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2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归纳总结
结合 分裂
聚集 聚集
微粒间隔不 同,物质的 状态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水__、__氧__气__、__二__氧__化__碳__等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___金__属__、__稀__有__气__体__、__部__分__固__态__非__金__属__等_____
3.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 本质
【答案】B
4.下列微观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思考:分子和原子 相比,谁大谁小呢?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氢原子
氢分子
氯原子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 概念 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氧分子是由 1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构成的 2个氢原子构成的
氧分子 O2
由同种原子构的分子
氢分子 H2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 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上《分子和原子》课件(第二课时)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
H H (H2O) 个氢原子构成
OO
氧分子 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O2)
HH
氢分子 (H2)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几种说法:
1.氧分子是由 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氧分子由 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氧化汞分子 ( HgO )
破裂成这由汞种原原物子质构是成汞原子 子和氧原子的 (Hg)
氧分子 (O2)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 成,所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结合以上例子理解: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由原来 的分子变成了新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 和 氧原子 构 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一__个__碳__原_子___ 和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过氧化氢的分解两种 变化有什么不同?
水蒸发
物理变化
水蒸发时,只是分子间 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 身不变
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分子 (H2O)
破裂成氢原 子和氧原子
(H2)
氧分子
(O2)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区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一般规律是什么?
分子:一般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
物质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C、S、P、Si
等 离子:NaCl(氯化钠)
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1.通过物质具有可分性,进而认识分子和原子可分与不可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
2.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
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知道微粒的特征。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教师提供】红墨水、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
【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
1、解释新课开始品红为什么会消失?为什么闻到手绢上的香水味?
2、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容易干,还是阴雨天易干?为什么?
你学到了什么?
观察后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
难
点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实验器材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8min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22min
【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通过多媒体摸拟展示微观世界,引导学生形成表象。引出课题。
△通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感知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子很小”,学生由于惊奇展开议论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A.碘受热升华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看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或不同种分 子和原子共同构成;或不同种原子直接构成)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同种原子直接 构成)
为什么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 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比较: 物理变化 宏观 微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分子没有改变,分 子间的间隔改变
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 分子本身改变,变成 其他分子或原子
四、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点: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但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 保持物理性质 辨析: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性质 ×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几种分子的模型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个氨气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2、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区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一般规律是什么?
(3)物质的构成 分子:一般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 石墨、晶体硅等 离子:金属元素和非金元素组成
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碳、硅、 磷、硫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氦原子 构成; 1、氦由________
氮气分子 构成; 2、氮气由________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二课时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
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构成。
首先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从而揭示出分子的概念,并从中指出分子的构成以及得出原子的概念。
该节课使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延伸到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研究微观世界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原子和离子打下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该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构成。
虽然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也能利用微观粒子去解释一些宏观世界的现象,但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学生的抽象思维属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刚接触到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时从心理上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对于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构成的理解上还是模糊不清、理解不能够到位;同时对于初学者来说构建微观粒子模型和微观粒子的规范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宏观实验使学生知道分子的概念。
2.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flash动画、投影图片、拖动原子模型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原子的概念以及了解分子的构成。
3.通过分析、讨论、类比、推理、模型等方法,培养学生将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4.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艰难曲折的,并体会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的概念;2.分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分子的概念。
【课前准备】1.课前作业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2.实验准备①药品:碘、水、新鲜的馒头片。
分子和原子课时2
4.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C) A.氧原子 B.氧气 C.氧分子 D.氧元素 5.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分子大、原子小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6.厨房里煤气泄露,造成卧室人员中毒, 主要说明 (A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比原子大 7.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A ) 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 ③处于永恒的 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粒 子间有间隔;⑥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 和氧气分子。 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 了改变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否发生变化?
O
H
O
H
通电
H
H
H
O
O
H H H
重新 组合 H H
HH
水分子
(H2O)
分为氢 原子和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H2) (O2)
电解水微观动画
讨论?
想一想、做一做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 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条件填写答案。
A
B
C
(1)表示纯净物的是
A、 C B
;
(2)表示混合物的是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练习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 分子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 有发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 是化学变化 D.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 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 气分子
《分子和原子》名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知识层次分析【学习目标】1.能说出分子和原子概念。
2.能找出原子和分子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3.会用微观粒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会用微观粒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组概念。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分子和原子概念。
二、学生认知层次分析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我感知我明确:【实验探究】A组:固态碘使土豆变蓝。
B组:碘溶液使土豆变蓝。
C组:碘蒸气使土豆变蓝同种物质状态改变,但化学性质不变引入新课。
环节二:我学习我探究:(一)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本P50-P51,完成以下填空。
1.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关系: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
如一个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_____可以分为_____,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_____。
2.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分类从微观角度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_____发生了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_____,生成了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二)合作学习探究一:分子和原子的概念1.探究分子的概念播放电解水的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感知分子的变化情况,继而得出分子的概念。
第2课时 分子和原子 教案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分子和原子教案【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各自保持它们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2.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分子的分解过程的观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通过对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学会运用比较法研究事物间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运用比较法研究事物间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教学难点】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学情分析】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几个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再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出分子、原子的知识,并通过演示水分子的分解过程,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引入,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及联系,归纳出化学变化的实质及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变化情况。
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物质微粒构成的探究欲望,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1、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2、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讨论] 你对分子的认识。
[提问] 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呢?[引入] 请同学们回顾电解水实验并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二合作交流获取新知(一)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讨论] 水是如何变成氢气和氧气的?[播放动画] 水分子分解过程[分析] 水的分解过程,学生互相交流。
[归纳] 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原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二)原子的性质[播放动画] 氧化汞分解(宏观),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提问] 氧化汞是如何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呢?[学生活动] 利用氧化汞分子模型(自制)模拟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
[播放动画] 氧化汞分解(微观),学生对比各组的模拟过程,教师并评价。
[归纳]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原子和分子具有相似的性质。
[讨论] 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用体温表测体温时汞柱上升”的原因。
(三)化学变化的实质[讨论] 结合氧化汞分解动画讨论化学变化之所以生成新物质的原因。
[讲述]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而原子是原来的原子,只是这些原子按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成其他分子或其他物质。
[归纳] 化学变化的实质。
(四)原子与分子的比较[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分子和原子(2)
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
分裂
为
,
再重新组合成新的 。
2、纯净物由 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 种分子构成。
单质分子由 原子构成,
化合物分子由
原子构成。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如下图)。试分 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 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 原子?
H2+Cl2
点燃 ====
2HCl
答: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
是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分子和原子(2)
思考: 化学反 应的实 质是什 么呢?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氧原子无论在水中、氧气中,还是在氧化汞中始终是氧 原子。可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金刚石等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粒子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有间隔;持续运动。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 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 不可再分。 合形成新的分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
混根合据物下和列纯的净图物形的给微物观质解分释类:(混合物、 ⑴纯混净合物物、:单由质两、种化或合多物种)物:质(或分子)混 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没有发生反应, 各物质(或分子)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⑵纯纯净净物物、:化由合一物种物质纯(或净分物子、)单组质成的。
课题2 分子和原子(2)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 能从微观角度区分混合物、纯 净物、单质、化合物。
知识回顾 1.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_分__子__、_原__子__等构成。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分子可分为原子
3.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一、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课前预习】1.分子有那些性质?2.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预习自测】课本P52第3、4题【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情境导入】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二、自主探究:知识点3:分子可分为原子1、分子【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50并思考下列问题: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①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氢气+氧气;③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成了。
⑴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性质的粒子。
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⑵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聚集成金属汞。
【交流讨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2.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2、原子⑴原子的概念:原子是 中的 粒子。
⑵原子的性质:①(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②运动;③有间隔。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1.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 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NH 3+HCl=NH 4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 C .氯化铵微粒不运动D .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 2.下列各项推断合理的是( )A .水滴到烧红的炭火上时,一瞬间火苗更旺,所以水分子中有氧气B .压强为101kpa 时,氧气在-183℃时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所以液态氧气中有氧气分子C .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出氧气,所以高锰酸钾中有氧气D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 2,所以二氧化碳中有氧气分子3.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分子 原子备注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微粒 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否 特征 “小、 、间”;相同的微粒,性质 。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达标检测:
1、在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的 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_。 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 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 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了气体,它们都是化 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 学性质
3、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 子性质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 结合成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 质都已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电
分裂 水分子 氧原子和氢原子 重新组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裂 原子 原子 成________,________又重新组 分子 合成新的_____。这就是化学反应 的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
氧分子
+
氢分子
归纳: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时分 子变了,原子不变。 4、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中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无固定 的组成。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2课时
满族初中 冀霞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2.认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教学重点分子和原子概念。
教学难点1. 分子和原子概念。
2.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提问】分子有那些基本性质?【抽生回答】(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3)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导入】分子能不能再分?如果能再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和原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二、探究新知【提问并讲解】1.水蒸发是什么变化?(生答:物理变化。
)在这个变化中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生答:没有。
)既然如此,水的化学性质是当然就没有改变。
2. 品红溶于水是什么变化?(生答:物理变化。
)在这个变化中品红分子和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生答:没有。
)既然如此,水和品红的化学性质当然就各自保持不变。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其化学性质也保持不变。
【提问并讲解】1.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是什么变化?(生答:化学变化。
)反应前是什么分子?(生答:过氧化氢分子。
)反应后是什么分子?(生答:水分子、氧分子。
)分子发生变化没有?(生答:发生了。
)既然分子发生了变化,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再保持。
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是什么变化?(生答:化学变化。
)反应前是什么分子?(生答:氢分子、氯分子。
)反应后是什么分子?(生答:氯化氢分子。
)分子发生变化没有?(生答:发生了。
)既然分子发生了变化,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再保持。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其化学性质也就不能保持。
分子和原子2
四、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五、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相同 点 不同 点 相互 关系 原子
①质量、体积很小; ②彼此有间隔; ③在不断运动着。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相同
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 .分子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三、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3 、原子间有间隔
在化学变化中 不可再分
讨论 : 1、原子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原子的大小比较
注:(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该物质
的化学性质。如水、氧气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该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汞、金属、稀有气体 (2)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3)原子能构成分子(该物质由分子构成), 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3.保持双氧水(H2O2)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D )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分子和氧分子 D.双氧水分子 4.水结冰是由于( C ) A.水分子运动停止了 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水分子变小了
纯净物
混合物
课题1 分子和原子(2)
水 的 蒸 发 过 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 子的间隔发生变化,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
课题2 分子和原子2
B
C
C B
A
活动与探究:
3.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 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 色有什么变化。
苯分子
硅原子
O原子
H原子
H2O
H2
二、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
3×10-26kg / 个 H2 O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
1.67 ×1021个 H2O / 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1858年意大利化学家康尼 查罗发表论文令人信服地指出, 只要接受50年前阿伏伽德罗提 出的分子假说,测定原子量、 确定化学式的困难就可迎刃而 解。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了各国 化学家的赞同,现代原子-分 子论终于瓜熟蒂落。
活动与探究:
用一个小烧杯装40mL的水,加入 少量的品红,静置几分钟。观察 现象。
活动与探究: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 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 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 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活动与探究:
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间是有间隔的
讨论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
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 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 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 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水的电解
练习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析下列问题: 1. 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
第2课时 分子与原子
第2课时分子与原子第2课时分子与原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4)了解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5)知道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6)知道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教材理论结合的方法,用教材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直观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4)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5)了解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张青莲教授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板书】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的性质: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在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
3.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讲解】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交流讨论【提问】氢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的粒子,它能不能再进行分割了呢?如果能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阅读66页)【交流】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第2课时
关注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基础,为新课学习打基础
模型展示
展示水分子、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的模型
展示水分子的模型,切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观察水分子模型,思考了解分子的构成情况。能够自主透过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的模型说出它们的构成
透过模型形成微观想象,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关系,为后面过氧化氢分解示意图的分析打下必要的基础。
知识升华
从微观上认识和区分纯净物、混合物
出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微观图片,引导讨论分析和总结
观察图片,讨论、分析、总结
建立宏观和微观本质的联系,深化对纯净物、混合物的理解
谈收获
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引导总结
总结质疑
激活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பைடு நூலகம்
课后作业
“空中升烟”
相关习题
用比较、观察、分析微观示意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领悟化学学习的魅力。
与老师互动加深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理解
我思,
我进步!
有目的设置四道练习题
展示习题,
引导学生分析和互评
分组竞赛回答问题并互评
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深对分子、原子定义的理解
积极思考
对比分子的性质引申原子的性质。表格总结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联系,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用品
水分子模型、氧分子模型、过氧化氢分子模型、水银温度计、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教学随笔学习内容: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课型新知预展课教学随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记住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升抽象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理解,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1、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学习过程:一、复习巩固,课前热身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构成?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能不能再分割?假如能分割,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学生讨论】1、展示: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
问题:这说明了什么?2、展示:氧化汞分解示意图结论:3、总结:原子的基本性质:教学随笔学习过程:4、分子和原子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分子原子概念性质联系区别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1、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水 B.二氧化碳 C.石墨 D.空气2、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4、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C.原子种类D.原子数目5、以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6、以下说法中,准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7、用“分子”或“原子”填入以下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坑口中心学校江小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3、各小组发放一个针筒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特点: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分子的存在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点
1、体积很小,质量很轻
2、分子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