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册 知识点表格总结 粤沪版
(新)初中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全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μs=10-6s 1ns=10-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
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11章简单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6、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粤沪版)上册知识点归纳1.、静电现象: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特点连接方式开关有无分支用电器串联电路等流(电流处处相等)分压用电器顺次连接控制整个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互相影响并联电路等压分流(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用电器并列连接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至少两条支路互不影响3、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物理九年级沪粤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沪粤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是中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
本文将重点讨论沪粤地区九年级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运动的描述1. 位移和位移公式: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位移公式为:Δx = x₂ - x₁,其中Δx表示位移,x₂表示终点位置,x₁表示起点位置。
2. 速度和速度公式: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公式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二、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其单位是牛顿(N)。
2. 弹簧的弹性力:弹簧的弹性力是指当弹簧发生形变时产生的恢复力,其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3. 重力和弹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弹力是指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弹簧产生的力。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三、压力1.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P = F / 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面积。
2. 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四、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沿直线传播,具有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2. 镜子和成像: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虚、直立、与物体等距离。
凹镜的成像特点是真、直立、放大。
凸镜的成像特点是真、倒立、缩小。
3. 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其折射角符合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五、电学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其单位是安培(A)。
2. 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沪粤版中考物理复习全册知识点记忆
沪粤版中考物理复习全册知识点记忆本章介绍了声音与环境相关的知识。
首先,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效果也不同。
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单位为分贝,受频率和振幅的影响。
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受频率的影响。
声音的品质表示声音是否好听,可以用波形是否规则来区分乐音和噪音。
人耳可以通过气传导和骨传导感知声音,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
回声计算距离时要注意“除2”问题,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秒。
本章还介绍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如化曲为直、累积法和平移法。
注意使用厚刻度尺的方法以及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和常用的科学方法也被提及,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物理模型法、比较法和图像法。
物理学的功勋也被提及,如蒸汽机、电子时代、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
最后,本章希望读者喜爱物理,走进物理世界。
音色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也会对音色产生影响,例如环境噪声、声音来源的距离和音量等。
音乐中的乐音是指具有明确音高和持续时间的声音,而噪音则是指没有明确音高和持续时间的声音。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控制噪音,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现代城市中,噪声源包括交通工具、工厂和建筑工地等。
要控制噪音,可以从限制噪音源的产生、减少噪音传播和保护听力三个方面入手。
超声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它在医学、工业和军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次声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它在地震学和气象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在光学中,光的色散是指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
光的三基色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而透明物体的颜色则由它所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
颜料的三原色是青、品红和黄。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即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0×10^8 m/s。
光线模型法是一种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类似于磁感线。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的第二学期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光学和声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的总结:一、机械:1.速度与加速度: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计算等。
2.力:力的定义、力的计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力的大小与方向的测量、力的作用线和作用面等。
3.动能与功:动能的概念与计算、功的概念和计算、功与能量转化等。
4.机械能:位能和动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转化等。
5.受力分析:重力与重力势能、支持力、摩擦力等。
6.斜面运动:斜面运动的特点、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重力分解与平衡等。
二、光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等。
2.光的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反射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成像、折射成像的特点等。
3.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和彩色的产生、光的折射和色散等。
4.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达和应用、光线的追迹法等。
5.镜子:平面镜和弯曲镜的特点、镜像的特点和性质等。
三、声学: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速度等。
2.声音的特点:音高、音强、音量、音色等。
3.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的反射、回声的产生和特点等。
4.声音的干涉和共鸣:声音的干涉特点和条件、共鸣的特点和条件等。
5.声音的吸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声音的吸收与杂音的产生等。
以上是对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高中物理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和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沪粤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力和机械11.1怎样才叫做功考点:1、功(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有力的作用,另一个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
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没有受到力。
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2、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即:W= FS 。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 (J),1J=1N·m; F 表示力,单位是牛顿 (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11.2怎样比较做功快慢考点: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
(2)公式:p= W/t 。
式中 P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4)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大小。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考点:1、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
2、额外功—W额外(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必须做的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W总:(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 FS4、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
九年级粤沪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粤沪版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是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基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粤沪版物理的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1.1 运动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
根据状态的改变,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1.2 受力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是导致物体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因,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等。
根据受力的特点,可以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以求解复杂力的合成结果。
1.3 力的效果力的效果主要有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平衡力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平衡力会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
1.4 动量与冲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来表示。
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分,决定物体动量的变化。
1.5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不会增加或减少。
第二章:热2.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间因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2.2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状态变化包括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液体的汽化和凝结、气体的冷凝和汽化等。
2.3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过程。
不同物质对热传导的性质有所不同。
2.4 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是物体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的能量辐射,热辐射也可以被物体吸收。
第三章:光3.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沿直线传播,遇到边界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3.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平面镜或其他光滑表面时,按照法则发生反射的现象。
3.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线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差异引起的光线偏折现象。
3.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光密度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折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不同而发生的光线分离现象。
第四章:电4.1 静电和电场静电是由于物体带电引起的现象,电场是导致电荷受力的区域。
4.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闭合路径。
(完整版)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μs=10-6s 1ns=10-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
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初三粤沪版物理知识点
初三粤沪版物理知识点初三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公式为 \( F = mg \),其中 \( m \) 是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运动的力。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公式为 \( v = \frac{s}{t} \)。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公式为 \( a = \frac{\Deltav}{\Delta t} \)。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功,公式为 \( W = Fs \)。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 \( E_k =\frac{1}{2}mv^2 \)。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 E_p = mgh \)。
5.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膨胀: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的增加。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6.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公式为 \( I =\frac{Q}{t} \)。
- 电压: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力,公式为 \( U = \frac{W}{Q} \)。
粤教沪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物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二、长度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1、国际单位(SI):m2、单位换算:1km=1000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3、一把刻度尺,要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如何使用刻度尺:(1)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尺的位置要紧贴并平行于被测物体;(2)视线要垂直于刻度线;(3)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
(或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误差与错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任何的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错误可以避免,也可以消除。
5、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和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时间的测量:(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常用秒表(停表))1、单位换算:1h=60min, 1min=60s,1h=3600s. 1s=103m s=106μs=109ns四、一些特殊测量:(1)测一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一叠相同纸的总厚度L;算出纸的张数n,则一张纸的厚度为d=L/n。
(2)测曲线的长度:取一段细棉线,用少量的胶水粘湿,贴在被测曲线上,用笔在棉线上作下曲线两端点的记号,将棉线取下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端点记号间的距离就是曲线的长度。
(3)测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记下匝数n,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L,细铜丝的直径为d=L/n。
五、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关于上册知识点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需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状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概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 S必定是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重申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广泛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合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一定费距离,要省距离一定费劲,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固然不可以省功,但人类仍旧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许能够省力、或许能够省距离、也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好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碰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视摩擦和机械自己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三、机械效率:1、实用功:定义:对人们实用的功。
公式:W实用=Gh(提高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实用=Gh2、额外功:定义:并不是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实用=G动h(忽视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实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实用+W额=FS=W实用/η斜面:W总=fL+Gh=FL4、机械效率:60%表示实用功占总功的60%。
③实用功总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往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添提高的物重、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丈量:①原理: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高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挪动的距离S③器械: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粤沪版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表格总结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入射
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的。
*透镜及应用:
*凸透镜:
*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u>2f时,成、的像,像在
处;当物体位于fu。
*远视是由于眼的屈光本领,或眼轴,清晰的图像成在视网
膜,要佩戴。
*常见应用:。
*凹透镜:
*成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一侧。
中的传播速度为。
*传播形式: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叫做。
*感知:
*气传导: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引起振动,经
传给大脑。
*骨传导:声波通过、颌骨,经传给大脑。回声*声音
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利用回声计算距离时,要注意”除
2”问题。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秒。
声音特征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音量。在波形图中用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u>2ff2f
放大,倒立,实像
幻灯机。u=f不成像uu
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凹透镜
物在镜前任意处vU实,P额P实,灯发光较暗。
当U额2f倒立缩小实像2f>υ>f异侧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υ=2
本章考点突破: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
测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累积法。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人的身高,墨水
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关:磁感线)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上,反射光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清北培训中心XX年级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三、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3、功的单位:焦耳( J), 1J= 1N · m 。
四、功率—做功的快慢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3、定义公式: P=t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 t 的单位:秒( s),功率 P 的单位:瓦(W)。
34、单位:国际单位:W ,常用单位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W5、推导公式: P =F v公式中 P 表示功率, 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v 表示物体在力 F 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 P 的单位:瓦( W),力 F 的单位:牛( N),速度 v 的单位:米 / 秒( m/s )。
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W有用=G h G表重力h表升高的高度2、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W总=FS F表力,s表距离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W 有用②公式:η =W总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六、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 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九年级沪粤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上的开关控制改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个用电器,路灯
导线
输送电能
用电器
1、定义:用来工作的设备
2、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三种电路
通路
接通的电路
断路
断开的电路
短路
1、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2、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连接方式
3、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是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影响因素
质量、温度、状态、体积
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
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发生条件:温度差。
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是4.2x103J/(Kg.℃),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热量是4.2x103J
物理量
温度
内能
热量
区
别
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
能量的一种形式
传递内能的多少
形式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
表述词
“是”多少
“具有”多少
“吸收”或“放出”多少
单位
℃
J
J
联系
1、温度变化,物体的内能变化
5、实质:电荷的转移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粤版物理
表格归纳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本章考点突破: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
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图上北京
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
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
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本章考点突破:
一、什么是虚像?
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自身能发光或反射外界光线,它们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产生了视觉,而虚像是光线经镜子或其他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固定经验,产生了错觉,误认为光线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
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就是发光点的虚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特点上的区别。
一般地讲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
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
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二、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
但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这跟人们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们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三、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四种方法可供采用:
1 利用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
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了
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的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作图记忆,通过三条特殊光线,在头脑中作图可以清楚地理解成像规律。
光路图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1 测量液体的体积。
2 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上浮的、下沉的。
★第六章力和机械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十二章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及实物图。
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作为中考的压轴题.现行大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形.为了增加中考试题难度,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
者往往在电路的变换上做文章.如: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往往有别于常规,给学生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解析电学计算综合题的关键是用以下基本知识去简化电路: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 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3、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图1所示),可以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图a
图b
7、电压表的连接有别常规时,可据“并联分流法”判断电压表跟哪部分电路并联,就是测那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如下图,电压表测的是定值电阻的电压,而不是灯泡的电压。
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
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物理公式(一)
初中物理公式(二)
初中物理公式(三)
初中物理量求法一览表
知识点
1.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
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超声:频率高于2000Hz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6.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7.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8.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
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9.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0.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2.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3.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
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4.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5.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6.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7.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注意:铭牌中有“电压,电功率”时,先计算出R,(R= )另外,如果题目中有“正常工作”就隐含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