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右图是人体某组织内有关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②可以进入A、C、D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B.C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C.图中O2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2.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某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则突触的膜电位变化为( )5.下表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6.右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制,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7.人体红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B.淋巴 C.组织液 D.血液8.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的相对恒定也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9.体内代谢废物要排出体外必须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10.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A.肌肉 B.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C.腺体 D.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11.不同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激素作用特点的是()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C.通过导管运输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2.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 B.供能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D. 供给水1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注射的激素注射后的反应a激素低血糖,甚至昏迷b激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激素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14.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15.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模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b为垂体,则a表示的器官是下丘脑。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5.(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的96.(阿米巴原虫(俗称变形虫,长期生活中清澈溪流中)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它能将水7.(下列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8.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由于×=10.(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①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②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③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11.(水和无机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12.(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13.(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15.(在锥形瓶中加入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液,再接种酵母菌.实验分甲、乙、丙、丁四组,每组又分I号瓶和Ⅱ号瓶两瓶(如图).在某氧气浓度下,I号瓶有色液滴左移12mm,II 号瓶有色液滴右移12mm,瓶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值是()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616.(某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20.(如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2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无一不存在于无极自然界中.但在细胞内和无机自然界里的含23.(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某胚胎时期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32p和15N 的利用峰值分别表示()24.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D27.(合如图对中心法则所包含的各个过程理解不正确的是()28.(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用龙胆紫对其染色体进行染色,染色体能被染色的原因29.(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发生逐渐30.(2 如图表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请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下列问题:图l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该类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台成C6H12O6原因是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 TP.(2)图l所示植物对应图2中的A类植物(填字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该特殊的CO2同化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图2中的A类植物在10~16时能(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从CO2供应角度分析原因有液泡中的苹果酸能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4)与上午10时相比,中午l2时B类植物细胞中C5含量变化是升高(增加).为什么?为了防止因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而导致萎蔫,植物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若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则细胞中C3含量变化是基本不变.若白天在某时刻忽然发现植物细胞中C6H12O6含量增加,则可能是由于光照适当增强或温度适当提高(环境因素)造成的.32.(某双链DNA分子中,作为模板链的部分碱基的排列顺序是:G﹣C﹣A﹣G﹣T﹣A﹣C ﹣C﹣G﹣C﹣G﹣T﹣C﹣A﹣T.已知某些氨基酸及相应的密码子如下:精氨酸(CGU)、缬氨酸(GUA)、丙氨酸(GCA)、组氨酸(CAU)、脯氨酸(CCG)、甘氨酸(GGC).(1)写出由给出的DNA链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CGUCAUGGCGCAGUA.(2)写出由给出的DNA链最终决定形成的多肽中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精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3)写出运载精氨酸的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的组合GCA.(4)题中给出的片段DNA分子链中A+T的比率是40%,相应的DNA分子片段中G+C 的比率是60%,信使RNA中,A+U的比率是40%.(5)若DNA分子进行复制,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碱基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与亲代DNA分子相同,这是因为子代DNA分子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复制而成的,而且子代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的复制是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33.(1 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1)图A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2)图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作次级精母细胞,含2条染色体.(3)图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它分裂后得到的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4)A、C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1:1,DNA数量之比为2:1.34.()RNA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基础物质之一,它与DNA、蛋白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框架,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RNA仅仅是传递小片段,能使特定的植物基因处于关闭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作RNA干扰(简称RNAi).近日,分子生物学家发现RNAi在老鼠和人体细胞中也可以“停止基因活动”.据上述材料回答:(1)老鼠细胞的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中有RNA分布.(2)你认为RNA使基因处于关闭状态,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哪个过程受阻,为什么?举例说明.受阻过程:复制或转录原因:复制过程受阻或转录过程受阻,使DNA不能复制或不能转录合成mRNA,即遗传信息不能以蛋白质的形式表达出来.举例:神经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可能是部分基因关闭的结果;或神经细胞有胰岛素基因,但不能产生胰岛素,也可能是该基因关闭的结果.(3)是否可以说“RNA也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理由.结论:可以理由:因为RNA可以干扰DNA的功能,使之不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可以控制生物性状(或某些RNA病毒可通过逆转录来合成DNA,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江苏省扬州市生物学高二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生物学高二上册期末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衰老细胞内的色素减少B. 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C.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答案:C解析:A.衰老细胞内的色素会增多,A错误;B.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B错误;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D错误。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B. 酶具有催化活性并且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C. 酶既作为催化剂,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D. 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而不是提供化学能,A 错误;B.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只有蛋白质类的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B错误;C.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酶既作为催化剂,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如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蛋白酶的底物,C正确;D.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D错误。
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体细胞中全部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C. 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体细胞中全部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 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和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之中答案:B解析:A.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体细胞中全部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A错误;B.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B正确;C.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体细胞中全部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包括细胞质中的DNA,C错误;D.遗传信息蕴藏在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之中,D错误。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三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淀粉和糖原有相同的基本组成单位B. 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 可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检测蛋白质D. DNA和RNA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答案】A【分析】1、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都是葡萄糖聚合而成的;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②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要显微镜观察)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要先加A液NaOH溶液再加B液CuSO4溶液)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详解】A、淀粉和糖原有相同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A正确;B、植物细胞膜的组分中,没有胆固醇,B错误;C、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检测还原糖,C错误;D、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A。
2.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答案】B【解析】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B正确;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解离使细胞死亡固定在某个时期,可以找到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错误;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细菌分离开来,D错误,所以选B。
3.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DNA合成抑制剂,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不受影响而继续分裂B. 衰老细胞的核膜内折、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 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都会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D. 细胞凋亡是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细胞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D【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选修)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选修)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配对的是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3.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4.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5.在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结果是相同的 B.杂种细胞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C.操作过程中酶的作用相同 D.诱导融合的手段完全相同6.关于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C.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D.二氧化碳的增加必定破坏生物圈的稳态7.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D.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低8.下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A .①③B .②③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9.下图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个题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共50分)1.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人的黑发和卷发B. 兔的长毛和短毛C. 猫的白毛和蓝眼D. 棉花的细绒和长绒2.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将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获得F1,让F1自交获得F2。
表中数据符合F2群体性状分离比的是3. ...A. 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B.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C. 自交后代仍是杂合子D. 能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4. 家兔的黑毛对褐毛为显性,欲鉴定一只黑毛兔是否为纯合子,与它交配的兔最好选用A. 纯合黑毛兔B. 杂合黑毛兔C. 褐毛兔D. 白毛兔5. 下列四个杂交组合中,涉及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是A. EEFf和EeFFB. EeFf和EEFfC. Eeff和eeFfD. EeFf和Eeff6. 藏报春的花色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
在20~25℃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或Aa 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aa的藏报春开白花。
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色,这说明A. 性状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B.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C. 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D. 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7.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B.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内一定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C.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若含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则可记作XXD. 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8.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
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
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 祖父B. 祖母C. 外祖父D. 外祖母9.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A. 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B. 氨基酸、肝糖原、二氧化碳、钠离子C. 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答案』A『解析』『详解』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均含有,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B、肝糖原在肝细胞内,在血浆中不可能找到,B错误;C、蛋白酶分布在消化道或细胞内,血浆中没有,C错误;D、呼吸酶分布在细胞内,血浆中没有,D错误。
故选A。
2.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
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B. 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C. 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D. 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答案』C『解析』『详解』A.细胞X表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中①,A错误;B.③血浆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C.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即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C正确;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D错误。
故选C。
3.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 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D. 曲线EF段T细胞数量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A、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相应的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A错误;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C、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C正确;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D正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必修)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二生物(必修)2018.0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每小题答案请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 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在细胞外液中不.具有的是A. 葡萄糖B. 血浆蛋白C.CO2D. 载体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定D.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3. 右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 兴奋在③处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 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 憋尿行为说明了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4.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为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A .运动性语言中枢B .书写性语言中枢C .视觉性语言中枢D .听觉性语言中枢6. 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A .皮肤血管血流量B .汗腺的分泌量C .细胞耗氧量D .体内酶的活性7. 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B 、C 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B.图中物质A 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C .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D .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8.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B .激素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C.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 .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9.正常人的血糖来源不.包括 A .肌糖原的直接分解 B .肝糖原的直接分解C .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D .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10.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1.下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X 、Y 、Z 代表腺体名称,a 、b 代表激素名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选修)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选修)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9题,每题2分,共3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质⑥呼吸酶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元正常的兴奋性D.内环境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供能,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3、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C.人体大量出汗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4、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甲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乙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原,乙是抗体B.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C.甲是抗原,乙是淋巴因子D.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5、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n,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A.小于m B.小于n C.大于n D.大于i6、科萨奇病毒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CAV16侵入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CAV16侵入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7、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8、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9、标志重捕法叙述错误的是A. 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要相等B. 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C. 适用于体型较大,活动范围广,运动能力弱的生物D. 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10.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不能实现物质循环再生B.生态瓶要适时打开瓶盖,适量补充氧气C.为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各种成分应比例适中D.在强烈光照条件下,才能维持生态瓶的稳定性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12.右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
(解析版)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扬州市2020届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三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淀粉和糖原有相同的基本组成单位B. 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 可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检测蛋白质D. DNA和RNA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答案】A【分析】1、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都是葡萄糖聚合而成的;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②脂肪小颗粒+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要显微镜观察)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要先加A液NaOH溶液再加B液CuSO4溶液)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详解】A、淀粉和糖原有相同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A正确;B、植物细胞膜的组分中,没有胆固醇,B错误;C、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检测还原糖,C错误;D、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2.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答案】B【详解】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错误;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B 正确;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解离使细胞死亡固定在某个时期,可以找到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 错误;D 、在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细菌分离开来,D 错误。
3.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DNA 合成抑制剂,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可不受影响而继续分裂B. 衰老细胞的核膜内折、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 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都会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D. 细胞凋亡是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细胞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D【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实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实验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皮肤细胞直接从下列哪一项中吸取营养物质A.组织液B.血液C.血浆 D.淋巴参考答案:A2.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①生产无子番茄②培育无子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参考答案:D3. 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①染色体②中心体③纺锤体④核糖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B4. 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A Ab、aB、abB AB、ab、abC ab、AB、ABD AB、AB、AB参考答案:B5.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 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D. 卵母细胞与精子受精后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参考答案:A6.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有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参考答案:C7. 下列事实中,可以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①利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育出植株②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叶肉细胞培育出植株③番茄体细胞与马铃薯体细胞融合后培育出植株④利用小麦花药离体培育出单倍体植株DA.只有①④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④D.①~④全是参考答案:D8.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控制的条件有()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参考答案:A【分析】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充足的营养供给--微量元素、无机盐、糖类、氨基酸、促生长因子、血清等;(2)适宜的温度:36.5℃±0.5℃;适宜的pH:7.2~7.4;(3)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4)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二生物(选修) 2018.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6页,第Ⅱ卷6—10页。
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C.呼吸酶、抗体、激素、维生素 D.Ca2+、载体、氨基酸、纤维素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3.现象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现象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现象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对上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现象1中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B.现象2中青紫是由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造成的C.现象2中水肿是由该处组织液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造成的D.现象3中面色苍白、全身颤抖主要是由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骨骼肌收缩造成的4.下图甲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共有突触7个,完整神经元3个B.图甲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沿着3条途径传到B处C.图甲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传到B处耗时最长的一条途径经过6个突触D.图乙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5.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B.听课时需要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C.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D.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和W区6.下图是激素免疫提高动物生长速度的基本原理,“+”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在A和G之间切断DNA。
下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正常基因中有4个CCTAGG序列B.产生的DNA片段可用核糖核酸连接酶连接起来C.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3个磷酸二酯键D.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参考答案:D2.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造成温室效应时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D. ②③④参考答案: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短时间内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①正确;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 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导致空气中的氟里昂等物质大量排放,②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的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③错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N、P等大量增加,④错误。
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3. 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m×50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B.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D.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他们种群的大小参考答案:A【考点】F7:种间关系;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2、据图中曲线可知,有更格卢鼠区域比无更格卢鼠区域内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较少,说明二者为竞争关系;无论更格卢鼠是否存在,各区域中的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变化趋势总是同时增多或减少,故种群数量的这种变化可能是气候或生产者的数量等因素造成的.【解答】解:A、对比每次捕获的数据可知,与有更格卢鼠区域相比,无更格卢鼠区域内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较多(高),说明更格卢鼠和小型啮齿动物食性相同,故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B、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估算值将偏大,B正确;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C正确;D、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他们种群的大小,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所用的样方法即群落的种间关系,涉及到样方法的取样原则、取样方法的选择即种间关系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难度适中.4. 图为人体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江苏省扬州市实验学校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实验学校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参考答案:B2.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参考答案:B3. 纯合黄圆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2000个,推测纯合的绿色圆粒有()A. 500个B. 1000个C. 2000个D. 4000个参考答案: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规律,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
F1自交得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yyRr)占2/16,共有个2000,则F2中纯合的绿色圆粒(yyRR)占1/16,其个数应有2000÷2=1000个,故选B。
4.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参考答案:A5. 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参考答案:D6. 有一种基因突变使果蝇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电位变化发生异常,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影响神经细胞膜上K+通道的结构和功能B.基因突变影响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的结构和功能C.突变型果蝇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速度较慢D.突变型果蝇神经细胞兴奋时Na+流出的数量不发生改变参考答案:C【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当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大量的Na+内流,导致细胞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发生动作电位,然后K+顺浓度梯度外流,恢复到静息电位.【解答】解:A、通过曲线可以看出在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中,即复极化过程中,突变体不正常,说明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过程出现异常,A正确;B、通过曲线可以看出动作电位的产生出现异常,即去极化过程中,突变体不正常,也就是说钠离子内流的通道出现异常,B正确;C、据图示无法判断突变型果蝇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速度快慢,C错误;D、据图示可知,由于电位差没变,故突变型果蝇神经细胞兴奋时Na+流出的数量不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C.7.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参考答案:A8. 如果采用了适当的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染色方法,仍未能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典型形态,对于可能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A.显微镜的分辨率或放大倍数不够 B.未找到适合观察的分裂中期的细胞C.所选材料中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内 D.染色体数量过少或螺旋化程度较高参考答案:D9. 在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参考答案:D【分析】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称为竞争。
江苏省扬州市中学西校区2019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中学西校区2019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K病毒常引起儿童患病,下列关于人体对K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K病毒入侵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B细胞经K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K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K病毒入侵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参考答案:D2. 下列实例能证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会抑制植物生长的是①植物的向光性②顶端优势③根的向地性生长④茎的背地性生长A. ①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③参考答案:D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因此,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①错误;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性,②正确;根的向地生长,即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③正确;茎的背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大,基近地侧和远地侧都体现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④错误。
综上所述,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实例是②③,故选D。
3. 邻居杨大妈患了癌症,腹腔严重积水。
假如你是医生,为了利尿排水应建议她输入A.葡萄糖和维生维 B.生理盐水 C.无机盐 D.血浆蛋白参考答案:D4. 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参考答案:A5.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血浆蛋白、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尿素参考答案:D6. 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1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b、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图2中ADP转化为ATP的能量可来自光能或化学能D.图2中酶1和酶2的的功能相同,化学结构也相同参考答案:C7. 奶牛场通过性别控制获得更多的雌性牛犊,以增加牛奶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肝糖原、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2.如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
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B.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C.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D.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3.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D.曲线EF段T细胞数量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4.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
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建议接种年龄在16至26岁,半年内需进行3次注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B.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C.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和消灭HPVD.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5.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
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B.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C.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D.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6.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④表示传入神经,②表示传出神经B.针刺⑤处,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用药物阻断B部位兴奋的传递,刺激②上的某一点,①处肌肉可以收缩D.针刺②处,导致K+大量内流7.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冲动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作用8.有关下图所示燕麦胚芽鞘实验的结果预测和原因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有①②⑤B.①去除光照,与②比较可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C.③的实验结果可证明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D.④直立生长、⑤向光生长,说明光能影响生长素的产生9.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C.用NAA形成的无籽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10.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等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也能采用该方法进行C.标志重捕法过程中标记个体不易被再次捕获,会使估算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1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异养型生物全是分解者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12.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I、III、IV、V代表不同生物类群,①②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I、II、III、IV、V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该生态系统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联系是I→II→III→IVC.经过②过程释放的能量会重新经过①过程进入生物群落D.碳元素在I、II、III、IV、V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1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250 kJB.从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6%C.甲、乙、丙、丁组加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14.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 a 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 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 b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图中 e 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C.图中 d 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D.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 c/b 的比值15.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个体正常生命活动D.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16.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
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t1~ 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B.图2中a、c两点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17.自然湖泊因长期排放生活污水而被污染。
投放活性淤泥(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泥塑状团块)、持续通入空气有助于净化有机污染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湖泊受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破坏超过了自身净化能力B.人为投放活性淤泥能缩短该湖泊恢复原状的时间C.持续通入空气有利于加速好氧生物的有氧呼吸,促进物质循环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所有太阳能18.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D.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有关,属于体液免疫19.蛋白质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项生物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
下图为蛋白质工程流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工程是从④开始的B.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等方法,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C.①②过程为转录和翻译D.蛋白质工程就是根据人们需要,直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20.下图是培育抗冻番茄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过程②所用的酶相同B.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获得是定向变异的结果C.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的主要目的是筛选目的基因D.可用DNA探针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植株中表达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1.若给人静脉注射20mL0.9%NaCl溶液(生理盐水)后,则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2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右图的视野。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少量样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B. 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必须清洗C. 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D.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2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24.利用PCR技术将某DNA分子扩增n代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引物越短,PCR出来的非目标DNA就越多 B.适温延伸过程中,需要提供ATPC.引物中G/C含量越高,退火温度越高D.共有(2n-1)对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25.甲、乙、丙三人进行血液检测,相关指标如下图。
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2 h≥11.1 m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B.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一次性摄糖过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C.据图初步判断甲、乙是糖尿病患者,为确诊还需检查尿糖。
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D.结合图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效应T 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等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6题,共计45分。
26.(7分)分析有关神经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
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
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
(1)图2中结构④称为,此结构在图1中有个。
兴奋在图2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是 (填“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
(2)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
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________。
A.增强、增强B.增强、减弱 C.减弱、增强D.减弱、减弱(3)图2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若当图中c神经元释放物质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的膜电位是____________,大脑皮层将______(填“有”或“无”)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