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学设计评选结果
《He decided to be an actor》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绘画中的构图》 《燕子》 《电阻》 《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牛郎织女》 《笋芽儿》 《热带的气候类型》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搜索信息》 《让世界充满爱》 《楞次定律》 《圆明园的毁灭》 《赠汪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日月潭》 《圆明园的毁灭》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消失了的恐龙》 《黄河颂》 《草原》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莲文化的魅力》 《colours》 《常见的酸》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观潮》 《让世界充满爱》 《Do you collect anything?》 《信息的获取》 《Warming Up& Reading》 《初识“画图”窗口》 《美丽的小路》 《草原》 《想北平》 《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Seasons》 《现代机器人》 《24 时》 《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光的折射教》 《用 PhotoShop 自主打造放射状文字特效》
张樱 孙启涛 王学忠 祝木梯 王万芳 吕丽丽 王家强 李玉国 王桃 刘思江 闫晓红 孙宁宁 刘延庆 赵解放 张春华 张新贵 王淑玲 孙黎明 刘桂花 张倩倩 张景建 李蕾 田开庆 窦军平 房世忠 张希忠 孙希娟 孙希芹 陈凤娟 高峰 王心广 曹化宗 贾可新 张玉连 刘明 王霞 尹晓轩 于菊红 张颖 邓芳 钱小琳 杨培荣 陈涛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南 吉林 吉林 吉林 吉林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宜昌市 宜昌市 宜昌市 邵阳市 白城市 白城市 通化市 通化市 连云港市 镇江市 扬州市 连云港市 扬州市 扬州市 南京市 镇江市 南京市 苏州市 连云港市 南京市 扬州市 镇江市 镇江市 镇江市 连云港市 扬州市 镇江市 镇江市 扬州市 南通市 扬州市 南京市 连云港市 南京市 镇江市 连云港市 扬州市 扬州市 苏州市 连云港市 南京市 扬州市 常州市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青岛海逸学校曹晶)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外研社一起《新标准英语》第五册Module 10 Unit1山东省青岛海逸学校曹晶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英语外研社(一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3.课时:第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生词:Hongkong airport sea(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百度百科】/view/2607.htm二、教材分析:本模块是《新标准英语》第五册的第六模块,本课主要学习如何讨论将来要做的事情。
主要练习了一般将来时时态。
我将本单元内容设计为本模块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为新知识的呈现。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重点单词: Hong Kong, sea, airport.(2)能够掌握重点句型: Are you going to go to Hong Kong? Y es, I am. / No, I’m no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swim in the sea.2、能力目标:能用Are you going to …? 以及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来对他人将要做到事情提问,并且在别人询问自己时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做事情之前做好打算以及做事情一定要认真细心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回答意识。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对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的掌握。
2、教学难点: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用英语向他人描述将要做的事情,以及能询问他人将要做什么。
能将语言内容转化为实际交际。
在教学中,我采用“真实运用任务教学法”、“活动性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借助实物情景,利用小道具,进行小组对话,全班问答。
借助动作、手势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对句子意思有更形象的理解。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评选小学语文《乌鸦喝水》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评选活动乌鸦喝水学校: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阿陀小学姓名:田秀红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准备矿泉水瓶、小石子。
(2)教师:教学课件。
二、教材分析《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于瓶口太小,喝不到水。
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把瓶子周围的小石子往瓶里装,水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
课文内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
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三、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字。
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实验等直观教学化静为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奥妙,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区分“渴——喝”、“为——办”等生字。
四、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寓教于乐,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乌鸦图片【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 2&cm=1&sc=0&lm=-1&fr=ala2&pn=0&rn=1&di=25070302850&ln=1999&word=%CE%D A%D1%BB%CD%BC%C6%AC#pn2&-1&di246145701150&objURLhttp%3A%2F%2Fpic15.ni %2F20110722%2F7691857_170546365101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 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9aAzdH3F9 b0dd09hj8m8n1dd_z%26e3Bip4s&W662&H1024&T7657&S118&TPjpg问:你觉得乌鸦好看吗?课文里介绍了一只可爱的乌鸦。
“全国第四届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牛郎织女》麻春霞一、【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
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二、【教案背景】:六年级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知识面更广了,语言表述也已更具体、更有深度。
有自己的人身观、价值观、审美观。
我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会写本课田字格中7个生字,会认“舔“,”拽“两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等词语造句。
2、通过精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2、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神话故事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同怒,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引领学生树立强烈的正义感的;还要帮助学生从神话到科学的理解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
李春丽——第四届_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m2u1That is my father》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单词卡片及相关图片
二、二、教学课题 外研社小学英语一起点一年级第二册册第二模块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家庭成员的英语表达及如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说、唱、演中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启发讲授法:学习新单词时,先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有一个直观上的感受,在预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猜单词。
1.熟练掌握father mother grandpa grandma sister brother friend等单词。
2.能听懂、会说、会读以下句子:
That is my father.
This is your sister.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
2.能用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5.在学生基本掌握和了解了生词之后,教师再放录音,请学生明白如何介绍别人,同时让他们体会“this”与“that”在介绍别人时的区别。要介绍的人离自己较近时,用“this”,而介绍的人离自己较远时用“that”。
6.教师再放录音,请学生体会跟读,力争做到模仿、跟读与理解同步。
Step 3.Practice.
Step 2.Presentation
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教师对同学们说:“大家知道照片上的人都是谁吗?谁能用英语介绍一下呢?今天Sam Daming和Amy都在向朋友介绍他们的家人,他们是如何介绍的呢?让我们到今天的课文中去了解一下吧!”/c/2003-10-16/1142929009s.shtml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设计大赛小学科学《杯子变热了》孟祥芹
1、能根据生活经验,借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探究“热是怎样在固体中的传递”的。
2、能在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中,逐步养成善于交流、认真倾听、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3、知道热传导的基本特征、不同物体传热的本领不一样,知道生活中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学期《热的传递》单元的第一课。
刚才同学们都动脑思考了,老师这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这样的材料,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是凡士林,它的特点是有粘性,可以粘住轻小物体,遇热会熔化。(蜡烛、铝棒固定在支架上、酒精灯、火柴、铝片、试管夹、铜棒)
小组讨论,利用这些材料我们怎样来设计实验,比较直观地看到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取三根火柴,分别用火柴头蘸取少量凡士林,等距离地粘在铜棒上,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发生的现象。大屏幕演示:
2、教材分析:杯子变热了,锅把变热了,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它们是怎样变热的呢?本课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不同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辨析常用物品中传热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探究热在固体中传递的特点,认识热传导。
(2)这两组实验都说明了热是怎样传递的?
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板书:传导:温度高→→温度低。)
(三)验证物体的传热能力
教师:铜铝都是金属,其他物体传热本领一样吗?
教师:木、铝、瓷、玻璃、塑料、热水、烧杯,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比较传热本领吗?
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教师:每件物品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
第四届_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2012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参赛教案
【教师活动】下面就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学习搜索的技巧。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打开“百度”主页。
请同学们观察百度的分类搜索栏目:
注:幻灯片链接:/view/f9dcdc6727d3240c8447efa9.html 【设计意图】用数字说话,让学生对勤俭节约的好处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学生看了之后感觉很震撼,意识到了节约确实很有用,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大家的力量汇聚起来,
请各小组探索,试着保存两张关于节约的图片。
说一说保存图片的方法。
请小组派代表到教师机前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授之以渔,让学生尝试不同媒体内容的搜索和下载方法,并且分享下载的图片。
4)声音信息检索
【教师活动】大家听过有关节约的歌曲吗?。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办南小圩河小学衣芳芳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小学数学2.课时:1课时3.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数对的图片和资料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这之前,学生知道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之后,将为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知识的时刻。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经历体验时、分、秒长短的过程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地读初中面的时刻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有关钟表时、分、秒的图片、课件四、教学方法问题谈话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联系生活,激发学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好吗?/view/d2d63388d0d233d4b14e694 6.html师:你们猜的真好,课前老师让你们回家搜集钟表,不知大家都带来了没有?(学生纷纷举起钟表)师:“钟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一年级时就已经初步了解了钟面,会认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钟表的更难一些的知识,时分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钟表,请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板书“钟面”师:“谁来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生说自己的发现。
师:“同学们刚才的发现真不少,现在我们来整理一下吧。
”/view/3fb8046ea98271fe910ef9bc.html 1、大格。
2012第四届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word=%D0%C7%D7%F9%CD%BC%C6%AC 9%CD%BC%C6%AC
2.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dialogues like this. Then act it out in pairs.(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师通过问题与填空,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004/8-16/02857.html
3.Ask one student at a time to read a paragraph. After each paragraph, ask students to say which part of the text they do not understand. Less able students may find some of the names of the star signs difficult. If so, do not force them to learn them by heart because they are only used here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m to learn the adjectives that describe people’s characteristics. This will enable them to complete the Main Task at the end of the unit. (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层层深入,同时注意阅读课的要旨是强调阅读,真正地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互联网应用教学案例(郭术桂)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Module 3 Plans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weekend?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郭家屯初中郭术桂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2、学科:英语3、课时: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使用“百度词典(/)”了解单词发音、用法并熟记单词。
二、教学课题外研版初一英语下册 Module 3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外研社初中英语(新课标)七年级下册Module 3 Plans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内容分析:本单元是第三模块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以讨论周末要干的事情为话题,把焦点放在学习“计划”这一交际项目上,该话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何运用,有助于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为一般将来时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过将来时的基本用法,be going to 这一句型他们大部分都能脱口而出。
因此,本节课只需简单解释be going to的构成和用法,可以把重点将放在掌握单词短语和使用be going to来对话这两部分。
【学习目标】词汇: go over, picnic, housework, on, else, nobody, at, nothing, silly, fantastic, forward语法:be going to 的意义和用法。
功能:计划、打算、意图的表达与询问。
2.语言技能听:能听懂关于计划的对话,判断对方的计划。
说:能用be going to表达自己的计划、安排,能询问对方的计划、安排。
读:能读懂包含计划、安排的短文,并且判断文中人物的计划、安排。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设计者韩冬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设计者韩冬教案第一章: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历史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b.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 教学内容:a. 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构成的庞大网络系统。
b.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Internet,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
3. 教学活动:a. 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b.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c. 学生讨论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
教案第二章:互联网的应用领域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b.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在各领域的作用。
2. 教学内容:a. 互联网的应用领域: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等。
b. 互联网在各领域的作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等。
3. 教学活动:a. 讲解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b. 通过案例分析互联网在各领域的作用。
c. 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案第三章:互联网的教学应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
b.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教学的优点和挑战。
2. 教学内容:a.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在线教育、远程教学、课堂互动等。
b. 互联网教学的优点: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师生互动等。
c. 互联网教学的挑战:教学质量、网络安全、学生自律等。
3. 教学活动:a. 讲解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
b. 通过视频、案例等方式展示互联网教学的优点和挑战。
c. 学生分享自己对互联网教学的看法和经验。
教案第四章:互联网的安全与道德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b.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道德规范。
2. 教学内容:a.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网络病毒、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
b. 互联网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文明上网、拒绝不良信息等。
3. 教学活动:a. 讲解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b. 通过案例分析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方案
附件1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方案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协办单位:百度公益基金会北大未名集团承办单位:《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二、活动参与对象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及中职各学科教师。
三、征集时间安排征稿时间:2012年9月10日—2013年3月20日评审时间:2013年3月21日—6月30日四、教学案例评选项目1. 教案设计(格式:word)2.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格式:PPT)3. 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简称:微课(格式:MPEG,WMV)以上项目可任选一种,也可以选多种。
五、征集内容及要求1. 教案设计要求(1)教案设计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教学背景、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
(2)教案设计中要突出互联网对学科教学的支持作用,展现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3)教案设计的文件名,命名规则为:教学课题名称_教师名称。
如“找规律_王明”。
2.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用PPT形式组织的教学资源)要求多媒体教学软件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
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
3. 微型教学视频课例要求所提交的视频要求图像稳定,色彩正常;声音清晰,声画同步;单机拍摄稳定,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自然;拍摄设备不限(如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视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视频格式为:MPEG,WMV,时间一般为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六、作品报送方式1. 作品提交方式(1)教学设计报送方式(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报送方式(3)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简称:微课)报送方式2. 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3年3月20日24时止七、评选过程由组委会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技术、教研和教学等相关专家和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专家进行教学案例的评审工作。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
创设问题情景1:
1、弹簧拉伸、压缩;
2、海绵受力体积变小;学生归纳形变的概念
3、钢条受力发生弯曲。
视频播放:说明一切物体都能发SsQwu.html
创设物理情景2:
(1)让学生体验弹簧拉伸、压缩都可以恢复原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师引导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无缝结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能力得到提高。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SsQwu.html
(2)非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4、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创设问题情景3:回顾开始播放的视频,引入弹力: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优点:
1、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探究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展示。)
答案:K=2000N/m L0=20cm
课堂小结:
(一)弹力的概念(接触力)
(二)弹力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三)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
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赵宏 第四届_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新部编本评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通课文。想想七月的天山又是怎样的呢。
2、字词检查。
3、说说七月的天山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自主学习”理念。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再读课文,动动笔,为研读课文、品读天山美景预做“热身”。
3、品读第2自然段。(
(1)思考:在这一段话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
(2)同桌交流: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预设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师随机板书:雪峰 雪水)师:从修辞的角度,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正是因为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天山的美景更真实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板书:比喻)通过朗读来体现天山的美。
2.深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那些句子写得好,细细地品读课文,读出味道来,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反问地修辞把天山的美景描画的形象、具体,表达情感。并及时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著名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今天我们就随作家一同走进天山去看一看、游一游《七月的天山》吧!板书课题。
预设B: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从水声写出了密林幽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师板书:水声)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四年级第四课制作电子小报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交通安全》小报我要宣传“交通安全”!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师:在制作小报之前,我们要考虑好所制作的小报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
【自学教程网】页面设置视频演示:2、整体布局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报包含哪些元素了,那如何把这些元素放入到我们要制作的小报中呢?首先我们要有总揽全局的意识,在制作小报之前要事先计划好,哪个地方放标题,哪个地方放文字,哪个地方放图片。
【自学教程网】整体布局视频演示:3、加入文本素材师:为了使标题显眼,我们可以利用艺术字来插入标题,在插入标题的时候可使用一种或多种艺术字。
为了使文字可以随意移动,我们可利用文本框来插入文字内容。
文本框有横向和竖向之分,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自学教程网】设置文本框视频演示:4、设置边框和底色师:在插入自选图形和文本框时,为了使版面更加美观,我们可以对自选图形和文本框进行边框和底色的处理。
5、查漏补缺,美化版面师:缩小视图比例,观看版面整体效果。
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图片素材进去,对小报进行最后的修改处理。
【操作练习】: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在进行辅导的同时,找出一幅做的比较好的作品和二幅代表性问题的作品。
适时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同时给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加分。
(三)问题作品,加深印象师:我们现在来看看个别同学的作品。
(电子教室软件转播学生机屏幕)第一幅转播文字图片都处理的比较好的作品,第二幅转播文字为主的作品,第三幅转播以图为主且排列错乱的作品。
提问:小组讨论一下,这三幅作品你认为哪些好,好在哪里哪些不好,不好在哪里交通安全小报自学网: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通过对比,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出问题所在)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能找到问题所在,我们在制作电子小报的时候,要注意:标题要言简意赅,图片内容不宜太多,版面花边和其它装饰以造型简单为好,整体布局要均匀,不要头重脚轻,或是偏向某一个角落。
第四届_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检阅 晋鹏~~
1、(小组讨论)“国庆检阅之前,什么事情让队员们很为难?”
到底让不让博莱克参加国庆检阅,让队员们感到很为难。
2、该不该让博莱克去,为什么这么为难呢?
如果让他去…….
如果不让他去……
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为。
3.师范读。
1、再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别读,齐读,体会队员们为难的心情。
2、B、把老师和大家都难住了,这样吧!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这次检阅,我们直接告诉他吧!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慰博莱克的任务。
/v_show/id样的人,面对帮助他们的人,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作为健康的我们,应该像文中的儿童队员那样——尊重爱护残疾人。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Biblioteka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辅助工具】
图片、课件、视频、资料
三、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语言描写很有特色,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词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在学习时,使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互联网优秀教学案例
师:大家都看完了吧,谁来说一说这些陶瓷艺术品是哪些年代。
生:新石器宋元明清(直接说朝代)
师:(板书新石器 宋 元 明 清)
师:(指到板书)从这里可以看出最早的陶瓷出现在什么时候?(板书:陶)生:新石器时代【搜索】9284551.html
师:我们接着看看窑烧。(视频:窑烧)
师:陶瓷就是土与火的艺术 。(指着板书)同样的方法可以制作出陶器,也可以制作出瓷器,这又是为什么呢?”
师:(走下课堂)你来分辨一下,哪个是陶器?哪个又是瓷器?
生:分辨,这是陶器,这是瓷器。(上台分辨)
师:(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用手摸这种办法好。)大家也来摸一摸。
师:“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器,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商代(板书:商)就出现了瓷器(板书:瓷),从此陶和瓷并肩发展,一直走向现在的辉煌。”
师:“其中唐朝(板书:唐)出现了一种特别有名的陶器,它是什么?”
生:唐三彩(4689583838/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小学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何春宏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教材版本:人教课标版
3.学科:美术
4.课程类型:欣赏、评述
5.年级:五年级下册
6.课时:第1课时
7.教学环境: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有关古代陶瓷的资料。
5、我也看见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图画。(掌声送给他们)
6、劳动带来快乐,快乐创造艺术。你们已经会用所学的方法去欣赏艺术品,很棒,姑娘、小伙子们。
总述:对每一件作品进行补充,分析,观察这些陶瓷身上体现的文化内涵,着重赞美制作这些陶瓷器皿的劳动者。由此可见,精美的的不光是陶瓷器皿,更为伟大的是制作这些艺术作品的劳动者。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田海平
互联网与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外研版八年级下Module 4 与Module 5 语法整合(后置语法课)If条件状语从句坊子区黄旗堡中学田海平教材分析:Module 4 和Module 5 主要讲述了if 所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一初中阶段重要的语法内容,本节课是一节后置语法课,是在学习完M4和M5 所有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个语法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练习的一节课。
教学目标: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教学重点难点:从句、主句的时态设计思路1.坚持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在班级里展开调查,学生初步学习获得他人信息的方式。
2.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要符合现代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愿去参与,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学到有用的英语。
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Step 1、Presentation:出示自制幻灯片:(汉译英)1、If I pl ay well, I’ll play the solo.2、If the teacher chooses Kylie, she’ll play the dance music.3、If she becomes a star, her parents won’t send her away.4、If you want to turn on the recorder, press the red button .(Press the red button A if you want to turn on the recorder)5、If the light is red ,you must stop.(设计意图:通过对此类句子的翻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条件状语从句的大体框架)Step 2、GrammarT:We have learned Adverbial Clauses of Condition , now , watch thesentences carefully , can you say out something about Adverbial Clauses of Condition ?S1: 引导词是if.T:Y es , anything else ?S2: 主将从现、主祈从现、主情从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视频播SsQwu.html
(三)几种常见的弹力方向
(1)常见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
(2)常见弹力的方向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4)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
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
(3)经历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2)非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4、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创设问题情景3:回顾开始播放的视频,引入弹力: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优点:
1、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使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探究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优势,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能力得到提高。
①支撑面的弹力
支持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②绳的弹力
由于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拉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例题2、判断下列支持面对物体弹力的方向
(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展示。)
巩固练习2、判断下列支持面对物体弹力的方向
引导学生总结假设法:可以假设将与物体接触的另外物体撤去,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若能则无弹力,若不能则存在弹力。
巩固练习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创设问题情景4:弹力发生时,如何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结合实例,得出:
3、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例题1:请分析以下球体受到的弹力:
(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展示。)
形变与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已有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2)在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尊重事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材分析
《弹力》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是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节续重力之后,在摩擦力之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展示。)
答案:K=2000N/m L0=20cm
课堂小结:
(一)弹力的概念(接触力)
(二)弹力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三)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
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
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四)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 x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分组讨法
教师引导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无缝结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能力得到提高。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SsQwu.html
课外拓展:
开放式问题:
1、撑杆跳高跳得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滞空时间主要由哪些方面决定?
课外布置:自制弹簧秤,并组织评比。
告诉同学教学反思
本节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用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和动画,让学生观察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规律,总体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图象,然后进行比较。
图象法处理数据更为直观,更容易得出物理变化规律,且该种方法处理数据能更好地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
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得出胡克定律:F=KX(K为弹簧的颈度系数)
(四)胡克定律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这个定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的,所以叫做胡克定律。
(2)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探究微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在了解形变的概念、弹力的产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诊断性测试
1、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2、有一弹簧,挂上20N的砝码时,长为11cm,再增加40N的砝码时,弹簧再伸长2cm。求(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的确定,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二)难点: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1)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同时,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
1、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的指导不够细致。
2、学生在观察视频后,应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老师包办的不要过多。
3、由于本节课堂容量较大,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4、有些问题学生失去了自我思考的体验,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思维能力。
设计实验方案:请提出你的设计方案,完成实验探究。(教师用动画模拟演示实验)
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有些组使用的弹簧是不一样的)──分
析数据──处理数据。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弹簧的长度L/cm
弹簧的伸长量x/cm
弹力的大小F/N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软件绘出F—X图象,在同一个直角坐标,做出两个不同弹簧的F—X
新课教学:
创设问题情景1:
1、弹簧拉伸、压缩;
2、海绵受力体积变小;学生归纳形变的概念
3、钢条受力发生弯曲。
视频播放:说明一切物体都能发SsQwu.html
创设物理情景2:
(1)让学生体验弹簧拉伸、压缩都可以恢复原状;
(2)橡皮泥被压缩后不能恢复原状。
(3)用较大的力拉弹簧和橡皮筋,结果被拉坏了。
学生概括:弹性形变
非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教师总结点评: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2、微小形变的观察及分析
实验一:微小形变激光演示
实验二: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3、形变分类
(1)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外s/view.php?aid=185
创设问题情景5: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弹簧形变时的弹力跟它发生的形变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根据你们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体验,对上述关系进行猜想?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
2、公式:F=k 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牛每米,符号N/m
776.htm
例题3: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100N拉力时长度为25cm,受300N拉力时长度为35cm,求这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原长。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学校:姓名:
职称: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郝建云,中学一级教师,一九九四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任教与青州市朱良初级中学,自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胆进行教研教改,取得了一定成绩;二0 0八年获青州市教学能手称号;二00九年获青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弹力》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前自检
二、教学课题:《弹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2)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