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汇编

合集下载

第3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3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3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Al 与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及本质,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学会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解,来渐渐加快。

试管口时气体燃烧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解,来渐渐加快。

试管口时气体燃烧归纳总结1.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反应原理(1)铝与盐酸反应: 2Al +6HCl===2AlCl 3+3H 2↑,Al 是还原剂,HCl 是氧化剂。

(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①2Al +6H 2O===2Al(OH)3+3H 2↑;②Al(OH)3+NaOH===NaAlO 2+2H 2O ;总反应为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Al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3.“量”的关系(1)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1。

(3)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1.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1C.3∶1D.1∶3答案 C解析由铝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生成等量氢气需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n(HCl)∶n(NaOH)=3∶1。

理解感悟本题中是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中铝是还原剂,所以生成等量的H2时,消耗铝的质量相等,即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lCl3和NaAlO2,所以根据氯元素和钠元素守恒得到所需HCl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复习导入】在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钠、铁与水的反应,大家回忆钠和水反应的现象什么?【学生回答】……【新课引入】我们知道,许多活泼或者较活泼的金属都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有些金属还具有很特殊的性质,那是什么呢?【实验】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NaOH溶液;2、分别加入一小片铝片,观察实验现象;3、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在两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讲述】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铝既能和盐酸反应,也能和NaOH溶液反应,反应都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

请同学们写出铝和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讲述】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叫做偏铝酸钠(NaAlO2)。

通过实验可知道铝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因此在使用铝制餐具时要注意,不能长时间盛放酸性、碱性或是咸的食物,更不宜用来蒸煮酸性、碱性或是咸的食物。

【过渡】学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4Na+O2=2Na2O 2Na+O2=Na2O24Al+3O2=2Al2O3 Fe+S=FeS 2Fe+3Cl2=2FeCl32、与酸反应:Fe+2HCl=FeCl2+H2↑ 2Al+6HCl=2AlCl3+3H2↑3、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Cu+2AgNO3=Cu(NO3)2+2AgNa+CuSO4+H2O=Cu(OH)2↓+Na2SO44、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3Fe+4H2O(g)=Fe3O4+4H2↑5、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讲述】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这些反应中,金属单质的化合价都是由0价升为正价,被氧化,作还原剂。

也就是说,在这些反应中金属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水的反应,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2、根据钠、铝、铁与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教学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板书】二、金属与水的反应【讲述】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

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演示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实验现象:1、钠投入水里后,浮在水面上2、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同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圆球。

3、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4、有嘶嘶的声音发出,最后小圆球消失5、反应后的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1、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浮)2、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较低(熔)3、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推动小球迅速游动;(游)4、产生的氢气与水摩擦、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反应放热等,从而发出响声。

(响)5、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NaOH) (红)【说明】:①钠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其电子转移:↑Array得到2×e,被还原②钠与水的反应是钠原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即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其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③钠的保存:实验室中的钠需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有:(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钠与水反应;(3)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其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思考】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化学—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氢气
2Al+2NaOH+ 2H2O=2NaAl O2+3H2↑
三、新课讲解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 反应实质
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2+2H2O
四、联系生活
❖ 生活中的化学
铝制品不宜用来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
三、新课讲解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 化学推导
从元素守恒看,反应产生的单质可能是 _氧__气___或__氢_
化学—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三、新课讲解
❖ 实验验证
表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记录
实验项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气泡
爆鸣声
铝碗
铝锅
五、课后思考
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时都没有立即生成气体,
为什么?
提示:铝易被氧气氧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
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 溶液的反应
化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一、新课导入
❖ 生活中的化学
铝制品不宜用来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
铝碗
铝锅
二、温故知新
❖ 铝与盐酸反应
表1 铝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记录
实验项目
实验现象 气泡
爆鸣声
实验结论
氢气 2Al+6HCl==2 AlCl3+3H2↑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

第3课时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学习目标1.掌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掌握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金属通常可以表现出哪些化学性质?三、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观察·思考】(1)将铝片(已处理)放入NaOH溶液中(同时展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铝和NaOH 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2)请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

【实验·探究】实验目的:对比铝片与盐酸、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用品:6 mol·L-1的盐酸、30%的NaOH溶液、铝片、蒸馏水500 mL、小广口瓶16个、镊子16个、大广口瓶14个、大试管16支、单孔塞(带导管)14个、小烧杯14个、火柴14盒、250 mL烧杯9个、500 mL烧杯1个、剪刀1把。

实验步骤:(1)分别用镊子取出3片铝片,放入盛有6 mol/L的盐酸、30% NaOH溶液的大试管中(分2小组同时进行)。

(2)将带有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大试管,导管插入肥皂水中(广口瓶起试管架的作用)。

(3)有大量泡沫产生后,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并观察现象。

(4)观察完现象后取出导管,并将酸、碱溶液倒入废液缸,剩余铝片留在大试管中,仪器放回水槽。

现象及解释: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铝片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气体产物都是。

【交流·研讨】(1)试推测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另一产物中含有哪些元素?你的推测依据是什么?(2)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若是离子反应请写出其离子方程式:【迁移·应用】(1)你认为日常生活中在使用铝制餐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应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⑧⑨B.①②④C.③⑤⑨D.③⑤⑥⑦⑧⑨【知识整合】(1)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你认为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共性是什么(从氧化还原的角度)?为什么会有这种共性?(2)由此你来推测一下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形态(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拓展·提升】两份铝粉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1∶2B.1∶3C.3∶2D.1∶1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交流·研讨】试根据反应2CO+O22CO2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推导出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名师点拨
1.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用的“三注意”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而 非质量之比。 (2)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含义各不相同。如 “M”表示摩尔质量,而“m”表示质量;“N”表示微粒数,而“n”表示 物质的量。 (3)当已知物理量与被求物理量不一致时,计算时题目的数据必须带单位,以 体现“上下一致,左右相当”的原则。
解析:根据上下一致和左右相当可判断只有D项格式符合要求。
3.把铝、铁混合物1.1 g溶于200 mL 5 mol/L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
变为4.6 mol/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
(1)反应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为0.2 L×5 mol/L-0.2 L×4.6 mol/L= 0.08 mol。 答案:(1)0.08 mol
过关演练 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 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 属是( C ) A.锌 B.铁 C.铝 D.镁
2.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欲计算产生H2的量,下列比例式正确 的是( D )
A.Zn+2HClZnCl2+H2↑
1 mol
1 mol
3.25 g
m(H2)
B.Zn+2HClZnCl2+H2↑
65 g
1L
3.25 g
V(H2)
C.Zn+2HClZnCl2+H2↑
1 mol
22.4 L
3.25 g
V(H2)
D.Zn+2HClZnCl2+H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 用玻璃棒 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滴 加稀盐酸,观察气泡逐渐 减少,最终消失。
5. 对滤液进行酸碱度测定, 记录实验结果。
4. 将烧杯中的溶液过滤, 收集滤液。
安全注意事项
01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实验 服和护目镜,避免试剂 溅到皮肤或眼睛中。
02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 手和实验器具,确保卫 生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铝与氢氧化 钠溶液的反应制备偏铝酸钠等化合物, 同时也可以利用该反应进行金属表面 的处理和清洗。
该实验在化学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教 学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置换反应 的概念和特点。
对其他金属的启示与思考
该实验可以启示我们思考其他金 属是否也可以与强碱溶液发生类
似的反应。
对于那些可以与强碱溶液发生反 应的金属,其反应机制和产物是
结果分析与结论
01
根据气泡产生速率和数量,可以推断出反应的剧烈程度和反应速率。
02
溶液温度的变化表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03
白色沉淀物的出现表明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通过称重可以计算出沉 淀的质量和比例。
04
综合分析实验现象、数据记录和处理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铝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04
实验结论与意义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结论
01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 反应。
02
在反应过程中,铝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铝离子,而氢氧化钠中的
氢氧根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氢气。
随着反应的进行,铝表面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最终形
03
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实验的意义与应用
实验的意义在于探究铝与强碱溶液的 反应机制,加深对金属与碱反应的理 解。

高一化学《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学案

高一化学《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学案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学案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本节课探究的金属铝是课程标准中重要的金属。

初中化学中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1、初三已经学习过铁、镁、铝等金属的有关性质;2、曾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如何根据方程式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3、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

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新旧知识结合,用以学知识解决新问题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③通过演示、探究实验,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从分析现象中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②通过思考和交流、实验和观察、探究实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吹泡泡实验)等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重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难点:实验因素难控制五、教学策略与手段1、学生自己探究为主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完后及时总结分析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从整体上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与本节课的融合。

六、教学过程【方法简介】:各位同学,继我们学习分类法之后,在学习中我们要应用这种方法,把学到的知识经过整理后放在大脑里,老师形象的把大家的大脑比喻成一个记忆宫殿,每个房间容纳不同板块的知识,日积月累再不断完善、不断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
微格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专业:—化学专业课题:_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授课时间:10分钟受训班级:_ __受训人:—_
训练技能:讲解和演示技能指导教师:—_
教学过程: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了解铝的重要性质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会用对比法进行实验的探究过程
时间 安排
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技能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3min
【复习引入】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金属与酸 的反应,有哪位同学可以上讲台来写一下常见
由旧知识引
写出方程式
多媒体课件
金属Mg、Fe、Al分别与HCI反应的化学反应
进新知识导
方程式?

巩固旧知识, 与思考
猜想
【设问】既然金属能与酸反应,那么,同学们 有没有想过,金属能不能与碱反应呢?
设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min
【实验演示】常见金属Mg、Fe、Al分别与
演示实验
试管、镁条、铁
NaOH反应。
观察与思考,
得出
片、铝片、
探究并得出
结论
6mol/L的氢氧
【提问】观察到分别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 论?
结论
化钠溶液
7min
【猜想】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实验演示】检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
探究
试管、酒精灯、
成的气体。
根据已有条件进 行猜想,并认真观
火柴
操作
察得出结论,
学会
【提问】谁可以上讲台来把方程式配好平?
写反应方程式
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