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初中物理(暑假衔接)焦耳定律教案word版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三篇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三篇《焦耳定律》优秀教案三篇篇一:《焦耳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运用,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及构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感知事物→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知识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渗透实事求是和科学献身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何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加强组内同学间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加强师生间相互反馈,以问题和小组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
开学时就将学生4人一组分组,分组时男女生分开后,自由组合,便于讨论与交流,随着学习的深入,可适当调整小组成员,每个组至少有一个好的同学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带领小组同学开展自主式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学生用:铁架台、学生电源、大号试管和温度计各三支、导线若干、量筒、煤油、电阻丝(5、10、10欧各一根,教师课前用电炉丝截取并焊好导线)。
每小组一套。
教师用:与学生的基本相同,温度计改用数字的,另加各种电热器(电炉、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等)、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平台。
五、探究实验: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六、教学活动实录(部分):(一)导入新课师:(教师出示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这几种电器各有什么功能?生:煮饭、照明、吹风。
师:这些电器虽然功能不同,有没有共同点?(学生小组讨论,请三位同学上来各拿一个电器,同时通电实验1分钟,并请他们触摸电器和电扇的电动机部分)(凡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生:它们工作时都会发热。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优秀教案(1)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的热效应》第三节“焦耳定律”。
详细内容为:焦耳定律的表述、含义及其应用,通过实验和例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掌握焦耳定律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焦耳定律的表述、含义,能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表述、含义及其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实验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验板,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改变电阻和电流,让学生观察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热效应之间的关系。
2. 焦耳定律讲解(10分钟)讲解焦耳定律的表述、含义,结合实验现象,解释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焦耳定律的计算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两道随堂练习题,巩固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
5. 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和电阻下的热效应,验证焦耳定律。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2. 内容:焦耳定律表述焦耳定律含义焦耳定律计算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求产生的热量。
(2)应用题:根据焦耳定律,解释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热效应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焦耳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子设备散热问题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焦耳定律,掌握其计算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2024年《焦耳定律》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焦耳定律》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焦耳定律》。
教学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推导、应用实例,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的公式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电源、实验电路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电热水壶,引导学生思考:电热水壶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2)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那么这个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2. 探究焦耳定律(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2)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焦耳定律公式。
3. 例题讲解(1)讲解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分析并解答一道关于焦耳定律的例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焦耳定律的练习题。
(2)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2)拓展延伸:介绍焦耳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2. 内容:(1)焦耳定律的定义(2)焦耳定律公式(3)焦耳定律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焦耳定律,计算某段导体在给定电流、电阻、时间下产生的热量。
(2)应用题:分析生活中应用焦耳定律的实例,并说明焦耳定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焦耳定律公式计算得出。
(2)应用题答案: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明确焦耳定律在实例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例题、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焦耳定律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3.引入新课: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焦耳定律,并简要介绍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知
1.焦耳定律的定义:讲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
1.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敢于面对实验中的失败。
4.合作探究,促进交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焦耳定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知识拓展,提高素养:引导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突破重难点,注重方法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多元评价,激励进步: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如电热水壶、电暖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器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
4.请学生收集有关焦耳定律的资料,包括焦耳定律的发现过程、焦耳定律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等,并进行整理分享,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4章第3节《焦耳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热量的计算、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耳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并能运用焦耳定律解释实际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电源、焦耳定律演示仪。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
2. 新课导入:介绍焦耳定律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焦耳定律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电热水器、电暖器等。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公式2. 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对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3. 焦耳定律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某电阻为10Ω,通过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10s,求产生的热量。
(2)已知某电热水器的功率为2000W,工作时间为30min,求消耗的电能。
2. 答案:(1)Q = I^2Rt = (2A)^2 × 10Ω × 10s = 400J(2)W = Pt = 2000W × 30min × 60s/min = 3.6 × 10^6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较为顺利,但在计算过程中仍需加强练习。
《焦耳定律》教学教案
《焦耳定律》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物理》第九章第二节,主要详细讲解焦耳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应用以及相关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表达式推导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引出焦耳定律。
2. 焦耳定律讲解(1)回顾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2)介绍焦耳定律的定义,给出表达式:Q=I^2Rt。
(3)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焦耳定律的物理意义。
3. 例题讲解(1)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2)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焦耳热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例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2)根据焦耳定律计算产生的热量。
(3)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焦耳定律。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2. 主要内容:(1)焦耳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焦耳定律的物理意义。
(3)焦耳定律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焦耳定律,计算一个实际电路中的电流产生的热量。
(2)分析一个实际电路,判断焦耳热在电路中的分布情况。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如电池发热、电器发热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焦耳定律的表达式推导。
2. 焦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较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较小单位,较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作者整理了5篇《焦耳定律》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篇一【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
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
同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于掌控时间和教学内容太多,我把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内容: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3.会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焦耳生平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引入新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东乘着妈妈外出时不做作业而偷偷看电视,妈妈回来前才关掉电视假装做作业。
焦耳定律初中教案
焦耳定律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通过对焦耳定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焦耳定律的探究和应用。
2. 难点:焦耳定律的得出过程及使用。
三、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复习导入:提问学生上节课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经过回顾,能发现与时间和电流大小、电阻大小有关。
(2)教师进一步提问:具体是怎么样的关系,有什么联系?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1)焦耳定律的概念及公式介绍焦耳定律的定义,同时说明焦耳的事迹:他用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了40年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从而得出了电流通过电阻放出热量的规律,提出了焦耳定律,从而焦耳定律名称的由来。
多媒体展示相关数据表格,请学生结合定义分析数据,热量和电流、时间、电阻的定量关系是怎么样的。
之后设置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得出焦耳定律的公式。
(2)在纯电阻电路中,做功和热量有什么样的关系提醒学生将欧姆定律与做功的表达式结合进行考虑,从而得出,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电能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所做的功。
3. 实验探究(1)焦耳定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确实验目的:验证焦耳定律。
解释实验原理,说明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2)数据分析请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焦耳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的吻合程度,引导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普遍适用性。
4. 巩固拓展出示一些与焦耳定律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焦耳定律的得出过程和应用。
强调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焦耳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初中物理教材《焦耳定律》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热量的计算公式,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量的影响,以及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热量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量的影响,并能运用焦耳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量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电源、实验电路图等。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电热水壶,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时,水壶发热的现象。
(2)提问:电流通过导体时,为什么会产生热量?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举例说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量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不同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下产生的热量。
(2)讨论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量的影响规律。
4.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下的热量。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焦耳定律。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量的影响。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电流为2A,电阻为10Ω,通电时间为5s,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在实际应用中,焦耳定律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2. 答案:(1)Q=I^2Rt=2^2×10×5=200J(2)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如电热水壶、电暖器等。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可以转化为热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第一章:了解焦耳定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能量的转化和热量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通过PPT课件和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焦耳定律的原理。
3. 计算:讲解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焦耳定律的理解。
第二章:探究焦耳定律的适用条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适用条件。
2. 让学生能够判断何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焦耳定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焦耳定律的适用条件。
2. 判断何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焦耳定律。
三、教学难点:1. 焦耳定律适用条件的理解和判断。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焦耳定律的适用条件,通过PPT课件和教学案例,让学生学会判断何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焦耳定律。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焦耳定律适用条件的理解。
第三章:运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焦耳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实际问题案例。
《焦耳定律》教案【教学参考】
《焦耳定律》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公式2. 影响焦耳定律的因素3. 焦耳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4. 实例分析5. 练习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焦耳定律公式的推导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焦耳定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焦耳定律的实验过程。
3. 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焦耳定律的应用。
4.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焦耳定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及影响因素。
3. 实验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焦耳定律的实验过程。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应用。
5. 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焦耳定律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 板书设计:焦耳定律:Q = I^2 R t影响因素: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应用和计算能力的掌握。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公式,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方法正确。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焦耳定律的实验过程和应用实例。
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灯泡等,用于演示和实验。
3.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参考资料:有关焦耳定律的论文、教材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导入焦耳定律的概念,讲解定义和公式。
2. 第2周:实验演示,分析实例,讲解应用和计算方法。
3. 第3周:练习题巩固,总结焦耳定律的重要性。
《焦耳定律》教学教案
《焦耳定律》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焦耳定律》。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实验发现过程,掌握焦耳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焦耳定律的实验发现过程,掌握焦耳定律的内容。
2. 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电饭锅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饭锅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4.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 应用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焦耳定律:Q = I^2 R t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焦耳定律的实验报告。
(2)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已知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1分钟,求产生的热量。
2. 答案:(1)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2)实际问题:Q = I^2 R t = 2^2 10 60 = 2400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数学推导,使学生掌握了焦耳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焦耳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3. 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焦耳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2. 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内容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和解答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焦耳定律的实验操作。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教案内容: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即能量守恒定律。
2. 提问:能量是如何转化为不同形式呢?二、新课:1. 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焦耳定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描述了能量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效率。
2. 推导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 = W + ΔU,其中Q表示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外做的功,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
3. 讲解焦耳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如何计算能量的转化效率。
三、案例分析:1. 举例说明焦耳定律在电热器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饭煲等。
2. 分析电热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
四、互动讨论:1. 提问:焦耳定律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实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找到的实例,并分析实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五、实践操作:1. 安排学生进行焦耳定律的实验操作,如测量电热器的发热效率。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强调焦耳定律的定义、内容和应用。
最新《焦耳定律》优秀教案5篇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5篇《焦耳定律》优秀教案5篇《焦耳定律》优秀教案(1)焦耳定律教学反思本节课应该抓住了电功和电热两个基本概念,教材从实验和理论两个角度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中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科学探究的今天。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本节课主要是比较两个公式,计算电功公式P=UI可用于任何电路,计算电热公式P=I2R也可以计算任何电路的电热。
只是在纯电阻电路,这两个公式相等。
教材应该说清楚焦耳定律适用于一般电路的电热计算。
否则学生会认为P=I2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相信我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有让他们爱学、会学,我们教师才能真正走出多年的困惑,不要一为地强调结果。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2)2.5焦耳定律一、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点拨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精品教案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三节的《焦耳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发现背景、焦耳定律的表述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焦耳定律的发现背景,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述方式。
2. 能够运用焦耳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述,焦耳定律的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的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理解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电能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焦耳定律实验装置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
2. 焦耳定律的发现背景:介绍焦耳定律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3. 焦耳定律的表述:讲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和电能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实际应用焦耳定律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下的电能,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验证焦耳定律。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及表述2. 焦耳定律的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3. 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七、作业设计(1)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5s,求消耗的电能。
(2)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阻器,通过电流为1A,通电时间为10s,求消耗的电能。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了焦耳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6章第3节《焦耳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概念、表达式、应用以及对电流的热效应进行深入探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的表达式,并能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概念、表达式和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丝、电源、导线、烧瓶、水、温度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丝、电源、导线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1)展示电热水壶、电热毯等家用电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
(2)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什么效应?2. 焦耳定律的概念及表达式(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
(2)讲解焦耳定律的表达式:Q=I^2Rt。
3.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焦耳定律。
4. 例题讲解(1)讲解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5. 随堂练习(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概念2. 焦耳定律的表达式:Q=I^2Rt3. 实验探究过程及结论4. 焦耳定律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电流为2A,电阻为10Ω,通电时间为1分钟时,产生的热量。
(2)分析焦耳定律在电热水壶中的应用。
2. 答案:(1)Q=I^2Rt = (2A)^2 × 10Ω × 60s = 2.4 × 10^3 J(2)电热水壶利用焦耳定律,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电与磁》的第三节“焦耳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理解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电热水壶加热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例题讲解:讲解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式,并通过具体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下的热量,巩固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
4. 实验观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和电阻下的热量,观察焦耳定律的实际应用。
5. 分析讨论: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焦耳定律的计算步骤。
3. 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计算产生的热量。
(2)应用题:分析实际电路,运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
2. 答案:(1)热量 = 电流² × 电阻× 通电时间。
(2)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焦耳定律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掌握了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实验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物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方法。
(2)了解焦耳定律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热泵等。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教资面试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3节《焦耳定律》,详细内容为焦耳定律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相关计算。
2. 通过实验和例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概念及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实验板。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含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2)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提出问题: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什么样的能量转化?2. 焦耳定律概念及表达式(1)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能量转化。
(2)教师讲解焦耳定律的概念及表达式。
(3)学生记录笔记。
3. 例题讲解(1)给出一个简单的焦耳定律计算题。
(2)引导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表达式进行计算。
(3)教师讲解解题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给出几道焦耳定律的计算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焦耳定律的概念、表达式及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概念及表达式。
2. 焦耳定律计算题的解题步骤。
3.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电流通过一定电阻产生的热量。
(2)应用题:根据焦耳定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器设备。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焦耳定律表达式,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
(2)应用题答案:分析电器设备中电流、电阻、热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焦耳定律解释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其他物理定律,如欧姆定律、牛顿定律等,提高物理知识水平。
初中物理(暑假衔接)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重点】1、纯电阻与非纯电阻的区分;2、电热与电功的区别。
【教学难点】1、非纯电阻的能量转化过程掌握。
【进门得分】1. 接在电路中的两个用电器,电功率大的( C )A.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B.通过的电流一定大C.电流做功一定快 D.两端的电压一定大2.(多选)小华等几个同学在实验室中看到有两只外形相同的灯泡,铭牌标注如图所示。
下面列出了他们在讨论中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CD )A.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B.两灯串联在电压合适的电源上时,只有一盏灯能正常发光C.两灯并联在6V的电源上时,“6V6W”灯消耗的功率比较大D.两灯串联在9V的电源上时,“12V12W”灯消耗的功率比较大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V8W”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8V4W”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 )A.大于4W B.等于4W C.小于4W D.无法确定4. 额定电压相同的甲、乙两只白炽灯,串联后接入某电路,甲灯比乙灯亮。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甲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大 B.甲灯的额定功率大,实际功率小C.甲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小 D.甲灯的额定功率小,实际功率大【教学内容】要点一、电流的热效应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影响电流的热效应大小的因素:导体通电时,产生热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导体电阻的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要点诠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的热效应总是存在的。
这是因为导体都有电阻。
导体通电时,由于要克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要消耗电能,这时电能转化成内能。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范文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7章第3节《焦耳定律》。
该节主要介绍了焦耳定律的内容,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同时,本节课还会涉及到电流的热效应、能量转换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内涵,掌握电流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电流热效应的内在联系和能量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丝、电流表、电压表、计时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用电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讲解:(1)介绍电流的热效应,解释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2)阐述焦耳定律的内容,强调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3)讲解电流热效应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经典例题,如:一定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如何计算?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用电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如何计算?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下产生的热量,验证焦耳定律。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电器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费。
六、板书设计焦耳定律:Q=I²Rt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应用。
答案: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产生热量的现象。
在生活中,电流的热效应广泛应用于电暖器、电热水器等电器设备。
(1)电流为2A,电阻为10Ω,通电时间为1小时。
(2)电流为3A,电阻为15Ω,通电时间为0.5小时。
答案:(1)Q=(2A)²×10Ω×1h=400J(2)Q=(3A)²×15Ω×0.5h=225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初中物理(暑假衔接)焦耳定律教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重点】1、纯电阻与非纯电阻的区分;2、电热与电功的区别。
【教学难点】1、非纯电阻的能量转化过程掌握。
【进门得分】1. 接在电路中的两个用电器,电功率大的( C )A.消耗的电能一定多B.通过的电流一定大C.电流做功一定快D.两端的电压一定大2.(多选)小华等几个同学在实验室中看到有两只外形相同的灯泡,铭牌标注如图所示。
下面列出了他们在讨论中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CD )A.两灯都正常发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B.两灯串联在电压合适的电源上时,只有一盏灯能正常发光C.两灯并联在6V的电源上时,“6V6W”灯消耗的功率比较大D.两灯串联在9V的电源上时,“12V12W”灯消耗的功率比较大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V 8W”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8V 4W”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 )A.大于4WB.等于4WC.小于4WD.无法确定4. 额定电压相同的甲、乙两只白炽灯,串联后接入某电路,甲灯比乙灯亮。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甲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大B.甲灯的额定功率大,实际功率小C.甲灯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小D.甲灯的额定功率小,实际功率大【教学内容】要点一、电流的热效应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影响电流的热效应大小的因素:导体通电时,产生热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导体电阻的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要点诠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的热效应总是存在的。
这是因为导体都有电阻。
导体通电时,由于要克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要消耗电能,这时电能转化成内能。
如果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导体时,不需要把电能转化成内能,这时电能在导体中传输时也不会因发热而损失。
3. 探究影响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因素(1)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如图1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比较大。
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
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表明: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2)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
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表明: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要点二、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
2.公式:Q=I2Rt 要点诠释:焦耳定律的另外两个表达式:1. 从公式我们能看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受电流的影响最大。
2. 在应用焦耳定律的表达式来解决问题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用,例如,当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时,由于通过导体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应用表达式分析,此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R 成正比;当几个导体并联起来时,由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应用表达式分析,此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
3. 几个公式的比较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适用范围基本公式W=UIt 普遍适用导出公式纯电阻电路W=Q4. 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可以用电功公式计算电热。
因为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此时电功等于电热,即W=Q。
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只有一部分用来产生热量,如电动机工作时,既产生热量又产生机械能,电功等于热量与机械能之和,即W>Q,故此时就不能用电功的公式来计算电热了。
要点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 电热的利用:日常生产、生活中会经常用到电热,如家用的热水器、电饭煲等,这些都是用电来加热的设备,叫电热器。
要点诠释:这些用电器的共同特点就是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成内能,使我们获得需要的热量。
有些电器通电时也能产生热量,但是由于不是用电来加热的,所以不能叫电热器(如电视机、电脑等)。
2. 电热的危害:很多情况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并不是我们需要的,这时电能白白消耗掉了,有时还会引起事故甚至灾害,所以要想办法阻止电热的产生。
要点诠释:我们说的电热的危害是对于我们的需要来说的,如果产生的热量是我们需要的,那对我们是有利的,反之就是有害的,如:电视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正常观看时是有害的,但当电视机长时间不用时,我们可以利用电热来驱潮,这时的电热是有利的。
电热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如果过多,也会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在正常使用电能产生的热量时,也要注意安全。
【过手练习】类型一、基础知识1、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为( D )A.通电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B.导线的绝缘皮隔热C.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很少举一反三:【变式】某导体通过1A的电流时,在某一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4J,如果通过它的电流增加到2A,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 B ) A.8JB.16J C.32JD.64J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盛着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乙烧瓶中的电阻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1)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___乙__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 __大__,产生的热量越多。
(2)本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通过两金属丝串联的方式,控制___电流___和___通电时间___相同;还使用了转换的科学方法:把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转换为_煤油升高的温度__。
为了保证这种转换的科学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_烧瓶应密封__。
(3)小明想把该装置改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则他应将其中一个烧瓶中的煤油换成__质量__相同的水,将甲烧瓶中的铜丝换成与乙烧瓶中镍铬合金丝的__阻值__相等的镍铬合金丝,并将两个烧瓶中的金属丝做绝缘处理。
类型二、知识运用3、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但由于线圈内部有电阻,所以同时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内能。
若一台玩具电动机接在6V的电源两端,使其正常转动时,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为0.3A;短暂地卡住电动机转动轴,使其不能转动,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为3A。
则这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___2__Ω,正常转动时的效率是____90%____。
举一反三:【变式】如果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60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 B )A.电视机最多B.电烙铁最多C.电风扇最多D.一样多4、一只额定电压为U的电热水壶,将它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为t1;如果用这只电热水壶在相同条件下烧开同样一壶水所用的时间为t2,则此时所接入电路两端的电压U′为。
举一反三:【变式】两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烧开同一壶水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比较它们大小时,有( B ) A.t2>t1 B.t1>t2 C.t1=t2 D.条件不够,无法判定。
【拓展训练】一、填空题1.某工厂开发研制了一种高、中、低三挡家用电火锅,观察其内部结构发现是由两个相同的发热电阻丝构成。
改变挡位就是改变电热丝连入电路的方式。
研究发现:旋动开关,当转换开关在中挡位置时,发热功率为600W,这时只有一个电阻丝连入电路。
那么,当转换开关分别处于高、低两挡位置时,其发热功率分别为__1200__W和__300__W。
2.“电热驱蚊器”是利用电流的__热_ 效应工作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000Ω的电阻,接在220V电路中通电100s产生的热量为_4840_J。
3.前几年,广大农村地区进行了供电线路的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电线换成更粗的,使它的电阻__变小__,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热量___减少__。
4.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的电阻丝比乙瓶中的电阻丝电阻大,两根电阻丝串联后产生的热量使甲瓶中煤油温度上升得快,这表明当___电流___和___通电时间__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电热越多,当增大电路中电流时,会发现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瓶中煤油的温度上升得更高,这表明当__电阻和通电时间_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5.图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将阻值分别为5Ω和10Ω的电热丝R1和R2,按如图方式接入电压为3V的电路中,则电流通过R2(选填“R1”或“R2”)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多;通电l0min,R2产生的热量是240J。
【出门检测】二、选择题6.下列用电器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是( D )A.电风扇B.电铃C.洗衣机D.电热毯7. 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的灯丝往往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烧断( B )A.长时间通电B.通电一瞬间C.断电一瞬间D.灯座发生短路时8.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C)A.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B.导线的绝热皮隔热C.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D.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9.关于电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电热对我们总是有利的B.电热对我们总是不利的C.电视机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电热D.电冰箱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制成的10一个电炉的电炉丝去掉原长的,则现在的发热功率是原来的(D)A. B. C.3倍 D.倍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一定比铜丝的电阻大B.当电阻阻值增大时,它的发热功率也增大C.不论两个电阻丝怎样连接,在相同的时间内总是电阻大的放出的热量多D.若用电器把电能全部转化为热,则成立。
12.用甲、乙两个电热器分别给两杯条件相同的水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若用甲加热的那杯水比用乙加热的那杯水先沸腾,则说明( D )A.甲的电阻比乙的电阻大B.甲两端的电压比乙两端的电压大C.通过甲的电流比通过乙的电流大D.甲的发热功率比乙的发热功率大13.下列用来防止电热危害的物体是(D)A.供取暖用的电热毯B.引爆炸药的电热装置C.电熨斗的金属处壳D.电视机的散热窗【课后作业】三、实验与计算14.下面是小宇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帮他填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