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规范(最新)
热处理工艺规范
标准铂铑10-铂
S
Ⅱ等标准
300—1300℃
±0.9℃
12月
检测镍铬-镍硅热电偶
K
Ⅰ
0—400℃
±1.6℃
3月
400—1100℃
±0.47%t
铂铑10-铂
S
Ⅰ
0—1100℃
±1℃
12月
1100—1600℃
±(1+(t-1100)×0.003)
Ⅱ
0—600℃
±1.5℃
600—1600℃
±0.25%t
5.1.5.3限时装置:感应加热电源或淬火机床应根据需要装有控制加热、延迟、冷却时间的限时装置(包括定时器、时间继电器等全部器件)其综合精度要求如下表:
表5.1.6
时间范围
综合精度
≤1S
1—6S
>60S
≤0.1S
≤0.15S
≤0.8S
5.2 淬火槽要求:
5.2.1 淬火槽的设置应满足技术文件条件对工件淬火转移时间的规定。
xxx有限公司
工 艺 规 范
编号:QWxx-xx
名称:热处理工艺规范
受控状态:
有 效 性:
持有部门:
日 期:
1、范围:
包括我公司生产的各类热处理产品
2、引用标准:
GB/T16923-1997 钢的正火与退火处理
(完整)热处理工艺守则
一、热处理代号和材料标注方法
(一)热处理代号
1. 适用于结构钢和铸件代号:
0—自然状态
1—正火(或正火+回火)
2—退火
3—精锻+回火(如精锻或精辊叶片在精锻后只需高温回火)4—淬硬
5—调质
6—化学热处理(渗碳或氮化)
7—除应力(包括活塞环定型处理)
9—表面淬火或局部淬火
2.适用铸造有色金属和奥氏体钢的代号:
0—原始状态
1—再结晶退火
T—除应力退火
T1-人工时效
T4—淬火(固溶处理)
T5—淬火和不完全时效
T6-淬火和完全时效(固溶处理和完全时效到最高硬度)3.压力加工有色金属代号:
0—原始状态
M—退火
C-淬火
CZ—淬火和自然时效
CS-淬火和人工时效
(二)材料的标注方法:
1.零件的材料或毛坯(包括铸锻件)如不作任何处理,也不作机械性能检查,则只标材料牌号
(其热处理代号“0”在图纸上不标注)如:A3,20,35,ZQSn6—6-3。
2.零件的材料或毛坯在热处理后,不作硬度及机械性能检查者则只标注材料牌号和热处理代
号:如:45-1,
若有几种热处理,可用热处理代号按工艺路线顺序逐项填写:如:15CrMoA-1+7。
3.有些材料的技术条件,有几种检查组别,但强度等级只有一种或可按材料截面尺寸来决定强
度等级,只注明材料牌号,热处理代号和检查组别:
如:45—5(Ⅱ) 35CrMoA—5(Ⅱ)
4.有些材料的技术条件,有几种组别,在同一热处理状态中有不同的强度等级,则注明材料牌
号、热处理代号强度等级和检查组别,不需要规定检查组别时,
检查组别可省略。
25Cr2MoVA-5 25Cr2MoVA-5
如:
735—Ⅲ 735
热处理(调质)工艺规范
热处理(调质)工艺规范
热处理工艺规范
1 目的
本规范适用于本厂钢制零件在周期作业加热炉中的调质、固熔工序。
2 准备工作
2.1检查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2.2检查零件上的材料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2.3检查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的规定。
2.3.1调质件最好先经粗加工,断面大于100mm 的零件,当有内孔时,应钻孔
后再调质,并且防止出现尖角。
2.3.2调质件的加工余量应大于允许的变形量。
2.4熟悉工艺要求,根据零件的毛坯重量、开头确定吊挂形式,吊挂部分可利
用零件本身结构,也可在零件上另加。
2.5大型零件调质时必须检查所需的辅助冷却装置,当确认使用可靠后方可装
炉。
2.6不同淬火温度的调质件,不得同炉处理,同炉处理件的有效厚度应相近。 3 工艺规范
3.1 ASTM A350 LF2调质处理规范见表1。
3.1.2机械性能参数:
MPa b 655485-=σ MPa 250≥s σ 22%≥δ 30%≥Φ
3.1.3 LF2低温冲击韧性K A 要求:
Ⅰ级试验温度在-45.6℃ 三个试样平均值为K A ≥20J
三个试样中一个试样冲击值为K A ≥16J
Ⅱ级试验温度在-18℃ 三个试样平均值为K A ≥27J
三个试样中一个试样冲击值为K A ≥20J
3.2 ASTM A182 F316、F321钢
3.2.1 热处理工艺:
3.2.2 机械性能参数:
MPa b 515=σ M P a
205≥s σ 30%≥δ 50%≥Φ 3.3 淬火冷却方法
3.3.1调质件采用的淬火介质一般为水或油。
3.3.2形状简单、断面厚度不足100mm 的零件在水或油中冷却,终冷温度不予
热处理工艺规范(含表格)
热处理工艺规范
(ISO9001-2015)
一、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1.淬火、回火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2)正确选择夹具;3)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碰伤、裂纹、锈斑等缺陷;4)确认零件要求的淬火部位硬度、变形等的技术要求,核对零件的形状、材料的加工状态是否与图样及工艺文件相符合;5)表面不允许氧化、脱碳的零件,当在空气炉加热时,应采取防氧化脱碳剂装箱保护或采用真空炉加热;6)易开裂的部位如尖角靠边的孔,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塞石棉、耐火泥等。
2.常见材料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1)加热温度
表1常用材料的常规淬火、回火规范
钢号淬火温度℃冷却剂回火温度℃
表面硬度
HRC
备注
45 780~800
水
200~220 38~42 820~850 520~560 23~28 760~790 180~220 43~48
Cr12MoV 1060~1070 风冷500~510 58~62
真空淬火炉淬火风冷,回
火两次。
510~520 56~60
550~560 48~52
1020~1040 油200~220 58~62
工件厚度超过60mm,而且
淬油的,必须回火三次。500~520 55~58
520~530 54~56
560~580 44~48
9CrWMn 820~840 油190~210 58~62 真空淬火炉
Cr12Mo1V1 1020~1040 油
500~520 50~56
真空淬火炉
200~220 58~62
1050~1080 风冷510~540 56~61
真空淬火炉淬火风冷,回火
两次;工件厚度超过60mm,
热处理实用工艺规程
热处理实用工艺规程
热处理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的一
种工艺。热处理能够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
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等。
1.温度参数:温度是热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不同的金属材
料在不同的温度下会产生不同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温度参数应该
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温度和冷却温度等。
2.时间参数:时间是热处理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不同的材料在
不同的时间下会产生不同的相变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时间参数应该包
括加热时间、保温时间和冷却时间等。
3.冷却介质参数:冷却介质是影响材料相变和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冷却介质对材料的相变速率和相变方式都有不同的影响。冷却介质
参数应该包括冷却介质的类型、温度和冷却速率等。
4.微观结构参数:微观结构是反映材料组织性能的关键特征之一,不
同的热处理工艺会产生不同的微观结构。微观结构参数应该包括晶粒尺寸、晶界形态、相分布和析出相等。
5.力学性能参数:力学性能是反映材料力学特性的指标,不同的热处
理工艺会对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塑性等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力学性
能参数应该包括材料的硬度、强度、延伸率和缩颈率等。
6.物理性能参数:物理性能是反映材料物理特性的指标,不同的热处
理工艺会对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磁导率等物理性能产生影响。物
理性能参数应该包括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磁导率等。
7.化学性能参数:化学性能是反映材料化学特性的指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会对材料的耐蚀性、氧化性和溶解性等化学性能产生影响。化学性能参数应该包括材料的耐蚀性、氧化性和溶解性等。
(完整)热处理加工工艺规范
热处理加工工艺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热处理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热处理加工。
2准备工作
2.1根据加工路线单核对工件数量,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图样了解热处理的种类。
2。2检查工件是否有碰撞伤痕、裂纹等缺陷。
2。3检查炉子及炉温仪表使用情况是否正常
2.4严禁带电进出炉操作,工件离电热体不宜太远,以防局部过热。一般工件离炉壁应大于100mm,离炉顶大于200mm。
2.5形状复杂或细长轴等工件,在堆放时要按有关操作要求装入炉内,严禁悬空堆放.
3退火
3。1对于45#、40Cr钢件分别加热到800-840℃,830—850℃,保温2—3小时,然后以小于100℃/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出炉空冷.
3.2对于T7-T9,T10-T12钢件分别加热到740—760℃,750-770℃,保温2—4小时,然后以小于200℃/H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00—600℃出炉空冷。
3.3对于合金钢等特殊材料,按有热处理工艺学有关技术资料要求操作。
3.4一般件可不预热低温进炉,当温度升到500—600℃时,应保温1—2小时后再继续升温. 3.5出炉时对于形状复杂或细长工件,宜用钳子或其他夹具垂直或水平放置在适当地方。
4正火
4.1通常用于正火的材料为含碳量不超过0。5%的碳素钢、低合金钢的锻件、铸钢件。
4。2对于Q235、20#、Q345等材料加热到880℃-930℃,保温1-3小时后出炉空冷。
4。3对于45#、40Cr钢分别加热至830-880℃,850-890℃,保温1—3小时出炉空冷。
4.4保温时间可根据工件的有效厚度决定,参考下表:
热处理工艺规程
1、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后去应力热处理。
2、引用文件
2.1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2.2 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3 TSG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4 《热处理控制程序》H·CH0228-2010
2.5 《热处理文件控制程序》H·CH0229-2010
3、技术要求
3.1 总则
3.1.1 焊后热处理应在压力容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经检验合格后进行。
3.1.2 焊后热处理应在耐压试验前进行。
3.1.3 热处理前根据设计图样和相关标准编制热处理工艺文件。
3.1.4 热处理炉应配有自动记录曲线的测温仪表,并且绘制热处理的时间—温度关系曲线。
3.2 热处理条件
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3.2.1 A、B类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δs符合以下条件者
a)碳素钢、Q370R、07MnCrMoVR厚度大于32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厚度大于38mm)。
b)Q345R厚度大于30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厚度大于34mm)。
c)任意厚度的18MnMoNbR、15CrMoR、14Cr1MoR、12CrMo1R、13MnNiMoR、12Cr1MoVR钢。
3.2.2 设计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
3.2.3 设计图样注明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3.2.4 碳素钢Q345R厚度大于等于圆筒内直径Di的3%,其它低合金钢厚度大于等于圆筒内径Di的2.5%的冷成型圆筒。
3.2.5 产品焊接试板随容器一起热处理。
最新版JS009热处理工艺规范.doc
一淬火工艺规程
1、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产品零(部)件等的淬火操作程序及要点。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在电阻炉中进行的产品零(部)件、工模具、机修零件等的淬火处理。
3、引用标准
API SPEC 6A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
A29/A29M 热锻及冷加工碳素钢和合金钢棒
A182/A182M 高温用锻制或轧制合金钢和不锈钢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部件GB/T 3077 合金结构钢
GB/T 699 优质炭结构钢
QP752 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QS4020 热处理检验规范
4、准备
4.1热处理设备评定应符合《特殊过程控制程序》、《热处理检验规范》要求,具体要求见附录A。
4.2熟悉工艺卡和技术要求。
4.3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裂纹、碰伤和其它脏物存在。
4.4 准备好所需的工装夹具。
4.5对重要工件材质可疑时,应在工件的非工作面进行火花鉴别或化验其化学成分。
4.6 根据工艺要求检查和调整经过评定的设备、仪表。
4.7 形状复杂的工件有不需淬硬的孔眼、尖角、螺纹时应采用堵塞、缠石棉或用专用工具加以保护。
4.8 工件表面不允许有氧化、脱碳时,应涂防氧化脱碳剂或用装箱埋林炭封闭保护加热。
5、装炉
5.1 装炉温度一般不高于300℃,高碳、高合金钢有效直径较大件及形状复杂件应预热,预热温度一般为600~640℃。
5.2 不同材质、相同加热温度的工件可同炉加热,截面大小不同的工件装入一炉时,大件应放在炉膛里面,大小件分别计算保温时间。
5.3 工件不允许杂乱无章的堆放,一般单层放置,工件间隙10~30㎜,小件允许适当堆放,但保温时间酌情增加,保证炉内任何一件零件不影响任何其它同炉零件的热处理效果。
热处理工艺设计规范
热处理工艺规范
一、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1.淬火、回火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2)正确选择夹具;3)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碰伤、裂纹、锈斑等缺陷;4)确认零件要求的淬火部位硬度、变形等的技术要求,核对零件的形状、材料的加工状态是否与图样及工艺文件相符合;5)表面不允许氧化、脱碳的零件,当在空气炉加热时,应采取防氧化脱碳剂装箱保护或采用真空炉加热;6)易开裂的部位如尖角靠边的孔,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塞石棉、耐火泥等。
2.常见材料淬火、回火工艺规范
1)加热温度
表1 常用材料的常规淬火、回火规范
注:Cr12Mo1V1 即 D2(美国)、1.2379(德国)、SLD(日立)、SKD11(日本)、K110(奥地利);
9CrWMn 即 O1(美国)、1.2510(德国)、K460(奥地利);
4Cr5MoSiV1 即 H13(美国)、1.2344(德国)、8407/8402(一胜百)、W302(奥地利);
7Cr7Mo3V2Si 即 LD1;
HS-1是高级火焰淬火,多用模具钢;
除45号钢或特别说明均采用回火两次的工艺。
2)淬火保温时间t =8~10 min+kαD
k——装炉系数(1~1.5);α——保温系数(见表2);D——零件有效厚度。
表2 淬火保温系数
3)回火保温时间
①工件有效厚度d<=50mm,保温2小时;
②工件有效厚度d>50mm,按照保温时间t=d/25(小时)计算;
③每次回火后空冷至室温,再进行下次回火。
4)去应力(入炉时效)
①高合金钢550~650℃,热透后,保温时间>3小时;
3.淬火和回火设备
热处理规范
热处理规范:淬火850℃,油冷;回火550℃,水冷、油冷。热处理与力学性能:钢号:35CrMo
试样毛坯尺寸/mm:25
热处理|淬火|加热温度/℃|第一次淬火:850
热处理|淬火|加热温度/℃|第二次淬火:—
热处理|淬火|冷却剂:油
热处理|回火|加热温度/℃:550
热处理|回火|冷却剂:水、油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980
力学性能|屈服点σs/MPa|≥:835
力学性能|伸长率δ5(%)|≥:12[1]
力学性能|面缩率ψ(%)|≥:45
力学性能|冲击吸收功AKV/J|≥:63
交货状态硬度HBS|≥:229
热处理工艺规程
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热处理工艺规程
热处理工艺规程
一、常用钢种热处理工艺规程
1、45﹟钢热处理工艺
1.1淬火温度:840±10°C
1.2保温时间:柄销,套圈类工件为90±10分,轴类零件保温时间视其有效厚度而定,装炉系数一般取1.5,回火保温时间比淬火时间长1-1.5倍。
1.3淬火介质:水
1.4装炉方式:柄、销、套圈类工件可为多层,轴类零件(直径大于80MM)为
单层。
1.5淬火方式:直径大于φ120且长度大于800MM筒,轴应垂直立淬。轴类零件
淬火时不得叠压。
1.6回火温度及冷却方式:550~600(580°)回火后水冷或空冷。
2、40Cr热处理工艺
2.1淬火温度与介质:40Cr零件分水淬和油淬,其有效厚度小于40MM的工件应
油淬,大于40MM的工件可水淬。淬水加热温度为820°C,淬油加热温度为860°C。
2.2保温时间:淬火保温按装炉系数1.5~2计算,且最短保温时间不得小于90
分钟。回火保温时间比淬火保温时间长1-1.5倍。
2.3装炉方式:销,套圈类零件多层装炉,轴类零件(直径大于80mm)单层装
炉。
2.4回火温度及回火冷却:淬水零件回火温度为670±10℃,淬油零件回火温度
为610±10℃,回火出炉空冷。
3、2CrMo热处理工艺
3.1温度:890±10°C
3.2时间:一般情况保温时间为90±10分钟,轴类复杂零件保温时间视其有效
厚度而定,装炉系数取1.5,回火保温时间比淬火保温时间长1-1.5倍。
3.3介质:油
3.4装炉方式:同前
3.5回火温度及冷却方式:回火温度一般为610~630°C,回火后出炉空冷。
最新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目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1)
2.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
2.2要求淬硬的钢种 (4)
2.3要求渗碳的钢种 (6)
2.4几点说明 (6)
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 (7)
3.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
3.2其它钢种 (8)
3.3几点说明 (8)
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 (10)
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
5.1淬火………………………………………………………………………………………………1 2
5.2 正火及退火 (14)
5.3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
5.4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
6.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 (17)
6.1氮化 (17)
6.2渗碳 (20)
7.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22)
7.1锻模及胎模 (22)
7.2切边模 (24)
7.3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
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26)
8.1铝合金的热处理 (26)
8.2铜及铜合金 (26)
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 (27)
9.1第Ⅰ组钢 (27)
9.2第Ⅱ组钢 (2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2.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热处理工艺规程
热处理工艺规程
一、焊后热处理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度、容器的使用条件和有关标准(GB150.1-150.4-2011)综合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二、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焊后热处理厚度按JB/T4709-2000规定选取。
三、焊后热处理规范按NB/T47014-2011及其表6和表7中的要求
四、焊后热处理工艺和方法按NB/T47014-2011或GB150.1-150.4-2011中的要求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操作应符合如下规定:
a)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
b)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δs?/h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
mm,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
c)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d)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
e)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f)炉温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δs?/h,且不得超过260?/h,最
小可为50?/h;
g)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五、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
1500mm。炉内部分的操作应符合上述规定。炉外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六、 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筒体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δs厚度的6倍。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热处理工艺的制订规范
温 度
P
A1
淬火
(水冷)
? 淬火 (油冷)
? 分级淬火
正火 (空冷)
等温淬火
MS
?
M+A’ M+A’ T+M+A’
Mf
等温退火 退火 (炉冷)
PP
S
B下
四、钢的回火
回 火
指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的某 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
螺杆表面的 淬火裂纹
回火目 的
减少或消 除淬火内
应力
获得所需 要的力学
性能
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 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即 硬化能力.
M深量度和的硬变度化随
2、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
同一材料的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有关。工件尺寸 小、介质冷却能力强,淬硬层深。
淬透性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无关。它只用于不同材料之间的 比较,是通过尺寸、冷却介质相同时的淬硬层深度来确定的。
渗剂为气体 (煤气、液化气 等)或有机液体(煤油、甲醇 等)。
优点: 质量好, 效百度文库高;
缺点: 渗层成分与深度不易控制。
气体渗碳 法示意图
2)固体渗碳法 将工件埋入渗剂中,装箱密封后在高温下加热渗碳。 渗剂为木炭。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渗速慢,劳动条件差。
稳定尺寸 防止使用
时变形
高淬透性 的钢采用 回火软化
热处理工艺规程
热处理工艺规程
1 目的
规范热处理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热处理的工艺编制,热处理操作及检验。
3 热处理工艺规程分类
3.1 退火、正火处理工艺
3.2 调质处理工艺
3.3 铸钢件热处理工艺
3.4 铸铁件热处理工艺
3.5 焊接结构中清除应力退火工艺
4 退火、正火处理工艺
适用于钢铁零件在热处理加热炉中的退火或正火处理工艺。
4.1 准备工作
4.1.1 检查设备和仪表是否正常,并将炉膛清理干净。
4.1.2 熟悉工艺要求、工艺规定。
4.1.3 选择好合适的工具或出炉方法。
4.1.4 对不允许表面氧化、脱碳的零件,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
4.1.5 轴承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退火前对试片进行检验,碳化物达到要求后方可装炉。
4.2 工艺规范
4.2.1 加热温度
常用钢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加热温度见表1-1
表1-1 本厂常用钢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加热温度
4.2.2 保温时间
a、保温时间的计算以炉温恢复到加热温度时算起。
b、加热保温时间=零件有效厚度×保温系数×装炉修正系数
即:t=d·a·K 常用钢材的保温系数(a)见表1-2
表1-2 常用钢材的保温系数
4.2.3 冷却速度与冷却方式
a碳素钢的退火冷却速度为≤100~200°C/h,冷至500~550°C空冷
b合金钢的退火冷却速度为≤30~100°C/h,冷至500~550°C空冷
c等温退火件在等温后炉冷至500~550°C空冷
d正火件出炉后应散开在空气中冷却,不允许堆放或放在潮湿的地上冷却,大件或需要高硬度的零件可在流动空气中或喷雾冷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尔泰经贸有限公司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随着铸造件产品种类增多,对外业务增大,方便更好的管理铸造件产品,特制定本规定,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目的:
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精铸、砂铸产品的热处理,材质为各种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及有色合金。
3术语
3.1退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降温出炉的操作工艺。
3.2正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下来的操作工艺。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
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
4 职责
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
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
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5.1每次装炉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把炉底板上的氧化渣清除干净,
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间隙,轻拿轻放,装炉应结实,摆放合理。
5.2装炉时大铸件产品放在下面,对易产生热处理变形的铸件,必须
作好防变形或反变形处理,力学性能试样应装在高温区,对特别小的铸件采用铁桶或其它框类工装集中盛放。
5.3炉车上的铸钢件入炉时,应缓慢推进,仔细观察铸钢件是否与炉
壁碰撞,关闭炉门,通电后应经常观察炉内工作状况。
5.4作好铸件产品后续热处理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出炉温度,对水
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
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6.1热处理试样检验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6.2技术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7 附表
7.1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正火、退火加热温度表7.2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退火工艺
7.3铸钢件直接调质工艺
7.4铸钢件经预备热处理后的调质工艺
7.5低合金铸钢件正火、回火工艺
7.6铸钢件淬火温度,回火温度
7.7补焊后铸件热处理规范
7.8气割补焊后退火规范
7.9高锰钢铸件的水韧处理工艺
附表:
7.1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正火、退火加热温度表
7.2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退火工艺
7.3铸钢件直接调质工艺
7.4铸钢件经预备热处理后的调质工艺
注:1、截面小于100mm,形状简单的碳素铸钢件可采用水淬;形状复杂及截面大于100mm 者,采用水淬油冷。
2、合金钢铸件采用油冷。
4、冷却时间计算公式:
油冷:t=9~12s/mm×δ
水冷:t=1.5~2s/mm×δ
水淬油冷:水T=0.8~1s/mm×δ
油 T=7~9s/mm×δ
式中:T——冷却时间s;δ有效截面厚度mm
7.5低合金铸钢件正火、回火工艺
7.6-1铸钢件淬火温度
7.6-2铸钢件回火温度
7.7补焊后铸件热处理规范
7.8气割补焊后退火规范
碳钢铸件的热处理方法有全退火、正火及正火加回火。
7.9高锰钢铸件的水韧处理
高锰钢铸件的热处理规范
注:
1.从开炉门到工件淬入水中的时间不得大于30s。
2.工件全部入水后,在水池中上下左右摆动。
3.水温保持在30℃以下,淬火后最高水温不超过60℃。