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第3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学习目标】1. 知道Al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及本质,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 学会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新知导学】一、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铝与强酸和强碱的反应【归纳总结】(1) 铝是一种典型________ 金属,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其反应中都有___________ 生成,反应的还原剂都是________ 。
(2) 在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________ 价变为 _______ 价,当1 mol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都产生__________ m ol氢气。
【活学活用】1. 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 CO气体,然后向其中倒入 10 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2.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 HCI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 1B. 2 : 1C. 3 : 1D. 1 : 3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式子,它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子种类和数目守恒。
在化学方程式中,可反映出物质的质量关系、粒子数目关系、物质的量关系等。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3.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

第2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铝与盐酸的反应现象:铝片逐渐溶解,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铝片逐渐溶解,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
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错误!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都产生氢气(或H2)。
H2+Cl2错误!2HCl错误! 1 ∶ 1 ∶2错误! 1 ∶ 1 ∶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物质的量之比1 mol ∶ 1 mol ∶2 mol错误!1体积∶1体积∶2体积(1)结论: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个数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2)应注意的问题①任何一种反应物,只有实际参加反应的纯物质的量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量部分不参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正确。
③列比例式时要符合“左右量相当,上下单位同”的原则.4.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图示关系:(2)计算公式:①n=mM;②n=错误!;③n=错误!;④n=c·V(溶液)(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知识点一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1.下列金属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Mg B.AlC.Fe D.Cu答案:B解析:Al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Mg、Fe只能与稀盐酸反应;Cu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2.下列关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失去电子,作还原剂B.产生的气体是氢气C.NaOH与H2O作氧化剂D.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AlO错误!答案:C解析:反应中铝失去电子,铝元素由0价升高到+3价,故铝是还原剂,A项正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B项正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水作氧化剂,C项错误;溶液中铝元素以AlO错误!的形式存在,D项正确。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摘要:通过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事实,探究反应的实质,传授控制实验变量的对比实验法。
关键词:探究;实验;学习方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课本中首先做一个对比实验:分别在装有5ml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铝片,发现都有气体产生,经过验证是氢气。
然后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并分析铝在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具有还原性。
内容很简单,如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到这种地步会强调让学生记住此方程式即可,然而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学科本质,突出科学探究,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为此在安排此节教学时采用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探究点生成: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铝做了还原剂,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氢氧化钠和水做的是氧化剂,那是不是意味着铝单独和水以及铝单独和氢氧化钠反应呢?于是设计实验进入实验验证环节。
一、进行铝和水的反应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5 ml水并滴加两滴酚酞试液,将一条宽1 cm 长3 cm一面用砂纸打磨的铝片加入试管中,观察现象:无明显变化。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煮沸,在打磨过表面粗糙的一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光滑的一面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成浅红色。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肥皂液中用燃着的木条接近气泡有轻微的爆鸣声。
实验结论:溶液使酚酞变红证明呈碱性,有氢氧化铝生成;有气体产生而且可燃证明是氢气。
二、进行氢氧化钠和铝的反应氢氧化钠的电离除在水中可以外,还可以通过加热熔融的办法。
在大试管中加入混合好的铝粉和固体氢氧化钠(此处用铝片试管容易破裂,另外铝粉的量要少)用酒精灯加热熔融,用连导管单孔塞塞住试管口将导管末端插入装有肥皂液的表面皿中,此间并无大量气体产生,更无爆鸣声。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1 10月11日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足量NaOH 溶液反应,若消耗的两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3∶2
B .2∶3
C .1∶1
D .1∶2
【答案】A
解题必备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铝片与盐酸和氧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对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铝片逐渐溶解,且刚
开始反应较慢,后来渐渐加快。
点燃的木
条放在试管口时气体燃烧
2Al+6HCl===2AlCl 3+3H 2↑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铝片逐渐溶解,且刚
开始反应较慢,后来渐渐加快。
点燃的木
条放在试管口时气体燃烧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铝的化学方程式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璇仔化学1 3.2铝的化学方程式1、铝和氧气反应方程式:4Al+3O 2=====点燃2Al 2O 3 。
2、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质为:2Al+6H 2O===2Al(OH)3↓+3H 2Al(OH)3+NaOH===NaAlO 2+2H 2O4、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 -+2H 2O===2AlO 2-+3H 2↑5、铝和盐酸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 3+3H 2↑6、 铝和盐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2Al+6H +===2Al 3++3H 2↑7、铝热反应方程式(铝和氧化铁):2Al+Fe 2O 3=====高温2Fe+Al 2O 38、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Al 2O 3+6HCl===2AlCl 3+3H 2O9、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Al 2O 3+6H +===2Al 3++3H 2O 10、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Al 2O 3+2NaOH===2NaAlO 2+H 2O1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Al 2O 3+2OH - ===2AlO 2-+H 2O12、硫酸铝与氨水制氢氧化铝化学方程式:Al 2(SO 4)3+6NH 3.H 2O==2Al(OH)3↓+3(NH 4)2SO 413、硫酸铝与氨水制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是 Al 3++3NH 3.H 2O==Al(OH)3↓+3NH 4+14、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化学方程式:CO 2+NaAlO 2+2H 2O==Al(OH)3↓+NaHCO 315、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离子方程式是: CO 2+AlO 2-+2H 2O==Al(OH)3↓+HCO 3-16、氢氧化钠与盐酸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 3+3H 2O17、氢氧化钠与盐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Al(OH)3+3H +===Al 3++3H 2O18、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 2+2H 2O19、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 - ===AlO 2-+2H 2O20、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Al(OH)3=====加热Al 2O 3+3H 2O21、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3OH - ==Al(OH)3↓ 、 Al(OH)3+OH - ===AlO 2- +2H 2O ,2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3++4OH - ==AlO 2- +2H 2O 、 6 H 2O+Al 3++3AlO 2- ===4Al(OH)3↓2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 2O+AlO 2- +H + ===Al(OH)3↓ 、 Al(OH)3 +3H + ===Al 3++3H 2O24、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 2-+4H +===Al 3++2H 2O 、 6 H 2O+Al 3++3AlO 2-===4Al(OH)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氧化膜的厚度与反应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氧化膜越薄
反应过程中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氧化膜的厚度与反应浓度有关浓度越高氧化膜越薄
氧化膜的厚度与反应时间有关反应时间越长氧化膜越厚
氧化膜的厚度与反应压力有关压力越高氧化膜越薄
实验结论的应用前景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结论可以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前确保所有设备、试剂和材料准备齐全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避免污染环境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反应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安全须知
穿戴防护装备:实验过程中必须穿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
实验废弃物处理:实验结束后应将废弃物妥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汇报人:
,
目录
铝的化学性质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铝沉淀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 + 2NOH + 2H2O = 2NlO2 + 3H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铝沉淀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无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强碱性
氢氧化钠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方程式及反应过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及其化合物》

点燃 铝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一. 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铝热剂是Al 和 Fe 2O 3(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Δ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2↑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②Al(OH)3+NaOH ======== NaAlO 2+2H 2O知识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1. 氧化铝(Al 2O 3)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①2Al+6H 2O ====== 2Al(OH)3 + 3H 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2Al+6H 2O+2NaOH = 2NaAlO 2+3H 2↑+4H 2O失2×3 e —得6×e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和计算

13<VVNHaOClHHH22<1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
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5∶7,
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质量之间的等式关系,
n= Mm,能求出 Al 的物质的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求出 参加反应的 NaOH 和生成 H2 的物质的量,则能求出 NaOH 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标准状况下 H2 的体积。
(1) n(Al)=2710g./8mgol=0.4 mol。 (2)设参加反应的 NaOH 物质的量是 n。
解析
解析:因为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产生 H2 的体积比为 1∶1,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 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 H2 的体积 比为 1∶3,而今产生 H2 的体积比:13<VVNHaOClHHH22<1,所以反 应的情况为:铝过量,盐酸不足;铝不足,氢氧化钠过量。 答案:B
则 2Al + 2NaOH+2H2O===2NaAlO2+3H2↑
2
2
0.4 mol n
1.将足量铁粉放入 100 mL 0.1 mol/L 的 CuSO4 溶
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对点演练] 向足量的 500 mL NaOH 溶液中投入 10.8 g Al,二 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则: (1)A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 NaO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生成标准状况下 H2 的体积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教学目标
1. 认识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 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4.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综合计算能力。
5.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点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难点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用品
氢氧化钠溶液、盐酸、铝片,火柴、试管等。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 Na
B. Fe
C. Al
D. Cu
2.在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是()
A.水
B.铝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钠和水
3.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气体的为()
A.O 2和H2的混合气体
B.0.05molH2
C.大于0.05molH2
D.小于0.05molH2气体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Al+2Na++2OH-+2H2O=2NaAlO2+3H2↑
B. Al+OH-+H2O=AlO2-+3H2↑
C. 2Al+2OH-+2H2O=2AlO2-+3H2↑
D. Al+2OH-+H2O=AlO2-+2H2↑
5.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铝性质不活泼
C.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D.铝耐酸耐碱
6. 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Al、Mg、Na
B. Mg、Al、Na
C. Na、Mg、Al
D. Na、Al、Mg
7. 相同质量的两块铝,分别和足量的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
B.3︰2
C.2︰1
D.1︰1
8. 请你设计至少两种方法除去细小的铁粉中混有的细小的铝粉(作简要说明)。
9. 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烧杯,烧杯分别盛放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达到平衡。
将12g镁和12g铝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哪一端还要放入多少克同种金属,反应完毕后天平才能平衡?铝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