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_叶建仁
中国南方松树枯梢病地域分布的气候分区
(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 资源与环境学 院,江苏 南京 1 20 3 2 10 7;.江苏昆 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江苏 昆山 250 ) 13 1
摘要: 通过对福建 、 江西和 江苏 等省 1 7个县 ( ) 市 的松树 枯梢病 的危 害程度 及发 病特点 调查 , 松树枯 梢病 的发生 把
i d x o .s p n a a d mee rl g c a tr n te s u fC i a s o e a e ds a e i d x c reae inf— n e f S a ie to oo ia fc o si o t o h n h w d t t i s n e o l td s i n l h h h t h e g i c t i e f l wi gf c o s n n a a u d t , t mi i n y h h a l w t t o o n a tr :a u me h mi i 1 l l n y u d t a n al d r i a a so Ap la d Ma .Ac y,r if a n l d y f r y l a n f l i n —
crigt m t rlg a fc r, ges ne ut nW s bi e s o o s Y=9 . 0+1 . 4 l 9 3 x — odn ee o i l at s ar rsi q a o a et lh da l w : o o oc o e o i s a s fl 86 35 x 一 . 32
维普资讯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0 , ()63 66 061 5 : ~ 4 9 4
F rs e e rh o etR sa c
文章编号 :0 119 (0 6 0 -6 30 10 — 8 20 )504 - 4 4
松苗叶枯病防治技术
未来研究方向
01
加强致病菌种类鉴定和分类研究
针对不同致病菌引起的松苗叶枯病,需要加强致病菌种类鉴定和分类
研究,为防治提供更加精确的理论依据。ຫໍສະໝຸດ 02深入探讨发病机制
松苗叶枯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致
病菌的侵染过程、寄主的抗性反应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
03
创新防治技术
针对松苗叶枯病的防治,需要不断探索创新防治技术,包括发现新型
环境污染问题
化学药剂的过度使用会污染环境, 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03
松苗叶枯病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精选种子
选择健康的种子,避免使用带 病的种子。
苗期管理
加强苗期管理,定期浇水、施 肥、除草等,促进苗木生长健
壮。
轮作换茬
对于发病严重的地块,可考虑 轮作换茬,避免病害的连续发
生。
生物防治
引进天敌
引进松苗叶枯病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病害的数量。
05
松苗叶枯病防治展望
研究进展
松苗叶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研究发现松苗叶枯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环境、植物生理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在高温高湿 、土壤贫瘠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防治技术研究
针对松苗叶枯病的发病规律,已研究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技术,包括改善种植环境、加强田 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等。
综合治理策略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松苗叶枯病,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策略,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 物防治等多种措施相结合。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抗菌素、抗病毒剂等,来防治松苗叶枯病。
化学防治
预防为主
对于松苗叶枯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如定期喷洒化学药 剂进行预防。
松树枯梢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松树枯梢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作者:满晓国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重点就该病害的发生、症状、病原菌、寄主、侵染循环、流行因素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松枯梢病;原因;防治我国随着华北、西北、内蒙古等地区樟子松的人工引种和造林面积的逐年的扩大,樟子松病害的种类、面积也逐年增加,枯梢病便是其一。
松枯梢病自70年代后期在东北地区的樟子松中发现后迅速蔓延危害。
目前,该病在辽宁、黑龙江樟子松人工林栽培地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轻者影响树木的高生长,茎生长变慢,重者全株死亡,造成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松枯梢病的发生概况松枯梢病寄主范围广,在不同国家的众多针叶树上可引起类型各异的多种症状,幼树和大树均可受害。
该病可侵染松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崖柏属、雪松属、刺柏属、云杉属和黄杉属等8个属约60种。
2 症状由于松枯梢病发病因素复杂,所以表现症状多样化。
根据国内外有关松枯梢病的报道,其发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顶芽枯死型②枯针型③枯梢型④丛枝型⑤枯萎型(干枯型)。
3 松枯梢病病原菌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的松色二孢菌(Pesm.)引起的。
该菌由于个体发育阶段、寄主的不同部位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态不稳定,因此出现了许多异名。
因常在针叶上产生有色单孢。
1984年以后许多学者常用Sphaerop sissapinea(Fr.) Oyke et Sut-ton。
孢子萌发后产生隔膜,形成双胞。
枝上和树皮上的常为双胞。
人工培养的孢子大于自然产生的,在散光和室内常温下或用枯针上黑光灯与日光灯交替培养2周即可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萌发需空气,埋在水中萌发数低,悬浮液中加入1 %蔗糖或松针煮出汁.可提高萌发率。
最适萌发温度为25 ℃,菌丝生长温度为28 ℃、PH6、24小时萌发率达97 %。
氮源以天冬酰胺最好,碳源以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最好。
4 寄主国外寄主有辐射松、欧洲黑松、欧洲赤松、美国黄松、冷杉、云杉等,国内寄主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樟子松、长白赤松、黑皮油松、杜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
松枯梢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活性的初步研究
松枯梢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活性的初步研究王凤各;叶建仁【摘要】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中山陵(水榭、灵谷寺)、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苗圃)等地采集,于南京林业大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实验室分离得到1株对松枯梢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将其命名为JS-JK8.经形态学、BIOLOG、分子生物学将其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菌株.生长测试表明,JS-JK8在PDA培养基28C培养5h达到对数期生长.以松枯梢病为指示菌,抗菌活性物质产生条件为:1%转接种龄1d,28℃培养48 h.【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7页(P88-93,123)【关键词】松枯梢病;分离;鉴定;抗菌【作者】王凤各;叶建仁【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Fr.)Dyko&Sutton)引起的危害具有发病广、危害严重、病期久的等特征,分布在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主要发生国为南非、美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荷兰、智利等国[1]。
病情严重者枝梢枯死,引起相当大的损失。
据研究,因病砍伐未成熟病树造成的木材损失达28%,潜在的木材损失达55%[2,3]。
在我国境内,已有湖南、湖北、广东、江苏、黑龙江、江西等地相继报道了松枯梢病等病情的蔓延[4]。
从1909年南非报道发现松枯梢病起,对该病的观察研究已达近100年历史,1937年前南非学者就观察到树木受伤后容易盛病,生长于潮湿和土坡贫府的立地条件下,树木容易感病[5]。
对此病害的防治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研究和利用松树自然生态系中以及枯梢病斑上的拮抗微生物,防治病害的发生,改善松体微生物环境,恶化病菌生境,对枯梢病的可持续控制有着重要意义[6]。
国外曾报道体外实验中,Trichodermna hazianum和壳聚糖对Sapstain的抑制效果[7,8]。
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维普资讯
甯 - 斟 酮 堪 晨
1 2 引 自日本 的 竹种 .
引 自 日本 的 竹 种 有 黄 纹 椎 谷 竹 、 绞 椎 谷 竹 、 条 金 刚 白 黄
斌 固 谚锻诮箍滔酒豫备静稿
锻 瀑嘶 魄
由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博 士 生 导 师 叶建 仁 教 授 主持 的 “ 五 国 九 家重 点 科 技 攻 关 林 业 项 目我 国 南 方 松 纣 枯 梢 病 (5 , m/ . v s #a o
2 % 一9 %之 间 , 林 分 状 况 而 变 化 , 湿 地 松 、 炬 松 、 橙 0 o 依 在 火 黑
m u , )丛生竹 , 是南 美洲 分 布最广 的一 个竹种 . 这 其特 点是 竹秆 实心 , 新秆带紫红 色 , 竹秆 高达 5—6m, 直径 2 m. 4c 每
节 多分 枝 , 枝 短 、 凑 。被 引 种 到 美 国 和 欧 洲 广 泛 栽 培 。紫 分 紧
13 引 自拉 丁 美洲 的 竹 种 . 弓 自拉 丁 美 洲 的 竹 种 有 2 种 。库 勒 秋 竹 ( h ̄u 【 C vqe a.
于指导我国南方 国外 松 的进一 步发展 与栽 植 , 治松树 枯梢 防 病的发生与流行有 着极其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 。
1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该 项研 究 取得 的 主要 成 果 如 下 :
得 了部 分散 生竹的组织 培养苗。花秆小佛 肚竹的幼 苗移栽后 3十 月 , 次 分 蘖 的 苗 高度 达到 3 m, 定 根 平 均 长 度 近 二 5c 不 1 a, 2c 最长的达到4 a 平安竹幼苗移栽后 6 月 , 1c 。 个 分蘖次数 至少有 3次 , 分枝 数平 均每 株 1. 。部分 植株 已经有 第 4 15条 次分蘖 , 发育出新鞭 , 并 长度达到 l 5∞ 。 铺地竹竹鞭容器育苗的 1 生苗每 株新鞭数 量平均 达到 年
“明月”松间照——记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新技术”
心 技 术 全 国推 广 的过 程 中 ,各 项技 术 成 入 侵 物 种 ,于 1982年 在 我 国 南 京地 区被 的 ,即 便 放 在 世 界 上也 是 如 此 … … 目前
果 凝 结 成一 轮 皎 洁 的 明月 ,照 亮 华 夏 大 发现 ,而 后 几十 年 以爆 发 性 增长 趋 势 袭 唯一 的办 法 是 消 灭 致 病 原 、切 断 传 播 渠
突 破 性 成 果 ,解 决 了我 国 松材 线 虫 病 防 致 病 力 强 、寄主 死亡 速 度 快 、传 播 范 围 命 ”进 行 一 场 强 取 豪 夺 。 “松 材 线 虫 病
控 中的一系列科 技难题。在病害防控核 广、治理难 度大而 闻名。它原本 为外 来 作 为松树血管病 ,它的感染是不可挽 回
叶 建 仁 在 德 国 林 区 考 察
中国的流行规律 ,确立病害 防控关键环 素 。”叶 建 仁 指 出 问 题 的 症 结 所 在 。而
济 损 失 9 6亿 元 、间 接 经 济 损 失 31.8-fZ. 济损失上亿元。不论是千年古树 ,还是 著,且诸多技术方法仍存在广泛争议。
元 。而 因 “中 国松 材 线 虫 病 流 行 规 律 与 万亩 松林 ,一旦 被 它入 侵 都 难逃 厄 运 。 如 何全 方位 地 掌 握松 材 线 虫 病 的相 关 问
致 上 万 亩 松 林 毁 于 一 旦 。病 害 传 播 得
悄无声息,待到发现 之际猝不及 防,被
称为毁灭性流行病害的松材线 虫病,成
为国 内森 林 病 害 最 为棘 手 的 难 题 。
南京林 业大学 教授 叶建仁 为此专 门组 建 了森 林保 护 学 科 团队 ,20多年 来
叶建仁带领的团队成 员
松树枯梢病发生的立地条件及其主要诱因分析
因子关系密切。由上杭 、 城 、 连 永新 和 安 福 4县有 代表 性 的 4 块 样 地 推 导 出 了松 树 枯 梢 病 的 病 情 指 数 与 林 龄 、 林 9 造 密度 、 闭度 、 郁 土壤 质 地 、 壤 湿 度 、 位 、 向的 生 态 数 学 模 型 : 土 坡 坡 Y=4 .8 1.6 +50 x +1 .2 一37 x。 13 — 65 x .8 : 86 x。 .8 +1 . xl .2 6 +42 x2 .6 7一1.6 7—1 .8 7 其 偏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06690 625 02 89 0 18 9 9 5+73 xl .7 6—40 xl 05 x2 38 x” 4 .0 , .1 、 .6 、 .7 90 6 110 2900 437 该 模 型模 内判 别 准 确 率 为 7 .9 , 中病 情 指 数 与 土 壤 湿 度 、 闭 度 、 龄 和 坡 位 间 、.8 、.7 、.7 。 95% 其 郁 林 关 系 紧 密 , 00 水 平 上 显 著 , 们 是 松 树 枯 梢 病 在 我 国南 方 发 生 的 主 要 诱 导 因 子 。 提 出 以 营 林 措 施 为 主 的 生 态 在 .1 它
2 K nh nE t - x n e ina u rn n ueu S zo 1 3 1 . usa nr E  ̄Is c o n Q aa i B r uh u 2 5 0 ) y pt d t e a Ab t a t sr c : T e d t n l ss o 7 l t i o e tfr n s u h r i a i d c t d t e d v l p n f S h e o s a i e s h a a a a y i f2 7 po s n f r s a ms i o t e n Ch n n i a e h e eo me to p a rp i s p n a i s
松苗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病害症状表现为初期 叶片出现黄绿色小斑 点,随后逐渐扩大为 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病 斑,病斑边缘黑褐色 ,中间灰白色至黄褐 色,后期病斑上散生 许多黑色小粒点。
松苗叶枯病的病原菌 为拟盘多毛孢属的真 菌,以菌丝体或分生 孢子盘在病落叶上越 冬,第二年春季产生 分生孢子,通过风雨 传播进行侵染。
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 件密切相关,如气候 干燥、土壤贫瘠、肥 料不足等情况下容易 发生。
对该地区的松苗叶枯病发 病率、病情指数和治疗率 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评估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该 地区的松苗叶枯病发病率 明显降低,病情指数和治 疗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结论
该地区的松苗叶枯病防治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 效控制了病害的蔓延和危 害。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松苗叶枯病是一种由 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 ,主要危害松树的幼 苗和嫩叶。
农业防治
科学播种
合理安排播种时间,避免高温 高湿环境对种子的不利影响。
强化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保持 田间卫生。
精选种子
选择抗病性强的种子,从源头 上提高抗病能力。
轮作制度
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导致 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 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喷药保护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如多菌 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止病害扩散。
喷药治疗
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可喷洒针对性 强的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进行 治疗。
合理混配
在使用药剂时,应注意药剂的合理混 配和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安全用药
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确保用药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保护 施药人员的健康和个人安全。
安徽新增10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64安徽林业科技2018 年省林业厅聘请叶建仁、姚小华担任科技顾问。
2月5日下午,省林业厅举办全省林业局长专题培训 班暨第11期绿色大讲堂,聘请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建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经 济林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姚小华担任科技顾问并作 专题学术报告。
厅党组书记、厅长程中才主持报告 会,并代表厅党组向两位专家颁发聘书。
报告会上,叶建仁教授全面介绍了松材线虫病 在我国的发生概况,系统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的流行 现状,并结合安徽实际,提出了防治意见和建议。
姚 小华研究员科学分析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深 刻阐明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优势和特点,并就安徽 省油茶、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两位专家的报告深人浅出、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具有很强的 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提升安徽省松材线虫 病防控能力,推进油茶、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 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安徽新增10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近日,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三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名 单,其中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阜阳市 金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桐城市香山园林绿化有限公 司等10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获“国家林 业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至此,我省共有26家国家 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充分挖掘林业产业 在绿色发展中的优势和潜力,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全省林业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 势,全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12年的424家 发展到2017年的707家,林业龙头企业在产品优 化升级、品牌效应发挥、市场引领、产业引导、辐射 带动上引擎作用凸显,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增加 农民收入作出了突出贡献。
安徽新增两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近日,国家 林业局批准我省新设立两处国家森林公园,分别是 老嘉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
其中 老嘉山森林公园位于明光市南部,2009年经省林 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
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松树林作为监测点,包括病害发生区和未发生区,以全面了解松树枯梢病的分布和 发生情况。
监测方法与工具
要点一
监测方法
采用定期巡查、样地调查和重点监测等方法,以获取准确 的监测数据。
要点二
监测工具
包括放大镜、测量尺、标签纸等工具,以便对病株进行详 细记录和识别。
05
总结与展望
防治成果总结
01
02
03
加强科学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松树枯梢 病的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 ,为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治 措施提供依据。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防治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松树枯梢病防治的意识 和重视程度,促进全社会 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松树枯梢病概述 • 枯梢病的诊断与识别 • 防治方法 • 防治效果评估与监测 • 总结与展望
01
松树枯梢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松树枯梢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 传染性病害。
症状
松树枯梢病主要表现为针叶枯黄 ,枝条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
病原与传播途径
病原
松树枯梢病的病原为松瘤座坚壳菌( Rhizopus artocarpi)。
发病时间
枯梢病通常在春季和夏季发生,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0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加强松林抚育管理,改善林地卫 生条件,增强树木长势,提高树
木抗病能力。
及时清除病死枝条、枯叶和病根 ,并集中销毁,防止病害扩散。
合理修剪,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 木损伤,增加树木的抗病能力。
松树枝枯病的防治
防治现状
1 2
防治手段有限
目前针对松树枝枯病的防治手段相对较少,缺 乏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措施。
病害检测困难
松树枝枯病病害的检测和诊断较为困难,往往 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
缺乏科学认识
松树枝枯病的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 楚,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展望
加强基础研究
加强松树枝枯病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的 基础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运用科学方法对松树枝枯病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
提供防治建议
03
根据预测结果,为防治单位提供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严格检疫封锁
加强植物检疫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加强对松树枝枯病疫区的检疫封锁。
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对松树苗木、松树种子等的检疫,防止带病植株的扩散。
防止人为传播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松树枝枯病的防范意识,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选育抗病品种
01
开展抗病育种
通过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选育抗松树枝枯病的优良品
种。
02
Hale Waihona Puke 优化种植结构在松树种植方面,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布局,减少易感病品种的种植
面积。
03
加强抗病栽培
采取抗病栽培措施,如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控制种植密度等,提高
松树的抗病能力。
05
松树枝枯病的防治现状与展望
病原菌
病原菌
松树枝枯病的病原菌为松树锈色小孢菌。
传播途径
该病原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松树针叶中,进而导致枝枯病。
发生规律
1 2
发病时间
松树枝枯病一般在春季开始发病,夏季病情加 重,秋季最为严重。
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
2023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松树枯梢病的基本概念•松树枯梢病的病因分析•松树枯梢病的诊断与识别目录•松树枯梢病的防治方法•松树枯梢病的防治实践•松树枯梢病的案例分析01松树枯梢病的基本概念松树枯梢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森林病害,主要危害松树等针叶树。
定义感病松树的新梢和针叶会逐渐变黄、枯萎,严重时树冠呈现火烧状,甚至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症状定义与症状发生规律松树枯梢病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流行速度非常快。
危害松树枯梢病对松树的生长和森林生态造成极大的影响,不仅会导致木材产量下降,而且还会破坏森林的景观和生态平衡。
发生规律与危害传播途径松树枯梢病的病原菌通过风、雨和昆虫等途径传播。
防治意义防治松树枯梢病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传播途径与防治意义02松树枯梢病的病因分析1病原菌种类与特性23松树枯梢病主要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引起。
病菌可在病梢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实体越冬,成为次年的侵染源。
病菌主要通过气流、风雨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
生态环境与发病关系枯梢病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高温、高湿、多雨的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郁闭度过大或过小、林内卫生状况不佳的林分,以及土壤贫瘠、含水量低、pH值不适宜的土壤条件,均易导致枯梢病的发生。
寄主抗性与病害关系不同松树品种对枯梢病的抗性存在差异。
树冠茂密、枝条密集的松树以及幼树、弱树抗病能力较弱。
林分密度过大,导致通风、透光条件不佳,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03松树枯梢病的诊断与识别03诊断根据症状表现和采集到的样本,结合松树枯梢病的特点进行诊断。
现场调查与诊断技巧01观察症状注意观察松树树枝和针叶是否有变薄、失绿、早落等现象,以及病害部位是否有黑褐色腐烂、松脂外溢等情况。
02采集样本收集病害树枝、针叶等样本,注意记录症状表现、发病部位等信息。
松树枯梢病与松树锈病、松树黑斑病等叶部病害有所不同,可通过症状特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别。
松苗叶枯病防治技术
松苗叶枯病防治技术
的年份,病害最易流行。
防治方法:应从改善环境条件采取有效育苗技术措施,增强苗木抗病能力为主,辅以药剂灭菌,减少或制止病害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1、在连年发病的苗圃,应实行轮作,针阔叶树种轮作可减轻病害。
只能连作的苗圃,冬季应彻底清除病苗,减少菌原。
2、冬季深耕将病株残部埋入深层土中,施足基肥,夏季注意防旱适时灌溉,最好引水至步道渗入苗床。
3、生长过密的苗木,应及时间去弱苗,以免形成发病中心,并使苗木生长健壮。
4、从8月中旬开始用1:1:100~200(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喷雾防病,每二周喷药一次,每亩用量75~100公斤;或用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用量同上。
发病盛期用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效果较显着。
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
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松树是一种阔叶常绿乔木,是中国常见的经济林木之一。
然而,某些松树品种可能会遭遇松树枯梢病,这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枯梢和光合作用降低,最终导致栽培失败。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防止和治疗松树枯梢病。
什么是松树枯梢病松树枯梢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可以导致树枝和树干的死亡和干枯。
症状主要表现为松树新梢顶端的干枯,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消耗大量的氮肥和水分,导致树木的整体生长受到阻碍,甚至影响整个林场的生态系统。
松树枯梢病主要由松疫菌属(Ceratocystis和Gremmeniella)的真菌引起。
这些真菌通常会入侵松树的叶针、嫩枝和树皮,并繁殖,蔓延并控制其生长。
在发病初期,松树枯梢病的症状不明显,但是会不断恶化,最终会导致大量树干和枝条的死亡。
松树枯梢病的危害松树枯梢病不仅会影响松树的生长和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整个林区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土地水分和氮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以下是松树枯梢病的主要危害:1.影响生长和发育:松树枯梢病会导致树冠逐渐减少,枯梢增多,从而导致枯死率增高,影响整棵树的生长舒适度。
2.降低景观效果:枯梢和死亡的松树不仅会影响林地美观度,对于公园、广场、道路两旁的林地美化效果更加明显。
3.降低木材质量:由于枯梢变脆,“林分“、“刨花”和“浆木”等木材的质量生态干扰,成熟林经济产值下降。
4.威胁松林健康:松树枯梢病可能会影响整个林区的生态环境,在进行瘤背改良、薄板山谷造林等林权配置及立地型优化建设工程进行时,会对林区发展带来风险。
防治松树枯梢病的方法1.常规管理松树枯梢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松树中的真菌很容易随着雨水和风力进行传播,因此普遍进行栽培的时候,需要进行常规的管理活动来防止枯梢病的出现,如下:1.松树的砍伐和剪枝要使用专业的工具,注意隔离。
2.减少松树园地的密度,每个园地的数量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3.松树,特别是最初的树苗,应在嫩枝成熟之前进行不同层次的疏通修枝。
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
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松树枯梢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会导致松树枝条干枯,使得松树的生长受到影响。
同时,枯梢病也会给松树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引起树木的死亡。
因此,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变得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防治松树枯梢病的措施。
防治前期1、选择适合生长环境的松树:首先,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生长环境的松树种植,这样有利于松树的健康生长,同时也会减少引发病害的风险。
在选择松树的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等方面做出合理的选择。
2、在种植松树前进行土壤改良:为了让松树的生长环境更加适应松树的生长,可以在种植松树之前进行土壤改良。
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或矿物肥料等方式来改良土壤的营养水平,从而让松树能够更好的吸收营养,提高松树的免疫力。
3、勤奋浇水:松树夏季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生长,不及时浇水会导致松树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从而给松树生长带来风险。
防治中期1、剪除枯死部分:当发现松树有枯死的枝条或部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剪除,这样可以防止细菌进一步侵染健康部分,增强松树的免疫力。
2、松树除草:要保持松树底部的土壤干爽,避免长出过多的草,因为长草容易吸收大量水分,导致松树缺水。
同时,这也可以减少松树感染病菅的风险。
3、及时除虫:如果在松树上发现松毛虫等有害生物,应及时进行除虫处理,以防止这些有害生物吞噬松树的树汁和嫩叶,从而增加松树感染病菅的机会。
防治后期1、多种方式预防:通过多种方式来预防松树枯梢病的发生,例如,定期进行松针的喷雾、施肥、修剪枯枝等方法。
这样可以使松树生命力更加强健,提高抵御病菅的能力。
2、松树补充营养:在松树的生长过程中,如果在树体中出现某些贫瘠区域,就意味着这个区域的营养缺失,需要通过补充营养来改善。
可以使用复合型肥料等方式来为松树补充营养和必要的营养成分。
3、病菅防治:当松树出现枯梢病的时候,我们应该采用针对性强的病施防治措施。
例如使用专业的防病杀菌剂来进行治疗,这些杀菌剂的作用可以削弱病菅的生长和传播,从而有效的防治松树枯梢病害。
枯死松树除治工作简报(精选5篇)
枯死松树除治工作简报(精选5篇)枯死松树除治工作简报篇12月24日至26日,由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知名专家国家林业局吴坚调研员、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叶建仁教授、浙江省林检局教授级高工吾中良、四川农业大学杨伟教授、西南林业大学徐正会教授、成都出入境检疫检验局陈阳婷研究员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西昌市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把脉问诊”。
专家组实地查看了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及除治现场、疫木定点加工企业,听取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并对西昌市20xx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核。
专家组建议:一是要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疫情调查,彻底摸清“家底”;二是要在11月至次年3月前(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安全期)开展枯死松树清理工作;三是要严格疫木监管,严防疫木流失,造成疫情人为扩散;四是开展媒介昆虫综合防治工作,有效降低种群数量,切断自然传播途径;五是疫木无害化处理要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处理彻底到位。
专家组强调: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首先是一项政府工作,要落实好政府责任主体;二是要抓好枯死松树除治工作,除治时机要恰当;三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按照“ppp”模式,对疫木除治迹地进行林分结构改造,实现林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提高林分免疫能力。
通过这次全国权威专家“会诊”,将有力推动西昌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为实现防控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枯死松树除治工作简报篇2从10月上旬开始,10余支由各林业工作站护林队组成的枯死松树砍伐清理队伍,活跃在各个枯死松树山头地块,发现有枯死松木,及时清理,为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侵入消除后患。
在20xx年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中,青阳县共登记枯死松树166株,其中火烧枯死113株,自然枯死7株,松毛虫及其它蛀干致死23株,建筑工程致死9株、人为因素致死14株。
18株虫害原因致死的松树,经过取样镜检,未发现有似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
为防范松材线虫病疫情主要传播媒介是松褐天牛为害,确保全县松树健康安全。
青阳县林业局全面落实《青阳县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要求,召开专题林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枯死松树清理工作,要求各基层林业单位要充分提高清理死松树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清理死松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对20xx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疫情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枯死松树清理方案,积极组织除治队伍,对本区域范围内枯死松木(包括病虫害木、火烧木、风倒木)进行全面清理,以减少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密度、防范松材线虫病发生。
巍巍青松 铮铮铁骨——记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叶建仁教授
作者: 王涵[1] 叶建仁[2]
作者机构: [1]《科学中国人》编辑部 [2]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42-4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2期
主题词: 南京林业大学 森林资源 环境 青松 长叶 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病虫害防治
摘要:人们常常用各种诗词来赞叹松树的挺拔和坚实,也用“松寒不改容”来比喻人的坚毅品格。
但可知道,松树也会生病.也会遭遇病虫害的侵袭?事实上.这一问题也是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叶建仁教授所关心和研究的科研课题。
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等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对松树的病虫害防治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也为我国林业发展和环境维护做出了诸多贡献。
松枯梢病科学防治有技巧.doc
松枯梢病科学防治有技巧
松枯梢病是一种危险性的病害,防治此种病害的发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1)适地适树造林。
土壤严重缺硼地区,适当追施硼肥。
(2)发现枯梢病后,应将病株枯枝、带病的针叶和球果剪除并集中烧毁。
(3)幼株发病初期可选喷下列药物:1%波尔多液;77%可杀得8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1000倍液。
发病严重的地区,春天应喷药3次:第一次在嫩梢刚抽出时,第二次在嫩梢伸长至1/2时,第三次在第二次喷药后半个月左右,若遇雨天,还需喷洒第四次。
综合防治松枯梢病的发生,但也要有科学依据,对枯梢病应重在预防。
松梢枯病防治技术
松梢枯病防治技术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3(000)004
【摘要】1980年以来,我国中南、西北、华东等地区均发生有此病.引起大面积死亡。
据南京林业大学沈伯葵副教授等人研究,此病由松球壳孢菌引起,主要症状是:芽坏死,梢头枯死和2年生针叶基部坏死,一年有4次发病高峰,
【总页数】1页(P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
【相关文献】
1.雪松梢枯病防治技术 [J], 曾文豪
2.思茅松幼苗顶梢枯病防治措施及防治药剂筛选 [J], 李倩;童清;唐红燕;贾平;许丽萍;张建珠;赵俊波
3.松梢枯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J], 沈伯葵;姚景德
4.湿地松,火炬松梢枯病防治试验 [J], 赵升平;徐啸谷
5.松梢枯病防治新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J], 万贤崇;沈伯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防治松树的枯梢病
枯梢病又称樟子松梢枯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危害辐射松、湿地松、长叶松、火炬松等许多松树。
该病危害植株的芽、叶、梢、枝引起枯梢,还可危害根茎引起腐烂,严重时引起松树枯死。
叶枯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传播速度比较快,这个病重在预防,治疗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
第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病害每年3月开始发生,11月基本停止。
夏秋多雨、潮湿天气,尤其是在台风雨后发病最重。
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或栽植在迎风口处,土质差、水肥不足、管理粗放,树木生长衰弱,或遭日灼、冻害、风害造成伤口多,都会加重病情。
症状:病菌能直接侵入幼树或嫩梢。
对较老树木,导致梢枯与溃疡斑后,被害部常流脂,并在死亡组织表面,产生分生孢子器。
发病初期,感病嫩梢出现溃疡病斑后,皮层开裂流出松脂,其附近针叶死亡。
以后部分溃疡愈合,有些继续扩展,致使顶梢弯曲,形成枯梢,类似松梢螟危害。
在枝干上溃疡不断扩大后,病部长期流脂。
病斑一旦围绕枝干,则整株死亡。
发病特点:发病初期,嫩稍上出现暗灰蓝色溃疡病斑,皮层开裂,从裂缝处流出松脂,邻近受害的针叶短小、枯死。
以后部分嫩稍会继续伸长,溃疡病部也会愈合;但有些病斑继续扩展,嫩稍弯曲,进而发展为枯稍。
在枝条和主干上,溃疡病部不断扩大、膨肿,并长期流脂。
当溃疡斑绕枝条一圈时,溃疡病部以上的顶梢枯死,针叶变成黄色。
若病斑环绕主干,则树木全株死亡。
油松感病后针叶由暗绿变为灰绿,后变红褐色而脱落;华山松感病早期针叶中上部呈现少量黄色小点,后变成橙黄色病斑并向下蔓延,当年秋天变成红褐色;马尾松初期症状则在针叶上出现小黄斑点友段斑,至晚秋全叶变黄而脱落,在黑松上针叶黄色段斑较大,且有褐色斑纹.以后变黄脱落。
落下的病叶,以后都变为灰褐色或灰黄色,一般到次年春在各种病叶上都能产生典型症状:即在病叶上出现纤细的横线,将病叶分割成若干小段,在小段上长出椭圆形小黑点,长0.2~0.3毫米,即分生孢子器,并逐渐产生较大的长椭圆形黑色突起,即病菌的子囊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引自日本的竹种引自日本的竹种有黄纹椎谷竹、白绞椎谷竹、黄条金刚竹、花叶靓竹、鼓节矢竹、红秆寒竹等6种。
黄纹椎谷竹(Sasa ella glabra cv.Aureo-s triata),属矮小型竹子,叶片具较宽的黄色条纹,耐修剪,耐寒,繁殖能力强。
白纹椎谷竹(Sasaella glabr a cv.albo-striata),则具有白色条纹。
花叶靓竹(Pleioblastus simonii cv.Heterophyllus),属矮小型竹子,叶片具有较宽的白色或黄色条纹,耐修剪,耐寒,繁殖能力强。
鼓节矢竹(Pseudosasa j a ponica cv.Tsutsumiana),竹秆的每个节间呈花瓶状,下部明显鼓起。
竹秆高1~2m,属小型竹子。
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 marmorea cv.Variegata),是寒竹的一个栽培变型。
其特点是竹秆呈红色,叶片上有时有白色条纹。
竹秆高1~2m,观赏价值极高。
113引自拉丁美洲的竹种引自拉丁美洲的竹种有2种。
库勒秋竹(Chusquea. culeou),丛生竹,这是南美洲分布最广的一个竹种,其特点是竹秆实心,新秆带紫红色,竹秆高达5~6m,直径2~4cm,每节多分枝,分枝短、紧凑。
被引种到美国和欧洲广泛栽培。
紫秆秋竹(C.nigricans),丛生竹,竹杆紫黑色,高2~3m,每节多分枝,分枝较库勒秋竹长,开展。
美国和欧洲有栽培。
2观赏竹的快速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针对竹类植物依靠移兜或移鞭繁殖,繁育系数低的问题,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部分观赏竹如鼓节矢竹、菲白竹、菲黄竹、铺地竹、金镶玉竹、花秆小佛肚竹、爬竹等8种竹子的快速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
散生竹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突破,单芽在6~8周内可以诱导分化出20 ~25个丛生芽。
以后每隔20d转继代1次,每瓶丛生芽分成4 ~5瓶。
丛生芽在生根培养基中2~3周后形成不定根。
开瓶锻炼后的瓶苗在扦插池中3d就能发出新根。
目前已经成功获得了部分散生竹的组织培养苗。
花秆小佛肚竹的幼苗移栽后3个月,二次分蘖的苗高度达到35cm,不定根平均长度近12cm,最长的达到41cm。
平安竹幼苗移栽后6个月,分蘖次数至少有3次,分枝数平均每株1115条。
部分植株已经有第4次分蘖,并发育出新鞭,长度达到15cm。
铺地竹竹鞭容器育苗的1年生苗每株新鞭数量平均达到814条,每株新鞭总长度平均达到106.4cm,平均有11617个节。
地上部分平均每株有分枝6213条。
菲白竹竹鞭容器育苗的1年生苗每株新鞭数量达到214条,每株新鞭总长度达到23cm,平均有2211个节。
地上部分平均每株有分枝5111条。
与传统的繁殖方法相比,该技术使地被竹的繁殖系数提高了6 ~10倍。
园林用竹不仅要求快速成景,而且种植竹子的季节也因工程的需要而不同于常规的竹林营造。
因此,在栽培技术上也不同于一般的林业上的竹子造林。
经试验总结,观赏竹栽培技术要点为:大密度种植、留枝带大土球、圃地提前分步断鞭、种植后加强水分管理等。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丁雨龙)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由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叶建仁教授主持的/九五0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林业项目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Sphaeropsis sa pinea(Fr.)Dyko&Sutton)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已于2000年10月通过成果鉴定,并被列为/十五0推广项目。
本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我国南方国外松的进一步发展与栽植,防治松树枯梢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
1主要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病害侵染规律方面,确定了松树枯梢病菌普遍存在着潜伏侵染现象,病菌在有病松林的植株体内,潜伏带菌率20%~90%之间,依林分状况而变化,在湿地松、火炬松、黑松和马尾松等松种上均存在潜伏侵染现象。
潜伏部位主要是枝、梢和芽,偶在叶。
在健康组织的表皮中发现有菌丝存在。
w叶建仁教授陪同南非树病专家Swart教授考察江苏盱眙严重感染松树枯梢病的湿地松人工林(2)在病原菌致病力及遗传变异方面,从全国南北13个省的大范围中收集了55个松树枯梢病菌菌株;并首次系统应用病理、生理、分子标记和生物数学统计分析等手段,从培养形态及性状、生长发育对培养条件的适应性及产孢特性、分生孢子大小、致病力、抗药力和营养体亲和性以及分子水平上的RAPD标记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松树枯梢病菌种内遗传变异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中国松树枯梢病菌存在着明显的类群分化。
根据致病力综合变异及分子水平的遗传分析,中国松树枯梢病菌可被分为3个类群。
发现松树枯梢病菌的营养体亲和性类群多,从而暗示了应用真菌病毒产生弱毒系的生物防治将会存在着自然扩散的困难。
(3)在较大范围内(中国南方)研究了松树枯梢病流行的主要诱因和区域性分布的规律及特点,分别建立了病害的发生与各种林分因子、环境因子的关系数学表达式以及病害分布区预测的数学模型。
明确了在诸多的林分和环境因子中,土壤湿度、郁闭度、林龄和坡位与松树枯梢病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松树枯梢病的主要诱因。
对不同的林分或造林地来南林科研进展说,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子可能是病害发生的主要诱导因子。
首次科学地把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的分布划分为3个区,即无害区或轻病区、中度感病区和严重流行区,预测准确性达88%以上。
(4)提出了我国南方松树枯梢病防治的宏观指导原则,并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从而建立了一套松树枯梢病的综合防治和综合管理技术。
2 松树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松树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它的流行常与特定的地理和诱导因素相联系。
防治上主要从提高寄主抗病力,减少诱导因素的影响来考虑,通过适当营林措施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在少数病害严重流行的林分,辅以化学防治,以抑制病害的发展蔓延,在短期内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松树枯梢病分布极其广泛,在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发生,但不同的寄主易感程度差别较大,可能会受到严重感染的主要是湿地松和火炬松等国外松,本土的马尾松等受害相对较轻。
因此,此病的防治对象主要应针对湿地松和火炬松等。
在不同地区病害的流行程度呈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我国南方可分成轻病(无病)区、中度感染区和严重流行区,各地区可首先根据预测模型,确定本地区的区域类型。
w 研究人员在进行树干注射防治松树枯梢病试验 在轻病(无病)区,病害一般仅在低水平上发生,对寄主和林分生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一般无需采取防治措施。
在便于人为作业的幼林地上,可采用修除病枝的方法,以减少病原物的感染。
在中度感染区中的松树枯梢病需积极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在幼林地上,否则将可能造成病害的大流行。
具体措施如下:(1)在幼林或中幼林便于人为作业的林分中,应首先实施剪除病枝梢,清理死株、濒死株等工作,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侵染来源。
(2)在幼林或中幼林中增施N 肥、P 肥或N 、P 肥,每株施015~1kg,或用011%硼砂液喷雾,可明显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强树木的抗病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在发病已比较严重的幼林或中幼林中,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在侵染发生的几个主要时期(包括潜伏侵染时期),即于每年的4~5月、7~8月和10~11月,辅以施放7%百菌清烟剂或喷雾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11%硼液,可有效地减少侵染率,降低林分病情指数。
松树枯梢病严重流行的地区,大多是湿地松或火炬松分布的边缘地区,或是土层瘠薄、保水条件较差的土壤。
从防治战略上来说,首先要考虑避免在分布的边缘区营造国外松,而是选择一些更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在水分条件较差的土壤上,则宜选择耐干旱瘠薄的树种造林。
造林树种选择配置时,应尽可能考虑2种或2种以上的针阔叶树混交,以避免形成有利于侵染性病害在林间传播蔓延的环境条件。
对于已经营造了国外松的林分,其严重发病大多在成年期(幼龄或中幼林的病害一般仅轻度或中度发病,其防治可参照前面的防治措施)。
对这样的林分,其防治方法可以考虑:(1)清除病株、濒死木或已病死的植株,以减少侵染来源。
(2)用7%百菌清油剂分别于侵染(或潜伏侵染)的时期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喷雾时期为4~5月春梢抽梢前,7~8月夏秋梢抽梢前和10~11月冬芽休眠之前至少各喷雾1次。
另外,应加强对松树枯梢病的预防监测。
对于已经有枯梢病发生的林分,应作出相应的预测分析和监测,病害的发生即便是在中度或严重流行的地区,病害的发生也有个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点到面的过程。
因此防治工作应建立在防早、防小、防了的基础上,否则一旦蔓延发展到严重流行的程度,不仅防治十分困难,防治费用高,而且还可能造成林分的衰退和生长的严重损失。
3 推广应用前景松树枯梢病是一世界性病害,从20世纪初南非首次发现此病至今,已有近30多个国家先后发生此病。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松树枯梢病已经在南方的10多个省流行,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国外松以及马尾松和黑松等,在许多地区引起大面积松林衰退或死亡。
90年代中期该病使江苏盱眙和安徽滁县的上万亩湿地松和火炬松幼林死亡,江苏句容上千亩湿地松幼林完全病死。
在湖南、湖北、福建和广东等省该病也十分严重。
松树枯梢病已成为我国南方国外松林分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松树赤枯病是南方国外松人工林中发生的又一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在贵州和福建等省每年的发生面积高达几十万公顷,在许多松林中,病害发生率常达到100%,感病指数达80以上,使得许多松林看似火烧状。
松针褐斑病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南方8省流行以来,受害最重的是湿地松、火炬松等国外松,在福建和江西等地曾使上千亩国外松幼林遭受毁灭性损失,福建省中部和北部地区因此病的危害已停止发展其他生长性状均很好的湿地松和火炬松等。
因此,针对南方国外松上这些严重病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流行,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防止国外松松林的大面积衰退,对我国目前南方人工林发展,特别是南方国外松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南京林业大学 叶建仁)南林科研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