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及政府精准扶贫策略分析——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分析为例
深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 、 中药材产业 , 北部贫困地区重
点发展设施蔬菜和牛羊为主的规模养殖业 , 通过产业
攻坚、 连片 开发 、 综 合 治理 , 做 大做 强贫 困 地 区特 色优 势 产 业 。一 是 瞄准 集 中连 片 贫 困村 实 施 片 区产 业开 发 。采 取 以片规划 、 分县 实施 、 突 出产 业 、 集 中投 入 、 整
均果品收人 占到农 民人均纯收入的 8 0 %以上。苹果产 业成 为支撑 全县农 民脱 贫致 富 的骨干产 业 。三 是支持
引 导企业带 动贫 困村 实施产 业扶 贫开 发 。全省 启动 实 施 百企 千村 产 业扶 贫工 程 ,通 过加 大 招商 引 资力度 ,
( 一) 突出产业扶持 , 筑牢贫 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产
开发不断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由
2 0 1 0年 的 2 5 2 9元增 加 到 2 0 1 4年 的 5 3 0 9元 ,年均 增
幅达到 2 0 . 4 %,连续四年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5 个以上 百分 点 。今 年贫 困地 区农 民收入增 幅继续 保持 了高 于 全省的良好态势 , 前三季度 , 贫困地 区农 民人均可支 配 收入达 到 4 5 4 9元 , 比上 年 同期增 长 9 . 8 %, 高 于全 省 平均 水平 1 . 5个百 分点 。 立足省情、 发挥优势 。 着力探索具有 山西特色 的精 准扶 贫新 路子
、
我省 是 国家 扶 贫攻 坚重 点 省份 。全 省 5 8个 贫 困 县、 7 9 9 4个 贫 困 村 、 3 2 9万农 村 贫 困 人 口集 中分 布 在 西部 吕梁 山黄 土残 垣 沟壑 区 、 东部 太行 山干石 山 区和
山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山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山西省是我国的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因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地方的贫困程度较深。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山西省制定了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以期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首先,山西省将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
比如,在土地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种植业,引导农民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其次,山西省将实施教育扶贫,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包括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支持等措施。
另外,还将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再次,山西省将实施健康扶贫,通过建设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
这包括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素质,推广健康知识,加大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等措施。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山西省将实施社会扶贫,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这包括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对贫困家庭的精准帮扶等措施。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脱贫。
总的来说,山西省的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教育、健康、社会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能力、生活水平和发展动力,最终实现全面脱贫。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山西省的扶贫事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让更多的贫困家庭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小康生活。
对山西省兴县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的思考
对山西省兴县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的思考作者:贾璟琪丁雪瑞李富忠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3期[摘要]异地搬迁是解决生态脆弱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
要使异地搬迁更好地发挥扶贫的作用,需要在通观全局的基础上区分地域不同特性,从而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解决。
兴县是山西省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项目的主要示范点,做好异地搬迁工作意义重大。
分析了兴县异地搬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山西省兴县[中图分类号]D632.4;F323.8 [文献标识码]A1 兴县精准扶贫异地搬迁现状1.1 兴县概况兴县地处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东接岢岚县,南邻方山县,西与陕西省神木县隔黄河而划,北邻保德县。
在地理位置上可称之为“秦晋交界、黄河之滨”。
全县国土总面积为3168km2,居山西省各县、市(区)之首,这也为异地搬迁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全县现辖7镇10乡,372个行政村,822个自然村,总人口30万人。
受于自然环境及历史因素影响,兴县是资源大县、生态脆弱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和发展新区。
兴县整体地形起伏较大,地下水富集区少且地表水内含沙量较大,且当地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也匮乏,农业发展受土质及气候干旱影响较大,很难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种植发展。
而与其贫困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目前,县域内已经探明的矿种有煤炭、铝土矿、煤气层等23类矿产资源,且大多数矿种品质优良,方便开采。
其中煤炭、铝土矿属于优势矿种。
兴县煤田是河东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储煤分布面积约为2000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0%以上,总储量461.54亿t,已探明储量93.99亿t。
而铝土矿则是山西省五大铝土矿区之一,分布面积约为183km2,已经探明储量2.79亿t,据专家预测其远景储量大于5亿t。
1.2 兴县异地扶贫实施情况兴县将异地搬迁扶贫工程作为精准扶贫中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通过把移民搬迁同产业扶贫、综合服务配套起来,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的原则,让移民搬迁户不仅能够搬得出,而且稳得住,能致富。
精准扶贫具体措施
精准扶贫具体措施1. 引言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要的工作之一。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以便更有效地帮助贫困人口,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包括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社会保障等。
2. 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要的精准扶贫措施,旨在将贫困地区的居民迁移到适宜居住和发展的地方。
该措施主要包括:•精准识别和选址:政府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精确识别搬迁群体,并选址规划搬迁安置点。
•移民安置:政府为搬迁群体提供安置点和住房,确保他们有基本的居住条件。
•就业和产业发展:政府鼓励搬迁群体参与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以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和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3. 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另一项重要的精准扶贫措施,目的是通过发展特定的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
该措施包括:•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资金扶持和贷款:政府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扶持和贷款,帮助他们开展农业、畜牧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
•技术培训和支持:政府组织培训班和推广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贫困地区提高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产业扶贫的目标是通过发展特定的产业,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减少贫困现象,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提供教育资源支持,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教育扶贫的行动:•提供学费资助:政府提供学费资助,确保贫困学生能够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政府投资建设优质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以提高教育质量。
•培训教师:政府组织培训班和提供奖励,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授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育扶贫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教育资源支持,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贫困群体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脱贫。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吕梁市是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恶劣。
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十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
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民素质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
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
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经调查了解,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学生需10000-20000元。
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搬迁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李学才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年第05期摘要:易地搬迁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有效方式之一。
本文对现有易地搬迁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运用实地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来探讨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易地搬迁;问题;对策易地搬迁是改变传统的帮扶方式,将生活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发展条件严重欠缺、社会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到的地区贫困人口进行整体或者部分搬迁,以改善他们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公共服务能够全面覆盖,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实现脱贫目标。
据统计,2016年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了249万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了340万人。
易地搬迁对搬迁户住房条件改善、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易地搬迁在政策执行中仍面临不少难题,如易地搬迁机制体系不够科学、政策不够严谨,后续配套还不完善等,应制定相应的对策,使易地搬迁政策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中发挥最大效用。
一、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搬迁对象不精准有效识别易地搬迁户及其特征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贫困研究的基础问题,也是扶贫实践中精准帮扶的重要依据。
在精准扶贫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达到精准识别贫困户的目标[1]。
如《河南省全面精准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办法》(豫易地搬迁〔2017〕1号)规定:易地搬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基礎,以扶贫部门精准识别成果为依据,必须同时满足纳入迁出地区和易地搬迁家庭个体条件,才能进行易地搬迁。
但是部分地区在政策执行中有偏差,造成搬迁对象不精准。
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不精准,导致搬迁对象识别不精准。
在现实工作中,有基层干部反映贯彻精准方略存在操作性难题,受数据收集分析手段限制、农村落后文化等因素影响,难以确保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容易出现错评漏评[2]。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支付服务建设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
财务·金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支付服务建设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高 鹤(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 太原 030002)[摘要]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切实解决贫困人群脱贫致富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山西省作为贫困县数量较多、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大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脱贫举措。
但从已完工安置点的实地调查走访中发现,多数新建安置点内的支付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通过山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安置点支付服务供给层面,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并探索改善易地扶贫安置点支付服务环境可行路径。
[关键词]扶贫搬迁;支付服务;金融服务专业化[中图分类号]F323.8;F832 [文献标识码]A山西省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来,按照讲科学、重统筹的思路,稳妥选择安置点位置,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基本保障了安置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可及。
其中,山西省安置点内支付服务配套建设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含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为主,能够提供基础性的结算服务,但从对山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的21个贫困县易地扶贫安置点的调查来看,存在支付服务发展水平不高、功能开发单一、其他配套性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1 集中连片特困区安置点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末,山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21个贫困县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25个,已完成300个,在建125个。
其中,涉及搬迁的行政村(含自然村)超过670个,已完成搬迁2.23万户。
就已完工安置点的支付服务状况整体而言,基础硬件设施基本能够简单满足安置点的需求,支付工具覆盖面较广,使用率地区间差异较大。
2 集中连片特困区安置点支付服务现状及存在 问题2.1 缺少专业化银行网点造成支付服务发展不足已完工的300个安置点内均没有专业化的银行网点,其中,60%安置点依附于城市或乡镇而建,距离最近银行网点在3~5km之间;其余安置点设置在行政村内,周边没有任何银行机构,对于搬迁人口大部分为中老年、儿童等留守群体而言前往专门化的银行机构办理业务路途仍显遥远。
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脱贫路径—山西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山
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脱贫路径—山西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攻坚深度贫困调研作者:中央党校中青二班三支部山西调研组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1期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问题,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向新时代交一份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满意答卷,需要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
如何把握深度贫困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探索攻坚深度贫困的有效路径?调研组深入山西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山区,通过对5个贫困县16个贫困村22户贫困户进村入户调研,形成了对山西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脱贫做法的研究总结,同时对全国攻坚深度贫困路径提出建议。
一、调研方向选择脱贫攻坚是一个大课题,调研组为什么选择以深度贫困攻坚为调研方向、以山西吕梁山区为调研地点?(一)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亟须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5年累计脱贫6000多万人。
与此同时,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全国最困难的20%的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平均在23%,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指出目前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出了八项要求。
山西省精准扶贫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郝卫红[1]
作者机构: [1]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太原030027
出版物刊名: 经济师
页码: 150-152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3期
主题词: 山西精准扶贫;实践;问题;对策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部署。
山西省是我国重点贫困区域之一,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扶贫脱贫任务非常艰巨。
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山西省精准扶贫工作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深刻剖析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若干意见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4.06•【字号】吕政办发〔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若干意见吕政办发〔2017〕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修订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1.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的总体要求,各县(市、区)要迅速调整、修订完善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纲领性作用的“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规划要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的安置容量、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开发潜力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合理确定搬迁安置重点区域、安置点、安置规模、户型面积、建设标准、建设成本、安置方式、资金筹措、住房补助及奖励政策、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就业扶持和后续发展、社会保障等,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计划、进度要求。
此项工作要求四月底前完成,完成后经县级政府或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报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二、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和搬迁方式2.精准确定搬迁对象。
按照“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总体要求,搬迁对象仍然以户籍人口300人以下,常住人口不足150人的自然村为主,优先整村搬迁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山庄窝铺。
按照“精准的方略要在动态中坚持”的要求,对需要整体搬迁的自然村和有意愿搬迁的农户,要重新调查、动态调整、动态管理,识别不准的要重新识别,符合条件的吸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搬迁规划,确定为搬迁对象。
对需要整村搬迁的,要下决心搬出来,集中打歼灭战。
3.采取合理搬迁方式。
根据资源条件、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结合搬迁群众自身条件和生活习惯,采取向县城和小城镇、工矿园区、旅游景区集中安置;选择立地条件好、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潜力的村,小村并大村进行安置;实行货币化分散安置等三种方式,同时结合“去库存”、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地质灾害治理、水库移民等,合理选择不同安置方式。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8.09•【字号】晋政办发〔2017〕92号•【施行日期】2017.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7〕9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的若干意见》(晋发〔2017〕37号),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到2019年全省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的工作任务,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我省深度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吕梁山、太行山两大片区,包括天镇、广灵、偏关、静乐、宁武、临县、兴县、石楼、大宁、永和等10个深度贫困县在内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县,尚有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需要通过整体搬迁才能摆脱贫困。
这些贫困自然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文明程度低,实施整村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目前极为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这场硬仗。
二、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
全省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分三批实施易地搬迁,要求2019年底前全部入住新居,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实现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规划布局。
实施整村搬迁,要规划先行,统筹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等7个问题,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多渠道筹措搬迁资金,科学确定安置点,合理确定拆迁补偿,加强生态建设,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做好搬迁人口后续产业就业,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吕梁市精准扶贫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吕梁市精准扶贫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19-05-05T15:05:46.6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张慧艳[导读] 摘要:对于全社会来说,解决贫困问题是很困难的。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对于全社会来说,解决贫困问题是很困难的。
如何有效开展扶贫工作、提高扶贫效果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尽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全民摆脱贫困的目标,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扶贫政策。
现在,精准扶贫工作在我国正稳步推行,并取得很好的成果,但是在精准扶贫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吕梁市精准扶贫运作过程中存在建档立卡形式严重;帮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帮扶政策不精准;寻租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加强对建档立卡过程的监督;提升扶贫工作人员素质;采取因地制宜的帮扶政策;加强对权力的监管;关键词:吕梁市;精准扶贫;寻租;建档立卡一、吕梁市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建档立卡形式严重吕梁市开发精准扶贫各类系统本是开展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但现在基层已经异化为以数字扶贫脱贫核心,无止境的数据填报,表面上看覆盖面广并且很全,但实际上开发系统的人员完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制作的表格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并且还存在系统开发不成熟现象,造成市县系统中无效数据泛滥。
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象征性执行现象严重,基层工作人员每天填成千上万份的表格,县乡级工作人员整天在电脑上完善、调整各类数据,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找项目,为贫困户提供致富的渠道,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还损害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和国家的形象。
(二)扶贫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在吕梁市,很多扶贫干部缺乏业务能力素质,没有农村的实践经验。
同时对于中央政府下达的政策文件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政策内容和政策意图,从而使当地群众的知情权受到损害,不仅阻碍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的进程,而且也降低了政府的信誉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助力打赢吕梁市兴县脱贫攻坚战
[摘要]消除贫苦、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兴县具有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极其不完备等特点。
作为山西省国土面积最大的革命老区,改善全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教育环境,使全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生态与经济意义。
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兴县;革命老区;农村;脱贫攻坚[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0-0084-04助力打赢吕梁市兴县脱贫攻坚战赵海汇(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1]38为了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直飞吕梁,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兴县,同干部群众一同共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计。
打赢兴县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之下,兴县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全兴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促进吕梁连片特困区域脱贫并协调整体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一、打赢兴县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背景及重要意义(一)兴县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苦人口。
”[2]84兴县是吕梁市连片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具有人口多、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脱贫难度大的特点。
党的血脉在人民,总书记没有忘记兴县这个包含在7000多万人口中的革命老区人民。
总书记的亲临指导,对作为山西省国土面积最大的革命老区兴县,使其加快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县贫苦人口全部摘帽脱贫具有重大意义。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范文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范文吕梁市是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旧很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殊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中心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化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状况(一)自然条件恶劣。
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十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显明的地理特征。
特殊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夫素养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养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缘由。
很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
由于他们文化素养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安排,缺技术、缺管理实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靠思想严峻,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念和志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一些家长为了照看子女上学,只能借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
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夫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夫更是不堪重负。
经调查了解,一个中学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高校生需10000-XX0元。
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
浅谈兴县脱贫攻坚对策
浅谈兴县脱贫攻坚对策兴县是位于陕西省南部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地处秦岭余脉,境内山高坡陡,自然环境资源丰富。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兴县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贫困地区。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兴县实施了一系列脱贫攻坚对策,在全国脱贫攻坚的浪潮中,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教育医疗、扶贫措施等方面,对兴县脱贫攻坚对策进行浅谈,以期能够对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政府政策在兴县脱贫攻坚过程中,政府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兴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明确了扶贫对象、扶贫资金来源和使用等具体措施,切实为贫困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政府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确保扶贫项目得到有效实施。
政府还制定了相关规划和指导意见,统筹规划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政府还加强了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督导和考核,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二、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之一。
兴县在脱贫攻坚对策中,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扶持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县政府通过引进产业项目、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拓宽产业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通过工业扶贫、旅游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兴县还加强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打响了“兴县农产品”的名声,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教育医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教育医疗事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兴县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的投入,加强了对学校、医院的建设和装备更新,提高了教育医疗水平。
政府还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改善了农村学生入学率和教育质量。
在医疗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扶贫措施兴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土地流转、贫困户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浅谈兴县脱贫攻坚对策
浅谈兴县脱贫攻坚对策兴县是河北省雄安新区的核心区域,是一个贫困县。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兴县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脱贫攻坚工作。
本文将就兴县的脱贫攻坚对策进行分析。
一、产业扶贫兴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人口占据其总人口的绝大部分。
因此,发展农业产业是兴县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兴县通过拓宽市场、培育本地品牌、实施收购政策,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例如,兴县发展了豆腐生产、银杏栽培、杏仁加工、红枣种植等产业,引导农民转变思想,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教育扶贫教育是脱贫攻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教育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拓宽就业渠道。
兴县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为全县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从长期来看对兴县脱贫攻坚特别有意义的。
兴县建设了区域性教育信息平台、提供贷款支持等措施,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助力他们实现人生梦想。
三、旅游扶贫兴县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地方,如明清建筑群、禅修堂等。
这些资源为兴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脱贫攻坚的进展,兴县通过政策的优惠、赠送土地等方式,吸引了一批乡村游客来兴县观光,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四、金融扶贫贫困户要想解决脱贫问题,需要资金支持。
兴县对此提供了各种金融扶贫政策,如小额担保贷款、贫困户贷款、政府储备粮交售贷款等,无论是提高农民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的竞争力,还是增加贫困户消费,促进了农村居民整体财产增值。
总之,兴县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尝试不同的途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社会的良性传递,取得了显著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7-12-19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6041025-3) 第一作者:王 静(1980-),女,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硕士,从事农业经济和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第1期
王 静: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及政府精准扶贫策略分析
窑7窑
(二)兴县易地扶贫搬迁背景分析 山西省兴县位于吕梁山区,属于吕梁市辖区,共七镇十乡 376 个行政村,人口 30.68 万人。兴县既是国家级 贫困县,又是吕梁山区连片特困县之一。截至 2010 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 14.28 万人,在“十二五”期间,累计 减贫约 8.0 万人。2016 年,全县有贫困村 275 个,贫困户 22460 户,贫困人口 62316 人,占到吕梁市的 13.5%,贫 困发生率为 23.4%,呈现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和贫困发生率高的特点。2017 年 5 月,本研究 评估组代表山西省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兴县 17 个乡镇 85 个村,其中包括 49 个贫困村、21 个脱 贫村和 15 个非贫困村,共 444 个样本户,其中包括贫困户 284 户、脱贫户 160 户。本研究依据兴县精准扶贫成 效第三方评估结果,对山西省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矛盾及对策进行了理论分析,旨在为我国精 准扶贫过程中的易地搬迁扶贫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三)兴县易地扶贫搬迁落实情况 根据山西省兴县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入户调查统计结果,在调查的 17 个乡镇 85 个村 444 个样本户中,落 实了 2017 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有十个乡镇 26 个村 22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 121 个确需同步搬迁一般农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补贴金额标准为每人 2.5 万元,确需同步搬迁一般农户补贴标准为每人 1.2 万元;安置方式 只有小善村和固贤村有分散安置的搬迁户,其余 24 个村均为集中安置;搬迁户后续产业规划包括公益性岗位、退 耕还林、打零工、回村种地、小额贷款发展产业、光伏分红、护工培训并推荐就业和子女赡养等;样本户中不愿 意易地搬迁占 49%,知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占 61.04%,其中对此政策满意的占 54.28%,203 个样本户不满意 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补贴金额太少、不够入住和担心搬迁后的生活生计问题。 在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过程中,山西省兴县各级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规划布局、大胆创新,积累了不少成 功的经验。一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兴县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中吃透政策、灵活变通。对于一些执行 起来比较有阻力的扶贫政策,有的乡镇精读政策,对照每个条件思考解决办法。贫困户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 满意或拒绝就是因为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无生存能力,县城集中安置固然有优势,但是离开土地的农民后续 生计无以为靠。有的乡镇把易地空间范围扩大化,既可以在县城集中安置,也可以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围集 中或者分散安置,这样贫困户既可以利用政策支持改善居住条件,还可以继续耕种土地,实现扶贫工作和贫困 户双赢。二是立足迁入地资源环境条件,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安置模式。兴县有的乡镇发展食用菌产业(恶虎 滩乡);有的乡镇种植设施蔬菜(高家村镇);有的与企业联合搞订单农业(蔡家会镇、孟家坪乡);有的积极搞多 项试点,让贫困户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产业(固贤乡),在实践中探索出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开发、退耕还林和 企业带动等各具特色又符合自身特点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首先,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户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搬迁贫 困户基本达到脱贫标准,实现脱贫致富[4]。其次,易地扶贫搬迁后的贫困户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摆托了依赖原 有土地的束缚,不仅自己能通过技术培训、个体经营和外出务工等就业渠道实现再就业[5],而且子女能接触到 的社会资源和享受的教育资源明显增加,有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播[6]。最后,易地扶贫搬迁给迁入地经济发展 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促进了整个易地扶贫迁入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及政府精准扶贫策略分析
— — —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分析为例
王静
(山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摘要院深度贫困地区吕梁市兴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创新贫困户搬迁安置方式、就业生计方式和后续发展方式,可 以改变贫困群体原有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不仅能使其顺利脱贫,更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但是,易地扶贫搬迁补 贴与政策“悬崖效应”之间的矛盾、贫困群体搬迁的内生动力不足与搬迁效果之间的矛盾、整村搬迁政策与非同步搬迁户和资金缺 口之间的矛盾、迁出地生态恢复与农民不愿拆旧复垦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精准扶 贫成效第三方评估结果表明,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矛盾,当地政府应提高政策设计的精准性,化解政策执行过 程中的“悬崖效应”;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技能培训,培育贫困群体开拓新生活的内生动力;提升扶贫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入感,推 进村庄拆旧复垦和生态恢复;严格慎定整体搬迁村计划,保障补偿资金必须整合使用。 关键词院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第三方评估;吕梁市兴县 中图分类号院F323.8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8-9713(2018)01-0006-05
一、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分析
(一)易地搬迁对山西省精准扶贫的实际意义 山西省有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和太行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西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偏关、静乐、兴县和临县等十个 县为深度贫困县,需要整个搬迁的 3350 个自然村均为深度贫困村。这些地区不仅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 后和基础设施落后,而且文盲人口多、老弱病残致贫人口多和传统观念影响深,采取就地投入资源办法无法使 其稳定脱贫。因此,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易地扶贫搬迁是这些深度贫困人口脱贫的首选模式,是山西省打赢脱贫 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不仅如此,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还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深度贫困人口教育落后和医疗落后 的局面,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播,通过医疗卫生扶贫使其有稳定脱贫的能力,不再因病返贫。易地扶 贫搬迁是山西省精准扶贫的首选和有效的脱贫措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圆园18原01,20穴1雪:6-10 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杂澡藻灶赠葬灶早 粤早则蚤糟怎造贼怎则葬造 哉灶蚤增藻则泽蚤贼赠渊Social Sciences Edition冤袁圆园18原01,20穴1雪:6-10 DOI:10.3969/j.issn.1008-9713.2018.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