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

合集下载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它们通过化学反应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不同的分子和化合物。

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来解释。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它是分子中最常见的化学键类型。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常见于离子化合物中。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常见于金属中。

分子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原子种类和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不同的原子种类和连接方式会导致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具有极性,导致水分子有较高的沸点和溶解性。

相比之下,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成,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描述。

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过程,形成不同的分子和化合物。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会断裂和形成,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例如,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燃料分子中的碳-碳和碳-氢键断裂,氧气分子中的氧-氧键断裂,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解释化学物质的宏观性质。

化学物质的宏观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是由其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决定的。

分子的大小、形状和化学键的强度会影响物质的密度和硬度。

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不同的分子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熔点和沸点。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工业、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家可以设计新的化合物和材料,开发新的药物和能源材料。

例如,通过了解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

通过调控材料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连接方式,可以改变材料的电导性、磁性和光学性质。

分子与原子

分子与原子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
构成物质。
4、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① 常见的金属:铁、铜、金 等。 ②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 等。 ③ 金刚石、石墨 等。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性质的一种微粒。 的最小微粒。
特性 不断地运动;微粒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 的人让路!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 4 5)
分子
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注: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①常见的气体:O2、H2、N2、CO2、CO、SO2等。 ②一些液体:H2O、H2O2、酒精 等。 ③某些固体:干冰、蔗糖、碘、塑料、橡胶等。
从宏观角度看,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 成,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从微观角度看,由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就是 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微粒构成的就是混合物。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所以纯净物有固定的性质和组成,混合物则没有。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呢?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 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1.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答:分子由原子构成,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失电子变成原子,阳离子得电子变成原子。

分子: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很多单原子分子,原子=分子,例如惰性气体,金属等。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中性,单个原子或者多个原子组成分子,多个分子再形成物质,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

原子与离子的联系: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失电子变成原子,阳离子得电子变成原子。

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1)“保持”指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物理性质的。

例如,单个二氧化硫分子没有刺激性气味。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其他粒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铁原子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混合物。

二、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1)原子概念的理解,关键把握两点:化学变化;最小。

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粒子。

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2.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4)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3.原子和分子的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硅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4.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典例1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炒菜时闻到香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D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答案】C【解析】A、金刚石中碳原子是成网状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碳原子,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片层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不符合题意;B、炒菜时闻到香味,说明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腔,便闻到了香味,不符合题意;C、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内每个分子间的分子间隔增大,而重新鼓起,符合题意;D 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A. 分子不断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质量很小 D. 分子体积很小.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A .分子的质量变大C .分子的数目减少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错误的是A .品红在水中扩散B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C .NO 与NO 2化学性质D .10 mL H 2O 与10 mL典例2 下列有关微观粒子A.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B.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答案】D【解析】A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如核裂变,故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在、CO 2和CO 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不符合题意。

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分子 • 原子 •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 • 分子和原子的研究进展
01
分子
分子的定义
1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 起的集合体。
2
分子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其大小和形状因 物质种类而异。
3
分子由原子、电子和化学键组成,具有特定的 化学性质。
分子
分子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要参与者,它们通过分解或重组来参与化学反应。分 子中的化学键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活性。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基础粒子,它们通过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 类和数量决定了化学反应的结果。
分子和原子的结合方式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这种结合方式通常存在于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之 间。共价键是形成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的主要方式。
分子和原子在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
激光诱导光谱技术
利用激光诱导光谱技术,测量分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 分子的电子态和振动模式。
离子束实验
通过离子束实验,研究原子和离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性质,探索 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扫描隧道显微镜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直接观察原子在固体表面的排列和结构,研 究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纳米科技
通过控制分子和原子排列,实现 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精确控制。
复合材料
利用分子和原子组合不同性质的材 料,以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合成
利用分子和原子合成新型有机化合物,以满足化 工、医药、农药等领域的需求。
能源转化
通过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的能量转化,实现高效能 源转化和利用。

分子、原子、离子区别

分子、原子、离子区别

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微观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微观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是原子得或者失去核外电子时形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微观一、、原子指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元素指拥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子是保持物体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质子是带电的原子二、原子:1、原子内通常存在质子、中子、电子。

其数量级大约是10^-10m。

因此,与常见物体相比,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即使把一亿个氧原子排成一排,其长度仍不足1cm,人们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才能间接观测到单个的原子。

2、原子内中子和质子的质量相近且远大于电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因此原子的质量极小,且99.9%集中在原子核。

3、原子核外分布着电子,电子占据一组稳定的轨道。

当它们吸收和放出光子的时候,电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此时吸收或放出光子的能量与轨道之间的能量差相等。

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离子:1、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氦原子)或没有电子(四中子)的稳定结构。

这一过程称为电离。

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2、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四、元素:元素(element)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变得更为简单,并且单独地或组合地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

到2007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

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2(即铋Bi及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并会进行放射衰变。

分子原子与元素

分子原子与元素

分子原子与元素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分子间有间隙。

2、原子----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3、离子----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带正电的叫阳离子。

带负电的叫阴离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分子,形成新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原子核带正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2、由于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它们所带正电荷等于负电荷,所以原子不显电性3、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以碳(C---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某原子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叫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实际重量,它是一个比值,没有质量单位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1个质子质量== 1个中子质量≈1个氢原子质量≈碳(C--12)原子质量的1/12元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描述是用“组成”而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要讲种类,也要讲个数。

描述用“构成”。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钙常用得27种元素:氢——H 氧——O 氮——N 氯——Cl 碳——C 硫——S 磷——P 硅——Si 碘——I 铁——Fe 铜——Cu 铝——Al 银——Ag 锌——Zn 镁——Mg 钙——Ca 钡——Ba 锰——Mn 汞——Hg 钠——Na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上,表示某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某原子。

分子原子元素概念

分子原子元素概念

分子原子元素概念1、概念: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如水的化性由水分子保持,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氧气的化性由保持,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粒子分子、原子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可分,而不可分水的电解实验:2H2O===2H2↑+O2↑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原子不能分,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中1个质子都是氢元素,原子中8个质子都是氧元素,11个质子的是元素,17个质子的是元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构成原子核,核外是电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描述物质组成:元素物质分子原子二氧化碳:①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②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③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氧原子构成铜:①铜由铜元素组成②铜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练习:一选择题1.家庭日常生活中常有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沸腾B.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C.牛奶变酸D.电灯发亮2.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A质子和中子B质子C中子D质子和电子3.A原子和B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关键取决于()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4.关于化学式O2表示的意义有以下说法()①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②表示氧元素③表示2个氧原子④表示1个氧分子⑤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B.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5. 符号S表示( )A硫元素B一个硫原子C单质硫D硫的原子核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此种元素的单质的是()A.HB.NC.NeD.Cl7.地壳中含量居第2位的金属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Al2O3B.SiO2C.Fe2O3D.NO8.某化学药品说明书表明: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铜12mg,锌1.5mg,这里所标成分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9.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原子B.氧元素C.氧分子D.氧单质10表示一个氢分子的是A HB 2HC H2D2H211.由化学式难以确定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B.分子体积大小C.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D.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2、硫酸(H2SO4)中含有( )A 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B 氢硫氧三种元素C 2个氢元素1个硫元素4个氧元素D 1个氢分子2个氧分子1个硫分子13.对H2O、SO2、CO2的分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原子D.都含有氧气14. 以下各项不能单有原子中的质子数确定的是( )A核电荷数B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元素种类15.含有相同质量氧元素的CO和CO2的质量比为()A.11∶14B.14∶11C.1∶2D.2∶1二、填空题(32分,除最后一空3分外,其它各空皆为1分)16.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微观角度)

分子和原子(微观角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化合物由长链分子构成,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 纤维等材料领域,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纳米材料
纳米尺度的分子和原子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 用于制造高效催化剂、光电子器件和药物传递系统等。
复合材料
通过将不同性质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具有优异 性能的复合材料,如航空航天材料、体育器材和建筑材料 等。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中心,称为原 子核,电子则围绕原子核旋转。
原子的构成
质子数(Z)
位于原子核中,决定元素的种类。
中子数(N)
位于原子中,不决定元素的种类, 但影响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数(E)
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的粒子, 其数量与质子数相等,但电性相反。
原子的性质
有一些分子可以通过特定的构象变化 来改变其形状,如DNA的双螺旋结构。
分子的运动
分子运动是指分子在 空间中的随机运动, 包括平动、转动和振 动。
分子的运动对于化学 反应速率和扩散过程 具有重要影响。
分子的运动速度取决 于温度,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分子的光学和热学性质
分子的光学性质包括吸收光谱、发射光 谱和散射光谱等。
04 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质量
分子质量是组成分子的原子质量的总和。
分子质量的单位是道尔顿(Da),1 Da = 1 g/mol。
分子质量的测定对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如确定化学式、计算分子 结构等。
分子的形状
分子形状主要取决于分子中原子的连 接方式,包括单键、双键、三键等。
分子形状对于化学反应和分子间相互 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的分子和原子是化学这一门科目的基础,要学好化学,第一就要弄明白分子和原子的定义,以及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一、分子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2.分子的特点:(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点能够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专门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专门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确实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能够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原子1.定义:分子能够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明白原子的性质和分子专门相似。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专门小;这点和分子专门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我们能够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确实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能够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要紧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与原子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它们能够互相支持,形成物质及其有机的物理状态。

原子和分子的关系体现在更微观的电子谱的水平,也被理解为某种结构性的概念。

原子是由磁性粒子组成的微粒,包括原子核、电子、质子和中子,而分子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结构。

原子是物质最早的中介,它能够组合搭配,形成更复杂的物质。

而分子则是物质标记的基本单元,即一种由原子组成的小粒子。

它是物质结构的基础,是构成复杂物质的基本单位。

原子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分子,每种分子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如水分子属于水溶液,而CO2分子属于二氧化碳气体。

因此,原子与分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原子互相结合,形成分子,而其结合的模式正是物质的本原结构,对物质的物理性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种物质的性质,正是原子和分子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同的原子结合及组合能够合成多种分子,从而形成不同的物质,促使物质复杂性得到展开。

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相似点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都可直接构成物质;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粒子之间都有间隙;都处于不停运动之中;相同中的粒子化
学性质相同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经过重新组合可 构成分子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分子的性质:
1、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水分
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氧分子保持氧的化学性质)。 分子概念的理解: 1、“保持”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
原子的性质:
1、原子间存在间隙;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运动速率越快;
3、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说明:在没有 指出分子和原子 的具体种类时,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 本质区别
分子
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了是保 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致的,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宏 观的性质,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3、“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没有比它更小的粒子”,而是”保持物 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O HH
水分子
H2O
O
O
氧分子
O2
H H
氢分子
H2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
(1)

原子与分子的不同点

原子与分子的不同点

原子与分子的不同点1. 定义原子是构成化学元素的最基本单位,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

它由一个中心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每个原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子序数,代表其所属的元素。

分子是由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它是化学反应的产物,由原子通过共用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而相互结合。

2. 构成原子只包含一个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

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的。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这些原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

3. 质量原子的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atomic mass unit,简称amu)来衡量。

原子质量单位是以碳-12同位素的质量为基准制定的。

分子的质量等于其组成原子的质量之和。

分子量也以原子质量单位计量。

4. 多样性原子种类非常多,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

分子种类丰富,可以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以及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来实现。

5. 物理性质原子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质,如原子半径、电子云分布等。

分子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原子种类和结构,如键长、键角等。

6. 化学性质原子参与化学反应时,通常是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来形成更稳定的状态。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发生键的形成、断裂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7. 表示方法原子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氢原子用"H"表示。

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或分子式来表示,如水分子可以用"H2O"表示。

8. 单位原子的单位是原子。

分子的单位是摩尔。

9. 例子原子的例子包括氢原子、氧原子等。

分子的例子包括氧气分子(O2)、水分子(H2O)等。

以上是原子与分子的主要不同点。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

它们在构成物质、质量、多样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表示方法、单位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原子与分子的不同点

原子与分子的不同点

原子与分子的不同点1. 定义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它是构成元素的最小粒子,不能再被分割或转化为其他物质。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2. 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带有中性电荷。

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轨道运动,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组成决定了其元素的性质。

分子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或离子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原子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形成了化学键。

分子的组成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

3. 大小原子是微小的,具有原子半径。

原子的大小根据元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在纳米量级。

分子相对较大,由多个原子组成。

分子的大小根据组成的原子数量和种类而有所变化,可以达到纳米至亚米量级。

4. 性质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参与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

原子根据其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可以是稳定的或具有反应性。

分子的性质与其组成的原子和化学键的性质有关。

分子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能会发生断裂或重新组合。

5. 表示方法原子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氧原子为O,氢原子为H。

分子通常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中的字母代表不同的元素,下标表示元素的数量。

6. 单位原子的计量单位通常是摩尔,表示物质中原子的数量。

分子的计量单位也是摩尔,表示物质中分子的数量。

7. 例子例如,氢气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通过共用电子键结合而成。

氢原子的化学符号为H,氢气分子的化学式为H2。

又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用电子键结合而成。

氢原子的化学符号为H,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O,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

综上所述,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而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原子大小微小,分子相对较大。

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和表示方法也有所不同。

同时,原子和分子的计量单位都是摩尔。

以上是关于原子与分子的不同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原子和分子

九年级化学原子和分子
02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 不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 质子数不同所导致的。
实验二:分子模型的制作
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分子模型,了解分子结构、键合方式等基本概念。
实验材料
不同元素的原子模型、连接工具等。
实验二:分子模型的制作
实验步骤 1. 根据分子的组成,选择适当的原子模型。
制造新材料
通过控制原子排列,可以制造出 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如合金、
陶瓷和复合材料等。
化学反应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控制分子反应 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环保的化学 反应,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能源开发与利用
原子和分子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广泛, 如化石燃料的燃烧、核能发电以及 新能源的开发等。
原子和分子的生物应用
金属键
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 子形成的化学键,存在于 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包括 诱导力、色散力和取向力。
氢键
分子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相互 作用力,通常存在于含有氧、氮 、氟等元素的分子之间。
03 原子和分子的性质
原子和分子的质量
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通常以碳-12的质量的 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 这个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相对原子质 量。
各种不同的化学键模型、试剂等。
实验三:化学键的探究
实验步骤 1. 选取不同的化学键模型,观察其形成方式和性质。
2.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键的性质,如稳定性、键能等。
实验三:化学键的探究
3. 分析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熔点、沸点等。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深入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以及化学键对物 质性质的影响。这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

• • • • •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氢元素B、氢分子C、氢胡子D、氢离子 4、“丹桂飘香”说明了(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分子可以再分 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 5、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的是 ( ) • A、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B、碘升华C、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 D、水蒸气冷凝成水
以H2O为例
(1)表示水 (2)水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 (1)表示一个水分 子 (2)一个水分子由 化学式的计算
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2、求组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H2O:2H:O=1×2:16=1:8 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 2H 例:H2O: H O = 1×2+16 4、求一定量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例:18克水中含有多少克氢?
• 11、2003年以来,在齐齐哈尔相继发生了 侵华日军遗留的芥子气毒气罐泄漏伤人事 件。芥子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化学式 为(ClCH2CH2)2S。下列有关芥子气的说 法正确的是( ) • A、共含有15种元素 •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 D、碳氢硫氯的原子个数比为2:4:1:1
8、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 • 9、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C、核电荷数不同D、核内中子不同 • 10、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 的( ) • 电子层数B、质子数C、质量D、电子数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 粒子
区别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 不讲个数,没有数量 又讲个数,有数量多 多少的含义 少的含义

分子和原子(通用11篇)

分子和原子(通用11篇)

分子和原子(通用11篇)分子和原子篇1【教学目标】1.熟悉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熟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育抽象思维力量、想象力和分析、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用边教边试验的方法。

首先提出同学熟识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索,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同学的活动探究,熟悉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同学为主体,通过相互沟通、分析与争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分,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帮助教学【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期静置会不会削减?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同学凭自己的想象、猜想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

证明物质的确是由许很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

那么这些粒子毕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协作完成下列两个试验。

(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看现象。

(2)浓氨水在空气中集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试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这就是水受热后削减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

请同学们连续思索,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老师布置同学动手试验:请两同学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看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假如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

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原子

益康唑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性细胞凋亡张义成;胡珍娉;周剑峰;刘文励;Stuart Berger【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034)004【摘要】目的研究唑类抗真菌药物益康唑(Ec)的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2μmol/L Ec、0.1μmol/L倍半萜烯酯(Tg)和0.2μg/ml依霉素(T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利用细胞核荧光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分子伴侣蛋白(GRP78)和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表达.结果HL-60细胞经Ec,Tg和Tu处理后,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凋亡率分别为94%、63%和85%.分子伴侣蛋白GRP78的表达明显增加,位于内质网的Caspase 12被活化.结论Ec可诱导人白血病H卜60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性细胞凋亡,凋亡的发生与蛋白质合成抑制、Caspase 12的活化有关.【总页数】3页(P434-436)【作者】张义成;胡珍娉;周剑峰;刘文励;Stuart Berger【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武汉,430030;多伦多大学免疫学系,加拿大多伦多 M5G 2M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7.3【相关文献】1.独蒜兰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内源性线粒体通路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和HL-60细胞凋亡 [J], 郝岗平;郝佳丽;李悦;赵法兴;张媛英;蒋汉明;杨中法2.衣霉素诱导螺旋神经节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性细胞凋亡的研究 [J], 谢静;罗凌惠;焉开胜;龚树生3.用Fura-2/AM测定益康唑诱导鼠白血病WEHI-3细胞凋亡后细胞质游离钙浓度[J], 刘芳;邹萍;张敏;吴耀辉4.益康唑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性细胞凋亡 [J], 胡珍娉;刘文励;Stuart Berger5.辣椒素通过调节GRP78触发内质网应激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张友弟;张乐;江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展示课课堂流程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课题2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执教教师:李大航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通过探究实验,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记住并理解分子、原子的三条性质;3.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4.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由此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不同。

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1.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认识原子和分子的特性,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 学情分析117班学生通过近半期的学习,组内合作已经很娴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问题的归纳分析、拓展的能力,能通过倾听迅速对他人的表达进行点评追问。

通过氧气制取的实验,形成了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对教室的多媒体设施,各小组也能熟练的运用。

但对微观世界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这对深入理解分子与原子概念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3.重难点预设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通过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微观过程的分析,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本质不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提升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的展示提升完成学习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

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轻松活泼,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具体的实施过程按照我校“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模式”实施,其环节为练习回顾→自学讨论→交流提升→浏览巩固→抽测达标。

是学生先完成预习,后上展示课。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练习(3分钟)学习内容:学生上板书写预习收获组织过程:由科代表组织,组长交叉批阅,科代表组织点评,教师结合导学案的抽查情况进行补充点评。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由发挥,既是对于预习成果的检测,也是一种对预习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能有所侧重的分配展示任务。

同时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批阅组织协调能力。

预见性问题:1.是归纳的条理性,学生在书写时估计能写出很多条,但不一定能形成知识体系。

2.是批阅评分的标准把握,只要能写出正确的5条就算满分。

教师点评预设:1.由科代表提示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去写自己的收获,其他收获可以另写。

2.评分的组长也要结合目标来批阅评分,为了加快速度,每组可以分单双号组织批阅。

(二)自学讨论(5分钟)学习内容:对预习存在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分配各组的展示任务,各组对本组交流提升内容进行展示准备。

组织过程: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3-2】引导学生分析及用投影展示水的蒸发微观过程引入分子的学习。

2.投影重申学习目标。

3.分配各组展示任务。

4.各学习小组长组织对预习成果进行交流,解答组内疑难,准备展示任务,教师到各组巡视,通过听、看、问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和展示准备情况。

设计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在课堂提供交流释疑的机会,同时为展示做好最后的知识与组织准备,为顺利完成展示打好基础,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有的放矢的交流能力和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

预见性问题:1.交流讨论的效率由于讨论问题的针对性不够而较低。

2.展示的准备只是就题讲题,缺乏拓展与生成。

任务的领会不够清楚明晰造成展示不流畅。

教师点评预设:1.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用双色笔对学习疑点及疑难原因标注在导学案上。

同时由组长将大组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交流提高效率。

2.要求从学生从参与学生与知识的展示呈现体现出层次性,通过巡视了解准备情况实施点拨。

组内通过小展示来明确展示任务。

(三)交流提升(展示)(32分钟)组织过程:由各学习小组组织实施。

教师通过追问、点评来促成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调控课堂。

设计目的:为全班同学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质疑、追问、争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归纳点评实施对知识的升华。

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课堂特色。

学习内容及具体过程:一区:(三组展示)(6分钟)展示内容:1.你认为P50的活动与探究想验证分子的哪一条性质?结合本组的探究实验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交流一下哪一些现象说明了这条性质?(各组实验在预习时由组长组织完成)2.我们发现,湿衣服晒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要干的快一下?这说分子的运动有什么特征?3.上面T1、T2、T3三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本区设计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分子分子很小,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且运动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还让学生通过分析感受到分子是确实存在的。

同时训练能通过宏观表象,想象内部粒子运动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说明:在教师事先准备的学案上还有这样两个问题1.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这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2.你认为引起【实验3-2】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学生在小组预习时已经都能解决,不在全班展示。

预见性问题:1.这是本区的难点,要理解几个关键点:酚酞不与氨水(氨气)接触不会变红。

变红则说明接触了;两个烧杯没有直接接触,但酚酞变红,说明氨气进入到了酚酞中,它是怎样进入的?为什么我们都没看到?从而得到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同时隔很远能闻到氨气的那种刺激性气味,提升到隔很远闻到气味,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2.第四题的难点的是要理解湿衣服干与衣服本身没什么关系,而是附着在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的结果。

理解了这一点,其他的就好理解了。

同时提升出蒸发现象都是有分子运动引起的。

3.第五题要求学生归纳出分子很小以及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性质,同时知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教师点评预设:1.点评学生的展示组织形式、衔接的的流畅程度,拓展深度及其他各组学生的的参与情况,并给与评分。

2.结合预见性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3.本区小结:通过三组的展示,我们明白了分子很小,所以我们看不到,但他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不停的运动,我们生活中的溶解、蒸发、扩散、闻到气味等物理现象都是由其分子不断运动而引起的。

分子运动快慢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二区(四组展示)(6分钟)展示内容:1.这么一个实验: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结果发现混合物的体积小于200ml,你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们知道,空的注射器堵住注射口后,很容易推动压缩,但充满水的注射器很难压缩?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3.两个现象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设计目的:通过本组题的交流展示,让学生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隔,且间隔距离随着物质状态的不同而大小不同。

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分子是客观存在的。

预见性问题:1.提前给学生准备好烧杯、量筒、注射器、酒精和水,要求展示组通过实验来出示题目,增强直观性。

同时准备好芝麻和绿豆,通过芝麻与绿豆的混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的间隙,从而理解为什么体积会变小。

2.看学生能否提升出宏观物质体积与间隔距离变化大小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操场学生站队来解释,相互间间隔距离越大,所占位置越大,帮助理解。

3.通过注射器的压缩实验让学生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态物质交易压缩,而固态、液态物质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要小一些。

还可以提醒学生思考气球为什么较易压缩。

教师点评预设:1.点评学生的展示组织形式、衔接的的流畅程度,拓展深度及其他各组学生的的参与情况,并给与评分。

2.结合预见性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3.本区小结:通过四组的展示,我们明白了分子间还存在一定的间隙,而且其间隙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物质的体积变化和三态变化,在气态时其间隔最大,所以气态物质交易压缩。

三区(五组展示)(4分钟)展示内容:我们生活中很多宏观现象都是由分子等微观粒子引起的,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关分子的性质连线1.隔很远能闻到校园内桂花的香味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物质受热,体积膨胀3.酒精灯用完后,要及时盖好灯帽b分子在不停的运动4.一滴水中的所含分子,一百个人要数160亿年5.蔗糖溶解在水里不见了,总个水却有了甜味c分子间存在间隔6.25m3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装入0.024 m3 的钢瓶中设计目的:巩固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分子特性解题的能力。

预见性问题:1.第五题可能会产生争议,大部分学生会连上b,可能有学生会同时连上b、c。

到时看学生怎么去理解和解释。

2.有些学生的解释语言可能不会简洁,要求学生简明扼要说明即可。

教师点评预设:1.点评学生的展示组织形式、衔接的的流畅程度,拓展深度及其他各组学生的的参与情况,并给与评分。

2.结合预见性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3.本区小结:通过五组的展示,让我们对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的这种关系理解更具体了,同时知道很多物理现象,都是由分子的运动和间隔距离的变化引起的。

四区(六组展示)(5分钟)展示内容:1.阅读P51第三自然段及图3-10几种分子的模型,我们知道分子都是由构成。

2.水蒸发是什么变化?水蒸发后得到的物质还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吗?蒸发后水的化学性质有没有变化?3.水通电分解是什么变化?水通电分解后得到的物质还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吗?分解后水的化学性质改变了吗?通过上面的问题思考,想一想:为什么前者分子没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就没变,而后者都变了?这说明了什么?设计目标:1.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虽小,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分成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