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章运动的描述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x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I I巩固提升|A组(20分钟)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2.某条公路的路段上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
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40 km/h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可以超过40 km/h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速度,当A方足够小时,该式可表示十时刻的瞬时速度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4.在口常生活屮,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
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手表如图甲、乙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甲乙A.60 km/hB. 29 km/hC. 19 km/hD. 9 km/h5.—列车在一段长20 km的平直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是40 km/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列车通过这20 km路段所用时间一定是0.5 hB.列车通过这20 km路段前半段所用吋|'可一定是0.25 hC.列车通过40 km路段所用的时间一定是1 hD.列车在此路段上每0.1 h通过4 km的路程6.(多选)某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屮止确的是()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 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7.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为100 m,速度为5 m/s。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练习高一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含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速度是矢量。
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5.用速度—时间图像分析数据,描述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
一、速度1.义:□01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02时间的比值。
2.义式:v =□03ΔxΔt。
3.单位:在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m/s 或m·s -1,常用的还有千米每时(km/h 或km·h -1)、厘米每秒(cm/s 或cm·s -1)。
换算关系:1 m/s =□043.6 km/h 。
4.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05矢量。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于单位时间内物体□06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与□07时间Δt 内的位移Δx 的方向相同。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01快慢程度。
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02位移的方向一致。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03某个时刻(或经某一位置)的速度。
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04保持不变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05相。
4.速率:瞬时速度的□06大小叫作速率,瞬时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07标量。
三、速度—时间图像1.物理意义:v t 图像反映的是做□01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图像的建立(1)以时间t 为横轴,速度v 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的□02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
(3)用□03平滑的曲线来描出这些点,曲线所反映的情况就会与实际更加接近。
判一判(1)物体的瞬时速度总为零,则平均速度一为零。
( )(2)由公式v =ΔxΔt 知,运动物体的位移Δx 越大,速度越大。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__速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速度1.(多选)A.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20 km/h的速度小于15 m/s2.(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变化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变3.(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知识点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4.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5.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矢量,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C.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D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54 km/h 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2 km/h,则v 等于( )A .22.5 km/hB .81 km/hC .80 km/hD .90 km/h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5.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5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5.0 m/sD .0.50 m/s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ABCDE 运动,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率为1 m/s B .物体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2 m/sC .物体在CD 段的平均速度与在DE 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在AC 段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王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下列有关王明在这4 s内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明在4 s内的速度一直增大B.王明在4 s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不可能小于1 m/sC.王明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王明1 s末的速度为1 m/s4.(易错题)物体通过两段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12 m/sC.12.75 m/s D.11.75 m/s5.(易错题)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二、多项选择题6.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运动过程中都没有停留也不返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一定是质点A最大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7.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这段时间位移的方向B.利用公式v=xt求得的速度是平均速度C.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D.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8.(探究题)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 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 -t 图像,则( )A .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B .在汽车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C .汽车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D .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x 2t 2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2h tB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0C .路程0、位移2h 、平均速度0D .路程2h 、位移h 、平均速度2ht2.下列位移—时间图像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2 m/s 的图像是( )3.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A.10 m/s,10 m/s B.5 m/s,4.8 m/sC.10 m/s,5 m/s D.0,4.8 m/s4.(真实情境—生活情境)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340 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5.(真实情境—学术情境)下面的文字来自一篇报道:“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15分钟后,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350千米/小时!历经4小时28分钟的飞驰,抵达上海虹桥站.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1)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指的是什么速度?(2)你能计算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吗?第2课时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1.(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 .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 .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2.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在图示记录的时间内( )A .纸带均做匀速运动B .丙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C .丁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D .乙和丁纸带的平均速度一样大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利用重物牵引小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f =50 Hz,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取其中的A 、B 、C 等7个点进行研究,这7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1)小车向___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________ cm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51 Hz,而计算时仍按f =50 Hz 处理,那么速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已知T =1f).4.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中已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图中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由此推测物体的运动是__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3)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用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代替某点瞬时速度,那么,物体在打计数点4时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5.在测定速度的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还画出了实验时将毫米刻度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给的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2点的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装置可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0.60 c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20 s,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0.20 m/s B.0.30 m/sC.0.60 m/s D.3.0 m/s二、多项选择题2.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 )A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让纸带从复写纸上方穿过限位孔B .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约8 V 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 .先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 .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x 0,用公式v =x 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三、填空题3.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4.(易错题)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A .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50 Hz 的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选填“插孔”或“限位孔”),并压在________(选填“白纸”或“复写纸”)下面;C .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 .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________;E .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 .利用公式v =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5.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为:AC =14.0 mm,AD =25.0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纸带在A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6.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________ s.(2)打第五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5=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非选择题7.(探究题)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用每秒闪光10次的闪光照相机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下图所示.问:(1)照片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是多少?(2)影像C对应小球的速度是多少?(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2.(真实情境—学术情境)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 盒接收,从B 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 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v 声=x 2t 2B .超声波的速度v 声=x 1t 1C .物体的平均速度v =2x 2-x 1t 2-t 1+t 0D .物体的平均速度v =2x 2-x 1t 2-t 1+2t 03.(真实情境—生活情境)(多选)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 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 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B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C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D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第3节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1课时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速度是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C 正确.由速度的定义式v =x t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运动的时间,而且路程长,物体的位移也不一定大,故A 错误.由速度的定义式v =x t可知,物体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位移的大小,故B 错误.20 km/h =203.6 m/s<15 m/s,即20 km/h 的速度小于15 m/s,故D 正确.答案:CD2.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 错误;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B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C 错误,D 正确.答案:BD3.解析: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运动方向,故A 、C 正确,B 错误;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2×10 m+4×10 m=60 m,故D 正确.答案:ACD4.解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者一段位移内平均运动快慢,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或者一段时间;瞬时速度是指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瞬间时的速度大小,对应的是一个位置或者某一瞬间;速率指瞬时速度的大小.答案:B5.解析:瞬时速度是矢量,表示某一时刻或者某个位置时物体的运动快慢,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A 、D 正确,B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恒定不变,即每一时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C 正确.答案:B6.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4x ,则汽车以速度v 1=54 km/h 行驶了前x 的位移,以速度v 行驶了后3x 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14位移的时间t 1=x v 1;汽车通过后34位移的时间t 2=3xv ,全程平均速度v =4xt 1+t 2,解得:v =81 km/h,选项B 正确. 答案:B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由于遮光条宽度很小,故可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d Δt =0.005 m 0.05 s=0.10 m/s,故A 正确. 答案:A2.解析:物体在AB 段的路程大于1 m,所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率v =s t >11m/s =1 m/s,故A 错误;物体在BC 段的位移大小为x BC =12+12m = 2 m,所以物体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BC=x BC t =21m/s = 2 m/s,方向由B 指向C ,故B 正确;物体在CD 段的位移大小为x CD =2 m,所以物体在CD 段的平均速度v CD =x CD t =21m/s =2 m/s,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在DE 段的位移大小为x DE =2 m,所以物体在DE 段的平均速度v DE =x DE t =21m/s =2 m/s,方向水平向左,故C 错误;根据公式v =x t可知,当物体的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由题图可知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不等于在AC 段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答案:B3.解析:题目只给出王明在每秒内的位移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情况,也不能确定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故A 、B 、D 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王明在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1+x 2+x 3+x 44 s=1 m +2 m +3 m +4 m4 s=2.5 m/s,故C 正确.答案:C4.解析:设整个过程的总位移为2x ,则物体通过第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 1=xv 1,物体通过第二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 2=x v 2,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 =2xt 1+t 2,代入数据得v =2v 1v 2v 1+v 2=2×10×1510+15m/s =12 m/s,故选项B 正确.答案:B5.解析:设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x .此人往返一次对应的位移Δx =0,其平均速度v =Δx Δt =0.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v =x +x x v 1+x v 2=2v 1v 2v 1+v 2,故选D. 易错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位移/时间,是矢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是标量,因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答案:D6.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们的位移都是从N 到M ,位移是相等的,所用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 正确;B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故B 正确;三个质点到达M 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无法判断,故C 错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三个质点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等,则平均速率不相等,故D 错误.答案:AB7.解析:平均速度由v =x t求得,其方向就是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故A 、B 正确;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等,也可能相等,而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必相等,故C 不正确,D 正确.答案:ABD8.解析:第二次超声波反射时的距离x 2>x 1,说明距离变大,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故A 错误;由题图可知第一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 1,位移为x 1,第二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 2,位移为x 2,故在两个超声波信号反射时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故B 正确;两次反射时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 2-x 1,时间为t 2-t 1,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x 2-x 1t 2-t 1,故C 正确;运动位移x 2的时间不是t 2,根据图像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x 1t 1,故D 错误.答案:BC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路程与轨迹有关,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2h ,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选项B 正确.答案:B2.解析:由于x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由图像可得出v A =24 m/s =12 m/s,v B =63 m/s=2 m/s,v C =-63 m/s =-2 m/s,D 图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由此可得出,B 正确,A 、C 、D 均错误.答案:B3.解析: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为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设由坡顶到坡底的路程为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2ss v 1+s v 2=2v 1v 2v 1+v 2=4.8 m/s,故选项D 正确.答案:D4.解析:光速和声速相差很大,在传播约4.1 km 的距离时,光运动的时间非常短,对于估算来说可以忽略,其计算方法是声速v =340 m/s =0.34 km/s,所以x =vt =0.34 km/s×t ≈t3km.显然声速加倍后本题估算结果不再成立.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测定距离,认识估算原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答案:B5.解析:(1)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指的是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2)由于前15分钟的运动情况不明确,则无法计算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第2课时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A 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 错;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 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 正确.答案:CD2.解析:甲、乙、丙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均匀,故甲、乙、丙不是做匀速运动,故A 错误;丙纸带上的点迹最多,则所用时间最长,而且位移小,故平均速度最小,故B 错误;甲、乙、丁上均有5个点,但丁上第一个点和第五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故丁的平均速度最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3.解析:(1)由纸带可知,相等时间内,从左向右点与点间隔越来越大,而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小车向左运动.(2)由图可知,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4.15 cm.(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1 Hz,f >50 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偏小,根据运动学公式v =xt,真实的速度值将大于测量值,所以速度的测量值与速度的真实值相比会偏小. 答案:(1)左 (2)4.13~4.17 (3)偏小4.解析:(1)由于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因此右端先打点,由纸带上点迹分布情况可知物体做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v =11.00+12.90+15.10×10-20.3m/s =1.30 m/s ;(3)由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物体在打计数点4时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3和5这两个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可得v 4=11.00+12.90×10-20.2m/s =1.20 m/s.答案:(1)减速 (2)1.30 (3)1.205.解析:由毫米刻度尺可读出0、1、3、4点的读数分别是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由题意知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4×0.02 s=0.08 s,由读数可得1、3两点和1、4两点间的位移大小分别是Δx 1=22.60 cm -12.60 cm =10.00 cm, Δx 2=30.00 cm -12.60 cm =17.40 cm,则1、3和1、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 1=Δx 1Δt 1=10.00×10-20.16 m/s =0.625 m/s,v 2=Δx 2Δt 2=17.40×10-20.24m/s =0.725 m/s,1、3两点更接近于2点,故2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0.625 m/s. 答案:10.00 cm 12.60 cm 22.60 cm 30.00 cm 0.625 0.725 0.625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已知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宽度为x =0.6 cm ;时间t =0.020 s ;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 =x t =0.6×10-20.02m/s =0.3 m/s,故B 正确.答案:B2.解析: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面,故A 错误;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约8 V 低压交流电源相连,故B 正确;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C 错误;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x 0,用公式v =x 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故D 正确.答案:AC3.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d Δt 1=3.0×10-20.29 m/s≈0.10 m/s ,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d Δt 2=3.0×10-20.11m/s≈0.27 m/s.答案:0.10 m/s 0.27 m/s4.解析:(1)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要将导线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 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下面. D 、若打n 个点,则有(n -1)个时间间隔,故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0.02(n -1)s ;则6个点对应5个间隔为0.1 s ;(2)实验步骤的排列一般要先安装器材即首先进行BA 步骤,然后进行实验即E 步骤,实验结束要先关掉电源,即进行D 步骤,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即进行CF 步骤,故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EDCF.答案:交流 限位孔 复写纸 0.1 s BAEDCF5.解析:打点计时器是根据交变电流的电流方向随时间迅速变化而工作的,打点周期等于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在AC 间的平均速度v AC =x ACt AC=0.35 m/s ;在AD 间的平均速度v AD =x ADt AD=0.42 m/s,AC 段时间比AD 段时间更短,故AC 段平均速度与B 点瞬时速度更接近,即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答案:0.35 0.42 0.356.解析:(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2)利用对平均速度取极限的思想方法,可近似求得v 5,取离5最近的两点4和6,求其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v 5,即:v 5=0.129+0.15102×0.1m/s =1.40 m/s.答案:(1)0.1 (2)1.407.解析:(1)由题意知,该闪光照相机每秒闪光10次,故相邻小球影像间的时间间隔T =110s =0.1 s,由题图知A 与D 间有3个间隔,则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时间t =3×0.1 s =0.3 s.(2)求影像C 对应小球的速度,可以用BD 间的平均速度来求.由题图知x B =0.60 cm,x D =3.00 cm,则BD 间的平均速度v =x D -x B 2T = 3.00-0.60×10-22×0.1m/s =0.12 m/s,则影像C 对应小球的速度为0.12 m/s.(3)由题图可以看出,在运动过程中,相邻小球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由v =ΔxΔt知小球速度越来越大.答案:(1)0.3 s (2)0.12 m/s (3)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ΔxΔt表示的是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 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运动快慢的描述__速度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9.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运行,在某段位移的前 中的平均速度是 v,中间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v,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
A.v 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v,时间为t1= = ;中间的 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v,时间为t2= = ;最后 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时间为t3= =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 = v.应选D.
答案:D
B组 能力提升练
10.(多项选择)如下图是三个质点A、B、C的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D.从N到M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解析: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说明运动时间和位移都相同,根据平均速度= 可知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质点A经历的路程最大,根据平均速率= 可知,质点A的平均速率最大,B错误、D正确;根据题目条件,无法判断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大小,C错误.
A.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C.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解析:两小分队的起点和终点相同,位移大小相等,用的时间也相同,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A正确、B错误;由图中轨迹可知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且时间相同,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C错误、D正确.
A.警察所说的“您刚刚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是指女士驾车的平均速度
B.警察所说的“您刚刚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是指下一小时女士真要开60公里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分层集训高中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合格达标练]题组一 速度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v =ΔxΔt 可知,v 与Δx 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B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因为2>-3,所以2 m/s>-3 m/sD .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题组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如图所示,有关市区某段道路指示牌中的数字“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此路段时平均速度限在40 m/s 及以下B .过此路段时瞬时速度限在40 m/s 及以下C .过此路段时平均速度限在40 km/h 及以下D .过此路段时瞬时速度限在40 km/h 及以下4.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其在50米处的速度是6 m/s,10 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 m/s ,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 .4 m/sB .6 m/sC .7 m/sD .10 m/s5.如图所示,小明沿半径为R 的拱形桥面上的A 点跑到B 点(弧AB 对的圆心角为60°),用时为t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的位移大小为πR 3B .小明的路程为RC .小明的平均速度大小为RtD .小明的平均速度大小为πR3t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到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的路牌和手表的数据如图所示,该同学乘坐的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60 km/h B.29 km/hC.19 km/h D.9 km/h题组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测量7.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在图示记录的时间内( )A.纸带均做匀速运动B.丙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C.丁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D.乙和丁纸带的平均速度一样大8.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中已标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图中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由此推测物体的运动是_______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3)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用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代替某点瞬时速度,那么,在打计数点4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题组四x t图像、v t图像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4 s内( )A.物体始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先向左运动,2 s后开始向右运动C.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前2 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 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晚t1B.t=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近C.t=t2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1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在t1时刻( ) A.甲一在乙前面B.甲的速度比乙的小C.甲、乙的速度都正在增大D.甲、乙的运动方向不同[素养提升练]12.(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13.图甲是一种用传感器检测轨道运行的装置.在轨道某处设置监测点,当车头达到传感器瞬间和车尾离开传感器瞬间,信号发生器各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由记录仪记录.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乙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A.0.20 cm/s B.2.0 cm/sC.22 cm/s D.220 cm/s14.(多选)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B.CD段和DE段的运动方向相反C.物体在D点速度为0,此后运动方向改变D.AB段物体静止1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中,利用重物牵引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f=50 Hz,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取其中的A、B、C7个点进行研究,这7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位置如图所示.(1)小车向________运动(相对图位,填“左”或“右”);(2)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cm;(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计算时仍按f=50 Hz处理,那么速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已知T=1f).分层集训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答案:B2.解析:v是按比值义法义的物理量,与Δx、Δt无关,A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错误;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C错误;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D正确.答案:D3.解析:在我国各路牌中,限速路牌中的数字是以km/h为计数单位的,所以某段道路指示牌中的数字“40”对的单位是km/h;同时限速对该路段的最高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选D.答案:D4.解析:由题意知,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x =100 m ,所用时间t =10 s ,根据平均速度的义可得v -=x t =10010m/s =10 m/s ,故选项D 正确. 答案:D5.解析:小明的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长度,由几何关系可知小明在此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R ,A 错误;小明在此过程中的路程于实际路径的长度,是一段曲线,所以路程大于R ,B 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小明在此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R ,则其平均速度大小为v -=R t,C 正确,D 错误.答案:C6.解析:20 min =13 h ,故平均速率v =Δx Δt =2013 km/h =60 km/h.答案:A7.解析:甲、乙、丙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均匀,故甲、乙、丙不是做匀速运动,故A 错误;丙纸带上的点迹最多,则所用时间最长,而且位移小,故平均速度最小,故B 错误;甲、乙、丁上均有5个点,但丁上第一个点和第五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故丁的平均速度最大,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8.解析:(1)由于纸带右端和运动物体相连,因此右端先打点,由纸带上点迹分布情况可知物体做减速运动;(2)在打出3、6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v =11.00+12.90+15.10×10-20.3m/s =1.30 m/s ;(3)由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在打计数点4时物体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3和5这两个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可得v 4=11.00+12.90×10-20.2 m/s =1.20m/s.答案:(1)减速 (2)1.30 m/s (3)1.20 m/s9.解析: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由题图可知图像斜率始终为正,所以速度始终为正,所以物体始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 错误;在t =2 s 时,物体离出发点5 m ,不是最远,故C 错误;由图像可知,出发点在x =-5 m 处,运动后物体始终在出发点的右方,故D 错误.答案:A10.解析:甲从t =0时刻开始运动,乙开始运动的时刻比甲晚t 1,A 错误;当t =t 2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相遇,此时相距最近,B 正确,C 错误;图线甲的斜率为负,图线乙的斜率为正,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错误.答案:B11.解析:因为不知道甲、乙的初始位置,所以无法判断在t 1时刻甲和乙谁在前,A 错误;由图可知,在t 1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甲的速度比。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检测1高一1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A 级 抓基础1.(多选)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v =ΔxΔt ,当Δt 非常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解析:由平均速度义式v =ΔxΔt 可知,当Δt 非常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A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于瞬时速度,B 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C 错误,D 正确.答案:ABD2.小明家自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 km/hB .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起过60 km/hC .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 km/hD .此处到的位移大小是268 km解析:交通标志中的“60”表示通过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 km/h.“268km ”指的是离的路程为268 km.故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B3.(多选)对于瞬时速度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一为0 B .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可以不为0 C .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一不为0 D .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可以为0解析:车辆中途刹车停止后,再启动运行的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为0,但停止时的瞬时速度为0,A 错误,B 正确;物体沿一圆周运动一圈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不为0,但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C 错误,D 正确.答案:BD4.(多选)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是零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于它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不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解析:本题考查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于零,说明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于零,故A对.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一段时间后回到出发点,任意时刻的速度不一为零,故B错.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故C对.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于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答案:AC5.(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 m/s>-4 m/s,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解析: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C正确.速率是标量,于速度的大小,甲、乙的速率分别为2 m/s、4 m/s,故A正确.速度是矢量,比较大小时看绝对值,B错.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10 s后的距离于两者位移之和,计算可得D正确.答案:ACD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均速度分别为( )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t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t解析:由题可知,球上升h又落回抛出点,则球的路程为s=h+h=2h,位移为0,平均速度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B级提能力7.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②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③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④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解析:甲乙丙三个小组从A到B的位移相,运动时间相,根据平均速度的义式知,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相.由于甲的路程最大,时间相,则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的路程最短,则乙的平均速率最小,故①④正确.故选C.答案:C8.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以5 m/s的速度运动一段时间,接着以2 m/s 的速度运动相的时间,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1;若该物体以 5 m/s 的速度运动一段位移,接着以2 m/s的速度运动相的位移,其平均速度为v2,则v1、v2的大小关系是( )A.v1>v2 B.v1<v2C.v1=v2D.不确解析:(1)物体的总位移为:x=5t+2t=7t,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x2t =7t2t=3.5 m/s;(2)全程的运动时间为:t=s5+s2=7s10,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2st=2s7s10=207m/s≈2.9 m/s.故v1>v2,故选A.答案:A9.(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C.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解析:由题意质点每1 s匀速移动1 m可知,质点运动的速率为1 m/s,即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均为1 m/s,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也均为1 m/s.在2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 m,由A运动到cd边的中点B,在第2 s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方向由B指向d,瞬时速率为1 m/s,前2 s内的位移大小为x1=|AB|=Ac2+Bc2=12+12 m= 2 m,平均速度为v1=x1t1=22m/s,方向由A 指向B ,平均速率为1 m/s ,前4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 m ,在第4 s 末到达C 点,则前4 s 内位移大小为x 2=|AC |=2 m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度为v 2=x 2t 2=24m/s =0.5 m/s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率仍为1 m/s.答案:AB10.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6t -2t 3(m),它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6t 2(m/s),则该质点在t =2 s 时的瞬时速度、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A .-18 m/s 、-2 m/s 、2 m/sB .-18 m/s 、-2 m/s 、6 m/sC .-2 m/s 、-2 m/s 、-18 m/sD .-18 m/s 、6 m/s 、6 m/s解析:该质点在t =2 s 时的瞬时速度为 v =6-6t 2(m/s)=(6-6×22) m/s =-18 m/s ;据题意,质点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 =6t -2t 3(m),可得: t =0时,x =0 m; t =2 s 时,x ′=-4 m ;故2 s 内位移为:Δx =x ′-x =-4 m -0 m =-4 m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t =-42m/s =-2 m/s ;当v =0时,由v =6-6t 2(m/s)得,t =1 s ,此时 x 1=6t -2t 3(m)=4 m ,在前1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 s 1=x 1=4 m ;在后1 s 内通过的路程是 s 2=|x 1|+|x ′|=(4+4) m =8 m ;则平均速率v 速率=s 1+s 2t =122m/s =6 m/s ,故选B.答案:B11.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解析:(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 ,则由平均速度的义可知前一半时间t2内的位移为x 1=v 1·t 2,后一半时间t 2内的位移为x 2=v 2·t2,全程时间t 内的位移为x =x 1+x 2=(v 1+v 2)t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x t =v 1+v 22.(2)设全程位移为x ′,由平均速度义可知: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 1=x ′2v 1=x ′2v 1,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 2=x ′2v 2=x ′2v 2,全程所用时间为:t ′=t 1+t 2=x ′2v 1+x ′2v 2=x ′(v 1+v 2)2v 1v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x ′t ′=2v 1v 2v 1+v 2.答案:(1)v 1+v 22 (2)2v 1v 2v 1+v 2。
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3运动快慢的描述_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北京师大附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99684066( C )A.物体运动的越快,位置的变化就越大B.物体的瞬时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的速度不变C.物体的速度不变,则物体的瞬时速率也不变D.物体的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解析:物体运动的越快,瞬时速度越大,但位移不一定大,故位置的变化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物体的瞬时速率始终不变,但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不变,也就是瞬时速度不变,故C正确;物体的位移大,但用时可能也长,故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C。
2.(河北省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99684067( C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B.②③A.①②D.③④C.①④解析:①速率一般是指瞬时速度,故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故①正确;②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②错误;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可以为零,故平均速度可以为零,故③错误;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路程不可能为零,故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④正确;故选C。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
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导学号 99684068( A )A .60 km/hB .29 km/hC .19 km/hD .9 km/h解析:20 min =13 h ,故平均速率v =Δx Δt =2013km/h =60 km/h 。
4.(重庆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99684069( AD )A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 .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 .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解析:单点测速测出的是汽车经过测速仪时的速率,是瞬时速率,A 对,B 错;区间测速测出的是汽车在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率,C 错,D 对。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巩固作业 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讲到速度时,不但要说明其大小,还要说明其方向 B .讲到速度时,只要说明其大小就可以了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就是速率 D .速率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2.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600 m/s B .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通过某一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 .小球第4 s 末的速度是3 m/s3.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 ,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A .0.20 cm/sB .2.0 cm/sC .22 cm/sD .220 cm/s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0.25 m/s B.0.2 m/sC.0.17 m/s D.无法确定5.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大“蓝鹰”队获得伪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图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1 m/s二、多项选择题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汽车以速度v1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v2从枪筒射出,v1和v2均指平均速度D.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7.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8.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则在时间t 2内( )A .它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 .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C .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D .甲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1.A 理解速度、速率的定义.2.B 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一个时刻或一个位置点.判断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从以上的区别进行判断即可.如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600 m/s ,显然对应的是一个位置点,因此是瞬时速度;而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显然对应了一段位移,因此应是平均速度.3.C 由题图可知,车头到达该监测点与车尾离开该监测点的时间间隔为1.0 s ,即轨道车运行车身长度的位移时所用时间为1.0 s ,故车速为v =xt=22 cm/s ,C 项正确.4.C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和从“照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图示分析可知:t =0时刻,小球位置坐标为x 1=1 cm ,经过三次拍照(图示中3个时间间隔),小球位置坐标x 2=6 cm ;由文字叙述和图示信息可知:小球在0.3 s 内运动了5 cm ,故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x t =x 2-x 1Δt=0.17 m/s.5.C 以坐标系的横轴作为x轴,纵轴作为y轴.根据描点法先作出题中给定的几个坐标位置,然后用直线连接相邻两个位置,即得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选项A、B错误;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在(2,2),位移大小是这两点连线的长,故位移大小为22+22 m=2 2 m,选项C正确;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选项D错误.6.AD 速度的物理意义就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A 正确;平均速度指质点运动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也是矢量,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C中v1对应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v2对应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D为瞬时速度的定义,D正确.7.ACD 本题考查对速度矢量性的理解,关键是明确矢量正、负号的物理意义.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选项A、C正确,选项B错误;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同一地点出发10 s后相距x=v甲t-v乙t=2×10-(-4)×10 m=60 m,故选项D正确.8.ACD 三个质点在时间t2内发生的位移相等,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甲路程最大,乙和丙大致相等,所以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甲的平均速率最大,故选ACD.———————————————————————————三、非选择题9.如图,A、B两站相距s=75 km,分别从A、B站每隔30 min向对方站发出一辆汽车,且两站的第一辆车同时发出,所有汽车速度大小都是v=50 km/h.问A站发出的第一辆汽车在途中遇到了几辆从B站发出的汽车?相遇的地点在何处、何时?10.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20 m,第4 s内通过5 m.则:(1)此汽车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2)在此前4 s内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前4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1.一列客车以72 km/h的速度行驶,与它平行的另一轨道上迎面驶来一列长300 m 的货车.坐在客车上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共用了10 s,由此可知货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12.甲、乙两位同学骑自行车沿一条笔直的马路相对而行,甲的速度是12 km/h,乙的速度是13 km/h.当两个人相距25 km时,突然有一只蜜蜂闯入了他们的行车路线,并碰到了甲的前车轮,受惊的蜜蜂掉头便跑,逃命的速度是36 km/h,方向却与甲的行车方向相同,所以不久以后必然又碰到了乙的前车轮.吓傻了的小蜜蜂立即回头径直朝甲飞去,速度大小不变……就这样,小蜜蜂为了逃命来回奔波于甲、乙之间,速度大小不变.可是直到最后它也没能逃脱悲惨的命运——在甲和乙相聚时被车轮给挤扁了,伤感之余,我们有一个问题:从闯祸开始到被车轮挤扁,小蜜蜂一共飞行了多远?答案9.遇到三辆,相遇处距B站分别为37.5 km、25 km、12.5 km,对应的时间分别为从A 站开出后的0.75 h、1.0 h、1.25 h.解析:在同一图上,分别作出由A、B车站发出汽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C、BD直线分别是从A站到B站和从B站到A站发出的第一辆车的位移图线,与BD平行的虚线是从B站发出的第二、第三……辆汽车的位移图线.由图可知,AC共与三条这样的位移图线相交,即在途中A站开出的第一辆车遇到三辆从B站开出的车.这些交点的纵坐标为相遇点的位置,交点的横坐标为对应的相遇时间.设A 站开出的第一辆车在时间t 1与B 站发出的第一辆车相遇,则由相遇条件有vt 1+vt 1=s ,解得t 1=s2v=0.75 h ,相遇处与B 距离为s 1=vt 1=50×0.75 km=37.5 km.设A 站开出的第一辆车在时间t 2与B 站发出的第二辆车相遇,有vt 2+v (t 2-0.5 h)=s , 解得t 2=1.0 h , 相遇处与B 距离为s 2=v (t 2-0.5 h)=25 km ,同理,可求得t 3=1.25 h , 相遇处与B 距离为s 3=v (t 3-1.0 h)=12.5 km.10.(1)12.5 m/s 与汽车行驶方向一致 (2)20 m/s 12.5 m/s 解析:(1)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得v 1=5+201+1m/s =12.5 m/s ,与汽车行驶方向一致. (2)v 2=20+201+1m/s =20 m/s v =5+20+20+51+1+1+1m/s =12.5 m/s.11.10 m/s解析:由于客车与货车做相对运动,选货车为参考系,客车的一个乘客从货车头运动到货车尾的距离为x =300 m ,所用时间t =10 s ,则客车相对于货车的速度v =x t=30 m/s.由于两车同时相向运动,故有v =v 货+v 客. 所以,货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v 货=v -v 客=10 m/s. 12.36 km解析:蜜蜂飞行的路线x 1=vt 1+vt 2+vt 3+…=vt 总,而t 总等于两自行车相遇的时间t ,而(v 1+v 2)t 总=x 2,所以t 总=x 2v 1+v 2=2512+13h =1 h. 故x 1=36×1 km=36 km.。
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new)
第1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教学分析本节教科书的重点是速度。
初中和高中所学的速度是不同的,提醒学生注意这点不同,有利于学生对矢量的学习.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但第一次教学时不要主动启发学生思考这种问题,多次接触极限思维方法后,潜移默化会使他们明白。
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
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方向2。
理解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概念,并且进行相应的计算3.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
区别速度和速率,区别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1。
通过平均速度的学习,体会等效思想2.通过瞬时速度的学习,初步体会取极限的思想方法(三)科学态度与责任1。
通过相关概念的讲解,是学生体会到物理作为一门科学的严谨性。
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2。
通过对瞬时速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物理作为一门科学的极限思想.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取极限,人类是可以了解到变化莫测的自然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的“初中"教学策略:通过数学上微元法的思想来推导和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可以为后面的类似的问题埋下伏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思考】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还记得是那几个概念?【学生回答】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那些概念?【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课的概念有个总体的印象。
二、新课教学(一)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给出书中的例题:一辆汽车在沿平直公路行驶,设想我们以公路为x轴建立直线坐标系,时刻t1汽车处于x点,坐标x1=10m,一段时间后,时刻t2到达x2,坐标x2=30m。
长江作业高中物理 第1章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长江作业】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全员参与·基础练]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位移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解析】 由于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 错.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是指同一方向,B 对.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C 错.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的,D 错.【答案】 B2.(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 =x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 成反比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 v =x t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选项C 正确;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 除以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x 成正比,与t 成反比,选项A 错误,B 正确;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方向,选项D 正确.【答案】 BCD3.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气象部门说,登陆时,“海燕”持续风速235 km/h ,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14 km/h.其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解析】 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时刻或某位置,由“持续”知,235 km/h 指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314 km/h 是指瞬时速度,故A 正确.【答案】 A4.(多选)(2014·重庆一中高一检测)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法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的方法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4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解析】单点测速测出的是汽车经过测速仪的速率,是瞬时速率,A对,B错;区间测速测出的是汽车在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率,C错,D对.【答案】AD5.(多选)(2014·海口一中高一检测)对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一定为0B.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可以不为0C.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一定不为0D.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可以为0【解析】车辆中途刹车停止后,再启动运行的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为0,但停止时的瞬时速度为0,A错误,B正确;物体沿一圆周运动一圈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不为0,但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C错误,D正确.【答案】BD6.(2014·衡水高一检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1-3-5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图1-3-5A.60 km/h B.29 km/hC.19 km/h D.9 km/h【解析】 20 min =13h ,故平均速率v =Δx Δt =29 km -9 km13 h =60 km/h ,A 正确.【答案】 A7.(2014·武汉高一检测)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2htB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0C .路程0、位移2h 、平均速度0D .路程2h 、位移h 、平均速度2ht【解析】 由题可知,球上升h 又落回抛出点,则球的路程为s =h +h =2h ,位移为0,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故B 正确,ACD 错误.【答案】 B8.一辆火车长为100 m ,速度为5 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 cm 的标志杆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50 m 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图1-3-6【解析】 火车通过杆志杆所走的位移大小等于火车的长度,x 1=100 m ,火车通过大桥所走的位移大小等于火车和大桥长度之和,x 2=100 m +50 m =150 m 根据v =x t得,通过标志杆的时间:t 1=x 1v=20 s , 通过大桥的时间:t 2=x 2v=30 s. 【答案】 20 s 30 s[超越自我·提升练]9.(多选)(2014·肇庆期末)如图1-3-7所示,水平面内的玩具汽车从A 点由静止出发并开始计时,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到达B 、C 、D 、E 四点分别用时1 s 、2 s 、3 s 、4 s .下列对玩具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3-7A .它在AB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 B .它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 C .它在ABCDE 段的平均速度是0.75 m/sD .它在A 点的速度是1 m/s 【解析】 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x AB t 1=1 m1 s=1 m/s ,选项A 正确;ABC 段的平均速度:v ABC =x AC t 2= 5 m 2 s =52 m/s ,选项B 错误;ABCDE 段的平均速度:v ABCDE =x AE t 4=3 m 4 s=0.75 m/s ,故选项C 正确;在A 点的速度是0,选项D 错误.【答案】 AC10.(2014·新疆实验中学高一检测)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 km/h ,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27 km/h ,则v 1的值为( )A .32 km/hB .35 km/hC .56 km/hD .90 km/h【解析】 设全程的位移为x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x13x v 1+23x v 2,即v =3v 1v 2v 2+2v 1.代入数据得v 1=90 km/h.故D 正确.【答案】 D11. 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服役,我国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若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 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 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 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多大?图1-3-8【解析】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x1v1=3h,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x2=x1-120 km=150 km,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v=x2t=50 km/h.【答案】50 km/h12.用飞机进行航空测量,飞机保持在离地面500 m的高度上匀速巡航,速度大小为400 km/h.飞机上测量仪器可在120°视角范围内测量,如图1-3-9所示.试计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有多大?(tan 60°=1.7)图1-3-9【解析】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矩形面积,它的长度为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x=vt=400 km/h×1 h=400 km.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知识可知矩形的宽l=2h tan60°=2×500 m×1.7=1.7 km由此可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400 km×1.7 km=680 km2.【答案】680 km2。
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解析:根据速度的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位置变化大小指的是位移。
选项C正确。
答案:C2.某条公路的路段上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
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40 km/h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40 km/h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可以超过40 km/h解析: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的速度值指的是汽车在这一路段行驶时,任何时刻都不能超过的速度值,是瞬时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是瞬时值,不能超过40 km/h,C正确。
答案:C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均速度,当Δt足够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B.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解析: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当Δt足够小时,甚至趋近于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A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变,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等于瞬时速度,选项B正确;平均速度粗略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及方向,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C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
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手表如图甲、乙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60 km/hB.29 km/hC.19 km/hD.9 km/h解析:20 min= h,故平均速率v= km/h=60 km/h,选项A正确。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3.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4.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同,在同一运动中前者总是小于或等于后者。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坐标:以直线为x 坐标轴,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2.坐标的变化量:Δx =x 2-x 1,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Δt =t 2-t 1。
二、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v =Δx Δt。
4.单位国际单位是m/s 或m·s -1,常用单位还有km/h 或km·h -1、cm/s 或cm·s -1。
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定义式v =Δx Δt,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1.自主思考——判一判(1)由v =Δx Δt 知,v 与Δx 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
(×)(3)因为2>-3,所以2 m/s>-3 m/s 。
(×)(4)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5)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6)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1)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有负值吗?时间的变化量有负值吗?提示: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物理量的变化量都是用末态量减去初态量。
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有正负,正值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负值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描述 运动快慢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速率和速度看法]以下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速率就是速度B.速率平时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辰的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答案A剖析速率是标量,速度是矢量,故A错误;速率平时指瞬时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时辰的瞬时速度都保持不变,也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C、D正确。
2.[x-t图象]以下列图是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在0~4 s内物体经过的行程s为()A.s=2 m B.s=4 mC.s=10 m D.s>10 m答案C剖析由图可知:物体在x轴上运动,物体的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Δx =x2-x1,物体在前2 s内位移是4 m,后2 s内位移是-6 m,所以在0~4 s 内物体经过的行程s为10 m,应选C。
3.[瞬时速度]以下所说速度中不是瞬时速度的有()A.百米赛跑中,8 s末的速度为12.5 m/sB.百米赛跑中,50 m处的速度为10 m/sC.汽车在一百米内的速度为8 m/sD.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答案C剖析百米赛跑中,8 s末的速度表示在8秒末那一刻时人的速度,为瞬时速度;百米赛跑中,50 m处的速度表示在那一地址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汽车在一百米内的速度表示整个过程的速度,为平均速度;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即在子弹刚射出枪口时辰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所以选C项。
4.[速度看法](多项选择)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辰或某一地址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答案AC剖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A正确;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错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辰或某一地址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C正确;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D错误。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 运动快慢的描述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3 运动快慢的描述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3 运动快慢的描述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3 运动快慢的描述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题组一速度1。
对于各种速度或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答案:A2。
(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v=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选项C对;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选项A错、选项B对;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方向,选项D对。
答案:BCD题组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
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走3 m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m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某1 s内的位移不小于3 m解析:物体某时刻的速度3 m/s是瞬时速度,下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因此它不一定以这个速度维持运动1 s,所以选项A不正确;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根据定义,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选项B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有可能先做速度小于3 m/s的匀速运动,然后再做速度大于3 m/s的匀速运动,因此物体在1 s内的位移可能大于3 m,也可能小于3 m,选项C错误;同理,选项D也错误。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跟踪练习 教科版必修1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说法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A、京泸高铁运行时速约为250km/hB、某条高速公路限制最高时速为120km/hC、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D、由于车多,某道路高峰时段汽车的车速仅为3m/s2、对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为零B、瞬时速度为零,平均速度可以不为零C、瞬时速度不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不为零D、瞬时速度不为零,平均速度可以为零3、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 )A、32km/hB、35km/hC、56km/hD、90km/h4、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x﹣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则( )A、t=0时刻,质点在坐标原点B、从t=0时刻到t1时刻,质点位移是x0C、从t1时刻到t2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质点在t1时刻的速度比t2时刻的速度小5、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象,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6、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s,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问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A、1200 m/sB、900m/sC、500m/sD、300m/s7、看下列新闻图片,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京沪高速建成通车时平均运行速度约为73m/sB、京沪高速建成通车时平均运行速率约为73m/sC、京沪高速建成通车时,列车在沿途每站平均可停留1~2minD、京沪高速建成通车时,列车在沿途每站平均可停留3~4min8、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0.10m/sB、100m/sC、4.0m/sD、0.40m/s9、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二、解答题:1、一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身高为l的人以速度v匀速行走,如图所示.(1)试证明人头顶的影子做匀速运动;(2)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2、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在2s内运动34圆周到达B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3、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 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其计算式为T=________.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3×10-2m/(s·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__.【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AC解析:京沪高铁运行时速度是变化的,250km/h 是平均速度;限速为120km/h 指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不得超过20km/h ;9.5m/s 是到达终点那一刻的瞬时速度;汽车的车速是随时变化的,3m/s 指的是平均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课件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
4.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城,汽车从甲城以大小为
v1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到乙城,紧接着又从乙城以大小为 v2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乙两城之间中点处的一小
镇.则汽车在这一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 )
A. v =vv1+1vv2 2
B. v =23vv1+1vv2 2
C. v =2v3v2+1vv2 1 D. v =2vv21+v2v1
三、非选择题 9.假如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放 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 2 min 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 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 4 min.求甲、乙各自运 动的平均速度.
位移 解析:平均速度=时间,故应先准确找出甲、乙在各自相应 的时间里的位移是多少.甲、乙从教室到食堂的位移相同,其大 小为 Δx= 3002+4002 m=500 m. 甲的平均速度 v1=ΔΔtx1=25×0060 m/s≈4.17 m/s, 乙的平均速度 v2=ΔΔtx2=45×0060 m/s≈2.08 m/s. 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答案:甲的平均速度是 4.17 m/s,乙的平均速度是 2.08 m/s, 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B.2 s 末质点的位移为 0,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 0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0.1 m/s,方向与规定 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在 4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 正方向相同
解析:由所给图象可知:质点从“负”方向 0.2 m 处,沿规 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 4 s 运动到“正”方向 0.2 m 处, 在 x-t 图象中,正位移表示质点在坐标原点正方向一侧,负位 移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与质点实际运动方向无关,位移 由负变为正并不表示质点运动方向改变.由图象的斜率可得质点 运动速度大小为 0.1 m/s.综上所述,选项 A、B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作业】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3运动快慢的描
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全员参与·基础练]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位移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解析】 由于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 错.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是指同一方向,B 对.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C 错.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的,D 错.
【答案】 B
2.(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 =x
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 成反比
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
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 v =x t
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选项C 正确;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 除以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x 成正比,与t 成反比,选项A 错误,B 正确;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方向,选项D 正确.
【答案】 BCD
3.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气象部门说,登陆时,“海燕”持续风速235 km/h ,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14 km/h.其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B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 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时刻或某位置,由“持续”知,235 km/h 指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314 km/h 是指瞬时速度,故A 正确.
【答案】 A
4.(多选)(2014·重庆一中高一检测)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法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
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的方法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3-4
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解析】单点测速测出的是汽车经过测速仪的速率,是瞬时速率,A对,B错;区间测速测出的是汽车在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率,C错,D对.
【答案】AD
5.(多选)(2014·海口一中高一检测)对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一定为0
B.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可以不为0
C.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一定不为0
D.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可以为0
【解析】车辆中途刹车停止后,再启动运行的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为0,但停止时的瞬时速度为0,A错误,B正确;物体沿一圆周运动一圈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不为0,但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C错误,D正确.
【答案】BD
6.(2014·衡水高一检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1-3-5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
图1-3-5
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解析】 20 min =1
3
h ,
故平均速率v =Δx Δt =29 km -9 km
1
3 h =60 km/h ,A 正确.
【答案】 A
7.(2014·武汉高一检测)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2h
t
B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0
C .路程0、位移2h 、平均速度0
D .路程2h 、位移h 、平均速度2h
t
【解析】 由题可知,球上升h 又落回抛出点,则球的路程为s =h +h =2h ,位移为0,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故B 正确,ACD 错误.
【答案】 B
8.一辆火车长为100 m ,速度为5 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 cm 的标志杆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50 m 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图1-3-6
【解析】 火车通过杆志杆所走的位移大小等于火车的长度,x 1=100 m ,火车通过大桥所走的位移大小等于火车和大桥长度之和,x 2=100 m +50 m =150 m 根据v =x t
得,
通过标志杆的时间:t 1=x 1v
=20 s , 通过大桥的时间:t 2=x 2v
=30 s. 【答案】 20 s 30 s
[超越自我·提升练]
9.(多选)(2014·肇庆期末)如图1-3-7所示,水平面内的玩具汽车从A 点由静止出发并开始计时,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到达B 、C 、D 、E 四点分别用时1 s 、2 s 、3 s 、4 s .下列对玩具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7
A .它在A
B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 B .它在AB
C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 C .它在ABCDE 段的平均速度是0.75 m/s
D .它在A 点的速度是1 m/s 【解析】 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
x AB t 1=1 m
1 s
=1 m/s ,选项A 正确;ABC 段的平均速度:v ABC =x AC t 2= 5 m 2 s =52 m/s ,选项B 错误;ABCDE 段的平均速度:v ABCDE =x AE t 4=3 m 4 s
=0.75 m/s ,
故选项C 正确;在A 点的速度是0,选项D 错误.
【答案】 AC
10.(2014·新疆实验中学高一检测)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 1行驶了1
3的路程,
接着以速度v 2=20 km/h ,跑完了其余2
3
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27 km/h ,则
v 1的值为( )
A .32 km/h
B .35 km/h
C .56 km/h
D .90 km/h
【解析】 设全程的位移为x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
x
13x v 1+
23x v 2
,即v =
3v 1v 2
v 2+2v 1
.代入数据
得v 1=90 km/h.故D 正确.
【答案】 D
11. 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服役,我国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若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 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 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 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多大?
图1-3-8
【解析】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x1
v1
=3
h,
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x2=x1-120 km=150 km,
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v=x2
t
=50 km/h.
【答案】50 km/h
12.用飞机进行航空测量,飞机保持在离地面500 m的高度上匀速巡航,速度大小为400 km/h.飞机上测量仪器可在120°视角范围内测量,如图1-3-9所示.试计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有多大?(tan 60°=1.7)
图1-3-9
【解析】
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矩形面积,它的长度为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x=vt=400 km/h×1 h=400 km.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知识可知矩形的宽l=2h tan60°=2×500 m×1.7=1.7 km
由此可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400 km×1.7 km=680 km2.
【答案】680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