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我的母亲 第2课时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上)1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的母亲》的文章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类似的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通过分析、讨论,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珍视。

(3)培养学生对人生、成长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3)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分享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引出本课《我的母亲》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标记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简要说明原因。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进行类似的写作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和感激之情。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评价学生在讨论、分享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2. 作业评价:(1)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运用等。

(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材料:《我的母亲》课文文本。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冀教版
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所传达的情感。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母亲的关爱与付出,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3.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感恩父母的美好情感。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学会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我会让学生思考母亲为何能够无私地付出,母亲的爱与我们的成长有何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母爱等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例如,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母亲形象,每组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并概括母亲的付出和奉献。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案例亮点
1.情感共鸣:本案中,通过播放感人视频、分享真实故事等情景创设,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种情感共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2.问题导向:本案中,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对课文《我的母亲》进行详细解我们的影响。接着,我会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母亲的形象和她的付出。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PPT课件 (一)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我的母亲》PPT课件 (一)
训练才能有所收获,取得成效。
•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 10、智者超然物外
2、地点 4、事件
阅读作者回忆母亲的第二个片段, 回答下列的问题:
1、“往往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情 形……涌流着”,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 性格?之所以这样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 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从这句话中,你看到旧社会怎样的现实?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善酌)
(文章主体) 第三段(7—8)
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的年轻, 概括母亲良好的品质。
1、元宵夜的“巡阅” 2、涌流的泪珠 3、丰富的内心世界 4、劳碌的身影
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 经历来表现人物
2、穿插必要的议论深化思想内容
3、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阅读第一片段,找出 本段提到的几个要素 1、时间 3、人物
阅读第四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 这些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2、从本段文字当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于 母亲有着那些感情?表现这些感情的作用 又是什么?
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 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 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 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 情和深刻思考。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母亲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老舍及其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的母亲》,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母亲的形象。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

(2)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温馨的家庭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情感共鸣:教师分享自己的母亲的故事,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七年级语文上《我的母亲》备教指要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我的母亲》备教指要冀教版

语文七年级上冀教版《我的母亲》备教指要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通过对母亲生前几件生活琐事的记叙,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的母亲形象,表现了母子之间的眷眷深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追念之情。

一、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呢?1.文章的主题符合本单元的要求。

2.文章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表达的是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学习这样的文章,可以引发学生对亲情的进一步理解。

3.文章语言质朴、细腻,叙事线索清晰,学习这样的文章,对学生的习作有所帮助。

二、提示几个学习要点1.文章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作者回忆了母亲四件生活往事。

第一件写元宵节“巡阅”;第二件事情写了生活的压力,母亲情感的宣泄;第三件事写了母亲爱子而又无奈的复杂心态;第四件事主要写了母亲的辛劳。

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追思和感念之情。

理解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

2.在作者的心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回忆了母亲的很多往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活泼、欢悦、温柔、勤劳、善良而美丽的女性。

这也是作者心中的母亲形象。

这个形象在结尾一段也有一个总括的评述: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

3.文中的哪些事情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作者记述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蕴涵的情感是丰富的,真挚的。

这些小事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多的相似,因此,引发的感触也会很多。

引导学生捕捉这瞬间的感触,可以引发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4.理解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里所生发的感慨。

文章结尾的这段话是对母亲高度的概括和评价,既是情感的升华,也是对旧社会的抨击。

既是对母亲的礼赞,也有向时代发出的呐喊。

三、提几个教学建议1.本文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应引导学生从平凡中看母亲的伟大之处。

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

2.文中的父母对作者的教育方式,是不足取的,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3.文章结尾一段意蕴深远,让大家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能根据需要进行圈点、勾画并提取默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

2、借助典型事例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美好品。

(重点)3、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流程:一、精彩一分钟值日小组展示汇报《养花》一文的主要内容。

二、课文回顾概括《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

三、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到:“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母亲传给我哪些好的性格和习惯?我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认识一下这位母亲。

2.指明读本课学习目标。

四、尝试探究,精读感悟(一)认识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感受母亲对我的影响。

1、(例中学)默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围绕母亲写了哪些内容,从中你能体会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习方法:自学+小组合作+全班展示交流+感情朗读引导学生重点体会:①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抓住“终年”、“鲜红微肿”两个关键词体会母亲的辛苦。

②母亲做事永远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她也给洗得雪白。

从一黑一白中体会母亲做事认真。

③桌椅都是旧的……年年夏天开许多花从侧面描写中感受母亲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平实的语言中透着几分鲜明和生动。

教师点拨总结:,我们通过抓关键词、找典型事例、分析正面、侧面描写等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的叙述,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做事认真、勤劳这些特点,这也是老舍文章的一大特点,——通过典型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

2、(实践悟)学习文章的4-10自然段。

下面我们就模仿刚才学到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分析学习文章的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形象,看看老舍心中的母亲还是一个怎样的人?给作者以什么样的影响。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A person is like a watch whose value is determined by action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语言特色:一、分析课文内容第6节、第8节:第6节:反复说“我”,是感情激动的反映,前一个“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难过,饱含心疼母亲的感情。

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一黑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从对比中显出母亲作事认真。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杰出,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二、讲析第12节: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1.分两层: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⑵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⑶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

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

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三、讲析第13节:齐读第13节主要写三件事: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①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罡,“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语文:河北省平山县外国语中学七年级《我的母亲》教案 (冀教版)

语文:河北省平山县外国语中学七年级《我的母亲》教案 (冀教版)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识记字词,揣摩语言,学习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表现母爱。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叙议结合表达中心。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

“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

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

教学过程:。

《我的母亲》教案 第二课时

《我的母亲》教案 第二课时

2、《我的母亲》教案第2课时:教学要点: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一、复习导入二、品味语言: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

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分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明确: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明确: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明确: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小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结合课后练习,品味下面文中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明确: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一点儿”则是作者实事求是、自谦的体现。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明确: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

“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13《我的母亲》导学案冀教版(2)

3.13《我的母亲》导学案冀教版(2)

课题:我的母亲学习目标:一、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本文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色的写法。

三、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自学求知:一、查找有关资料,说说自传的语体特征。

2、辩字注音或组词轻薄()绰号()监督()薄绰监薄纸()绰家伙()太监()恕博诌绉怒搏皱2、解释下列词语:①气量:②广漠:③面红耳赤:④接人待物:三、通读课文,完成思考题①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②作者主要写了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课堂讨论一、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第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巩固拓展一、复习巩固1、本文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手法?谈谈使用对比手法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①、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学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底子。

....是打了一点②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③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体谅人——我都得感激我的慈母。

二、课外拓展心愿①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

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你个问题,你的心愿是什么?”②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女儿执拗地要求。

③“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的未来种种设想之中。

④“哎呀,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比如您想要……”⑤母亲渐渐意识到什么了,有些恼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 我的母亲》word教案 (4).doc

【最新精选】冀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 我的母亲》word教案 (4).doc

《第13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大意,概括母亲形象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体悟父母与子女间的真挚情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截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2.学习记叙中穿插必要议论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奉献”和“牺牲”是母爱的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因此,从孟郊的《游子吟》到冰心的《母亲》,母爱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题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的作品——《我的母亲》,感受母亲和子女之间的挚爱亲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一)初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学生阅读、回答:一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四件事:(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二)概括出四件事,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部分(1—2段):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段):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第三部分(7—8段):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的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三、细品课文,感受挚爱亲情(一)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然而这四个片段就让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看,每件事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特点?分组讨论四个片段、回答、明确:(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和爱子之殷勤与细心。

(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表现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

(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的感情(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表现母亲的勤劳、辛苦、能干、奉献精神,也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

3.13《我的母亲》导学案冀教版(9)

3.13《我的母亲》导学案冀教版(9)

《我的母亲》学案课前热身温故知新说说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1、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2、把握文章的结构内容,感受文中作者的情感。

(重点)3、感受高尚无私的母爱,培养自己美好的情操。

(难点)指点迷津授之以渔合作探究比较阅读涉及考点形成网络没有名字(地位低下)1、元宵母亲背我赏灯慈爱2、讲述故事情感丰富善良我的母亲追忆母亲3、儿子受罚母亲落泪有同情心4、灯下熬夜为儿做鞋勤劳能干照应开头升华感情一未雨绸缪1.预习1)在朗读课文中把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圈起来,借助拼音、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读熟课文,要求准确流利。

3)注意成语、关联词的运用。

2.参考复习资料字典、词典中学教材全解3.小试牛刀预习检测, (3分钟)1)给加粗词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1)人影憧憧()________________(2)睡眼惺忪()________________(3)蹑手蹑脚()________________(4)娓娓动听()________________(5)万籁俱寂()________________2)下面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

(3分)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________,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________,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________地挥泪痛哭一顿。

3)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进恰当的关联词(每个括号里,只能填一个字)。

(4分)现在想来,()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8分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思考一下问题,并完成表格。

1)本文的第二部分叙述了母亲的哪些片段?各反映了母亲什么性格?用表格的方式概括一下。

2)前三个个生活片段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从“两三岁”到“十岁”,而第四个片段却又回到“八岁”时,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2.合作探究(兵教兵)(12分钟)1)文章最后一段中除了对母亲的早逝感到无限的痛惜之情外,还表达了什么情感?2)总结文中“母亲”的形象。

《我的母亲》教学教案1.doc

《我的母亲》教学教案1.doc

《我的母亲》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

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2.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

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 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

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

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

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

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的母亲(第2课时)
胡适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2、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
2、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4、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得三春晖?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2、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

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

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

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
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

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

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

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

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

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4、提示: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

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

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

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2、推荐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附板书:我的母亲
胡适
我家人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