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科学区域教研活动记录汇编

合集下载

科学片区教研活动记录

科学片区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片区各校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组织开展了科学片区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旨在通过观摩优秀课例、研讨教学策略、分享教学经验,推动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8:30-11:30活动地点:我校科学实验室三、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课例活动伊始,由我校科学教师张老师展示了一节四年级科学课《力的作用》。

张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课后,听课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张老师的教学优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 教学策略研讨在观摩课例的基础上,各校教师围绕“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如何设计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如何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学经验分享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教研活动还安排了教学经验分享环节。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们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科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四、活动总结本次科学片区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收获:1. 提高了教师对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明确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

2. 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

3. 分享了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科学区域教研活动记录(3篇)

科学区域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25日开展了科学区域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究科学,激发兴趣”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科学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科学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2. 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4.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以“水的秘密”为主题,由三位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 课堂观摩观摩课由一位教师执教,其他教师进行听课。

观摩课后,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研讨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如何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3)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四、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1)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的浮力、溶解性、吸附性等特性。

(3)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制定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堂观摩观摩课以“水的秘密”为主题,教师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水的特性。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良好。

3. 教学研讨(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①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科学区教研活动记录

科学区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园科学区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于2022年10月25日开展了科学区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研讨、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对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科学区活动的认识,明确科学区活动的重要性。

2. 培养教师观察、分析、评价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的表现的能力。

3. 提升教师组织与指导科学区活动的能力,提高科学区活动的有效性。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观摩科学区活动活动一:幼儿操作“磁铁的奥秘”活动二:幼儿操作“沉浮现象”2. 教师研讨(1)分享观摩感受:各教师就观摩到的科学区活动进行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

(3)探讨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针对活动中的问题,探讨如何改进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提高活动质量。

3. 教师反思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在科学区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过程1. 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标,明确活动流程。

2. 观摩科学区活动(1)幼儿操作“磁铁的奥秘”: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磁铁的探索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特性,了解磁铁的相互作用。

(2)幼儿操作“沉浮现象”: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沉浮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了解物体的浮力。

3. 教师研讨(1)分享观摩感受: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对观摩到的科学区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2)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们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3)探讨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教师们针对活动中的问题,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提高活动质量。

4. 教师反思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在科学区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活动总结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科学区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小学科学区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区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XX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室三、活动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XX区各小学科学教师、教研员、特邀专家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教研活动开始,由教研员发表讲话,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2. 专家讲座特邀专家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进行了专题讲座。

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关系(2)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确立(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4)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方法3. 分组讨论根据专家讲座内容,教师们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小学科学教学?(2)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3)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4. 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就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5. 总结发言教研员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们在讨论中的精彩观点给予肯定,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六、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1)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关系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小学科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确立专家强调,小学科学教学目标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

(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专家提出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策略:①情境创设: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问题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④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方法专家认为,小学科学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片区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片区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片区内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科学教育的实效性,我片区于2023年3月15日在XX小学开展了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片区内各校的科学教师参加,旨在通过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三、活动流程1. 签到入场9:00-9:15,教师们签到入场,领取活动资料。

2. 观摩示范课9:15-10:00,由XX小学的科学教师张老师展示了一节五年级的《地球与月球》示范课。

张老师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和月球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研讨10:00-10:30,观摩课后,全体教师集中在多功能厅进行互动研讨。

首先,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进行了反思,分享了教学心得。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4. 专家点评10:30-11:00,片区教研员李老师对张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点评。

李老师肯定了张老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等,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操作环节可以更加细致等。

5. 总结发言11:00-11:30,片区教研组长王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王老师强调了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王老师也对片区内科学教研工作的下一步计划进行了安排。

四、活动内容1. 示范课展示张老师的《地球与月球》示范课以“月球之谜”为主题,通过图片、视频、实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月球的形状、大小、运动规律等基本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

科学区创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科学区创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丰富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我园特组织开展了科学区创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讨论、实践操作、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教师对科学区创设的认识,优化科学区环境,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10日三、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幼儿园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强调科学区创设对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 邀请园长致辞,对科学区创设教研活动表示支持和期望。

2. 主题讲座- 邀请专家进行《幼儿园科学区创设策略》的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科学区创设的原则、目标、内容、材料选择、环境布置等方面。

- 专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学区创设的技巧和方法。

3. 分组讨论- 将全体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科学区?-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丰富科学区材料?- 如何引导幼儿在科学区进行有效探究?- 如何评估科学区创设的效果?- 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讨论成果分享。

4. 实践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讨论成果,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区创设的实践操作。

- 教师们共同讨论、设计、布置科学区,力求创设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科学环境。

5. 经验分享- 各小组展示科学区创设成果,分享创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 全体教师对各小组的科学区创设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科学区创设的重要性,并对教师们提出希望和要求。

- 教师们就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分享个人收获和体会。

六、活动成果1. 教师对科学区创设的认识得到提升- 通过讲座和实践操作,教师们对科学区创设的原则、目标、内容、材料选择、环境布置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科学区创设水平得到提高-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富有特色的科学区,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和环境。

小学科学区教研活动记录(3篇)

小学科学区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于2021年10月25日开展了小学科学区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我区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5日三、活动地点XX区教育局会议室四、参与人员1. XX区教育局科学教研员2. XX区各小学科学教师代表3. 小学科学教学专家4. 活动组织者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2. 课堂教学展示3. 教学研讨4.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过程(一)集体备课1. 研讨主题: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植物的生长》2. 参与人员:全体科学教师代表3. 活动流程:(1)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及目的。

(2)教师代表根据教学进度,分别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设计。

(3)全体教师针对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4)主持人总结讨论结果,形成最终教学方案。

(二)课堂教学展示1. 课题:《植物的生长》2. 执教教师:XX小学张老师3. 活动流程:(1)张老师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

(3)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结果。

(4)张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研讨1. 主题: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2. 参与人员:全体科学教师代表、教学专家3. 活动流程:(1)张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趣味性和实效性。

(2)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趣味性和实效性的策略。

(3)教学专家对教师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4)主持人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提高小学科学课堂趣味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反思1. 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方法。

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园大班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园特开展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科学区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科学区活动的教育价值,明确科学区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2. 探讨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提高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通过观摩、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科学区五、活动参与人员:大班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是科学区大班教研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科学区活动的开展策略。

2. 主题讲座主讲人:XX老师讲座主题:《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讲座内容:(1)科学区活动的教育价值(2)科学区活动的目标与内容(3)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3. 观摩活动观摩内容:大班幼儿在科学区进行探究活动观摩目的:了解教师在科学区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4. 研讨环节(1)教师分享观摩感受,交流科学区活动的开展经验。

(2)针对观摩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3)结合讲座内容,探讨如何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5. 总结与反思主持人:今天我们的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七、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科学区活动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科学区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2. 教师们在观摩、研讨环节中,发现了科学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4.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为今后开展科学区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区平衡教研活动记录(3篇)

科学区平衡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质量,我园于近日开展了科学区平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探讨,共同探讨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高科学区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目标1. 了解科学区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明确科学区活动的目标。

2. 探讨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组织科学区活动的能力。

3. 通过观摩、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科学区活动的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科学区五、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幼儿园教师六、活动流程1. 介绍活动背景及目标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目标以及活动流程,强调了科学区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观摩科学区活动全体教师分组观摩了不同班级的科学区活动,了解了各班级科学区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以及幼儿的参与情况。

3. 分组研讨观摩结束后,教师们按照年级分组进行研讨,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有哪些?(2)如何激发幼儿参与科学区活动的兴趣?(3)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科学区活动?(4)如何促进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合作、探究、解决问题?4. 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了研讨成果,其他教师进行了补充和讨论。

以下是部分研讨成果:(1)科学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a. 创设丰富的科学区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材料;b. 制定科学区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c. 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参与探究;d. 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2)激发幼儿参与科学区活动的兴趣:a.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的科学区活动;b. 运用多媒体、游戏等手段,提高科学区活动的趣味性;c.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增强活动的互动性。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科学区活动:a.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b. 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c.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科学领域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科学领域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学领域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科学领域教研组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科学领域教研组于2021年9月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科学领域教研组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探索科学领域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教研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1)观摩课: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优秀教师进行观摩课展示,以期为教研组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

(2)研讨课:观摩课后,教研组教师围绕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 教学案例分享教研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优秀教学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

3. 教学技能培训针对科学领域教学特点,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教研组教师共同探讨科学领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评价研究针对科学领域教学评价,教研组教师探讨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

四、活动过程1. 2021年9月:开展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进行观摩课展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2021年10月:组织教学案例分享,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优秀教学案例。

3. 2021年11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2021年12月:开展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讨,促进教师共同开发和应用教学资源。

5. 2022年1月:进行教学评价研究,探讨科学领域教学评价方法与标准。

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 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科学领域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科学教研活动纪录(3篇)

科学教研活动纪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三、活动参与人员本次活动由我校全体科学教师参与,共计20人。

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目的: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活动过程:首先,由教研组长提出本次备课的主题,然后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学知识,共同探讨教学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3)活动成果: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方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1)活动目的: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活动过程:本次活动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科学课。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活动成果:教师们从观摩中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经验交流(1)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活动过程:在经验交流环节,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3)活动成果:教师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效果本次科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活动不足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交流环节不够深入等。

科学领域活动教研记录(3篇)

科学领域活动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科学领域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提高教师对科学领域活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科学领域活动的认识,明确科学领域活动的内涵和特点;2. 学习和掌握科学领域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方法;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科学教育质量;4.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科学领域活动理论知识学习活动开始,首先由教研组长对科学领域活动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内容包括科学领域活动的定义、特点、价值以及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使教师对科学领域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科学领域活动案例分享接着,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科学领域活动的优秀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科学领域活动,如实验、观察、调查、制作等。

教师们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科学领域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注意事项。

3. 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研讨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研讨:(1)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科学领域活动?(2)如何将科学领域活动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领域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研讨,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学领域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科学领域活动实践为了检验教师们对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研组组织了一次科学领域活动实践。

教师们根据研讨成果,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堂科学领域活动课。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活动总结与反思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科学实验教研活动记载(3篇)

科学实验教研活动记载(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科学实验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讨论、实践等形式,提升教师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促进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认识,明确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培养教师熟练操作实验设备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 增强教师对科学实验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三、活动内容1. 实验教学观摩活动当天,首先由我校科学教研组长组织全体科学教师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进行的科学实验课。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关注实验操作要点,思考实验原理。

2. 实验教学讨论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验操作经验。

接着,其他教师就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提问,两位授课教师和教研组长针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3. 实验操作实践为了提高教师操作实验设备的能力,活动安排了实验操作实践环节。

教研组长选取了几个典型实验,让教师们分组进行操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4. 实验教学经验分享活动最后,教研组长邀请了几位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他们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活动总结1.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们在观摩、讨论、实践等环节中收获颇丰,提高了科学实验教学水平。

2.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科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们对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3.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今后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

4. 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教研组将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水平。

教研课活动记录科学(3篇)

教研课活动记录科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教研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次教研课的主题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植物呼吸作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呼吸作用对植物有什么意义?2. 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如:烧杯、石蕊试液、植物叶片等。

(2)实验步骤:a. 将一片植物叶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石蕊试液。

b. 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c. 将烧杯中的石蕊试液加热,观察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d.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 讨论交流(1)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的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植物呼吸作用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呼吸作用。

2. 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3. 讨论交流(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的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作业。

五、活动效果1.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科学(3篇)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科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以“科学学科教学研讨”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对科学学科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科学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

2. 优化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科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4. 增强教师对科学学科教学改革的认同感,推动学校科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科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本周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由备课组长介绍了本周的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随后,各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课堂活动设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

第一位教师展示了《光的传播》一课,通过实验演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二位教师展示了《植物的生长》一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使学生对植物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教学反思课堂观摩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学反思。

她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4. 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环节,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两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率等。

5. 教学经验分享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水平,教研组邀请了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

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教研活动案例实录(3篇)

科学教研活动案例实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科学教师的教研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2年10月26日开展了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究科学实验的有效性”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科学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活动前,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实验方案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提交一份实验设计方案,以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

2. 活动实施(1)实验展示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随后,各实验小组依次进行实验展示。

展示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

(2)实验讨论实验展示结束后,各实验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3)专家点评教研组长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实验展示和讨论环节进行点评,对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4)经验分享优秀实验小组代表分享实验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1)加强实验理论学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2)注重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3)关注实验结果分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四、活动效果1. 教师对科学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共同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

3. 教师对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五、活动反思本次科学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方案设计不够合理;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实验结果分析不够深入等。

科学片区教研活动记录

科学片区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片区内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经片区教研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科学片区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科学,提升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8:00-11:30三、活动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科学片区各学校科学教师2. 片区教研领导小组及教研员3. 邀请的专家评委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2. 课堂观摩3. 专题讲座4. 教学研讨5.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备课主题: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2. 备课过程:(1)各校教师分组讨论,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2)各小组代表分享备课思路,提出改进意见。

(3)教研员对备课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指导性建议。

(二)课堂观摩1. 活动安排:(1)XX小学教师王老师执教《植物的生长》第一课时。

(2)XX小学教师李老师执教《植物的生长》第二课时。

2. 观摩评价:(1)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效果显著。

(3)专家评委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专题讲座1. 讲座主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2. 讲座内容:(1)实验教学的定义、意义及原则。

(2)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3. 讲座效果:(1)教师们对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为今后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教学研讨1. 教师们围绕观摩课及专题讲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3. 教研员对教师们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片区教研领导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存在的不足。

科学组教研活动记载(3篇)

科学组教研活动记载(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组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科学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专家讲座等形式,探讨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上午8:30-11:3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科学组全体教师、学校教务处领导、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科学组全体教师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这一主题进行了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共同探讨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课堂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由我校科学组优秀教师王老师执教一节科学示范课。

王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反思课后,全体科学组成员进行了教学反思。

王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4. 专家讲座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次活动邀请了市教科院科学教研员张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张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课堂教学”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张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案例分析生动,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和专家讲座,教师们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存在问题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课堂教学设计仍需改进等。

科学教研活动记载(3篇)

科学教研活动记载(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科学探究与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区教科所的科学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研讨交流。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8:30-11:30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三、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由我校校长发表讲话,强调了科学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2. 专题讲座区教科所科学教研员以“科学探究与教学实践”为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校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科学探究与科学素养的关系(4)科学探究与教学评价3. 课堂观摩讲座结束后,我校科学教师代表进行了课堂观摩,展示了一节精彩的科学探究课。

观摩课后,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4. 研讨交流在研讨交流环节,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将科学探究融入课堂教学?(2)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4)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 总结发言最后,我校教导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并对今后的科学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科学探究与教学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2. 教师们在研讨交流中分享了教学经验,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3. 通过课堂观摩,教师们学会了如何将科学探究融入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4.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校科学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效果。

但在活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等。

2. 教师参与方面:大部分教师积极参与活动,但在研讨交流环节,部分教师发言不够积极,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河市小学教研室第三片“科学课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专题区域教研活动记录学科:科学组织单位:三河市小学教研室承办单位:三河市第三小学2013年3月21日区域性教研科学学科活动记录一、活动时间:2013年3月21日上午二、活动地点:第三小学科学探究室三、参加人员:学科主持人:刘振组织人员:第三小学王伟老师授课教师:化甲屯小学孟祥娟老师夏庄小学王淑清老师参加教研的领导、教师:褚俊英、王伟、田艳红(第三小学);王淑清(夏庄小学);唐晓会(第一小学);薄黛(大曹庄小学);刘丽丽(付辛庄小学);裴艳丽(赵河沟小学);王爱平(沟北小学);杨书平(杨庄小学);李静(高各庄小学);安泽(泗河小学);孟祥娟(化甲屯小学)。

四、研讨主题:科学课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发挥五、活动过程:1、上课:8:20—9:00由化甲屯小学孟祥娟老师上五年级《摆的研究》研究课9:30—10:10由夏庄小学王淑清老师上六年级《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研究课2、研讨:10:10——11:00六、研讨过程:主持人: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刚刚我们听了两节科学研讨课一节是化甲屯小学孟祥娟老师《摆的研究》一课;另一节是夏庄小学王淑清老师《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一课。

按照教研活动的程序,我们先请两位作课教师进行说课和反思,然后进行集体研讨。

下面先请孟老师进行说课和反思。

孟祥娟:我今天授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第六课《摆的研究》。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

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因为学生没有前面的学习基础,所以接触这部分内容有点陌生。

本课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在观察摆摆动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快慢不同,并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摆的幅度等几个因素,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没有关系,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

第五部分是拓展延伸,通过老师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影响摆快慢的原因是摆长,摆长是由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通过改变摆锤的重量、摆绳的长度、摆的幅度等因素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验证态度。

3、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摆线、螺丝帽,铁架台,记录单,计时秒表。

【教法、学法】1、教法: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2、学法:与教学相适应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教学内容,并用课件展示摆钟的图片。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利用直观的媒体教学,将本课的研究内容直接指向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实验过程:1、直观教学,出示两个不同的摆: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和摆幅度,并说明摆摆动来回为一次。

接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激发学生探究意愿。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学生在观察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推测。

为下面的探究活动作铺垫,激发学生探究真相的欲望)2、接着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4、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我再加以补充说明,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会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客观、公正。

在学生充分弄清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各组进行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然后,进行交流,5、开始实验验证:明确本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教师做实验前的指导。

出示实验要求,让学生意识到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验证态度。

在实验时尽量减小误差。

最后,学生实验。

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各组上版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出现几次的数据有差异,这时教师积极引导采用取平均值的科学方法。

总结发现:摆绳的长短是影响摆动快慢的原因。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知识;提高探究能力,体会反复实验重要意义。

)6、拓展延伸、深化认识首先由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自己的收获。

其次,总结本课加深认识。

摆的摆动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系。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最后,结合课件了解本课所学的知识和400多年前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研究结论是一样的。

遗憾的是伽利略受当时教会的迫害、未能发明摆钟,而是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完成伽利略的遗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座带摆的时钟。

可见科学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所创造的价值是永恒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胜利。

)三、课后作业。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需要科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回家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摆。

课后反思1、思考一:重视铺垫和延伸对学生思维的引领。

《摆的研究》是“摆”这块内容的重点部分,它不是孤立的,是和前面的《机械钟摆》,后面的《做一个钟摆》等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上这一节课时,我已经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起到引领学生思维走向的作用。

上完这节课,对摆的探究还没有就此结束,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在此停滞!怎样利用好最后的延伸环节?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课文最后的插图,展示的是摆绳长度相同,但摆锤的长短不一样的两个摆,让学生进行推测,大多数学生肯定会认为这两个摆摆动速度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摆绳一样长。

于是,我制作了两个如课本插图中的摆,现场进行了测量。

结果“意外”的发现:短的摆锤的摆摆动的快。

这样的结果与学生前面的实验结果好象违背了,之前的实验结果表明摆动次数是与摆锤没有关系的,而这个实验表明有关系。

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再次被激发,从而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的学习迈进!摆长并不完全是摆绳的长度,而是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思考二:努力让孩子亲历探究过程。

这是一节探究性很强的课,从观察摆引出“不同的摆摆动快慢不一样”——讨论预测“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整个探究活动我努力让它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实际效果也是非常的理想。

3、思考三:让学生感受测量、数据的价值。

这是一节通过“测量”,记录数据,并用数据说话的探究课。

重复测量、严谨记录、科学分析,这是我在课堂上反复渗透、暗示、指导的,意在让学生真正及数据带来的巨大价值,效果比较明显。

总之,整节课我竭尽全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具有充分的思考、设计和动手实践的机会。

适时实施“生成性”问题的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高超体现,而本人却在这方面非常欠缺,有时会将知识生硬的塞给学生,不能灵活应变,以后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指导。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反思,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主持人:刚才孟老师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以及还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说明和反思。

接下来有请王淑清老师进行说课和反思。

王淑清: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中最后一课的内容。

本课的“科学概念”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过程与方法”是:通过阅读加深对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解做污水净化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这一课内容分三个部分。

分别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一个个环境问题。

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第二部分:白色污染;第三部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我觉得这一课的重点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图片、文字、视频资料) 拓宽学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了解,更好地理解环境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这三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按照现状--原因--对策的结构来阐述。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

同时,通过每一个环境问题的相应对策,使学生看到希望,从而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所以课前教师的资料准备比较重要。

为了不让科学课上得像品社课,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准备: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的种类:1.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污染;2.烟尘等可吸入颗粒物;3.臭氧层破坏(氟里昂);4.温室效应(二氧化碳);5.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第二部分:白色污染;除了刚我们看到的“白色垃圾”对我们的“视觉污染”之外,它对我们更存在“潜在危害”。

“潜在危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

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塑料从发明至今已经100年多了。

在塑料百年“诞辰”纪念的时候,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第三部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我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使生物物种从世界上逐渐消失的现象。

生物物种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

在自然状态下,一种物种消亡了,新的物种又产生发展了,从而使地球上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但是,由于人为的干预,物种消失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物种灭绝是生物基因库的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防止物种灭绝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任务。

然后在出示一些珍稀的动植物图片……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发出倡议,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一个感情提升的过程。

反思:1、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声、像结合,使教学情境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使思维过程及思想动态形象地表现出来。

加上营造的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科学课的美,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