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要关注“六性”
初中化学课堂提问“六性”
龙源期刊网 初中化学课堂提问“六性”作者:孟令卓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第01期摘要:课堂提问环节是检查、巩固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一种必要手段.本文从实践出发,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词:初中化学;提问;有效性作者简介:孟令卓(1962-),男,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沈阳市首席教师、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研究类文章1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是课堂教育教学研究.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优质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实施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明确提问的目的性课堂提问时,所提的每一个问题,不论大小,都要明确目的性.这样做一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二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问题为线索开展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明确提问的目的性至关重要. 如在讲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笔者把洁净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然后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发生了什么类型的反应?这个反应有什么应用?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此问题设计目的有四个,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用化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三是让学生了解这个反应在古代湿法冶金方面的应用,四是理解金属活动性的含义.二、抓住提问的时机性提问时机的选择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很重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其作用是不同的.如在导言中精心设置问题情景,会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在讲解到关键处设置问题提问,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攻克难点;在小组讨论前设置问题,可增强讨论的激烈程度和目标的达成度;在总结归纳时设置问题提问,可使学生及时掌握重点、抓住规律并掌握方法,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把握提问的深刻性。
新时代化学教学应关注的六大问题
新时代化学教学应关注的六大问题作者:童春梅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2期摘要: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不断推进。
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关注六大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个疑问。
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也应该反思:“在新形势下,我们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化学教师应关注的六大问题。
一、关注新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加给学生,成为课堂绝对的权威者和控制者。
殊不知,这将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化学教师一方面要更新教育理念,这是进行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前提;另一方面,还应关注学科改革的教学理念。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评价,也是课程改革最核心的内容。
只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弊端,它偏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对知识的综合和创新,忽视了对实践和探究能力的考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身处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的中学生也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的心理极其脆弱。
化学课堂教学需关注的六个细节
的错误 思维 , 便 于教 师及 时矫正补充 , 精 数学素养 的全 面提升 ,又有助于学生 的 终 身 学 习和 发展 。交 流 思想 ,相互 促 进 ,资源共享 , . 精讲点拨 课 堂教 学 是 师生 双 向互 动 交 流 的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8 文献标 识码 :A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5 — 2 3
作者 简介 :崔建 营 ( 1 9 7 4 一 ),男 ,河北唐 山人 ,中学高级教 师,本科 ,研 究方 向:化学课堂教学、高效课 堂建设。
1 . 学 案设 计
发挥各学 习小组 学科 长的组织监督 管理
养学生拥有积极 的生活及学 习态 度 ,因 此 ,我们每一节化学课 的三维学 习 目标 都是必不可少 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要 关
开 教学 , 因为 只关 注教 学 环节 进 展情 调整 教学 策略 、指 导学 生学 习和提高课 误, 尤其是 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 有 思是教师课 堂实践 之后 的心得体会 , 更 些教师根本不予理 睬。这是典 型的完成 是对 自身教学设计 的一种客观评价 ,长
题或 出示一两道典型题 目,以变式训 练
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 “ 内化”的
高 效课 堂 中的导 学 案是 学 生学 习 的路线 图 ,它是引领学生 自主学 习的导 航仪 。 导学案 内容 的设计 、 容量 的多少 、 难易 的程度 、问题 的引领 、师生活动 的 堂学 习的效果 。为提高学生 的自主学 习 堂 的创造 与生成 ,导学案的设计要尽量 不用具体 的题 目来 限制学生的思维 ,最 好是巧设 问题 ,引领学生思考 ,培养学
舞 台,让 孩子们在体 验 中获得 知识 ,在感悟 中学会成长。 因此,我建议 ,化学教师要上好 一堂有意义 、有价值 、有效率、高
化学课堂教学需关注“六个度”
化学课堂教学需关注“六个度”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26001)徐宾[摘要]课堂教学质量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化学常态课教学中,实实在在地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整合度、因材施教的精准度、体现学科本质的思维度、强化与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度和检验教学效果的目标达成度,均有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参与度;整合度;精准度;思维度;练习度;达成度[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23-0060-03新时代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其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任何的延时教学和课外辅导都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纵观化学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常态课教学中,实实在在地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整合度、因材施教的精准度、体现学科本质的思维度、强化与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度和检验教学效果的目标达成度,均有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参与度参与学习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
可以说,课堂上没有学生的参与,便没有学习的发生;没有学生的真实参与,便没有真正的动态生成。
学习参与度直接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高低。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全面参与,其核心是思维的参与。
然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呢?一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鼓励学生参与。
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学习为中心、思维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克服“一讲到底”的满堂灌陋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张一堂课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教学时间的1/2。
二是要展示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参与。
创设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真实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交流,体验化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会“以化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即养成“化学思维”,学会用化学本质去解释化学现象,从化学现象去探究化学本质;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体现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和特有价值。
化学教师备课中应处理好六种关系
化学教师备课中应处理好六种关系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且新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
我们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要不局限于教材。
同时,我们还要解读学生,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这样,就能防止因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化学教师在备课中要妥善处理好六种关系:1. 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将“已知”转化为“未知”的过程。
可以说,教师的“已知”和学生的“未知”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教师的“已知”。
所谓教师的“已知”,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成了解决教师本身的“已知”与学生的“未知”的矛盾的过程。
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熟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
钻研教材时要以一章为钻研对象,进行知识排队,抓住主线,明确重点,确定难点,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
2.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备课不仅要钻研教材,还应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决不等于能力。
因此,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如归纳总结解题思路,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好途径。
3. 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有的教师说,研究教材好比下围棋,只要全局在胸,就能下好每一个子。
这个比喻十分贴切。
这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问题,在研究教材中不可忽视。
若以整个化学作为全局,那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局部。
若以化学实验作为一个全局,那么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物质的检验、定量实验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部分。
中学化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学化学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应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化学知识,从而加深理解。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3.启发性教学:化学是一门需要启发性教学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挥主观能动性。
4.强调质量和安全:化学实验涉及到物质的变化和反应,因此教师应该强调实验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
6.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7.注重表述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注重学生对话语和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思考水平。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化学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来设计问题,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性化原则化学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个问题能引发学生的疑惑和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设计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进行调整,不同学生需要不同级别的问题挑战。
(二)系统化原则化学教学应该将不同系列的问题形成有机的系统,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化学学科可以分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不同领域。
问题的设计应该针对不同的领域,从而激发学生对各个领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生活化原则化学知识普遍存在于生活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很多都来自于工业生产、生活环境、药品等等。
把化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例如,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洗碗液和清洁剂是如何去污的。
(四)实践性原则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化学的理论很好地融入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题设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五)启发式原则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是正常的。
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所在,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挑战和求精,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确定学习目标,比如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得出什么结论等等。
(六)合作性原则在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小组活动。
设计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发挥民主、协作等方面的优势。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评价原则问题设计需要注意评价上的要求,例如问题设计应该牵涉到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思考能力、技能和技巧、专业概念和信息素养等内容。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化学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而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知识消化和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下面将介绍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问题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问题的设置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实际用处,比如:“铁锅为什么会生锈?”“糖在烘焙过程中为什么能使蛋糕变得更加松软?”等等。
同时,问题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确保学生能理解和回答问题。
二、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要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造思考机会,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可以设计成引导学生思考的开放性问题,比如:“你觉得这个化学现象是如何发生的?”“这个实验结果背后隐藏的规律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和总结。
三、问题应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学习和探究,完成掌握知识点的过程。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教学目的和内容,尤其是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状态,逐步深入、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
四、问题应多样化和综合化问题设计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如:实验问题、思考性问题、创新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
同时也要把问题融入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激发学生认识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应用价值。
五、问题应通过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设置应以批判性思维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反思,避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问题设计应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明智和正确的选择,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和谨慎。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成功的问题设计,必须符合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目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有启发性和探究性,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多样化和综合化,并通过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问题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问题设计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进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起初应设计简单的问题,然后逐渐增加难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贴近实际原则:问题设计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3.启发式原则:问题设计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设计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综合性原则:问题设计应能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通过综合性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鼓励性原则:问题设计应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问题中给予学生合理的反馈和激励。
通过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反馈,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6.差异化原则:问题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性较大。
在问题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问题设计在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符合上述原则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好的问题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设计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本文将介绍一些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化学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问题设计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如“为什么一些水果会在空气中变色?”“为什么洗衣粉能去除污渍?”等。
通过这种问题设计,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二、问题设计要引导学生思考好的问题设计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
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一些简单的死记硬背的问题,而是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验来解决问题,如“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石灰水变浑?请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
”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促使学生动脑筋,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注重连续性和渗透性化学的知识体系非常复杂,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
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连续性和渗透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和延伸学习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还可以设计一些交叉学科的问题,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关联,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
好的问题设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创新。
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性和创造性,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问题,挑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如“如何用简单的实验装置来制备氧气?”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要关注“六性”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要关注“六性”作者:黄一敏来源:《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12期摘要: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因此,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必须关注问题的六个特性:即“适切性、针对性、有序性、新颖性、开放性和情境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问题;六性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4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18巴西著名学者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对话的媒介是提问。
一般而言,教学目标在问题中实现,教学过程在问题中展开,教学环境在问题中渲染,教学策略在问题中体现,教学对象在问题中得到全面的进步。
所以教师应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提问技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把有效的教学对话作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主要就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关注的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适切性适切性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掌握火候,它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基础与现实”。
只有与学生知识能力基础相适应的问题才能导致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
[案例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堂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学生按书本要求,从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最后到分析、归纳总结。
这样的教学,应该说流程是顺畅的,结论也是明确的。
笔者在教学中没有按“传统出牌”,而是以“系列问题”为引导。
我分别出示了实验室制氧气(装置1)和制氢气(装置2)实验装置(装置略),并提问:①实验室制氧气和制氢气的装置分别是怎样的?两者有何区别?②根据实验室制CO2的原理,请你设计实验室制CO2的装置(提示:可以借鉴装置1还是装置2?)③如何收集、验证、验满CO2?④可以对实验室制CO2的装置作些什么改进?……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的,无论从知识的角度还是实验技术的角度都是与学生的基础相适应的。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育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设计要关注“六性”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育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设计要关注“六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
有效的活动是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
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活动,对学生来讲,是最具挑战性、激励性、探究价值的活动,最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
这个区域之外的活动,或是太难,让学生难以胜任,或是太易,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都将使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只有那些难度适中的活动才对学生发展真正具有价值。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学设计会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课堂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但现在就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来看,往往差强人意。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其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三种现象。
第一: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回答老师的问题,非常单调,半节课后,多数学生无精打采,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第二:教师过度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不偏离自己的设计主线,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强拉”回来,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因势利导、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教学的机会;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混乱而无效,如“对于某些较容易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对于某些较难回答的问题,教师又让学生自己思考”等。
出现这三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
怎么样才能设计出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丰富的体验,同时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要关注“六性”。
(1)灵活性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学生活动可以是一节或若干节课的大的活动,也可以在一节课内有若干个小的活动。
探究学习活动往往容量比较大,学生活动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较长。
教学活动设计的六性
教学活动设计的六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
设计一个富有创意和有效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注意六性,即目标性、主题性、可操作性、循序渐进性、互动性和评价性。
首先,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性是指教学活动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活动设计的主题性是指教学活动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一个好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设计教学主题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和兴趣,并与课程内容相衔接,使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生动有趣。
第三,教学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学活动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即学生和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和调整。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从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
接下来,教学活动设计的循序渐进性是指教学活动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教学活动的循序渐进性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知识结构,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其次,教学活动设计的互动性是指教学活动需要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最后,教学活动设计的评价性是指教学活动需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通过评价教学活动的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方式,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知识与技能结合:问题应该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练结
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2. 真实性与实践性:问题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和实践经验,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
验技能扎实。
3. 涵盖面广:问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涵盖许多不同的领域和主题,使
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面。
4. 循序渐进:问题应该合理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顺序推进,帮助学生
逐步进阶。
5. 面向问题与学生:问题应该在一定的范畴内,侧重于针对某些问题尤其是学生容
易错解的问题。
6. 可测性和可评估性: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使得学生答题的实践活动可
以被测量和评估。
7. 评估和反馈:问题应该得到及时、有效的评估,以及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更
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
点和需求,同时尽可能关注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价值。
只有在日常教学中遵循这些原则,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钻研和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学习效果。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在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合理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展开探讨,以期为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问题设计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进行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根据自己以往的认知和经验,有选择地接受和处理信息的一种规律。
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避免出现难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的问题。
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问题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问题,比如文字、图表、实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问题设计需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性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性。
问题设计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整合和联想,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问题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或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三、问题设计需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应该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问题设计也应该富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和主动性。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问题设计需要注重实践性。
实践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者实际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也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问题设计应该能够有助于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从而保证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解决问题教学应突出“六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鼓 励学生发现与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主动探究解决这些 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 力。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到哪家 超市购买同一种饮料划算: 甲超市打八折; 乙超市买三送 一;丙超市降价 15%。 对于这样的数学问题,学生有强烈的 探究欲望,有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有的独自认真思考。 不 一会儿,学生纷纷探究出乙超市实际上是打七五折,而丙超 市是打八五折,所以到乙超市去买饮料比较划算。 这样,将 百分数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密切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 积极探索,有效地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 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All Rights Reserved.
(语文组的学生赶紧动手从数学组那边拿回 2 块磁铁) 师:这样抢来抢去不是办法呀!你们能不能把这 2 个人
放在一个地方,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语文组有 5 个人,数学组 有 9 个人?
生 9:放中间。 师:还不够清楚。 生 10:圈上圈。 (他边说边动手画出了两个相交的集合) 师:嗯,这样我明白了。 ……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吴老师并没有急 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 而是及时、 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讨 论、验证和交流,让学生自己感悟并得出结论。可以说,这样 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整节课,吴老师着眼于“重叠” 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开展猜想、验证、对话、操作、计算等活 动,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深层次,给我们以有益的借鉴。 2.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转变观念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 要深入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 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 同时,大胆改革教材中不合理的因素,增补、调整教学内容, 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只有对教材的“深入”,才会有课堂教 学的“浅出”。 其次,要力求改变课堂上陈旧的教学观,贯彻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讲解,把 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给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反馈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 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是装置2 7 ) ③如何收集 、 验证、 验满 C O ? ④可以对实 验室 制 C O : 的装 置作 些什 么 改进 ?… …这一 系列 问题
的提 出 , 是 以学 生原 有 的 知识 为 基 础 的 , 无 论 从 知识
的角度还 是实验技术 的角度都是与学生的基础相适 应的。 学生从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过渡N- - 氧化 碳 的制法 , 进 行 了有序 的思考 与实 验 , 获得 了新 知 。
・
课 堂教 学研 究 ・
化 学 课 堂教 学设 计 问题 要 关 注 “ 六 性”
黄 一敏
( 滨湖 区教研 发展 中心 江苏 无锡 2 1 4 0 7 1 )
摘要: 问题是教 学的核心 , 如何精心设计 问题 , 是提 高课 堂教 学效 率的关键 。 因此 , 化 学课 堂教 学设计 问题必须关注 问题
的 六 个特 性 : 即“ 适切性 、 针对性、 有序性 、 新 颖性 、 开放性和情境性” 。
关键词 : 化 学教学 ; 设计 问题 ; 六性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0 5 4 6 ( 2 0 1 3 ) 1 2 — 0 0 4 3 —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0 5 4 6 . 2 0 1 3 . 1 2 . 0 1 8
示? ④你能比较分析上述三种溶液 p H不 同的原因吗? ⑤试总结一下盐溶于水后 的变化规律。 上述几个问题 步一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 在解决实验疑问的
一
同 时也理 解 了本 课知 识 的难 点 . 掌握 了“ 盐 的水 解 ” 的 本质 意义 。 三、 有 序性
有 序性 指 在 课 堂 提 问 中注 意提 问 的基 础 性 与 发
移, 找 出三 种溶 液 p H不 同的原 因 , 进 而总 结 出盐类 水
、
适 切性
适 切性 是 指教 师 在设 计课 堂 问题 时应 掌握 火 候 ,
它 主要 关 注 的是“ 学 生 的基 础与 现实 ” 。只: ①水的电离平衡是 怎样的?酸和碱如何影响水的电离?②盐的组成有何 特点?在水 中的电离情况如何?③它们溶于水后对水
的 电离 、 平 衡 移 动 原理 和 p H 等相 关 知识 , 所以 , 我 先
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主要就课堂教学 问题 的设计要 关 注 的几个 方 面谈点 看 法 。
一
让学生参 与测定氯化铵 、 醋酸钠、 硫酸钠溶液的 p H的 实验 , 引导 他们 从 原有 知识 出发 , 分析 、 对 比、 联想 、 迁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3 2 . 4 1
文 献 标识 码 : B
巴西 著名 学 者弗 莱 雷说 过 : “ 没有 了对话 , 就 没有 了交 流 . 没 有 了交 流 , 也就 没 有真 正 的教 育 ” 。在课 堂
教学 中 , 教 学 对话 的媒 介是 提 问 。 一 般 而言 , 教学 目标
化 学教 与 学 2 0 1 3年 第 1 2期
如下 : ①你会用实验证 明苯酚有酸性吗?②如何证明 苯酚与 N a O H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是盐? ③怎样判断苯 酚 的酸性 强 弱 ? ④ 为什 么过 量 的二 氧 化碳 与苯 酚钠溶 液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钠而不能生成碳酸钠? ⑤水和
-— —
二、 针 对 性
针对 性 是指 课 堂教 学 中应 该根 据 教学 要 求 、 教学 重点、 教 学难 点 设计 问题 , 它主 要关 注 的是 “ 教 学 的任
在问题 中实现 , 教学过程在 问题 中展开 , 教学环境在 问题 中渲 染 。 教 学 策 略 在 问题 中体 现 , 教 学对 象 在 问 题 中得 到全 面 的进 步 。 所 以教 师应该 发 展 和完善 自己
的课 堂提问技能 , 提高课 堂提 问的有效性 , 把有效的
教学 对 话作 为帮 助学 生学 会 学 习 的一种 方 法 , 从 而 提
务与 目标” 。正确的教学 目标定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关键 。 『 案例 2 _ l ‘ ‘ 盐 的水解 ” 教学
我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具备 电解质的电离 、 水
的 电离 平衡 有影 响 吗?怎么 影 响?结 果如何 ?怎样 表
识 能 力 基 础 相 适应 的 问题 才 能导 致 积 极 有 效 的学 习
活动。
[ 案例 1 ] ‘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
在 二 氧化 碳 的实 验 室制 法课 堂 教 学 中 , 一般 的做 法 是 学生 按 书本 要 求 , 从 实 验装 置 、 实 验 过程 、 实验 现 象、 最 后 到分 析 、 归 纳 总结 。这 样 的教 学 , 应 该说 流程 是顺畅的, 结论 也 是 明确 的 。 笔 者在 教学 中没 有按 “ 传 统 出牌 ” . 而是 以 “ 系列 问题 ” 为 引导 。 我分 别 出示 了实 验室 制氧 气 ( 装置 1 ) 和制氢 气 ( 装置 2 ) 实验 装置 ( 装置
展性 , 它 主要 关 注 的是 “ 知识 的 内在 结 构 ” 。通 过 问题
略) , 并提 问: ①实验室制氧气和制氢气的装置分别是
怎样 的?两者有何区别?②根据实验室制 C O 的原理 ,
请 你 设计 实验 室 制 C O 的装 置 ( 提示 : 可 以借鉴 装置 1
形成 教学 的思维 链 . 环 环相 扣 , 引导 学生 拾 级 而上 , 从 而深 刻理 解有 关 知识 。 形成 系统 的知识 结 构 。 『 案例 3 ] ‘ ‘ 苯 酚 的酸性 ” 教 学 我采 用 的是 “ 实验 与探 究 ” 的教学 方法 。问题设计
43 ・ — —
・
课 堂教学研究 ・
乙醇都能与钠反应 , 那么苯酚可以吗? 为什么? ⑥请你 从苯 酚 的分 子结 构 出发 , 分 析 苯酚呈 酸 性 的原 理 是什 么 ?这 样 的问题 设计 特点在 于知 识点 的有 序展 开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