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40 汉代儒学 含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4】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4】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4】含答案人教版历史2019年高考一轮训练学题【4】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延安调研)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答案 C解析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是在东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故C项正确;当时占主导的是官营手工业,材料反映的也是官营手工业,故D 项错误。

2、(2019·淄博三模,24)公元前651年,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

这反映了当时齐国()A.试图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积极推行孟子仁政思想C.努力获得诸侯国的支持D.取代周王室的共主地位答案 C解析春秋时期还没有出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孟子仁政思想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是一种民本思想,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且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齐国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获得诸侯国的支持,以便周王承认齐国为合法霸主,故C项正确;齐国要求周王承认齐国为合法霸主,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同时又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

据此可推测胡适( )A.主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C.以墨家思想来否定儒家思想D.肯定了墨家学派的个人自由思想答案 B解析“非命”的观点认为不存在宿命,一切都是人自作的,必然且合理,材料中“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同时又……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表明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故B项正确。

6、(2019·全国卷高考模拟调研,30)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包字进城,包则灵”的理想。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代儒学成为儒学思想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代儒学成为儒学思想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代儒学成为儒学思想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A. 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 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 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B材料中〝对正当性的信仰〞,其〝信仰〞为思想方面的,意为〝在思想上树立一个权威,使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故B项中〝君权神授〞,神化了皇权,美化皇帝统治的合法性,故符合;A项中〝民贵君轻〞不是强调统治者的权威性,而是强调民众的重要,故排除.C项〝格物致知〞和D项〝知行合一〞是理学中强调自我道德休养,与题中服从统治者的信仰不符.故排除;应选B、此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和宋明理学,要求掌握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主流思想,一方面了解它作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认识它的发展过程也是为迎合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而不断改造的过程,它是封建专制统治下思想专制的产物.另一面也要认识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太〞:现代汉语解释为〝过于、很、高、大〞等,在日语中有〝粗、胖〞之义,韩语中有〝大的、最初〞等意思.〝祭〞:现代汉语解释为〝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在日语和韩语中,除了这层意思,还增加了〝节日〞的用法,如〝樱花祭〞.可见中、日、韩三国〔〕A. 存在文化共通之处B. 曾经同族同宗同文C. 古代崇尚儒家思想D. 自古和睦形同一家A材料反映出中日韩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故A正确;中日韩不是一个民族,故不存在同族同宗,故排除B;材料中没有表达古代就崇尚儒家思想.故排除C;日本对中国在古代和现代都发生过侵略战争,因此不能说〝自古和睦形同一家〞,故排除D、应选A、此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了解在古代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起主导作用,中国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东亚其他国家的文明.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说明〔〕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B题目问的是图表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说明了什么问题,图表所反映的趋势是节妇烈女人数逐渐增加,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特别是南宋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以后.ACD三项图表都不能反映.应选B、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认识,考查学生图表分析的能力.汉代桑弘羊认为:〝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

2019届高考一轮讲义:第33讲-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含答案)

2019届高考一轮讲义:第33讲-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含答案)

第33讲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一、汉代儒学(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1)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措施(1)政治上:重用儒生。

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2)思想上: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天人感应”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3)教育上:设置太学,培养政治人才,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影响(1)消极: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二)董仲舒的主张1.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理论;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三纲五常”。

2.主张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的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二、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1.背景(1)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学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种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

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二)理学的成熟1.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表现(1)理气关系: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但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

(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3)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巩固练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巩固练含解析

第8、9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经孔子整理后成为儒家经典的原因 1 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孟子的天人观 3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4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比较 5 韩非子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思想 6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7董仲舒思想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背离8 董仲舒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9汉代后期的治国主张“外儒内法”10 汉代儒学的经世致用作用11 东汉统治者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12 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8·河北张家口期末)《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B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故A项错误;经孔子整理后的《春秋》能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所推崇,不可能起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故排除C项;由材料“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可知《春秋》是编年体史书;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它具有伦理教育的功能,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所以被后世统治者推崇。

2.(2017·湖北黄冈模拟)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解析:B儒家的入仕是为了实践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更是强调一种社会责任意识,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都是对材料的误重大”,读,排除。

3.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即存心养性以扩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高考通关—《汉代儒学》

高考通关—《汉代儒学》

随学考、高考同步化新趋势,从学考、高考两个维度设计训练,考点、考法全面覆盖,科学设计梯级序列化训练,辅助跳出题海,实现高效演练。

高中历史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相关问题。

1一、选择题1.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西汉公孙弘拟定的太学章程中写道:“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太学生)。

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

”这表明太学生()。

A.悉出于名门望族B.成学业即可为官D.入学资格有德行等方面的要求3.《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优。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4.《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

下列著作最有可能列人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墨经》B.《春秋》C.《法经》D.《四书章句集注》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11 古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11 古

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通史坐标][备考指南]考点十一古代希腊的政治文明一、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1.自然地理环境(1)状况:①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②地表破碎,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

③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2)影响: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

②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易错提醒]地理环境并不是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原因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是由地理环境、城邦制度、社会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

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2.城邦体制(1)建立:公元前8世纪左右。

(2)特点:①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珍视独立自治。

②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③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

3.希腊的公民(1)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组成:通常由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

(3)权利: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4)公民素质:①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②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③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思维导图]古代希腊文明二、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思维导图]雅典国家机构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1.缺陷(1)民主范围: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2)民主性质: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3)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进步性(1)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40 汉代儒学

2019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40 汉代儒学

2.新儒学形成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统一。 (2)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3)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上升
想。
展。
(4) 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君主实行“仁政”。 (5) 兴办学校,
汉代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 彩。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六、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八、当我真心在追寻著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佚名 九、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佚名 十、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十一、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十二、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司汤达 十三、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十四、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十五、对一个有毅力的人来说,无事不可为。——海伍德 十六、有梦者事竟成。——沃特 十七、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十八、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林语堂 十九、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佚名 二十、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二十一、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二十二、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二十三、“梦想”是一个多么“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词啊。在很多人的眼里,梦想只是白日做梦,可是,如果你不曾真切的拥有过梦想,你就不会理解梦想的珍贵。——柳岩 二十四、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二十五、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 卡波特 二十六、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二十七、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二十八、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二十九、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 奥赖利 三十、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三十一、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三十二、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三十三、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三十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绛 三十五、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佚名 三十六、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三十九、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四十、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四十一、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佚名 四十二、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四十三、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 菲利普斯 四十四、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四十五、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佚名 四十六、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四十七、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四十八、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 四十九、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科 五十、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五十一、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无名氏 五十二、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董必武 五十三、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五十四、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佚名 五十五、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李开复 五十六、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五十七、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五十八、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 安· 普罗克特 五十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六十、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佚名 六十一、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历史人教课时规范练3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附答案)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历史人教课时规范练3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附答案)

课时规范练3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2017河南商丘联考,24)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

该“总设计师”是()A.孔子B.荀子C.韩非子D.董仲舒2.(2017浙江衢州期末,3)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这可以为下列哪一思想提供理论保障()A.君主专制B.“天人感应”C.大一统D.“君权神授”3.(2017四川广安三模,25)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A.人定胜天B.“天人感应”C.道法自然D.相生相克4.(2017福建泉州二模,24)《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

”该材料()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D.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5.(2017浙江湖州期末,21)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创办太学。

由此可见太学()A.违背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B.促使儒学教育民间化和制度化C.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D.彻底改变贵族垄断官位的局面〚导学号25390097〛6.(2017广西桂林全程模拟,25)《两汉三国学案》记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辄引经义以决之。

”这表明()A.儒学的统治地位已确立B.儒学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D.儒家理念成为日常行为规范7.(2017江苏扬州三模,21)中国古代各学派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主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4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含答案 精品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4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含答案 精品

考点四十一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宋明理学1.背景(1)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2)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1)周敦颐、邵雍: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统一的本原。

(2)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3)“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3.成熟:朱熹理学。

(1)内容①理气论:理气互相依存,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

②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③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2)影响: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4.发展:陆王心学。

(1)概况[思维导图]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主张①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②反对盲从孔子,以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④主张“真心”的写作风格,反对摹古之风。

(2)代表作李贽著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多部著作。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学的信徒。

他们的新主张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封建制度的衰落。

2.明清之际的儒学趋向实事求是,伴随时代变迁,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一方面继承了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反对理学的陈腐之处,主张儒学要经世致用,关注国计民生,从而发展了儒学。

3.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思想主张: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反对神化帝王,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

(2)评价:对君权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思维拓展]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39 春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39 春

专题十二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通史坐标][备考指南]考点三十九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的思想(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推行“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编订典籍:整理“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孟子的思想(1)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的学说。

(2)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

3.荀子的思想(1)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比较辨析]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施政纲领——“仁政”。

[思维导图]孔子的思想体系二、道家、法家、墨家[思维导图]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答题术语]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2.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

3.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4.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尧舜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为尧舜。

两者在最终目标上殊途同归。

5.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考点强化练32汉代儒学成为正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考点强化练32汉代儒学成为正

考点强化练(三十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1.(2018·武汉模拟)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格,作为“世家”来记载。

与之相关的背景是()A.司马迁记史不严谨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D.汉武帝最崇拜孔子解析:选C司马迁记史是比较严谨的,把孔子归入“世家”是有原因的,故A项错误;孔子没有被追封为诸侯,故B项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自然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汉武帝接受儒家思想是因为它有助于大一统,并非是崇拜孔子,故D项错误。

2.(2018·衡水模拟)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

……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

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

材料旨在说明()A.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B.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C.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D.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解析:选B据材料“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可得A项说法有误,故排除;据材料可得文景之时吏治腐败,这主要是因为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得官场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不能说明整个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故C项错误;官场黄老之学不能满足统治的需要,急需“有为”思想,不能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故D 项错误。

3.(2018·潍坊模拟)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

”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D.以法治国趋势出现解析:选A据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知,“霸王道”指法家思想,“德教”“周政”指儒家思想,汉朝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材料反映了汉宣帝父子在治国思想上的分歧,故错误;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地位上升,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治国强调外儒内法,故D项错误。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2 走向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2 走向

考点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六王毕,四海一”1.秦的统一:公元前__221__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__匈奴__,夺回河套,修直道和长城。

(2)岭南:修__灵渠__、平岭南,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3)西南:在“__西南夷__”开辟了“五尺道”,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3.影响:扩大了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__多元一体__格局的形成。

二、中央集权制度1.郡县制(1)内容:地方政权设有__郡县__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2)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__官僚政治__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__皇帝__”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3.三公九卿制(1)三公:__丞相__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__监察系统__。

(2)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议政:以“__朝议__”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备皇帝裁决。

[比较辨析]区别“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的一种政治制度。

[轻巧识记]秦中央集权制度三、汉承秦制:设__十三部刺史__和司隶校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题术语]—————————————————————————————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2.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

3.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2019版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精练:1.2汉代儒学

2019版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精练:1.2汉代儒学

二汉代儒学一、选择题1“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的这一说法()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C.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析:“书籍被烧残”以及“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遭受致命打击,反映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的严重危害,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C2《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解析:由题意可知董仲舒的理念是让富者富而不骄,让穷者能够生存,这样上下就能够相安,国家也就容易治理,因此A项符合题意。

材料只说让富者贵而不骄,让贫者足以养生,并未涉及“强制去富”“竭力济贫”和“劫富济贫”,B、C、D三项错误。

答案:A3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于()A.圣人B.儒者C.官吏D.帝王解析:根据材料“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可知立王以使民尽善,此处的王即封建帝王。

故D项正确。

答案:D4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一思想主张有利于()A.宣扬变法革新思想B.神化专制君主权力C.防止皇帝实行暴政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解析: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在用文化的“一统”巩固政治的“一统”,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D5古代某思想家认为:臣民只有将自己依附于君王,融化于群体之中,个体的生命才有价值、有意义。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达标检测卷及答案:汉代儒学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达标检测卷及答案: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一、选择题1.(2019·山东、湖北重点中学冲刺模拟)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

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德主刑辅”“大德小刑”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B2.(2019·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月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

这种做法说明了( ) A.中央集权顺应历史潮流B.封建皇权具有神权色彩C.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D.君权与相权矛盾不突出B3.(2019·成都高三诊断检测)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

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D4.(2019·石家庄模拟)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推动了儒释道融合B.革新了选官制度C.提出家国一体观念D.设刺史以察民情B5.(2019·蓉城名校联盟联考)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对于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17 586次46.53%法观念法、刑 4 648次12.30%财富观念利、财、富4 765次12.61%公平公正观念均、平 4 427次11.71%道观念道 6 367次16.85%A.主流价值儒学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轻义观盛行D.伦理脱离政治A6.(2019·昆明模拟)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42 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42 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四十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四大发明1.纸的发明(1)概况①考古发现表明,在西汉时就发明了书写用纸。

②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2)意义①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②纸的应用,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易错提醒]造纸术与蔡伦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因为我国在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的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为纸的普及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概况①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②北宋又发明指南针、指南鱼等仪器。

③指南针主要用于军事和航海事业。

(2)意义①为中国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

②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后,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概况①商周时期冶金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有了关于硫磺和硝的知识。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提到了火药。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药武器是火药箭和火炮。

③宋朝:《武经总要》一书介绍了火药武器和火药配方。

④明代:创造了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2)意义:主要应用于军事,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4.印刷术(1)概况①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北宋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使用泥活字。

③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④明代铜活字广泛应用。

(2)意义: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②由波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易错提醒]毕昇与印刷术毕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隋唐时期就开始西传到阿拉伯,而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四十汉代儒学一、“罢黜百家”1.“焚书坑儒”批判(1)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

(2)影响: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2.罢黜百家(1)原因:为实现文化的“一统”,促进政治的“一统”局面。

(2)内容:汉武帝认可了董仲舒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的主张,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

(3)影响:①积极: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

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②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易错提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不是孔子的“儒学”,而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太学的出现(1)教育体制: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太学,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太学的影响: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并促进了文化传播,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二、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思维导图][通史链接] 汉武帝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治国思想1.汉初统治者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2.汉武帝时,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4.为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5.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在郡县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6.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适应了政治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考向预测:从汉代儒学与先秦诸子思想关联的角度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

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

据此可知,这些思想的提出( )A .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 .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解析:选D孟子的观点无法体现浓厚的尊卑意识,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君主集权已成趋势,但“先秦”儒学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用法家思想加强了集权,故B项错误;“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可见先秦的儒学没有构建伦理纲常的社会,故C项错误;从孔子到孟子再到汉代的“三纲”均把君臣父子关系作为必然的关系,即家庭国家关系结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

汉代儒学与先秦诸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杂糅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所以汉代儒学可以说是外儒内法,或者说“儒表法里”。

汉武帝所用大臣,大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知刑法的人。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也从儒学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考查,今后仍然可以从“百家争鸣”与“独尊儒术”、从汉儒与法家及道家的关系、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等角度进行考查。

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究。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1)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2)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3)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

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主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史料一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史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

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1)结合史料,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启示?提示:①主要原因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②启示:一种思想能否上升为主流思想,在于其是否适用时代发展的潮流。

(2)据史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提示: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

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史料一中,说明了经过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再加上汉武帝的大力倡导,学习儒学风气的兴起。

史料二中“置《五经》博士”“令礼官劝学”“崇乡党之化”“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体现了在教育、社会教化、风尚方面对儒学的重视,“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咸荐诸朝”体现了在选官方面对儒学的重视。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危及西汉统治,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2.新儒学形成的意义(1)有利于国家统一。

(2)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3)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4)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君主实行“仁政”。

(5)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汉代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1.(2016·全国乙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选C“五经”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之前,由孔子整编而成,如果A项正确,那《论语》更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而《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故A项错误。

“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

B、D两项明显错误。

2.(2014·全国卷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选B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 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3.(2014·全国卷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选D材料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与亲子血缘关系淡化,故B项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 项错误;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分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

1.(2016·浙江卷·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

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

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解析:选A太学规模的扩大,太学生人数的剧增,反映人们对儒学的重视,说明儒学地位的上升,故A项正确;太学是官立学校,不是私人讲学,故B项错误;官立学校在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太学是汉代的最高学府,不是地方教育系统,故D项错误。

2.(2015·海南卷·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解析:选B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 项错误。

3.(2015·江苏卷·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