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

合集下载

上海市食品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综述

上海市食品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综述
第 2 卷第 2期 9
21 0 0年 4月




Vo. 9, . 1 2 No 2 Ap i 2 1 rl 0 0
S CHUAN ENVI I R0NME NT


述 ・
上 海 市食 品废 弃物 处理 处 置现 状 综 述
赵有 亮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 9 ) 00 2
1 %
类 收集 。19 96—20 06年 间 ,随着 经 济 发 展 及 生 活 垃圾 处置方 式 的变化 ,生活垃 圾分类 方 式也在 调整
和变化 ( 见表 1 ,分类收集普及率不断升高。截 ) 至 20 07年 5月 ,上 海 市 中心 城 区 实行 生 活 垃 圾 分
类 收集 的居 住 小 区 占总 数 的 7 % ,其 中焚 烧 厂 服 0 务 区域覆 盖率 达 到 9 % 以上 ( 海 城 市 生 活 垃圾 0 上
上 海市 日均 餐厨 垃 圾 产 生量 为 10 t 0 1 ¨,废 弃
浦区、卢湾区、闵行区共选择 了 7 个居住小 区近 1
万户 为试点 ,开 展 “ 害垃 圾 、玻 璃 、可 回收 物 、 有
食用油脂约 4 t 0。餐厨垃圾 的产量按行业划分 ,其 中宾馆 占 1.9 、饭店 5 .4 、单位 1.2 32 % 52 % 97 %、
2 0 20 o 3— 06
焚 烧 厂 服务 区 :废 玻 璃 ,有 害 垃圾 ,可燃 垃 圾 ;
图 3 上海市餐厨垃圾 的来源及清运情况
F g 3 T e s u c s a d r mo a i ain i h o r e e v st t . n l u o o i h n w se i h g a C t fk t e a t n S a h i c n i y

上海环境保护措施

上海环境保护措施

上海环境保护措施1. 简介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人口众多,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上海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2. 大气污染治理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上海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工业排放:上海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限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提升交通管理:上海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推广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优化交通组织,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推广清洁能源:上海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减少对高污染煤炭的依赖。

通过以上措施,上海的大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根据数据统计,上海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3. 水环境治理上海地处长江口,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上海采取了以下措施:•强制企业污水治理:上海对企业的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监管,推动企业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并对排放的水质进行监控,确保企业污水达标排放。

•提升河道管理:上海加强对主要河道的管理,定期进行河道疏浚和水质监测,确保河道的通畅和水质的良好。

•加强水资源保护:上海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限制水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鼓励节水措施的实施,提升居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上海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上海的主要河流已经基本达到了国家的水质标准。

4. 垃圾分类和回收上海面临着庞大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垃圾,上海推行了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推广垃圾分类: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制度,设立了不同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鼓励居民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上海建设了多个垃圾处理中心和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科学处理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动废品回收:上海设立了废品回收站点,并鼓励居民主动将废品进行回收,降低垃圾产生量。

上海垃圾分类的现状怎样了

上海垃圾分类的现状怎样了

上海垃圾分类的现状怎样了
上海市自2019年7月开始实施强制垃圾分类政策以来,垃圾分类在这座繁荣
城市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民的意识逐渐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难题。

政策落实
上海市政府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投放分类垃圾桶、实施奖惩措施等手段,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市民在生活中逐渐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公共场所和小区都设置了垃圾分类的指导标识,让市民更加容易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成效显著
在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城市中的
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资源得到合理回收利用,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这不仅是对城市管理的一种提升,也是对市民环保意识的深入普及。

挑战和问题
然而,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有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
仍存在认知不足或不重视的情况,导致分类效果不够理想。

同时,公共场所的分类设施不够完善,也给市民的分类投放带来一些困难。

综合来看,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

政府和
市民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对策

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对策

S a g a wn— S a e En io me t lS n t t n Bu e u 2 0 0 h n h i h n h iTo — p c vr n n a a ia i r a , 0 0 1 S a g a o Ab t a t Fe t r fd me t s e i h n h i r a r &wa n r d c d pr b e o s e src a u eo o s i wa t n S a g a b n a e c u s it o u e — o l m fwa t ma a e n t t sV a n l z d, ma a e n o la d b u p i t we es g e t d n g me t sa u , S a a y e r n g me tg a n l e r n r u g s e .
将 初 步 建 成 国 际 经 济 、 融 和 贸 易 中心 之 一 , 最 显 ,玻璃 、竹木 、金属 、纤 维等其 它成 分 则变化 不 金 并 大 目前市 区生 活垃圾 中易 腐有 机垃圾 约 占 7 , 0 终 发展成 为现 代化 的 国际大都 市 。
5 在 国 民经 济 和 城 市 建 设 持 续 发 展 的 同 时 . 海 纸类 、塑 料 、玻璃 、金 属等 可利 用物质 约 占 2 。 上 因一 部 分 废 旧物 品 由 市 民 直 接 出 售 给 收 购 人 员 , 实 市 生 活 垃 圾 产 生 量 也 呈 快 速 增 长 的 态 势 ,2 0 0 0年
区 生 活 垃 圾 处 理 目标 及 构 想 .
关键词
生活 垃 圾
处理
对 箍
M a ag m e t t san n e ntS a u d Cou e m e s r m e tc W ase i ha ntr a u eof De s i t n S ngh ba e aiUr n Ar a.Lu W eya i

上海市垃圾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上海市垃圾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上海市垃圾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上海市垃圾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垃圾问题逐渐突显。

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威胁着环境的持续健康。

因此,上海市的垃圾问题亟待解决,以保护环境为先。

I. 垃圾问题的现状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中,人口数量众多,每天所产生的垃圾量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每天产生的垃圾超过1.5万吨。

这些垃圾主要由家庭、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产生,其中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等多种类型。

然而,目前上海市的垃圾处理方式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垃圾分类工作还不够到位。

尽管城市管理部门和社区开展了相关宣传和教育,但仍有不少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垃圾的混合投放现象普遍存在。

其次,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滞后。

由于上海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II. 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上海市垃圾问题的解决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首先,垃圾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垃圾处理不当会产生异味、滋生病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健康隐患。

其次,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垃圾焚烧和填埋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土地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III. 解决垃圾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上海市垃圾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引导他们正确投放垃圾。

其次,应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加强设施建设和更新。

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确保垃圾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此外,还可以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和技术,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与。

IV. 垃圾问题的前景展望随着上海市政府对垃圾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我们对未来的垃圾处理前景抱有信心。

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上海市的垃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每个市民都应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中,共同为创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近年来,上海市的环境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仅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的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对上海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的空气质量在过去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排放控制、推行清洁能源等,以减少空气污染。

然而,尽管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上海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和建筑施工等都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以确保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其次,我们调查了上海的水资源状况。

上海位于长江口,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我们了解,上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导致雨水无法有效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

因此,上海需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改善城市排水系统,以应对未来的水资源挑战。

第三,我们关注了上海的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垃圾产量不断增加。

我们发现,上海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无法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上海需要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水平,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研究了上海的城市绿化情况。

上海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城市,但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上海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设公园和绿地,但城市绿化仍然面临着挑战。

城市绿地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导致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处置现状及建议

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处置现状及建议
通, 由城管部 门出面进 行执法 , 影响 了时效性 。而城 管 的执 法范 围也 有限 , 如无 权进入餐 厨垃圾产 生单位 的
23 挂靠收运方 式 , - 导致 管理 不便 《 管理办法 》 已经运 作多年 , 办法 中规定 的生活 垃 圾收运 单位 为同一 区域 餐厨垃圾 的收运 单位 , 当时 在
( 稿 日期 收
2 1— 9 0 ) 0 0 — 8 1

管理 学学士 , 工程 师, 专业方向 : 环境卫生工程。
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处置现状及建议
13 管 理 现 状 .
2 缺乏政策扶持 , . 4 资源化利 用水 平较低 目前 , 上海市 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大多为 民营企业 。
保等部 门 , 没有检查餐饮饭店厨房 的权利 , 于其产生 对 的餐厨垃圾无法估量 。建议在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每年
《 理办法 》 管 实施多 年来 , 海市建立 了市 、 、 上 区 街 道( ) 镇 的三级 管理 网络 , 并依法 要求餐厨 垃圾产 生单 位应按 照种类 、 数量 , 向所在地 的 区、 县市 容环 卫管理
部 门指定 的机 构缴纳餐 厨垃圾处 理费 , 由专业 队伍上
从加工工艺上来看 , 技术水平普 遍不高 , 处置成本 造成 高, 产品附加值 低 , 需要依 赖处置 费补贴 ; 环保技 术 从 的要 求 出发 , 现有 的处 置设 施普遍 存在环保 措施不 到
2 标准不明 , . 5 处置产品没有保障 从处 置产品来看 , 厨余垃圾 处置 厂产品都 为动物
饲料添加剂及肥料 , 这些产 品利润本来就很低 , 目前 而
范 围内存在 。 餐厨垃圾 的 申报需要产生单位按量付费 ,
导致产 生单位不 愿 主动 申报 , 是 申报量 不足 的原 因 这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形势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形势

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形势一、“十三五”成效(一)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蓝天保卫战方面,全面取消分散燃煤,完成中小燃气(油)锅炉的提标改造,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

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3262家。

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上海市港率先实施船舶低排放控制措施。

高污染车辆淘汰、新能源车推广、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等走在全国前列。

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完成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调整。

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市河湖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净土保卫战方面,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和类别划定,在全国率先完成重点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完成南大、桃浦等重点区域土壤修复试点。

垃圾分类攻坚战方面,率先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方面,全面完成“五违四必”重点区域整治任务,“五违”集中成片区域基本消除。

完成两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水平持续提升完成31座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和17座污水厂新扩建工程,总处理能力达到840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7%左右,污泥设施规模突破1000吨干基/日。

完成1700余个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54座雨水泵站截流改造,完成2.1万余处雨污混接改造。

实施40.9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8%。

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集中处理能力1.7万吨/日,无害化处理总能力达到4.2万吨/日。

危废焚烧规模达到36.5万吨/年。

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开放,7个郊野公园先后建成开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49%。

(三)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守牢生态资源环境底线。

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66.8平方公里。

坚决淘汰“三高”落后产能,累计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5908项,产业结构成片调整重点区域51个,实现铁合金、平板玻璃、皮革鞣制全行业退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需走资源化道路。

作为循环经济的要求,在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上除了传统的填埋、生化处理、回收利用等方式外,必须摸索出一套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资源化的运作模式。

这对于上海乃至其他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一)卫生填埋的老港废弃物处置场(一、二、三、四期)1989年和1990年,老港填埋场连续两年被列为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一、二、三期工程总投资3.2亿元,担负着上海市区约70%生活垃圾的处置任务,处置负荷已达到原设计能力的120%。

老港填埋场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老港填埋场工艺流程老港填埋场10多年的运行,保证了上海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效解决了上海近2/3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而位于东海滩涂边的第四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361公顷,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已于2005年2月22日投入试运行。

这个接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卫生填埋场,每天处理生活垃圾达6300吨。

全部建成以后,老港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中心。

据计算,每吨填埋垃圾可产生沼气145立方,集中收集后每立方米可发电160千瓦时,具有相当可观的附加经济效益。

如利用绿化环抱建造高尔夫球场,在周围建设大片防风林和白杨林区,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还对地下垃圾产生奇特的杀菌效果,使市民置身于森林和海风中,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

(二)应急填埋的浦东新区黎明生活垃圾场根据计划及设施功能定位,黎明填埋场主要用于处置清道垃圾、御桥焚烧厂残渣、美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厂残渣,以及在应急情况下的生活垃圾处置。

目前处置能力约每天 1200吨。

其中,处理御桥焚烧厂残渣和美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厂的残渣30%,原生生活垃圾(含清道垃圾)68%,其他处置企事业垃圾约2%。

垃圾填埋工艺采用陆运进场,倾卸、推平、压实、覆盖,埋设排气管道导排甲烷气体;库区采用水泥搅拌桩垂直防渗工艺;由于最初是作为御桥垃圾焚烧厂建设期内的临时填埋场,在污染防治方面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污染状况已比较严重,不宜继续直接填埋原生垃圾。

(三)焚烧发电的浦东新区御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个厂日处理垃圾1000吨,已于2001年底建成投入试运行,日焚烧处置生活垃圾1000吨, 2004年总处理量44.3万吨,残渣总量8.9万吨,飞灰总量5.4万吨。

残渣约每天100吨进入黎明填埋场处理,其他部分被利用制砖,飞灰进入嘉定安全填埋场处理。

全年发电1.37亿度,其中3021度自用,1.07亿度可向城市电网供电。

图2 御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工艺流程(四)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一期总投资7.5亿元,目前第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工艺流程由垃圾称重、卸料、储存系统、焚烧及锅炉热力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气轮发电系统、辅助工艺系统及自动控制等系统组成。

生产线配置3台500吨旧焚烧炉和2台12兆瓦汽轮发电机组。

余热利用由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上网,每年上网可发电约1亿度。

该项目工艺和关键设备从欧洲引进,是针对上海生活垃圾热值低、高含水量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保证垃圾充分燃烧,烟气保证在炉内850℃以上停留2秒钟,控制二恶英的产生。

烟气净化采用半干法石灰喷雾吸收、活性炭吸附和袋式除尘器三道处理过程,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和酸性气体及其他污染物有效去除,烟气排放执行欧盟1992年标准。

自动控制采用国际先进的集散控制(DCS)系统,由中央控制室对机、电、炉等全厂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进行自动采集、控制和监视。

(五)千吨级的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美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厂是由美商集团投资、建设、营运和管理的上海第一座千吨级的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

设计每天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建设总投资约2.6亿元人民币。

该厂采用综合利用的生物堆肥工艺技术,生产工艺系统主要有垃圾分选系统、堆肥发酵系统、后处理系统。

垃圾分选系统选出的金属、塑料、纸张、玻璃等进行物质回收;竹木、砖瓦、织物等不可堆肥物送新填埋场填埋;可堆肥物采用微生物堆肥处理。

该厂还设有机械分选设备,能分选清除出垃圾中的金属、硬塑、塑料纸、织物、玻璃、橡胶、鞋类、编织袋等,余下垃圾运用高科技微生物生产有机肥,残渣进行填埋处理。

在生化处理技术中对生活垃圾能自动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运用高科技微生物堆肥发酵法生产有机肥。

在环保上既消灭环境污染,又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真正达到了无公害、环保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

美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如图3。

图3 美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厂工艺流程(六)对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现状评价1.无害化处理水平。

据统计,近几年上海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7000t/d,从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看,现有设施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只有13000t/d,占垃圾产生量的 79%;而其中老港填埋场和黎明填埋场需要改建后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无害化标准,扣除相应的处理能力后,无害化处理率只达到22%,与国际大都市的垃圾处理水平相距甚远。

2.焚烧法虽然运行成本较高,但它是一种最有效的垃圾减容化方法,同时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也是资源化的一种途径。

上海千吨级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厂目前共两座,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但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残余物还需最终填埋处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质二恶英的预防与控制也还未得到完全解决。

3.利用生活垃圾高温堆肥制成有机复合肥,是垃圾资源化的最合理方法。

浦东新区美商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厂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做出典范。

但到目前为止,上海利用高温堆肥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的成功的案例还非常少,所制有机复合肥一般都应用于花卉植物的施肥等,不进入食物链。

所以上海还应在积极推广生活垃圾的高温堆肥技术、增强有机复合肥肥力研究、开发新品种、扩大肥料应用范围等方面加大力度。

4.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总是不可避免,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会对周围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焚烧厂基本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独立的处理设施,一般采用外运并与生活污水联合处理的手段,效果只停留在勉强达标的程度。

上海若要致力于发展垃圾焚烧厂,仍需采取谨慎态度,并尤其注意配套措施的及时跟上。

二、关于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利用经过对上海市生活垃圾组成成分测定,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在垃圾中的塑料、纸类、金属、玻璃等成分比例急剧上升。

据推算,生活垃圾中所蕴藏的再生资源价值为每吨约166元,生活垃圾中的利用价值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意识的变化,商品的包装形式越来越繁多,种类和数量激增。

一次性商品也广泛应用于宾馆和餐饮业,不适当的过分包装和豪华包装比比皆是。

一次性商品从消费到垃圾只有一步之遥,不仅增加了垃圾产生量,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对制约过度包装和规范一次性商品使用方面还没有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生活垃圾减量成效不显著。

废旧物资回收实际上是生活垃圾第一次分类收集。

目前废旧物资回收虽已初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回收渠道并存的市场体系,但原有的国有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因坐等回收的运作方式没有改变而逐步丧失市场。

同时由于废品回收系统对原生垃圾的分流作用尚未能得到生物转化利用和能源转化,能利用的垃圾量不到20%,资源化利用水平需要提高。

目前,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置和简易堆点的严重污染环境,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无害化处理水平和与现行卫生填埋的国家标准有很大差距。

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形成的垃圾收运处置单位是实行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其基本任务由行政计划分配,作业服务都是属地化管理,难以打破地域垄断,缺乏系统规范的市场运作机制,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

基于这些现状,提出以下的发展建议:(一)积极促进资源化利用要加快废旧物资回收业的发展,形成政府推进,企业主体,依托社区,市场运作的模式。

以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为目标,拟在各地城市中统一地规划设置分拣场,区和县要规划设置交投站,街道要合理设置回收点,推动骨干企业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覆盖全市性的回收、交投、分拣和加工利用的废品回收利用网络。

要推进生活垃圾生物转化利用,发展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生物转化技术,建设一批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实现就地生物转化。

要推进生活垃圾能源转化利用,对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地区,生活垃圾主要可采取焚烧技术。

要高度重视源头减量。

在生产领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使用及生产环节采取对环境友好的技术和方式,限制一次性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过度包装。

在流通领域,提倡净菜上市,鼓励超市经营半成品蔬菜等。

限制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倡导超市、商场有偿提供购物袋。

在消费领域,鼓励理性消费,倡导绿色消费,养成良好消费习惯。

(二)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深化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实行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全面提高环卫作业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市容环卫政事、政企、事企、管理与作业服务彻底分离,推动市场运作机制和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建立。

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建立按定量、定额、定价有偿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环卫作业服务机制。

推动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和资源利用市场的建立,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招投标,促进各类经济成分进入市容环卫作业市场。

要迅速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水平。

遵循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取缔郊区零星的生活垃圾简易堆放点,并逐步进行生态修复。

(三)建立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形成产业化经营的收费机制生活垃圾处理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采取市区两级政府指导价管理,按照先单位后居民、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开。

由政府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确定收费标准。

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处理费,可采取基数内外不同的收费方式超基数加收,从源头制约垃圾产生。

同时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商品产生垃圾的特点,制定分类收费标准。

对居民生活垃圾的收费,可按照环卫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授权区县政府在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指导价,按平均处理成本加合理利润核定范围,确定不同居民小区的收费办法和标准,具体应由环卫部门与物业公司协商确定。

要鼓励物业公司选择环卫企业,促进环卫企业竞争;鼓励物业公司对居民小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处理数量;同时允许物业公司将所支付的费用向居民以人、以户、以住房建筑面积等方式分摊。

至于对重污染产品,如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等,从生产或销售环节中征收重污染产品处理费,并通过提高回收价格,促进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