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初探

合集下载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引言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安徽、广东等地。

幼儿时期是儿童接触外界的开始阶段,早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开发与利用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彝族文化的独特性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音乐、舞蹈、服饰、节日等元素。

彝族织锦技艺、用彝文字记事记录历史、舞蹈表演等都是彝族文化的独特特点。

三、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1.以儿童为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儿童的体验和参与,使他们对彝族文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根据幼儿的成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幼儿逐步了解和掌握彝族文化。

3.尊重多元文化: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彝族文化的多样性,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宣传,真实呈现彝族文化的多元特点。

4.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1.资源挖掘与整理:整理彝族文化相关的图书、绘本、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资源,编写简单易懂的教材和教具,用于幼儿园彝族文化的课程教学。

2.专题活动设计:根据彝族传统节日、服饰、食品等特点,设计专题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彝族文化,如彝族服饰秀、彝族传统音乐欣赏等。

3.校外教学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彝族文化展览馆、彝族风情园等文化场馆,亲身感受和体验彝族文化,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意识。

4.家庭合作教育:加强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共同推动幼儿的文化教育。

五、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利用的效果评价1.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和行为,了解他们对彝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询问幼儿对彝族文化的喜好程度、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等,借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策略探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个地区和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云南省诸如文山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着不少困难。

本文试图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困境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并用以指导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丘北中学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标签:校本课程;背景;问题与对策一、文山州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文山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只有较少的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探索,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实践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各级各类学校对小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整合学校资源和特色而进行的课程探索。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文山州校本课程中基本展现了文山州的少数民族特色,但是对于本校特色的整合较为薄弱,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校切合本校实际,以我校的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模式为指导,以满足我校师生的学习要求为目标,对丘北县本土文化做了大量的调查,并且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融入我校自己的教育思想,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以文山州丘北县为例——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立足于当地的实际生活,传承民族特色的东西,彰显本地区少数民族的独特。

我校本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在于让学生在了解本地区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能融入对语文学科及其本地区文化的热爱。

本次校本课程开发是我校的初次校本课程开发探索,面临的困境分析如下:1、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及其社会各界对校本课程的了解较少,从思想观念上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深入,给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带来了一些阻力。

2、丘北县一直按照国家统一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各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基本处于空白状况,在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基本无成功先例可学习。

从校本教材的编写到后期校本的授课、评价等,我校都只能学习昆明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园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彝族是中国民族中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团队合作。

教师与家长、社区、文化机构等相关人员需共同参与,利用各自的资源与经验进行研究和策划。

关注幼儿园周围的彝族文化特点,结合学童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确保研究成果符合教育教学的需求。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以彝族文化为核心。

应坚持“从彝族文化中来,到彝族文化中去”的原则,以彝族的历史、传统、艺术等为研究重点,开发适合幼儿园教学的资源。

比如可以开设彝族传统手工艺活动,如纺织、银饰制作等;编写彝族传统歌曲、儿歌,组织幼儿学唱;整理彝族传统节日、庆典等礼俗和习惯等。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比如可以将彝族文化元素融入到语言、数学、科学等各个学科中,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形式进行教学。

幼儿园要积极培养师资队伍,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彝族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

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彝族村落、彝族民俗展览等,让幼儿去感受和体验彝族文化,比如跳舞、赛跑、打夯等,让幼儿对彝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可以在幼儿园中设置相关的展示区域,展示彝族的传统服饰、器具等,使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进一步了解彝族文化。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不仅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

通过有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

彝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开发和利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

幼儿园应该积极开发彝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彝族传统故事、歌曲、舞蹈等文化元素,制作成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包。

这些资源应该以幼儿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彝族文化专家或族人来校园进行文化展示和讲座,增加幼儿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幼儿园应该合理利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将彝族文化融入到日常活动中,例如每周举行一次彝族文化日,通过学习彝族舞蹈、制作彝族手工艺品等活动,使幼儿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和体验彝族文化。

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组织各种活动,如彝族文化展览、亲子活动、校际交流等,促进幼儿的多元文化体验和交流。

幼儿园应该通过家长参与和社区合作来推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应该积极与彝族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和资源,与他们共同合作开发彝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还应该邀请彝族家长和社区代表来校园参观和讲座,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对彝族文化的重视,并参与到幼儿的文化教育中来。

幼儿园应该不断评估和改进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幼儿园可以定期对幼儿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反馈,进行资源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幼儿的文化意识和认同感。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促进幼儿的多元文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彝族文化资源,设计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从小就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自豪感。

幼儿园还应该与家长和社区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文化教育,努力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环境。

探讨彝族文化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发展之路

探讨彝族文化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发展之路

探讨彝族文化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发展之路[摘要]彝族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具有古老文化的民族。

在中小学校园中引进彝族文化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知识,使学生从小在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彝族文化。

文章主要在校园不断渗透彝族文化,利用大课间、劳技课、民族节日等来开展丰富多少的民族文化活动,在此过程中提升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实现民族的团结。

[关键词]彝族文化;中小学校园;建议一、在中小学校园中发展彝族文化存在的问题1、未能深刻认识在中小学校园中发展彝族文化的内涵。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灵魂都是文化,真是拥有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才使得一个民族存活至今。

不管是民族独特的住宅、饮食和服饰,还是民族的风俗和文学艺术,都是民族烙印和民族文明火光的凝结。

民族文化不仅是对消逝历史的延续和人们生化智慧的承载,还是一个民族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体现。

在中小学校园中发展彝族文化,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让学生唱民族歌曲和跳民族舞蹈的简单模式,应当注重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视觉听觉以及肢体动作等负载的教育功能和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能对其忽视。

2、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很多学校在校园中开展彝族文化时,都普遍存在着彝族文化教学师资缺力量乏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彝族文化师资力量都是来自教师的相互推荐或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本土专家,推荐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只了解彝族音乐和舞蹈,然而彝族文化还应当包括彝族习俗、宗教、文学、体育、刺绣、雕刻、建筑、戏曲等许多专业内容。

像这样专业性的彝族文化师资力量更为缺乏。

被请进课堂的民间艺人根本不懂教学内容、目标及方式,有的民间艺人甚至连汉语都不能清除表达;对彝族文化有一定的知识理论体系和研究的当地学者,尽管能够担任一些课程的讲授,然而很多学校有没有资金聘请。

3、缺乏教学书籍和教学设备。

很多学校在校园中开展彝族文化时,缺少相关的彝族文化书籍和教材,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相关彝族文化教材,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彝族文化教材和彝族文字根本没有被使用,而彝语也仅仅是教学语言的辅助工具。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幼儿园是孩子教育的起点,对于彝族幼儿来说,接触和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彝族幼儿园的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研究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 收集彝族文化资料开发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第一步是收集彝族文化的资料。

可以通过调研和采访彝族长者,收集他们口头传承的文化知识;收集彝族的传统歌舞、手工艺品等实物资料;收集彝族的语言文字资料等。

这些资料将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

2. 制定课程大纲基于收集到的彝族文化资料,可以制定彝族文化课程的大纲,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课程大纲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尽量做到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3. 编写教材根据课程大纲,可以编写适合幼儿的彝族文化教材。

这些教材可以是图画书、绘本、游戏卡等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4. 设计教学活动针对彝族文化课程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了解彝族文化。

比如制作彝族传统手工艺品、学习彝族传统舞蹈、学唱彝族传统歌曲等。

这些活动将让幼儿亲身体验彝族文化,深刻地感受到彝族的风俗民情。

1. 教师引导教师是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利用的关键。

教师需要对彝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循循善诱地引导幼儿参与到彝族文化课程学习中来。

教师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彝族文化课程更生动有趣。

2. 家庭融合幼儿园可以邀请彝族家长们来校参与彝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让家长们和幼儿一起参与到彝族文化的传承中来。

这不仅可以增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还可以使彝族文化得以在家庭中传承。

3. 活动丰富4. 多媒体利用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将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呈现得更加形象生动。

可以制作彝族文化的PPT、视频等,让幼儿通过视听的方式去感受彝族文化。

1. 体现彝族特色在开发彝族文化课程资源时,要突出彝族的独特性,注重彝族文化的特色。

浅谈提高彝族地区语文教学水平的方法

浅谈提高彝族地区语文教学水平的方法

浅谈提高彝族地区语文教学水平的方法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墨守成规,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可学生却云里雾里,兴味索然。

这样的教学,体现不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在彝族地区工作了十年,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尝试,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认为要提高彝族地区的语文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激发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彝族地区经济落后,学生见识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巧用图画、音乐、电教媒体等创设学习情境,长此以往,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2. 改变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在彝族地区从教的老师应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

改革的立足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

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另外,彝族学生在说方面训练太少,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以小组问单位“大胆说、大声说、大量说。

”以说代写,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3. 教给学习方法古人有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师的“教”不但是传授知识,更要把教会学生“学”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彝族地区词语匮乏,因此,阅读作品以理解词句为基础,培养学生用找重点词句的方法来达到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4. 培养质疑问难的好习惯荀子认为“不问而告,谓之傲。

问一而告二,谓之赞。

”就是说,学生没先开动脑筋提出问题,教师就告诉他,这叫做急躁的表现;学生只提了一个问题,而教师却告诉他两个内容,这叫做强加赞助的表现,都是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不恰当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就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希望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

1.收集与整理彝族文化资源。

通过收集彝族文化方面的书籍、音频、视频等资料,对彝族的语言、习俗、传统手工艺等进行全面了解,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为后续的教学准备打下基础。

2.根据彝族儿童的特点设计课程。

考虑到幼儿园彝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兴趣的教学内容,关注他们身边的事物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在故事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彝族文化相关的故事,通过讲述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彝族文化。

3.开展体验活动。

通过组织彝族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彝族民居、学习彝族服饰等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还可以邀请一些彝族文化传承人或专家学者到幼儿园进行讲座或主题讨论,提高幼儿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1.融入日常教学。

将彝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语言教学中使用彝族语言或彝族方言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触和学习彝族文化。

在艺术课程中,可以教授一些彝族传统手工艺,如彝族刺绣、织布等,让幼儿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彝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2.建立彝族文化角落。

在幼儿园内设立彝族文化角落,展示与彝族文化相关的图片、图书、手工艺品等,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自由地接触和了解彝族文化。

还可以设置一些彝族传统游戏和玩具,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彝族文化的乐趣。

3.组织文艺活动。

定期组织彝族文化的文艺活动,如彝族舞蹈表演、歌曲比赛等,让幼儿通过表演和参与,展示和传承彝族文化,增强对彝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促进幼儿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初中彝区语文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彝区语文教学策略初探

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里因素。

要让学生有话说,老师就要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1 先看书后积累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的学生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是他们新接触的题目,很多孩子觉得比较困难,写的时候无从下手。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现。

”读是写的基础。

首先,我在语文课前5分钟给孩子们推荐美文、美段、优美词句等,让学生感受读书可以把作文写好,并鼓励孩子自己勾画并记住语文书中的好词好句。

为了正确指导同学们读书,我要求他们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报杂志。

我发动全班同学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成立班级图书,这样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随时都可以看书的机会。

我还特意找了一位非常细心能干的图书管理员,要求她记录下图书借阅的情况。

这样做是希望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让同学们的写作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班上还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一起谈感受的活动。

课后回家和家长共读30分钟,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每周一次“书香家庭”“小书虫”等评比,这样孩子们体会到:书的海洋,魅力无穷。

孩子们不仅积累了好词佳句,更积累了写作的素材。

2 先观察后爱上说话在教学时,我多采用颜色鲜艳图片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孩子们观察图上的风景怎么样,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心里怎么想的。

有时配上声音,让孩子们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说,并及时给予表扬,评为“小小观察员”“能说会道小朋友”等。

孩子们一次次在快乐中观察,一次次在快乐中练习说话。

他们得到了锻炼,也觉得说作文也很简单。

3 先学习课文后模仿执教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可爱的大熊猫》时,我结合单元整合———要求孩子们写动物。

这篇写大熊猫的文章的结构、动物的外貌、习性、爱好等,很适合孩子们模仿。

在上课前,我就布置孩子们回家观察一种动物。

课后,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有乌龟、小金鱼、贵宾犬等)带到教室来观察,他们每个人都兴致勃勃。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园来说,开发和利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探讨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研究。

开发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对彝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有深入的了解。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幼儿园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彝族传统歌曲、舞蹈、传说、手工艺品等资源,打造出一套适合幼儿学习和体验的彝族文化课程。

幼儿园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利用开发的彝族文化课程资源。

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手工制作等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在探索中体验彝族文化。

幼儿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生动地展示和介绍彝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需要注意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开发。

彝族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该注重将彝族文化与当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相结合。

可以组织幼儿去彝族村寨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彝族传统工艺师傅来给幼儿示范制作手工艺品,让他们亲自参与提高对彝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幼儿园需要评估和改进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效果。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学习和体验彝族文化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评估他们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幼儿园还应该充分倾听家长和社会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对彝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开发和利用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任务。

通过深入了解彝族文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本土化开发和评估改进,幼儿园可以使幼儿身临其境地领略彝族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自我认同感。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彝族文化概述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等地。

彝族文化是丰富多样的,包括语言、民俗、音乐、舞蹈等。

其中,彝族民居风格独特,彝族服饰色彩鲜艳多姿,彝族音乐舞蹈激情豪放。

开发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彝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幼儿园可以寻找专业的文化研究机构,了解彝族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现状。

此外,可以通过与当地彝族文化代表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在了解彝族文化的基础上,幼儿园可以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例如,可以制作彝族民俗图册,介绍彝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和服饰;可以编写彝族童谣、儿歌,让孩子感受彝族语言的美妙;可以组织孩子学唱彝族歌曲、跳彝族舞蹈,让孩子感受彝族音乐舞蹈的独特魅力。

除了开发课程资源,幼儿园还可以建设彝族文化角落,设立彝族文化展示区,展示彝族文化的各种艺术品和手工制品。

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彝族文化的兴趣,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利用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资源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幼儿园可以针对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制作彝族手工制品,学唱彝族歌曲、跳彝族舞蹈,让孩子们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和美妙。

同时,还可以在彝族文化展示区组织现场教学,带领孩子们参观各种展品和艺术品,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传统和现状。

此外,幼儿园可以在日常语言教学中,采用彝族语言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学习彝族语言。

例如,可以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加入一些彝族语言的常用表达,让孩子们逐渐掌握彝族语言的基础知识。

四、结语彝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

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开发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传统和现状,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彝文古籍开发与利用初探

彝文古籍开发与利用初探
行产业发展 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经引起 电影界 的关 注和全 国观众 的喜 爱 ,傣 族古 籍 《 召 树 屯和 南玛 诺 娜》 被 改 编创 作 成 影 片 《 孔 雀 公 主》,给 观众 留下 了难 以磨灭 的美 好 印象 。在 云南搜 集整理 出版 的彝族叙 事长诗 ; 可 诗王 马 : 》改编成 电影在 国内外放 映 ,受 到广 大人 民 的喜欢 ,产 生 了轰 动效
了 《 梅 葛》 、 《 勒 俄 特依》 、 《 阿 细的 先基》、 《 查 姆》 、 婀 诗L 弓 》 、 妈 的女J L = 》 、 ( ( 我的 幺表 妹》 、
《 逃到甜蜜 的地方》、 《 阿鲁举 热》 等 形成一 个系列 、

个体 系 ,为研 究 、利用和展示 内容丰富 、卷帙浩 繁
富。彝 文古籍 具有类型多 、数量 大的特征 。据不完全
亡” 。这 就需要对 彝文古籍 收集 、整理 、翻译从 而进 行拓展 和延 伸 ,因此 为 出版业 开创 了一条新 的领域 。 彝文古籍所凝 聚的是彝族传统文化 的结 晶 ,就 以文学 方面来说 ,其 文学内容丰富 ,人物 刻画典型 ,事迹感 人 ,涉及彝 族社会 生活 的各 个方 面 ,有神 话 、传 说 、
云南 图书 馆 ( 季 刊 )2 0 1 4年 第 2期 地 方 、 古籍 文献 研 究
YUNNANTUSHUGUAN
彝 文古籍开发与利用初探
普 家清 ( 楚 雄州 图书 馆 云南 楚 雄6 7 5 0 0 0 )
摘 要 彝族不仅拥有 自己古老且发展完善的传统文字,还拥有 大量载体多样 、内容丰富 的彝文古
故事 、歌谣 、史诗 、叙事长诗 、谚 语 、谜语等各 大门
统计 ,目前幸存 的彝 文古籍在 国内大约 1 5 0 0 0册 ,大 多数收藏于 中央 民族学 院 、北京图书馆 、博物馆 ,云

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收稿日期]2018-02-15[基金项目]2015年度云南省教育联盟研究基金项目 云南边境地区国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之系列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 X Z 1521㊂[作者简介]非艳芹(1983-),女(彝族),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㊂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艳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临沧677000)[摘 要]凉山彝族是生活在四川西南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彝族历史发展悠久,文化源远流长㊂无论是口传文化还是文字文化都是彝族重要的文化资源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语文课程顺利发展有重要意义㊂政府政策为开发和利用资源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引进民族研究人才,建立民族研究机构,综合有利于教学的文化资料㊂学校中教师开展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将彝族文化资料充分用于学校语文课程发展㊂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㊂[关键词]彝族文化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G 623.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73(2018)02-0070-03D O I :10.16162/j.i s s n .1672-3473.2018.02.020 彝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㊁四川㊁贵州等地区,其中四川大凉山㊁云南小凉山地区是彝族聚居区㊂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导致该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教育方面㊂彝族文化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与社会和生活有关的一切文化,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种范畴㊂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是学生的母体课程,只有把握好语文课程,学好文字,才能去学习其他相关课程㊂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生活环境,大部分彝族孩子直到进入学校起才真正开始接受汉文化㊂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困难更大,他们要克服的是学好普通话的问题,这给语文学科带来了困难,再加上彝族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小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㊂围绕彝族本位文化和彝族中小学生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索,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和彝族语文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㊂一㊁凉山彝族文化特色(一)凉山彝族简介我国对少数民族有着特殊的管理模式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许多研究者口中的凉山即我国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云南相邻㊂凉山有大凉山和小凉山之分,彝族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繁衍,学术领域大多将大㊁小凉山的彝族称之为 凉山彝族 ㊂当然,凉山彝族自治州除了彝族之外还生活有其他少数民族,彝族是在这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这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㊂彝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生活奋斗,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文化㊂(二)彝族文化分类与简述彝族文字的发现和传承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研07 内蒙古电大学刊J O U R N A LO F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R A D I O &T VU N I V E R S I T YN o .2,2018(S u m N o .168)2018年第2期(总第168期)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㊂以文字的发明和发现为界可将彝族的文化分为两个范畴,一种是口传传播的文化,另一种则是文字记载和传播的文化㊂1.口传文化特殊的历史时期,彝族人民发明并使用了文字,但是文字只能掌握在彝族宗教统治者毕摩的手中㊂普通人民只能通过其他方式传承自己的文化,即口传方式,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口传文化㊂口传文化存在普通彝族民众之中,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文化体系中世俗的文化㊂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有着非常多的口传史诗,通过歌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㊁传承文化㊂例如史诗‘阿莫尼惹“,描述彝族姑娘尼惹从出生到成年㊁嫁人㊁思家㊁老去的整个过程,通过彝族民族口口相传的方式传给后代㊂虽然描述的是尼惹一个姑娘的生命史,但是反映的却是整个彝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命历程㊂解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彝族文化,‘阿莫尼惹“逐渐被人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得以以文字的形式传播㊂‘阿莫尼惹“只是普通口传史诗中的一首,还有其他许多涉及到婚丧嫁娶的诗歌以口传的形式得以传承㊂这些通过口传形式得以保留和传承的彝族文化是彝族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㊂2.文字记载文化彝族是一个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是文字历史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文字的出现对于彝族文化的记载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㊂彝族的文字只能掌握在宗教领袖毕摩的手中,毕摩是彝族社会中的文化阶层,既是文化的发明者又是文化的掌握者㊂毕摩在彝族社会中担任多种社会角色,宗教领袖㊁氏族长老㊁历史记述者等等㊂毕摩在履行自身社会角色的同时,运用文字记载自己履行社会职责的整个过程,形成了彝族自己的特色文字文化㊂毕摩记载的这些文化与口传的世俗的文化完全不同,而是涉及到宗教㊁艺术㊁哲学㊁神话等领域,属于神圣世界范畴的文化㊂例如,毕摩在行使自己宗教领袖的身份时,用文字记载一个重要宗教仪式的整个环节与过程,进而形成彝族的系统的宗教文化㊂毕摩记载彝族民众的整个社会生活,即时记录彝族的历史,从而成为彝族重要的历史文化知识㊂彝族史诗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除口传诗歌之外,毕摩也用文字记载了许多史诗㊂以有无文字来对彝族文化进行划分,只是个人之见,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彝族文化进行分类㊂二㊁凉山彝族语文课程现状(一)语文课程与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㊁工具书㊁其他图书㊁报刊,电影㊁电视㊁广播㊁网络㊁报告会㊁演讲会㊁辩论会㊁研讨会㊁戏剧表演㊁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㊁博物馆㊁纪念馆㊁展览馆,布告栏,广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㊂ 自然风光㊁文化遗产㊁民俗风情㊁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㊂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都是国家编制的标准教材,属于国家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教师教育也是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进行授课,目的是使学生充分学习到并且掌握到语文学科基础知识㊂作为我国的母语学习重要学科,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学习拼音㊁汉子㊁句子简单的课文,逐渐形成对汉语的初步认识㊂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以后学习的程度,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科,因此必须抓好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㊂在凉山彝族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教育更是非常重要,面对许多初次接触语文以及普通话的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耐心,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彝族学生能够充分学习,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㊂(二)凉山彝族语文学科发展现状凉山彝族地区语文学科的发展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过程有着相似的地方,即语文学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㊂首先,厌学现象比较严重㊂少数民族从小生活在自己的民族语境之中,直到上学才真正接触语文和普通话㊂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相对困难的学习任务,产生厌学情绪㊂其次,辍学现象严重㊂比厌学更为严重的是辍学㊂对上学失去兴趣,进而厌学,严重的达到辍学的地步㊂凉山彝族语文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与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重要关系㊂国家规定的语文课程资源面对的是全国普通的中小学生,而全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基本都有一定的汉语言基础,所以17非艳芹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与教学能够容易学习和接受㊂凉山彝族的中小学生却是与全国大多数中小学生生活在不同的语境之中,他们大部分生活在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开始接触语文也是在学校,所以在学习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㊂要想学好语文学科,首先必须学习普通话,之后才能学好其他学科㊂国家的语文课程资源与地方性特色的文化活动之间有些许不平衡㊂三㊁凉山彝族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由于凉山彝族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㊂如何充分利用彝族文化资源,使语文学科得以充分发展,需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㊂(一)政策支持在国家层面,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并统一规定并执行,少数民族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与国家的教育政策相适应的㊂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实行国家课程㊁地方课程㊁学校课程三级管理㊂ [2]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㊁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㊂ [2]在地方层面,凉山州教育局印发‘四川省凉山州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到根据凉山州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的目标㊁管理㊁开发原则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㊂有了国家和地方性政策的支持,凉山彝族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有据可循,充分利用彝族传统文化补充语文课程的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㊂(二)引进民族研究人才,成立彝族文化资源研究机构彝族文化具有丰富多样性,单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大多出身语文相关专业,对于彝族文化的了解缺乏系统性,地方教育部门的相关资料可能并不全面,这种情况下建立专门的彝族文化资源研究机构很有必要㊂我国许多民族院校及其他非民族院校都设有民族学㊁人类学㊁民俗学㊁民俗经籍等民族研究的相关的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民族研究人才㊂在政策引导下政府应引进优秀的民族研究人才,成立专门的彝族文化研究中心㊂将彝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㊁综合性的分类和整理,选择适用于凉山彝族的中小学生语文学科教育的文化内容作为语文课程资源㊂这样既有利于凉山彝族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又为许多民族研究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㊂(三)传承彝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具有地方新特色学科课程,是彝族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实施方式㊂彝族传统文化要在语文课程中得以学习和应用离不开校本课程的实施㊂校本课程的实施者语文学科老师应该充分学习彝族传统文化,在彝族文化资源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利于语文学科发展的相关文化范畴㊂教师在课程实施上可以设计多样性的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㊂除文本学习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具有归属感㊂校本课程除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 教学评价 ㊂传统的学科学习是以一张试卷论分数的结果性评价㊂校本课程必须进行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参与实践的次数,对于彝族文化的学习程度等都纳入学科评价体系㊂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彝族学生获得强烈的自我效能感㊂四㊁开发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意义鉴于彝族语文课程中存在的学生厌学㊁辍学等诸多问题,提倡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性特色的语文课程很有必要㊂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既响应了国家关于学科改革的政策,又符合地方性政府对于地方性校本课程的政策要求㊂彝族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国家课程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紧密的集合起来,三者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凉山彝族中小学生语文教学㊂同时,开发彝族语文课程资源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研究工作的进行,专门的彝族文化研究机构为民族研究者提供了舞台,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㊂彝族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传承和保存彝族传统文化㊁尊重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实践㊂[参考文献][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全球教育展望,2001,(8).[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001-06.[责任编辑:刘 洁]27 内蒙古电大学刊J O U R N A LO F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R A D I O &T VU N I V E R S I T YN o .2,2018(S u m N o .168)2018年第2期(总第168期)。

浅析彝族传统文化在彝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彝族传统文化在彝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彝族传统文化在彝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彝语文教学,而彝语文教学又促进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繁荣,提高学生对彝语文的学习兴趣与彝族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彝族;传统文化;彝语文;教学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彝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

彝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

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彝语文教学。

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高考制度、外来文化、各种传媒以及彝语文学习无用论的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彝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不断的冲击,甚至于逐渐消失,彝语教学工作举步维艰。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为传承、抢救彝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彝语文教学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

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彝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翱翔,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创新。

一、对彝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彝族聚居地绝大多数属于彝汉杂居,受汉文化、传媒以及高考制度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重视汉语文而轻彝语文,致使彝语文教学举步维艰;教材上跟不上时代,教材内容不齐,教师教参少得可怜;教师往往努力教,却收效甚微。

而且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致使学生厌学,彝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很多传统文化在现实中逐渐消失,自己作为彝语文教学工作者深表痛心。

因此我认为把传统文化与彝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对彝语文的兴趣与素养的彝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彝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施1.实施“走近彝文经典,走进传统文化”活动,积淀传统文化,吸收经典营养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我们可以开展“走彝文经典,走进传统文化”活动,在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

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落实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每堂课前进行五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分阶段安排:第一轮为背诵一首经典彝文,第二轮讲解一句彝语名言警句,第三轮讲述一个彝族民间故事。

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之我见

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之我见

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之我见当下,全球化在已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形态、价值认同和思想信仰等各个层面。

布莱恩·特纳和克里斯·瑞杰克认为:“文化全球化威胁了地方特定的行为和信仰的生存,它们都被卷入了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①,由此产生文化同质化现象。

面对全球化浪潮,国家课程因应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求,偏重标准化、同质化、统一化的教育体系,教育场域渐渐偏离教学本质,年复一年我们看到的是教育工业以量取胜的教育商品。

学界认为此种教育体系可能会带来意义的贫乏、多元创意的丧失及工具理性的危机。

因此,教育除了培养学生顺应全球化趋势的生活形态,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身处的地方性民族特色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文化认同和地方文化认同,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后的生存中以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保持其独有的文化竞争力。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身份,当前应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艺术校本课程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本文以云南玉溪洛河彝族乡为个案,对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展开探讨。

1 洛河乡概述洛河乡地处云南省玉溪市西部,距区政府所在地19公里,交通便利。

全乡总面积约176.4平方千米。

洛河乡四周环山,中部地势低洼。

乡境内有多条河流交汇,远远望去,似乎四面八方的水流在此处交汇后,都消失在这个山间盆地,因此得名“落河”,后人改写为“洛河”。

②洛河乡彝族自称“尼苏泼”,截止2010年底乡内人口总数9959人,其中彝族人口9197,占总人口的92%。

乡内有5个村委会,分别是:洛河、跨喜、法冲、双龙、把者岱。

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

20世纪90年代,发现铁矿蕴藏量相当丰富,修建了许多铁厂、矿石场,各厂矿炼铁的时候,乡内到处弥漫灰白色的铁粉,铁矿的开采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生存环境的质量。

初探提高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初探提高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初探提高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作者:兰尔各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15期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彝族地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有很长时间。

在长期的教学发展中,笔者深深的体会到近几年来国家政策大大的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两免一补”的政策,真正的使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起来,学生读书不但不要钱,还可以享受国家的补助,大大的提高了升学率。

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特别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在3、4年级的时候,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汉族学生一年级水平相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感甚至是厌学的情绪。

因此,如何提高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探讨提高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彝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在彝族聚集的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不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沟通,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学习语文就存在困难,导致教学质量较差,随着以后教学难度的加大,教学质量逐渐的下降,学生容易丧失学习上的信心。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品质都能够得到保障,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拼音的教学必须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准确发音、拼音、书写。

其中拼音与发音是听、说、读的过程,教师要准确的阅读与示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分析,让学生听准、听清楚,让学生掌握发音的正确方法与要领,例如在学习韵母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注意口的开闭,舌头的前后与高低,口型的大小这几个因素。

在学习a音的时候,口腔需要大开,舌头处于中间的位置,不前不后,舌头中间要隆起,嗓子要用力,这样才能够准确的发音,在学习复韵母的时候,也是要注意口音、口型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体会,例如在学习ai音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a和i之间变化的过程,舌头的位置是由低逐渐向高的,口型由大到小,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强调这一点,就会念成a或i的单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与现象,引导学生多多的观察,仔细的倾听,将发音的规律交给学生,让学生遵循规律进行学习,告诉学生ai音不是a和i的简单结合,在读音的时候需要从a过渡到i,然后口型有一个滑动的过程,口型一直变到i音为止,这样发出来的音才是准确的。

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张兴沙【摘要】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level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proposal to explore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Chinese teaching, the trend highlights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 concerning ethnic culture. The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has a long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plentiful literary works in diverse genres and distinctive folklore. In this case, we should discard the dross and select the essence of Yi culture and introduce it into Chinese teaching, enriching the curriculum resource. Thus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can be reached, a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enhanced and national unity promoted.%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计划的实施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概念的提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凉山彝族拥有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凉山彝族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益的成分引入语文教学中,拓宽语文的课程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的灵活多样化和特色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最终促进民族团结。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彝族文化也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彝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彝族文化,增强多元文化意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彝族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彝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传统节日、服饰、舞蹈、音乐、民居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整理和开发。

比如,在春节、火把节等重要节日到来之际,可以设计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彝族传统服饰、舞蹈、音乐等,全方位展示彝族文化的魅力;或者带领幼儿参观彝族传统民居或寺庙,体验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和推广彝族文化的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幼儿全面感受到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我们需要探索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效果。

课文故事、图画图书、多媒体资料、实物展示、户外体验等教育手段,都可以用来传递彝族文化,提高幼儿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聚会故事、图画图书等形式,讲解彝族传统神话和传说故事,启迪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幼儿们对彝族文化的热爱;或者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彝族传统舞蹈和音乐的特点和演变历程,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还可以通过户外探险、实地参观等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彝族民俗风情,从而收获更加愉快和丰富的文化体验。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课程评估和反思,不断完善彝族文化课程资源。

如何评估和反思课程效果,是发挥彝族文化资源的关键。

我们应该及时引导幼儿反思和评估彝族文化课程的效果,通过幼儿的反馈和体验,不断完善和提高彝族文化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彝族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来,形成社会共识和合作力量。

总之,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幼儿打开一扇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门,让自然与文化相融合,让多元文化加深幼儿的人文情怀,让幼儿走进伟大祖国的多元文化的大门,形成更加独特、充实和灿烂的人生经验。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站,积极开展彝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背景、开发内容、开发与利用研究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背景:在多民族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场所,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彝族文化逐渐受到关注,而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势在必行。

二、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应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彝族文化特色。

包括彝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彝族传统舞蹈的学习、彝族服饰的了解与欣赏、彝族音乐的鉴赏等方面。

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加深对彝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三、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过程:1.搜集资料:通过研究彝族文化,收集相关的彝族文化资料,包括彝族文化概述、彝族传统节日、民间故事、传统绘画等方面的内容。

2.提炼彝族文化元素:从资料中提炼出具有教育意义和科学性的彝族文化元素,确定课程内容。

3.课程设计:按照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将彝族文化元素转化为幼儿参与的游戏和活动形式,设计出符合实际教学要求的课程。

4.教材制作:根据课程设计,制作相应的教材,包括绘本、卡片、教具等,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触彝族文化。

5.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到学习中去,体验彝族文化的乐趣。

6.效果评价:对彝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进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查找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效果评价:开发和利用彝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进行效果评价。

可以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幼儿对彝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8.02
“彝族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初探
龙梦
【摘要】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分析,探讨凉山“彝族文化”语文校本课 程开发价值。

【关键词】教育现状开发依据开发价值课程资源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凉山彝族地区因其悠 久的历史沉淀而衍生出缤纷多彩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立,挖掘凉山丰富 的鼻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为一门校本课程,将其融人语 文课程体系是具有可行性的。

_、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凉山“彝族文化”语文课程开发的基础
鼻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而位于 四川省西南地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历史悠久的“邛都 国”“越*郡”,有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生动活泼的 民俗风情、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 富精彩的文学艺术。

作为可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凉山彝 族具有极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鹅毛笔写成的《勒俄特衣》与《玛牧特依》长篇史诗等民间神话传说,克智、尔比等 民间文学;极具乡土气息的本土作家和外地作家为抒发凉 山情怀而作的当代文学;还有彝族特色文学毕摩文学以及 特色鲜明的火把节、彝族年等民间民俗;具有英雄主义色 彩的小叶丹、蛮王孟获等彝族英雄人物。

二、“凉山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一) 文化价值:促进凉山莽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人类学家滕星教授认为“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凉山彝族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作用。

凉 山彝族自治州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文 化上保留了大量奴隶社会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具有民族 特色的民间习俗,具有很高的研究夹着。

经济在快速发展,不少彝族文化遗产在艰难的境地中曲折保存,有的在慢慢 消亡,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为了文化的传承,凉山“彝族 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具有极大可行的。

一方面,开 发校本课程能以具体的“物化”形式如校本教材、影像等 实物形式储存彝族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有 效实施更能“活化”凉山彝族文化,使其能传承和发展。

凉山“彝族文化”以物质形式作为有效载体,使得其能得 到相对完整、系统的保存,从而使得凉山彝族文化能够传 承和延续;并且通过课程的实施,将凉山彝族文化有形的 物质载体化为无形的精神产品迁移到学习者的身上,与此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凉山彝族文化能够进行“再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凉山鼻族文化的增值与发展。

(二) 人本价值: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和自我完善
“凉山鼻族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在学校内部进行,有利于课程开发的权利更多下发到学校的主体一学 生和教师身上,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自我完善。

在学生方 面,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凉山彝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得语文教学回归到学生 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激发自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 为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文化意识的自觉形成,并能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民族化,获得民族认 同感、归属感。

在教师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毋庸置 疑的。

教师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 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专业化发展 平台。

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承担着开发者与实施者的双 重角色,因而教师在教给学生“彝族文化”相关知识的同 时,要将其内化于形,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开放、独到的眼 光解读凉山彝族文化,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自身的知识结 构,延伸知识的深度;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语文教师要进行自 我完善,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课程价值:促进语文课程体系的完善
滕星教授指出“国家知识和地方知识(民族文化知识)二者应该是互补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应融人以国家课 程为主导的学校课程之中,从而在学校领域构建一种和谐 发展的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根据我国学生特点,由上而下 进行语文教育,使用一套教材,是一套统一管理的课程体 制,符合学生的共性发展,却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挥。

因此,为打破国家课程统一集中体制,国家政府部门才建 立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体制。

随着国家课程权力 的逐渐下放,“凉山彝族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也借此机遇,将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趁着课程改革 的春风,引人到学校课程领域之中。

将彝族文化中的民间 文学、民间民俗等文化精华选编进人校本教材,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弥补语文课程结构中彝族文化内容的缺失;同时 也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体现学校的办学 特色,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三、审美价值: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
“凉山鼻族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要求 教师全面挖掘和解读选文作品、民族风俗中蕴涵的审美价 值,将其渗透于语文校本教学过程之中,全面而真实地展 现在初中学生面前,帮助初中学生在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享受,提高自身的 审美素养,增强审美意识,同时在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锻炼意志。

参考文献:
[1]徐其超.谈和谐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学繁荣—
—以凉山彝族 文化诗派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〇〇7(4). [2] 苏德,袁梅.凉山彝族的双语教育:现实及前瞻[J].中南 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3]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 教育学刊,2016(10).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凉山彝族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 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10638098)的阶段性成果。

• 9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