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教学案(含解析)1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稿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稿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主要内容
1
高考要求和命趋势
2
3 4 5
基本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 法
试题精 选
一、高考要求和命题趋势
考纲要求
1.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高考印证
2013 2014 2015
命题趋势备考策略
1.命题趋势:以遗传学实验或系 谱图为背景,结合基因的分离定 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等 知识进行考查。 2.备考指南:(1)比较辨析法区 别遗传的相关概念。(2)规律 总结法突破分离定律技巧,以一 个题总结出一类题的解决方案。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合定律(Ⅱ)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 传(Ⅱ)
T6 T31 T32 T32 T6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Ⅰ) 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Ⅰ) 7.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 传病(Ⅰ)
T5
T6
பைடு நூலகம்
(3)以基因型、表现型 的推断及概率计算为核心, 结合遗传的设计和特定条 件下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 应用进行复习。(4)结 合对遗传图谱和遗传病实 例,突破伴性遗传。
二、基本学情分析



1.从考试分数角度分析,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20﹪的学 生几乎可以得满分,而60﹪的同学只能拿到大约三分之一 的考分,余下的同学接近0分。 2.从掌握的水平来分析,相对较多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还 只停留在了解水平,没有真正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没有 弄清遗传实验各步骤的含义,不能正确用生物学原理解释 遗传现象。还没有达到灵活运用水平。 3.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来看,预习和整理的效率相对较 低。 4.从大量试题训练结果来看,如果有一定的变式,总有大 量问题存在。 5.遗传方式的判断以及概率的计算往往落入命题人的圈套。

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教案

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教案

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教案引言: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物种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

高三学生在生物学学科中需要掌握基本的遗传学规律,理解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本教案将介绍高三生物学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

一、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花色、种子形状等性状的观察和交叉实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第一法则和第二法则。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的组合,表现型是基因型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外显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基因型在表现型上的差异性。

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在为数不多的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的组合方式是相互独立的。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观察和分析自由组合现象,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并了解自由组合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连锁遗传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无自由组合的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了解连锁遗传的相关概念和机制,学习连锁遗传的分析方法和重要性。

五、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类型和可能引发的遗传变异。

同时,了解基因突变的应用,如太阳花的变色突变实例。

六、杂交实验与基因交叉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基因型的组合,研究基因在后代中的分离和重组。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理解杂交实验和基因交叉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七、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基因的重组和突变,物种可以适应环境变化,增加生存竞争力。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编写实验报告等形式,了解遗传变异与进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结论:高三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是生物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总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教案.doc

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总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教案.doc

教学过程二、复习预习答案:①假设②验证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减Ⅰ后期⑤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⑥萨顿⑦摩尔根⑧多基因⑨染色体异常⑩产前诊断三、知识讲解考点1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巧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显性性状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 状→隐性性状(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两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为显性性状(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二、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比较三、遗传基本规律的验证1.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1)直接验证——花药鉴定法。

纯种非糯性与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彼此分离的。

(2)间接验证: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

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显、隐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间接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

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显、隐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3:1,这也是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结果。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直接验证——花粉鉴定法。

纯种非糯性与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且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花粉粒长形对圆形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纯种非糯性长形与纯种糯性圆形杂交,所得F1的花粉加碘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四种状态,且比例为1:1:1:1,直接证明了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教案人教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教案人教版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要点精析】[基本知识]一、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方法(一)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孟德尔在研究生物的性状遗传时,正确地选用了豌豆作实验材料,原因是: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况下永远是纯种,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结果可靠。

2.豌豆品种间的性状差别显著,容易区分,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于分析。

(二)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法:1.首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

2.详细记载实验结果,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以丰富的想像提出假说,解释实验结果,并巧妙地设计出严谨的测交实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进行验证。

二、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应掌握的基本概念(一)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中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二)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三)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生物体被研究的性状的有关基因组成叫基因型,例如豌豆高茎的有关基因组成有两种:DD和Dd,矮茎的有关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

(四)纯合体和杂合体:由含有相同的显性基因或者隐性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所发育成的个体称为纯合体,简称纯种。

由含有显、隐性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所发育成的个体称为杂合体,简称杂种。

例如,被研究的相对性状为一对时,基因型为DD或dd的个体为纯合体,基因型为Dd的个体为杂合体。

(五)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在杂合体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在纯合体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两个相同的基因叫相同基因。

例如,D和d是等位基因,D 和D或者d和d是相同基因。

(六)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7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编制:军长【考纲要求】知识内容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伴性遗传ⅡⅡⅡⅡ【知识网络】【教法指引】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第一章、第二章的第2、3节内容。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考纲中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以及伴性遗传四部分内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从高考题型上看,考查形式有选择题、简答题和实验设计题,该专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尤其是遗传实验设计题目是考查的能力的重要形式。

主要考查内容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专题要点】一、自交1、自由交配与自交(1)自由交配:各种基因型之间均可交配,子代情况应将各自由交配后代的全部结果一并统计 (自由交配的后代情况多用基因频率的方法计算)(2)自交:同种基因型之间交配,子代情况只需统计各自交结果2、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 n代的比例分析二、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图解表示如下:从上边图解可以看出:(1)在减数分裂时,无论雄性个体还是雌性个体,理论上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均相同,即均为2n种(n代表等位基因对数)。

(2)分析配子产生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

①若是一个个体则产生2n种配子;②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 种(两两相同)精细胞(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

例: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一个精原细胞4种2种(YR、yr或Yr、yR)一个雄性个体4种4种(YR、yr、Yr、yR)一个卵原细胞4种1种(YR或yr或Yr或yR)一个雌性个体4种4种(YR、yr、Yr、yR)三、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指导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相关种类和比例(1)F1 (YyRr)的配子种类和比例:4种,YR:Yr:yR:yr=1:1:1:1。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三教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三教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考要求:1. 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Ⅱ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Ⅱ一、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 正确的选用了实验材料—豌豆①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纯种)。

②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豌豆的杂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什么时候去雄,为什么要两次套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思考:玉米的杂交,该如何操作呢?2. 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3.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 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研究。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做出假说---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3)演绎推理—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和亲本杂交,F1中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思考: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的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的现象,是性状分离吗?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纯合子DD dd 杂合子Dd③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即结合。

果蝇:易于饲养,突变性状多,相对性状明显,繁殖能力强。

玉米:雌雄异花,籽粒多,相对性状明显。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相杂交。

思考:为什么要用隐性纯合子呢?(4)实验检验—做侧交实验高:矮=30:34(5)得出结论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思考:以下七对相对性状的3:1分离比出现的先后顺序?种子形状,子叶颜色。

茎高度,花的位置。

豆荚形状,豆荚颜色,种皮颜色。

(6)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

思考:右图所示的细胞中,有几对等位基因?思考: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什么时候?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性状重组现象(2)对性状重组现象的解释假设:YyRr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 让学生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分离定律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互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生物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遗传学领域。

2. 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介绍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讲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原理。

3. 讲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遗传实例,让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释。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遗传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农业育种、医学等领域。

6.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遗传规律的应用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度。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评估学生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等。

2. 探讨遗传规律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遗传学在生物科技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遗传学基础知识及相关案例分析。

2.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网络资源:有关遗传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遗传规律。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教案】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孟德尔遗传定律 教学设计

【教案】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孟德尔遗传定律 教学设计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一、教材的分析(专题分析)1.高考必考考点: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理论知识,在高考考纲中为每年必考的重点和热点,通常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试题难度中等和较难。

2.考察内容:基础知识点和题干信息审题方面进行考查,主要考察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3.高考要求:核心素养: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利用两个定律分析遗传现象。

关键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生命观念:以不同的情境为载体考察学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后对本专题的知识已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应用能力。

但是还是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差,做题生搬硬套,缺乏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规律混淆,有些知识点遗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利用两个定律分析遗传现象。

2、关键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3、社会责任:加深对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科学方法的理解,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应利用两个定律分析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课前自检,扎实基础1.基因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实质?(2)细胞学基础?(3)发生时期?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非等位基因一定都会自由组合吗?(3)发生时期?(二)专题导入,明确目标1、 (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

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教学案(含解析)1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教学案(含解析)1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上,其次对遗传基本定律实验的科学方法、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判断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

2.从考查角度上看,以遗传学实验为背景,以图表作为信息载体,结合两大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7年,仍然集中在遗传实验设计和两大基本定律的变式应用上,多以非选择题形式进行命题。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选材恰当: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研究方法由简到繁:先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分离定律,再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③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原理: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遗传,把遗传的研究由以往的描述推进到了定量分析。

④严密地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2)孟德尔实验的操作程序: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2.性状显隐性及基因型的鉴定(1)性状显隐性判断:②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此法最好在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双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2)显性性状基因型鉴定:①测交法(更适于动物):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3.相关概念辨析(1)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等随机组合。

(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如右图中A-a、B-b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在发生交叉互换情况下,其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学案 精品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学案 精品

2020高考二轮复习生物学案(5)遗传的基本规律【学法导航】本专题在全书中所占篇幅较大,在教学中所需时间较长,在各级考试中所占比分较多,且是全书中重、难点相对集中的一章,其有关知识的应用又往往灵活多样。

因此多做归纳和总结,掌握最佳复习方法,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1 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1.1概念系列1.1.1 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1.1.2 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 1.1.3 杂交—自交—回交—测交—正交—反交 1.1.4 纯合体—杂合体 1.1.5 基因型—表现型 1.2 符号系列符号P×○×F1♀♂含义 亲本 杂交 自交 子一代 雌性 雄性1.3 关系系列1.3.1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 因–— →性 状显性基因–— →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 →隐性性状等位基因–— →相对性状 ↓ ↓基 因 型–— →表 现 型1.3.2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不遗传变异改变 改变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改变 改变可遗传变异(1)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因,而表现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外部形式。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

(4)生物表现型的改变,如果仅仅是由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那么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5)生物表现型的改变,如果是由基因型(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那么这种变异就能遗传给后代。

控制1.3.3 基因—DNA —染色体—蛋白质—性状的关系(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特定结构的基因控制特定性状的表达,特定结构的蛋白质体现特定的性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 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实现的。

1.3.4 减数分裂与遗传的关系(1)遗传规律是指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2)从细胞水平上看,遗传规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

高中高二生物教案范文: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中高二生物教案范文: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中高二生物教案范文:遗传的基本规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3.能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难点: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父母和子女在某些特征上相似?是什么决定了这些特征?2.基因的概念讲解基因的定义: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3.基因的显隐性关系通过举例讲解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让学生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通过讲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但表现型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5.基因分离定律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6.自由组合定律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不同性状间的组合规律。

7.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遗传病的预测和优生优育。

四、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评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在课堂练习环节,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物课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课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课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课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引言:在生物学中,遗传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遗传,生物种群可以传递基因信息,保持特定的特征和性状。

遗传的基本规律影响着生物的形态、生理以及行为。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以及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1. 遗传的背景和概念1.1 遗传的历史背景1.2 遗传的基本概念2.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2.1 孟德尔的实验与发现2.1.1 实验材料和方法2.1.2 结果和观察2.2 孟德尔的第一法则:分离定律2.3 孟德尔的第二法则:自由组合定律2.4 孟德尔的第三法则:独立分配定律3. 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3.1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定义3.2 显性与隐性基因表达3.3 为何隐性基因仍能在后代中传递3.4 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4. 遗传的扩展规律4.1 随机联会规律4.2 基因的重组与连锁不平衡4.3 突变与遗传变异5. 应用遗传学的研究和意义5.1 遗传的应用:育种与基因工程5.2 遗传的重要性:人类疾病与遗传咨询5.3 遗传病的预防和控制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揭示了遗传传递的规律,并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基因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的扩展规律。

遗传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遗传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在课堂中,我们将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遗传的理解。

希望通过这次生物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学案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学案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学案一、知识构建号环境条件控制控制控制 +显性性状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性状表现型隐性性状隐性基因等位基因纯合子基因型基因显性基因非等位基因杂合子细胞核遗传母系遗传细胞质遗传质基因核基因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二、知识链接1、遗传规律的实验思路(假说演绎法):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理论解释(作出假设)测交实验(验证)实质(得出结论)2、遗传基本定律的适用范围:①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②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③细胞核遗传④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且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即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的条件:①所研究的每一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④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4、遗传的基本规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

5、细胞质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单的,无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机而不均等(MI和MII的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原核生物细胞二分裂过程中,拟核中基因均等分配,质基因随机不均等分配6、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若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则同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性染色体的特殊性,描述子代表现型时要包括性别7、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①测交法(测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值为1:1)②自交法(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比值为3:1)③花粉鉴定法(不同基因型的花粉与特定物质作用会呈现出不同的两种颜色,且比值为1:1)8、利用遗传规律鉴定某一个体基因型时,植物可以用测交,也可以用自交,但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来说,自交更简便易行;动物只能用测交9、遗传学上用豌豆、玉米和果蝇作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①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传粉,便于自交;②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分析;③生长周期短;④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玉米:①雌雄同株,雌花和雄花分别着生在不同部位,便于杂交;②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分析;③生长周期短;④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果蝇:①容易饲养,繁殖快;②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③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分析10、判断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思路是:一般采用自交法或杂交法,按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测实验结果(表现型种类及比例),若实验结果与推测相同,则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若实验结果与推测不同,则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11、判断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染色体遗传,主要依据二者区别,基本方法有多种,但一般是: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若后代雌性个体都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都是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或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遗传的一个重要特征显雄隐雌杂交,后代“雌象父雄象母”。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专题06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案(学生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专题06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案(学生版)

【2013 考纲解读】(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别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Ⅱ(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4)伴性遗传Ⅱ(5)人类遗传病的种类Ⅰ(6)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知识网络建立】【要点知识整合】一、孟德尔遗传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孟德尔获取成功的原由:①选材适合:豌豆是自花传粉,并且是闭花受粉;且拥有易于划分的相对性状。

②研究方法由简到繁:先经过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分别定律,再经过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③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原理: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遗传,把遗传的研究由过去的描绘推动到了定量剖析。

④严实地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2)孟德尔实验的操作程序: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2.性状显隐性及基因型的判定(1)性状显隐性判断:②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天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天性状为隐性( 此法最幸亏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两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

(2)显性性状基因型判定:①测交法 ( 更适于动物 )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3.有关观点辨析(1)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重申的是同样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集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AA×AA、Aa×Aa、aa×aa、AA×aa、A A♀× Aa♂、AA♂× Aa♀等随机组合。

(2)同样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例 1、以下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结构,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依据亲本中不一样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能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征【变式研究】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波及两平等位基因,分别用 A、a 和 B、 b 表示。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教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教案

生物的遗传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班次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典例分析例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例2果蝇的体色有褐色和黄色之分。

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多只果蝇,其中有纯合、有杂合、有雌性、有雄性,且雌、雄果蝇中都有褐色和黄色个体(从表现型上不能区别纯合体和杂合体(1)如何由所给的条件确定这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2)如果褐色是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那么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如何确定这对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3)大部分普通果蝇身体呈褐色(YY),具有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呈黄色(yy)。

但是,即使是纯合的YY品系,如果用含有银盐的的食物饲养,长成的成体也为黄色,称为“表型模拟”,它是由环境造成的类似于某种基因型所产生的表现型。

现有一只黄色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yy还是“表型模拟”?①方法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上,其次对遗传基本定律实验的科学方法、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判断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

2.从考查角度上看,以遗传学实验为背景,以图表作为信息载体,结合两大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7年,仍然集中在遗传实验设计和两大基本定律的变式应用上,多以非选择题形式进行命题。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选材恰当: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研究方法由简到繁:先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分离定律,再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③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原理: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遗传,把遗传的研究由以往的描述推进到了定量分析。

④严密地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2)孟德尔实验的操作程序: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2.性状显隐性及基因型的鉴定(1)性状显隐性判断:②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此法最好在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双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2)显性性状基因型鉴定:①测交法(更适于动物):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3.相关概念辨析(1)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等随机组合。

(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如右图中A-a、B-b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在发生交叉互换情况下,其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原因如下: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方法技巧】遗传基本规律的验证1.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1)直接验证——花粉鉴定法。

纯种非糯性与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彼此分离的。

(2)间接验证: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

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显、隐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间接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

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显、隐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3∶1,这也是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结果。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直接验证——花粉鉴定法。

纯种非糯性与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且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花粉粒长形对圆形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纯种非糯性长形与纯种糯性圆形杂交,所得F1的花粉加碘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四种状态,且比例为1∶1∶1∶1,直接证明了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2)间接验证: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

杂种F1与双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1∶1,间接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

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这也是F1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的结果。

五、伴性遗传病遗传规律及遗传特点遗传系谱中遗传病传递方式的判断运用不同遗传病传递特点不同,可采用四步法进行分析判断:②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考点一遗传的基本定律例1.(2016·高考全国丙卷)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AABb4种,故B项错误;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C项错误;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故D项正确。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 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1∶1 全部为无毛黄肉实验1 实验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C↓全部为有毛黄肉实验3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实验3有毛白肉A与无毛黄肉C杂交的子代都是有毛黄肉,可判断果皮有毛对无毛为显性性状,果肉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2)依据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对应关系,可确定有毛白肉A的基因型是D_ff,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是ddF_,因有毛白肉A和无毛黄肉B的子代果皮都表现为有毛,则有毛白肉A的基因型是DDff;又因有毛白肉A和无毛黄肉B的子代黄肉:白肉为1∶1,则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是ddFf;由有毛白肉A(DDff)与无毛黄肉C(ddF_)的子代全部为有毛黄肉可以推测,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为ddFF。

【答案】(1)有毛黄肉(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考点二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例2.(2016·高考全国甲卷)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解析】选D。

结合选项,并根据题干信息: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亲代雄蝇为显性个体,则子代雌蝇不可能有两种表现型,故亲代雄蝇应为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 g Y,说明受精卵中不存在g基因(即G基因纯合)时会致死。

由于亲代表现型不同,故亲代雌蝇为显性个体,且基因型为X G X g,子一代基因型为X G X g、X g X g、X G Y(死亡)、X g Y。

综上分析,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项正确。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乙卷)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特别提醒】有关伴性遗传三大失分点1.萨顿假说的提出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科学发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的发现又为萨顿的假说提供了科学证据。

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1)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

(2)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 b Y或Z b 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

(3)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4)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

3.分析隐性遗传病,如果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她的儿子全是患者,说明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

同理,显性遗传病中,如果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全是患者,说明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

考点三、几种重要的遗传实验设计例3.人们在果蝇中发现有飞行肌退化的现象,这种果蝇即使有正常的翅也无法飞行,实验过程如图。

通过下列的哪种检验方法和结果,可以确定飞行肌退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 )A.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B.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1∶1C.用子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交配,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D.用子代雌性个体与亲代雄性交配,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变式探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解析】选C。

假设长翅与残翅基因用A、a表示,圆眼与棒眼基因用B、b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