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静电力》教案 (2)

合集下载

《探究静电力》说课课件(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探究静电力》说课课件(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1 实验原理及设计思路
实现定量探究需解决的四大难题:
1.如何让小球带上稳定的电量? 2.如何测量非常微小的库仑力? 3.如何便捷测出两球之间的距离? 4.如何实现小球电量的量化?
2 实验原理及设计思路
力传感模块 +单片机+ 显示屏制作 了一个测力 计解决微小 库仑力的测 量
亚克力密封 箱+电子干 燥机解决空 气潮湿放电 快
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利用excel表格,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 数据,并得出结论
规律总结
介绍库仑定律的介绍过程及库仑 扭秤实验,归纳库仑定律的内容、 表达式、适用条件等。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启发猜想
得到定性结论启发学生猜想电力 与距离、电荷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探究实验一
引导讨论探究方法?
探究电力与距离的关系
说课流程
1
2
说课
流程
3
5
实验教学目标 教学方案设计 实验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与评价
1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选修3-1》 粤教版
定位:重点内容
要求:理解应用
2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质点的概念 共点力平衡条件
接触起电、二分法
能力基础
实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对实验现象的归纳能力有 了一定的提高。
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 种实验探究方法
3 教学目标
物理 观念
1. 理解点电 荷的概念 2.掌握库仑 定律的文字 表述,公式 表达及使用 条件
科学 探究
通过观察和 操作实验、 体验科学探 究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科学 思维建立点电荷 理想模型、 让学生了解 和体会物理 规律的研究 方法:控制

静电力实验探索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

静电力实验探索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

静电力实验探索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静电力实验-探索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静电力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力,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可见。

为了更好地理解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索和验证相关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静电力实验。

实验材料:- 一个塑料梳子- 一块小块的织物- 一台小型的金属小球静电仪(也称为电荷计)- 一个小杯子实验步骤:第一步:利用塑料梳子产生静电取出塑料梳子并将其置于一块干燥的织物上。

然后,用力梳理梳子上的头发或者将梳子梳理在你的头发上。

反复梳理几次,使梳子上的静电荷积累。

第二步:验证梳子上的静电荷打开金属小球静电仪,将其放置在桌面上。

轻轻地用手持住小金属球的绝缘杆并将其接触到塑料梳子上。

注意不要触摸到小金属球上的金属部分。

观察并记录小金属球静电仪的指示器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第三步:探究静电力的作用将静电梳向小杯子靠近,但千万不要接触到杯子。

观察梳子和杯子之间是否存在静电力的作用。

如果梳子的静电力够强,你可能会看到小杯子被吸引到梳子上或者梳子上的头发被吸引到杯子上。

实验原理解释:在第一步中,当我们梳理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之间的摩擦会导致电子的转移。

由于塑料梳子是绝缘体,电子无法从塑料梳子流动到地面或其他物体上去,因此它们被“困”在了梳子上,形成了静电荷。

在第二步中,金属小球静电仪的指示器会显示出梳子上的静电荷的存在。

这是因为当梳子接触到金属小球时,它的静电荷会和金属小球上的电荷之间发生一定的作用,导致金属小球上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通过指示器可以被检测到。

在第三步中,当静电梳子靠近小杯子时,由于两者之间存在静电力的作用,小杯子会被吸引到梳子上。

这是因为静电力是一种吸引力,使得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前,确保实验环境干燥,以提高实验效果。

2. 在进行第三步时,确保梳子和小杯子之间没有其他物体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其他物体(如纸片或细小的塑料袋)靠近梳子,观察它们是否受到静电力的吸引。

.2《探究静电力》课件(粤教版选修3-1)教案

.2《探究静电力》课件(粤教版选修3-1)教案

讨论与交流 一个带电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做 点电荷?与研究问题所要求的精度有无 点电荷? 关系? 关系?
实验
A B C
通过实验来研究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观察与思考 1、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距离 的关系 、研究相互作用力 与距离 与距离r的关系 带同种电荷, 的电荷量相等, 使A、B、C带同种电荷,且B、C的电荷量相等,观察 、 、 、 带同种电荷 、 的电荷量相等 观察B、 C偏角,思考r增大时,F的大小如何变化,并记下你的结论。 偏角,思考 增大时 增大时, 的大小如何变化 并记下你的结论。 的大小如何变化, 偏角 2、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电荷量的关系 、研究相互作用力 与电荷量的关系 带同种电荷, 的偏角, 使A、B带同种电荷,观察 的偏角,设B原来的电荷量为 、 带同种电荷 观察B的偏角 原来的电荷量为 Q,使不带电的C、与B接触一下即分开,这时 、C就各带 ,使不带电的 、 接触一下即分开, 接触一下即分开 这时B、 就各带 q/2的电荷量。保持A、B的距离不变,观察B的偏角,思考 的电荷量。保持 、 的距离不变,观察 的偏角, 的电荷量 的距离不变 的偏角 球带的电荷量减少时, 的大小如何变化 的大小如何变化? 当B球带的电荷量减少时,F的大小如何变化? 球带的电荷量减少时
3 答案】 AB同性 斥力。 同性, 【答案】①若AB同性,斥力。 F 8 AB异性 引力。 异性, ②若AB异性,引力。 1 F
8
3、综合以上两种情况,你的结论是什么?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你的结论是什么?
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 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法国物理学家库伦用实验研究了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如下: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如下: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 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 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 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2 探究静电力学案

1.2 探究静电力学案

(选修3-1) 1.2探究静电力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点电荷模型;2.通过实验,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明确库仑定律;3.能运用库仑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二、课前思考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

2.思考: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① ② ③三、预习展示(一)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 ,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情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 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

(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 比,与它们距离平方成 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条件: 。

3、4、公式:221r Q kQ F 其中k =9.0×109N ·m 2/c 24、各数值含义: 。

说明: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静电力或库仑力;2.应用库仑定律,电荷量一般取绝对值,力的方向在其连线上可由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决定;3.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4.两个均匀带电球体相距较远时也可视为点电荷,此时r 指两球体的球心距;5.空间中有多个电荷时,某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是其他所有电荷单独对其作用的静电力的矢量和(力的合成).例题展示1.如图所示,点电荷A 、B 固定且带有等量同种电荷,将第3个点电荷C 放在A 、B 连线的中点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B 缓慢的沿A 、B 连线远离A 移动,则C 的运动情况是( )A.靠近A 移动 ;B.远离A 移动;C.仍然不动;D.可能靠近,也可能远离A 移动.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3,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 A.3F/8 B.F/6 C.8F/3 D.2F/3ACBq q四、 课堂练习1、已知点电荷A 的电量是B 点电荷的2倍,则A 对B 作用力大小跟B 对A 作用力大小的比值为( ) A.2:1B.1:2C.1:1D.不一定2、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带电的小球A 和B ,此时,上、下细线受的力分别为T A 、T B ,如果使A 带正电,B 带负电,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 'A ,T 'B ,则( ) A.T A < T 'A B.T B > T 'B C.T A =T 'A D. T B <T 'B3.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作点电荷 B.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视为点电荷 C.把1.6⨯10-19 C 的电荷量叫元电荷D.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4.如图1-2-6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电荷量相等的电荷,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B 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 )A.81F B.41F C.83F D.43F5如图1-2-8所示.质量、电荷量分别为m 1、m 2、q 1、q 2的两球.用绝缘细线悬于同一点,静止后它们恰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a 、b ,则 ( )A.若m l =m 2,q 1<q 2,则α<βB.若m l =m 2,q 1<q 2,则α>βC.若q l =q 2,m 1>m 2,则α>βD.q 1、q 2是否相等与α、β无关;若m l >m 2,则α<β 6、如图所示, 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质量均为0.1g. 分别 用10cm 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绝缘天花板的同一点, 当平衡时B 球偏离竖直方向600, A 球竖直悬挂且与墙壁接触.求: (1) 每个小球的带电量; (2) 墙壁受到的压力; (3) 每条细线的拉力。

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新教案)

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新教案)

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新教案)实验: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最案)
实验目标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静电力的特点,深入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
- 电子秤
- 塑料棒
- 丝线
- 玻璃棒
- 皮毛
实验步骤
步骤一:静电产生
1. 将电子秤放置在实验桌上,并将其置零。

2. 用塑料棒来回擦拭几次,观察电子秤的指示变化。

步骤二:静电力的特点
1. 拿起一根玻璃棒,并用干燥的丝线将一个小纸片系在玻璃棒
的一端。

2. 将纸片悬挂在桌子上,保持一定的高度。

3. 用擦过塑料棒的手触碰纸片附近的区域,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和讨论
学生应该观察到以下现象:
1. 在擦过塑料棒后,电子秤的指示发生变化,显示出静电带电
的特点。

2. 静电力会使纸片受到吸引或排斥,产生一定的运动效果。

通过此实验,学生能够认识到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静电力的原理,并探究其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的
重要性。

总结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静电力的特点。

通过此实验,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提高对静电现象的认知水平。

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探究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

探究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

探究静电力的产生和作用静电力是一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物体带有电荷时,就会产生静电力。

本文将探究静电力的产生机制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静电力的产生静电力的产生源于物体的电荷。

当物体上的电子数目不平衡时,就会产生电荷。

电荷主要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类型。

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电荷差异时,就会产生静电力。

在实际生活中,静电力的产生有多种方式。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摩擦电荷的产生。

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会导致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则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这种摩擦电荷的产生可以通过实验证实,例如用皮毛摩擦橡胶棒,就可以使橡胶棒带电。

此外,静电力也可以通过电离产生。

当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就会形成正负离子,这些带电的离子之间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静电力的一种体现。

二、静电力的作用静电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1. 静电贴附与分离静电力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贴附与分离。

当物体带有静电荷时,它们会相互吸引并黏附在一起。

常见的例子是衣物与塑料衣架之间的黏附。

衣物在摩擦过程中带有负电荷,而塑料衣架带有正电荷,因此它们会相互吸引并粘在一起。

这种作用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电子器件的组装,静电力可以使零件精确地吸附在一起。

2. 静电干扰静电力有时也会导致静电干扰。

当物体带有静电荷时,它们会影响周围环境的电荷分布。

这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或干扰。

例如,在干燥的天气中,人体会积聚静电荷,并在触摸金属物体时放电,可能导致感觉到一闪而过的静电击感。

在某些情况下,静电干扰甚至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3. 静电喷涂静电力在涂装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静电喷涂利用静电力将涂料带电,并喷涂到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表面上。

静电喷涂可以提高喷涂效率,并使涂层均匀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从而减少浪费和污染。

4. 静电除尘静电力还被广泛应用于除尘领域。

静电除尘器利用静电力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静电力教学设计

静电力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第二节探究静电力》(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知识是选修3—1第一章《电场》的第二节内容,全节有两个三级主题:点电荷、库仑定律;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让学生认识理想模型方法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本节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研究电场性质的基础。

教材的编写思路:结合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学习,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理想模型方法、变量控制法。

教材的特点:重视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如库仑定律;重视科学史观的教育,通过介绍静电研究的发展史,介绍库仑,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发现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对象分析】高二理科班的学生经过初中到高一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质点和简单的静电知识,同时已经具备了观察实验、探索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多数同学对物理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探究问题﹑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电荷的概念;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思考,概括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概括出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了解理想模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及方向的判定——库仑定律。

【教学难点】当一个点电荷受到多个点电荷的作用,可根据力的独立性原理通过力的合成求出合力。

【教学策略设计】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基本探究内容,以配套光盘为参照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独立思考及与同学的交流,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022年 《探究静电力》学案

2022年 《探究静电力》学案

探究静电力课前自主学习:1.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作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特别提醒】〔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静电力或库仑力。

〔2〕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在空气重也近似成立。

〔3〕如果存在多个点电荷时,某点电荷受的静电力是其他所有点电荷单独对其作用的静电力的矢量和。

3.库仑定律的表达式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力的单位是,距离的单位是.2是静电力常量,=,其意义是:两个电荷量为1 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时,相互作用力是一、点电荷[问题情境]一个带电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做点电荷?与研究问题所要求的精度有无关系?[要点提炼]特点: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中.2一个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确定.二、库仑定律[问题情境]参考书本第6页,方法:控制变量法观察与思考1、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距离r的关系,使A、B、C带同种电荷,且B、C的电荷量相等,观察B、C偏角,思考r增大时,F的大小如何变化,并记下你的结论。

2、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电荷量的关系使A、B带同种电荷,观察B的偏角,设B原来的电荷量为q,使不带电的C、与B接触一下即分开,这时B、C就各带q/2的电荷量。

保持A、B的距离不变,观察B的偏角,思考当B球带的电荷量减少时,F的大小如何变化?[要点提炼]1库仑定律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作用力的方向适用条件:库仑力的大小方向[问题延伸]试比拟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

电子的轨道半径r=×10-10m,电子的质量m1=×10-31kg,质子的质量m2=×10-27 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0-19 C思考:在理解库仑定律时,有人根据公式F=q1q2r2,设想当r→0时得出F→∞的结论,请分析这个结论是否正确1〔单项〕关于点电荷的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A.点电荷是真实存在的B.较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C.点电荷并非理想模型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是否能忽略不计2〔双项〕有两个半径为r的带电金属球中心相距为LL=4r, 对于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力〔设每次各球带电量绝对值相同〕A带同种电荷时大于带异种电荷时B带异种电荷时大于带同种电荷时C带等量负电荷时等于带等量正电荷时D大小与带电性质无关,只取决于电量3〔单项〕真空中有两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把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间的静电力将变为A FB 2FC F/2D F/44.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r,球的半径比r小得多,带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和3q,相互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相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A.FB.4F/3C.4FD.以上三个答案之外的一个值答案:C解析:因两球的半径比r小得多,所以可将两球视为点电荷.根据库仑定律得两球接触前的相互作用力为3F=又因作用力为斥力,所以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各自带电荷量q′=错误!=2q作用力:F′==4F只有C正确.变式: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球带q A=×10-16 C的正电荷,B球带q B=-×10-16 C的负电荷,均可视为点电荷.求:1当它们相距为m时,A、B间的库仑力为多大;2假设将两球接触后再分别放回原处,A、B间的库仑力又为多大.5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带电小球,分别带电量q1=2C正电荷,q2=4C负电荷,在真空中相距为r且静止,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

高中物理《静电力》的教案

高中物理《静电力》的教案

高中物理《静电力》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电力的概念,知道静电力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让学生了解静电力的作用范围,知道静电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静电力的概念及作用范围。

2. 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库仑定律的推导过程。

2. 静电力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演示静电力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运用例题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物体被摩擦后会带电?”引发学生对静电力的思考。

2. 讲解静电力的概念,介绍静电力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介绍静电力的作用范围,如空气、真空等。

4. 讲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库仑定律的推导过程。

5. 利用多媒体演示静电力现象,如静电吸引、排斥等。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7. 讲解练习题,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8. 介绍静电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9.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静电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静电力和库仑定律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解答。

2.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对静电力和库仑定律的理解程度以及合作能力。

七、教学延伸1. 电荷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 电场:介绍电场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静电力现象,如静电吸引、排斥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幼儿园静电教案范文

幼儿园静电教案范文

幼儿园静电教案范文教案标题:探索静电的世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静电的概念,并认识到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小纸片、塑料膜等。

2.幻灯片或图片:介绍静电产生及现象。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导讨论(10分钟)1.通过观察图片或演示实验,向幼儿引入静电的概念。

例如,用气球摩擦头发,让头发贴在气球上。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头发会贴在气球上?”3.让幼儿讨论并给出答案。

活动二:实验探索(3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个实验材料和任务。

例如,气球和小纸片。

2.引导幼儿思考并设计实验步骤,回答问题:“我们可以用气球做什么实验?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3.让幼儿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

4.每个小组用图片或口头报告的方式分享实验结果。

活动三:游戏与体验(20分钟)1.进行团队游戏,例如“穿越电网”。

将教室中间随机布置一些塑料膜,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穿梭其中,感受静电的作用。

2.让幼儿分享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活动四:制作小实验工具(20分钟)1.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小实验工具来观察静电现象吗?例如,静电电笔、静电发电机等。

2.让幼儿用纸板、铜丝等材料制作小实验工具,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和观察。

活动五:反思分享(10分钟)1.引导幼儿思考和总结探索静电的过程和体验。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学到的知识。

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静电实验,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幼儿园教案神奇科学探索静电力

幼儿园教案神奇科学探索静电力

幼儿园教案神奇科学探索静电力幼儿园教案:神奇科学探索 - 静电力导语:科学探索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教案以“静电力”为主题,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幼儿们理解静电现象并探索其产生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 认识静电,了解静电的概念及基本现象;2. 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3. 进行简单的静电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静电球、玩具气球等静电相关实验工具;2. 插屏和图片资料;3. 活动手册和贴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静电球的使用和效果,引起幼儿对静电的兴趣,并设计简短的引导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当你摸了静电球时,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们对静电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探索。

2. 发现与探索在听取幼儿的猜测后,向他们解释静电的概念,并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

然后,通过展示图片等资料,向幼儿介绍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常见实例,如头发贴在塑料梳子上、纸屑被塑料球吸引等,激发幼儿对静电力的好奇心。

3. 实验探索3.1 第一个实验:舞起来的纸片准备一张纸条,让幼儿把纸片捧在手心,然后用塑料梳子梳头,让头发带上静电,再将头发靠近手掌持纸片的一端,观察纸片的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纸片是如何被吸引的,解释静电力的作用。

3.2 第二个实验:吸吮水珠的力量准备一个塑料碗,将其中加满水,并在水面上撒上一些细小的纸屑,然后让幼儿用带有静电的塑料球或塑料梳子靠近水面,观察纸屑的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纸屑被吸引上来的过程,解释静电的原理。

4. 总结与延伸通过引导问题,与幼儿一起总结前面实验的观察结果和实验所得结论,再进一步与幼儿探讨静电的产生原因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吸附灰尘、塑料袋纠缠等。

与幼儿一起分享一些有趣的静电现象和实际应用案例,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静电力的趣味和应用。

本次教案的活动手册附有简单的静电实验和有关原理的小贴纸,鼓励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进行实验,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高中物理《静电力》的教案

高中物理《静电力》的教案

高中物理《静电力》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电力的概念,知道静电力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让学生了解静电力的方向,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静电力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静电力的概念及作用。

(2)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静电力的方向。

2. 教学难点:(1)库仑定律的推导及运用。

(2)静电力方向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静电力的概念、库仑定律的内容和静电力的方向。

2. 采用实验法,进行静电力实验,观察静电力的现象。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静电力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如摩擦起电、静电吸附等,引发学生对静电力的好奇。

2. 讲解静电力的概念,介绍静电力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讲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及意义。

4. 进行静电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静电力的特点。

5. 讲解静电力的方向,让学生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静电力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总结静电力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库仑定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静电力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于库仑定律的讲解,要注重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究静电力》教案 (2)

《探究静电力》教案 (2)

探究静电力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点电荷的概念;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思考,概括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能力目标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概括出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2、,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了解理想模型方法.情感目标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互相作用力问题——库仑定律。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及方向的判定——库仑定律。

三、教学难点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是难点。

四、教学与教法1、用演示复习法引入,注意对比.2、认真观察现象,理解各步的目的.3、掌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而不要一味的强调公式的记忆。

五、教学器具:1、演示两种电荷间相互作用:有机玻璃棒、丝绸、碎纸片、毛皮、橡胶棒(2支)2、定性演示相关物理量间关系:铝箔包好的草球、表面光滑洁净的绝缘导体、绝缘性好的丝线、绝缘性好的支架、铁架台。

六、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引入初中学过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那么排斥或者吸引之间的力究竟是多大呢?引进新课。

二、进行新课(一)点电荷对比:牛顿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引入质点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的作用时引入了点电荷,这是人类思维方法的一大进步。

什么是点电荷:简而言之,带电的质点就是点电荷。

点电荷的电量、位置可以准确地确定下来。

正像质点是理想的模型一样,点电荷也是理想化模型。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

均匀带电球体或均匀带电球壳也可看成一个处于该球球心,带电量与该球相同的点电荷。

静电力--教学设计

静电力--教学设计

静电力--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介绍静电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结合具体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静电力的理解。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认识到静电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静电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静电力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技巧- 能够观察和分析静电力的现象,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内容1. 静电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静电带电和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静电力的量与计算方法2. 静电力实验活动- 实验1:摩擦带电- 实验材料:毛毯、塑料棒、金属球等- 实验步骤:摩擦带电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现象观察与记录- 实验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材料:带电小球、电荷计、导线等- 实验步骤:观察带电小球与电荷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3:静电力的应用- 实验材料:气球、吸墨纸、绳子等- 实验步骤:观察气球与吸墨纸之间的静电吸附现象,并进行实验探究和分析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静电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基础知识。

-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静电力的现象和特点。

-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探究静电力的规律。

- 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静电力的理解。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为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的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力。

-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静电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提供有关静电力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持。

- 实验器材:提供实验所需的摩擦材料、带电物体和测量工具等。

- 多媒体资料:使用PPT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辅助讲解和演示。

教学时长本教学设计预计需要2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每节课45分钟。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静电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静电教案
师:“被‘电’到是什么样的感觉?”(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样预防静电吗?让我们回去继续了解一下预防静电的一些好办法。
活动延伸: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讲述看到的现象)
二、猜测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
1、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磨擦生电
(1)小纸片主动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来变这个魔术的呢?
(幼儿猜测、讨论,如果幼儿鼓励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2)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现在自己去试试,看看你会不会变这个魔术,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我旁边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选取使用。
六、教师总结。
你们用带静电的吸管轻轻靠近游戏材料时,它们都动起来了,改变了原先的位置。
七、迁移运用:讨论与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静电吗?”
幼:(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时被“电”到,梳头时头发根根竖起,脱衣时“滋滋啦啦”的声音和点点火花、玩滑滑梯时“呲拉呲拉”的声音……
2、介绍游戏情境1:
(1)柳条因为没有风,正静静地垂着,如果用摩擦带电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条会有什么变化?(会飘动起来)
(2)请一名幼儿尝试验证后,将自己的发现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3、介绍另外四种游戏:这儿有许多的小船停在水边,一动也不动;木马停在原地没有旋转;水流也在象一条线似的静静地流着;铅笔灰洒落在纸上,我想把它用一样东西把它搬到盘子里去;
2、猜测、总结磨擦生电现象是静电反应
提问:为什么吸管经过磨擦以后小纸片就会跳到吸管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进行各种想象、猜测)
教师小结:这是静电,吸管经过磨擦以后,会产生小小的电,这些电叫静电,它们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静电力的教案

静电力的教案

静电力的教案【篇一:《库仑定律》教案】《静电力库仑定律》教案莆田十中吴珍发【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利用有关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2.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和内容】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二节《库仑定律》的学习。

库仑定律的发现活动一:思考与猜想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寻找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

早在300多年以前,伟大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则,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

(问题1)大家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在静电学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带电体是球体。

(问题2)带电体间的作用力(静电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定性探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实验表明: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电荷量q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

静电力教案

静电力教案

第2节静电力__库仑定律1. 点电荷:带电体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以。

2.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Q1、Q2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公式:F=k Q1Q2r2,k=9.0×109N·m2/C23.静电力叠加原理:任一带电体受多个带电体作用,其所受静电力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矢量和。

1.静电力(1)定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叫库仑力。

(2)影响静电力大小的因素:两带电体的形状、大小、电荷量、电荷分布、二者间的距离等。

2.点电荷(1)物理学上把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叫做点电荷。

(2)两个带电体能否视为点电荷,要看它们本身的线度是否比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得多,而不是看物体本身有多大。

[重点诠释]1.带电体看做点电荷的条件(1)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要看它们本身的线度是否比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得多。

即使是两个比较大的带电体,只要它们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也可以视为点电荷。

(2)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只要在测量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视为点电荷。

2.对元电荷、点电荷的区分(1)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用e表示,e=1.6×10-19C,任何一个带电体的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可以有质量,其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C .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 .任何带电体,都可看成电荷全部集中于几何中心的点电荷 解析: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在于其大小或形状,而是取决于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静电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点电荷的概念;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思考,概括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概括出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了解理想模型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互相作用力问题——库仑定律。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大小的计算及方向的判定——库仑定律。

三、教学难点
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是难点。

四、教学与教法
1、用演示复习法引入,注意对比.
2、认真观察现象,理解各步的目的.
3、掌握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而不要一味的强调公式的记忆。

五、教学器具:
1、演示两种电荷间相互作用:有机玻璃棒、丝绸、碎纸片、毛皮、橡胶棒(2支)
2、定性演示相关物理量间关系:铝箔包好的草球、表面光滑洁净的绝缘导体、绝缘性好的丝线、绝缘
性好的支架、铁架台。

六、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初中学过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那么排斥或者吸引之间的力究竟是多大呢?引进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点电荷
对比:牛顿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引入质点
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的作用时引入了点电荷,这是人类思维方法的一大进步。

什么是点电荷:简而言之,带电的质点就是点电荷。

点电荷的电量、位置可以准确地确定下来。

正像质点是理想的模型一样,点电荷也是理想化模型。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

均匀带电球体或均匀带电球壳也可看成一个处于该球球心,带电量与该球相同的点电荷。

理想模型方法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当研究对象受多个因素影响时,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这样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

讨论与交流
一个带电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点电荷?与研究问题所要求的精确度有无关系?
(二)库仑定律
1、方法:变量控制法
2、实验介绍与演示(课本第6页)
观察与思考
1)研究相互作用力F 与距离r 的关系
使A 、B 、C 带同种电荷,且B 、C 的电荷量相等,观察B 、C 偏角,思考r 增大时,F 的大小如何变化,并记下你的结论。

2)研究相互作用力F 与电荷量的关系
使A 、B 带同种电荷,观察B 的偏角,设B 原来的电荷量为q ,使不带电的C 、与B 接触一下即分开,这时B 、C 就各带2
q 的电荷量。

保持A 、B 的距离不变,观察B 的偏角,思考当B 球带的电荷量减少时,F 的大小如何变化?
3)综合以上两种情况,你的结论是什么?
库仑定律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电荷间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公式表示:若两个点电荷q 1,q 2静止于真空中,距离为r ,则q 1受到q 2的作用力F 为
221r
q q k
F ,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式中F 、q 1、q 2、r 诸量单位都已确定,分别为牛(N )、库(C )、
k =9×109 N ·m 2/C 2
q 2受到q 1 的作用力F 21与F 12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统称静电力,又叫库仑力。

介绍库仑扭称实验。

(1)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在干燥的空气中,库伦定律也近似适用。

可以这么认为,若不是在真空中,库伦定律中的k 的值会发生改变。

(2)关于库伦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 有人直接根据库伦定律的公式得出:距离r →0时,F →∞的结论,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当r →0时,
两电荷已失去作为点电荷的前提条件,不能用库伦定律进行计算它们之间的力。

② 当两点电荷均静止或只发生一个电荷的运动时,库伦定律适用;当两点电荷均运动时,库伦定律
不适用。

③ 关于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计算时,点电荷电量用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判断方向即可。

当然也可将q 1 、q 2带符号运算,F 为“+”表示斥力,F 为“-”表示引力。

建议使用第一种方法。

④ 当一个点电荷受到多个点电荷的作用,可以根据力的独立原理(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求出合力。

⑤ 库伦力也叫静电力,是“性质力”不是“效果力”,它与重力、弹力、摩擦力一样具有自己的特性,
同样遵循牛顿第三定律,不要认为电荷量大的电荷对电荷量小的电荷作用力大。

在实际应用时,与其他力一样,受力分析时不能漏掉。

⑥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形式上非常的相似,而且这两种力都是不需要接触就能产生(通过“场”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可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时)
(三)库仑定律的应用
【例1】两个点电荷q1=1C 、q2=1C 相距r=1m ,且静止于真空中,求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

解:N N r
q q k F 99221109111109⨯=⨯⨯⨯== 这时F 在数值上与k 相等,这就是k 的物理意义:k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1C 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

【例2】真空中有A 、B 两个点电荷,相距10cm ,B 的带电量是A 的5倍。

如果A 电荷受到的静电力是10
-4N ,那么B 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应是下列答案中的哪一个?
A .5×10-4N
B .0.2×10-4N
C .10-4N
D .0.1×10-4N
解:根据牛三定律,应选C 。

【例3】 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带电小球,分别带电量q 1=2C 正电荷,q 2=4C 负电荷,在真空中相距为r 且静止,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 。

(1)今将q 1、q 2、r 都加倍,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2)只改变两电荷电性,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3)只将r 增大4倍,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4)将两个小球接触一下后,仍放回原处,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5)接上题,为使接触后,静电力大小不变应如何放置两球?
答 (1)作用力不变。

(2)作用力不变。

(3)作用力变为
25
F ,方向不变。

(4)作用力大小变为8F ,方向由原来的吸引变为推斥(接触后电量先中和,后多余电量等分)。

(5)将带电体间距距离变为8r。

(第三课时)
三个自由的点电荷只受库伦力的平衡条件.
【例4】a 、b 两个点电荷,相距40cm ,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 ,且q 1=9q 2 ,都是正电荷。

现引入点电荷c ,这时a 、b 、c 三个电荷都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试问:点电荷c 的性质是什么?电荷量有多大?它放在什么地方?
解: 点电荷c 应为负电荷,否则三个正电荷相互排斥,永远不可能平衡。

由于每一个点电荷都受另外两个电荷的作用,三个点电荷只有处在同一直线上,且c 在a 、b 之
间才有可能平衡。

设c 与a 相距x ,则c 、b 相距(0.4-x ),如果点电荷c 的电荷量为q 3,根据二力平衡可列方程: 对a 平衡有 2312214.0x
q q k q q k = 对b 平衡有 232221)
4.0(4.0x q q k q q k -= 对c 平衡有 232231)4.0(x q q k x q q k
-=
(显然,上述三个方程实际上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联立其中两式,解得 x =30cm 。

所以c 应为负电荷,电量为116
1q ,放在a 、b 连线上,与a 相距30cm ,与b 相距10cm 处。

特点:可记为“两同夹一异,两大夹一小,近小远大”。

课后反思:
(1)学生在学习三个自由的点电荷只受库伦力的平衡条件容易遇到瓶颈。

(2)学生容易忘记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需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