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三湘四水间的长征足迹
【初三作文】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长征精神
【初三作文】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长征精神曾几何时,这里留下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里流传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流传永恒的长征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雪覆盖的央金山;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了大半个世纪。
按我们熟悉的某种说法“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
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言说、探究、拷问。
我想或许是源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温情!漫漫长征路上,一个战士倒下了,千万人民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战士的躯体,却掩盖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先烈的生命,却夺不走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又有谁能不为之感动为之震撼呢?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
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和平年代出生的人难以想象的。
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
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地中、沼泽中一步步艰难的走过来,走向了光明,走向了胜利。
坚持不懈的精神在长征路上播撒。
作为英雄的后代,我们也试着学会坚强。
此时,我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种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远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
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就在前方!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红色记忆重走革命长征的足迹
红色记忆重走革命长征的足迹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着国共两党分裂的状况,被国民党追击,迫于压力,他们只能选择向西方撤退。
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长征,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如今,我们有幸重走革命长征的足迹,穿越那片红色记忆。
第一站:江西井冈山井冈山是革命军事斗争的重要起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
站在红军旧址博物馆前,我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红军的英勇呐喊声。
据史料记载,井冈山是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理想之地,也是贫苦农民的乐土。
在这里,红军的领导者们通过斗争,向广大农民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助力实现农民的翻身。
第二站:贵州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我站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前,感受到当时革命领导者们的艰难抉择。
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统一,为红军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个纪念馆用实物、图片、文字等全方位的展示方式,让我对遵义会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三站:四川会理县会理县是红军长征中党和军队进行战略部署的重要据点。
这里保存着当年红军停留的地下工事,地道战斗的遗址清晰可见。
站在红军长征纪念碑前,我为曾经奋斗、牺牲的无数红军战士默哀。
会理县的红军长征研究中心,在它的陈列馆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以及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令人感叹革命精神的伟大。
第四站:陕西延安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红色圣地”。
我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看着庄严肃穆的红色纪念塔,我不禁陷入了对英雄革命先烈的深深敬仰之情。
延安有“三秋叶一九四二”的延安整风运动,也有“文艺战线上千百个鲁艺”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延安如今成为革命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之地。
第五站:甘肃河湟河湟是红军长征中进行战略转移的重要中转站点,红军在此处进行了集结和调整。
站在红军长征会议旧址附近,我放眼望去,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红军列阵的场景。
这里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展示着长征的历史,也是红军长征精神的见证。
8 70 年的缅怀 三湘抗战文化之旅
年的缅怀 三湘抗战文化之旅
文/张笛 通讯员 宋铁山
芷江抗日战争受降纪念坊
三湘抗战文化之旅
衡阳
47 天坚守,保卫西南大后方
参观:南岳衡山忠烈祠、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地址:衡山香炉峰、岳屏公园
拂去历史的尘埃, 衡阳是座当之无愧的 “抗战名城”。
陆家屋, 一座 125 岁高龄的湘南古民居 建筑群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 它现已更名 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今天的陆家屋南墙上尚留存着数十处当 年留下的弹痕, 而右侧厢房封火墙山屏上直 径达 1 米的弹洞, 更是无言地诉说着当时战 争的激烈。
陈列馆里泛黄的纸张和依稀可辨的铅字 告诉我们“ , 衡阳,这一度成为全世界注视中心 的城市……在国外,这个城市与中国军队英勇 善战的英名永远流传。 ”— ——重庆《扫荡报》
参观: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地址:溆浦县龙潭镇弓形山
1945 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进入第八个年 头,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雪峰山,绵亘 300 公里,其以西多崇山 峻岭,惯称为“湘西”。 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片 神秘的土地曾免受大规模战争的摧残。 这一 次,日军在此发动了最后一次猛攻。
“当时整个平溪江的河水全被染红了”, 90 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刘兴煌回忆时沉痛地 诉说。 如今,雪峰山下残存的烈士墓、烈士碑 有的毁后又修复, 它们见证了当年中国拥有 的最后一道山河抗战线, 也见证了八年抗战 最后的胜利与光荣。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征文四渡赤水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征文四渡赤水每当耳边响起《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歌声:“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便神思飞越,激情澎湃,有一种想寻觅红军“四渡赤水”足迹的冲动。
岁月留痕,当我冒着淅淅沥沥的雨,站在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渡口时,望着浊浪腾空,奔流不息的赤水河,品味红军长征史的厚重和深邃,仿佛感受到了中国革命波谲云诡的历史沧桑和所经历的苦难辉煌。
在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在中国革命跌宕起伏的历史舞台上,哪里是其涅磐重生、绝地逆转、刻骨铭心的神来之笔?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
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中央红军血战湘江之惨烈,从八万多人锐减到只有三万多人,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
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
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
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
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
湖南红色旅游之路寻访湖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湖南红色旅游之路寻访湖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近年来,湖南红色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穿越湖南的红色旅游之路,我们可以寻访到许多令人敬仰的湖南革命烈士,他们以英勇的事迹和无私的奉献,书写了湖南革命史的崭新一页。
他们的事迹不仅是对历史的回眸,更是对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传承。
本文将带您一同踏上湖南红色旅游之路,寻访湖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第一站:岳阳楼岳阳楼是湖南省岳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岳阳红色旅游的重要一站。
这座古老的楼阁承载了岳阳文化的厚重,同时也是湖南革命烈士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岳阳楼曾经是湖南抗日游击队的指挥中心。
许多革命烈士在这里秘密会议、策划抗日行动。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寻访岳阳楼,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些英勇的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第二站:韶山韶山位于湖南衡山县,是毛泽东的故乡。
韶山红色旅游区是湖南红色旅游的核心景区之一,这里保存着许多与毛泽东相关的历史文物和纪念建筑。
在韶山,我们可以参观毛泽东的故居,近距离感受他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寻访韶山,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毛泽东的思想与精神风貌,感受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奋斗和付出。
第三站:衡山衡山是湖南红色旅游的另一重要景区。
在衡山市区附近,有一座红军山,这里是红军长征时的中央红军主力经过的地方。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大壮举,中央红军在长征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寻访红军山,我们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红军军营遗址、战壕和革命烈士墓地等,这些都是红军长征时期的重要见证。
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烈士们浴血奋战的英勇决心和革命斗争的伟大意义。
第四站:湘潭湘潭作为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同样也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在湘潭市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湖南革命烈士相关的珍贵文物和遗迹。
湘潭是湖南革命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许多湖南革命烈士在这里开展抗日斗争和革命活动。
“追寻”伟人足迹赴湘小分队走进湖南
“追寻”伟人足迹赴湘小分队走进湖南
5月5-7日,人民日报采访组(人民日报社地方部主任牛一兵、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社长吕明军领队)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10名大学生共16人共同组成的“追寻”赴湘小分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赶赴韶山毛泽东故居、湖南宁乡刘少奇故居、湘潭彭德怀故居、汨罗任弼时故居、长沙杨开慧故居,寻访红色足迹,重温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深切感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追寻”赴湘小分队5日上午赴韶山采访参观,瞻仰毛主席铜像,在毛主席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了毛主席故居、毛泽东遗物馆、滴水洞;下午采访韶山村党支部,与由毛主席亲手创办的、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韶山村党支部进行了座谈采访,并听毛泽东堂侄、韶山管理局原副巡视员毛岸平老人讲述了毛主席当年的故事和韶山的变化。
6日,小分队登临花明楼,感悟“修养亭”,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在观看镌刻在青石板上刘少奇同志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手迹后,沉浸在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问题的思考中。
走进彭德怀纪念堂和故居,感受那段革命先烈书写的烽火岁月;走进任弼时故居,“追寻”小分队重温“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开慧乡,赴湘小分队两人一组,走进开慧乡的10户农家,重温伟人农户调查之路。
“追寻”赴湘小分队有不少学生学的是新闻专业,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更加清楚自己手中笔的分量。
拿起手中的笔,担起肩上的重担,从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学习他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开始,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做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
5月8-9日,“追寻”赴湘小分队还参观了岳麓书院与桔子洲头,深切感受“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及“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
长征路上鱼水情——湖南人民支援红军长征的故事
与桂东沙 田之 间,山上只有一条一 尺 在他 的带领 下,他们 乘着黑夜从藤蔓 下 滚去 。红 军 顺 利 占领 了石 壁 山天
多宽的羊肠小道。敌 军在此扼守,企 丛 生,蛇蝎 成群 的 山后石 壁夹缝 中, 险 ,并乘胜攻 占了濠头圩,突破 了敌
叠躬
维普资讯
自己的生活 而斗争 ,极 大地激 发 了工
“先堵后剿”的方针,消 灭中央红军 。
人 的斗争情绪 。党 的政策得 到了工人
郴县 、宜章地 区,是 中共地下党
群众 的热烈拥 护。
组织领 导的游击 队最 为活跃 的地 区。
1 9 34年 1 1月 , 红 军 长征 到 达 宜 章
在 白石渡,还积极开展 了扩大红
下:“打 !”霎时 间,条条火 舌从 石壁
道封锁线。封锁线上,碉堡 如林 ,敌
中央红 军为扫除这一前进路上 的 高 处,直 向坳 口敌人 阵地 猛扫过 去。
军如蚁 。汝城濠头圩是敌军驻守 的重 拦路虎,命令先头部 队必须 先期拿 下 这 突如其 来的枪声 ,打得敌 人乱作 一
要据点之一,其东北 的石壁 山,方 圆 石壁 山,撕破 敌人的天然屏障 。先头 团。他们做 梦也没有想 到红军会从 石
宣传 、得 到红军 的救济,纷纷赶来报
游 击队积极开展游击 战争 ,打击地方
名参加红军 。政治部 门前被围得水泄
反动武装,壮大 了革命力量。当红军
不通,工友们成群 结队,争先恐后要
抵达湘粤边境 ,他们 更加 四处 活动, 来城 内的白匪军害卟白红军的声威,深 求报名参军 。不 到两天时间,红军就
人精心 设置 的第二道封锁线,军委纵
渡碉 楼 的 民 团, 听到 红军 从 这里 过
五岭逶迤腾细浪——红军长征在湖南
一
年不食湘 江鱼 。 队过湘江。 担任湘江 战役总掩护任务 的 湘 江 战役 打 得异 常 血 腥激 红 三十四师 。 在掩 护全军渡过 湘 烈, 激战达一个星期。 江后 ,遭遇桂军两 个师 的堵截 , 蒋 介石 认 为 , 中央 红军 “ 流
一 一
毛 泽东长征 路过汝城时住过的地方
中央红军 突破第三道 封锁线 宜章 渡口
l 6
维普资讯
由于“ 倾领导者面对强敌和险 左” 境。 指挥失当 , 红军付 出了惨重代 兵员折损过半 。 徙 千里 。 四面受制 , 下山猛 虎 , 不 师政 委程 翠林 和大 批 指 战员 壮 价 , 湘军 与桂军 1 个 2 突破湘江后 。部队 中对 中央 难就擒 ” ,特 意写 信给前线 部队 烈 牺牲。同时 , 指挥 官打 气 。 要求 “ 容 红军 再 师封锁 了湘江 。师长陈树湘决定 决 策 层 的不 满情 绪 已经 非 常普 毋 突围到湘南打游击, 率余部30 0多 遍 。许多红军 指战员 开始反思 : 度生根 ” 。 人转战于道县 、 宁远 、 江华 、 山 红军什么 时候打过 这样的败仗 ? 蓝 1月 1 l是湘江战役 中红军 2 。 E 作战最激烈的一天 。清晨 , 湘军4 之 间 。 最后全部 壮烈牺牲 。陈树 为什 么一至 四次反“ 围剿” 能取得 围剿” 就要被迫 个师在飞机狂轰 滥炸 的配 合下 , 湘腹部 中弹重 伤 ,被敌人 抓住 。 胜利而第五次反“ 向红一师二线 阻击阵地扑来 。红 当敌兵押送他 至道 县泗马桥 时 , 出走 ?有些 了解毛泽东 当时处境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在湖南的长征与湖南人的长征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在湖南的长征与湖南人的长征作者:夏远生来源:《新湘评论·上半月》2016年第01期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三次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奉命先遣西征,会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发动湘西攻势,开辟以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长征开辟前进道路,进行战略策应,在湘征战一年有余。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人长征进至湘南,连续突破封锁线,血战湘江,又出广西进湘西南,仅余3万人通道转兵、进军贵州,在湖南前后征战两个月,开辟生路。
1935年11月,任弼时、贺龙率红二、六军团从桑植誓师长征,挺进湘中,由湘入黔,北上抗日。
工农红军三支雄师长征经过湖南今9个市州48个县市区的广大地区,谱写了长征史诗。
《十六字令·山》,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首作,其中第一首“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写的是长征入湘处湘南著名的八面山,通过独特的山色风光,神奇地揭示了长征精神的精髓要义。
毛泽东为此词作了注释: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这首民谣,讲的是人要服天的意思,但毛泽东却反其义而用之,强调山虽高峻险难,但红军毫不畏惧,人过要昂首,马过不下鞍,表达了坚强乐观、人定胜天的革命意志。
惊回首:湘江血战193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由江西的崇义猛扑湘粤边境的汝城、城口,进逼敌人第二道封锁线。
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配合下,红军摧毁敌人碉堡30余座,在城头、太来圩、大坪等地重创敌军。
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相继入湘,胜利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
11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乘胜由湘南向纵深挺进。
当红军向郴州、宜章西进时,蒋介石紧急颁布“堵剿”电令,命湘军、粤军在北起衡阳,经郴州、宜章至广东乐昌的交通线上构筑起第三道封锁线,然而旋即被红军瓦解。
探秘大别山深处,寻找红军长征的足迹
探秘大别山深处,寻找红军长征的足迹
探秘大别山,寻找红军长征的足迹
大别山位于中国东北,它是中国最大的山脉之一,又称“东北三大山”,有“东北第一山”之称。
大别山脉的深处,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历史背景。
1934年10月16日,红军从长征起点西安出发,1935年10月19日,红军经过漫长的长征,穿越大别山,进入哈尔滨。
大别山是红军长征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红军长征的一个重要象征。
探秘大别山深处,寻找红军长征的足迹,让我们一起重温红军的英勇历史。
大别山深处的红军长征足迹主要有以下几处:
首先,是红军长征第一次大突破的地方——松花江畔的河口。
1935年2月,红军突破松花江畔河口,穿越大别山,继续前进。
这是红军长征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今天,在大别山深处,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历史痕迹。
其次,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大别山脉深处的许多景点,如长白山、海拔4000多米的横断山、苏子沟、马蹄山等。
当时的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印记,让我们重温当年的英勇壮举,感受历史的磅礴之力。
最后,还有红军长征终点哈尔滨的红军营地,以及红军在大别山深处所建立的许多纪念碑。
在红军营地,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红军的阵地,感受当年的历史氛围,重温红军的英勇历史。
探秘大别山深处,寻找红军长征的足迹,不仅是一次历史旅行,更是一次精神之旅。
红军长征的英勇历史,在大别山的深处,仍旧流传着,让我们重温这段英勇的历史,让我们永远珍藏红军长征的英雄历史!。
一府三乡通江-中国红军之乡作文
一府三乡通江-中国红军之乡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一府三乡通江-中国红军之乡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它发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一个小村子里。
这个村子叫一府三乡通江,它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纪念地。
在1935年,红军途经这里时,曾与土匪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英勇顽强的战斗。
虽然红军伤亡惨重,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的种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村里有许多见证了那场战役的老人。
比如有一位叫老柿子的老人,他今年已经99岁啦!他曾是红军士兵,亲身参加了那场战斗。
老柿子爷爷总是乐呵呵地讲述当年的往事,好像那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他说,当时红军刚从四渡赤水戰役中突围出来,全线溃逃,伤亡惨重。
他们只带着很少的干粮,步行穿越湘西峻岭重重的大山。
大家都饥寒交迫,但依然斗志昂扬。
到了一府三乡,他们累坏了,正想休整时,竟遭到了土匪的袭击!土匪们人多势众,还骑着马。
双方就在山沟里展开了殊死搏斗。
老柿子爷爷说,枪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到处都是鲜血和呻吟声。
最终,红军用勇敢和智慧击退了土匪。
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有20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老柿子爷爷含着眼泪说,他的好几个战友就长眠在这里了。
战斗结束后,红军只能继续前进。
他们在村子里草草安置了牺牲战士,立下了一块简陋的纪念碑,就动身离开了。
老柿子说,走时大家都很不舍,因为这个小村庄见证了他们的英勇杀敌,也成为了革命事业的坟场。
从那以后,一府三乡通江就被称为"中国红军之乡"。
几十年过去了,这里早已面目全非。
但老柿子说,只要还有一口气,他就会永远铭记革命先烈,永远传颂红军的丰功伟绩。
我听了老人的讲述,心里既感动又自豪。
作为新一代,我们有责任铭记革命历史,牢记红军的可贵品质: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永不放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红军的事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府三乡通江啊,你是革命的摇篮,英雄的曲江。
观看四渡赤水心得体会
观看四渡赤水心得体会一次重温历史的四度赤水之旅在五月黄金周,我和我的家人来到贵州省遵义市赤水镇,参观赤水四渡,缅怀革命先烈。
这个小镇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长征时期的重要路线,也是中央苏区的中心地带。
赤水四渡是四次过赤水河的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象征。
赤水四渡分别在1935年1月、4月、8月、10月四次进行,每次渡河都以小艇冲锋险阻、踏浪奋进为主题。
这四次渡河,令党中央成功地实现了沿着贵州永顺、湖南会同、湖南安化的长征路线北上,长征胜利的意义在此不言而喻。
站在赤水河畔的时候,眺望着窄窄的河道和两岸陡峭的山壁,不禁感慨当年红军在此艰苦跋涉与艰险抉择中,用信仰与坚持,勇往直前。
这坚定的意志和他们从容不迫的态度,深深地震撼着我。
这种精神是无人可抵达的,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在游览中,我们还参观了赤水镇的两个红色革命纪念馆,分别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文物和革命遗迹。
通过观看展览和介绍,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的不朽价值,以及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这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和幸福生活,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热爱。
这次赤水之行,不仅仅是一次旅游,更是一次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激发精神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我不仅能够感受到当时红军长征的艰苦,从而更好的萌发出对于母国的爱国情感,还能够进一步地感受到送往举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感人,甚至是令人流泪的英勇壮举。
这让我感到,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们对于自己的事业有着不懈的追求,有着无尽的信念和干劲,最终我们一定会从黑暗的隧道之中走出来。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珍惜,更要保持一份艰苦奋斗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为自己不懈的奋斗,为实现中国梦,为追求幸福人生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矢志不渝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斗,为中国长足的发展献上我们的力量!。
红色回忆游览血战湘江纪念地
红色回忆游览血战湘江纪念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湘江血战是一座丰碑,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湘江血战纪念地位于湖南岳阳市临湘市,是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
近期,我有幸前往游览湘江血战纪念地,感受了这段红色回忆。
以下是我的游览经历。
早上,我乘坐公交车来到湘江血战纪念地。
纪念地的门口树立着一块简洁而庄重的石碑,上面刻着“湘江血战纪念地”几个大字,字迹深刻且端庄挺拔。
一进入纪念地,一座规模宏大的纪念塔映入眼帘,这座纪念塔高耸入云,象征着湘江血战的伟大历史。
我首先参观了湘江血战纪念馆。
纪念馆整洁有序,分为多个展厅。
在第一个展厅里,我看到了湘江血战的起因和背景介绍。
资料显示,为了阻止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进攻,中国人民军队奋勇抵抗,进行了一场浴血奋战,并最终保卫了湘江。
在展厅的墙上,展示了当时战斗的照片和文字记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我进入第二个展厅,这里主要介绍了湘江血战的具体过程。
展厅里陈列着各种军事模型,生动地还原了战斗的激烈场面。
在模型的旁边,有详细的解说文字,解释了湘江血战的重要意义和军事战略。
我读着文字,仿佛看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惨烈战斗。
继续向前走,我来到了第三个展厅,这里展示了湘江血战的胜利和背后的故事。
展厅里陈列了一些相关文件、照片和手稿,让我再次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抵抗日本侵略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牺牲。
参观完纪念馆,我来到湘江边的纪念广场。
这里矗立着一尊高达十几米的英雄纪念像,它以武装斗争的英勇姿态矗立在湘江之畔,庄重而威严。
在纪念像周围,摆放着花坛和红色旗帜,纪念着曾经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我驻足片刻,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和激动。
这座纪念地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革命烈士们的英勇和伟大。
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离开湘江血战纪念地时,我满怀敬意和思考。
红色回忆是我们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更是我们在今天继续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撑。
长征路上的故事
长征路上的故事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24年第32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读着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我们不禁会想起那段艰苦卓绝又伟大光辉的岁月。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断肠就义1934年12月初,中央红军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进行了一次惨烈的血战。
红军伤亡很大,由出发前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人。
在这场战斗中,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负责掩护中央机关转移。
主力红军西渡湘江后,敌军切断了他们的通道,全体官兵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尽弹药。
最后,除少数红军突出重围外,6000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江面。
中央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带领的百余名官兵在突围中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他本人腹部受重伤,不幸被捕。
在被敌军抬往县城的路上,他从昏迷中醒来,乘敌不备,用手伸进腹部伤口,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半条被子1934年11月上旬,突破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在汝城县境内进行了长征半个月来首次较长时间的休整。
红军纪律严明,战士们睡在屋檐下、空地上,不仅没有动村民的东西,还帮助村民打扫卫生、挑水等。
因为心疼这些战士,30多岁的村民徐解秀让三位女红军住到自己家里。
看到简陋的床铺上只铺着稻草和烂棉絮,女红军便拿出她们唯一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母子合盖。
临走时,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难熬,三位女红军执意把被子留给她,但徐解秀坚决不同意。
推来推去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索性找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还留下两句话:“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敌人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生活。
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的,送您一床新被子。
”抱着半条被子,徐解秀满含泪水,送了女红军一程又一程。
半截皮带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274团8连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的困境,官兵们只好挖野菜、吃草根。
关于参观四渡赤水之三渡口的报道
关于参观四渡赤水之三渡口的报道【参观四渡赤水之三渡口】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着一个充满着历史和英雄情怀的地方,那就是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的四渡赤水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保存着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四渡赤水的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三渡口。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馆,并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精神和顽强毅力。
四渡赤水是指红军在1935年长征时,从四川黔江激流勇进,先后四次渡过赤水河的历史事件。
其中第三次渡赤水的战斗尤为激烈,也更为壮烈。
当时,在红军困顿和被敌人追赶的情况下,红军出奇制胜,跨越赤水河,最终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打开了抗日战争的新篇章。
我参观的三渡口,位于赤水河的上游,是红军第三次渡河的关键地点。
这里有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悬索桥,从桥上可以俯瞰整个赤水河和周边的山脉。
站在桥上,我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红军战士们奋勇渡河的场景,无畏的英勇精神令人钦佩。
据导游介绍,红军第三次渡河选址的最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河道比较宽阔,并且两岸的地势相对平坦,便于红军渡河和阵地布置。
这座悬索桥则是为了保证红军渡河的安全而建造的。
这座桥长约200米,由大约20根粗大的铁链组成,铺设着木制的桥面和护栏。
桥身看上去有些陈旧,但依然给人一种坚固和庄重的感觉。
在桥边的纪念碑上,刻着“红军抗日第三次渡赤水纪念碑”几个大字。
碑文上详细记载了红军第三次渡赤水的战斗情况和胜利的重要意义。
我仔细阅读了碑文,了解到这次战斗是红军迎接长征胜利和抗日战争的开端,对于中国革命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除了桥和纪念碑,三渡口的周边还有一些供游客参观的展览馆和陈列室。
在这些场所,我看到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和实物展品,这些宝贵的物证记录了当年的红军战斗情况和英勇事迹。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红军。
他戴着一顶老旧的红军帽,穿着破旧的军装,面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自愿给我们讲解了红军的艰苦奋斗和胜利抗敌的故事。
他的讲解中充满了激情和豪情,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品质。
长征中的湖南故事
长征中的湖南故事
长征时期,湖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重要战略区域。
湖南的革命力量在长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留下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故事。
湖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许多著名的共产党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都出生在湖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南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湖南的红军在长征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
红军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长期的追击,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在湖南的战役中,红军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湖南的群众在长征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积极参与到红军的斗争中,提供了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
湖南的农民和工人群众对红军表示热烈的支持,为红军提供了粮食和补给。
他们在红军经过的地方组织起来,为红军提供后勤支持,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湖南的革命精神也在长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许多湖南的革命志士在长征中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斗志和牺牲精神。
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红军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长征中的湖南故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一页。
湖南的红军和湖南的人民在长征中表现出的英勇斗志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湖南的故事不仅让我们铭记历史,更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年级四班红色足迹征文
探访红色足迹之马矢奏春创作
高阳小学四年级四班张昭君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轻易,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澎湃走泥丸……”很早就听说过红军长征的壮烈诗篇和故事.直到我们认真学习了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80年前, 红军战士们经过千山万水, 翻山越岭, 战胜一系列人为和自然灾害.过了雪山, 翻了草地.经过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灾难和险阻, 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 最终三军汇集.听说过他们四渡赤水的聪慧才华, 听说过他们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壮烈.在这一个又一个的苦难面前, 可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服的品质在他们心中燃烧, 支撑着他们不竭的取得新胜利.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 一座座年夜楼拔地而起, 开发区星罗棋布, 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 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长征精神.在学校里, 我们要帮手、关心身边的小同学, 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里, 我们要尊敬父母……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红军战士的不服不挠, 顽强奋斗的品质, 没有什么困难是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法式;其次,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为国为民奋斗自身的精神信念, 我们也应该心系祖国, 时刻想着好好学习, 长年夜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最后, 我们还应该珍惜和平, 努力学习, 希望有一天能够报销国家!
(指导教师:闫肃)。
研学去桑植红军出发地日记
研学去桑植红军出发地日记2021年7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前往湖南省桑植县,探寻红军出发地的历史足迹。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
7月10日,我们一行人从学校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桑植县。
在县城的红军广场,我们看到了一尊高大的毛泽东铜像,他的面容庄重,目光坚定,让人感受到了他的伟大。
在广场的另一侧,是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上面刻着“红军长征出发地”几个大字,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7月11日,我们来到了桑植县的红军出发地。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起点,也是红军长征的历史见证地。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座红军长征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在纪念馆的展厅里,我们看到了一张张红军战士的照片,他们的面容坚毅,目光坚定,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和坚韧。
7月12日,我们来到了桑植县的红军出发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高耸入云,上面刻着“红军长征出发地”几个大字,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在纪念碑的周围,是一片绿树成荫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在这里,我们举行了一次简短而庄重的纪念仪式,向革命先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7月13日,我们来到了桑植县的红军出发地纪念园。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历史见证地,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纪念地。
在纪念园的中心,是一座高大的红军长征纪念碑,上面刻着“红军长征出发地”几个大字,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在纪念园的周围,是一片绿树成荫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在这里,我们举行了一次简短而庄重的纪念仪式,向革命先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7月14日,我们来到了桑植县的红军出发地纪念碑广场。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历史见证地,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纪念地。
在广场的中心,是一座高大的红军长征纪念碑,上面刻着“红军长征出发地”几个大字,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在广场的周围,是一片绿树成荫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 南 成 为这 场 持 久 的 漫 漫征 途 中重 要 的 一 站 ,也 是 重 要 的起 点 ,万 里 长 征
从 此始 。从 郴 州 、永 州 、邵 阳 、怀 化 、 张 家界 再 到 湘 西 ,这 一路 的红 色 ,让 人
丽 而 富饶 的土 地 上 洒 下 了 中 国工 农 红 军 不 朽 的热 血 。 红 军 不怕 远 征难 ,只 因为 国为 民。
寨前圩8 岁的朱 1 耀煌的 父亲曾给
红军 带 路 。
战 争 ,建 立根 据 地 。但 随后 马上 发 现 条
件不适合 ,8 6 月2 日,红军便离开了阳明
山。
红军在 阳明山的时 间很短 ,却付出
临 的艰 巨任务 。
到8 1 日晚离 开 ,红 六军 团在寨 前 圩 军 团在 寨 前 圩 94 月 2
的 河 滩 上 ,召 开 了 连 以 上 干 部 参 加 的庆 祝 突 围胜利 、誓 师 西征 的大 会 。
文 依 稀
誓 师 大 人 。不 陈 出版 的
披露 :
第 二 次 国 内革 命 战 争 时 期 ,桂 东 县 属 湘 赣 革 命 根 据 地 的 组 成 部分 ,红 军 独 立 四 团 ,就 是 以 桂 东 为 自己 的 活 动 范 围 的 。寨 前 圩 则 是 井 冈 山 革命 根 据地 的 重 要 游 击 区和 物 资 补 给 基 地 。参 加农 民协
九十 周 年之 际推 出红 色旅 游 特 辑 的主 旨 。翻开 一 页 页 红色 地 理 ,重温 那 些
熟悉 的地 方 ,看 前辈 少年 们 的激 情 飞
扬 ,以壮今 天 的青春 热血 。
韶 山 、 浏 阳 、 郴 州 、 湘 西 、 长 沙 、常 德 ……
-:红涅 关 旅 {征 军 的 之。 I , 粲键 j {
“ 色 地 理 ” 系 列 报 到 ,主 要 重 现 红 红
军 长 征 在湖 南 的足 迹 以及 在 湖 南爆 发 的革 命事 件遗 址 的现状 。
很 多时 候 ,在 路上 的脚 步 需 要 迈
得 更 为 勇敢 坚 定 一 点 ,旅途 与人 生亦 同 ;这 也 是 此 次 借 中 国 共 产 党 成 立
之 处 如入 无人 之 境 ,红 六 军 团首 长 判 断
敌人 在 湘 江沿 线 少 有 重 兵 把 守 。 为 争 取
时机 , 占领 新 田县 城 后 ,红 六 军 团 在 离
中共 资 兴 苏 维 埃 第 一 次会 议 旧址 。
0 国土 84 资露导 W W h g。 c m 刊 W n tI 。
红 军 从 祠 堂 前 过 ,好 多 人 家 里 都 住 了 红 军 ,祠 堂 里 也 住得 有 。杀 了猪 鸭 ,都 花 了 钱 买 。有 一 个 人 骑 了 马 , 个 子 不 高 ,住 在祠 堂里 。晚 上 ,就 在 祠 堂 里 开
会 。”
按 照小源会议确定的思路 ,红六 军
团 于 8 2 日离 开 新 田 ,辗 转 至 零 陵 东 月 1 南 的 阳 明 山 地 区 ,准备 在 那 里 开 展 游 击
l 理 ・“ 地 系列 一 I 地 红色 理” 之
编 者 按 :2 1 年 7 , 中国 共 产 0 1 月
党 建 党 9 周年 ;1 月 ,辛 亥 革 命 1 0 O O 0
周年 。 为 了纪 念 这 两 件 重大 革 命 事 件 ,
国土 资 源 导 刊 地 理 栏 目决定 推 出
不会 知道 , 自己脚 下 踩 的这 块 土 地 会
什 么 特殊 的 意义 —
那 块 纪 念 牌 上 白
红 字 写着 “ 农 红 军 长 征 先 遣 队 — —坌 工 六军 团庆 祝 突围胜 利 誓师西 征 大会 l l
桂东:寨前誓师。万里长征从此始
桂 东 县 ,寨前 圩 。
一
址 ”。
水 声 哗 哗 ,微 波荡 漾 … …如 果 不 是 菜 地
一
军 )、红 二 六 军 团都 先 后 在 这 片 江南 美
侧 竖 立 的 那 块 纪 念 牌 提 醒 , 也 许 她
o 2 国 赉 导 W 9 l。 8 土 嚣 刊W W n 。c h t m《
。 。
_
追寻三湘四水间的长征足迹
“ 一 天 ,天 气 格 外 炎 热 ,部 队 从 这 各 个 方 向 赶 来 ,聚 集 在 寨 前 圩 村 边 的一
个 河 滩 上 。干 部 战 士们 的 衣 衫 都 被 汗 水
浸 透 了 ,但 每 个 人 的脸 上 ,都 流 露 出突
人 ,扎
枪 ,一个个精神 抖擞地上 了讲 台。大会
了血 的代 价 。
“ 几 个人 讲 话 的声 音很 洪亮 , 那 站很 远都 可 以 听见 ,并 且 不 时 激 起 一 阵 叉 一 阵掌 声 。 当时 ,大 家 还 喊 了 很 多 口
时 间只 有 短 短 一 天 半 时 间 。但 这短 短 的 几 十 个 小 时 ,却 在 中 国共 产党 历 史 上 留
况 ,红军 也 就没 有挽 留他 了 ”。
力 部 队进 驻新 田县城 。到 8 2 月2 日下午 撤
离 ,红 六 军 团 在 新 田县 城 驻 扎 了两 天 一
夜。
由于 连 日征 战所 向披 靡 ,红 军 所 到
“ 是 ,红 军 给 我 家 留 了5 谷 。 但 担 l 年后 即 1 4 年 ,我 大 哥被 国 民党 军 抓 O 4 9 丁 ,两 年 后 就死 在 外 面 ,骨头 都 没 有 回
来 。”
县 城 不 远 的 莲 花 乡 小 源 村 召开 了全 军 团
通 过 寨 前 圩 誓 师 大 会 ,广 大 指 战员 认 识 到 ,这 次 突 围 远 征 ,不单 纯 是 到外 线 牵 制 敌 人 ,而 且 是 为 了 实 现极 为重 要
的红军 战 略 大转 移 。 从 13 年8 1 日中午 到达 寨 前圩 , 94 月 1
@文 图/ U 支 许生
“ 择 在 寨 前 圩 誓 师 ,不 是 偶 然 选
会 和农 民 自卫 队 的人 员 很 快 发 展 到 近 万
人。
围胜 利
当
的 。” 走 在 寨 前 圩 老 街 当 年红 军 曾 经走 过的石板路上 , “ 工农 红 军 在桂 东革 命
活 动 纪念 馆 ”原 馆 长 肖行 和 说 。
以上干部会议 ,分析 敌情 ,决定抢渡湘
江 ,然 后 向新 化 、溆 浦地 区前进 。
红 军开 会 的地 点是 村 里 的小源公 祠 ,又 叫 “ 丽正 书斋 ” 。 当时 只有 1岁 2
的 小 源 村 村 民 刘 祖 贵 家 就 住 在 书 斋 附
近。
“ 都讲走 ( )红军 了要躲起来 , 过 我人小 ,不怕 ,就偷偷地 看红军 。好多
为它迈出了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的第
一
步。
双牌 :血洒 阳明 山 。付 出 了血 的代价
桂 东寨 前 圩 誓 师 后 ,红 六 军 团 千 里 迂 回大湘 南 。 1 3 年 8 2 日清 晨 ,红 六 军 团 主 94 月 1
来 父 亲告 诉 我 说 ,分 别 时 ,红 军 动 员他 参 加 红 军 ,父 亲 考 虑 到 家 里 有 八 九 口 人 ,需 要 劳 力 ,便 向 红 军 首 长 说 明 了情
— —
1 3 年 8 7日下 午 , 红 六 94 月
迷 醉 ,也 让 人动 容 。
红 六 军 团 、红 一 方 面 军 ( 央 红 中
名 村 妇 正 蹲在 汶 水 河 畔 洗 衣 服 ,
团9 o 多 名 将 士 ,从 江 西 遂川 的横 石 d 70 发 , 日夜 兼 程 ,英 勇 战 斗 ,于 1 日中 1 抵 达桂 东 寨前 圩 。
下 了令 人 回味 无 穷 的 转折 性 的一 笔 ,因
号, 口号震天 ,好像有 ‘ 红军万岁 ’、
‘ 利 属 于 我 们 ’之 类 !” 陈祥 文 说 : 胜 “ 师 大 会 结 束 后 陕黑 了 ,他 们 连夜 誓 离 开 了寨 前圩 。 ”
8 岁 的 新 桥 村 民朱 耀 煌 回忆 说 ,红 1 军 离 开 的 当 晚 ,父 亲 朱 百 福 和 叔 叔 两 人 为 红军 带 路 到沙 田 ,走 了2 华 里 , “ 0 后
开 始 之 后 ,任弼 时首 先 {话 。 他 以 党 中 井 央 代 表 身份 ,申 明 了纪 律 ,做 了动 员 , 并 正 式 宣 布成 立 红 六 军 团领 导 机 关 。萧 克 、王 震 也 分 别 讲 了话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说 明 了红 六 军 团 西 征 的 目的 、意 义 和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