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字旁来历
“示(礻)”旁汉字的文化意蕴
“示(礻)”旁汉字的文化意蕴作者:苏思思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0期一、引言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关于“示”字的解释是:“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
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凡示之属皆从示。
”换句话说,人通过天象所呈现的征兆来推测时势变化。
《汉语大字典(八卷本)》收录了 325 个(包括重文和异体字)“示(礻)”字旁汉字。
已有研究成果是以探究《说文解字》中的“示”部字的祭祀宗教文化意义为主。
如陆国丽(2014)曾通过对《说文解字》的“示”部字的分类,从而得到宗教原始意蕴的相关结论;梁光华(2011)等人则从自然崇拜、祭祀活动文化、宗庙文化等对《说文解字》的“示”部字进行文化解读;而鐘发远(2005)则是从正反义两方面对“示”部字进行语义考察。
但“示(礻)”字旁汉字并非只与神事相关,许多字有姓氏、地名、祭祀等方面的文化意蕴,本文拟作探讨。
二、“示(礻)”字旁汉字的分类在《汉语大字典》的部首目录中,“示(礻)”部是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上下结构的“示”字旁,另一种存在于左右结构的“礻”。
下面笔者将根据字典中出现的“示(礻)”字旁汉字的义项进行整理与分析。
(一)表自然现象或事物。
“示”最初的甲骨字形便与自然相关。
因而,“示(礻)”字旁汉字也可表自然现象。
如,“示”字,指天显现的某种征象,向人垂示修咎祸福。
除了《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写道,“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
由此,“示”字表自然现象是其本意,后来的神事之义是其引申义。
此外,票,指腾起的火光。
《说文·火部》:“票,火飞也。
”根据已有认知,“示(礻)”字旁字大都与神明,祭祀相关。
因此,笔者大胆认为,“票”字火光之义便是表示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一个佐证,而“示(礻)”字旁汉字字义由自然现象到祭祀神明之间的演变,则是转喻的引申机制使然。
(二)表祭祀文化。
在《沟通人神中国祭祀文化象征》一书关于“祭祀”曾提及,“其中宗教祭祀是宗教信仰者通过供奉祭品的行为向想像中的神灵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人与神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一次来表达人们对神灵寄予的特殊希望和要求。
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区别口诀
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区别口诀
以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区别
示字旁和衣字旁是汉字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它们在形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却有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例子来展示这两个偏旁的不同之处。
从示字旁说起。
示字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偏旁部首,它通常用于表示与宗教、信仰、道德等相关的词汇。
比如,“礼”字和“示”字中都有示字旁,它们都与仪式、敬意等概念有关。
再比如,“神”字中的示字旁表示与神灵相关的意思。
可以看出,示字旁在汉字中起到了强调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的作用。
相比之下,衣字旁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衣字旁通常用于表示与衣物、服饰相关的词汇。
比如,“袍”字和“衫”字中都有衣字旁,它们都表示不同种类的衣服。
再比如,“裤”字中的衣字旁表示裤子。
可以看出,衣字旁在汉字中起到了描述衣物和服饰的作用。
除了上述的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基本用法之外,它们还有一些衍生的意义和用法。
比如,示字旁在一些词中表示“显露”、“展示”的意思,如“示意”、“示弱”等;而衣字旁在一些词中表示“掩盖”、“遮挡”的意思,如“衣衫褴褛”、“衣锦还乡”等。
虽然示字旁和衣字旁在形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却有明显的差异。
掌握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
使用汉字。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区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学习汉字有所帮助。
示字旁与衣字旁ppt课件
引申义:让人看,显示。 祝福、祖国、礼仪、神仙。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区别
礻衤
凡是与布匹、衣服有关的就是衤,叫衣部 与祭祀、迷信有关的如福、祖等,是礻,叫示部
衣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 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 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 “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衣”字旁与衣服有关。本义:上 衣。
被子、衬衫、裙子、袖子、 裤子、袜子。
示
会意字。小篆字形, “二”是古文“上” 字, 三竖代表日月星。
衣字旁和礻字旁与什么有关两者有什么关系
衣字旁和礻字旁与什么有关两者有什么关系礻字旁往往和祭祀、祈福有关,汉字举例:神、社、祛。
衣字旁往往与衣服有关,“衣”在左边时变作“衤”,汉字举例:袖、襟、裤。
在下边时仍作“衣”,汉字举例:袋、袈、裘。
礻,是汉字的偏旁,是“示”作偏旁的变形,音同“示”。
衤,俗称“衣字旁”,以“衤”为偏旁的汉字一般与衣服有关。
衣字旁和礻字旁与什么有关礻字旁往往和祭祀、祈福有关,汉字举例:神、社、祛。
衣字旁往往与衣服有关,“衣”在左边时变作“衤”,汉字举例:袖、襟、裤。
在下边时仍作“衣”,汉字举例:袋、袈、裘。
衣字旁和礻字旁有什么区别衣字旁和礻字旁区别是:相关的内容不同。
衣字旁往往与衣服有关,比如袖、襟、初等,礻叫做示字旁,往往和祭祀、祈福有关,比如神、社、祛等。
衣字旁右边有两点,礻字旁右边只有一点。
礻,是汉字的偏旁,是“示”作偏旁的变形,音同“示”。
“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大自然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如:神、福、祈、礼、视、祖、祥。
衤,俗称“衣字旁”,以“衤”为偏旁的汉字一般与衣服有关,如:补、衫、襕、衬、袖、襟、初、衩、袆、衲、衽、袄、衿、袂、裙、裤、裆、褂、袜、褡、裢、被、褥、袴、袍、褶。
汉字部首的来历彳:与行走有关。
例如:循,顺着路走;徐,慢走。
艹:与植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关。
例如:蓝,植物名,叶可提取蓝色染料;落,树叶脱落。
口:与口有关。
例如:命,命令;和,应和。
宀:与官室有关。
例如:宗,宗庙,祖庙;定,安居,安定。
子:与子女有关。
例如:孟,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的;孤,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
灬:与火有关。
例如:煮,一种烹饪方法;煎,用火直接烧。
贝:与钱货有关。
例如:贯,穿成串的钱或东西;贺,用礼物表示庆贺。
目:与眼晴有关。
例如:督,视察;眷,回头看。
手:与手或手的活动有关。
例如:把,握、持;揭,高举。
心:与心理情感有关。
例如:思,思考,想念;愿,愿望,愿意。
“示”旁字文化信息解读
212“示”旁字文化信息解读李娜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摘要:中国的文明起源于文字,古人在造字过程中必然将他们对自然万物的解释和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都体现在汉字的形音义结构中。
“示”旁字作为中国祭祀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多方面阐明了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示”部字为基点,提取了部分“示”部个体汉字,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探究其形义,揭示其折射的特定文化内涵,总结出“示”部字体现的共同的中华文明。
关键词:《说文解字》;示部字;祭祀;文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古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当然是祭祀和战争了。
古人认为战争可以获得土地,扩大疆土。
祭祀则不仅仅是开疆扩土这么简单了。
它可以求福祛灾。
大到一个国家用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小到个人通过祭祀来盼望祛病消祸。
从历朝历代纪录片中可知,大小战役进行之前,一国之君都要举行祭祀。
如此看来,古人认为战争也是可以“依赖于”祭祀的。
那么祭祀对于先民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甚至可以说成了他们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
这在《说文解字》示部字中便可以很好地体现。
《说文解字》示部共67个汉字(包括“新附”字),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笔者则重点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字,对其进行分类,依次可分为祭祀的对象、用品、目的、方式四大类。
一、祭祀的对象笔者据此把古人的祭祀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天地鬼神等人们想象的“神”,另一类则是“祖宗圣贤”等确实存在过的“神”,也就是说一类是“神”一类是“人”。
(一)天地鬼神类“示”,甲骨文字形为许慎认为它上半部分从二(即我们现在的“上”字)。
下半部分的三条竖线分别代表日、月、星。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依据天上这三个事物的变化来预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从而提前做好准备,以便于趋利避害。
由此可见,先民认为上天是能通过种种形式给人以启示的,而这种启示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
再看“示”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的“二”更像是一块平平的石板,下面的一竖则像一根柱子,用来支撑石板。
浅析“示”部现代汉字
浅析“示”部现代汉字作者:余倩倩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9期摘要:“示”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部首,在现代汉字中,“示”表示着不同的意义。
有六种情况:神祇类;祸福类;祭祀类;祈祷类;人对神的态度和其它类。
关键词:汉字;“示”部;语义分析“示”作为一个部首,在具体的汉字中表现为两种形式,一为“示”,二为“礻”。
东汉许慎是这样解释“示”的。
“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二古文上字。
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凡示之所属皆从示。
”随着时间的流变,历史的变迁等各方面的原因,“示”已不再是《说文解字》“示”部所收汉字共同的形符,“示”表示着不同的意义。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为依据,作简要的分析。
一、对“示”部汉字的汇总《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收“示”部汉字64个(繁体字除外),分为“示”在下和“示”在左(即“礻”)两种情况。
以“示”为部首的有:示、佘、奈、柰、祟、票、祭、禁、禀,共9个字。
其中“佘”、“奈”、“柰”、“票”、“禀”这5个汉字可以通过两种部首查检得到,也就是说,“示”并不是这五个字的唯一部首,所以这五个字在本文中暂且不作分析。
以“礻”为部首的汉字有55个,按笔画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礼、禨、祁、礽、社、祀、祃、祆、祎、祉、视、祈、祇、祋、祊、祛、祜、祏、祐、祓、祖、神、祝、祚、祔、祗、祢、祕、祠、祯、祫、祧、祥、祷、祸、祲、祾、祺、祼、禅、禄、禊、禖、福、禋、禔、禘、禒、禛、禚、禥、禤、禧、禫、禳。
二、对“示”部汉字的语义分析在现代汉字中,“示”部表示着不同的意义,可分为六种情况:神祇类、祸福类、祭祀类、祈祷类、人对神的态度和其它类。
(一)神祇类。
祆:“胡神也,从示天声。
火千切。
”本义为外民族的神。
视:“本义为神看,现为形声字。
”由此可见,“视”的本义是神看,“示”为形符。
现在意义泛化了,变成了形声字,“示”为声符。
《说文解字》“示”部字
《说文解字》“示”部字《说文解字》“示”部共63字,现根据字义将“示”部字大致分为六类:一、神祇类,共7字1、神祇本身或化身:神、祇、祕、社、祏神:《说文》曰:“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从示申声。
” 徐锴《说文系传》:“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也。
” 《诗·大雅·云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根据这些古文献的解释,“神”指的是天上的神灵,因此神字应归入神祇一类。
祇:《说文》曰:“地祇,提出万物者也。
从示氏声。
”《义证》:“《韵会》引徐锴本作地神。
”《春秋命历序语书》曰:“人皇出于提地之日。
”《墨子·天志》:“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祇不祀。
”可见,祇是地神,故属于神祇一类。
祕:《说文》曰:“神也。
从示,必声。
”《鲁颂·(外门内必)宫》有侐笺曰:“(外门内必),神也。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灵光之祕殿。
”祕殿即神殿。
因此,祕即神,属于神祇类。
社:《说文》曰:“地主也。
从示土。
”《孝经》曰:“社者,土地之主。
土地广博,不可偏敬,封五土以为社。
”《左传·定公四年》:“君以军行,祓社?鼓。
”“社”是指社神,祭土神。
祏:《说文》曰:“宗庙主也。
《周礼》以郊宗石室。
从示石声。
一曰大夫以石为主。
”段注曰:“柘以宗庙主为本义,以大夫石主为或义是也。
”“祏”是宗庙主位,也就是宗庙里供奉的神。
由此可见,“祏”字属于神祇一类。
2、神祇的行为:示、祐示:《说文》曰:“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
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段注曰:“言天县象箸明以示人。
圣人因以神道设教。
”《义证》:“‘三垂,日月星也’者,徐锴日:‘左画为日,右画为月,中为星也。
’馥按:即三辰。
”又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易·贲》传文,虞翻曰:‘日月星辰为天文也,历象在天成变,故以察时变矣。
说文解字系列:重新认识“礻”与祭祀
说文解字系列:重新认识“礻”与祭祀喜欢看历史剧或者宫廷剧的朋友,一定看过《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这两部优秀的电视剧。
剧中由唐国强老师扮演的雍正皇帝肯定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雍正皇帝名为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在未当皇帝之前,被下人们称为“四爷”。
康熙大帝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还有一位养女,一共是56个孩子。
我们现在从这些皇子的名字当中,来发现一些秘密。
下面列举一些名字与大家共参:1胤褆,2胤礽,3胤祉,4胤禛,5胤祺,6胤祚,7胤佑,8胤禩,9胤禟,10胤(礻我),11胤禌,12胤祹,13胤祥,14胤禵,15胤(礻禺),16胤禄,17胤礼,18胤衸,19胤禝,20胤祎,21胤禧,22胤祜,23胤祁,24胤秘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些皇子的名字中大多都有一个“礻”字旁的字,这是为什么呢?康熙大帝为什么很喜欢这个“礻”字旁的字呢?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礻”字旁“礻”就是“示”字。
在具体讲这个字之前,首先请大家记住一个原则就是:凡是带“礻”旁的字,都跟古代的“祭祀”“占卜”有关。
掌握这个原则之后,我们再看接下来的几个字就都会很明了啦。
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当中,祭祀这项活动是非常关键的。
咱们讲到儒家文化,好像就是谈怎么当官、讲怎么治理国家之类,其实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方面,最主要的是祭祀:祭祀祖先,祭祀天地,祭祀山川河流等等。
过去认为,如果鬼神不安,那么人间也就不会太平。
有一种说法叫“人间未乱鬼神先乱”。
鬼神不安,他们闹起来的时候,人世间就要乱。
所以过去儒家文化,祭祀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最早的时候,当皇帝的人,最主要是掌握祭祀的权利,所以过去都争祭器。
古代将“鼎”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比如词“问鼎”、“鼎定”、“一言九鼎”。
鼎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最重要的祭祀礼器。
所以如果它被别人抢夺走了,就意味着政权被瓦解了。
2008年,国务院确定河南新郑的黄帝拜祖祭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让人头疼的“礻”和“衤”
甲:你能区分“礻”和“衤”吗?乙:长得这么像,我哪分得清呀!甲:告诉你一个秘诀,你立刻就能分清了!乙:那你快说。
甲:“礻”,其实就是“示”字。
乙:是吗?甲:“示”当偏旁的时候,就写作“礻”。
所以,这个偏旁就叫“示字旁”,也叫“示补儿”。
乙:哦,原来是这样呀。
甲:“示”,在甲骨文中有多种写法,其中一种是“”。
你看,像不像一张摆着贡品的小桌子呀?乙:还真像!甲:用“礻”当偏旁的字,大多与祭祀、崇拜、祷祝有关。
乙:都有哪些字呢?甲:比方说,祖宗的“祖”、神灵的“神”,还有“祝文/刘建华图/三角小猫工作室福”“祈祷”等等。
乙:我想起来了!还有礼仪的“礼”、吉祥的“祥”、灾祸的“祸”。
甲:没错!乙:那“衤”是什么意思呀?甲:“衤”,其实就是“衣”字。
乙:衣?甲:“衣”作为偏旁的时候,就写作“衤”。
所以,这个偏旁叫“衣字旁”,又叫“衣补儿”。
乙:“衤”当偏旁的字,跟什么有关呢?甲:当然跟衣服有关呀!比方说,褂、裤、袖、袜……乙:哎,我知道了!还有袍、裙……甲:我夏天喜欢穿衬衫,“衬衫”两个字也是。
乙:对!甲:你夏天喜欢穿棉袄,棉袄的“袄”字。
乙:对!(突然明白过来)你才夏天穿棉袄呢!甲:这么说吧!跟衣服沾边的字,基本上是带“衤”的字。
乙:是吗?甲:比方说,我晚上睡觉盖着被子,被子的“被”。
乙:对!甲:你晚上睡觉垫着褯(jiè)子(褯子,在方言中指尿布),褯子的“褯”。
乙:啊?我怎么还尿床呀?我还垫着褯子?!甲:那你垫着什么?乙:什么都不垫!我睡觉只铺褥子。
甲:对!铺着褥子,褥子的“褥”。
乙:这才对呢!甲:还有补丁的“补”、包袱的“袱”、最初的“初”。
乙:等等!“初”字也跟衣服沾边吗?甲:我问你,“初”字怎么写?乙:左边是“衤”,右边是“刀”。
甲:“初”的本义就是用剪刀剪布料,这是做衣服的开始。
所以,“初”就是“开始”的意思。
乙:原来是这样啊!甲:你知道吗?也有些带“衤”的字,跟脱掉衣服有关。
乙:还有这样的字吗?甲:比方说,我把上衣脱了,这叫“袒胸露背”。
示的部首和组词结构
示的部首和组词结构
一、“示”的部首。
“示”字本身就是一个部首,叫做“示部”。
在字典中,很多与祭祀、礼仪、神灵等意义相关的字都以“示”为部首,例如“礼”“神”“祖”等。
二、“示”字的结构。
“示”字是单一结构,也称为独体字结构。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三、“示”字的组词。
1. 表示。
- 含义: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
例如“他的微笑表示他很满意”。
2. 示意。
- 含义:用表情、动作、含蓄的话或图形表示某种意思。
例如“他向我示意不要出声”。
3. 展示。
- 含义: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例如“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4. 指示。
- 含义:指给人看。
例如“指示方向”;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5. 暗示。
- 含义: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例如“他的话里有暗示”。
人教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难点 理解【礻】代表的含义
1 认真观察,找出下面汉字的偏旁部首。
1 认真观察,找出下面汉字的偏旁部首。
祝
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示字旁 ”
2 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礻”与什么有关。
“示”是表示人们祭拜神明时,摆放贡品的桌子 ,带“示字旁”的字大都与神灵、祭拜有关。
3 认真看动画,记住“礻”是怎么演变来的。
4 读口诀,把“礻”的含义记下来。
礻多与神灵 、祭拜有 关。
礻的原型是祭台 , 有关神灵表祭拜 。
我会连:
下面每组汉字中的偏旁部首多与什么有关?
杨、柳、槐 神、祝、福 江、河、海
多与神灵、祭拜有关 多与水有关 多与植物有关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溯源识字,从字源根本上辨析“礻”和“衤”
溯源识字,从字源根本上辨析“礻”和“衤”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6-103-01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每个汉字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学习汉字本是件幸福的事情,可小学低段学生在认识生字时,总会有许多相似的汉字或部件容易混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社”“神”“祖”“衬”“衫”等,学生常常搞不清楚部首,“礻”和“衤”两者无法分清楚。
即使课堂上再三强调,学生仍不能清楚地分辨。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汉字起源说起,与学生一同分析理解两者的区别。
溯源识字,能解决一系列同一部件的汉字的清楚认识。
为此,我们可以专门用一节课时间来分析学习这两个部首。
首先,我们要知道,“礻”是从“示”演化而来的。
“示”在造字早期,是指天垂显天象的样子,可以预见凶吉,以示众人。
“示”的上面部分“二”,在古代不是表示数字“二”,底下一长横是表示地平线,上面一短横指事表示“上面”,所以,古文中的“二”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上”字,在这里指天上。
“示”的下面部分“小”也并非指我们现在理解的“大小”的“小”,而是指天上的日月星辰显现在天上,“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示时变,示神事也。
” 《说文》里有说:“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
(二,古文上字。
)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凡示之属皆从示。
,古文示。
”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想象古人以木表或石柱为神主的样子,“”的下面数点就像祭祀拜祷时灌酒的样子。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以“礻”为部首的字一般都与神事、祭祀有关。
比如“社”,本义是地主,即古时的土地之神,古人在神社之处往往种有树木,即所谓社树,所以“社”字古文中会加注“木”旁。
比如“神”,“申”是声符。
“申”像闪电的样子,古人以为变幻莫测的闪电是天神所施发,所以既用“申”表示如与闪电一同的雷声一样震天的声音,又用“申”来表示“神”,后来加“示”为意符,分化出神祇的“神”。
说文解字8示部和衣部
说文解字8示部和衣部“示”的字形演变过程“示”的甲骨文字形为一横一竖的指事符号,上面的横画代表上天,下面的竖画代表上天向人间显露的征兆,那么,“示”的造字本义是天神以天象显露天意中国古代没有形成像西方社会那样的宗教传统,而是以宗法制度为纽带的世俗社会。
所谓宗法,简单来说就是祖先崇拜。
就是把祖先上升到神的地位。
所以,带“示”的字大都和祖先、神祇有关。
“示”在作为偏旁部首时分为在左“礻”和在下“示”两种情况,分别举例说明如下:祖(zu3):祭奠先民,平分肉食。
社(she4):种在村落田间的独立树木或立在村落的巨大土墩,代表滋生万物的土地神,以供祭祀时人们敬拜。
神(shen2):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神”是“示”和“申”的组合,“申”最初的意思是闪电。
申甲骨文福(fu2):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
礼(禮)(li3):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
礼篆书禅(禪)(chan2):祭天求神,免于争端与战乱,赐予和平安宁。
宗(zong1):专门用于献祭崇拜祖先的祖庙。
宗甲骨文祟(sui4):祭祀、占卜时神秘出现的不祥灵异现象。
“衣”字的演变过程“衣”字是一个象形字,衣冠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华夏正朔的象征,孔子就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说法。
衣篆书“衣”作为偏旁部首时分为两种情况,即“衤”和“衣”。
分别举例如下裙(qun2):名词,古代男子穿的长衫,男裳。
袂(mei4):敞开的袖口。
初(chu1):原始人制衣穿衣,遮羞保暖,开启人类文明。
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原始时代人们用兽皮遮羞保暖为“初”;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初篆书裳(chang2,shang):古代的正式服装,一种连体衣,似袍。
古代称连体裙为“裳”,称长裙为“常”。
衰(shuai1):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
衷(zhong1):穿在外衣里面的贴身内衣。
亵(xie4):在别人衣服里面即身体上抓摸,调戏作弄。
汉字趣闻之三十六:与祭祀器皿有关的字
汉字趣闻之三十六:与祭祀器皿有关的字今天是大年三十,按老规矩今天要祭祖的。
祭祖就少不了祭器,祭器和食器、酒器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器皿是相互通用的,如:前面说到过的豆、笾、登、卣等。
说祭祀就不能不先说说“示”字。
示:甲骨文金文小篆原来是祭神的石刻的供桌,呈“T”形。
带“示”字偏旁的字大都与祭祀、崇拜、祷祝有关。
《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古文三垂,日月星也。
观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祭:甲骨文金文小篆本义是“杀牲以礼拜鬼神”。
字形是一只手拿着肉,放在祭台上进行拜祭。
《说文》:“祭,祀也。
”祀:甲骨文金文小篆本义是“祭拜神灵或祖先”。
字形像一个人在祭桌前跪拜祭祀的样子。
《说文》:“祀,祭无己也。
”簠(fǔ):小篆是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用于祭祀和宴飨。
《周礼》:“凡祭祀,共簠簋实之陈之。
”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梁器”。
簠的基本形制是长方体,棱角突折,壁直底平,有方圈形足或矩形成圈形足,盖与器身形状、大小完全一致,上下对称,合时为一体,分开时盖倒过来又为一器。
出现于西周早期,盛行于西周末年到春秋初年,秦代已基本消失。
彝:甲骨文金文小篆彝字的字形像双手捧鸡、鸟之类,为献祭的形象。
古代宗庙祭祀常常用鸟禽、牲畜为祭品,后来就把宗庙祭器制成鸟兽形,捧器以献祭,故称其器为“彝”。
《说文》:“彝,宗庙常器也。
”《尔雅》:“彝、卣、罍、器也。
”郭璞注:“皆盛酒尊,彝其总名。
”按照这个解释,“彝”应该是统称。
但也有种盛酒器称为“彝”,其形制为方形,上面有盖,下为方形圈足,有四或八条竖棱。
在此给各位拜年了,祝大家:马年阖家团圆,身体康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浅析“示”部字与祭祀文化
浅析“示”部字与祭祀文化摘要:祭祀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文化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对汉字部首、字形、字义等因素的分析,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本文试从汉字“示”部出发,对一些能够反映出祭祀文化的典型汉字进行分析,探索汉字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示”部汉字祭祀文化一汉字作为一种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和文化载体,本身就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汉字经过几千年来的积淀,字形字义有些发生了转变,但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分析原始字形字义去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意识。
祭祀,对于我国古代人民来说是一种严肃而神圣的仪式,是人类在具有较为系统的神灵观念之后形成的原始信仰活动。
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科技发展缓慢,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认识不足,对于未知的事物总会产生一种恐惧,亟须一种精神寄托,因此产生了原始宗教信仰和迷信活动。
作为礼乐制度之一,祭祀同样是历代君王巩固政权、团结民众的重要手段,历来被摆在重要位置。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其反映了上古社会“政治”二字的实际内容:“祀”可使氏族内部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因而排在“戎”之前。
《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五礼是指吉、凶、军、宾、嘉,其中吉礼为祭祀的典礼,冠于五礼之首。
祭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典章制度中,还反映在传统语言文字上,以“示”部字最为典型。
笔者试图从“示”部字出发,并分析其典型代表字,管窥汉字中所折射出的祭祀文化。
二(一)示《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三垂,日、月、星也。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示”属于象形字,既像上古时代的供桌,又像以木表或石柱为祖先神灵牌位之形;旁边和上边间或出现的小点,表示祭祀时供奉在上下左右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