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考题归类解析 2

合集下载

中考有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题汇总

中考有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题汇总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凤梅将CO2分别通入Ca(OH)2、NaOH溶液中,利用反应现象的不同,可以鉴别Ca(OH)2与NaOH。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NaOH反应无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从检验产物,一个是从反应物状态的变化引起气体压强的变化考虑的。

方案一:检验CO2与NaOH反应生成了Na2CO3。

原理: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CO2气体,过一会儿,倒入CaCl2溶液会出现沉淀物,因为CO2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又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物。

方案二:CO2与NaOH的反应,是气体被吸收进溶液的反应,气体减少了,会使气体压强减小。

装置1.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将另一支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将观察到放入水中的试管内液面略有上升,放入NaOH溶液中的试管内液面上升较明显。

说明CO2少量与NaOH溶液中的水反应,大量的CO2与NaOH反应。

装置2.让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然后看水中导管内液面上升情况。

实验后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且会吸入烧瓶内。

装置3.将NaOH 溶液放入预先收集满CO2的烧瓶中与CO2反应,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这时观察到广口瓶内长导管不断冒气泡。

装置4.在两个容器中装满NaOH 溶液,向A 中充入CO 2 气体,会看到A 中长导管管口有气泡产生,但B 瓶中长导管不会冒气泡。

因为CO 2 与A 中NaOH 溶液反应后,没有CO 2 进入B 瓶,若CO 2 不与NaOH 溶液反应,则B 中长导管一定会冒气泡。

装置5:在集气瓶中收集满CO 2,迅速地倒入NaOH 溶液,用一个带有U型管的橡皮塞塞紧(装置如右图所示),如果U 型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证明CO 2与NaOH 发生了反应。

九年级化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九年级化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例题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_______。

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A实验不严谨,应做一个对比实验: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点实验,但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或者其他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解答本题时,只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对照题给信息,实验A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取下橡皮塞后,氢氧化钠溶液会进入试管,且试管中液面高于水槽中液面;实验B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小气球胀大,故B中的现象是气球膨大。

A实验不严谨的理由是二氧化碳不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还能与水反应,故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来与A实验对比,看液面上升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鉴别生成物的方法进行探究。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因此不可用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应该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以此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1)CO2+Ca(OH)2=CaCO3↓+H2O(2)气球胀大将A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变式题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如上图所示。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10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10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例1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解析A中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气球膨胀;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答案 A例2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

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气体“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如果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3)气体“后变瘪”,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导致瓶内气压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答案(1)B (2)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3) Na2CO3+2HCl═2NaCl+H2O+CO2↑例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探究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探究

⑴请根据上图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
所选 装置 A B C D E F
操作方法 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现象 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
试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 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烧瓶中 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内的长导 管口有气泡产生 烧瓶内形成喷泉。 瓶内小气球会胀大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 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矿泉水瓶(或其它合理答案) , 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矿泉水瓶变瘪 。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 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NaOH溶液中有水,CO2 。能溶于水,也能使气压减小
形成喷泉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____________ 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致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
4、常温常压下 1体积水约溶解 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 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 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气泡产生
方案 1
CO2和NaOH确实 发生了化学反 应
(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2和NaOH溶 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基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考点分析

基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考点分析

基于CO2和NaOH反应考点分析江苏省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樊茂225711氢氧化钠作为一种常见的碱,它的性质之一是能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该反应常常作为中考命题的热门素材,其考点主要在这几个方面:考点一、验证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由于该反应没有现象,只能通过实验间接证明,一般是通过溶液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所出现的现象,或者通过证明产物有Na2CO3的方法来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填代号),理由是。

解析:(1)CO2+C a(OH)2=CaCO3↓+H2O(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②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③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④ A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伤到手考点二、氢氧化钠变质的检验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如何检验是否变质。

方法是检验样品中有CO2和NaOH反应的产物Na2CO3,具体方法有这几种:(1)向样品中加入稀HCl或稀H2SO4,产生气泡,则NaOH变质。

(2)向样品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NaOH变质,若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还可以除去其中的Na2CO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考题归类解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考题归类解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考题归类解析湖北罗明奎近年来各地区的化学化学中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有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考题,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为了使同学们对这种题型有所熟悉和运用,现将此类考题归类如下,希望同学们对学习本单元有所帮助。

1、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没有明显现象,CO2和 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装置A软塑料变扁,装置B活塞向上运动。

(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2与反应,还是CO2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

(只利用A装置――矿泉水瓶进行)2、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①。

实验③。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3.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在探究CO2和NaOH 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例1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内加适量石灰石和稀盐酸,经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时,将一气球紧套在瓶口,气球逐渐胀大。

然后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NaOH溶液注入烧瓶并振荡,气球迅速缩小并被吸入烧瓶内。

(1)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气球被吸入烧瓶是由于NaOH溶液与瓶内气体反应,使瓶内气压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烧瓶里已充满CO2气体;NaOH 可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2O,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因此气球会被吸入烧瓶。

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充满烧瓶(2)小2NaOH+CO2═Na2CO3+H2O例2如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U型管连接.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

(1)室温下利用此装置,你还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

A.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B.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比较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2)进一步思考、迁移:有_____________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

解析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将等量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过一会儿盛有二氧化碳的瓶中气压会小于盛有氧气的瓶中气压,因此用U 形管连接,也可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采用该装置时不会导致两瓶出现气压差,因此不能采用该装置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所以两瓶中会出现气压差。

综合分析可知该装置能够验证有气压变化的对比实验。

浅析中考化学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常见题型

浅析中考化学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常见题型

浅析中考化学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常见题型作者:符红梅来源:《新高考·升学考试》2018年第01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我们会看到溶液变浑浊,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学生对这个反应的认识比较模糊,解题思路不清晰。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常见的题型。

题型一从压强的角度检验反应是否发生例1. (德州)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图1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

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填序号)A. 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 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气球先膨胀后变瘪,说明瓶内压强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应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消耗CO2,使瓶内压强减小;再滴加稀盐酸,和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CO2,使得装置内压强变大,故选B。

(2)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Cl2NaCl+H2O+CO2↑。

【总结归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装置(图2)以及由于CO2被消耗而出现的实验现象。

装置实验现象A试管中液面上升B倒置后玻璃片不会掉下来C塑料瓶变瘪D小气球膨胀E液体被压上去,形成喷泉F右侧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验都没有考虑到二氧化碳也会部分溶于水,且和水反应,因此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一定是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以A实验为例,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图3和图4),可以发现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试管内液面上升更高,由此说明CO2确实和NaOH反应了。

题型二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其变质程度例2. (长春)对下列实验中出现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B. 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C. 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D. 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解析】 A选项,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本身无明显现象,所以没有现象不能说明一定没有反应,該选项错误;B选项,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冒出气泡,当无气泡产生时,说明盐酸已被除尽,该选项正确;C选项,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导致不再有气体产生,也会使气体收集不满,该选项错误;D选项,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冒出,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精品】中考化学复习:专项九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习题(含答案)

【精品】中考化学复习:专项九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习题(含答案)

专项(九)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 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图G9-2(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G9-2),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了。

(2)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二氧化碳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甲和乙。

图G9-3分别向甲、乙两个瓶中注入少量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或液体,观察实验现象。

①实验甲中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液面(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与以上实验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甲更合理,因为它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③实验乙中说明CO2能与Ca(OH)2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④下列实验现象中,一定能说明实验乙“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填序号)。

a.U形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b.U形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c.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发生改变2.图G9-4(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G9-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①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原因是。

③实验结束后,烧瓶内液体的溶质组成可能是。

图G9-5(2)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设计了图G9-5所示的方案,方案中所加的试剂X应该是。

3.学习小组用如图G9-6所示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

图G9-6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①:如图G9-6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 ℃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溶质判断图像题解法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溶质判断图像题解法

龙源期刊网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溶质判断图像题解法作者:张雨琪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16期在我们高中阶段做题过程中经常遇到一类题型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溶质成分判断,特别是根据图像解决问题,根据我的做题经验,总结方法如下:一、基本反应原理(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发生两个反应:2NaOH +CO2(少量)=Na2CO3+H2O;Na2CO3+CO2(过量)+H2O =2NaHCO3(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OH +CO2(足量)=NaHCO3(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组成情况如下:①NaOH和Na2CO3 ;②Na2CO3;③Na2CO3和NaHCO3 ;④NaHCO3二、常见图像题若向NaOH与CO2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会出现4种图像:(1)若向NaOH与CO2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则原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图像特点:从O点开始即产生CO2气体。

反应原理:HCO3—+H+=H2O+CO2↑,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NaHCO3(2)若向NaOH与CO2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2所示),则原溶液中的溶质是。

图像特点:Oa段、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

反应原理:Oa段CO3—+H+=HCO3—,ab段HCO3—+H+=H2O+CO2↑,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Na2CO3(3)若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3所示),则原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图像特点: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反应原理:Oa段CO。

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5篇)

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5篇)

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5篇)第一篇: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知道了CO32-、HCO3-的检验,随后提出:如何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安排一次活动课。

教师抛砖引玉激励学生大胆设计,进行实验探究,在活动中修正,活动中创新。

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什么方案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抛砖引玉介绍装置(图1)。

演示:打开塞子,快速加入约10mL氢氧化钠溶液(10%)并塞紧塞子,振荡;倒出试管里的稀盐酸。

现象:瓶壁迅速向内凹陷;产生大量气泡,瓶壁恢复原状。

质疑:能否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课后思考、讨论、修正,设计自己的方案,周三进行活动探究。

方案交流展示自己的方案,讨论、修正。

方案一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把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如图2.方案二收集一试管的CO2倒置于NaOH溶液里,拿出加入稀盐酸,并迅速塞紧,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图3)。

修改:用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图3)。

方案三如图4装置,加入NaOH溶液并迅速塞紧带分液漏斗的塞子,稍后打开止水夹;把水换成澄清石灰水,打开活塞。

方案四如图5装置,缓慢通入CO2(气泡不逸出)一段时间,加入盐酸。

实验验证交流评价小组间互相交流——设计思路、操作技能、实验体会。

小组1:欣赏其他同学的创新,以后要大胆的想。

小组2:想时简单,做起来就不同了,没有考虑CO2的量,用大试管好些,所以设计实验要结合实际情况。

小组3:要严密些,向4小组学习。

在加入盐酸前,把导管浸入水,打开止水夹,可观察水导流很多,说明CO2与NaOH反应。

小组4:1小组对比CO2溶于水很好。

CO2与NaOH反应会不会有NaHCO3生成?教师评价:同学们收获很大,大胆地进行了创新。

方案一改进了教师的实验;方案二对比性强,操作简单,及时得到改进;方案三独具匠心;方案四严密、科学,装置美观。

3.深度解析CO2与NaOH与溶液的反应

3.深度解析CO2与NaOH与溶液的反应

深度解析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题目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 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稀释到100 mL。

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①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_mL(标准状况)。

②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③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解析1.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依次发生下列反应CO2+2NaOH = Na2CO3+H2O ①CO2+Na2CO3+H2O = 2NaHCO3 ②合并上述①②CO2+NaOH = NaHCO3 ③随着反应物用量的变化,产物发生变化,溶液中溶质也不同,当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不同时产物分析如下:当n(CO2):n(NaOH)=1:2时只发生上述反应①;当n(CO2):n(NaOH)=1:1时只发生上述反应③;当1:2<n(CO2):n(NaOH)<1:1时,同时发生上述反应①②。

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①NaOH和Na2CO3 ②Na2CO3 ③Na2CO3 和NaHCO3 ④NaHCO3相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还有:①CO2与Ca(OH)2 溶液的反应CO2 +Ca(OH)2 =CaCO3 ↓+H2OCO2 +CaCO3 +H2O=Ca(HCO3)2CO2 +Ca(OH)2 =Ca(HCO3)2②SO2与KOH溶液的反应SO2+ 2 KOH=K2SO3+H2OSO2+K2SO3+H2O=2KHSO3SO2+KOH=KHSO3③H2S与KOH溶液的反应H2S + 2 KOH=K2S+H2OH2S +K2S = 2KHS2.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的溶液中,再逐滴加入盐酸时可能发生的反应依次是:NaOH+HCl =NaCl+H2O ①Na2CO3+HCl =NaCl+NaHCO3 ②NaHCO3 +HCl=NaCl+H2O+CO2↑③注意:上述反应中只有第③个反应产生CO2 气体。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例题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_______。

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A实验不严谨,应做一个对比实验: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第一小问只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便于观察,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或者其他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对照题给实验图可知,实验A中取下橡皮塞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氢氧化钠溶液会进入试管,且试管中液面明显高于水槽中的液面。

实验B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小气球,使气球胀大,故B中的现象是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不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还能与水反应,故应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来与A实验对比,看液面上升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鉴别生成物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不可用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应该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以此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1)CO2+Ca(OH)2=CaCO3↓+H2O(2)气球胀大将A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变式题1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考题归类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考题,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为了使同学们对这种题型 有所熟悉和运用,现将此类考题归类如下。

证明CO 2能与NaOH 反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从检验产物,一个是从反应物状态的变化引起气体压强的变化考虑的 方案一:检验CO 2与NaOH 反应生成了Na 2CO 3。

方案二:CO 2与NaOH 的反应,是气体被吸收进溶液的反应,气体减少了,会使气体压强减小。

1、化学课上,老师将CO 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没有明显现象, CO 2和 NaOH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A 、B 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 装置A 软塑料变扁,装置B 活塞向上运动。

(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为 。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 2与反应,还是CO 2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 。

(只利用A 装置――矿泉水瓶进行)2、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 2和NaOH 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① 。

实验③ 。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 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 2与NaOH 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5)实验步骤和方法(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 2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了Na 2CO 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3.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在探究CO 2和NaOH 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 化钠发生了反应。

⑵若再分别向A、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看到的现象是:A:;B:。

5.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B现象为,C现象为。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6.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

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

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

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①哪个同学的方案更合理:______________,方案合理的理由是②图甲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图乙中第(Ⅰ)(Ⅱ)步骤的目的是说明:。

④图乙中步骤(Ⅲ)的现象是:。

⑤若将图乙步骤(Ⅳ)已经变色的小花从集气瓶中取出,再放到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有空塑料板上(如右图),一段时间后,现象是:。

7(2013大庆市)在中学所学的化学反应中,有很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某探究小组想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些无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1)实验①由于甲同学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广口瓶替换成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C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改进实验仍然存在缺陷,应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证明CO2确实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该对比实验所用的试剂是_____ .(2)请判断③中V200mL(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8.(2013锦州市)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有关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题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

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

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小丽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你认为的猜想不合理。

理由是。

参考答案1.(1) CO2+2NaOH=Na2CO3+H2O(2)或做个对比实验:取两个同样大的矿泉水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盖上瓶盖振荡,比较两矿泉水瓶变瘪的程度等;(也可图示)2.(1)a烧杯;b胶头滴管(或滴管)(2)实验①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形成水柱;实验③小气球胀大(3)矿泉水瓶(或其它合理答案);矿泉水瓶变瘪或向内凹进(4)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且和水会反应,究竟是CO2溶于水或和水会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5)有气泡产生(实验步骤方法: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6)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将CO2通入NaOH溶液后)滴入CaCl2溶液(或石灰水Ca(OH)2溶液或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表明CO2与NaOH反应生成了Na2CO33、(1)A:溶液进入试管内 B:反应后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到锥形瓶中 C:挤压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小气球会胀大 D:挤压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形成喷泉。

2)因二氧化碳被吸收,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

(3)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盐存在,证明二氧化碳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4.⑴B.试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C.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烧瓶中;D.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内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E.烧瓶内形成喷泉。

F.瓶内小气球会胀大。

⑵A:无明显的现象变化;B:产生白色沉淀。

5.(1)C (2)A现象:塑料瓶变瘪了,B现象: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C现象:气球胀大。

(3)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4)稀酸,冒气泡;CaCl2溶液(含Ca2+或Ba2+的溶液均可),产生白色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