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2.曲线运动的速度: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 x及竖直速度V y V2=V x2+V y2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特例)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叫做初速度。
如果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速度: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即为V x 一直保持不变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V y=gt③合速度:V2=V x2+V y2=V02+(gt)2 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tanθ=V y/V0=gt/V03.平抛运动的位移:①水平方向X=V0t②竖直方向y=½gt2 ③合位移S2=x2+y2=(V0t)2+(½gt2 )2 方向:与X轴夹角为αtanα=y/x=V0t/½gt2=2V0/gt三.圆周运动1.线速度V:①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该比值即为线速度②V=Δs/Δt 单位:m/s③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tips:方向时时改变)2.角速度ω: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它与圆心连线扫过角度的快慢来描述,即角速度②公式ω=Δθ/Δt (角度使用弧度制)ω的单位是rad/s3.转速r: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圈数单位:转每秒或转每分4.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单位:秒S5.关系式:V=ωr(r为半径)ω=2π/T6.向心加速度①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②表达式 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指转过的圈数)方向:指向圆心7.向心力 F=m V2/r=mω2r=m(4π2/T2)r=4π2f2mr=4π2n2mr 方向:指向圆心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①铁路的弯道:②拱形桥:(1)凹形:F向=F N-G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2)凸形:F向=G-F N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③航天器失重:航天员受到地球引力与飞船座舱的支持力,合力提供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所需的向心力 mg-F N=mv2/R v=√gR时F N=0 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④离心运动(逐渐远离圆心):(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总有沿切线方向飞去的倾向。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电磁学1.静电学: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电感、电势能和静电场能量等。
2.电流和电阻: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电阻、电阻率、串、并联电路、电功率和热效应。
3.磁场:磁生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等。
4.电磁感应:电动势、自感和互感、变压器、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等。
二、光学1.几何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成像、薄透镜和成像公式、光的色散和光的波粒性等。
2.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双缝干涉、杨氏实验、光的衍射、夫琅禾费衍射、菲涅尔衍射和未知波源的位置的确定等。
3.光的偏振:偏振光的产生、光的偏振状态和偏振片等。
三、现代物理1.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法则和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光电流和阈频等。
2.单色光的散射:单色光的散射现象、康普顿散射、光的量子性和粒子性等。
以上所列知识点只是物理必修二中的一部分,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学好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定律和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教科书、辅导书、题目练习等多种途径来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
同时,建议积极参加物理实验,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物理现象和定律的理解,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总之,物理必修二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进一步学习物理和相关学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以上的总结,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必修二的知识。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7篇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7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一、电源和电流1、电流产生的条件:(1)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荷(金属导体——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正负离子;导电气体——正负离子和电子)(2)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电压)(3)导体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
2电流的方向电流可以由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形成。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说明:(1)负电荷沿某一方向运动和等量的正电荷沿相反方向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同。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电流有方向但电流强度不是矢量。
(3)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方向和强度都不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做恒定电流。
通常所说的直流常常指的是恒定电流。
二、电动势1、电源(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注意】在不同的电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2、电动势(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 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2)定义式:E=W/q(3)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注意】:①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
②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高二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学以及电磁感应与电磁波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将包括相关概念、公式和相关运用等内容。
一、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 机械振动(1)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是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的现象。
振幅、周期、频率是描述振动的重要物理量。
(2)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振动物体受到一个恢复力,且该力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
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计算公式为:\[A=\frac{F}k,T = \frac{2\pi}{\omega}, f = \frac{1}{T}, \omega=2\pi f\](3)受迫振动当一个简谐振动系统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振动为受迫振动。
当外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系统将发生共振现象。
(4)阻尼振动在振动系统中存在着摩擦力,振动的振幅将随时间逐渐减小,这种振动称为阻尼振动。
2. 机械波(1)波的基本概念波是一种能够传播能量的现象,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类型。
(2)机械波的特点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具有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并且可以产生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3)波动方程机械波的波动方程为\[y(x,t) = A \sin(kx±\omega t + φ)\],其中k为波数,ω为角频率,A 为振幅。
二、光学1. 光的物理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振幅和传播速度等特点。
(2)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波互相叠加产生的明暗条纹。
干涉现象可以用来测量光的波长和薄膜的厚度等。
(3)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通过一个小孔或射向狭缝后,出现的偏折现象。
衍射可以用来证明光的波动性。
2. 光的几何光学(1)光的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以求解反射和折射过程中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等。
(2)成像公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公式分别为\[\frac{1}{f} = \frac{1}{d_o} + \frac{1}{d_i}, \frac{1}{f} = \frac{1}{d_o} - \frac{1}{d_i}\],其中f为焦距,do为物距,di为像距。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静电场及其能量3.恒定电流4.恒定电流的欧姆定律5.功率6.电功及其应用7.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8.肖特基二极管原理第二章流体静力学1.流体静力学引论2.液体静压力3.大气压力与气压计4.液体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5.流体动力学引论6.连通管和泵的基本原理第三章阻力和三大运动定律1.弹性和塑性2.卡车定理3.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4.牛顿第二定律5.牛顿第三定律6.匀加速直线运动7.平抛运动第四章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2.力的功3.能量守恒定律4.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5.约束系统的动能变化定理第五章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1.万有引力的发现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3.行星运动4.卫星运动第六章震动和波动1.周期、频率和相位2.简谐振动3.阻尼振动和强迫振动4.波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机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6.多普勒效应第七章光学1.光的波动理论2.光速的测定3.光的干涉和衍射4.杨氏双缝干涉实验5.菲涅尔衍射和菲涅尔透镜6.偏振光与双折射现象7.光的反射和折射8.球面镜成像第八章原子物理1.原子的结构和能级2.玻尔原子模型和玻尔-里德堡公式3.氢谱系和能级图4.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5.波粒二象性6.爱因斯坦光电效应7.康普顿效应和弗兰克-赫兹实验。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下面是高二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1. 电磁感应在电磁感应中,当导体磁通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的数学表达式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ε=-dΦ/dt,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Φ代表磁通量,t代表时间。
根据此定律可以推导出电磁感应的一些规律和应用。
2. 电磁波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电磁波具有振幅、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特性。
根据频率的不同,电磁波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射线、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3.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在与界面相交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光从一个介质界面上的反弹现象,符合反射定律。
折射是光从一个介质穿过界面进入另一个介质的弯曲现象,符合折射定律。
光的反射和折射具有一些特点和应用,比如镜子和透镜的原理等。
4.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小孔或物体边缘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光的干涉和衍射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5. 声音的特征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
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等。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距离与介质的性质和温度等有关。
声音的传播可以应用到声纳、超声波和电声设备等领域。
6. 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指物质在微观层面上的组成和结构。
常见的物质微观结构包括原子、分子和晶体等。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总结:高二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电磁波、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干涉与衍射、声音的特征与传播,以及物质的微观结构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物理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功与机械能1. 功:力对物体做功,即改变物体的位置、速度或形状。
力的功的大小:F·s=FScosφ。
其中,F为力的大小,s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φ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功与能:功是一种能的转移。
把能从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系统,就是做功。
功是能的量度。
3.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功率的大小P等于功W对时间t的比值,即P=W/t。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W=1J/s。
4.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要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保守力,当没有非保守力对系统做功时,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没有受到合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物体要么静止,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合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三、万有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地球是一个大质量物体,可以给周围的物体施加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地球引力。
地球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和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由万有引力定律来描述:F=G(m1m2/r^2),其中,F为引力的大小,m1、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量。
四、牛顿引力定律1. 地球引力: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是一种宏观现象。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地球到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重力加速度:地球每个地方都存在一个重力加速度g,大小约为9.8m/s²。
3. 牛顿引力定律: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主要包括电磁波和光的性质、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波和光的性质1. 电磁波的概念与特点:指在电磁场中传播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并互相转化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具有高频率、长波长、能量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2. 光的本质:光既可以被看作电磁波,又可以被看作由光子组成的粒子。
3. 光的传播特性: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衍射和干涉等。
二、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引起电流的产生。
电磁感应是电磁场与运动导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2. 洛伦兹力: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磁场对其施加的力称为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是电磁场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3. 电磁场:在空间中存在着电场和磁场,两者结合形成电磁场。
电磁场的特点包括方向、大小和分布等。
以上是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波的传播原理,掌握光的性质和特点,并了解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的相互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际问题的应用,尤其是在解决电磁场与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的原理,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总之,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涉及到电磁波和光的性质、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探究,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概念、规律】 一、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算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对曲线运动规律的理解 1.曲线运动的分类及特点(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 (2)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 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 3.速率变化情况判断(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 (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 (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 考点二 运动的合成及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均是矢量,故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的性质判断⎩⎪⎨⎪⎧加速度或合外力⎩⎨⎧变化:变加速运动不变: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或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共线:直线运动不共线:曲线运动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 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进行各量的合成运算.【思想方法与技巧】两种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例一、小船渡河模型1.模型特点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2.模型分析(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2)三种速度: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实际速度).(3)两个极值①过河时间最短:v1⊥v2,t min=dv1(d为河宽).②过河位移最小:v⊥v2(前提v1>v2),如图甲所示,此时x min=d,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os α=v2v1;v1⊥v(前提v1<v2),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x min=dsin α=v2v1d.3.求解小船渡河问题的方法求解小船渡河问题有两类:一是求最短渡河时间,二是求最短渡河位移.无论哪类都必须明确以下三点:(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分运动和合运动,在船的航行方向也就是船头指向方向的运动,是分运动;船的运动也就是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一般情况下与船头指向不共线.(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按实际效果分解,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沿水流方向和船头指向分解.(3)渡河时间只与垂直河岸的船的分速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二、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1.模型特点绳(杆)拉物体或物体拉绳(杆),以及两物体通过绳(杆)相连,物体运动方向与绳(杆)不在一条直线上,求解运动过程中它们的速度关系,都属于该模型.2.模型分析(1)合运动→绳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2)分运动→⎩⎨⎧其一:沿绳或杆的分速度v 1其二:与绳或杆垂直的分速度v 2(3)关系: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3.解决绳(杆)端速度分解问题的技巧(1)明确分解谁——分解不沿绳(杆)方向运动物体的速度; (2)知道如何分解——沿绳(杆)方向和垂直绳(杆)方向分解;(3)求解依据——因为绳(杆)不能伸长,所以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第二节 抛体运动【基本概念、规律】 一、平抛运动1.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2.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以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以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gt 2. (3)合运动①合速度:v =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0=gt v 0. ②合位移:x 合=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tan α=y x =gt2v 0.二、斜抛运动 1.性质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为抛物线.2.规律(以斜向上抛为例说明,如图所示)(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cos θ. (2)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v y =v 0sin θ-gt .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飞行时间:由t =2hg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2.水平射程:x =v 0t =v 02hg ,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甲所示.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乙中A点和B点所示.(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6.“化曲为直”思想在抛体运动中的应用(1)根据等效性,利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在这两个方向上分别求解.(2)运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求出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等.考点二与斜面相关联的平抛运动1.斜面上的平抛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要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还要充分运用斜面倾角,找出斜面倾角同位移和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常见的模型如下:2.(1)从斜面上某点抛出又落到斜面上,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等于斜面倾角;(2)从斜面外抛出的物体落到斜面上,注意找速度方向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考点三与圆轨道关联的平抛运动在竖直半圆内进行平抛时,圆的半径和半圆轨道对平抛运动形成制约.画出落点相对圆心的位置,利用几何关系和平抛运动规律求解.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1)在解决临界和极值问题时,正确找出临界条件(点)是解题关键.(2)对于平抛运动,已知平抛点高度,又已知初速度和水平距离时,要进行平抛运动时间的判断,即比较t1=2hg与t2=xv0,平抛运动时间取t1、t2的小者.(3)本题中,两发子弹不可能打到靶上同一点的说明:若打到靶上同一点,则子弹平抛运动时间相同,即t =Lv 0+v =L -90v ,L =3 690 m ,t =4.5 s >2hg =0.6 s ,即子弹0.6 s 后就已经打到地上.第三节 圆周运动【基本概念、规律】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的快慢,v =Δs Δt =2πrT .2.角速度: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ω=ΔθΔt =2πT .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转动的快慢,T =2πr v ,T =1f . 4.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a n =rω2=v 2r =ωv =4π2T 2r .5.向心力: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F n =ma n . 二、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 项目 匀速圆周运动 非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 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圆周运动 运动特点 F 向、a 向、v 均大小不变,方向变化,ω不变F 向、a 向、v 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ω发生变化向心力F 向=F 合由F 合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三、离心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供需关系与运动如图所示,F 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则: (1)当F =mω2r 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 =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3)当F <mω2r 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 (4)当F >mω2r 时,物体逐渐靠近圆心.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1.运动实例:圆锥摆、火车转弯、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飞行等.2.重力对向心力没有贡献,向心力一般来自弹力、摩擦力或电磁力.向心力的方向水平,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3.涉及静摩擦力时,常出现临界和极值问题. 4.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解题方法(1)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的来源,涉及临界问题时,确定临界条件; (2)确定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半径; (3)应用相关力学规律列方程求解.考点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1.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有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两种.2.只有重力做功的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圆周运动,遵守机械能守恒.3.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既有临界问题,又有能量守恒的问题.4.一般情况下,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问题只涉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两种情形.考点三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圆周运动常与平抛(类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组合而成为多过程问题,除应用各自的运动规律外,还要结合功能关系进行求解.解答时应从下列两点入手:1.分析转变点:分析哪些物理量突变,哪些物理量不变,特别是转变点前后的速度关系.2.分析每个运动过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明确遵守的规律.3.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题,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平抛运动问题,用牛顿定律求解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是找到两者的速度关系.若先做圆周运动后做平抛运动,则圆周运动的末速等于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若物体平抛后进入圆轨道,圆周运动的初速等于平抛末速在圆切线方向的分速度.【思想方法与技巧】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轻杆、轻绳”模型1.模型特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至轨道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的“过山车”等),称为“轻绳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小球在弯管内运动等),称为“轻杆模型”.2.模型分析绳、杆模型常涉及临界问题,分析如下:(1)定模型:首先判断是轻绳模型还是轻杆模型,两种模型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不同,其原因主要是“绳”不能支持物体,而“杆”既能支持物体,也能拉物体.(2)确定临界点:v 临=gr ,对轻绳模型来说是能否通过最高点的临界点,而对轻杆模型来说是F N 表现为支持力还是拉力的临界点. (3)定规律: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第四节 万有引力与航天【基本概念、规律】 一、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F =G m 1m 2r 2,其中G =6.67×10-11 N·m 2/kg 2.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其中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二、宇宙速度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2.相对论时空观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有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不同. 3.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a n =m v 2r =mω2r =m 4π2r T 2(2)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运动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 MmR 2=mg (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由于G Mm R 2=mg ,故天体质量M =gR 2G ,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4πGR .(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①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 3GT 2; 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 ρ=M V =M 43πR 3=3πr 3GT 2R 3;③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 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3.(1)利用圆周运动模型,只能估算中心天体质量,而不能估算环绕天体质量.(2)区别天体半径R 和卫星轨道半径r :只有在天体表面附近的卫星才有r ≈R ;计算天体密度时,V =43πR 3中的R 只能是中心天体的半径.考点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运算 1.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2.卫星运动中的机械能(1)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和沿椭圆轨道运动,机械能均守恒,这里的机械能包括卫星的动能、卫星(与中心天体)的引力势能.(2)质量相同的卫星,圆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小,势能越大,机械能越大. 3.极地卫星、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2)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 (3)同步卫星①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②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 =24 h =86 400 s. ③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④高度一定:卫星离地面高度h =3.6×104 km.⑤速率一定:运动速度v=3.07 km/s(为恒量).⑥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考点三卫星(航天器)的变轨问题1.轨道的渐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变化,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r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2.轨道的突变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进入预定的轨道.(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 Mmr2<mv2r,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2)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G Mmr2>mv2r,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小,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由v=GMr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不论是轨道的渐变还是突变,都将涉及功和能量问题,对卫星做正功,卫星机械能增大,由低轨道进入高轨道;对卫星做负功,卫星机械能减小,由高轨道进入低轨道.考点四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1.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既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的求法:(1)GMmR2=mv21R,所以v1=GMR. (2)mg=mv21R,所以v1=gR.【思想方法与技巧】双星系统模型1.模型特点(1)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且间距保持不变.(2)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3)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2.模型分析(1)双星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相等,各以一定的速率绕某一点转动,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在一起.(2)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双星绕共同的中心做圆周运动时总是位于旋转中心的两侧,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4)双星轨道半径之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距离.3.(1)解决双星问题时,应注意区分星体间距与轨道半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r为两星体间距离,向心力公式中的r为所研究星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2)宇宙空间大量存在这样的双星系统,如地月系统就可视为一个双星系统,只不过旋转中心没有出地壳而已,在不是很精确的计算中,可以认为月球绕着地球的中心旋转.求极值的六种方法从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来看,考查极值问题的频率越来越高,由于这类试题既能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又能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将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下面介绍极值问题的六种求解方法. 一、临界条件法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利用临界条件和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这是高中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二、二次函数极值法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当a >0时,y 有最小值y min =4ac -b 24a ,当a <0时,y 有最大值y max =4ac -b 24a .也可以采取配方法求解. 三、三角函数法某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三角函数关系,可根据三角函数知识求解极值. 四、图解法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求矢量极值问题,如动态平衡问题,运动的合成问题,都是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求最小值. 五、均值不等式法任意两个正整数a 、b ,若a +b =恒量,当a =b 时,其乘积a ·b 最大;若a ·b =恒量,当a =b 时,其和a +b 最小. 六、判别式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b 2-4ac ≥0时有实数根,取等号时为极值,在列出的方程数少于未知量个数时,求解极值问题常用这种方法.第五节 功和功率【基本概念、规律】 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2.公式:W =Fl cos_α.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α为F 、l 方向间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3.功的正负判断(1)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2)α>9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该力做功. (3)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特别提示:功是标量,比较做功多少看功的绝对值. 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1)定义式:P =Wt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2)推论式:P=Fv cos_α.(α为F与v的夹角)【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恒力做功的计算1.恒力做的功直接用W=Fl cos α计算.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上式均适用.2.合外力做的功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l cos α求功.适用于F合为恒力的过程.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3.(1)在求力做功时,首先要区分是求某个力的功还是合力的功,是求恒力的功还是变力的功.(2)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实际路径无关,等于力与物体在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或等于位移与在位移方向上的力的乘积.考点二功率的计算1.平均功率的计算:(1)利用P=W t.(2)利用P=F·v cos α,其中v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的计算:利用公式P=F·v cos α,其中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注意:对于α变化的不能用P=Fv cos α计算平均功率.3.计算功率的基本思路:(1)首先要明确所求功率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对应于某一过程的功率为平均功率,对应于某一时刻的功率为瞬时功率.(2)求瞬时功率时,如果F与v不同向,可用力F乘以F方向的分速度,或速度v乘以速度v 方向的分力求解.考点三机车启动问题的分析1.两种启动方式的比较v↑⇒F=P不变v↓⇒a=F-F阻m↓F-F2.三个重要关系式(1)无论哪种运行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v m=PF min=PF阻(式中F min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F阻).(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速度不是最大,即v=P F<v m=P F阻.(3)机车以恒定功率运行时,牵引力做的功W=Pt.由动能定理:Pt-F阻x=ΔE k.此式经常用于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大小.3.分析机车启动问题时的注意事项(1)在用公式P=Fv计算机车的功率时,F是指机车的牵引力而不是机车所受到的合力.(2)恒定功率下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可用W=Pt计算,不能用W=Fl计算(因为F是变力).(3)以恒定牵引力加速时的功率一定不恒定,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常用W=Fl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功率P是变化的).【思想方法与技巧】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一、动能定理法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求恒力功也适用于求变力功.二、平均力法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对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即F=kx+b)时,F由F1变化到F2的过程中,力的平均值为F=F1+F22,再利用功的定义式W=F l cos α来求功.三、微元法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时,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可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通过微元法不难得到,在往返的运动中,摩擦力、空气阻力做的功,其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四、等效转换法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即效果相同,则可以通过计算该恒力做的功,求出该变力做的功,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也就是说通过关联点,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这种方法称为等效转换法.五、图象法由于功W=Fx,则在F-x图象中图线和x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F做的功.在x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功,x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功.六、用W=Pt计算机车以恒定功率P行驶的过程,随速度增加牵引力不断减小,此时牵引力所做的功不能用W=Fx来计算,但因功率恒定,可以用W=Pt计算.第六节动能动能定理【基本概念、规律】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 k =12mv 2.3.单位:焦耳,1 J =1 N·m =1 kg·m 2/s 2. 4.矢标性:标量.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 =E k2-E k1=12mv 22-12mv 21. 3.适用范围(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表明了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两个关系: ①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 ②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 、l 、m 、v 、W 、E k 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2.运用动能定理需注意的问题(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不必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功及过程初末的动能.(2)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计算时要把各力的功连同正负号一同代入公式.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受哪些力→各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做多少功→各力做功的代数和(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4)列动能定理的方程W 合=E k2-E 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考点二 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 解决物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象,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4.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分清图象的类型.若是F -x 图象,则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电动力学
1、电势:定义为电位差,又称作电位,是电荷的位置的比较基准,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的值是不同的,电势的单位是伏特。
2、电压:指电荷穿过某电阻器时所受的电势单位差,它在某空间位置上具有同样的值,电压的单位是伏,又称作千伏特。
3、电阻:定义为电流穿过某介质时所受的阻力,它取决于电路、电极间的间距、介质的性质、电路的形状和温度等因素,它的单位是欧姆。
4、电流:定义为每秒钟通过相同单位面积处的电荷量,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5、电流守恒定律:定义为电路中所有分支处电流相加等于总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守恒在总电路中。
7、电能:定义为电荷在电势升高的过程中所用的能量,电能的单位是焦耳。
二、电磁现象
1、电感:定义为电磁感应现象的结果,即电流在绕组间的电感之间的变化,电感的单位是亨利。
2、磁感:定义为磁波在磁路中的传播行为,它可以是磁阻现象或者电磁感应现象,磁感的单位是亨利。
3、磁阻现象:定义为一个物体对磁场的阻力,即对附近磁场的阻抗,磁阻现象的单位是欧姆。
4、磁场:定义为磁铁或者线圈等电磁设备在其周围形成的电磁场,它可以看作一个曲线,磁场的单位是特斯拉。
5、磁通现象:定义为实际的磁性体在磁场中的磁力线的变化,即磁通的现象,磁通现象的单位是特斯拉。
7、磁场类型:定义为电磁设备周围形成的磁场的特性或类型,共分为线性磁场、圆形磁场和碟形磁场等等。
8、磁电效应:定义为当线圈或两个导电物体介质间发生电磁交换时,磁场对电流的影响现象,它是电磁声的必要因素之一,磁电效应的单位是特斯拉/安培(T/A)。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详细归纳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详细归纳第四章曲线运动第一模块: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夯实基础知识』■考点一、曲线运动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即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性质因为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因为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因为其方向持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因为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持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物体做一般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物体只受重力,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
可推广为物体做类平抛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的恒力方向与物体的初速度方向垂直。
(3)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的速度方向,且合外力方向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即在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内)总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5、分类⑴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⑵非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变力(大小变、方向变或两者均变)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考点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因为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
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⑴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⑵等时性:合运动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时间相等⑶独立性:一个物体能够同时参与几个不同的分运动,物体在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都按其本身的规律实行,不会因为其它方向的运动是否存有而受到影响。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物理必修二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部分,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1.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动量和能量–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
–冲量:合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积分,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功和功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等于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3.电学–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流动,电压是单位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电阻率是材料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4.磁学–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磁感应强度是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磁通量,磁通量表示磁场穿过平面的数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洛伦兹力和磁场力线:洛伦兹力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力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力线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
5.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的反射和成像: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发生反射,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可以得出物体的成像。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可以表现为波动和粒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本文对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现象,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物理学习中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二物理必修二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电学、磁学、光学等多个重要领域。
下面我将对高二物理必修二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1. 电学知识点:(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电场的概念和特点、电场强度的计算等。
(2) 静电场: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图示、高斯定理、电势能与电势差、电容器的基本性质和电容等。
(3) 电流与电路:电流和电流的方向、安培定律、欧姆定律、电功率与电能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等。
(4) 稳恒磁场:磁场的概念和特点、洛伦兹力、磁感应强度、安培力以及电流产生的磁场等。
2. 磁学知识点:(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等。
(2) 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磁场的能量密度、磁场的动能和动量的计算等。
(3) 电磁振荡和交流电路:电磁场中的振荡、电磁场中的电磁波传播、简谐振荡与交流电路的概念和特点等。
(4) 磁性物质:磁性材料的分类和特点、磁化曲线、磁介质中的磁场等。
3. 光学知识点:(1)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模型、光的间距、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等。
(2) 光的几何光学:光的传播定律、像的成因、薄透镜和光的成像等。
(3)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等。
(4) 物质的光学性质: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和光的全反射等。
4. 其他重要知识点:(1) 相对论物理: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结论、质能关系等。
(2) 原子物理:元素周期表、玻尔理论、能级模型、原子核结构和放射性等。
(3) 核能与核工业:核反应、核能的释放和利用、核裂变与核聚变、核电站的原理和工作原理等。
高二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涵盖了电学、磁学、光学等多个重要领域,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物理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不仅可以提高对物理学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拓宽对物理学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机械能1. 功:功是标量,其正负不表示方向,仅表示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2.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3. 动能:表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用Ep表示。
5.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用E表示。
二、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2. 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即速率不变,但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
3. 向心力: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力,方向指向圆心。
4. 向心加速度:描述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用an表示。
5.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用F表示。
6. 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描述卫星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
三、能量守恒定律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 功和能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被转化。
3. 常见的能量转化:如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4.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系统在绝热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ΔU,即Q=ΔU。
5.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逆热力学过程中熵的增量总是大于零。
四、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在该面积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且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3. 自感现象:线圈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4. 自感系数:描述线圈自感现象的物理量,用L表示。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磁学1.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2.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场强度定义、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静电场中的电场分布与电势分布:均匀带电细棒、无限长导线、均匀带电球壳的电场与电势。
4.静电场中的电场能:带电体在电场中的电场能。
5.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和计算、平行板电容器、球形和圆柱形电容器。
第二章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和常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和虚像的成因。
2.光的折射:折射定律的表述和证明、折射率的定义和计算、全反射和临界角的概念。
3.牛顿环和薄膜干涉:牛顿环的形成和干涉效应、薄膜干涉的原理和公式。
4.光的色散:色散现象的产生和原因、光的复合色。
5.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和干涉条件、杨氏实验、光的多普勒效应。
第三章波动1.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的定义、波的分类和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和速度。
2.机械波的性质: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反射和折射。
3.声波: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征参数、声源和听音受者的关系。
4.波的能量传播和波的干涉:波的能量传播和能量传递、波的干涉的条件和类型、杨氏实验中的波的干涉。
5.立体波浪的传播:波前理论、赫歇尔原理、赫歇尔二次波原理。
第四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的实验发现和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实验、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解释。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电磁感应现象的延伸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延伸应用、感应电流、自感和互感。
4.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和应用、感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交流电1.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概念、电流和电压的正弦变化。
2.交流电的大小和相位关系: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峰值、交流电的相位关系。
3.交流电的功率和相关知识:交流电的功率和功率表达式、功率因数和视在功率、电能的计算。
4.交流电的发生和传输: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原理和变压器的原理。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二、传感器的应用(一)1.光敏电阻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4.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元件.5.霍尔元件霍尔元件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元件.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例会形成稳定的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三、传感器的应用(二)1.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2.传感器应用: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1、光控开关2、温度报警器五、传感器定义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必修2物理知识点整理1、 直线运动——合力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曲线运动——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指向曲线内侧。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标的目的的分力F 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 1改变速度的标的目的。
大。
小。
③当合力标的目的与速度标的目的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匀速圆周运动)一、 基本物理量矢量:222s v r r fr nr t T πωππ∆=====∆ 单位:m/s 222f n t T ϕπωππ∆====∆ 单位rad/s标量:22r T v ππω== 单位:s 1f T = 单位:Hz Nn t = 单位:r/s (单位是r/s 时,n f =)矢量:2222n 2()(2)πωωπ=====v a r v r f r r T标的目的时刻指向圆心,标的目的改变,向心加速度是变量。
2222n n 2()(2)πωωπ======v F ma m m r m v m r m f r r T标的目的始终指向圆心,标的目的改变,向心力是变量。
匀速圆周运动特点是线速度大小不变,标的目的改变,即n =合F F 。
条件是合力标的目的始终与线速度标的目的垂直,则上述7个物理量,变化的物理量是 ,不变的是二、模型归纳1、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①火车转弯:如果车轮与铁轨间无挤压力,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提供rv m mg 2tan =ααtan gr v = v 增加,挤压外轨,如果v 减小,挤压内轨。
(飞机转弯、汽车在内低外高路面转弯,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②圆锥摆:在横线上写出向心力来源公式, , , 2、 竖直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①无支撑物情况:绳栓小球和小球在圆内轨运动(弹力只能指向圆心)不考虑阻力情况下,小球机械能守恒,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率时刻在改变。
最低点:2m mv F mg R -=弹(超重) 最高点:Rmv mg F 2min=+弹(失重)过最高点临界条件:Rmv mg 2临=,gr v =临, gR v ≥是过最高点条件。
高二物理知识点必修二笔记
高二物理知识点必修二笔记第一章机械运动的描述一、位置、位移和路径1.位置:参照其中一参考物,用一坐标系的座标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其中一位置的位移,即是一个矢量。
3.路径:物体运动的轨迹。
二、速度和加速度1.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之比。
2.即时速度:物体在其中一瞬间的速度。
3.平均速度和即时速度的关系:即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
4.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与时间之比。
5.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三、匀速运动和非匀速运动1.匀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相等。
2.初速度、末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物体匀速运动时,初速度、末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3.随时间变化的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运动。
第二章力和运动的原理一、什么是力?1.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间接触而产生的力,非接触力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
3.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力等于力的矢量和。
4.力的分解:可以把力分解为与斜面垂直的分力和沿斜面的分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1.平衡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动力和静力:有方向的力称为动力,无方向的力称为静力。
3.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特性。
4.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5.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两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摩擦力1.什么是摩擦力:物体间由于接触而相互阻碍运动的力。
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物体静止时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物体在运动时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3.摩擦力与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合外力时,滑动摩擦力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4.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减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
1842
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3.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4.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许多都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
②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