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职工教材4-化成

职工教材4-化成

职工教材---- 4化成1.化成原理化成之前的正负生极板的主要成分,即直接参加化学变化的物质都是Pb,PbO, PbSO4, 完全相同,只不过由于配方和工艺不同,数量上有一些差异。

其他的添加剂是不直接参加充电反应。

化成的目的是,通过直流充电的方法,发生电化学反应,在正极Pb. PbO, PbSO4等物质进行阳极氧化,转化成PbO2 , 在负极Pb, PbO, PbSO2 等物质阴极还原,转换成海绵状的金属铅。

使正负极板上分别成为蓄电池的活性物质的荷电状态。

化成是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最典型的一个电化学过程。

2.化成方法在实际中,所采用的化成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 槽化成----化成槽化成,比较常用。

2) 电池化成---也称为内化成。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先将生极板组装成蓄电池,然后用比较合理的充电方法进行化成。

电池化成的方法可以省去比较复杂的极板化成工序,但在化成的充电方法上需要采取以下特殊措施:①化成电解液:化成电解液密度较高,化成时间较长。

因此通常采用化成初期加入较低密度的电解液,化成结束倒出化成电解液,再灌入高密度的电解液,带液出厂。

②化成制度:要采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电流密度,分阶段的进行比较复杂的化成制度,化成时间很长,充电量达到7倍以上,化成效率较低。

③化成温度较高,需要良好的冷却系统,要控制化成温度。

④蓄电池是带电解液保存和运输的(称作带液蓄电池),所以对保存和运输的要求比较高。

3. 化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⑴化学反应固化后的生极板主要组成是PbO, PbSO4, 以及碱式硫酸铅和少量的金属铅。

其中PbO和碱式硫酸铅都是碱性化合物。

因此,在硫酸电解液中,发生中和反应(在这之前先经过水化反应)其化学反应为:PbO+ H2SO4→ PbSO4 + H2O3PbO·PbSO4·H2O+ 3H2SO4→ 4PbSO4 + 4H2OPbO·PbSO4 + H2SO4→ 2PbSO4 + H2O(4PbO·PbSO4 + 4H2SO4→ 5PbSO4 + 8H2O)这些反应的结果消耗硫酸,化成初期硫酸电解液密度下降。

化成车间实习报告

化成车间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化成车间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于2023年在某知名化工厂的化成车间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此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化工生产的严谨性和危险性,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化成车间简介化成车间是化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将原材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化学品。

实习期间,我了解到化成车间主要生产的产品有硫酸、盐酸、硝酸等无机酸,以及氯碱、烧碱、氢氧化钠等有机碱。

2. 生产流程化成车间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材料的储存和输送:原材料如硫酸、盐酸等,需要储存于专门的仓库中,并通过输送设备送至反应釜。

(2)反应釜操作:将原材料加入反应釜,通过加热、搅拌等操作,使反应充分进行。

(3)产品分离:反应完成后,需要将产品与未反应的原材料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等。

(4)产品质量检测:对分离出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5)包装和储存: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储存于专门的仓库中。

3. 工艺技术化成车间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反应原理: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反应釜操作:掌握反应釜的开启、加热、搅拌、冷却等操作。

(3)分离技术:熟悉各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等。

(4)产品质量控制:了解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4. 安全管理化成车间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以下安全管理知识:(1)化工安全知识:了解各种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

(2)设备安全操作: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应急预案:熟悉各种事故的应急预案,如火灾、泄漏、中毒等。

三、实习收获1. 知识储备通过实习,我对化成车间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和管理模式有了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化成曲线异常报告汇总

化成曲线异常报告汇总

相对真空度( Pa )
-20000
1、制程水 份因素:
可能影响因素
卷绕前极片不烘烤
注液前电芯不烘烤
注液时电芯中加1滴水
实验现象
a.电芯化成时未出现小平台,与极片烘烤无差 异。
a.电芯化成时未出现小平台; b.2.5V后电压上升相对较慢; a.电芯化成无小平台,2.0V左右电压无法上 升; b.化成后电芯严重鼓气,包装膜鼓开; c.化成后静置一段时间为零电压,电芯完全失
结论 排除 排除
排除
卷绕前负极片洒水
a.1PCS化成正常,2PCS化成时充电至1600mV后 电压反降,均无小平台; b.化成后电芯鼓气; c.满电拆解,电芯负极掉粉,有效物质基本失 效。
卷绕前极片不烘烤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极片未烘 烤
1000
500
0
0
30
60
90
化成曲线正常
化成曲线有小 平台
图二
-20000
0
备注 622548D5R1 552058D5R1
462539D5R1
483650D5R1
注液前电芯不烘烤-化成曲线
电芯不干燥 正常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时间/min
卷绕前负极片洒水-化成曲线
1-电压 2-电压 3-电压
排除
电压/mV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
隔膜测试-化成曲线
鼓气752880D5R1隔膜 正常752880D5R1隔膜 零电压604355D3R1隔膜 正常电芯
50

化工仿真实训实验报告(5篇)

化工仿真实训实验报告(5篇)

化工仿真实训试验报告(5 篇)这是我进入我们化工厂实习的第五个月,很快我的实习就要完毕了,在这五个月的工厂实习里面,让我体验到了不同于学校的生活方式,让我渐渐地转变了我的生活状态:从一名稚嫩学生转变成了一名上班族,一名工厂员工!一、实习目的在大学里面,我学习的专业化工与制药,主要设计化学工艺的制作和原材料的生产等等。

这一块是格外留意工作阅历和技巧的,需要多做才行。

所以为了有很多上手的时机,让自己有更多的生产、玩法阅历,对各类化工原理的生产有确定的生疏,对各类化工装置有足够的了解。

二、实习公司根本介绍为了检验自己对化工制作学问的把握,以及更好的学习各类化工制作原理,20xx 年xx 月xx 日我进入到了xx 化工厂。

xx 化工厂主要是做炼油石化这一块的,由于化工生产或多或少对有一点的污染的,再加上工厂厂区需要的土地大,占地面积会比较广的缘由,所以工厂修建在xx 市xx 区的郊区,地理位置较偏僻。

我坐车去工厂的时候坐了好半天的车才到哪里,寻常也很少出去玩……由于交通不便。

三、实习具体内容入职签完实习协议后的第一天,并没有上班,而是将我们全部那一天来入职的员工召集到了面试大厅,对我们进展培训。

化工厂不必一般的电子厂,由于化工生产是比较危急的事情,不容许马虎,生产也必需要有确定的相关学问底子才行,需要的劳动力的素养比较高。

培训的时候,人事部的人就特地给我么介绍我们化工厂主要从事的生产范围,以及慎重地告知我们生产工作的时候,必需要认真,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头盔手套,穿好厂里发的工作服才能进入厂房,否则觉察了就要罚款。

人事部的还特地针对我们戴眼镜的人说了,工作的时候确定要戴好眼睛,不然由于没看清楚造成生产失误就不好了,说当我们用手揉眼睛的时候,确定要先洗后,不然化工具有确定的腐蚀性简洁弄伤了眼睛。

严峻的态度,让我意识到了重要性。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面,我主要从事的质量检测这一块的,就是当工厂的产品生产好了之后,都必需要经过我这一关的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回购打包运输出去。

冰化成水实验报告

冰化成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验证冰在融化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探究冰与水在密度上的差异,并观察其融化过程中的现象。

二、实验原理根据物理学原理,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体积和密度会发生变化。

水在0℃以下会结冰,形成固态的冰,而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冰能够浮在水面上。

当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至0℃时,冰开始融化成水,此时冰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器材1. 冰块2. 玻璃杯3. 温度计4. 热水袋5. 计时器6. 水彩笔7. 水位测量尺四、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初始温度。

2. 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确保冰块能够浮在水面上。

3. 用水彩笔在玻璃杯外侧标记水面线。

4. 将热水袋放在玻璃杯下面,开始加热冰块。

5. 每隔一定时间,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并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

6. 记录冰块融化的时间,以及水位的变化。

7. 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再次用水位测量尺测量水位,与初始水面线进行对比。

8. 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随着热量的输入,冰块的温度逐渐升高,融化速度加快。

2.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水位并没有明显上升,说明冰块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化不大。

3.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水位的变化,发现水位变化量较小,可以得出结论: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变化不大。

六、实验结论1. 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变化不大。

2.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冰能够浮在水面上。

3. 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会增大,而在融化过程中,体积变化不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及时调整热水袋的位置,以保证冰块均匀受热。

2. 实验结束后,将玻璃杯清洗干净,以便下次实验使用。

八、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观察冰块融化速度的变化。

2. 可以将冰块放入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3. 可以通过计算,验证冰在融化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量。

融化凝固现象实验报告

融化凝固现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 掌握融化、凝固现象的基本原理。

3.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的融化、凝固过程,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二、实验器材1. 烧杯2. 铝箔3. 冰块4. 铜块5. 石蜡6. 火柴7. 温度计8. 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烧杯放在实验台上。

2. 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初始温度,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3. 点燃火柴,将火焰靠近冰块,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记录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4. 当冰块完全融化后,继续加热,观察冰水混合物的沸腾过程,记录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5. 将铜块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铜块的初始温度,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6. 点燃火柴,将火焰靠近铜块,观察铜块的加热过程,记录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7. 当铜块达到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观察铜块的冷却过程,记录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8. 将石蜡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石蜡的初始温度,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9. 点燃火柴,将火焰靠近石蜡,观察石蜡的加热过程,记录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0. 当石蜡达到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观察石蜡的冷却过程,记录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四、实验现象与分析1. 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0℃时开始融化,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融化。

2. 冰水混合物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继续升高,当达到100℃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全部蒸发。

3. 铜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直到与室温相同。

4. 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直到与室温相同。

五、实验结论1. 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称为物态变化,包括融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2. 融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3. 在融化、凝固过程中,物质温度会发生变化,但达到一定温度后会保持不变,直到完全转化。

融化凝固实验报告

融化凝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2.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3. 通过实验,验证晶体和非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二、实验器材1. 冰块;2. 蜡块;3. 酒精温度计;4. 烧杯;5. 秒表;6. 玻璃棒;7. 加热器。

三、实验步骤1. 将冰块和蜡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2. 同时开启加热器,对两个烧杯中的物质进行加热;3. 使用酒精温度计分别测量冰块和蜡块的温度,并记录;4. 观察冰块和蜡块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如熔化、凝固等;5. 记录冰块和蜡块的熔点和凝固点;6. 对比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0℃时,冰块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继续升高;2. 蜡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没有明显的熔化现象,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蜡块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继续升高;3. 冰块的熔点为0℃,凝固点也为0℃;4. 蜡块的熔点不确定,凝固点也不确定。

五、实验结论1.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或凝固完毕;2. 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3. 冰块属于晶体,蜡块属于非晶体;4.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掌握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六、实验心得1.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了解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3. 实验过程中,我明白了实验操作的严谨性,以及实验数据的重要性;4.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蜡块的熔点不确定等,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我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融化凝固创新实验报告

融化凝固创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其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为了探究熔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我们设计了一项创新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2. 探究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器材:冰块、蜡块、水、酒精温度计、烧杯、秒表、玻璃棒、加热器等;2. 实验软件:数据采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冰块、蜡块、水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初始温度;2. 将三个烧杯分别放置在加热器上,加热过程中用秒表计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变化;3. 当物质开始熔化或凝固时,记录开始熔化或凝固的时间;4. 观察并记录物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直至完全熔化或凝固;5. 将实验数据输入数据采集软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6. 分析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总结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冰块熔化实验结果:(1)冰块在0℃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成后温度继续升高;(2)冰块熔化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熔化。

2. 蜡块熔化实验结果:(1)蜡块在50℃左右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2)蜡块熔化速度较快,较短时间就能完全熔化。

3. 水凝固实验结果:(1)水在0℃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完成后温度继续降低;(2)水凝固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凝固。

六、实验结论1. 熔化凝固过程中,物质温度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2. 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晶体熔化速度较慢,非晶体熔化速度较快;3. 本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了对物质熔化凝固规律的认识。

七、实验创新点1. 采用数据采集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2. 设计了不同物质的熔化凝固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熔化凝固规律的理解;3. 将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熔化凝固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lfp锂离子电池化成产气实验解析

lfp锂离子电池化成产气实验解析

英文回答:This experiment aims to analyse possible 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the lithium ion batteries by heating them and observing the gases they generate。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was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safety risks that lithium ion batteriesmay have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and to propose appropriat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rogrammes。

Before th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samples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laboratory equipment need to be fully prepared to ensure the rigour and regulation of the experiment。

The security risks that may arise from the experiment need to be fully considered to ensure that the experiment is safe and manageable。

本实验旨在通过加热锂离子电池并观察其产生的气体情况,分析电池内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进行该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锂离子电池在特殊条件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在实验进行之前,需充分准备锂离子电池样品和实验设备,以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需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实验的安全可控。

锂电池化成分容及检测设备研究报告

锂电池化成分容及检测设备研究报告

锂电池化成分容及检测设备研究报告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环保等优势,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锂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容量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温、快充、过放等情况下更为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锂电池的成分容进行检测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化成分容及检测设备的研究进展。

一、概述锂电池的成分容是指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四个组成部分的比容量。

换句话说,它是锂电池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电池总容量相对于其化学计量容量的比值。

成分容的大小直接反映出锂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电池的成分容下降了,就意味着它的充电和放电能力将减弱,甚至完全失效。

因此,成分容的检测对于锂电池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二、成分容的研究成分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合成和制备、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等方面。

具体来说,在材料合成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控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增强其电极活性和电化学性能。

在电化学测试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谱等技术对锂电池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建立电池性能和成分容的关系模型。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高性能锂电池材料,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

成分容的检测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宏观测量法,即对电池整体的电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成分容。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测试设备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精度要求。

另一种是微观分析法,即对电池中的材料和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然后计算得出成分容。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一些微观分析设备和技术,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负离子发射光谱仪等。

四、检测设备的发展随着锂电池应用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锂电池检测设备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成分容检测设备,包括电化学分析仪、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

化成工作总结

化成工作总结

化成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化成公司工作,这段时间让我收获颇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化成公司的工作经历,分享我所学到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我要感谢化成公司给予我的机会和信任,让我有机会在这里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化成行业的知识和技能。

我深入了解了化成产品的生产流程,学会了如何运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来研发新产品。

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我要谈谈我在化成公司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在这段时间里,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挑战。

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我也学会了如何保持耐心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这些经历,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也更加自信和自信。

最后,我要说说我在化成公司工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事和朋友。

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相处,也学会了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我在化成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化成行业的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感悟。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会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为化成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化成公司给予我的机会,我会珍惜并努力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成试验

化成试验

錳系化成試驗結果及流程確認
一.試驗工藝及流程
脫脂→水洗→水洗→酸洗→水洗→水洗→化成→純水洗→純水洗青烽103# 自來水自來水冰乙酸自來水自來水磷酸二氫錳
50g∕L硝酸鈉硫酸鋁
OP­10 氟化氫銨
硝酸
單寧酸
55℃&10min 25~30℃&20~60sec 45℃&1~3min
二.操作條件及試驗結果
酸洗︰冰乙酸50m1∕L;硝酸鈉20g∕L OP­10 0.5 g∕L
化成︰磷酸二氫錳35 g∕L;硫酸鋁3 g∕L;氟化氫銨2 g∕L;硝酸5 m1∕L;單寧酸0.5 g∕L
酸洗︰冰乙酸50m1∕L;硝酸鈉20g∕L OP­10 0.5 g∕L
化成︰磷酸二氫錳30 g∕L;硫酸鋁3 g∕L;氟化氫銨2 g∕L;硝酸3 m1∕L;單寧酸0.25 g∕L
三.結論
以上試驗結果沒有達到正常之效果,實驗室將盡快改善工藝條件,分析具體原因,便於后續生產之要求
試驗產品D82素材共24pcs
侯瑾濤
2003.11.13。

化成车间实习报告

化成车间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了解化成车间的工作流程和工艺要求,我于2021年6月至7月在XX化成车间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化成车间的基本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方法。

2. 掌握化成车间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操作规程。

3. 熟悉化成车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 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我首先参观了化成车间的整体布局,了解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和设备分布。

随后,我跟随师傅学习了化成车间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准备、配料、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等环节。

2.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逐步掌握了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反应釜、过滤器、离心机、干燥机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在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参与了多个生产批次。

在师傅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

4.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车间组织的安全培训,学习了化成车间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三、实习收获1.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化成车间的基本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2. 我掌握了化成车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师傅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四、实习体会1. 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实习使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 实习使我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关注安全问题,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总之,本次化成车间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化成车间实习报告

化成车间实习报告

化工厂车间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工作内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在XX化工厂进行了为期XX天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化工厂车间的生产工艺、设备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收获颇丰。

二、实习单位简介XX化工厂成立于XXXX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

主要产品有XX、XX、XX等,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油墨等行业。

工厂占地面积XX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员工人数XX人。

三、实习内容1. 生产工艺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化工厂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合成、精馏、过滤、包装等。

以合成工艺为例,我了解到其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等步骤。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化工生产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设备运行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工人师傅学习了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如反应釜、离心机、干燥机等。

同时,我还了解了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如何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3. 安全管理化工厂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了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了事故应急预案。

同时,我还参加了厂里的安全培训,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4. 环保理念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化工厂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工厂设有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此外,工厂还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努力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了解了化工厂的生产工艺、设备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为我以后从事化工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工人师傅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意识。

五、实习总结通过为期XX天的化工厂车间实习,我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合成化学实验报告.

合成化学实验报告.

合成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合作者XXXXX大学化学化工系实验者基本信息书写要求一、实验题目二、实验内容简介(摘要):简单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意义、产物应用领域、通过实验,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的简单叙述。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写出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的化学试剂的物理常数、规格、用量、生产厂家;实验仪器型号、生产厂家。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用化学反应式表述反应过程、必要时可配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五、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以简练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数据。

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必须当时完成,不得事后补填。

六、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必须指出实验结论、对产物用文字(如外观、状态、颜色、气味等)和数据(如产率、体积、质量、产率、熔点、沸程、折光率等)进行描述七、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束后,应仔细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从理论上、实验技术上对实验作出有价值论断,指出实验要点、技巧;自己实验的不足、改进的方法;对实验方法的合理化建议等。

实验分析要理论结合实际,要对实验有深刻的理解。

八、回答问题对课后思考题作出符合题意的解答。

说明:课前预习写在实验报告上(包括实验题目、摘要、仪器与药品、实验步骤),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填写,分析讨论、回答问题课后写,实验三天后交报告。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第页 /共页第页/共页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成绩和评语第页/共页实验一Jone’s试剂氧化法制备薄荷酮薄荷酮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用于香精和香料的制造。

薄荷醇有8种异构体。

从天然薄荷油中分离所得到的是左旋薄荷醇,它是薄荷植物的主要成分,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广泛用于医药、饮料、香料和化妆品工业。

(-)-薄荷醇和(-)-薄荷酮都具有稳定的全平状构象。

实验目的:1.了解Jone’s试剂及其氧化反应特点2.学习半微量合成技术/减压蒸馏技术3.学习薄层展开技术实验原理:Jone's试剂试剂与用量:薄荷醇1.0g(4.0m mol); 丙酮20mL; 三氧化铬,硫酸。

化成分容年总结

化成分容年总结

化成分容年总结引言化成分容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技术,用于确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本文将总结过去一年中所进行的化成分容实验,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实验目的化成分容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物质中各组成部分的含量或浓度,以及它们的分子结构。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实验方法本年度所进行的化成分容实验主要涉及溶液配制、反应分析、质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面。

以下是具体的实验方法:溶液配制1.首先,称取所需的化合物,并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以制备所需浓度的溶液。

2.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我们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反应分析1.通过反应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化合物中各成分的摩尔比例。

2.反应过程中,我们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反应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质谱分析1.利用质谱分析技术,我们可以确定物质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对含量。

2.在进行质谱分析前,我们需要将样品制备成液体或气体状态,并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质谱仪进行测定。

红外光谱分析1.红外光谱分析可以提供有关物质结构、官能团和键的信息。

2.我们将样品置于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定,并根据光谱图形对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取得了以下实验结果和讨论:溶液配制通过精确称取化合物并根据所需浓度配制溶液的方法,我们成功制备了多种浓度的溶液。

重复实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操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反应分析通过反应分析,我们测得了不同反应物摩尔比例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是稳定的,且达到了理论预期。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结果显示了不同组分的相对含量。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质谱图谱,我们可以确定不同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浓度,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图谱反映了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我们对不同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进行谱图解读,从而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融化实验报告

融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固体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2. 比较不同物质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融化过程中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1. 实验器材:酒精灯、温度计、试管、镊子、石蜡、冰块、碎冰、食盐、水、保温杯、不锈钢杯、蜡烛、玻璃棒、量筒、烧杯、秒表。

2. 实验试剂:石蜡、食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所有器材清洁、干燥。

2. 将石蜡和冰块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并用镊子夹住试管口,防止石蜡滴落。

3. 点燃酒精灯,将试管放置在酒精灯上加热。

4. 观察石蜡和冰块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数据。

5. 将碎冰放入保温杯中,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

6. 将装有水的试管插入保温杯中,观察水温的变化,记录数据。

7. 将冰块放入不锈钢杯中,用蜡烛加热,观察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数据。

8. 将实验数据整理,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石蜡完全融化。

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较为平缓。

2. 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冰块完全融化。

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较为明显,存在一个明显的熔点。

3. 在保温杯中,加入食盐后,水温下降,直至冰块开始融化。

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较为平缓。

4. 在不锈钢杯中,用蜡烛加热冰块,温度变化较为明显,存在一个明显的熔点。

五、实验结论1. 不同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不同。

晶体物质在融化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熔点,温度变化较为明显;非晶体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较为平缓,没有明显的熔点。

2. 加热方式对物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影响。

直接加热可以使物质温度迅速升高,而间接加热可以使物质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变化较为平缓。

3. 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与物质的性质和加热方式有关。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2. 加热过程中,控制好加热速度,避免加热过快导致实验数据失真。

2017071002-化成形成SEI膜各阶段过程

2017071002-化成形成SEI膜各阶段过程

2017071002-化成形成SEI膜各阶段过程一、化成的目的化成是为了电池活化,形成稳定的SEI膜,即纯化过程,类似金属处理中的发兰或淬火。

过程产生气体反应式:LiCoO2 充电 LixCoO2+XLi++Xe-放电Li++e-+yC 充电 LiCy放电其中Y=6,X≈0.5X=0.5为满充,电压为4.2VX>0.5为过充,过充导致太多锂离子嵌入碳原子,界面被挤松开不良,放电衰降快,过充过大导致电池起火,过放为电压低于3.0V,电池易坏掉,因为无电荷,SEI易损坏。

二、化学阶段1、注液后未活化,自然形成电压0.3V2、活化时产生气体,形成SEI纯化膜,各阶段如下:0.3V充电到3.4V 绝大部分气体逸出 SEI初步形成3.4V充电到3.9V 全部气体逸出 SEI膜形成,不够稳根据界面稳定程度重复充放电几次再利用3.0V←4.2V,1C放电测容量在充放电转换中,锂离子和SEI膜中锂相互置换而依存。

三、化成流程设计1、卷绕工艺,界面不良,界面指阴阳+隔离+阳极界面。

①0.02C(或0.05C)小电流充电→3.4V ;慢充为稳定形成SEI膜。

0.02C充电450分钟或0.05C充电270分钟。

②0.1C大电池销快充→3.9V;放出全部气体,因前已形成SEI膜与锂离子有置换能力,可稍加大电流;做Degassing(钢壳抽气封口),放出气体,再次封装,这时SEI膜不稳定。

0.1C充电至3.95V,电压控制。

③0.5C 充电快充→4.2V "可多做几次以便稳定SEI膜片,界面差,但液态电解质电导率高"更大电流4.2V,0.5C 放电→3.0V④此后 3.0V,01C充电→4.2V 测试1C容量4.2V,1.0C放电→3.0V电流大小和SEI膜的关系 SEI膜越多,荷电能力强,电流越大SEI膜越少,荷电能力弱,电流越小其中化成和容量测试为不同工序,即①②为化成流程,③④为分容流程。

四、检查方法检验自放电能力1、常温一个月存储荷电能力2、45℃ 7天看OCV或压降值,并稳定SEI膜3、85℃ 4hr ,4.2 V 满充,看存储性能4、笔记本电脑电池用60℃,300 Cycles,80%Cap 标准容量,阻抗,电压,厚度等都检验。

化成膜发黑的报告1

化成膜发黑的报告1

TO:FR:TIME:SUB:镁合金化成膜发黑的改善报告一.化成膜发黑原因调查镁合金采用N系列新药水量产后,化成膜有发黑的现象,比例约80%。

调查原因是:镁合金产品经过蚀刻液N-1020残留在工件表面的脱模剂和污染物水洗以及KOH除不掉,在N-3100成膜时还是会发黑。

二.改善历程◆改善试验1:N-1020 的PH值控制低一点(小于3.0,在规定范围内),N-1020 后的3道水洗充分,各洗2分钟;结果:有改善效果,但仍有约60%发黑。

◆改善试验2:KOH碱洗时间延长至20分钟(正常工艺为10分钟),以除去经过蚀刻液N-1020残留在工件表面的脱模剂和污染物;结果:有改善效果,但仍有约50%发黑。

◆改善试验3:在蚀刻液后的第二道水洗增加超声波装置,时间3分钟,KOH碱洗时间延长至20分钟,通过超声波除去黑粉。

改善后的工艺流程如下:脱脂→水洗ⅹ3→蚀刻→水洗→水洗→水洗→碱洗→水洗ⅹ3→表调→水洗ⅹ3→化成→水洗ⅹ3→烘干10% KOH+0.1% SD-80 10% N-1020 10% KOH 5% N-2010 10% N-310060℃40℃RT 70℃60℃RT 120℃10分钟1分钟3分钟20分钟5分钟1分钟20分钟超声波超声波超声波超声波结果:化成膜外观颜色均一,无发黑的现象,化成膜发黑的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改善试验4:虽然改善试验3对化成膜发黑的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但碱洗20分钟极大的影响了产能,每小时只能生产5.5架,一天生产132架,即一天生产大件产品132*28=3696PCS,这样完全不能满足出货的要求,为此把碱洗时间减少为15分钟;结果:化成膜外观颜色均一,无发黑的现象。

◆改善试验5:碱洗时间进一步减少为10分钟;结果:化成膜外观颜色均一,无发黑的现象;这样每小时就能生产10架,一天生产240架,即一天生产大件产品240*28=6720PCS,这样产能就提高了差不多1倍。

18650注液量和化成曲线相关性 .doc

18650注液量和化成曲线相关性 .doc

18650/2200mAh注液量和化成曲线相关性第一次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1、通过分析化成电压与容量等特征数据和不同电液量的拟合相关性,得到筛选电液量不足电池的方法;二、试验设计:1、试验原理:同型号电池在相同化成制度下(相同化成时间和电流密度)表现出的不同曲线特征主要为电池的电压和以此相关联的恒压(或恒流)容量比值,该电压为化成检测柜的采样电压(包括充电态和搁置态),对该电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A.检测柜采样器本身测量准确性;B.采样端和电池的接触阻值;(充电态下有影响,当接触阻值增大时,采样电压相应增大)C.电芯中活性物质的含量(既涂布敷料量,此值影响电解液含量);D.电解液含量(既电解液量和敷料量比值,电解液含量越低,参与化成反应的活性物质越少,在相同时间和相同电流下,其正负极间电势差将越大);E.化成反应生成的气相(气相将减少反应界面,在相同时间和相同电流下,其正负极间电势差将增大);由于以上因素在现条件下,难以预定相应的水平值,以验证评定对化成曲线特征的影响.因此,由D因素电解液含量中取电液量为变量,预设三个水平(既电解液量3.2g,4.2g,5.2g),拟合分析电液量和曲线特征(电压等)的相关性,并寻求从曲线特征判定筛除电液量不足电池的方法,和了解以上因素对化成曲线特征的干扰状况;化成曲线主要特征:A、各恒流充电工步的终止电压;B、各恒流充电工步后搁置终止电压;C、恒流恒压充电工步恒流比;2、试验步骤:A、取在注液生产的18650/2200mAh电池105pcs,在电池上写上编号;B、称取原重并记录(电子称精度:0.01g)C、在标准注液量(5.2g)偏少2g内给电池注液(注液量为3.2~5.2g);D、抽真空,电液压入电池,称取注液后重量,由注液前后重量算得注液量;E、电池搁置浸润约40h;F、电池上柜化成,化成工艺为下:工步工艺时间(min)电流(mA)截止电压(V)截止电流(mA)1恒流充电3030 4.1002恒流充电60220 4.1003搁置104恒流充电240440 4.2005搁置106恒流恒压充电180440 4.200227搁置108结束G 、按正常分容;三、试验数据:1、原始数据注液量和曲线检测数据.xls 注液量和化成曲线.xls2、化成时曲线各特征和电液量的关系: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8图7图9图10四、试验总结:1.从图1~图6可见:化成曲线各特征与电池电液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化成初期小电流充电时,但是,整体斜率不够大,且95%预测区间过宽,如果以此作为筛选电液量≤3.2g,其分辨度过小,将导致误判成本过大,不适用于现生产要求;原因分析:A.化成检测柜电压测量(搁置态)自身准确性差,见图11,电池在内阻测试仪和检测柜上电压差,标准差为:0.007V,极差为:0.03V;B.化成反应过程产生气体,产气量差异导致在反应界面上的气相增长率差异,对曲线特征形成干扰;(可能现象:化成充电初期,产气量较少,干扰相对较小,因此,在此时期的电压-电液量相关性相对较好)C.在充电状态下,电池外壳和触点接触电阻差异,导致采样电压有较大差别;(由图12可见,在充电时,触碰到电池,其和采样端的阻值发生变化,电压值会随着改变)图122.从图7~图10可见:电液量越少,放电容量越小;而不可逆容量、充电容量和放电回升电压越大,且越发散,说明电液量少,参与电化学反应活性物质减少(放电容量小),极化变大(放电回升电压大),负极片析锂(见图13电液量:5.09g,无析锂电液量:3.91g,部分析锂电液量:3.11g,析锂严重后续工作:由于在实验中发现化成初期小电流化成段曲线特征和电液量相关性较大,故在此段区间进一步细化放大,再次实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化成流程恒压充电截止电流0.05C和0.02C比较的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对化成流程恒压充电的截止电流做0.05C和0.02C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流程更适合化成流程
实验批次和方法
批次:第一批:正极7K0301负极7k0804喷码号07B16
第二批:正极外观不良负极外观不良喷码号07B20
方法:通过对两批次的电芯做化成和分容,每个批次都是分别用化成流程恒压充电截止电流0.05C和0.02C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分容,从而确定哪个截止电流更适合化成流程
所以对于此次的测试结论是化成流程选择流程一,即化成流程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
结论
通过两批次电芯化成流程的对比和其分容容量的比较可以知道流程一不论是充电容量还是放电容量都比流程二要少200 mAh的容量,但是在分容的时候流程一的电芯分容容量和流程二的电芯分容容量都相差很少,而在第二批的分容容量中流程一的电芯分容容量还比流程二的电芯分容容量多87 mAh,由此可以肯定用流程一做化成和用流程二做化成对其分容容量的影响很小,而流程一却比下化成流程:(流程一)
条件限制条件时间限制
恒流充电0.1C 2800mV 10 Min
恒流充电0.2C 4200 mV 360 Min
恒压充电4200 mV 0.05C 90 Min
休眠15 Min
恒流放电0.5C 3000 mV 150 Min
休眠15 Min
其它电芯做如下化成流程:(流程二)
测试结果
通过实验测试可知在第一批的测试中流程一和流程二的化成放电容量差为204mAh,分容容量差为3 mAh。在第二批的测试中流程一和流程二的化成充电容量差为209 mAh,放电容量差为203 mAh,分容容量差为87 mAh (流程一的分容容量比流程二的分容容量多87 mAh),不论是第一批的测试还是第二批的测试流程一的化成时间都比流程二的化成时间少1小时
条件限制条件时间限制
恒流充电0.1C 2800mV 10 Min
恒流充电0.2C 4200 mV 360 Min
恒压充电4200 mV 0.02C 90 Min
休眠15 Min
恒流放电0.5C 3000 mV 150 Min
休眠15 Min
化成以后对所有电芯做相同的分容流程,通过对化成和分容的容量和时间的比较从而可以确定哪个化成流程更适合做电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