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焦耳定律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4d4e97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3.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的热效应》第二节“焦耳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热效应的计算,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基本原理,理解电流、电阻、通电时间与产生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及实验验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演示用电路板。
2. 学具:每组一套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实验用电路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热水壶,引导学生思考电热水壶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
2. 例题讲解:(1)焦耳定律的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其大小与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
(2)热效应的计算:Q=I²Rt。
(3)案例分析:讲解实际应用中的焦耳定律,如电暖器、电烙铁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电流、电阻、通电时间下产生的热量。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焦耳定律。
5.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焦耳定律的正确性。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2.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Q=I²Rt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4.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电流、电阻、通电时间,计算产生的热量。
(2)应用题:分析生活中应用焦耳定律的实例,说明其原理。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Q=I²Rt进行计算。
(2)应用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物理定律,如欧姆定律、牛顿定律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4. 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5. 作业设计及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优选6篇)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优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a407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5.png)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优选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焦耳定律》教学设计(优选6篇)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87ef1195f312b3169a559.png)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篇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4《焦耳定律》教案设计】焦耳定律●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2.知道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热爱科学的兴趣.2.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学生用:烧瓶、温度计、铜丝、电炉丝、导线、煤油、电源.演示用:电炉、电熨斗、热得快等电热器、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定能举出许多电能变成热能的例子.通过对电能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谁还记得这是电流的什么效应?[生]这叫电流的热效应.[师]在前面课程小灯泡的发光实验中,同学们曾有意地去触摸过小灯泡,感觉小灯泡(同学们一起说)热.有没有同学触摸过导线,如小灯泡连接的导线热不热.[生]我摸过,没感觉到热.[生]我也在家里摸过做饭的电饭锅,饭都熟了,导线也没感觉到热.[师]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导线和用电器中流过的电流相同吗?[生]相同.[师]导线和用电器中流过了相同的电流,用电器发热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是为什么?今天同学们就来一起探讨电流经过用电器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二、进行新课1.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想想做做][师]同学们四人一组,选择你们面前的仪器设计实验,讨论如何做,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生]为什么要用煤油,用水不可以做吗?[生]为什么是等量的煤油,不等量行吗?[师]完全可以用水来代替煤油,只不过时间可能要长一些才能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值.原因同学们在后续课程中将会找到答案.谁能回答第二个问题?[生]只有等量的煤油,才能通过它们的温度讨论电流产生的热量.这样的方法应该是控制变量法.[师]同学们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开始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生]两个瓶中温度不同.[生]浸泡着镍铬合金丝的瓶中温度计指示的温度高.(引导学生分析)[生]煤油温度高,说明煤油中的金属丝产生的热量多.即电阻大的金属丝产生热量较多.[师]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把金属丝做成螺旋状,直的不行吗?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演示.[演示]电热切割(可让1~2位同学演示)如图,电阻丝和铜丝各一段,在木架上串联后接入电压为4~6 v的蓄电池组上.同时将相同的泡沫塑料板与电阻丝和铜丝接触(过一会).[师]电阻所以发热,是因为?[生]消耗了电能.[师]电阻越大,产生热量的功率越大,说明:[生]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耗电的功率越大.[师]电阻和功率具体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呢?u引导学生写出电功率的表达式p=iu.利用欧姆定律i=r.将二式中u消去,可以得到p=i2r.[生]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板书)[师]从上面表达式中,同学们能不能进一步了解在电阻相同的条件下,电流和功率的关系?[生]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在电阻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中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师]同学们表达得非常好.请大家看书中“!”.在说到两个物理量“成正比”“成反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件:关系式中其他物理量的大小不变.[投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算、要求一名学生板演)导体将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是8 w.[师]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利用公式推导得出了电流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同学们现在能不能回答本节开始时的问题?[生]导线和用电器(电炉或电饭锅或电灯)中通过的电流相同,但是导线的电阻较小,而那些电器的电阻较大,所以,那些电器发热,而导线几乎感觉不到热. [师]生活中有些电热我们要利用,有些电热我们是要防止的.2.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师]关于电热的利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比如?[生]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电炉?[师]同学们举出的都是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都是常见的电热器.出示电炉(可用投影仪投影放大)[师]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同学们观察电炉由什么组成?[生]主要是炉丝即电阻丝.[生]还必须有炉盘,电炉盘是绝缘材料做成的.[师]从实际考虑,电炉丝应该有什么要求?[生]电炉就是要靠电炉丝发热的,所以炉丝的电阻应该很大.[生]炉丝还应有较高的熔点,这样它在发热时才不容易烧断.[师]同学们以电炉为例说明发热体是什么做的?[生]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教师出示“热得快”、电饭锅、电熨斗等电热器,并能将电饭锅、电熨斗的发热板取出让学生观察,向学生说明,其他的电热器也都需要用电阻大、熔点高的金属导体作为发热体)[师]我们了解了电热器,大家能不能说说使用电热有什么好处?[生]电热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生]热效率高,使用方便. [生]能方便地调节,如控制温度,操作简单.[生]?[师]同学们知道了利用电热的好处.但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的电热我们是不需要的,还要设法防止.有关的内容,大家了解的有哪些呢?22[师]同学们对电热的危害及防止了解的还真不少.老师这儿有一份电器的说明书,请大家仔细阅读,并分析说明其中的道理.[投影]教师引导学生着重注意以下内容:将电器置于通风良好处;勿使电器淋雨或受潮,长期不用的电器隔一段时间应该通电一次.[生]电器工作时,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是为了能使电器更好地散热、防止电热产生的危害. [生]电器淋雨或潮湿会降低绝缘性能,使电路工作失常,影响用电器的使用.长期不用的电器隔一段时间要通电,是为了利用电热来驱潮,是电热的利用.[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大家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下知识1.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2.电热的利用及防止.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开放性的试题,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改进意见,不必保证他们的意见都是百分之百正确,但学生必须认真做.2.导线相互连接的地方存在接触电阻.所以通电的时候,电能转化成热的功率较大,产生热量较多.因此,相互连接的地方比别处更容易发热,甚至引起火灾.五、板书设计1.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p=i2r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2.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电热的利用电热器: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发热体:电热的优点:(2)防止电热的危害【篇二:九年级物理上册焦耳定律教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教学设计单县希望初级中学尘松一、教学内容分析《焦耳定律》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c3823a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4.png)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4章第3节《焦耳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热量的计算、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焦耳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并能运用焦耳定律解释实际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电源、焦耳定律演示仪。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
2. 新课导入:介绍焦耳定律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焦耳定律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电热水器、电暖器等。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公式2. 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对导体产生热量的影响3. 焦耳定律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某电阻为10Ω,通过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10s,求产生的热量。
(2)已知某电热水器的功率为2000W,工作时间为30min,求消耗的电能。
2. 答案:(1)Q = I^2Rt = (2A)^2 × 10Ω × 10s = 400J(2)W = Pt = 2000W × 30min × 60s/min = 3.6 × 10^6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较为顺利,但在计算过程中仍需加强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41db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a.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精选篇1【课题】“焦耳定律”的演示【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教师演示【活动方式】1.提出问题2.实验观察3.讨论分析【实验方案示例】1.实验器材:干电池四节,玻璃棒,若干电阻丝,蜡烛,火柴棒.2. 制作方法把同一根电阻丝分别绕在玻璃棒的两端,绕线匝数比例为1∶8,两线圈相距5cm左右,然后在这两个线圈上滴上同样多的蜡,使线圈被蜡均匀地包住.点着火柴立即吹灭,靠其余热将两根火柴杆粘在两个线圈上3.实验步骤(1)用两节干电池给玻璃棒上的电阻丝通电,可看到匝数多的线圈(电阻大)上的火柴杆比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先掉.这就表明: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2)经过较长时间后,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也会掉下来.这就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3)用四节电池(增大电源电压)重做上述实验,可看到两根火柴杆都先后很快掉下来.在线圈的温度不太高时,可认为总电阻不变,电压增大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增大.这就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精选篇2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材分析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
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
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
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法建议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
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ed180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b.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3节,主题为“焦耳定律”。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推导、应用实例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表述其含义。
2. 学会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相关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应用,特别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焦耳加热器等。
2. 学具:练习册、计算器、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焦耳加热器加热水,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与产生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电流、电压、电阻下的热量,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分析焦耳定律在电器设备、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2. 内容: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 = I^2 R t实例:焦耳加热器、电热水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流为5A,电阻为10Ω的导体,通电时间为10s,求产生的热量。
(2)已知电压为220V,电流为10A,求通过电阻的功率和产生的热量。
2. 答案:(1)Q = (5A)^2 10Ω 10s = 2500J(2)P = U I = 220V 10A = 2200W,Q = P t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焦耳定律在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18.4焦耳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18.4焦耳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9e85a3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4.png)
3.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4.小组竞赛:组织小组间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以下总结:
1.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焦耳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焦耳定律是能量守恒在电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学生对能量守恒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焦耳定律中涉及的热量、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
教学设想: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焦耳定律,如生活中的电热水壶、电暖器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从而加深对焦耳定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通过焦耳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应用意识。
4.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5.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遵守实验规程、珍惜实验资源的良好习惯。
4.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设计并进行焦耳定律相关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焦耳定律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e5e6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d.png)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5篇)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较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较小单位,较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作者整理了5篇《焦耳定律》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篇一【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
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
同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于掌控时间和教学内容太多,我把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内容: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3.会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焦耳生平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引入新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东乘着妈妈外出时不做作业而偷偷看电视,妈妈回来前才关掉电视假装做作业。
《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4921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7.png)
教案名称:《焦耳定律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概述1.1 焦耳定律的定义1.2 焦耳定律的发现历程1.3 焦耳定律的应用领域第二章:热量与能量2.1 热量的概念2.2 能量的概念2.3 热量与能量的关系第三章: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1 焦耳定律的数学公式3.2 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3.3 公式的适用范围第四章:焦耳定律的实验验证4.1 实验目的4.2 实验器材4.3 实验步骤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五章:焦耳定律在工程应用中的实例5.1 焦耳定律在电热器设计中的应用5.2 焦耳定律在照明设备中的应用5.3 焦耳定律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第六章:热量传递的方式6.1 对流热传递6.2 辐射热传递6.3 传导热传递6.4 热量传递方式在焦耳定律中的应用第七章:焦耳定律与热效率7.1 热效率的概念7.2 焦耳定律与热效率的关系7.3 提高热效率的方法7.4 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八章:焦耳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8.1 半导体器件中的焦耳定律应用8.2 激光技术中的焦耳定律应用8.3 核能技术中的焦耳定律应用8.4 焦耳定律在其他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第九章: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9.1 日常生活中的焦耳定律应用9.2 节能环保与焦耳定律的关系9.3 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9.4 生活中的焦耳定律实例分析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焦耳定律的主要内容总结10.2 焦耳定律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0.3 拓展学习建议10.4 焦耳定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解析: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应用领域:焦耳定律是描述热量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和预测各种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适用于电热转换,还广泛应用于热力学、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
2. 热量与能量的关系: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于温度差异而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传递的能量。
理解热量与能量的关系对于掌握焦耳定律至关重要。
3.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焦耳定律的数学公式简洁明了,但其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针对稳态、一维热传导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4节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4节焦耳定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9a3b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8.png)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焦耳定律的概念、表达式、应用和计算方法等。
2.学生反馈: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焦耳定律的理解,以及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收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节能环保意识。
3.通过焦耳定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节能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不同的观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数学工具的运用:在计算焦耳热时,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如代数运算、单位换算等,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重难点突破设想:结合实际例题,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数学运算,强调运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提供一些数学运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3.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需要具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分析一些与焦耳定律相关的实际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阐述理由。
4.拓展阅读:
-查阅资料,了解焦耳定律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5.小组合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焦耳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制作一份PPT,展示本组的探讨成果。
作业要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a034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9.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3节“焦耳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电能与电功率的关系,焦耳定律的应用实例分析。
涉及教材章节:第四章第3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 了解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等);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电功率的关系。
2. 例题讲解:讲解焦耳定律的原理,并通过具体例题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焦耳定律的计算方法。
4.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风扇等。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2. 内容:焦耳定律的定义电能与电功率的关系焦耳定律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2)分析一个实际电路,运用焦耳定律计算电能消耗;(3)列举生活中应用焦耳定律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物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3)探索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反馈机制;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意义。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焦耳定律的教学难点在于其计算和应用,这是因为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多个物理量的综合运用。
焦耳定律初中教案
![焦耳定律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a3ed0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b.png)
焦耳定律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通过对焦耳定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焦耳定律的探究和应用。
2. 难点:焦耳定律的得出过程及使用。
三、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复习导入:提问学生上节课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经过回顾,能发现与时间和电流大小、电阻大小有关。
(2)教师进一步提问:具体是怎么样的关系,有什么联系?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1)焦耳定律的概念及公式介绍焦耳定律的定义,同时说明焦耳的事迹:他用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了40年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从而得出了电流通过电阻放出热量的规律,提出了焦耳定律,从而焦耳定律名称的由来。
多媒体展示相关数据表格,请学生结合定义分析数据,热量和电流、时间、电阻的定量关系是怎么样的。
之后设置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得出焦耳定律的公式。
(2)在纯电阻电路中,做功和热量有什么样的关系提醒学生将欧姆定律与做功的表达式结合进行考虑,从而得出,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电能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所做的功。
3. 实验探究(1)焦耳定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确实验目的:验证焦耳定律。
解释实验原理,说明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2)数据分析请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焦耳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的吻合程度,引导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普遍适用性。
4. 巩固拓展出示一些与焦耳定律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焦耳定律的得出过程和应用。
强调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焦耳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精品教案优秀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精品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a28f11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9.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精品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主要讲述焦耳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第九章第四节“电功和电功率”,详细内容为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推导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公式推导,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
2. 学具:练习册、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材在电路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回顾电功的定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讲解焦耳定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其物理意义。
(2)通过公式推导,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表达式。
(3)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焦耳定律2. 板书内容:(1)焦耳定律的定义(2)焦耳定律的公式推导(3)焦耳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焦耳定律,计算某电路中的电功率。
(2)已知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求电功率。
2. 答案:(1)电功率 P = I^2 R(2)电功率 P = U I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等。
(2)学习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为学习电磁学打下基础。
(3)探索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焦耳定律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焦耳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
3. 焦耳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
![《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9fa56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b.png)
《焦耳定律》教案《焦耳定律》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焦耳定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焦耳定律》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二)教具如图的实验装置一套(比课本上图9梍7的实验装置多用一个乙瓶和一块电流表)。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回答:发烫。
是电流的热效应。
再通过课本本节开始的“?”和图1,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①介绍如图1的实验装置,告诉学生RA>RB,RB=RC,通电后,IA=IB,IB<IC(从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道I的数值)。
②问: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③问: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观察什么?向学生讲述:当电流通过电阻丝A、B、C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就使三个瓶中的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瓶塞上面原来一样高的液柱就会逐渐上升。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就会上升得越高。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④教师演示实验,记录下在同一时刻三管中煤油液面的高低情况:hC>hA>hB。
⑤分析:问:比较A、B两瓶,什么相同?(I、t相同),什么不同?(R 不同,RA>RB;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不同,hA>hB)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问:比较B、C两瓶,同上问(略)。
引导学生回答: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教师指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范文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e449b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e.png)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7章第3节《焦耳定律》。
该节主要介绍了焦耳定律的内容,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同时,本节课还会涉及到电流的热效应、能量转换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内涵,掌握电流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电流热效应的内在联系和能量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丝、电流表、电压表、计时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用电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讲解:(1)介绍电流的热效应,解释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2)阐述焦耳定律的内容,强调电流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3)讲解电流热效应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经典例题,如:一定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如何计算?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用电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如何计算?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下产生的热量,验证焦耳定律。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电器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费。
六、板书设计焦耳定律:Q=I²Rt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应用。
答案: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产生热量的现象。
在生活中,电流的热效应广泛应用于电暖器、电热水器等电器设备。
(1)电流为2A,电阻为10Ω,通电时间为1小时。
(2)电流为3A,电阻为15Ω,通电时间为0.5小时。
答案:(1)Q=(2A)²×10Ω×1h=400J(2)Q=(3A)²×15Ω×0.5h=225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的应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98153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f.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案优秀7篇电流通过任何电器或导体,电器和导体都会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热效应。
(老师板书:电流热效应)师:这种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生:电能转化为内能。
(老师板书:电能转化为内能)师:它们产生的热量有什么不同?生:(学生讨论后)它们产生的热量有多有少。
(在学生心里自然产生了“产生热量有多少?”这个问题。
)【点评】依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期盼,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科学探究焦耳定律:师:既然电流通过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不同,同学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学生谈论纷纷,举手发言,老师引导)生: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师:你们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去猜想)(学生谈论纷纷,举手发言,老师引导)生:可能与电压、电流、电阻、时间或其它等等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师:同学们讨论很热情!猜想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进入试验研究)生:我们用试验来验证!(通过平常的教学,学生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问题都要由试验事实来评判)【点评】各种研究问题和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布满兴趣和动力去解决自己发觉的问题。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试验方案(学生设计试验)(学生小组讨论,讨论时间可以长一点)【点评】老师开始不要给任何提示,以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放开思维去思考,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能力。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设计的试验方案?(学生七嘴八舌,但真能设计完整方案的不多,此时需要老师的引导)师:你们说说做这个试验首先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试验设计)生:热量的多少如何用试验展示出来?生:如何用试验来验证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生:用什么样的电路去试验。
生:师:大家想想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没有可以体现热量多少的办法?生:(学生讨论并发言)有热胀冷缩比较热量法,测温度比较热量法等等。
《焦耳定律》教学教案
![《焦耳定律》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c03e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03.png)
《焦耳定律》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焦耳定律》。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实验发现过程,掌握焦耳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焦耳定律的实验发现过程,掌握焦耳定律的内容。
2. 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电饭锅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饭锅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4.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 应用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焦耳定律:Q = I^2 R t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焦耳定律的实验报告。
(2)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已知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1分钟,求产生的热量。
2. 答案:(1)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2)实际问题:Q = I^2 R t = 2^2 10 60 = 2400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数学推导,使学生掌握了焦耳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最新《焦耳定律》优秀教案5篇
![最新《焦耳定律》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90192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f.png)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5篇《焦耳定律》优秀教案5篇《焦耳定律》优秀教案(1)焦耳定律教学反思本节课应该抓住了电功和电热两个基本概念,教材从实验和理论两个角度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中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科学探究的今天。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本节课主要是比较两个公式,计算电功公式P=UI可用于任何电路,计算电热公式P=I2R也可以计算任何电路的电热。
只是在纯电阻电路,这两个公式相等。
教材应该说清楚焦耳定律适用于一般电路的电热计算。
否则学生会认为P=I2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相信我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有让他们爱学、会学,我们教师才能真正走出多年的困惑,不要一为地强调结果。
《焦耳定律》优秀教案(2)2.5焦耳定律一、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点拨的分析、推理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8.4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8.4焦耳定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83f9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7.png)
1.引入阶段:通过生活实例或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电热效应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如何转化为热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与理论教学:
a.采用直观演示法,结合电路图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形象地理解焦耳定律。
b.通过数学推导,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表达式,并学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c.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强调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3.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习题第18.4节中的第1、2、3题,巩固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课后习题,让学生对焦耳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3.通过对焦耳定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焦耳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4.引导学生关注电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焦耳定律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首先,焦耳定律涉及到电能与热能的转化,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一能量转化的过程;其次,焦耳定律的计算涉及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最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具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1.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巩固其基本概念,提高其学习信心;2.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应用能力;3.对优秀生,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其创新能力。通过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焦耳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热效应的现象及能量的转化。
2、通过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能够利用焦耳定律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简单现象。
4、举例说出生活中利用电热的实例,了解电热的危害和防止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理论分析的能力,体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的应用、电热的计算难点:电热大小的影响因素的猜想和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电阻丝(1个10欧、3个5欧的电阻丝)、密封容器(2个)、U形管(装有颜色的液体)、橡胶管、烧瓶(1个)、煤油、温度计(1个)、学生电源(12V)、开关、秒表、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进行新课【情景创设】:2008百年一遇的雪灾席卷整个南方,电线上结了厚厚的冰,竿倒线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造成经济损失2000亿。
科技人员攻关研究出“直流融冰”新技术,对冰熔化,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你知道这种新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吗?(设计意图:利用中国重大事件为背景,激发学习兴趣)【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引入】:像电暖气等生活中很多用电器,通电以后会产生热量。
你还知道哪些电加热的设备吗?【小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质疑】:“小太阳”电暖气和电炉都是由电炉丝发热,电炉丝A和导线B相连,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
观看并思考电热水器、电熨斗、热得快、电饭锅等等实验准备为什么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热呢?换句话说,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作出合理猜想。
(注:学生猜想因素有哪些,不一定能想到,老师适时给以提示。
)【实验指导】:电流产生热量有多有少,你能从提供的器材中,比较出热量的多少吗?电阻丝、密封容器(带有小孔)、U形管(装有颜色的液体)、橡胶管、烧瓶、煤油、温度计【播放课件&点拨】:转换法反映产生热量的多少方案一方案二(说明:若学生想不到,老师可展示课件。
)方案一:电阻丝加热密封容器中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形成;液面差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方案二:烧瓶内装有煤油,电阻丝产生热量会使温度升高,用测量温度;温度越高,产生热量的越。
【小结】:实验中,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它猜想:1、与电流的大小2、与电阻的大小3、与通电时间的长短4、……小组讨论1、电阻丝加热密封容器中的空气,推动U形管中液体,形成液面差2、电阻丝加热煤油,用温度计测量煤油的温度液面差、多温度计、多探究实验1、探究产生热量Q 与电阻R 的关系2、探究产生热量Q 与电流I的关系直观形象显示出来,我们称之为转换法。
以上两种方案中,加热空气快?还是加热煤油速度快?【过渡】:所以我们就选用第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实验一:探究产生热量Q与电阻R的关系【实验指导】:1、通过我们的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应该采用什么探究方法?2、当探究产生热量Q与电阻R的关系时,如何控制变量呢?一个10欧、两个5欧的电阻丝,我们怎么选?3、如何才能更好地让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通电时间一样?【进行实验】:【引导】:哪个电阻的液面差明显?说明了哪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其过程。
)实验二:探究产生热量Q与电流I的关系【实验指导】:1、当探究产生热量Q与电流I的关系时,如何控制变量呢?2、一个10欧、两个5欧的电阻丝,我们怎么选?3、两个容器中密封同样的电阻,在另一个容器的方案一快;方案二煤油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会升高,所以慢小组讨论1、控制变量法2、应让电流、通电时间一样,改变电阻的大小;选一个5欧和一个10欧的3、将两个电阻串联观察实验现象1、10欧的液面差大2、电阻大的产生热量多3、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小组交流、讨论3、探究产生热量Q 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焦耳定律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的电阻的电流就不同。
【进行实验】:(设计意图:通过电路图便于学生更好理解通过两密封容器内电阻丝的电流为何不等)【引导】:哪边液面差明显?是电流大的还是电流小的产生的热量多?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实验三:探究产生热量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实验指导】:当探究产生热量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时,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第一次通电5s,第二次通电10s.【进行实验】:【引导】:哪次通电形成的液面差明显?可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通电时间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越大、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自学指导】: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首先对此作出了卓越的探究,请大家阅读课本100页第二部分以及图18.4-4《焦耳简介》,回答以下问题:1、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公式如何表示?1、让电阻、通电时间一样、改变通过电流的大小2、选两个5欧的电阻丝观察实验现象1、左边液面差明显2、电流大的产生热量多3、当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学生回答让电阻、电流一样、改变通电时间的长短观察实验现象1、第二次液面差大2、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3、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大小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自主学习、回答问产生热量Q与消耗电能W的关系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设疑】电视机、电动机、电暖气都标有“220V,200W”,把它们并联在220V的电压下,则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Q最多是?为什么?【点拨】(1)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和消耗的电能W的关系是Q=W,这样的电路称为纯电阻电路。
例如电炉,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烤箱,电热水壶等用电器,计算热量还可用Q= = = = 。
(2)像电动机、电视机消耗的电能除转化为内能还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这样的电路称为非纯电阻电路,Q W。
所以计算非纯电阻电路产生的热量只能用公式Q=I²Rt。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流产生的热量Q的计算,认识得到提升,能够灵活运用公式。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01“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电热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的?(2)、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利用电热的?(3)、有时电热会给我们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又是如何防止的呢?【展示课件】电热器的优点: 清洁卫生,无污染,效率高,便于调节温度。
2、当电阻、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讨论、交流由W=Pt可知,消耗的电能一样多;电视机:W=Q+光能电动机:W=Q+机械能电暖气:W=Q所以,电暖气产生的热量多<自主学习回答问题1、既有利又有害2、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等3、烧坏用电器;烫伤4、(1)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就是为了通风散热,使用时一定要把防尘电热的危害:电热过多,损坏物品电熨斗忘记关电源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电脑防止措施:设法散热(1)加散热窗(2)加风扇(设计意图: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电热的利与弊,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生活是最深刻的实验”,渗透安全用电教育,体现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布罩拿开。
(2)电脑里安装了微型风扇,把热吹走(3)不要长时间使用观看课件增强安全意识了解方法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见附件1 学生梳理知识课堂检测师巡视、讲评见附件2 完成检测题布置作业见附件3 课后完成【板书设计】第四节焦耳定律一、电流的热效应:三、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
2、公式:Q=I²Rt3、与消耗电能的关系:Q= W(纯电阻电路)四、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电热器的优点:清洁卫生,效率高,方便调温。
防止措施:设法散热(1)加散热窗(2)加风扇【教学反思】一、教案的“亮点”1、本节重点内容探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全过程,从猜想到设计实验到得出实验结论,都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而完成的。
尤其是设计实验的环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案,并对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使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较好的渗透了物理思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辩证分析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整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育理念。
例如:(1)用“转换法”体现产生热量的多少,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比较产生热量多少的方法。
(2)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先让学生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再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法进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3)焦耳定律的学习上,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学,教师引领、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过程。
(4)在电热的利用和防止方法上,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拓展延伸,渗透安全用电意识,又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二、存在的问题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多、容量大故将本课的实验为演示实验探究课,不能让学生亲身动手探究,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实验器材较小,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清楚,降低了部分学生的探究热情。
附件1:附件2:【课堂检测】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制成的加热设备,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过程,请你再写出两种常见的电热器:① ;②。
2、一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220V,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欧姆,它的额定功率是多大?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分钟产生多少热量?3、小宇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
图中两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R甲>R乙。
①闭合开关后,通过两段金属丝中的电流是。
②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都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
4、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的位置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答:导线相互连接的位置电阻较___________,根据Q=__________可知:通电时间、电流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导体的_____________成正比,所以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的位置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5.电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要防止它造成的危害,你能各举两例吗?【参考答案】1、热效应电内电热器电烙铁等=U2/R=(220V)2/1210Ω=40W Q=Pt=40W*10min*60s/min=24000J2、解:P额3、①相等②大于③越多4、大I²Rt 产生的热量电阻5、有利:①用电水壶烧水方便②用电暖气取暖,无灰尘等有害:①不用的电熨斗、电视机要及时关闭②家庭电路要经常检修,以免发生短路等附件3:质检部门检查发现,伪劣电热器的电源线的芯线一般比合格产品的细,使用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请你对各类用电器的芯线进行调查,若不合格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存在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