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年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5、分享真快乐_教案1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15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并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初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但在生活中,他们往往容易自私、任性,缺乏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分享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激发他们的分享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和呈现。
2.准备分享游戏道具,如玩具、零食等。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享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例如,可以展示孩子们在幼儿园分享食物、玩具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享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5 分享真快乐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分享真快乐》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第15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在一起”主要通过学习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和他人交往的方法,感受交往的快乐。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以活动体验为主的课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和游戏,以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真确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1.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2.认同别人的快乐,学会真心祝贺和分享别人的快乐。
3.能够对同学间不接纳和不欣赏的行为进行阻止,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分享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一样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带到教室。
(如:书、玩具、工艺品、食物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开心盒一个,“快乐果树”树干一棵及开心果若干。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引入分享主题1.听儿歌“学会分享”2.指名生说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师:说得真好,是的,这首哥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分享,(出示分享一词),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核友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享,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来,一起读读课题(板书课题并全班齐读)那么,如何分享呢?让我们来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分享了些什么快乐?(课件自动播放5张图片)(第一张)这本书真好看,他们分享读书的快乐;(第二张) 他们玩得好开心呀,他们分享游戏的快乐;(第三张)有玩具一起玩,这是分享玩具的快乐;(第四张)生活当中需要互相帮助,他们分享食物的快乐;(第五张) 分享一起过生日的快乐;看了小朋友的分享,你们想不想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呀?那就让我们来做个写快乐,抽快乐的活动吧。
【设计理念】听儿歌,唱儿歌是一年级孩子的天性,以儿歌“学会分享”引入主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再以孩子平时学习生活中一起游戏,一起读书的画面直观提示什么是分享,亲切而自然,孩子乐于接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理解与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案分享以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合作能力。
–通过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铅笔。
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和别人分享吗?分享给别人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快乐?”3. 学习新课内容(1)呈现与感知•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本第15课《分享真快乐》。
•教师播放课件第一部分的故事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分享的快乐。
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
(2)分析与解读•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然后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什么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 “小兔子和小猫分享了食物后,他们感到了什么?”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分享是否只是给予物质上的东西呢?分享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快乐?(3)情感价值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你有没有过分享的经历?分享给别人带给你什么样的快乐?为什么分享对大家都有好处?”等等。
4. 教学延伸与拓展•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自己的经历,讲述一个分享的故事。
学生可以用口头、绘画、写作等方式进行表达。
•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了解每个小组分享的故事,并提供反馈。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分享的重要性和好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分享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分享意识和分享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1.学习分享的意义;2.分享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行为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2.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从而养成分享的习惯。
教学内容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关注分享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分享过什么?分享过的时候感觉怎样?2.学习分享的意义(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例如:分享的好处是什么?分享能带给他人什么?3.分享的方式和方法(10分钟)教师以投影片的形式介绍分享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协作分享、信息分享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分享练习(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带来小礼物,以此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5.课堂综合(10分钟)学生们反馈自己的分享体验,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反馈,然后总结分享的意义以及方法。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可以分享的事情,并分享给家长或朋友。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分享练习中的表现,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并能够适应在小组内分享。
2.收集学生对分享的认识和看法,检验学生的理解水平,是否能够对分享有一定的认识。
3.检验学生的作业,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回顾。
总结分享是一种社交行为,能够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让学生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分享的意义,能够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四个板块进行编排,第一个板块是“分享阅读更有趣”,旨在引导学生从分享阅读的角度理解分享的意义与价值;第二板块是“分享的魔力”,是在前一板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与种类,进一步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第三板块是“快乐地分享”,旨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来交流分享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会分享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分享的实践能力;第四板块是“他是‘小气鬼’吗”,揭示了学生中常见的不愿与人分享的原因,意在解决此年龄段学生分享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了解分享的类别,学会分享的方法,懂得分享的原则。
3.通过情境小视频,让学生辨别是与非,引导学生在分享过程中要友爱同伴,关心他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分享的方法,懂得分享的原则,能够与小朋友快乐地分享,感悟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学情分析】我校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形成了自私、独占、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分享的体验,也知道分享是一个备受赞扬的良好品质。
很多时候,孩子们乐于彼此的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不知道分享的方法和技巧,经常会产生各种矛盾,导致不愉快,并未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有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过度考虑他人感受,当别人要求与其分享一些可以不分享的内容时,不懂得拒绝,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些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培养乐于分享的精神,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教法】活动式、启发式、合作探究。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分享真快乐》1
课 型
新 授
执教时间
主 备 人
学段
一年级
审 核 人
复 备 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分享给自己带来的愉快体验,并乐于与大家分享,感受快乐。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与方法目标】能够掌握与他人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快乐地分享。
生:回答。
师:所以我们把生活中的烦恼分享出去,我们的朋友、家人才会知道,他们会给予我们很多前进的力量、温暖的关怀帮助我们战胜这些烦恼和忧愁。
【任务三】: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没有办法独立解决的烦恼或事情,分享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全班分享)
师:我们自己的分享烦恼的过程中,我们的事情得到解决或者得到解决的办法,我们会变得快乐;我们每个人在帮助他人战胜困难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充当了大白的角色,给人力量、给人温暖,我们也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所以我们的烦恼分享出去,也会有很多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并愿意与他人分享。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里的“小太阳”,他们所感受到的大多是别人对他的关心与爱护。他们不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与人沟通;他们不知道分享能够更好与人相处;他们不知道与人分享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课前三分钟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
师:你觉得视频里讲了什么样的故事?视频的结局是什么?对于这样的结果,你认为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分享真快乐》 教学设计
1.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5.分享真快乐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校园》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经过了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初步适应新环境,结交了新同学,对老师有了更多的接纳和了解。安全意识有所增强。正在更深地融人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本单元主要从校园的样貌、规则引导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和对学习和课常上下的活动建立亲近感。第5课《我们的校园》一课,通过熟悉校园环境,能让孩子利用校园内各种设施解决自已遇到的问题,能够健康安全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帮助孩子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法和技能,认识到这些方法、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孩子建立起应有的信心亲近感和安全感。
你教我,我教你,心更灵,手更巧!
你帮我,我帮你。心更近,情更深!
人人进步乐陶陶!
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
快乐地分享他是“小气鬼”吗
八、拓展作业,有效延伸:
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收获。
九、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依据教材合理开发生活中的资源。新课标强调教材的知识是浓缩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条件补充资源、深度开发资源。教师要利用真实案例或学生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学习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分享的魔力”:在前一栏目的基础上,本栏目定位于引导学生理
解分享的概念与种类,进一步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教材中充满童趣的小诗揭示了分享的意义。三幅插图从上至下依次表现了方法分享、物品分享以及游戏分享,旨在打破分享仅是“物质分享”的局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分享”的快乐与意义。主持人的提问旨在唤起学生对于分享类别更为广阔的思考(如情绪的分享、劳动成果的分享、方法的分享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 分享真快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到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享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对于分享,他们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
2.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
3.让学生学会分享的方法和技巧,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体验分享的乐趣。
2.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学会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分享的游戏和活动道具。
3.划分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分享的概念。
故事中,一个小朋友将自己的糖果分给了其他小朋友,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小朋友分糖果给大家,大家会感到开心呢?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分享的含义。
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分享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分享游戏。
游戏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东西(如糖果、文具等)分给其他同学。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5 分享真快乐1-部编版
15、《分享真快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明确:低年级的学生要“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要“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同时指出应引导儿童“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二、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一课是本单元第三个并列主题:分享。
本课课文中第一个小主题是四幅学生分享阅读的图片,意在用学习情景让学生回顾分享阅读的快乐。
第二个小主题是“分享的魔力”,通过小儿歌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分享的意义,知道与他人分享,自己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部分是分享会的几个场景图,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
最后的部分是呈现了学生在分享过程的容易出现的困惑情景,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分享过程中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进入小学后一个学期的共同相处,已有了一定的班级集体意识,平时也愿意和同学合作交流。
但一年级的孩子对分享的理解又是模糊的,有大部分学生都是随大众参与分享,没有主动分享的意愿。
甚至有个别学生因存在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享受别人的分享却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此外学生较多只是乐于分享物品,这是最为表层的分享形式。
对其他形式的分享,如感受分享、情感分享、方法分享等高层的分享多表现出不愿意或不懂怎样分享的问题。
低年段的学生未能很好体会这些分享的意义,也缺乏分享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是分享,明白分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2、感受分享的快乐和意义,激发愿意分享的情感,在分享过程中增进友谊。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享,懂得分享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体验分享的快乐和意义,愿意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增进友谊。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绘本故事、巧虎视频。
学生准备:填写快乐分享单,准备物品。
六、教学活动预案快乐分享会一年(2)班的孩子们:你们好!本周星期五下午,我们将开展一次快乐分享会,请把你最喜欢的一件物品()如(玩具、图书、手工作品……)带回校参加分享会!要求:1、分享玩具时,和同学说说玩具的特点,是怎么玩的,一起玩一玩。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分享真快乐》第1课时 人教(新版)
15《分享真快乐》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分享真快乐》一课侧重培养儿童学会分享的习惯和乐于分享的品质,因而体现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所反映的“学会做事、学会关心”中的第3条“关心他人,友爱同学,乐于分享与合作”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所反映的“勤于思考,学习探究”中的第7条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以及“愉快,积极地生活”所反映的“愉快、开朗”中的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教科、书以“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步展开、深入,直至探讨到分享中的规则意识。
引导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单元主题“我们在一起”用教科书以“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步展开、深入,直至探讨到分享中的规则意识。
引导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教学目标一、感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体验,并乐于和大家分享阅读的快乐。
二、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三、知道分享就是将喜爱的物品、劳动成果、美好的情感体验与他人共享,并且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四个话题紧紧围绕“分享”这个主题展开,并层层深入。
本课以“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步展开、深入,直至探讨到分享中的规则意识。
引导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部编版2019年秋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集15、分享真快乐_教案1
分享真快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难点】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倡导分享但不强求必须分享一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
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
生:这是小红在海南旅游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
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
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小红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二、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哪些行为是分享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明晰分享的概念。
三、连环画。
(教师出示连环画)
(一)体育课下课了,明明口渴了水杯却不在身边。
乐乐把自己喝了一口水的水杯递给明明,可是明明拒绝了。
(二)乐乐看见玲玲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想让玲玲分享一下,可是玲玲也拒绝了。
(三)乐乐新做了一个树叶贴画,他想分享给大家看,结果被甜甜不小心给弄坏了。
(画面定格:乐乐沮丧地说:“分享一点都不快乐!”)
师:乐乐为什么会觉得分享不能带来快乐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学生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借机引导。
)
和人分享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学生交流后,出示教材中的儿歌,总结提升。
四、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5 分享真快乐1-部编版
15、《分享真快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明确:低年级的学生要“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要“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同时指出应引导儿童“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二、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一课是本单元第三个并列主题:分享。
本课课文中第一个小主题是四幅学生分享阅读的图片,意在用学习情景让学生回顾分享阅读的快乐。
第二个小主题是“分享的魔力”,通过小儿歌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分享的意义,知道与他人分享,自己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部分是分享会的几个场景图,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
最后的部分是呈现了学生在分享过程的容易出现的困惑情景,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分享过程中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和进入小学后一个学期的共同相处,已有了一定的班级集体意识,平时也愿意和同学合作交流。
但一年级的孩子对分享的理解又是模糊的,有大部分学生都是随大众参与分享,没有主动分享的意愿。
甚至有个别学生因存在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享受别人的分享却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此外学生较多只是乐于分享物品,这是最为表层的分享形式。
对其他形式的分享,如感受分享、情感分享、方法分享等高层的分享多表现出不愿意或不懂怎样分享的问题。
低年段的学生未能很好体会这些分享的意义,也缺乏分享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是分享,明白分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2、感受分享的快乐和意义,激发愿意分享的情感,在分享过程中增进友谊。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享,懂得分享是多种多样的。
难点:体验分享的快乐和意义,愿意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增进友谊。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绘本故事、巧虎视频。
学生准备:填写快乐分享单,准备物品。
六、教学活动预案快乐分享会一年(2)班的孩子们:你们好!本周星期五下午,我们将开展一次快乐分享会,请把你最喜欢的一件物品()如(玩具、图书、手工作品……)带回校参加分享会!要求:1、分享玩具时,和同学说说玩具的特点,是怎么玩的,一起玩一玩。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分享真快乐|部编版(1)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分享真快乐|部编版(1)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目标1、体会分享的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
2、找出与人快乐分享的秘诀。
3、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分享的快乐与成就感。
教学重点:感受分享的快乐,愿意与人快乐分享。
教学难点:掌握分享的秘诀,在分享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教学准备:糖果,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好听的故事,还准备了好吃的糖果。
这些糖果可是老师最喜欢吃的,老师想把它送给会听、会说、会动脑筋,爱分享的同学。
请得到糖果的同学把糖果收拾好了,等课结束的时候,咱们比一比谁获得的糖果多,谁就是咱们今天的分享之星。
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听故事:《懂得分享的小蚂蚁》说一说:你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师:小蚂蚁因为懂得分享,不但吃到了美味的葡萄,还把美味的葡萄分享给小伙伴,还交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真的是太开心了!分享快乐自己快乐他人板书:分享快乐二、分享快乐瞬间师:下面老师做个小调查:同学们是喜欢上学,还是喜欢放假在家呢?生:喜欢上学!师:喜欢上学的同学请举手?喜欢放假在家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喜欢上学的同学很多啊!说一说:你们为什么喜欢上学呢?生:上学可以学习知识、交好朋友、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玩。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在家没有同学陪你们玩,但在学校就不一样了,有很多的同学和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真的很开心!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照片,是同学们一起玩耍就是上节课、分享的照片,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回忆那美好的瞬间!说一说:你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干什么?说了些什么?在一起玩的开心吗?生:。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和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请大家说一说:分享()真快乐!生:分享故事真快乐!分享书籍真快乐!分享美食真快乐!。
师:原来分享真的是很快乐!板书:分享真快乐三、探讨分享秘诀师:在同学们与小伙伴愉快分享的过程中,一定也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吧!回想一下,把当时的情况描述出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让每一次分享都变得开心快乐!生:。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分享真快乐人教部编版
创设情境,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
讲《红狐狸和蓝狐狸》的故事,在故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
在故事中初步了解分享的概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
环节二:
活动引路,
探究感悟
活动一
1、解读文本插图
2、学生讲分享的小故事
解读文本插图,联系实际,让生体验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
通过故事,联系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分享阅读得到的乐趣。
理解分享的概念和意义,初步学会与伙伴分享的原则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与伙伴分享,体会分享的带来的快乐
教学资源
文本资源、音像资Leabharlann 、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学重点
学会分享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分享并乐于分享
解
读
方
法
教学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法、情境创设法、展示法、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模式
解
读
学
生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易兴奋,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不愿意与人分享
解
读
教
材
内容标准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一、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一)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喜欢与小伙伴分享,享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行为与习惯目标
懂得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
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白在生活中
要学会分享才能快乐。
环节三:
联系实际
总结升华
活动一回味生活感受快乐
1、播放学校捐书活动中的照片
2、解读课本插图
引导学生回味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分享真快乐|部编版 (1)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习惯: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教学难点: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分享组图欣赏、各种分享游戏、苹果等。
学生:收集自己想要与同学分享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生:这是李青在海南旅游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
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
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李青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学习课15课《分享真快乐》。
出示:课题《分享真快乐》。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1、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
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
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板书:分享的快乐)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1)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
部编版-政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 教案
15分享真快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分享的乐趣,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他人分享。
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爱护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分享的乐趣,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
难点: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爱护他人的分享。
教学准备:课件、玩具教学过程:课前互动:老师进行分享。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积木等玩具),我想把这些东西分给孩子们。
(师分发玩具、积木等)导入部分1.采访学生,收到东西时的心情。
师:现在我来采访几位同学,当你收到老师分给你的东西时,是什么样的心情?2.板书课题师:看来孩子们拿到老师分给你们玩具时的心情,都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快乐(板书快乐),而老师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你们,这就是分享(板书分享)。
分享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法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魔力吧!二、中间部分。
环节一:感受分享的魔力(一)《我抽我学》游戏,感受分享的快乐。
1.介绍游戏师:前几天,老师刚从好朋友那里学会了一个让我玩得很开心的游戏,名叫《我抽我学》。
现在,老师想把这个游戏和大家一起分享,玩这个游戏时,需要一些动物积木(师向同学们展示)有动物积木的孩子请举手(部分同学)。
2.引导孩子们分享玩具3.师介绍游戏规则:每个同学抽一块动物积木,你抽到的是什么动物,就大声学学这种动物的叫声,看谁学得最好最像。
4.和同桌分享你的动物卡片,再学一学。
5.点名同学分享动物叫声。
(师相机表扬)6.师:孩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正因为你们把动物积木和大家分享,把动物的叫声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才会那么快乐啊!此时,老师想说:分享真快乐!(板书“真”)(二)分享游戏方法1.师:孩子们,这些动物积木还能怎么玩?快和你的同桌一起研究研究吧!生研究玩法,师参与指导。
2.生分享玩法、其它孩子试着玩一玩。
师相机总结:分享的魔力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都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真快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难点】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倡导分享但不强求必须分享一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
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
生:这是小红在海南旅游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
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
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小红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二、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哪些行为是分享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明晰分享的概念。
三、连环画。
(教师出示连环画)
(一)体育课下课了,明明口渴了水杯却不在身边。
乐乐把自己喝了一口水的水杯递给明明,可是明明拒绝了。
(二)乐乐看见玲玲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想让玲玲分享一下,可是玲玲也拒绝了。
(三)乐乐新做了一个树叶贴画,他想分享给大家看,结果被甜甜不小心给弄坏了。
(画面定格:乐乐沮丧地说:“分享一点都不快乐!”)
师:乐乐为什么会觉得分享不能带来快乐呢?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学生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借机引导。
)
和人分享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学生交流后,出示教材中的儿歌,总结提升。
四、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