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的课程设计
移动应用开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掌握开发环境的搭建与使用;2. 学会使用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Java、Kotlin、Xcode等;3. 掌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原则和布局方法,能独立设计美观、易用的用户界面;4. 了解移动应用的发布与测试流程,掌握基本的应用调试技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和开发工具,独立完成简单的移动应用项目;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较为复杂的移动应用开发任务;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编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移动应用开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3. 增强学生的版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移动应用领域的前沿动态,提高其时代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移动应用开发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移动应用开发概述- 了解移动应用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市场现状;- 熟悉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及开发平台。
2. 开发环境搭建- 安装并配置Android Studio、Xcode等开发工具;- 学习使用模拟器和真机进行应用测试。
3. 编程语言基础- 掌握Java、Kotlin、Swift等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 学习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理解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等概念。
2024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大数据技术涌现出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在培养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如何掌握大数据技术,懂其原理、应用和开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为2024级的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制定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满足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市场需求。
二、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大数据技术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具备自学能力,分析问题、推理解决问题、系统思维、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三、培养计划
1、基础理论课程: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系统学习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以打好基础。
2、基础技能课程:学生需要掌握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等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数据库和编程技能,以及云计算、移动应用等最新技术。
3、拓展学习课程:学生需要学习机器学习、算法、互联网技术,要熟悉流行的开源框架,增强应用能力。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是指使用移动通信、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各种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需求的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基础的人才;2.培养掌握移动互联应用开发技术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4.培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5.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移动通信原理、互联网技术基础等;(2)专业课程:包括移动应用开发、移动用户界面设计、移动互联应用测试等;(3)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项目实训和实习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教学(1)建设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搭建适合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的实验环境;(2)实验课程: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实训(1)开展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移动互联应用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习实训(1)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提供实际工作场景下的技术培训和经验积累;(2)实习报告与总结: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实习报告和总结,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效果等,以便于对实习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5.专业素质培养(1)外语教育:开设外语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外语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能力;(2)人文社科教育:通过开设相关人文社科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doc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开发已经成为IT行业的热门领域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移动应用开发能力的人才,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课程。
然而,由于行业发展迅速,各种技术不断更新,导致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备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和学习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课程目标1.1 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移动应用的能力。
1.2 熟悉移动应用开发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使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参与到开发工作中。
二、课程内容2.1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1)移动应用开发概述(2)移动应用开发环境搭建(3)移动应用开发工具介绍(4)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基础(5)移动应用导航和布局设计2.2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1)移动应用开发语言介绍(2)移动应用开发框架(3)移动应用网络通信技术(4)移动应用数据库应用(5)移动应用性能优化和调试2.3 移动应用开发实践(1)移动应用实战项目(2)移动应用开发流程和方法(3)移动应用测试和发布(4)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设计(5)移动应用开发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3.2 项目驱动教学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资源共享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机制,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四、教学评估4.1 平时作业学生需要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和项目任务,以检验其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能力。
4.2 期末考核通过期末考核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表现。
4.3 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项目,对于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价。
202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篇_2
202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与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软件需求分析、软件系统设计、程序实现及其测试、搭建等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与运营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3)掌握搭建的基本知识;(4)掌握移动互联软件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1)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能力;(2)具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现的能力;(3)具备开发互联网及移动应用软件的能力;(4)具备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能力;(5)具备文献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综合素质要求: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好的身心素质。
4、适宜就业方向:在计算机软件、移动信息服务、设计与开发等行业,从事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和运营维护等工作。
三、修业年限准学制2年,学习期限为2-3年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55个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2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强,提高学生就业为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教学方式也以实践为主,并面向企业发展。
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为此需引进项目化课程体系,完善和革新传统的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而提高质量,构造符合自己专业特色的课程,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便。
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特色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结合了动画和漫画两者的特色,要求学生在掌握动画设计理念的同时,也要熟悉动漫设计并能实际操作。
另外,该专业也需要学生及时了解影视界的发展方向,熟悉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些都是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独有的特色。
项目化课程体系项目化课程指的是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以学习任务为核心,有目的的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并完成所安排的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计算机软件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移动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单元测试能力,能够根据设计的要求开发移动设备软件和移动Web应用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计算机桌面软件及移动互联网软件编程、测试、系统支持等方面领域,能够从事程序开发与应用岗位、前端开发及技术支持岗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表1软件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四、培养规格(一)能力要求1.通用基础能力(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2)具备较好的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3)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5)熟悉劳动与安全保护规程。
(6)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专业基础能力(1)计算机的应用及维护能力;(2)软件系统运营维护能力;(3)掌握计算机软件关键推广技术,较强的关键字推广能力;(4)熟练查询各种资料,并加以修理、分析与处理能力;(5)较强的代码阅读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和软件系统设置和维护能力。
3.专业核心能力(1)简单算法设计能力(2)数据库设计能力(3)软件界面设计能力(4)移动平台开发能力(5)对开发的移动平台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能力4.职业核心能力(1)具有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
(2)具有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及判断能力。
(3)具有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能力。
(二)知识要求(1)掌握计算机组成和操作系统基础知识(2)掌握网络基础知识(3)掌握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知识(4)掌握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知识(5)掌握数据库基础知识(6)掌握网页设计基础知识(7)掌握Android等移动平台应用开发技术(三)素质要求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文档写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3G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
基于3G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摘要:3g技术迅猛发展,以3g为核心的移动技术已成为通信行业学习的主要领域。
高职院校作为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时,除了要求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教学课程,同时实行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满足当前市场对3g应用开发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3g;移动应用开发;学习模式中图分类号:tp311.52-4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则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3g(3rd generation)技术即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蜂窝通信技术,涉及cdma、wcdma、td-scdma等通信行业标准。
当前,移动应用开发所基于的主流平台有symbian、apple ios、android等七种。
未来3g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纵向深度发展,而3g移动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也将快速增长。
1 3g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的市场需求3g移动应用的兴起,it开发人员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企业需要大批具备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据统计,仅2011年,3g应用开发人才的缺口就在100万人以上,然而当前市场能够满足此类需求的人才却非常少。
当前,移动应用开发所基于的主流平台有symbian、apple ios、android、linux、windows phone、webos七种。
从市场占有份额情况看,ios和android系统以其智能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发展最为迅速,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 3g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模式2.1 3g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强大的市场需求,3g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的严重匮乏促使各方都在积极整合资源,推出专业化的3g特色教学教育。
3g移动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因此其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具有如下特点:(1)课程内容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不断融入新技术方面的应用需求,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课程设计,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
移动应用开发教案
移动应用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使学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流程和关键技术。
3、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创新,能够设计并开发出简单的移动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移动应用开发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发布。
(2)主流移动开发平台(如 Android 和 iOS)的特点和开发工具的使用。
(3)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难点(1)掌握移动应用中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
(2)解决移动应用在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问题。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移动应用开发的流程和技术应用。
3、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热门的移动应用,如微信、支付宝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应用的功能和特点。
(2)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如社交、娱乐、教育、医疗等。
2、移动应用开发基础(1)讲解移动应用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如从原生应用到混合应用、跨平台应用的发展。
3、移动开发平台(1)详细介绍主流的移动开发平台,如 Android 和 iOS。
Android 平台:介绍 Android 系统的架构、开发环境的搭建(如Android Studio 的安装和配置)、编程语言(Java 或 Kotlin)。
iOS 平台:讲解 iOS 系统的特点、开发工具(Xcode)的使用、编程语言(ObjectiveC 或 Swift)。
(2)比较两个平台的优缺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方向。
4、移动应用开发流程(1)需求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确定应用的目标用户、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计算机科学及技术(移动互联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互联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互联方向)专业(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rection of Mobile Internet) ),专业代码:080901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移动互联网方向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了解服务外包理论,能从事移动互联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以及相关的服务外包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移动互联网方面的软件理论与技术、在移动平台上开发软件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 掌握移动互联网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掌握移动平台软件项目工程化研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移动互联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专业技能,熟悉移动互联软件行业标准和流程规范;4. 了解计算机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互联方向的前沿动态;5. 具有研究和开发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系统、移动设备软件系统及进行软件体系架构的能力;6. 能够用英语阅读专业书刊、撰写专业文档和进行初级的业务交流;7. 了解服务外包理论、行业发展情况,掌握服务外包基本业务模式。
8.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高强度的社会工作;9. 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和互联网创新思维,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及移动互联产业快速发展的特点。
四、修业年限学制四年;基本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Java SE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SSH—J2EE轻量级解决方案、Android程序设计、Android特色应用开发、Object C程序开发、IOS 程序开发。
基于Android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程课程类别:理论含实践课程(理实结合)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课程的开设依据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手机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课程按照理论实践一体、课内外互补、课堂教学与培优工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通过班级讲授、团队学习、个体辅导、展示交流、技能大赛等手段,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高职学生递进式培养。
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以Android平台作为本门课程的主要开发平台,采用若干案例,64学时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在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室进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程负责讲授知识,指导移动应用项目开发。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基础》、《Java桌面软件项目开发》、《Java程序设计基础》、《JavaWeb应用开发》。
后续课程:《毕业顶岗实习》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开发相关知识,掌握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结合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独立自主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
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沟通、自我学习的品行、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创业导向与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导向
鼓励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素质,提供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 服务。
创新创业教育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商业模式、融资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供创业实践 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业项目,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推行小班化教学、分组教学等 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
学质量。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
养。
07 就业创业导向与 服务体系
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教育
就业导向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移动通信行业 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在行业中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发展教育
移动通信行业是当前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移动通信网 络将更加快速、稳定、智能。
移动应用开发市场前景广阔,各种新型应用不断涌现,为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提供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销售市场持续增长,对技术销售工程师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02 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结构
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实践环节与创新创业教育
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 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 础知识。
涵盖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原理 、无线通信网络、通信协议与 标准等课程,让学生深入掌握 移动通信的核心知识。
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开 设多个方向课程,如5G技术、 物联网、智能家居等,让学生 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 选择合适的课程。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在未来有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现代软件专业人才,要求他们具备技术
知识、技术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以应付新的挑战,具备以下
特点:
1、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软件系统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术,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
2、熟悉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分析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技术支持、运行维护等技术流程,具有良好的软件技术与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3、具备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相关的管理能力,能够结合公司战略,
制定软件开发计划,组织项目的进展,指导项目团队,协调资源,监控进程,达成项目目标;
4、具备软件应用环境的深刻理解,能够识别系统需求,经过分析,
综合考虑,搭建复杂软件系统,并能够有效的使用高新技术进行开发与应用;
二、培养计划
1、基础理论教育:内容有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数据结构和复杂
性理论、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工具应用、计算机基础等等;
2、技术实践:包括软件开发实践、软件复杂性分析实践、项目管理
实践、软件工具使用实践。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标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应用专业背景的人才,满足不断增长的移动应用开发行业需求。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技能和能力:
- 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 熟练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相关工具和平台;
- 具备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问题解决的能力;
- 能够进行移动应用的设计和开发;
-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
- 移动应用设计与界面开发
- 移动应用前端开发
- 移动应用后端开发
- 移动应用测试与调试
拓展课程
- 移动应用开发实践项目
- 移动应用安全与隐私保护
- 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
- 移动应用数据管理与云服务
- 移动应用创新与市场营销
实践与实
本专业侧重实践与实的培养,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并具备实际工作经验。
学生将参与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实践,并有机会在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
就业方向
毕业后,学生可在以下领域就业:
- 移动应用开发公司
- IT咨询与解决方案公司
- 移动应用创业公司
- 移动应用部门
结束语
本方案致力于培养具备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应用专业背景的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和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移动应
用开发相关岗位。
我们相信,通过本方案的培养,学生将能够在移
动应用开发领域取得优秀的成绩,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图1 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模型图
2.5.2 课程设置
本专业在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中引入岗位职业技能标准及行业标准(规范),并将HTML网页设计、Android编程技术开发课程设定为专业技能竞赛课程。
对原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设置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顶岗实习及单列实习实训课程等几个部分,构建“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技能证书”相融通的
图2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的设计方法,贯穿工学结合主线,使培养的人才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服务于区级经济和社会发展。
因此,研究高职移。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驱动的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
3
软件工程和 UML
3
计算机专业英语
2
职业素养提 沟通技巧
2
升课
I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市场营销
2
课时 72 72 72 72 54 72 72 72 72 54 54 54 54 36 36 36
2.2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探索教学模式 的变革
职业技能大赛引入的是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具有一定的真实应用场景和实用性,对学生的专 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学校对 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 具有项目化、工程化的思想,注重学生工程实践 能力的培养。
表 1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性质
课程名
学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
Android 程序设计
4
Android 移动开发进阶
4
移动应用测试技术
4
专业核心课 数据结构
3
Java Web 应用技术
4
Java EE 框架技术
4
移动应用开发实践
3
移动应用开发高级实践
3
移动应用交互设计
3
微信小程序技术
3
专业选修课 IT 项目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LGCQ04-07);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改项目(JG201332)。 第一作者简介:刘小飞,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240845609@。
计算机教育
38
Computer Education
2018
上述问题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严重 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影响学生参与 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从而影响专业的发展和学 生的就业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对专业人才的培 养模式进行改革。
高职 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移动应用开发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移动应用开发基础:包括移动应用开发原理、移动应用开发工具和平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前端开发: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以及移动端界面设计和布局等内容。
-后端开发:包括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服务器端编程语言(如Java、PHP)等后端开发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框架:学习常用的移动应用开发框架,如React Native、Flutter等,掌握快速开发移动应用的方法。
-用户体验设计:了解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注重用户交互和界面设计的优化。
2. 实践项目:-每学期安排一至两个移动应用开发项目,让学生实际参与团队合作开发,从需求分析、设计到开发和测试全过程。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移动应用开发比赛,提供机会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技能。
3. 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合作的实习机会,让他们接触真实项目和工作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与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士互动,拓宽视野并获取行业动态。
4. 导师指导:-每位学生分配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导师应鼓励学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5. 资源支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软件资源,保持与行业最新技术接轨。
-建立实验室或工作室,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6. 职业素养培养:-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自我品牌塑造。
7.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需完成一项移动应用开发相关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展示他们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培养方案,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将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可以适应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需求,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
移动应用开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研究
文化视野429移动应用开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研究白玉羚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摘要:本文以目前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移动应用开发岗位的需求情况为依据,对该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社会调研和全面分析,全面的阐述了本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调研的对象及研究方法,深入的探讨了移动应用开发行业的产业需求以及移动应用开发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
旨在得出精确结论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App 开发;人才需求;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8-0429-01一、前言目前移动应用开发行业的各类产品受到热捧,极大的服务社会并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大量的潜在就业岗位,近些年就业率持续上升。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受益[1],新技术应用得到了明确认可。
目前移动应用开发行业的各类产品受到热捧,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大量的潜在就业岗位[2]。
研究App 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有助于调整专业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就业实际技能,诠释职业院校服务于社会的办学宗旨[3]。
二、App 行业市场调研目的及重点调研的目的在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深化课程改革。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虽然有着一定的体系,但具体实施起来总是各个课程独自实施,缺少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针对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就业岗位不明确,教学的时候导致“无所学”,就业的时候导致“无所用”。
鉴于此,部分职业院校引入了校企合作办学,旨在学生针对实际岗位学做一体化,提升就业技能。
本次调研的着重点在于:1.移动应用开发技术领域有哪些岗位群。
2.相对应的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及岗位关键职业素质。
3.优化课程,深化教育改革方向。
三、调研对象与研究方法在北京以及东北地区软件服务业发达的沈阳、大连、长春等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主要走访了北京中关村、沈阳软件园、大连软件园、长春软件外包服务基地,并且对四个大城市相关的软件服务开发企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毕业生进行询问,询问的主要内容涉及人才需求、岗位竞争、行业发展前景等,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数据。
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一、基本情况(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代码: 610212(二)教育类型、学历层次与招生对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二至五年毕业学分:最低毕业学分是132(四)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培养面向各类移动互联网软件行业、软件开发企业、IT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事业单位承担Android/IOS软件开发、Android/IOS应用测试、网站开发、网页设计、网站编辑、移动互联软件售前/售后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工作岗位是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互联网营销师、移动互联软件售前/售后支持等。
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发展岗位是移动应用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实施工程师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适应从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开发类一线岗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要求1、基础知识(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3)掌握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安全规范。
2、专业知识(1)掌握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企业级开发技术→云服务应用技术为主线的WEB应用软件开发设计知识;(2)掌握以Android开发技术基础→Android高级开发技术→企业应用开发为主线的智能手机软件开发设计知识。
(3)掌握以数据库技术原理→Mysql/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技术为主线的数据库分析、设计、管理和维护知识;(4)掌握以网页制作→图像处理技术→云服务应用技术→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为主线的网站建设、管理、网络营销、运营知识;(5)掌握以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为主线的软件项目管理及测试知识;(二)能力要求1、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并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2)具有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3)具有独立制作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完成任务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一、基本情况(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代码: 610212(二)教育类型、学历层次与招生对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二至五年毕业学分:最低毕业学分是132(四)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培养面向各类移动互联网软件行业、软件开发企业、IT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事业单位承担Android/IOS软件开发、Android/IOS 应用测试、网站开发、网页设计、网站编辑、移动互联软件售前/售后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工作岗位是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互联网营销师、移动互联软件售前/售后支持等。
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发展岗位是移动应用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实施工程师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适应从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开发类一线岗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要求1、基础知识(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2)掌握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3)掌握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安全规范。
2、专业知识(1)掌握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企业级开发技术→云服务应用技术为主线的WEB应用软件开发设计知识;(2)掌握以Android开发技术基础→Android高级开发技术→企业应用开发为主线的智能手机软件开发设计知识。
(3)掌握以数据库技术原理→Mysql/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技术为主线的数据库分析、设计、管理和维护知识;(4)掌握以网页制作→图像处理技术→云服务应用技术→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为主线的网站建设、管理、网络营销、运营知识;(5)掌握以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为主线的软件项目管理及测试知识;(二)能力要求1、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并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2)具有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3)具有独立制作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完成任务的能力。
2、专业能力(1)能根据需求开发Andorid/IOS移动应用程序;(2)能根据要求进行移动Web网站设计与更新和维护工作;(3)能按策划需求实现手机游戏;(4)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测试软件,用正确的方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测试;(5)能按照正确格式书写软件设计及测试文档。
3、社会能力(1)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2)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写作能力;(3)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素质要求1、基本素质(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
(2)具有科学的认知理念、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具有科学、独立的思考和辨识能力;自强、自立、自爱;具有正确的审美观;言谈举止符合行为礼仪;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3)身体健康,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和个人发展目标;心理健康,有积极、向上、阳光的人生态度;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职业素质(1)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崇尚技能、诚实守信,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操作规程;(3)具有较强的安全、节约、环保意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创新工作方法。
(四)毕业要求本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即学生毕业时,不仅要获取毕业证书,还要获得获得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技能证”或“行业上岗证”一个。
(1)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达到最低毕业学分134;(2)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类能力培养)获得8学分以上;(3)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本专业是基于移动应用技术开发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学校“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校企共同组织实施“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地区行业企业人才规格需求,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阶段性需要,确定核心课程和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网络管理员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需要的职业岗位。
能力定向培养,就业单位分散的特点。
因此,专业建设的突破点是在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一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
主要取得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如: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程序员、软件设计师、软件评测师、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等。
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入门水平。
“证书性学习”阶段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入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择业、乐业、创业和个性发展打下基础。
坚持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将知识融入到职业技能训练之中,课程开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课程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软件工程项目”安排教学。
以达到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较高水平。
“生产性实训”围绕“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职业能力安排理论与实际一体化的课程。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按照软件企业工程规范设计学习领域,重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软件相关企业顶岗工作。
以达到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应具备必要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
“顶岗性实习”围绕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设计课程,在校内安排企业真实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外以实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安排顶岗实习。
3.课程设置基于知识的应用,基于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
按企业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整合设计出对应三项典型工作任务和根据能力递进的课程进度安排。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性质、内容和职责,筛选出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归纳出相应的职业行动领域,并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将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融入课程内容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二)综合素质课程构建本专业从通识教育公共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两方面构成综合素质课程。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规划未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专业课程体系构建1、岗位职业能力分析2、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与行业企业共同开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本专业按照基本技能层次实践、专业技能层次实践和综合与创新层次实践的培养要求递进顺序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以及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以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实践、理实一体)、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专项职业技能训练、职业岗位综合实训、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方式(1)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实践: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实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设计,且实践部分学时达到50%以上的课程,在专业机房或专业实训室进行教学;(2)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践项目为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组织开展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顶岗实习,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学用结合。
2、实践教学安排考核方式可以是过程性考核+技能考核+终结性考核中的两种或三种方式,但要明确。
(五)课程结构表(六)核心课程学习领域描述(此略,详见课程标准)学习领域一学习领域二学习领域三七、教学实施计划(一)教学时间安排(二)教学活动安排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教学活动安排表(2018)(三)课程比例专任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所占比例 20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所占比例100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20 % 。
专任教师师资情况一览表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均具有五年以上的一线工作经历,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职业资格,高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占比67 %。
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较好地承担了教学任务,并参与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等工作。
兼职教师师资情况一览表八、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本专业学生可通过参加对口应用本科教育招生考试,继续获得本科层次的教育学习机会,提高学历层次;也可参加高一级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资格。
九、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团队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教学进程表(2018)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学业清理标准(2018)一、退学学分按累计学分的50%计算得出;降级学分按累计学分的65%计算得出;跟班试读按累计学分的80%计算得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二、第一学期补考结束后,已修学分低于应修学分的50%,将给予退学预警;已修学分在应修学分的50%—65%之间,将给予降级预警;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补考结束后,累计已修学分低于累计应修学分的50%,将给予劝退;当学期已修学分低于当学期应修学分的50%,将给予退学预警;累计已修学分在累计应修学分的50%—65%之间,将降入下一年级就读;当学期已修学分在当学期应修学分的50%—65%之间,将给予降级预警;累计已修学分在累计应修学分的65%—80%之间,将给予试读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