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理性
2024年政治思想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政治思想学习心得体会在我学习政治思想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政治思想是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和探究的学科,它不仅涉及政治学、哲学、历史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还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政治思想,我逐渐认识到政治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明确了政治思想对我个人的重要意义。
首先,政治思想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政治思想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它不仅关注社会的运行机制,更关注人的自由、平等和公正。
通过学习政治思想,我逐渐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运行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对每个个体都是有利的。
因此,我开始重视个人责任和社会公义,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会用政治思想中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去审视问题,通过权衡利弊、追求公正和平等的原则来做出决策。
其次,政治思想教给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政治思想研究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政治思想,我学会了运用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去分析问题,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被表象所迷惑。
政治思想还教会了我批判思维,不轻信权威和主观臆断,遵循证据和推理的原则去研究问题。
在实践方面,政治思想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我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我学会了通过政治思想中的理论指导去分析社会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亲身实践,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再次,政治思想提高了我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公共事务意识。
政治思想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政治,就需要参与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去。
通过学习政治思想,我逐渐认识到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重要性,不再是被动的观察者,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共决策。
政治思想还培养了我公共事务意识,让我明白政治不仅仅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更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而展开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方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思维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讨论、辩论和研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应当明白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有责任的一分子,应充分认识到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政府机构等,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政治情怀。
学生应当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政治发展过程,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讲授相关历史和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政治情怀,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和人民观念。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理性思维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冷静客观、分析问题时要善于归纳和概括,避免情绪化和盲从。
批判精神是指学生对社会和政治现象保持怀疑和批判态度,能够辨别真伪,善于思辨。
通过开展辩论、讨论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辨别能力。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与学科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实施教学。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在历史课程中介绍相关的政治事件和政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政治情怀,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等。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优秀人才。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及培育路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关键课程,其核心素养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其内涵与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培育路径。
文章首先明确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然后从知识理解、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接着,文章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包括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培育路径,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
文章强调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意义,旨在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些素养包括但不限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方面。
政治认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自信与自豪;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精神状态;法治意识是对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和法治实践的认同与尊重,以及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权益的意识;公共参与是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和习惯。
政治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特点是政治性,这是由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决定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践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实践性,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时代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政治素养、加强思辨能力、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提升其政治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完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重视这一学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政治态度,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高中、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觉悟、政治素养、思辨能力、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思想政治能力。
1. 引言1.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丰富的思想政治知识、正确的思想政治态度和积极的思想政治行为等方面。
这些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更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态度,具备正确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通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能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学科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我谈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性精神”20
我谈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性精神”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2、理性精神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心3、例谈我对学生理性精神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
围绕着公民教育这一目标,专家们提出了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不空泛的方向指引。
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接下来我从一线教师角度,谈谈自己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粗浅理解——理性精神的培养是其他几项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前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心所在。
从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表述上看,“政治认同”是居于几项核心素养首位的。
朱明光老师对此的解读是——“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之所以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
我认为,朱老师的这一解读从静态上明确了“政治认同”对于一个国家公民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线教师,如果让我从核心素养培养的动态过程来理解,我更觉得认“理性精神”的培养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心,是其他几项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前提。
因为对于具备了一定水平的抽象思维能力高中生来讲,学习过程中的关注点越来越集中在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基本的思维逻辑和科学逻辑,而非简单的记忆或背诵。
高中教师的魅力和权威往往形成于他们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引导和提升的过程中。
正是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高中政治课更应该回归其学科性,即给出结论推导的完整过程,而非直接给出结论。
正像政治学科特级教师王礼新老师讲到的,“讲理”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特征。
只有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理性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及核心价值观等的认同,对于法治社会建设的理解,对于公共参与重要性及参与方式的认识才更有现实意义,才能把合格公民的培养教育落到实处。
我在教授《政治生活》第四课: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并没有简单介绍能够对我国行政机关进行监督的多个主体,而是首先展示人类进入近代以来所产生的对权力进行制约的理论成果——对公权力进行制约的基本路径:以宪法来约束权力(宪政思想)、以权力来约束权力(洛克和孟德斯鸠)、以权利来约束权力(贡当斯)、以社会来约束权力(托克维尔)等。
课程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详情)
课程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详情)课程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认同: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拥护党的领导的意识。
2.理性思考: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性精神。
3.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维护法律尊严的必要性。
5.公共参与意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这些目标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写法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____知识目标____: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点,例如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等。
2.____能力目标____:描述学生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例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3.____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___:明确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在写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要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
2.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抽象或过于笼统。
3.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避免与教学目标不符或偏离。
4.目标要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紧密相关,避免空洞无物。
高中政治与法治教学目标高中政治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法律的概念、作用和原则等。
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理性思考论文
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理性思考【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此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旨在改革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弊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模式。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现阶段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情况,提出一些实现新课改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中政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理性思考一、现阶段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做到新课改下的理性思考,就一定要明确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吸取过去的经验与教训。
只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新课改的相关具体要求,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提高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水平。
否则,一味的盲目改革只会越来越混乱。
所以笔者将在下面简要谈谈现阶段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解过于片面: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提倡的“自主学习”的理解过于片面和主观。
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教师成为“旁观者”,奉行“少说为佳”,更有甚者提出“教师不讲乃最高课堂教学境界”的论断,对此观点,笔者十分不敢苟同,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如果一味的用自主学习做幌子而不进行必要的答疑解惑,那教师存在的价值又在何处,师道的尊严又在何处。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本意并不是对于教师教授知识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活动形式化、泛滥化,混乱无秩序: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就遇到不少打着新课改注重活动教学和合作学习,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的旗号将课堂变得过于娱乐化的现象,如某校一堂《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公开课上,活动设计竟达 5 个之多,且都是严格遵守“活动—讨论—发言”的固定模式,这样一方面使课堂的秩序十分混乱,不利于老师的授课和学生们的学习。
另一方面,这种保守的讨论模式对于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1. 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
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的素养,旨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
2. 理性精神我国公民的理性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表现理性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他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3. 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思想、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高中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更具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加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性,内涵,培养,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必要性1. 引言1.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培养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才能推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上,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2. 正文2.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学科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是政治立场坚定。
高中学生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维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政治觉悟高度。
学生应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宏观的政治视野,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动向。
是法治意识强烈。
学生应尊重和遵守法律法规,具备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自觉维护社会法治秩序。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其基本理念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其基本理念1、如何正确把握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国家教育部制订了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1)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我们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性质该如何把握?我们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主要应明确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
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
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胡锦涛总书记对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是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方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哪些内容呢?其实,这些内容主要涵盖了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学习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社会责任素养、国家意识素养、公民意识素养和法治素养等。
政治理论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认知能力,能够理性分析和判断政治事件、问题;社会责任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国家意识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公民意识素养则要求学生了解并尊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公民的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法治素养则要求学生具备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重要保障。
怎样培养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开展主题讲座或座谈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法制建设和政治理论研究,启发学生思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道路。
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读一些政治理论著作、法治教育读物等,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法治素养。
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学习、网络辅导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获取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展望未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朝着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方向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法律法规意识和历史地理文化常识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理性思考、正确判断、勇于担当。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只有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和观点上,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栋梁之才。
1.2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政治问题,从而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和独立地思考问题,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和模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其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
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思维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193】2. 正文2.1 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事物认知、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总结和创新的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挑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认识,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对国家政治制度、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
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中,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历史实践,理解国家政治制度的运作原理,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政治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过程中,学生应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理性地看待社会和政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也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而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公民责任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了跨文化交流和批判性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政治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现象,要理解政治,就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对政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跨学科思维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批判性思维,能够用多种学科的知识解释和分析政治现象,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理论。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引导学生阅读国内外相关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理解政治问题的多维性,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任务。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作者:曹东艳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31期理论性强是高中政治课程的主要特点,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既学会应付考试,又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立足于社会,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合法公民,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a笔者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多年,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形成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1、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情绪情感的情境性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是以境育情的心理学依据。
情境教育法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讲解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时候,笔者借助电教媒体选播电影《孔繁森》片段,电影中孔繁森的光辉事迹,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
同时,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又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
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情理往往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理性的灌输和培养,更需要情感的陶冶和丰富。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等要素。
1、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就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就是坚持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与文化的价值表达。
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就是她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与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的素养,旨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
2、理性精神我国公民的理性精神,就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表现理性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有助于她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3、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高中思政课是什么样的课程
高中思政课是什么样的课程引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中国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之一。
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本文将探讨高中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课程目标高中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培养、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第一,思想品德培养是思政课的首要目标。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将接触到各种思想和观点,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他们不仅要学会独立思考,还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二,思政课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
学生将学习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法规,了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理论。
他们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了解国内外的历史和哲学,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思政课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将学习社会道德规范,了解社会问题和公民责任,掌握正确的社会行为方式。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社会实践和校本课程。
首先,思想道德是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了解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政治理论是思政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国家制度与国家发展的内在逻辑。
此外,思政课还包括法律法规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社会实践也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思政课还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特色和地区的不同情况,设置校本课程。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逻辑分析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逻辑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日趋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价值追求、社会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本文将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逻辑进行分析,希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逻辑是指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以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指导,通过科学、系统、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合适的思想政治素质。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逻辑。
逻辑一:目标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的核心目标。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达到引导学生思想化、理性化、文明化、科学化的目的。
逻辑二: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需要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其一是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其二是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注重针对性教育,以理解促行动;其三是适应现代科技及网络时代,多种形式多维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其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效果、拓宽教育视野。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需要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来,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逻辑三:效果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检验,是对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对高校来说,要做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宏观管理和精细化评价,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具体体现在学生知识素养、思想品德素质、消费理念、法律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必须要与有效的教育教学环节相结合,做到量化分析和理性评价,为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手段提供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逻辑是目标导向、方法论和效果检验三个方面的逻辑。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定位的思考
固科学教育家2008年5月第5期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99舞蒙裂甍甍强㈦琵嚣蒙溉甍蕊惹餮惹噩噩嚣甍舞舞蒙甍烈蕊弧美囊甍舞㈦烈臻臻舞甍甍嚣舔甍烈甍矧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定位的思考王建锋(四川I省内江市第七中学校四川I内江641000)作者简介:王建锋(1967.1一)男.内江市第七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学科定位不应片面或从单一角度思考。
应该从文明传承、社会发展需要、教育自身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综合考虑,可以而且应该有多层次的目标定位。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定位对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定位问题,诸多争论旷日持久难以达成共识,对思想政治课的批评.我们也见得太多,以至于很难再感到有什么新意。
不少所谓“新模式”新理念”,其实早已是老生常谈。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政治课教师,对此也有许多困惑,总有一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
不过,对于自己任教学科的功能和定位多一些不同观点的碰撞.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我们能从宏观层面把握教材体系,领会教材指导思想,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益。
那么.如何对其进行学科定位呢。
我认为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1从教育的本质谈定位可以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对文明的一种传承,并利用种传承促使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
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嚣要多形式的教育,学校教育也应本着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为着这一目标而奋斗。
学校教育各阶段、各学科都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当然.各阶段、各学科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的学科定位也必然不同。
作为思想政治课.从课程名称来看.其基本的定位就应该在。
思想”。
政治”这两个名词的框架之内。
“思想”一词指明高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应定位于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继承人类道德文明的基础上自觉地提高其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当然,思想道德本身是具有阶级性的.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必须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1. 政治认同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
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并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学生发展政治认同的素养,旨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
2. 理性精神我国公民的理性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表现理性精神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他们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3. 法治意识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理性
作者:黄建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年第23期
【内容摘要】现实教学中,思想政治的矛盾在于学生的认知需要与机械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
基于学科理性,寻找出能够促進学生深度思考并积极反思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构建更为有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理性有效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似乎一直在讲授与启发、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冲突,似乎没有哪个学科在面对这些矛盾的时候,能够体现得如此充分。
这也难怪,面对高中阶段的学生,纯粹的灌输肯定是不行的,但即使是面对今天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不讲似乎又是不行的,毕竟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纯粹依赖于学生的思考,在时间上不允许,在效率上不显著。
那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究竟何去何从呢?笔者以为,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要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
事实表明,高中学生是擅长且喜欢理性思考的,如果从理性角度设计思想政治的教学,那是有探究的价值的。
笔者试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思想政治的学科理性探究
思想政治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似乎与理性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因为后者毕竟更属于理科范畴。
但显然这是一种经验性的误读,因为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内容,作为社会领域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实正是人类实践理性的产物。
试想,没有前辈先贤以及当下社会中的精英人物对社会的真知灼见,思想政治是无法形成今天的课程系统的。
就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其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具体阐述。
这部分内容一共有两目:第一目向学生阐述实践的含义,进而引出实践所具有的特征;第二目从对实践的四个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其实只要教师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论述绝对不能只停留在对前人论述的层面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以通过生动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发现认识确实是源自于实践,而实践就是认识产生的唯一重要土壤。
而要形成这样的认识,所需要的恰恰就是学生的主动建构活动,需要的正是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对理性思维结果的更高水平的综合,这种理性思考的过程,在笔者看来,就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天然所具有的理性特征。
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本学科的理性特征,那教学就很容易陷入到死记硬背、机械灌输的情境当中去,这对于学生建构思想政治课程知识,以及对本课程的认识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在上面的分析中,应当已经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学生构建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与思想政治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背后,体现出的也是本学科的理性特征。
二、基于学科理性的思政教学
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基于上面的思考,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并在实际课堂上进行了实践。
首先,给学生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材料,让学生基于原有认识去进行判断。
这些材料分别是:某著名快餐公司用的是长有六只翅膀的鸡来炸鸡翅的;某著名报刊上说科学家在月球上做实验,证实了羽毛和铁球从同一高度释放时是同时落到月球表面的;牛顿是因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北京的交通拥堵是自行车太多引起的;食物中的添加剂太多,这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高中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些说法,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家认同的一些说法。
对于这些说法进行一种审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这自然是学科理性的一种体现。
其次,分析这些说法风靡背后的原因。
分析以上事例,可以发现人的认识容易受他人或舆论引导;容易受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引导;容易受口口相传的故事尤其是权威人物说出的故事引导;容易受专家的观点引导等。
在课堂上,这样的分析过程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过程,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都是认同上述的一些说法的。
再次,引导学生反思:我们的认识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为什么不知不觉地就认同了上面的这些说法?又怎样有效地形成自己的认识?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是对上面分析的进一步思考,后者是对认识源自于实践的引导。
事实证明,高中学生凭着理性思考与基本的逻辑推理,是可以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就是由于自身的经验不够,以及缺乏必要的推理意识形成的。
而要丰富自己的经验,就必须经历更多的实践,就必须对自己所经历的实践进行更多更深刻的思考,以让经验能够转化成认识。
在这里“认识”不只是纯粹的知识,而一种智慧,只有经由理性分析,才能真正实现“转识成智”。
三、从学科理性走向社会科学
笔者始终存在着一个认识,就是高中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当知识来教,不能只想着教学生去考试。
其实学生也都知道,高中阶段的学习除了面对未来的高考之外,更面对着自己人生的成长,他们也希望在高中阶段收获更多的认识。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要站在社会科学的角度,通过学科理性这条道路,引导学生在事例分析、个人实践、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具体的方式方法上下足功夫,这样形成的认识才是真正的实践理性的产物,才是真正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刘丙胜. 试论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理性精神[J]. 中小学德育,2016(7).
[2] 郭扬. 带着理性的思考学政治——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J]. 中学政史地:高中政治,2006(9).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