 8 1 ) ] tB 2 0 6 1资助。
源回收量约为 6 万 t 0 , 最终填埋的仅为 6 万 t其余 1 , 部分采用焚烧处置 。
1 引言
E本 的生 活垃 圾处 理经 历 了一个 从 不完善 到 完 t

日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

日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

日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摘要: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也大大增加,已成为环境污染中很明显的问题。

为了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大力促进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本文介绍了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现状。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处理;再资源化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国内资源严重贫乏短缺。

日本战后经济以一种高原材料消耗、高能源投入、高经济增长以及高环境破坏的模式迅速发展,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垃圾和产业废弃物,在70年代又发生了“能源危机”,日本每年排放出产业废弃物4亿t,生活垃圾约5000万t,大部分废弃物原来都被用来填海或被焚烧处理,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再利用资源,还污染了环境,由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

因此政府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同时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为了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大力促进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在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中进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是发达国家中对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工作开展最成功的,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上,日本政府提交了《环境白皮书》和《循环型社会白皮书》。

《环境白皮书》提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强调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轻环境负担。

技术革新要适应环境产业的发展,争取环境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强调了“3R原则”,即减少废弃物的排放(reduce)、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并按照这些原则推进资源再生体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

在谈到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下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概念。

城市固体废弃物又称城市生活垃圾,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除的固体废物。

论日本垃圾分类处理

论日本垃圾分类处理
2 、树 立 垃圾 分 类 的观 念
谈及垃圾分类处 理,首先需 要 明确垃圾 分类处 理 的重要 意义和 作
用。其实垃圾 ,只有 在混在 一起 的时候 才是 垃圾 ,可是 你一 旦分类 回 收 ,在运用科技改造下 ,那垃圾可就都是宝贝,而且这样做还 能提高资 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 的资源浪费。每天我们 的T作 生活中 ,都会 产生和制造出大量 的垃圾 ,一般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放在 垃圾 桶里 ,然 后送去垃圾 厂进行 焚毁处理 。其实这样是很不科学 的,主要是 垃圾也可 以变废为宝 ,垃圾如果通过分类处理就会 分离出可再次 回收利用 的和不 可再 回收利用的。可再次利用的垃圾通过处理就能变废 为宝 ,同时这样 做也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对 于环境资源压力 也能很好的缓解。 三 、 日本 的 垃 圾 分 类 l 、分类精细 ,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 、不可燃物 、资源类 、粗大类 ,有害类 ,这几类 再细分 为若干子项 目,每个 子项 目又可分为孙项 目,以此类推 。如 :可 燃类 :就是可 以燃烧 的,一般剩菜剩饭 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属 于可 燃 垃圾 。资源类 :报 纸,书籍 ,塑料饮 料瓶 等 。不可 燃类 :废 旧小 家 电 、陶瓷制 品、铁质容器等 。 2 、 管 理到 位 ,措 施 得 当 国外的居民或者游客去 日本后 ,首先是要进 行登记管 理的,当地 的 政府工作人员会告知其关于垃圾的有关的规定。当你人住在 日本旅馆时 ,房 东也会提醒游客或者入住的人员 ,怎么样处理有关的垃圾以及关于垃圾处理 的相关规定,并在次提醒游客和入住人员注意,这样 的话就能让人印象深 刻,白然就会 自觉的处理好应该处理的垃圾,而不会 出现因为不知而不知如 何处理的茫然。在公共场所 ,也有醒 目的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用几个 国家 的 语言写明了垃圾的分 类放置等 ,以此来提醒人们 垃圾该如何放置。 3、人 人 的 自觉性 高 日本对于国民的教育很 看重其不惜投人重本 ,要 加大 国民教育 ,尤 其是素质教育。 日本人从小的教育都将垃圾的分类处理等灌输在 日 常的 必修教育课程里面 ,所以 日本人们从小就知道垃圾需要分类处理 ,分类 处理 的垃圾也是宝 ,并且小孩从小接受 的教育 中就有 :如果乱扔垃圾 或 者随意丢弃垃圾 ,就会收到周围人们 的谴责且受到学校 的批评 ,严重 的 还会受到政府人员的面对面谈话 。所 以在这样的环境下 ,日本人 ,对 于 垃圾 的处理都十分 的认真 ,因为他们深深知道 自己国家是 岛国,不地 大 物博, 必须对垃圾好好利 用,争取资源 的利用 ,减少现有 资源 的浪费 ,

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_一项值得借鉴的重要社会成就

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_一项值得借鉴的重要社会成就
自觉的人,也有解决的办法。日本TES电视台就专门在全
国发现不按规定处理垃圾的人,然后由节目主持人与他们
交流,帮助他们处理垃圾。在大众面前,大多数人会改正。
该电视节目受到社会的关注,收视率还很高。
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
要给社会添麻烦”;给人、给社会添麻烦是不光彩的。不讲
就不是“小件垃圾”,而是“大件垃圾”(通常是长度超过0.
5m).
横滨市把生活垃圾分成10类,市政府向市民分发了
专门的手册来说明,其内容细致人微。比如,女子的长筒
袜如果只剩一只,可以按可燃物处理。但如果是一双,则
应按废旧衣物处理。男士用的领带属于“废旧衣物”类,但
在扔掉之前,要求要把领带“洗干净并晾干”。女性用的唇
保护,以及农业、养殖业等方面。日本在推广生活垃圾EM
处理技术,努力在家庭内将厨房垃圾变成有机肥料。只需
用0.2%EM含量的专用粉状发酵物,按1%的用量接种到
有机生活垃圾中进行厌氧发酵,夏季经7天后有机垃圾即
被分解,且无臭无蚊蝇革生,同时可得到无臭味、可直接还
原于土壤的活菌肥料,用于蔬菜和花卉的栽培。
抓起来,放进焚烧炉。焚烧垃圾时,炉内产生高达900℃的
高温气体。这些高温气体进人冷却魄,立刻把里面的水变
成高温高压的燕汽,蒸汽用来发电。发电的余热又用于提
高游泳池水的温度,实现了热能的充分利用。
它的两台焚烧炉每天最多共能发电440okwh,清洁中
心的电力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电用不完的时候,清洁中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
第3专胭: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
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

日本解决城市垃圾问题

日本解决城市垃圾问题

日本解决城市垃圾问题日本在1970年开始就相继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使用促进法》、《关于促进容器包装分类收集及再商品化法律》及《推动建设资源再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

日本以环境立国发展经济的理念,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笔者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日本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具体是怎样的吧。

在日本街头,垃圾桶放置的数量并不多,往往一个街区走几百米也难得见到一个垃圾桶。

原来,不少日本人都养成了随身携带垃圾的习惯,如果一路上都没有看到垃圾桶,日本市民宁愿将垃圾带回家处理,也不会随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人们在处理平时生活中的垃圾时也可谓是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

然后扔入指定的垃圾箱。

日本的垃圾分类细致严谨,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个塑料材质的饮料瓶的不同组成部分被划分到不同的垃圾类别。

横滨市市政府印刷的共27页的手册上就包含了多达518项条款。

日本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方法。

以新居浜市为例,生活垃圾被分为以下八大类别: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塑料容器和包装、瓶和罐、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标识的塑料瓶、废纸类、有害垃圾和大型垃圾。

针对不同的垃圾也分别有详细的投放方法的规定,如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塑料容器和包装要装在45升以下透明或半透明的垃圾袋里;瓶和罐以及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标识的塑料瓶则要放到指定的网兜内;而大型垃圾则必须申请上门收集等。

更多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一下的相关链接进行查询,下节栏目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垃圾会产生哪些危害,希望大家能前来参加。

日本废弃物处理技术政策发展历程

日本废弃物处理技术政策发展历程

日本废弃物处理技术政策发展历程作者:宋雨霖徐文龙樋口壯太郎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年第03期废弃物处理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日本对废弃物处理以及环境保护问题一直非常重视。

特别是2000年以来,日本大力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直接资源化,对不可利用的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进行资源或能源转换,并尽可能地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负荷,成功构筑了循环型社会,城市垃圾的排出量逐年递减。

本文从日本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及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日本“一般廃棄物”(指“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其对策,对完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和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废弃物处理法律体系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城市人口增加,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体系,生活垃圾处理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快速增长速度,城市垃圾非法堆放造成了严重的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为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日本政府根据本国实际,近20年来主要推行技术改革和循环利用政策,先后建立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法律体系,对废弃物处理以及资源循环再利用制定了具体规定,并积极鼓励、引导和大力推行。

日本的废弃物处理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飞跃性的进展,为了解决废弃物的排出量和垃圾填埋场用地不足等问题,相对应的法制法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并逐渐形成了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图1)。

1991年《废弃物处理法》得到进一步修改,目的在于抑制废弃物的排出量,促进垃圾分类以及资源再利用。

同年颁布了《再生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资源再利用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法律中,目的是确保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控制废弃物增长量及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规定经营者在商品设计、制造等阶段以保护环境为首要出发点,要做到自主回收、构建循环利用等体系。

为进一步巩固推进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荷,日本政府在1993年制定了《环境基本法》,此后以《环境基本法》为基础,制定了一整套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法规,如《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家电回收再利用法》、《食品回收再利用法》、《汽车回收再利用法》等。

日本垃圾处理概况

日本垃圾处理概况
国外动 态
日本 垃 圾处 理 概 况
Th scFa t f S a a e n a a eBa i cso W M n g me t nJ p n M i
本刊 编辑
编 译
摘要 :本文介 绍 了日本 生活垃圾 管理基本概 况 ,数据 来 自日本环境部。 关键词:城 市垃圾 ,垃圾 管理
11 9 .1
1 6 .1 2 52 10
11 2 .1
1 6 .7 2 53 26
11 2 .3
1 7 .3 2 56 11
1 1 . 11
1 7 .8 2 50 24
116 .1
人均城市生活垃圾产量
( 千克 /人. 日)


99 0
来源 : 日本环境部 、J S EC 表 2 2 0 年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人 口规模 ( 万人)
17 笠 90 18 笠 90
日本环境部 20 02年统计 ,规模大的城市生活垃圾人均
产 量较 高 。
例如 ,超过 5 万人 的城市有 2 0 3座 ,生活垃圾人均 产量 为 1 .3千克 /人. 日,而少于 1万人 口的 14 5 4个 镇生活垃圾人均产量为 08 千 克 / . 日( . 2 人 见表 2。 日 ) 本的生活垃圾热值近 3 O年提高明显,18 9 0年只有 5 0 92 / g 99 k ,19 年达 到 86 J k ( 80K / g见表 3 )
1 9 钲 9 0
3 1
厨余 类 2. 1 7 1- 63 77 .
不可燃 无机物 83 . 61 . 23 _
1 9住 99
其它
54 . 51 . 37 .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政策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政策

●Vol.31,No.92013年9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1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1.1生活垃圾产生量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各类垃圾近1.0×1010t 。

产垃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每年已超过2.5×108t ;德国人均年产垃圾541~609kg ,年产垃圾5000万t [1];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5202万t ,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115kg/d ,日本东京日产垃圾已达1.2×104t 。

1.2生活垃圾处理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和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法。

此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

现今,日本、丹麦、法国和新加坡等国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接近或已经超过了填埋法,国外已经很少使用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

发达国家对于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的回收再利用率较高,平均在20%~填埋技术现状英国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有控制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一些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合成材料(通常为1.5~2mm 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衬底,防止垃圾填埋场的有害物质向地下渗透,以保证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超过200年[2]。

大量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堆肥场,与此同时不少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垃圾堆肥技术指标。

80年代后期,这些堆肥场相继关闭,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陷入了低谷。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仍在坚持不懈地改进垃圾堆肥技术,以提高垃圾堆肥产品的质量,稳步推动着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

如今,国外垃圾堆肥场的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这并没有抑制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制造有机复合肥技术此时发展较快。

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介绍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介绍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介绍日本最早的垃圾发电站1965年建于大阪市,目前日本有垃圾焚烧炉3000座,垃圾发电站131座,总装机容量650MW。

到2000年日本的垃圾发电量达到了2000MW,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以上(最大为1800吨/日)的垃圾发电站8座,1995年日本建成一座最大的垃圾电站,发电容量24MW。

日本早期电站为防止炉管腐蚀,采用低参数,发电效率较低,仅为10%-15%,现在谋求提高到30%。

据悉,目前日本投人使用的最大垃圾焚烧厂是名古屋市新南阳垃圾处理厂,装机容量1500吨/日,发电设备装机容量27000KW,平均每吨垃圾产生的热能转换为432度的电能。

又如东京新建的垃圾焚烧厂,垃圾全由4条分别为16公里的地下通道输送,日焚烧垃圾400吨,投资5亿多元。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京已陆续建成14座垃圾焚烧厂,正在建设的有6座,日焚烧能力为600-800吨。

此外,日本许多城市都开始了垃圾焚烧厂建设,例如:日本福冈市有200多万人口,日产垃圾达3000多吨。

该市规划建设4个垃圾焚烧厂,除临海垃圾焚烧厂待建外,已建成西部、东部和南部3个焚烧厂,日处理垃圾2210吨。

每一个焚烧厂都配有资源化中心,将垃圾按可燃物、不可燃物和有价物(铁、铝)进行破碎分选处理,尽力减少垃圾填埋量,力求资源再生利用。

西部焚烧厂的不可燃物和焚烧炉渣送到中田和今禁填埋场,东部和南部焚烧厂的不可燃物以及焚烧炉渣送到伏谷填埋场。

焚烧厂也是发电厂,利用焚烧的余热发电,所发电除维持焚烧厂自身用电外,还将剩余电力出售给电力公司,并人福冈市电网,取得一定的经济收人。

现在福冈市三个垃圾焚烧厂所产生的电力总量为18000千瓦,是福冈市的一项宝贵财富。

日本东京MINATO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日本垃圾焚烧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例如:日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垃圾焚烧炉技术。

这种新型焚烧炉称为“龙卷炉”,它采用气化燃烧方式,能有效地抑制二噁英等有毒物质的排放量。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THANK YOU.
日本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01
经济与环境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需要 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 平衡,避免过度强调经济增长而 忽视环境保护。
03
02
塑料污染问题
核废料处理和核能 安全
日本政府需要妥善处理核废料,确 保核能安全,避免核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 决全球核废料和核能安全问题。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费国之 一,由此产生的塑料污染问题日 益严重。日本政府需要采取有效 措施减少塑料污染,包括推广可 重复使用的替代品、减少一次性 塑料制品的使用等。
04 国际压力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 断提高,日本政府需要应对来自国 际社会的压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2023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目 录
• 引言 •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概述 • 日本环境保护趋势分析 • 日本环境保护未来展望及挑战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日本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研究范围和方法
研究范围
分析相关政策法规、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
使用清洁能源
日本政府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发展核能、水力发电、太阳能等,减少对化 石燃料的依赖。
生态保护与恢复计划
自然保护区建设
日本政府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保护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环境修复项目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环境,日本政府积极实施修复项目,如土壤修复、水体治理 等。
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利用
垃圾分类的推广
日本已经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并逐步推广到农村地 区。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一、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历史
本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 量化和资源化。
二、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的优点和不足
二、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实行“三色原则”,即要求居民将垃圾分类为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垃圾回收率和资源利用 率。
四、结论
合理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面 临的难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垃圾产生和处理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特 点。本次演示将介绍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方式,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挑 战。
一、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
1、垃圾分类制度
2、挑战
回收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最后,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确保垃 圾分类制度的顺利实施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四、结论
总的来说,日本在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有效 的垃圾分类制度、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处理方式的应用,日本在减少资 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然而,仍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
1、垃圾分类制度
在日本,垃圾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根据不同种类的垃圾,市民需要 将垃圾分别投入指定的垃圾桶中。例如,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都 有专门的垃圾桶。这种分类制度有助于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
为了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日本政府和地方机构会定期举办宣传活动,向市民 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此外,学校也会将垃圾分类纳入教育内容,从小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日本垃圾清理情况汇报

日本垃圾清理情况汇报

日本垃圾清理情况汇报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垃圾清理工作。

近年来,日本政府和民众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以及垃圾处理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非常严格。

根据日本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居民需要将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等进行分类投放。

各种垃圾都有专门的回收箱和回收时间,居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投放垃圾,否则将面临罚款和处罚。

这种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垃圾的总量,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其次,日本积极推行垃圾回收利用工作。

除了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外,日本还有专门的回收站用于回收废旧家电、废旧家具、废旧衣物等。

这些回收站由政府或民间组织管理,居民可以将不需要的物品送到回收站,经过分类和处理后,再进行资源利用或环境友好的处理。

这样一来,大量的废旧物品得到了再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日本还在垃圾处理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工作。

例如,日本发展了许多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填埋、堆肥等多种方式。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将垃圾转化为能源或肥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日本还在垃圾处理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和焚烧厂,确保了垃圾处理的高效率和环保性。

总的来说,日本在垃圾清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积极的垃圾回收利用工作以及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日本成功地减少了垃圾的总量,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保护了环境的整洁和美丽。

希望日本的垃圾清理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

近年来日本环境污染防治的特点、举措及趋势

近年来日本环境污染防治的特点、举措及趋势

近年来日本环境污染防治的特点、举措及趋势内容提要: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

近年来日本的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构筑低碳社会、依靠技术进步和推进区域循环圈等。

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本文围绕其主要特点、重要举措、背景分析与前景展望等问题,对日本近年的环境污染防治进行探讨。

在中国大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时期,研究日本的经验及做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注:作者系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

)长期以来,日本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随着《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该事业又有了新进展。

环境省2008年《环境、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4亿吨,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基准年(1990年)相比超过6.2%(2000年同比超过8.0%)。

其中,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为12.74亿吨。

从发展来看,2000—2004年C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从12.37亿吨增至12.79亿吨;从2005年开始减量,2005年为12.93亿吨,2006年降为12.74亿吨。

与此同时,日本大气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

2001—2006年,日本二氧化氮(NO2)的环境达标率从99.2%提高到100.0%。

其中,汽车排放尾气的达标率从80.0%增至90.7%。

此外,日本的水污染状况也大为改观。

日本的公共水域水质环境标准分为人身健康项目和生活环境项目两类。

1999—2006年,人身健康项目达标率由99.2%增至99.3%,生活环境项目达标率更由78.7%增至86.3%;其中,河流达标率从81.5%增至91.2%,湖泊达标率由45.1%增至55.6%。

土壤污染也得到较好控制。

到2007年3月,各都道府县对超过土壤污染标准值的6306公顷农用地制定了土壤污染对策。

其中,已有87.3%的受污染农用地得到改良。

可以说,近年来日本的环境污染防治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

作者简介:日本全国1741个市町村中,约有17.5%的市町村没有填埋场。

即便在有填埋场的自治体,填埋场的剩余容量也在逐年减少,因此如何减少垃圾填埋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同时,日本生活垃圾大部分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可大大减少垃圾的量(减少约90%的体积),但仍有20%耀30%的物质留在了灰渣当中[1],因此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不仅符合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对于减少垃圾填埋量、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也有重大意义。

1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产生情况2018年,日本共有生活垃圾焚烧设施1082座(包含2018年新建的40座),日处理能力为17.8万t/d [2]。

其中,日处理量300t 以上的有179座,100耀300t 的有407座,100t 以下的有496座,配套的焚烧处理设施为生活垃圾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日本生活垃圾的直接焚烧量为3262万t ,直接焚烧率为80.1%。

焚烧已成为日本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从图1可以看出,直接焚烧量逐年减少,而直接焚烧率自2014年开始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垃圾经焚烧后产生的焚烧灰渣包括底灰和飞灰,底灰是指燃烧后残留在炉床上的产物,底灰占灰渣总量的80%左右(质量计),而飞灰是指在烟气净化系统和热回收利用系统(如节热器、锅炉等)中收集而得的残余物,约占灰渣总量的20%[3]。

近年来,随着日本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减少,焚烧灰渣的填埋量也不断减少(图2),2018年,焚烧灰渣的填埋量为292万t ,占垃圾总处理量的7%,这主要得益于垃圾减量的推进以及对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

图22008—2018(1.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北京100028;2.生活垃圾检测分析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摘要:日本生活垃圾的焚烧率高达80%,对焚烧灰渣的处理也比较先进,其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在熔融设施进行熔融处理后制成熔融灰渣、作为水泥原料及路基材料等。

介绍了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产生及资源化利用情况,以期对我国处理焚烧灰渣有所借鉴。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及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及启示

7bcdefghijkK NOlm\#nopI qnZ#34<=7rstuvawxyz{I $E&'()3
4./7|}#~XM7K ~X z{&'()34./K &'()@OK
_F7()34I
6:;<9 &'() 34./ 3456 34<=
=>?@AB2$++,(
"`a )-1" !b cdef' ABCgh i jkl- mbnopKBCijqrstg9u v?: _ !")* !Q "`'A BC9 D w l ( K %$"**2)"*+,L+ )++MQ xyz '$!*!3)"*+, 9BCghO
"!")-6"-6"#
F{ijwlQ F{ij|}~ &"$'4Q ijp K"`wlBC9_ ijQ BC9 I( | &"4_ z %$!5)"#+, BCghOF{ wlQ F{|K )4Qmp;'()*&+,-./012 &'()3456789#:;-&'()34<=7.
/>0?7@AB CD$E&'()FG./01H34I !"#$ JK $ELMNO()3456 #%&'( PK QRS
T()34UVW7XYK Z[ ()*7()34U\]^()_`56K J_`a +,!-&.+%/01I $E()34U

日本垃圾处理技术

日本垃圾处理技术

日本垃圾处理技术对厦门的启示当前,城市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是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我国600多座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已陷入到垃圾的包围中,四分之一的城市已发展到无适合场所可以堆放垃圾的地步,垃圾累积堆存量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5万公顷。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处理城市垃圾,这种非卫生填埋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影响和危害,例如土壤,水体污染等。

200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5亿吨,官方统计的无害化处理率为54.3%,而实际不足20%,造成垃圾中很多宝贵资源的浪费。

如何缓解垃圾危机,充分,高效利用垃圾,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日本垃圾处理现状及处理技术1.垃圾处理现状日本称生活垃圾等为"废弃物",按照日本废弃物处理法,废弃物分为来自家庭的生活型废弃物和来自工厂,商店,餐馆的工商型废弃物。

工商型废弃物又分为一般工商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

一般工商废弃物和生活型废弃物合称一般废弃物,由自家或者专门处理公司处理,工业废弃物由经营者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日本以减少最终填埋量为目的,明确提出了"3R"原则,即减量控制,回收利用和循环再利用。

现在,日本一般废弃物总排放量大约为5000万吨,其中78%可燃物被焚烧,5%被回收利用,17%被填埋;工业废弃物为4亿500万吨,多数是污泥,动物粪便和建筑废料,其中90%被处理和再生利用,10%直接填埋。

2.生产废弃物固体燃料垃圾焚烧是日本流行的垃圾减量处理技术,但是进行废热利用或者废热发电的情况较少。

原因是日本许多的焚烧设施都是焚烧量100吨以下的中小焚烧炉,产热效率低。

在发现二恶英问题之后,政府为了防止公害蔓延,要求高温焚烧,焚烧厂的焚烧量最低在100吨以上。

这就需要更大范围的垃圾收集,日本提出了搞废弃物固体燃料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日本政府对资源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视。

近年来,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的总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无明显变化,循环利用率和减量化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最终处理量呈现出逐年减小趋势。

焚烧是日本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炉排炉和流化床是最主要的焚烧处理方式,填埋处理所占比例很小。

日本仍在不断改善垃圾焚烧技术,以实现高温、高效率的燃烧,降低环境污染。

关键词:日本;生活垃圾;焚烧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亚洲的工业和经济大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以及能源问题的尖锐化,日本不断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环保措施的实施。

在环境保护领域,日本在法律法规建设、环保技术水平和环保效果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经验对世界其它国家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高度重视为了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垃圾产生后,要迅速地进行无害化卫生处理。

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建设,推出了更强更有效的环保政策。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处理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快速增长速度,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非法堆放,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和能源需求加大,在日本无法建设大量垃圾最终处置场,促进了政府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动。

日本政府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在近二十年来,主要推行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政策。

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政府都加强了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立法,并不断加强相互协调和合作。

日本政府近年来提出要建设“物质循环社会(SMS )”,通过对垃圾的3R (Reduce ,Reuse,和Recycle,即减量化、重复使用、循环利用)活动,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日本在通过3R行动推进SMS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领导作用。

3R社会的基本行为内容是,通过各种方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利用可以重复使用或循环利用的垃圾,对不可利用的垃圾进行适当的处理转换成资源或能源,以降低资源消耗并减轻环境负荷。

在2004年美国Sea Island召开的G8会议上,日本提出了通过3R行动来推进全球性SMS建设的倡议,得到了G8首脑的认可。

在2005年东京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日本提出了“通过3R行动实现全球性SMS行动计划”,在计划中,日本率先开展生活垃圾零排放行动,到2012年,日本将成为全球生活垃圾零排放的合作典范。

2•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日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5202 万吨,比上年减少61万吨;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1.115kg/d ,比上年减少0.016kg/d ;循环利用总量为1021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中间处理减少量为3506万吨,比上年减少34万吨;最终处理量为680万吨,比上年减少53万吨。

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率为97.5%,比上年增加0.4% ;直接填埋处理率为 2.5%,比上年减少0.4% ;循环利用率为19.6%,比上年增加0.6%。

在垃圾处理方式上,由于日本鼓励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其循环利用垃圾所占比例接近垃圾总量的20%。

焚烧处理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间处理方式,处理量占垃圾总产生量的75%以上。

直接填埋的生活垃圾所占比例不足垃圾总产生量的3%,而且还在逐年下降。

今后发展的垃圾填埋场,基本上都将作为最终处理厂使用。

表1.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省的公开资料( MOE Press Release )从日本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量趋势简图(图 1 )上可以看出,在2001年到2006年的6 年时间中,日本的生活垃圾总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均无明显变化,循环利用总量、循环利用率和减量化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中间处理减少量、最终处理量和直接填埋处理率呈现出逐年减小趋势。

口二冲畫量・叮』"「].£童口・::咗?駅口昱样辺円磴图1•日本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量趋势简图3•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焚烧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间处理方式。

随着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日本政府对垃圾焚烧后污染物排放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在2002年12月,对垃圾管理法进行了修订,重新规定了二恶英及其它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还要求燃烧气体的温度要保持在800 C以上,进入除尘器的温度低于200 C。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指导。

日本是目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焚烧厂的数量位于世界第一位。

由于日本的生活垃圾含水量很高,为达到完全燃烧状态,需要以先进的焚烧技术为基础。

日本的焚烧处理技术,主要是在自主开发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后,在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些技术在日本成熟地应用后,又开始向其它国家输出。

目前,日本主要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和设备供应商有荏原( EBARA )、日立造船(HITACHI Zosen )、神钢环境(KOBELCO Eco-Solutions )、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I )、久保田 (KUBOTA )、松下环境(MATSUSHITA Environmental )、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西原环境(NISHIHARAEnvironment )、田熊(TAKUMA )等。

2001年至2006年间,在生活垃圾总产生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垃圾循环利用的比例增加,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总规模呈略微下降趋势。

2006年,垃圾焚烧的处理规模为187823 吨/天,比2001年减少了约7.35% (表2 )。

垃圾焚烧厂数量明显减少、单位垃圾焚烧厂处理规模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01年的1680座减少为2006年的1280座,其减少比例达23.81%,而单位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焚烧处理规模却从121吨/天增加到147吨/天。

随着垃圾焚烧厂处理规模的增加,余热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更趋向于热利用效率更高的发电。

从2001年到2006年,利用普通余热的焚烧厂数量从1090座减少到869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数量从236座增加为291座。

表2.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变化情况20012OQ22PQ3200420052006 Miter ft*.座1680149013%13741319总it理就樣,吨/天202733[旳盼18947B1S7823单也熒烧厂平均赴理比吨欣121m13914}144147利用余热的養烧厂数比&ICSQ1035邓904969发樂的熒烧厂數睡\ 336如2712&112461365-------------- ]-------------- 1n-hw*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省的公开资料(MOE Press Release )在日本,根据生产运行模式,把生活垃圾焚烧系统分成三种类型,即间歇给料焚烧系统(图2 )、半连续给料焚烧系统和连续型焚烧系统(包括连续给料焚烧和机械炉排焚烧系统),其每天的运行时间分别为8、16和24小时。

在2004年全日本焚烧厂的统计中,连续型焚烧系统所占比例最大,达75.25% ,半连续给料焚烧系统所占比例为20.82%,间歇给料焚烧系统比例最低,为3.93%。

图2.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运行方式分类及其数量分布根据焚烧炉的型式,把生活垃圾焚烧系统分成四种类型,即机械炉排炉、流化床焚烧炉、固在2004年1374个生活垃圾焚烧厂中占 73.65%,其次是流化床焚烧炉,占 15.72%□讥呱怕排炉£1液化床焚疑炉□同定床焚烧炉□苴它类型ItSDOI I :-t ;OQI2QQ:DQ01303图3.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炉型分类及其数量分布一般,间歇给料焚烧炉主要用于小规模的垃圾焚烧厂,处理规模为 50吨/天左右。

连续型焚烧系统的处理规模至少为150-200 吨/天。

为了保证生活垃圾的连续和稳定燃烧,日本建设了很多处理规模为 300吨/天或规模更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并配有锅炉或发电设备, 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日本垃圾焚烧厂数量的逐年减少与2002染物控制标准有关,一些经过改造仍达不到标准的焚烧厂被迫关闭。

考虑,建设规模大的垃圾焚烧厂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影响垃圾焚烧最重要的两个资源和环境问题是,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制)和焚烧产生热能的回收利用。

日本成功引进吸收并应用的气化 解决上述问题。

生活垃圾在气化炉(流1420net年垃圾管理法中调整污 从建设和运营的经济性 (尤其是二恶英的排放控 -熔融焚烧炉可以有效地 中气化,产生的气体(包气化熔融焚烧炉中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可 从而提高了可用性。

由于加入的燃烧空气 54个垃圾处理厂使用(图化床焚烧炉或立窑式焚烧炉)括碳化物)在熔融炉中燃烧并转化成烟气和炉渣。

以明显降低二恶英的产生量,并使灰渣熔化结块,量较少,有利于热能回收利用。

截止到2004年,日本新建和改造成的气化熔融焚烧炉已经在4),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图4•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燃烧方式分类及其数量分布4•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经过中间处理(如焚烧处理)后,其固体产物(残余物)要进行最终处理。

一般,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送到最终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送到危废处理场专门处理。

在日本,最终处理厂是按工业垃圾的处理标准建设的,分为严格控制、普通控制和轻微控制三种类型,生活垃圾中间处理的固体产物属于普通控制范围。

普通控制最终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行标准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相似。

对于没有建设焚烧厂的城市,生活垃圾采取直接填埋方式处理,即在普通控制最终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

日本直接填埋处理的比例非常低,2006年的填埋量仅为130万吨,占垃圾总产生量的2.5%。

根据日本的政策,直接填埋量还会继续减少。

5.二恶英的控制为了有效控制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日本从2003年开始实行新的二恶英烟气排放控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的二恶英的上限浓度为0.1 ng-TEQ/m3N ,该标准对处理规模为4t/h 及以上的垃圾焚烧炉有效,日本的大多数生活垃圾焚烧炉均包括在此范围内。

为了满足这一标准,各焚烧厂采取了有效措施来控制二恶英的排放,经过改造仍不能达标的焚烧炉则停止了运行。

在实行了新的排放标准后,2004年全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恶英的排放量仅为64ng-TEQ/m3N ,(图5)比1997年下降了98.72%。

图5•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恶英排放量变化趋势日本还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控制日光灯(含汞)、电池、PCB 、石绵、感染物质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并进行单独收集,采用专用技术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